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典型題

小學語文典型題

發布時間:2020-12-07 03:25:51

A. 小學語文題庫的答案

盛唐詩酒無雙土,青蓮文苑第一家是(唐)代詩人(李白)。這位詩人的連續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里主要靠由號推人。至於詩是隨便寫的,只要作者對就可以。

B. 小學語文題,快!急!

答:聞一多先生是一個實際的人,而且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如今有許多人只會用嘴巴說,專卻不去實踐...一些屬人,未做之前,卻一直在炫耀,但聞一多先生則不是這樣,他是默默無聞地先把事情做好。所以,任何事都要付出實際行動,光嘴上說說是不行的!

C. 小學語文題

常見的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引用、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假設等11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

1)舉例子(舉例說明法)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例如:《向沙漠進軍》一文中,就舉出了新疆和內蒙古沙荒區治沙成功的事例,說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好處: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明白,增強說服力。

(2)作引用(引用說明法、引資料)
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可使說明更具說服力。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傳說,諺語俗語,詩詞句等。充當說明的內容或依據來說明、介紹事物。
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張嘉貞的話,說明趙州橋的設計和施工巧妙絕倫。
好處:形象,典型,更有說服力。體現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作比較(比較說明法)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例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中,為了說明宴會廳的建築面積,作者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有五千個席位的宴會廳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積有七千平方米,比一個足球場還大,設計的精巧也是罕見的。」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好處: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4)列數字(數字說明法)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說明死海的長、寬、深的文字。《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數字來說明庄嚴的人民大會堂是首都最宏偉的建築之一。
好處: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徵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或一方面說明更准確,另一方面使說明更具說服力,讓人信服。)

(5)分類別(分類說明法)
要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說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標准,對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別加以說明。
好處: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

6)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例如:<中國的石拱橋>: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就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表現出石拱橋的基本特徵,給人以美的感覺。
好處: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徵解說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

(7)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的 「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注意 摹狀貌與打比方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只要不是明顯的比喻,或者只是單一的比喻,一般歸入「打比方」中。
好處: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

8)下定義(定義說明法)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時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例如《統籌方法》一文中,作者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給統籌方法下定義:「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語言簡明、扼要、准確。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好處:
使人們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理解

(9)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10)畫圖表
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好處:使人看了一目瞭然。
一篇說明文單用一種說明方法很少,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採用什麼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一種說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11)作假設
假設說明即用假定的環境來預設將出現的狀況說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太陽》中:「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霜雨露,沒有草木野獸,自然也不會有人。」這就強調了太陽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

D. 小學語文題

1.(:「)(,)(,)(,)(,)(,)(,)(。」)
2.他常常說:「我們國家底子薄,還是一窮二白,一定要堅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外匯很昂貴,要用在建設上,不該花在消費上。」 ||(周總理堅持坐國產車的原因)
從那以後,一次也沒用車辦過任何私事。||(周總理公私分明)
3.無論嚴寒酷暑,他總是堅持給家家戶戶送牛奶,一次也沒遲到過。
4.我們國家底子薄,還是一窮二白,一定要堅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外匯很昂貴,要用在建設上,不該花在消費上。
5.周總理叮囑司機不要把公事私事弄混(這個不知道對不對,沒看懂)
周總理不給親屬派車。
6.???加點的詞在哪?

