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的中期報告

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的中期報告

發布時間:2020-12-06 22:53:31

1. 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課題研究階段性報告

為拓寬語文學習空間,提高語文學習效率,本學期我以《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為課題進行研究。現將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小結如下:
一、讀書方面
(一)課內指導學生讀好課文 (潛移默化中逐步教會讀書方法)
在學習教材中的課文時,我們要求學生按三個層次來讀:(1)讀得正確;(2)讀得流利;(3)讀得有感情。教學中,我們為了避免學生唱讀、拖讀、搶讀、用嚷來代替朗讀等現象,關鍵時候實驗教師一句一句地為孩子做示範,理解一句朗讀一句,讓孩子學會聽,學會讀,引導孩子根據文章的內容,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語調的高低,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把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讀出來。從目前學生反應出來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讀好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二)藉助課外書拓展知識面,提高了學生閱讀能力。
根據《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小學高年級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00萬字。為增大孩子的閱讀量,拓寬知識面,我們對學生嚴格要求,從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情況看,大部分孩子能利用好課余時間大量閱讀。近一年中主要採取的措施有:
1、要求學生利用早晨和中午早到時間和課間在教室內閱讀老師推薦的或自己喜歡的好書。
2、每天都布置適量的讀書作業。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每天我們都布置適量的讀書作業,並要求「吃不飽」的同學可繼續增加「營養」,閱讀更多的好書。習慣成自然,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從書中找到了樂趣,並愛上了書這位好朋友。
3、充分利用每周的閱讀課。學生非常喜歡每周的閱讀課,因為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讀的好文章,並且能把好書相互推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4、為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我們要求學生在讀完書後把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講給家長聽,讓家長評價,讓學生從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剛開始,家長反映孩子講起來很費力。但是沒過一個月,家長就高興地告訴我們孩子的進步很快。通過這樣的訓練,一學年快結束了,在我們班學生的讀書筆記中經常會讀到一些有血有肉豐滿的語句,他們還能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其次,我們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上了一個台階。
5、開展多種活動,培養閱讀興趣。
班級有計劃地舉行讀書故事會、佳作鑒賞會、人物評論會、讀書看報心得交流會、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與幸福。舉辦「讀書月」,徵文比賽、朗誦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
(三)讀書方面採取的必要的鼓勵措施。
為了有效地監督學生讀書活動的落實,我們要求家長將學生每天讀的課外書中的文章名稱及所讀頁數填到每月的「讀書記錄表」中,這既是對孩子的督促,更重要是對家長配合積極性的調動。為了激勵孩子開心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來,每月我們會根據孩子「讀書記錄表」中的記錄情況,評選出「閱讀大王」、「紅花少年「,並頒發獎品(學慣用品:如鉛筆、橡皮、練習本等)。這樣,得獎的孩子很激動,聽家長說回家看課外書的盡頭十足,;沒有得獎的孩子為能在下月評上「讀書大王」也更加努力地讀書,來汲取「營養」。
二、寫話方面
(一)讀中學寫,提高寫話水平
隨著孩子識字量的增大及閱讀數量的增加,我們適當增加了習作練習,主要包括:
1、每周進行一次寫話訓練。
為了擴大學生作文題材范圍,豐富作文內容,開拓思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把寫話練習由課內延伸至課外,有計劃地進行了寫話的訓練。每次寫話我們都會確定一個重點,要求不高,使學生每次都有長進。為了逐步提高學生能連貫地、有次序地寫清楚一個片段的能力,我們特別注意三點:一是主題堅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二是根據學生完成寫話的情況,堅持進行想像寫話的綜合訓練;三是堅持引導學生經歷訓練過程,訓練要求逐步提高,每次練習都要讓學生經歷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訓練過程。
2、每周寫四篇日記和兩篇讀書筆記。
有的學生問:「老師,寫什麼呢?」我們告訴他:「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一句話、兩句話都行。」交上來的日記中,很多同學都只寫了三、四句話。針對這一點,我們硬性的規定了他們每天寫話的內容,當然內容是豐富的,系統性的,要有一定的程序計劃,又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具有很強的機動性、靈活性。在學生漸漸地入軌以後,我們開始徵求他們的意見,看看該寫些什麼,學生也樂於表達心中的想法。每次批改完日記,我們都會對寫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孩子進行一番表揚和鼓勵,當學生們聽到我們在一字一句地讀他們的日記時,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從孩子們興奮的笑臉上,我們看到了希望。
(二) 正確的評價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作文和日記的批改方面,孩子總會看到我們批改的紅紅的批語,如 「老師為你的進步感到高興,繼續努力!」「期待著下次你能帶給老師一份驚喜!」「你的作業本可真整潔!」等。為進一步激勵學生多寫,寫出更好的習作,我們還把班裡優秀的作文作為範文抓住時機地讀給全班學生聽,被讀到的同學每次總是那麼自豪,沒有讀到的同學眼睛裡流露出羨慕的眼神。我們想他們一定暗下決心下次寫好,爭取把自己的作文也被老師讀給同學聽,事實證明我們的猜想是對的,原來害怕寫作的同學也能寫出讓人驚喜的小作文。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有幾個孩子還不能寫出讓人滿意的文章,但我們不會放棄。
三、存在的問題
(一)讀書方面
1、借讀生讀書量整體上大大少於在籍生。
由於我們班住宿較多,周一到周五的學習任務比較中,雙休日回家『這部分學生缺少家長的監督管理,導致學生沒有太多時間來讀書,讀書效果也不是很好,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需對他們做硬性的要求,並要求任課老師及家長做好配合工作。
2、有少部分同學沒有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
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家庭環境的不同,有少數學生到現在為止都是老師、家長逼著讀,沒有養成好的讀書習慣。我們想這是學生還沒有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在班內多開展一些讀書活動,讓孩子知道開卷有益,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愛讀書的孩子。
(二)寫話方面
1、學生的詞彙量太少,作文中優美詞句太少。
下學期要求學生進一步提高讀書筆記及好詞好句摘錄本的質量。
2、很多同學還不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
大部分學生能正確運用逗號、句號和問號,可對於冒號、雙引號還不怎麼會用,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經常性地向學生介紹它們的用法。
總之,一學年下來,有收獲,有失誤,爭取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繼續發揚本學年中好的做法,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讓孩子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能給老師驚喜

