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提高朗讀水平
所謂朗讀的技巧,正是指朗讀者為了准確地理解和傳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感情而對有聲語言所進行的設計和處理,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語言活動。這些設計和處理是從作品內容出發的,它將正確處理語言的斷和連(停頓),輕和重(重讀),揚和抑(語調),不僅使語言生動、形象,還使語言具有表現力和音樂性。
1、首先必須對自己的聲音有正確的認識,不能刻意模仿其他人的聲音,對於小學老師來說,並不是越甜美的聲音就越好,要正確的運用自己的聲音,不管是高昂還是低沉的聲音,運用得當都很吸引人。
2、普通話咬字吐字的准確性。
說好普通話是語文老師做好朗讀的基本條件,要讀好一篇文章,首先得把每個字的字音讀准確。我們可以把字音發生過程概括為三個要點:咬字頭、吐字腹、收字尾。為了咬字吐字的准確性,老師們可以多練習讀繞口令。
3、要掌握閱讀的技巧:
1.停頓:停頓是句子內部、句子之間或段落之間聲音的間歇,是朗讀必須掌握的技巧.
2.節奏:課文所表達內容由思想感情決定的快與慢、抑與仰、輕與重、虛與實等回環交替的聲音形式,就是節奏。
3.速度:朗讀速度的快慢是根據所表達的作品的具體內容來決定的,要與語意感情相協調。
4.語調:語調的抑揚變化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感受和效果。依據感情內容的不同,採用升降平曲四種曲調,可形成朗讀中的聲音變化,表現各種感情態度。
要熟讀文章,全神貫注的去讀,就是在朗讀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擾,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朗讀中,傾注在朗讀的作品中,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所謂進入作品,就是把作品內容、語言,化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為自己的思維過程心理活動;要主動去揭示語言本質及邏輯鏈條,要設身處地、寓情於景,加強形象感受;要盡力引發思想感情的運動狀態,緊緊抓住與聽者的對象交流;要在整體運籌之中具體加以把握。
5、
其實,朗讀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只要自己平時多聽,多練,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每位老師都能讀出韻味,讀出精彩。
❷ 如何培養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一、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從「要我讀」轉為「我要讀」的良好的朗讀意識。為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著手如下措施:
1.加強學生對朗讀作用的認識。其實,學生在識記理解文章方面,朗讀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有助於觸動學生思維,充分地挖掘文章的靈魂所在。同時,朗讀是提高演講能力的基礎。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能彌補言語的缺陷,鍛煉口才,提高自已表情達意的能力。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注重講讀結合,提升朗讀效果。在教學中,教者要先指導學生理清文章內容。然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啟發學生通過朗讀把課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3.利用好課文錄音,潛移默化地提高朗讀的審美能力。磁帶上的朗讀准確、規范、聲情並茂,與之相配的情境音樂渲染出課文的意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融入感情基礎,又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因此聽課文錄音,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對朗讀的審美能力,感受到聲音的無窮魅力。如教學有趣的童話故事《七顆鑽石》《小豌豆》等,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朗讀者用繪聲繪色的語調把故事的情節起伏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一下子被課文吸引住了,不知不覺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受到了感染,有的不自覺地跟著錄音默默地讀起來,有的在隨後精讀課文時模仿錄音中語氣、語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課文錄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朗讀慾望,都想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故事中的角色個性和動人情節。
4.採取激勵機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強烈願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在朗讀中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使學生有成功感。在教學中,我常採用畫表得星的方法,看誰讀得好,讀得好的就得相應的星星,這個激勵方式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這樣也能滿足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二、充分發揮教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
在指導朗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但是,范讀是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應該教會學生總結朗讀的經驗,把握朗讀的技巧。
三、巧用多種朗讀形式。
教師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讀,不講求形式的多樣性,要通過巧用多種朗讀形式,多方面地來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比如:採用個別讀、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較讀、配樂朗讀、表演朗讀等。同時,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採用適當的方式進行練習。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以競賽、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速讀、品讀等。
