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課改工作總結

小學數學課改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20-12-06 07:48:04

1. 小學數學教師外出學習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1、思想:各科其實挺簡單的,這關鍵是我們對它是否感興趣,要知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2、行為習慣:自我感覺良好,在學校並沒有違反紀律,在家幫家長忙。
3、為人處事:還行,就是有點粗心和莽撞,不懂得考慮其他人的感想,但是很樂於助人。
4、學習成績:在班級雖然總是前三名,但是考試時還是會很粗心,把不該錯的題目給做錯。
(以上在需要時,可以進行改編)

2. 河南新課改高1歷史點總結....

歷史會考復習提綱(人民版必修一)

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⑴含義:封邦建國
⑵對象:①同姓王族 ②異姓功臣
③先代王族之後
⑶權利: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用人權,行政權,財政權,軍事權)
⑷義務:對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
⑸作用:①積極: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
②消極:後來諸侯國中出現了強國兼並弱國的形勢,使走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
2、宗法制
⑴含義: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制度
⑵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⑶宗法等級: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秦的統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全國
2、皇帝制度的創立
3、實行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度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4、如何評價秦朝中央集權制度?
①對秦朝的影響:一方面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及形成中華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②對後世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三、漢朝:刺史制度
1、目的:為了鞏固國家統一,強化皇權,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2、表現: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監察地方。
四、隋唐:三省六部制
1、結構:
①三省:中書省(起草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門下省(封駁審議)
②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三省六部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三省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進一步完善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五、明朝:內閣制度的形成
1、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
2、明成祖(永樂帝):設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
六、清朝軍機處設置
1、時間:雍正帝
2、職權:軍機大臣均由欽定,只能跪受筆錄,秉承皇帝旨意辦事
3、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軍國大事皆由皇帝裁決,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1、在中央,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
2、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

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一、鴉片戰爭(1840-1842年)
1、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①割地 ②賠款 ③開放通商口岸
④協定關稅(可以看出列強此時側重於向中國傾銷商品,即以商品輸出為主)
2、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1、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2、《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三、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1、黃海海戰:甲午戰爭中雙方海軍的一次決戰
①英雄人物: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林永升,
②失敗原因:李鴻章的「避戰保艦」政策,命令北洋艦隊躲進威海衛軍港
③結果:日本獲得黃海海域的制海權。最終在威海戰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2、《馬關條約》:①割地 ②賠款 ③開埠 ④設廠(反映出列強資本輸出的要求,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3、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
1、義和團運動反帝運動
①根本原因: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②口號:「扶清滅洋」
③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圍剿」——「招撫」——「聯合列強絞殺」(目的:控制和利用義和團)
2、八國聯軍侵華
①直接目的:為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義和團運動)
②過程:1900年大沽口登陸
③《辛丑條約》:賠、劃、禁、拆、駐
(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最能體現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3、影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列強未能把中國變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五、抗日戰爭
1、「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民族矛盾開始上升)
2、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開始全面侵華)
3、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
4、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
①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②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③八一三事變後,國共雙方軍事合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④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5、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
①凇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②太原會戰:期間,八路軍參加會戰,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③徐州會戰:期間,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取得了台兒庄戰役的勝利,這是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
6、共產黨敵後戰場的抗戰:
①措施: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等。
②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成為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後方(首府:延安)
③百團大戰: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華北,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7、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①抗日戰爭是百年來中國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③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國運動
1、過程
①興起: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義
②發展:1853年,定都天京
——正式建立起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
③轉折:1856年,天京事變
——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④失敗:1864年,天京陷落
——太平天國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下失敗
2、《天朝田畝制度》
(1)內容:
①土地分配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
②產品分配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每戶留足口糧,其餘統歸聖庫
③理想社會:「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
(2)評價: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農民要求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願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
②空想性:絕對平均主義不切實際,沒有真正
實行過
3、《資政新篇》
(1)人物:洪仁玕
(2)特點:中國近代史上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方案
(3)評價:①先進性:這是先進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一個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願望。
②局限性:由於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加當時處於戰爭環境,因而沒有真正實行過
二、辛亥革命
1、 中國同盟會成立:1905年,日本東京
(性質:第一個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清王朝在全國的統治土崩瓦解
3、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