E. 如何設計小學語文高段典型練習題

如何設計小學語文高段典型練習題
作業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有效的語文作業可以檢測學生課堂聽講能力和知識消化、鞏固、運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學生及時復習、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目前我們高段語文教師在課堂布置作業時總是沿著作業本或教輔資料草草布置了事,要麼就是側重於雙基訓練,存在著「三輕三重」的現象,由此步入了以下幾個誤區:
1、重基礎輕能力作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一布置作業便讓學生頭也不抬的寫、寫、寫,或讓學生抄生字、抄課文,或讓學生做課堂作業本,很少根據課文設計閱讀作業;有的即使設計了作業,也是在基礎上設計,能力題型少之又少。
2、重作業數量輕作業質量 。有的教師總以為學生做的題目越多越好,因而每天都要布置0.5—1小時的作業量,或是同類型的機械重復,或深淺題目的比利失當,或不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因材布置作業,「滿灘一捆柴」「有棗無棗打三竿」,忽視了所選題目的典型性,所布置的題目大多起不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3、重課堂本作業輕課文後練習。個別教師十分迷戀課堂作業本練習,他們對課文後的練習題往往不屑一顧。
(二)理性思考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正日益突出。作為農村老師如何在「輕負擔,高質量」的前提下,根據單元教學目標,更好地解讀文本,設計一些課堂作業與練習就顯得至關重要。
現在的語文教學趨勢,每堂課都要求一定的時間安排學生練習,《浙江省小學語文教學建議》指出:語文作業重在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低年級以單項作業為主,重在詞語的理解、積累和運用,中高年級適當增加綜合性作業,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運用語言文字。課內書面作業時間一般不少於8分鍾,但作為一個一線的語文教師,如何根據單元閱讀目標,設計合適的作業練習與設計呢?
二、核心概念的操作定義
「課堂作業與練習」是指以單元閱讀目標落實為基點,課堂作業與練習設計要跟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指向語文,體現言語活動,體現基礎和能力題型的層次性,不同學段練習有所側重,倡導以練習為主線的閱讀教學常態設計。
三、研究指向、內容與過程
(一)研究指向
1、通過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與練習設計研究,設計出具有有效性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與練習。
2、通過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與練習設計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作業與練習設計能力。
(二)研究內容
任何一篇文章,在進入教材之後,就不僅僅只是一篇文章,而是給學生提供培養語文學習能力,提升語文素養的材料。教材中精當的用詞、多變的句式、生動的描述、巧妙的構思等等,都是進行作業設計的好素材。
1、積累運用作業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以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語言材料。
(1)語言作業。根據學生容易讀錯的字詞,設計積累語言性的作業。題型大致有字音、字義、詞語的辨析、詞語巧搭配等方面的設計。
(2)句式作業。課文中往往有一些精彩的句式或段落可以進行仿寫。如比喻句式、擬人句式、排比句式、排比句段等。
2、文本再生作業
深入解讀文本,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尋找語文的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就是文本特有的「語言形式」,精心設計作業。
(1)精彩再現。可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課文重點進行設計。可以讓學生概括、想像,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
(2)句式再放。課文中往往有一些詞語准確,句式優美。設計時可以從這方面找准練筆點。
3、課文遷移作業
怎麼使小學語文從教教材走向教課程內容;語文教學如何更好地走向學生為本,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實踐活動?那就要用課文教語文,遷移練筆?根據教學目標,讓課文的一些知識點在運用,達到知識的遷移。作業的形式應不拘一格,靈活務實地處理學與練的關系,力避單調重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1)仿寫。要根據不同文體的表達特點來取捨內容,設計作業與練習,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體會語言的表達規律。指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精美語言,用規范的語言來影響學生的寫作。寫一個片段,一句話,持之以恆,自然「潤物細無聲」。可以抓住特點仿寫,有的文章語言很有特點,我們就仿寫它的語言;有的文章寫作方法很有特點,比如集中描寫人物外貌,比如集中描寫動作、心理、語言的,這些都可以作為專項去進行仿寫練習;有的文章結構很有特點,如總分結構,倒敘結構,插敘結構等我們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仿寫。
(2)創生。創生,是學生根據自身對課文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生活經驗,對課文進行加工、改造,以豐富感受,深化理解,滿足內心表現慾望的一種讀寫訓練形式。創生方式主要有補白、拓展、改寫、續寫等類型。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由模仿到創造,由完成教師設計的「形成性」作業,到主動運用於讀寫實踐,並積極向課外語文生活延伸。
四、研究過程與方法
(一)研究方法:本課題採用行動研究方法和經驗總結法輔以文獻資料法。
(二)研究過程
1、准備階段(2014.3——2014.4)了解高段語文老師布置課堂作業現狀,根據實際梳理研究內容,搜集有關資料,設計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14.5——2014.12)制定具體可行的研究計劃,開展課題研討活動,調整研究方案,對課堂作業與練習設計進行實踐,從而慢慢完善。積累素材,進行階段性小結。,
3、總結階段(2015.1—2015.4)搜集相關資料,總結課題研究收獲,並將研究隨筆進行整理,歸納,從而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F. 小學語文考題類型有哪些

看拼來音寫詞語,辨字組詞源,注音或選擇正確的讀音,日積月累上的內容或按課文內容填空,選擇恰當的關聯詞填空,按要求寫句子,連線也有可能考,學了古詩的話,也要考原文或它的意思還有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時還有加標點符號的。作文也是必不可少的。