2. 《怎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隨機作文訓練》中期報告

一、研究的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1)創造性思維訓練是時代的需要
當今社會處在激變的時代,社會對開發人的創造力的要求日益迫切。正如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所說:「人們對付世界性問題和挑戰的能力,歸根結底將取決於人們能夠激發和調動的創造力的潛力。」而創造力的核心就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所以,培養創造性思維是適應時代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樣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一般水平和特徵,決定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以激發和培養創新意識為著重點,應貫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始終。創新意識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創求新的態度、自信獨立的心理品質和能動積極的個性表現。
(2)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是適應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
閱讀教學中,某些教師角色錯位,他不僅是幕後導演,而且兼任前台主角。學生成了配角甚至觀眾。教師對學生缺乏信任感,包辦代替的意識太重。另一方面,教師只追求課堂秩序的有條不紊,只注意自己的教學計劃,因此,把提問當作自己的權力,把教學過程視作組織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按照教師設計的問題一個個地解決。學生缺乏主動提問、主動查閱、主動篩選的閱讀主動權,少的是問題與設想,缺少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機會。近年來,為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許多教育界同仁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盡管人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幾乎都形成了一個共識,語文教學不應該僅停留在知識的傳授,而應該在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我們不僅要求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要求學生能遷移所學知識,最終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獨立的創造。要讓學生完成由「鞏固—遷移—創造」的轉變,就必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
(二)國內外文獻資料綜述
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是當前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的方向,教師要創造性的教,學生要創造性的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適應當前課程改革開放性、實踐性、創造性、綜合性的要求,而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國外最早提出創造能力理論研究的是美國教育家杜威,而後奧斯本則將之付諸實施,創辦了創造性思維學校。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本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經過幾千年的教育和實驗研究,認為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偏愛認識和記憶能力,而忽視了許多重要能力培養,對兒童應在創造性解決問題創造性思維方面得到較多的訓練,提高創新能力。克拉克曾在《發展天才兒童的創造力》一書中提出14項建議供教師發展天才兒童創造力的參考。(1)提供一個不緊張,沒有壓力感的氣氛。(2) 禁止任何批評。(3) 多提供一些創造性思維及問題解決的機會。(4)鼓勵學生發表各種不同的意見,並設法加以系統化。(5)提醒學生努力創造,發揮潛能、思考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6) 增強學生不平凡的表現及創造的行為。(7)盡可能提供各種感官的刺激。(8)在自由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實施一些熱身的活動。(9) 提供一些開放性,沒有單一答案的問題。(10)用腦力激盪,充分自由討論。 (11) 教師在活動中是一個實際的參考者。(12) 鼓勵性以積極的正面的方式,表達有關創造的意見,避免以負面的方式做自我衡量。(13) 教師對於教學時所用的資料,應有所了解並能深入探討。(14)教師在班級中所使用的策略僅能評價自己班上的學生及教學方法。【1】
我國第一個對創造性教育進行科學研究的是教育家陶行知,他在1943年發表了《創造之言》明確提出創造教育理論。「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2】號召解放兒童的創造力,把學生基本自由還給學生,解決兒童的眼睛、頭腦、雙手、嘴、時間、空間,強調從小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六十年代林崇德教授,開始在國內的部分省、市、自治區的中小學里開展創造性思維品質的訓練實驗。這些實驗結合中小學教學的實際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一些簡便可行的訓練方法,訓練中小學的創造性思維。將學科教學與創造性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獨具特色的中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訓練教學模式。提出了創造思維具有五個特點:(1)創造性活動表現出新穎、獨特、具有意義。(2) 思維和想像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成分。 (3)在創造思維過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設的產生帶有突然性,常常稱為靈感。(4)在思維的意識的清晰上,創造性思維是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的統一。 (5)在創造性思維的形式上,它是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的統一。【3】