4、《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近代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
5、歷史意義: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創建了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
三、五四運動
1、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
3、中心:北京——上海
4、結果: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5、意義: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⒈條件:
①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
②思想基礎:馬列主義的傳播;
③組織基礎:中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
⒉成立:中共「一大」
①時間、地點:1921年7月,上海
②內容:規定黨的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階級差別,實現共產主義;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⒊中共「二大」:
①時間:1922年
②內容: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
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
4、中共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①使中國有了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
②中共制定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使中國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
③中共成立後,放手發動工農群眾,為中國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五、國民大革命
1、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的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形成新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2、國民革命的失敗:1927年「四一二」反動政變(蔣介石),「七一五」反動政變(汪精衛)
六、「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
1、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軍隊在江西南昌發動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建立了。
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正確道路的開端
七、紅軍長征
1、原因:中共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直接)
王明「左傾」路線的錯誤(根本)
2、開始:1934年10月
3、轉折:遵義會議(1935年1月,貴州),結束
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事實上確立了以毛
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八、解放戰爭
1、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調集重兵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
2、戰略反攻: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3、戰略決戰: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4、解放戰爭的勝利的標志:1949年4月,解放軍佔領南京,標志國民黨統治的瓦解

專題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一、七屆二中全會
1、時間、地點:1949、3,河北西柏坡
2、內容: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
1、時間,地點:1949、9,北平
2、主題:討論新中國的成立問題
3、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
三、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
四、新中國初期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
①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標志人民代表大會制的確立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通過: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54年憲法確認)
五、「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
1、「文革」發動的根源:領導人對中國國情存在認識上的錯誤
2、危害:民主與法制遭到破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各黨派政治協商制度遭到破壞
六、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
1、內容:
①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②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形成了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④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2、意義: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辟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偉大起點。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
1、1982、11,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
2、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部比較完善的憲法:1982年憲法
八、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戰略的確定
1、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
2、寫入憲法: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
九、「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1、最初提出:針對台灣問題;
2、形成: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全面闡述「一國兩制」(「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3、實踐:香港回歸(1997、7、1)
澳門回歸(1999、12、20)
(香港、澳門能夠回歸的原因有:①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②「一國兩制」為有關方面接受;③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
4、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一、50年代外交成就
1、建國初期外交政策:
⑴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⑵政策:「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⑶成果: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蘇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⑴提出:19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
首次提出;
⑵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⑶意義:這些原則超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
度的差異,在國際上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3、日內瓦會議
1954年,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
4、萬隆會議
又稱亞非會議,1955年,這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周恩來在會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
二、70年代外交成就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的最主要標志
(1)根本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
(2)恢復:1971年第26屆聯大(喬冠華開懷大笑的圖片)
2、中美關系正常化
⑴原因:①美國霸權地位相對衰落,在美蘇爭霸中處於不利地位;
②中蘇關系惡化,蘇聯構成對中國安全的直接威脅。
⑵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美國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⑶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1979年1月1日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關系正常關系的推動;
(2)實現:1972年,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訪華
(3)與中國的建交熱潮:中美關系的緩和及中日建交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許多西方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
1、背景: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兩大主題
2、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表現:
①亞太經合組織(APEC):2001年10月,中國第一次舉辦了高級別的大型國際會議——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②上海合作組織:2001年「上海五國機制」發展成為區域性多邊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
③積極支持聯合國的工作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的影響
1、自然地理環境:多山、多港、多島
2、希臘城邦的特點:小國寡民
3、希臘的公民:本邦成年男子(不包括外邦人,婦女,兒童,奴隸)
二、雅典梭倫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雅典最早的改革)
1、背景:貴族與平民反復斗爭的結果
2、內容
①經濟上:「解負令」,廢除一切債務和債務奴隸;
②政治上:確立財產等級制度,按財產多少劃分公民為4等級;(意義:打破了貴族依靠出身特權壟斷政權的局面,有利於平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
③設雅典最高法院:民眾法庭(陪審法庭),審判員從所有公民中抽簽產生。
3、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質:奴隸制度下的民主政治
4、雅典民主政治的意義: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但雅典民主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
三、羅馬法
1、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
①背景:平民與貴族的斗爭
②意義:作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使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因此是平民的勝利
2、羅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①羅馬法直接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代法律的先驅
②局限:它是奴隸主貴族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專題七、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一、英國君主立憲制(1689年)
1、背景:1688年「光榮革命」,(岳父被趕走,女兒、女婿被迎來)
2、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限制)
3、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沃波爾)
特點:英國國王是國家元首,扮演儀式性的角色,沒有實權;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由議會中多數
黨的領袖擔任;責任內閣名義上是對國王負責,實際上是對議會負責。
二、美國1787年憲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
1、三權分立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①總統:最高的行政權、最高軍事指揮權、任命高級政府官員權力;
②國會:財政權和立法權;
③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憲法的解釋權;
2、英國和美國政治制度的不同
⑴英國:①政體為君主立憲制;②議會擁有立法、和監督政府的權力;③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沒有實權;④內閣掌握行政大權,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⑵美國:①政體為民主共和制;②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總攬行政權力,統率陸海空三軍;③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互相獨立,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其議員不能兼任行政職務,而行政機關的政府官員也不能兼任議員;④由當選的總統組織政府,各政黨能否上台執政的關鍵,不在於是否獲得議會中的多數席位,而在於能否在總統選舉中獲勝。
三、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
四、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年,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德國後確立)
五、比較
政體 國家元首及權力 政府產生方式 議會權力與地位 權力
中心
英 君主立憲制 國王世襲,
國王僅扮演儀式性角色,
無實權 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內閣首相擁有最高行政權 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德 皇帝是帝國元首,世襲;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統帥軍隊,任命軍官; 皇帝任命首相與官員,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 直接選舉產生,不能組成代議制政府,對政府沒有監督權,只有批准預算權 皇帝