1.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容掌握情況,在讀後進行糾正、講評。
2.自由讀。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自由讀就彌補了這一缺陷,給學生時間、自由,讓他們盡情體驗、表現,語調、語速、感情可以反復試讀體會,不受集體約束。
3.開火車讀。是一篇課文由幾個同學接著讀的方式。教師可指名一個同學讀,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結束,再指定下一個同學接著讀下去。這種讀法可喚起同學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4.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容時進行。
5.比較讀。每位學生都有好勝心,如果有人比他棒,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就會更加努力。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更好地進行朗讀訓練。
6.配樂朗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取恰當的音樂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讀。
7.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學生幾乎可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
四、作好朗讀評價,取長補短。
1.教師評價。教師應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2.自評反思。有反思才會有進步。古人說得好:「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朗讀教學中,讓學生說說為什麼這樣讀,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理解。
3.互評糾正。培養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採用適合於自已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在朗讀教學中,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開相互評價很有必要。你一言,他一語,甚至是爭辯,讓學生暢所欲言。在評價中反思糾正,從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這樣,每個學生都在朗讀和評價中提高了能力。
總之,朗讀不僅能提高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發展。但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好培養方案,運用科學的方法,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朗讀能力。
❸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朗讀能力之我見
朗讀是學生不斷吸取語言材料與技巧的過程,是掌握書面語言能力的基本途徑。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美感、 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一。朗讀是溝通讀者與課文內容互動的橋梁,是讀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讀是我國語文學習的傳統方法,也是現代語文學習的一個關鍵環節。
《語文課程標准 》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熏陶。」所以語文教學要抓語言,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感教學要抓朗讀,有感情的朗讀 課文與理解課文,對領悟課文內容,增強語感,陶冶情操等,起著其它任何活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此我校教師在語文課的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朗讀指導,並引導學生領會課文的內涵,感受文章的韻味,體會文中的情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學生都沒興趣朗讀課文,朗讀教學也沒得到相應的重視,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導。很多時候,朗讀只是為了朗讀,學生只是被動地、毫無銜接性地完成朗讀過程,沒有真正的理解,沒有心靈的交流,沒有情感的激盪,也就享受不到朗讀帶來的愉悅。
為了解決我校現存的問題我們課題組從以下幾個方面處理語文課中朗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鍛煉、培養自己成為朗讀高手,有過硬的誦讀能力,這樣才能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駕馭課堂,取得實效。
同時,教師在布置朗讀前對課文的講釋要盡量穿插語音、語調、停頓等方面的知識加以強調。
如貝多芬的《月光曲》這篇課文記敘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譜寫鋼琴曲──《月光曲》的傳說,它告訴我們貝多芬是一位同情勞動人民的偉大音樂家。文章詞句優美,感情豐富,意境很深,教學時,要抓住環境特點,仔細體會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從而體會到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前我經過多次誦讀訓練,上課時先播放這首曲子並帶有朗讀,以深情的旋律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教師再深情地朗讀全文,並注意每句中的重音、語氣、語速、停頓等,學生聽讀時很快進入情境,個個全神貫注,激情洋溢,躍躍欲試,甚至有些同學已暗暗跟讀著。
其次,我會讓學生多聽錄音,以激勵學生的朗讀慾望。課前,讓學生聽一遍,劃出重音、停頓、注意語速的處理;聽第二遍,補充遺漏的;聽第三遍,學生跟著試讀,有了錄音的示讀,學生們敢讀了,節奏、停頓也把握得好些了。
此外,朗讀時我會根據課文內容採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來配合,如播放樂曲、短片、動畫,這樣可以擴大想像的范圍。
二、有效想像,進入情境