這些理論對我們研究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更為直接,具有可操作性理論性指導。
二、研究的意義
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多種因素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動態結構過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內的各種心理活動在最高水平上的綜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必須按知識——能力——創造這樣一個程序進行,還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階段如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由於知識經驗的局限他們的思維還很膚淺,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都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不斷加強。我們應抓住思維發展的這個「過渡」時期,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使學生能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學生敢於打破舊框,提出新見解,使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敏捷性進一步增強,使語文課既務實基礎,又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推進素質教育向深層次發展,為使他們將來成為創造型、開拓型人才奠定基礎。
三、概念的界定
1、創造性思維的概念
(1)創造性思維就是對已知事物的或未知事物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對未知的事物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探索性的、創造性的,對已知事物的思考是對人們熟悉或已認識到的問題,從新的角度、新的途徑重新進行思考,提出新穎、獨特的見解。可以說,創造性思維是一切創新活動的開始。我認為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核心,為學生提供新穎、獨特的思維新產品。創造性思維一方面具有一般思維性活動解決問題的特點,但不同於一般的解決問題。因為它不只是依靠現成的表象或有關條件的描述,而是要在現成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想像加以構成,是人類心理的高級過程。創造思維結構十分復雜,形式多種多樣,它包括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等。【4】
(2)閱讀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訓練就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挖掘教材內在創造性思維訓練的因素,通過一定的途徑,運用一些有效的方法進行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創造性思維。

3. (急) 求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 方法/講解 一篇 謝謝好心人了.

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開題報告「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新世紀飛速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已成為改革和發展之潮流,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它對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學校教育如何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與課外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體系。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作為課外閱讀不是游離於語文教育課程之外的「點綴」,更不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而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准》理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為了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些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要擴大閱讀面的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規定了具體的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於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於100萬字。新課標的這一些理念,告訴我們語文學習內容再也不能僅僅局限於語文教材了,語文學習再也不能僅僅等同於語文學科學習了。

然而針對城鄉結合的我們學校,由於受到地域、家庭環境及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閱讀現狀令人擔憂:(1)學生缺乏讀書的興趣和意識,學生對於讀書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不能主動地進行閱讀實踐,建構知識體系;(2)「應試教育」的思想左右著教師的教育行為,教師總是把目光盯著幾本教科書和試卷上,認為「閱讀」只能作為學生的一種消遣,學校尚未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3)學校圖書室、閱覽室未發揮應有功能,多數學校圖書室只是成為一種「擺設」,學生很少有機會走進去閱讀,加上經濟條件的制約,圖書室的圖書很少有更新和補充,這些都很難滿足學生的讀書需求;(4)學校、家庭未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學校教師看好學生的成績,大搞「習題戰」,家中父母也認為孩子只要讀好語、數、外,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 (5)目前在小學六年中合計的閱讀課文才三、四百篇,幾十萬字。這又如何能培養好與時代相適應的閱讀能力?