民主共和制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掌握最高行政權、軍事指揮權、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和組織政府的權力; 總統任命政府高級官員,政府對總統負責 擁有有立法權、財政權,與總統、聯邦法院相互制約 總統
法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具有創議法律權、解散眾議院的權力;總統與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內閣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內閣向議會負責。 擁有選舉總統權、立法權、創議法律權;總統和各部部長對議會負責,議會對政府行使監督權。 議會

專題八、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代表: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英國的歐文
2、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理論來源: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
3、《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①時間:1848年
②特點:公開表達鮮明的政治主張: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發展生產力
③中心內容: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
④歷史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什麼說《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形成?
因為:《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系統完善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二、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三、俄國十月革命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資產階級建立起臨時政府。
2、1917年十月革命,彼德格勒的武裝工人、士兵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3、歷史意義:①十月革命是俄國歷史的轉折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另一條工業化道路,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②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如對中國的影響,馬克思列寧主義傳播到中國,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二戰後國際關系新格局——美蘇兩極格局
1、政治: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的正式開始
2、經濟:馬歇爾計劃(援助西歐的目的在於遏制蘇聯,所以遠不止是一項經濟援助計劃)
⒊軍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和華沙條約組織(華約)的建立,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4、冷戰中的熱戰
①朝鮮戰爭:中美關系徹底破裂;冷戰從歐洲擴大到亞洲。
②越南戰爭:美國的實力遭到削弱,霸權地位相對衰落;蘇聯的軍事實力大體趕上美國。
二、兩極格局的沖擊——新興力量的崛起
1、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原因,經過,影響,見必修二專題八復習提綱)
2、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結果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世界經濟格局,沖擊著兩極格局,促進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發展趨勢
3、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961年誕生,確立了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的基本原則和宗旨,反映了新興獨立國家積極謀求維護國家的主權。標志著第三世界國家以獨立的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開始改變由美蘇和西方國家決定世界事務的局面。
三、走向多極化
1、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瓦解
⑴原因:①20世紀以來蘇聯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慢;②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導向;
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
⑵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實質:社會性質的變化
2、多極化趨勢加強:
(1)表現: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積極推行單邊主義;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發展中國家等多種力量並存。
(2)影響:①有利於削弱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②有利於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③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
總結兩極格局瓦解的因素:西歐、日本崛起,不結盟運動興起,中國發展,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3. 小學數學新課改總結

課程問題在任何國家教育體系中都處於中心地位,它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教育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必須探討的核心問題之一。隨著中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動和實施,課程創新的歷史使命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界人人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改變課程過分強調學科體系、脫離時代和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實際的狀況。抓緊建立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重視實驗課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本章將圍繞著這些基本要求展開議論,提出有關創新教育課程改革,特別是教育、教學內容創新的若干觀點。

一、課程內容面臨嚴峻挑戰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首次構建了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倡導新的教育觀念,傳播新的課程思想,推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但是,課程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革。在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培養創新人才的新形勢下,現在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顯得很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在教育理論界,對於「課程是什麼」的概念,目前尚存在著諸多紛爭,甚至被人歸納為有6種不同類型定義,包括:課程即教學科目;課程是有計劃的教學活動;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課程即學習經驗;課程是社會文化的再生產;課程即社會改造。正如有學者指出,這「充分表明了課程這一概念與它在國外學術界仍處於未確定狀態一樣,也是我國教育學界中使用得多而定義最差的概念。」

以探討創新教育為基本宗旨的論著,本章並不打算介入有關課程定義的爭論。無論怎麼講,作為我國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集中體現,教學內容及其體系構成,都是課程研究最基本的要素;而知識經濟時代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緊迫的要求,就是要盡快改造舊的課程體系,將人類社會中長期積累起來的,並在當代社會中急劇發展的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轉化為能被不同年齡學生所接受的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綜合性教育論著《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對教育內容做出如下界定:「教育內容這一概念是指一整套以教學計劃的具體形式(課表和課程)存在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和行為。它們是根據各種學校規定的目的和目標而設計的。」教育內容,或者具體地說課程教學內容,在我國教育界傳統上歷來被視為學生習得的知識,而知識的傳遞則必須以教材為依據。事實上,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初廣泛引用前蘇聯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以後幾十年內,「教學內容」指的就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教育技術用語詞彙》里,將這些術語定義為:教學計劃指的是「確定所要教授的專業內容,列出每種專業內容的教學課時,以及掌握知識的目錄。」「教學大綱通常以指令性文字的形式出現。課程即指在某一特定學科或層次的學習的組織。課程設計的目的實際是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教育設備。」