G. 小學語文題

別董大二首
年代:唐 作者:高適 體裁:七絕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那些凄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別董大》便是後一種風格的佳篇。
關於董大,各家註解,都認為可能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脫略名與利」的音樂聖手。高適在寫此詩時,應在不得意的浪遊時期。他的《別董大》之二說:「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可見他當時也還處於「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這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於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一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前兩句,直寫目前景物,純用白描。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於此自是作手。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郁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凄酸。後兩句於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朴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這首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嶽英靈集》)、「以氣質自高」(《唐詩紀事》),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遊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郁積噴薄而出,如何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

送元二使安西
年代:唐作者:王維 體裁:七 類別:送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一作《渭城曲》
渭城,即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漢高祖時曾改為新城,漢武帝時更名渭城。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這里送別,詩前兩句寫景。請晨微雨,塵土不揚,柳色初綠,景色中已見離別之情。後兩句寫餞行告別,表達出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全詩「信手拈出,乃為送別絕唱」(《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唐汝洵語)。

蘇軾曾評王維的詩畫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詩的這後兩句,確是一幅餞行圖,只是詩人略去了餞別前後及餞行宴席上的種種情狀,只剪取了宴終席散之際的一個細節,但正是這一最具表現力的細節。既表達出渾長的情致,又顯出其刪繁就簡的高妙。更,再。更盡一懷酒,再幹了這杯酒。陽關,漢代所置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因在玉門關之南,故稱,為古代出塞之要道,當然也是詩人的好朋友元二出使安西(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今新疆庫車)的必經之地。故人,老朋友。西出陽關無故人,向西出了陽關,就見不到老朋友了。《唐詩別裁》:「陽關在中國外,安西更在陽關外,言陽關已無故人矣,況安西乎?」詩句看是沖口道出,不作深語,卻聲情沁骨 。首先,分別在即,離愁滿杯,往往會出現相對無言的場面。在這種情況下,「功君更盡一杯酒」,也就打破了這一讓人難以忍受的難堪。其次,分別在即,依依難舍,但要說的話早已說過。在這種情況下,「勸君更盡一杯酒」,也就自然地推遲了離別的時刻。第三,西出陽關,瀚海戈壁,荒漠絕域,長途跋涉,其艱難困苦與孤單無助之情景可以想見,「勸君更盡一杯酒」的話,不僅蘊含著詩人殷重的憂慮,也蘊含對「故人」的誠摯期盼與良好祝願:前路珍重!

《唐詩摘鈔》評此詩雲:「先點別景,次寫別情,唐人絕句多如此,畢竟以此首為第一,惟其氣度從容,風味雋永,諸作無出其右故也。」《甌北詩話》雲:「人人意中所有,卻未有人道過,一經說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於流播,遂足傳當時而名後世。如李太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王摩詰『勸君更盡上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今猶膾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此詩後被譜入樂府,作為送別歌曲,傳唱不衰。如劉禹錫《贈歌者何戡》:「歸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白居易《晚春欲攜酒尋沈四著作》:「最憶《陽關》唱,珍珠一串歌。」《對酒》:「相逢且莫推辭醉,所唱《陽關》第四聲,」(自註:「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李商隱《飲席喜贈同舍 》:「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這一切,都彷彿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郁。「朝雨」在這里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長,剛剛潤濕塵土就停了。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車馬交馳,塵上飛揚,而現在,朝雨乍停,天氣清朗,道路顯得潔凈、清爽。「浥輕塵」的「浥」字是濕潤的意思,在這里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濕路,恰到好處,彷彿天從人願,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客舍,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徵。選取這兩件事物,自然有意關合送別。它們通常總是和羈愁別恨聯結在一起而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而今天,卻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塵飛揚,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濛蒙的塵霧,一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總之,從清朗的天宇,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成了一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境。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但卻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於希望的情調。「輕塵」、「青青」、「新」等詞語,聲韻輕柔明快,加強了讀者的這種感受。
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格限制。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捨,登程後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捨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幹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詩人象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力的鏡頭。宴席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經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重復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於不能不到來,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了頂點。主人的這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
三四兩句是一個整體。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處於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和它北面的玉門關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嚮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因此,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裡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願。對於送行者來說,勸對方「更盡一杯酒」,不只是讓朋友多帶走自己的一分情誼,而且有意無意地延宕分手的時間,好讓對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陽關無故人」之感,又何嘗只屬於行者呢?臨別依依,要說的話很多,但千頭萬緒,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種場合,往往會出現無言相對的沉默,「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不自覺地打破這種沉默的方式,也是表達此刻豐富復雜感情的方式。詩人沒有說出的比已經說出的要豐富得多。總之,三四兩句所剪取的雖然只是一剎那的情景,卻是蘊含極其豐富的一剎那。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於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後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典型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