基於此,我們提出「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的實驗研究,試圖通過這個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對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補充、擴展與延伸,使學生能把在課堂教學中學到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應用,並有效地幫助他們深化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開展學生課外閱讀是一種課外教育。從古今中外看,重視學生課外學習可謂歷史悠久。我國最早的教育專著《學記》中就提出:「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的課內外相結合,藏息相輔的教育思想。台灣從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島實施兒童閱讀計劃。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夏家發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閱讀指導」,廈門市教科所蘇文木等對「小學大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模式」進行了思考與實踐,浙江教育學院汪潮等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進行了調查與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作過有益嘗試。

在國外,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8年10月簽署了閱讀卓越法案,超過了50萬名孩子從1999會計年度中撥給的2億6千萬美元中受惠,美國的兒童每天有一個小時在閱讀作業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義大利教育部長就宣布了一個「促進學生閱讀計劃」。這些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三、課題概念的界定

課題中「主題性閱讀」是指以語文教材為中心,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教材中各單元均有一個明確的閱讀主題),提煉出閱讀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外閱讀中引導,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有憑借和依託,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的擴展和補充,提高語文能力。

四、課題確立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應該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之上,充分地利用這些知識發揮自己的閱讀能力去分析、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從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建構主義的代表人物皮亞傑的認知結構說,認為兒童是通過自己主動的努力活動和與外界相互作用,不斷獲得經驗的豐富和重組,從而實現自我建構和發展。

2、「相似論」認為,學生頭腦中貯存的相似性信息單元(即相似塊)越多,就越有利於選擇、匹配、激活閱讀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學記》中的「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說的是教育得抓住時機,適時施教,錯過時機以後再去學習,就會事倍功半,得法於課內,及時進行同步拓展延伸,就會事半功倍。

3、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學生學習越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如果我們想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那麼就應當讓他所閱讀的東西,比要求他記住的東西多兩倍。」「如果少年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學生其他的書讀得較多,那麼他不僅能夠學好正課,而且會剩下時間去滿足其他方面的興趣。」

五、課題的意義與目的

(一)課題的意義

開展主題性閱讀的研究與實踐,對小學語文閱讀由課內向課外、由以教科書為本位向大信息、多元化知識開放、由應試教育向讀書滋養人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轉變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該課題的成功運作對我校學生閱讀的外部大環境的開發、整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對小學語文學科閱讀的內容整合方式、閱讀指導方式、閱讀習慣的有效培養、讀寫結合提高語文素養等方面的理論建構和實踐操作體系的建構都很有價值,也對改善我校小學學生課外閱讀無序狀態,規范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活動,增強課外閱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現實的指導價值。

(二)課題的目的

1、語文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多讀書是一個重要方面。閱讀能力在各種能力中顯得尤為重要。主題性閱讀課題的研究首先創設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2、主題性閱讀旨在課內指導學生學習略讀、精讀、瀏覽等各種閱讀方法,提供範例,課外有計劃組織讀書活動,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

3、通過主題性閱讀,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為語文實踐活動提供廣闊的空間,使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4、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通過閱讀積累優美的詞語、精彩的語段,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為說話和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5、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研究和探索一些拓展閱讀的操作策略,積累一定篇目的適合本年級實際情況的拓展閱讀教材,培養致力於拓展閱讀研究的師資隊伍。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激發學生閱讀的原生性動力,感受閱讀樂趣;

2、用好教材這一「例子」,促使課內外有效銜接。如:

1)根據單元具體學習要求確定單元閱讀主題,推薦課外閱讀的范圍,篇目。

2)明確課外閱讀練習的具體要求。

3)不同年級、不同主題單元,教師推薦閱讀的時機選擇。

3、重視方法指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4、適時地開展讀書活動,構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活動模式。

5、重視積累,促進寫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二)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通過座談、問卷,了解教師、學生、家長對課外閱讀現狀的看法,及課題開展前後學生閱讀情況的調查。

2、文獻研究法。廣泛收集國內外關於學生主題性課外閱讀的信息和學習研究,結合本校實際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