從理解和想像力著手。語文教材很多是屬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繪聲繪色的人物描寫、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凝聚著作者十分豐富的想像,對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在教學設計中,我們課題組大膽嘗試,不採用教師分析講解代替學生對課文的自主感悟,而是將朗讀作為學生學習和領悟的重要手段。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文朗讀教學的層次,每次朗讀之前提出不同要求,這樣由淺入深,通過朗讀把文章感情主旨等主要問題解決了,從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
如教學《窮人》我是這樣設計朗讀的。
一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認清字形,讀准字音。
二讀:指名朗讀,要求在讀准字音基礎上准確把握句子的停頓。這個環節可讓學生自己點評,然後教師適當點撥,教師示範讀重點句,學生體會怎樣正確處理朗讀節奏。
三讀:學生邊齊讀課文,邊尋找表述窮人的語句,並思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在。
四讀:看著板書盡量用課文的句子描述課文圖景的內容。這時,學生基本能當堂成誦了。
通過多層次的朗讀,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和栩栩如生的描述,讓學生大膽想像和再創造,在頭腦中喚起與詞語相關聯的表象,並按照作者的描述進行表象組合,以產生豐富的想像和深刻的體驗,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三、感悟文章,抒發情感
朗讀訓練最終目的是要「放聲讀出來」。
每篇文章都是由作品所蘊含的情感來體現的,當然也就決定著朗讀時語調的輕重、抑揚和舒緩的變化。通過朗讀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和感悟去親身體驗和逐步把握,就能更好地理解領會作品的主題思想,達到朗讀要求的所謂「放聲讀出來」的效果,也就享受到朗讀帶來的愉悅。
當然,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齊讀、分角色朗讀、個別朗讀、等,採用什麼形式因文而異,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安排,讓朗讀課真正成為學生展現自我、抒發性情的舞台。
總之,我們課題組的教師會重視朗讀教學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朗讀水平,會精心激發學生情趣,科學地實施朗讀教學,使師生的朗讀具有聲情並茂的效果,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感水平和語文素養,為我校語文教學奠定牢固的基礎。
❹ 小學語文朗讀什麼好
朗讀詩歌很不錯。如果是高年級比賽,可以朗讀散文, 像冰心的,朱自清的,都可以。如果是低年級比賽,袁鷹的,就很好,可以根據比賽內容選擇孩子喜歡的。
如果是為提高朗讀能力,讀課文就好。重要的是朗讀方法。1 堅持每天朗讀,2 堅持對照鏡子朗讀,3 把自己讀的錄下來聽,4聽一聽朗讀示範。網上能搜到。
❺ 適合小學語文教師朗誦的詩歌,要帶有情感的。個位推薦幾個。急。。。
第一篇章 希望的翅膀
給 我
楊曉民
給我一粒種子,
我為一顆顆荒蕪的心靈插上新綠。
給我一縷陽光,
我用愛去點燃跳動的田野,
讓星火傳遞星火,
讓夏日的野藤蔓,
爬滿一個個光禿的山頭。
給我一滴白露,
我塗抹一條豐收的河流。
給我一個妄想呵,
我要讓時間一分分慢下來,
讓頭頂上飄揚的白發和新年的雪花一起
悄悄地融化
悄悄地……
(註:畫線部分改為:
讓年輕的夢
乘著春天的翅膀,
飛翔,飛翔,飛翔……)
新秋之歌
林庚
我多麼愛那澄藍的天
那是浸透著陽光的海
年青的一代需要飛翔
把一切時光變成現在
我彷彿聽見原野的風
吹起了一支新的樂章
紅色的果實已經發亮
是的風將要變成翅膀
讓一根蘆葦也有力量
啊世界變了多少模樣
金色的網織成太陽
銀色的網織成月亮
誰織成那藍色的天
落在我那幼年心上
誰織成那藍色的網
從搖籃就與人作伴
讓生活的大海洋上
一滴露水也來歌唱
相信未來
食 指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第二篇章 愛的心語
紙船——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 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 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 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贊頌
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庄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願意是激流
裴多菲(匈牙利)
我願意是急流,山裡的小河,
在崎嶇的路上、岩石上經過……
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快樂地游來游去。
我願意是荒林,在河流的兩岸,
對一陣陣的狂風,勇敢地作戰……
只要我的愛人,是一隻小鳥,
在我的稠密的樹枝間做巢,鳴叫。
我願意是廢墟,在峻峭的山岩上,
這靜默的毀滅並不使我懊喪……
只要我的愛人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著我荒涼的額,親密地攀援上升。
我願意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頂上,飽受風雨的打擊……
只要我的愛人,是可愛的火焰,
在我的爐子里,愉快地緩緩閃現。
我願意是雲朵,是灰色的破旗,
在廣漠的空中,懶懶地飄來盪去,
只要我的愛人是珊瑚似的夕陽,
傍著我蒼白的臉,顯出鮮艷的輝煌。
第三篇章 摯情的呼喚
鄉愁
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
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祖國在上
葉舟
大地戰栗。死亡封住了我們的嘴——
但是,請求一面泥牆
讓我築梁、架椽,用世上最鮮艷的塗料
寫下所有父母和嬰兒的笑;
請求一個和平的上午
讓我帶上牽牛花、藤蘿和星星草
開始一天的祈禱;
請求一把蔬菜和口糧,滴著露水
祝福世上的好兒女
走在光明的路上;
請求一塊黑板、幾支粉筆
畫出天使和孩子的眼睛
掛入天堂;
請求一座空空盪盪的山谷,讓我
領著烏雲、閃電和雷霆
熄滅一切怒火;
請求這個夏天,賜予一枚種子
時光回環流火和豐收將再次破土;
請求一本書,我要蘸著天空的淚水
滴血的翅膀
抹去「災難」這個詞;
我還要請求一隻鴿子的心,帶上
卑微的念想
說出和平與愛人的芳名;
是的,請求祖國在上
歲月靜好
她每一次的陣痛,都是我難以割捨的心跳。
大地戰栗。而死亡不過是一次試問——
我知道天裂,並不能擦去太陽
青銅的光輝
鷹是一句誓言
要馳越昨天的廢墟;
我知道地坼,也不能抽取大地
凜然的脊樑
一群夢中的學童,背著書包
跨進黎明的課堂;
我知道眼淚在飛
冰雪無跡,大海成鹽
白發蒼蒼的《二十四史》中
有多少次痛苦的蛻變?