3、實踐行動法。召開不定期的課題研討活動,舉行觀摩課、研究課,撰寫實驗論文,開展讀書活動,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採取新措施進行修正和完善。

4、經驗總結法。及時對課題開展進行階段性總結;撰寫教學案例及相關論文的編寫等。

七、課題實施的可行性

1、課外閱讀是教育發展的要求。

開展課外閱讀,能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擴展學生閱讀面、知識面,有利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閱讀的重要性幾乎是不言而喻的。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生活在信息社會,就要不斷的獲取知識。如何獲取?閱讀便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因此,本課題的開展是時代的要求。

2、語文學科的實踐性是課題開展的前提條件。

《語文課程標准》理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葉聖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例子。」語文教材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不是終點,以語文教材入手,目的在於閱讀種種的書,語文教材實際上成了通向課外更多閱讀的橋梁。學生學語文首先要學好這些範文。再者,教師由教材作遷移,由點及面,要讓學生憑借課堂學習中認識的規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課後縱向延伸,由一篇帶一批,或體裁相同的,或內容相關的,或寫法類似的,大量進行課後閱讀,既可以在延伸閱讀中鞏固所學的知識、技能,又可以在廣泛閱讀中運用所學,鞏固學法,更好地閱讀。

3、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有利於課題的開展。

現行的語文教材,以「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為編寫思想,即各單元均有一個明確的閱讀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人們在觀察中的發現。這就有利於在課題開展中以語文教材為中心,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提煉出閱讀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外閱讀中引導,讓課外閱讀更好地成為課內閱讀有力的憑借和依託,擴展和補充。

4、開設語文活動課,創設閱讀氛圍。

我們的學校本學期針對主題性閱讀課題在每周安排一節語文活動課,用於學生朗誦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精華以及優秀的文學作品,組織讀書會、朗誦比賽、課外閱讀交流等,多種形式的語文活動課程的設置,使學生在沒有目標壓力前提下輕松地接受學習,主動參與學習,給每一個學生自由發揮才智的門戶。

6、具有科研能力的課題組教師是開展課題的有力保證。

主題性閱讀課題的研究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和豐富的語文知識儲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及舉一反三的閱讀篇目推薦。因此,我校重視對語文教師培訓進修,在教育教學同時,研讀各類教學雜志、網上學習,每學期還要完成一定數量的教育學習筆記等,不斷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

此外,我校語文教師大多是中青年教師,其中有多數從事過課題研究,有著較強的科研和改革意識,有利於課題方案在校內實施,使課題能順利地開展。

八、研究對象及實驗步驟

(一)研究對象

3——6年級所有班級的學生

(二)實驗步驟

1、准備階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文獻研究、現狀調查、論證課題方案並制定課題方案,各年級制定好課內外整合閱讀計劃。

2、實施階段2010年6月-2013年5月

1)各年級根據研究的內容,選擇好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做好課內外閱讀的鏈接,開好閱讀篇目。

2)學習有關理論,做好學習筆記,定時組織交流。

3)把拓展閱讀落實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各年級上好課內外有機整合的閱讀教學研究課。 5)開展行之有效的讀書活動

6)每學期做好階段性總結。

3、總結階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課題研究報告、撰寫優秀課外閱讀教學案例集、教案集、相關論文集及整理。

九、預期成果形式及人員分工

(一)預期成果形式

1、推出具有成功經驗的典型課例;

2、相關論文;

3、編寫同步主題閱讀操作手冊(包括單元主題目錄;推薦目錄;操作建議)

4、編制學生讀書筆記集;

5、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報告和檢測報告。

(二)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 長:韓生燕

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扎西旺姆

本校小學語文教師的理論培訓:韓生燕

具體課題研究活動的組織和安排:次仁央京

本課題研究資料搜集整理:雷雲兵

課題研究報告撰寫:扎西拉措

中年級主題性閱讀的研究 :傑美

高年級主題性閱讀的研究 :扎西拉措

4. 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研究課題中期報告怎麼寫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課題中期報告
一、課題的提出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課外閱讀具有開放性、廣泛性,不能強行對每一位學生統一要求、統一步調、統一內容,個體的獨特性,使得對課題的研究與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如何有效深入開展,是我們探究並需加以解決的研究課題。教師也不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等。基於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課題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是指通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給孩子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潛心讀書,能夠投入情感,並具有一定的情感體驗,創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構建有效課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使閱讀習慣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從實質上把握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教學規律。
三、研究的目標和原則
目標:探索出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與方法。形成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氛圍,提升高年級語文教育教學質量。通過研究提升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
原則:遵循自主性原則、探究性原則、創造性原則和合作性原則。
四、課題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一)研究對象:小學五、六年級學生。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將緊緊圍繞《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進行研究,切實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五、課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以學生發展為目標,以閱讀教材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閱讀教學效益為核心,以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為重點,探索出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與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的總課題的指導下開展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以經驗總結法、文獻法等為輔。在一定理論指導下,把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在實踐中研究中,不斷反思和總結,把研究的結果及時運用於實踐。通過深入課堂,從中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以期達到最佳研究實效。通過對本課題研究過程中較有效的研究工作進行及時的總結提煉,形成成果,促進本課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研究。收集有關文獻資料作為課題研究的理論指導實施材料。
六、課題研究進展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閱讀教學理念。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新課程改革在閱讀教學方面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理念,我們很有必要進行思考與探索。自課題立項來,重新解讀學習了新課標對習作教學的理念,正確解讀、全面把握這些新理念的精神實質,是我們端正閱讀教學指導思想、全面更新習作教學觀念、探索科學的閱讀教學策略方法的前提和基礎。
(二)開展閱讀教學研討活動,閱讀教學比賽活動。
遵循課題研究提出的「以讀為本」的主旨,注重閱讀線、生活線、情景線三線結合,加強實踐自主性,制定有效策略,使活動有序進行。對實踐活動進行記錄,及時作出階段性評價。
(三)加強閱讀方法指導,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閱讀方法。
以語文教學依託,加強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能夠把文中的一些好詞好句進行摘抄背誦。其次,利用班級各種活動,帶領孩子親身體驗,以親身感受為依託,指導學生閱讀。
七、課題研究的階段成果
(一)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興趣濃厚。
(二)學生養成了一定的閱讀習慣,並能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對閱讀內容進行篩選。
(三)舉行閱讀小能手評選,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熱情,班內涌現出一批閱讀小能手。
(四)關注學生的需要,開展各種活動,豐富學生體驗,有效指導學生閱讀。
八、課題研究中存在問題和困惑
課題實施以來,雖然關注到了學生的個別差異,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難以操作,能夠有效的關注到每一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其次,如何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既關注學生閱讀水平的差異,又兼顧到學生情感需求,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得到提高,這一點是我在教學及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也是下一步我努力研究的方向。
九、努力方向
我將在下階段的研究中,繼續遵循最初的課題研究思路,圍繞前階段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繼續加強自身理論學習,通過指導與練習,結合學生的社會生活時間,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樂於閱讀,並在此過程中享受閱讀的快樂,增長見識,真正做到快樂閱讀。