我知道一行褪色的碑文
補天、理水、摶土、造字
一闋漫長的歌謠
有待傳唱;
我還知道一盞無畏的燈籠,掛在
東方的屋檐
一個民族的慈航,其實是
一種恩養;
是的,我知道祖國在上
風吹草低的山岡
她每一次浴火的舞蹈
都是我引頸翹望的——鳳凰
,
第四篇章 燃燒的生命
我是青年
楊牧
人們還叫我青年……
哈……我是青年!
我年輕啊,我的上帝!
感謝你給了我一個不出鋼的熔爐,
把我的青春密封、冶煉
❻ 小學語文指導朗讀的方法有哪些
二、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朗讀指導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提高教師朗讀素養
通過創設情境引導老師們朗讀並享受朗讀。我們探討朗讀教學的意義,就是要引起老師們對於朗讀教學的重視。課堂上多拿點時間,多想點辦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朗讀。我們聽了那麼多的語文課,發現課堂上老師們雖然也很重視朗讀,但是卻很少有教師去給學生范讀,甚至有的老師一味地要求學生這里讀得重一些,那裡讀得輕一些;這里讀得慢一些,那裡讀得快一些……學生怎麼讀都讀不出味道,這個時候,只需老師范讀一下,師生就進入了朗讀的美妙境界。可偏偏老師的范讀就是千呼萬喚不出來。
如何練出朗讀的真功夫呢?我們不妨看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在備課時是怎樣備「朗讀」的吧--「我拿到一篇課文,首先是備朗讀,至少讀三四遍,上公開課,讀的遍數還要多。要求學生背的,我先背下來。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讀出意境,詩歌要讀出韻味,童話寓言要讀出情趣,說明文要讀得『明白』,課文中的人物要讀活,不論什麼課文都要讀出標點符號等等。總之,要讀出語感來。課文朗讀得聲情並茂了,我才敢走進課堂,因為我可以讓學生從我的朗讀里去感受,去理解,因為我取得了指導朗讀的發言權。」於老師給我們的啟發就是用心去備好每一篇課文的朗讀。
(二)明確朗讀指導的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精選朗讀指導的方法
❼ 有哪篇小學語文課文適合朗讀
高段:桂林山水,
低段:太陽你是粉刷匠嗎?
風姑娘送信
這些課文你可以去網上搜,就可以找到內容。
❽ 2年級小學語文全送朗讀
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見,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項基本功,是閱讀教學中進行語言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積30年的朗讀經驗,使我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朗讀能力的訓練是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為了打好基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得從一年級抓起。然而對於我們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朗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老師的指導與點撥。現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個人的體會。一、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讀幾十年書,而閱讀的第一步,便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這個第一步的怎麼邁法,對學生今後幾十年的讀書,將會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為此,必須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其中朗讀習慣包括:1、正確的坐姿:頭正、肩平、身直、足平,兩手將書拿起,呈45度角。正確的朗讀姿勢不但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骨骼的發育,也可以使學生朗讀過程的發聲吐氣准確、暢達。2、讀書時,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聲音響亮地讀,心到邊讀邊記憶文中的美詞佳句,想像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朗讀教學應嚴格要求:讀前讓學生擺好姿勢;讀時,教師加以督促;讀後,及時評價,持之以恆,良好的朗讀習慣才能形成。二、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們對朗讀產生興趣,去主動學習,把朗讀當成一件樂事。做為教師就應該盡職盡責,要在知識和學習間架起興趣的橋梁。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成功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也是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一年級的教材,課文以詩歌、韻文、童話故事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情趣很濃,很容易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一)、加強朗讀指導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入學不久,識字不多,朗讀技巧幾乎沒有,對一些生字,新詞及長句,要想很正確流利地讀出來都有一定的困難,就更不用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加強朗讀指導,讓學生會讀,只有讀了他們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每上一篇課文時,都要給學生范讀兩遍,讓學生模仿,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音,在模仿中培養自己的語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讀方法,以提高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朗讀中,我還實施了評選小老師的活動,確定了做小老師的條件:(1)朗讀的聲音要洪亮;(2)要正確、流利地讀課文;(3)讀出自己的感情來。學生們聽說要選小老師,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個個把小手高高舉起,躍躍欲試,嘴裡激動地說:老師,我先來。於是,小老師們熱鬧的氣氛中一個一個產生了,每個小老師在范讀完課文後,同學們都會爭先恐後地指出小老師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師們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同時,我也對同學的朗讀結果加以肯定和表揚,這樣一來,學生在熱鬧、歡快的氛圍中朗讀,既有老師的指點,又有同學的幫助,他們的朗讀能力得以慢慢提高。(二)用寬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作為老師應該明白,我們面對的不是專家、學者,而是涉世不深,學識很淺的小學生,常常出現令人不滿意的情況是必然的。如果課前不預習課文,教師范讀時不認真聽,一讀書就多字、少字、錯讀字等,凡此種種,作為教師不應該責備學生,挖苦學生,而應用一顆平常寬容的心去幫助學生,找出原因,端正學生的心態,用鼓勵的語言、表情、眼神和親熱的動作使他們從失敗中堅強起來,樹立起我要讀好書的決心和信心。我在上《自選商場》一課時,東西的西xi字讀輕聲,我教讀了好幾遍,當我指名讀課文時,一位平時不太愛聽課的學生還把西字讀成了xī,當時,我沒有責備他,而是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注意再看看字的音節,是這樣的嗎?只要你看清楚了音節,你會讀好的。那位同學聽了我的話,很快發現了這個詞中的西字應該讀輕聲,可見,教師的寬容與鼓勵對於一個一年級孩子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三、朗讀的目的要明確一篇課文,不是讀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視朗讀,學生每一次朗讀,都要有目的,老師都要提出要求,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一課時,聽完老師范讀後,初讀階段,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每個字讀正確,再讓學生輕聲讀課文,圈出本課認讀的生字,並拼一拼,加強了識字的練習,然後指名讓學生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給自然段寫出序號。學生在反復讀中把課文讀通讀順,掃除了閱讀的障礙,在精讀階段,我讓學生帶著問題逐段讀課文,做到有的放矢,如我指名讀這一課中的24自然段時,要求學生思考:小燕子三次飛往菜園,每一次都發現了什麼?最後讓學生齊讀,思考:燕子媽媽為什麼誇小燕子?這樣就達到了讓學生有目的地讀,在讀中逐漸理解課文的目的。四、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一年級是朗讀的啟蒙階段,學生識字量少,讀書速度慢,容易引起拉調。所以老師在每篇課文的學習中除了加強指導,還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只有在反復地讀中,學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讀音,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讓花哨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這樣,只有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我們才能看到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五、朗讀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的培養待續時間不長,單調的讀書方法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所以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別讀,合作讀,可以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是一兩個人或幾個人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學之間的合作。選擇哪種合作形式,要根據文本特點和所表達的情感需要,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自己去吧》這篇課文時,可以採用師生合作讀:教師讀媽媽的話,學生甲讀小鴨的話,學生乙讀小鷹的話,其他同學讀敘述部分,學生甲: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教師: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學生乙:媽媽,我想去山那邊看看,您帶我去好嗎?教師:山那邊風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通過這樣分角色的朗讀,讓學生明白:小鴨和小鷹都是既有禮貌又勇敢的好孩子。它們的媽媽並不是不愛它們的孩子,不關心它們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圍的環境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危險,於是鼓勵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賴父母,要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總之,朗讀是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只要學生能堅持不懈地練下去,讀下去,我們老師能不厭其煩地教下去,指導下去,學生的朗讀能力肯定會得到很大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