5. 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課題中期報告

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課題研究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越來越多的發現,學生拿到一篇文章總是囫圇吞棗地讀,不加思索,很多學生依賴於老師課堂上的講解與分析,學完課文甚至讀得結結巴巴。學生考試最怕做閱讀題,每次檢測完做試卷的分析時,發現學生在閱讀理解這一塊的失分率是最高的。就其原因是由於學生的閱讀量少,沒有主動深入地去讀文章,閱讀方法不對。
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五年的課外閱讀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然而現實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卻不容樂觀,尤其是對於我們農村小學生來說,真正達到新課程標准閱讀要求的學生卻並不多,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
2、農村小學生閱讀是勉強的,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做筆記更成為他們的負擔,不願意也不習慣做筆記,即使做筆記也只是完成任務。
3、閱讀方法不正確,只讀不思,思而不深。
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我准備進行《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研究》這一課題,希望通過該課題的研究,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激發學生積極閱讀的最高閱讀境界。
二、研究內容:
1. 學習興趣的培養
(1) 加強情感投入,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雙邊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融洽的師生感情作基礎。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信任,關懷和鼓勵。這樣,不僅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而且教師的言行也將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生興趣,從而產生學習慾望。
(2) 選好閱讀材料,引發學習興趣
在閱讀訓練中,教師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學生生活中的興趣點,並善於把學生雖有所感動卻有不甚明白的課外問題恰當地引入課堂。
(3) 利用學習成果,發展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條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且要不斷強化使他們的成功慾望越來越強烈,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慧水平。
(4) 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訓練中,我們將通過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願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 閱讀習慣的訓練
(1) 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的閱讀習慣
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就不能學好知識。在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的習慣。
(2) 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習慣
教師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練習中主動思考,主動操練,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3) 大膽發言,敢於質疑,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在訓練中要多創設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培養學生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習慣。
(4) 課外閱讀的習慣
教師要有計劃地介紹一些課外讀物,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和使用工具書的方法,要教會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三、步驟
1、第一階段(准備階段2014.09——2014.10)
(1)對三個學段班級學生的閱讀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和記錄。
(2)設計小課題——《農村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方案、計劃。
2、第二階段(實施研究階段2014.10——2015.01)
(1)組織實驗人員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並深入實踐研究。
(2)主研人員深入課堂調研、指導。
(3)給學生推薦有益的讀物;
(4)開展各種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5)撰寫經驗論文活動,完成教學設計集、論文集,定期通報研究成果。
(6將學生閱讀所得寫成的文章,編輯成冊。
(7)完成階段研究報告,進行階段成果評估。
(8)舉行各種形式的經驗交流活動。
3、第三階段(總結結題階段2015.01)
(1)收集、整理研究資料。撰寫論文在校內交流。
(2)總結、提煉研究成果。推薦部分學生參加作文比賽。
(3)形成詳細、具體的研究報告,申請結題。
四、改革措施: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為了探討農村小學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解決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不高的問題,以便提高農村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基。我們提出幾點策略:
1、研究思路:
首先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有益的課外讀物,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教學計劃並規定課時,以確保學生在校有一定的時間閱讀課外書籍。
其次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幫他們找到課外閱讀的途徑和方式。還要積極開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活動,如:中華經典誦讀比賽、舉辦紅色經典故事會、開展課外閱讀興趣小組等活動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既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又可以更靈活更直觀地汲取豐富的知識營養,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和能力。
2、課題研究方法:
(1)文獻法:通過廣泛查閱文獻資料,把握閱讀方法的類型,從文獻中確定課題的界定和研究內容。
(2)問卷法:通過對家長和學生一系列問題的調查,准確地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數目、時間、類型等
(3)觀察法:通過了解學生學習活動現狀及成因,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選取不同層面的學生,進行全面調查,保證結果的客觀性和代表性。
(4)訪談法:通過與學生直接或間接交談,了解學生閱讀的基本情況(包括閱讀興趣、閱讀傾向、方法、閱讀范圍等)等。
五、預期效果:
通過此研究:
(一)、學生形成強烈的讀書願望和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學生掌握一些科學讀書的方法。
(三)、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師根據學生情況,調整指導方法和教學方法,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五)、整個學校會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
六、預期成果及形式
1、文字成果:各類調查資料、論文集、學生作品集。
2、圖片成果:學生閱讀活動圖片、其他圖片資料。
3、可操作性成果:優化閱讀方法指導,學生自主閱讀。
4、學校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6. 如何寫課題《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的研究》中期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作文評改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從作文教學過程來看,這是學生由對文題的理解、籌備、起草、成文等過程的信息反饋的過程。文章只有在不斷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學生作文水平也應在不斷的修改中得以提高。
傳統的作文評改是以老師為主,老師批改能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思想狀態,便於教師選擇恰當的作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因此,學生的參與應是必然的。但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把學生置於事外,單憑教師的批改去代替學生的自批自改,錯失了學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機會,嚴重影響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每次寫完作文,老師對於每本作文要精批細改,要有眉批、夾批、總批,寫評語更是絞盡腦汁,既要指出學生文章不足,又要照顧學生面子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寫出鼓勵性話語。而高年級學生對於老師的勞動總是表現出不在乎,要麼匆匆看一眼了事,要麼置之不理,甚至有逆反不服氣心理。這樣,教師作文批改的效用就很難顯示出來。這樣看來,學生參與批改作文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也是提高學生作文興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學實際的需要。

7. 如何培養低段學生閱讀興趣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研究初期是設定 計劃嗎
研究中期應該是實踐了 吧,沒實踐你就編吧。。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的中期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