教學內容是學校向學生所傳遞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念,課程教學內容的取向和選擇,體現了教育決策者、課程編制者和教學執行者共同的知識觀和質量觀,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在討論課程內容創新之前,回顧一下70年前陶行知先生對那時課程內容最主要的載體——教材的批判,並與我國中小學現行課程教學內容作一些比較是很有啟迪意義的。

陶先生曾以「中國教科書之總批評」為題,說過許多相當激憤的話語:

「我們試著把光緒年間出版的教科書和現在出版的教科書比較一下,可以看出一件驚人的事實。這事實便是三十年來,中國的教科書在枝節上雖有好些進步,但是在根本上是一點兒變化也沒有。三十年前中國的教科書是以文字做中心,到現在中國的教科書還是以文字做中心。」

「教科書的根本意義毫未改變,現在和從前一樣,教科書是認字的書、讀文的書罷了。從農業文明渡到工業文明最重要的知識技能,無過於自然科學,沒有真正駕馭自然勢力的科學則農業文明必然破產,工業文明建不起來,那是多麼危險的事啊!但是把通行的小學常識與初中自然拿來審查一番,您立刻發現它們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只是科學的論文書。這些書使您覺得讀到鬍子白也不能叫您得著絲毫駕馭自然的力量。」

「這些教科書並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它們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它們只能把您造成一個自然科學的書獃子。」

「它們教您識民權的字,不教您拿民權;教您讀民主的書,不教您干民主的事。在這些書里您又可以看出編輯人引您開倒車開到義和團時代以前。他們不教小朋友在家裡、校里、村裡、市裡去干一點小建設、小生產以立建國之基礎,卻教小孩子去治國平天下……」

時隔近70年再來聆聽陶先生的教誨,我們同樣驚訝地發現,「從工業文明渡到知識文明」之際,歷史竟如此之相似。

● 相似點之一:教學內容缺乏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全面把握

陶行知先生認為當時的自然科學教材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和「論文書」,指的就是科學課程內容只注重科學知識的羅列和科學事實的獲取,而不注重對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理解和探究。的確,既使到現在,中小學科學課程在內容的取捨上,並沒有把使學生真正了解「什麼是現代科學」為重點來設計;一部分從事自然科學課程教學的教師也沒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現代科學和古代科學的差別。

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以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認為,現代科學發端於伽利略。因為在伽利略以前,古代科學只是依靠哲學家的思辨;自伽利略開始,科學研究才把觀測證據作為主要方法,認為它是從觀測和實驗的事實上升為科學觀點和結論的過程,或者為了某種觀點或結論尋找觀測和實驗證據的過程。也就是說,科學理論只能產生觀測和實驗之後而不是在它們之前。在形成了這種行為和思維模式後,現代科學才應運而生,並在近代逐步發展為人類社會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因此,目前我國中小學科學課程迴避「什麼是現代科學」和「科學家是如何工作和創新」這樣一些重大命題,僅僅要求學生記憶一些科學事實,沒有抓住科學教育的本質內容,也背離了科學課程設立的初衷。

在人文和社會課程中同樣存在類似情況。實行多年的傳統語文課程就是典型的實例,教條刻板地語法肢解和牽強性辨析,就連作為人生工具的寫作和閱讀,也在語文課程內容中被置於較次要的地位。不僅失落了對文學藝術的鑒賞感悟和人生體驗,失落了情感陶冶和想像力的調動,更重要的是失落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育。學校教育需要承擔使兒童社會化和向下一代傳遞文化標准和文化價值的重要使命,而我們的人文、社會課程內容顯然在某種程度上被異化。

● 相似點之二:將課程學習內容局限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上。

陶行知先生提倡以生活為中心,反對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他認為:「文字中心之過在以文字當教育,以為除文字之外別無教育。」通觀今天的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內容,其實並未掙脫這種以文字為中心的窠臼。

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一是本能地堅持學科封閉、互不交叉的傳統,學科之間的聯系極差,教師從本學科內容系統完整出發,不可能自覺推動各種形式的跨學科教學,從而違背了現代科學綜合化發展的大趨勢。二是形成「千校一面,萬人一書」的格局,課程缺乏多樣性和適應性,缺少因地因校制宜的特色和個性;三是無法從社會經濟和生活中不斷汲取新的內容,造成學生不能及時獲得最新知識。事實上,學生對現代科技前沿知識和價值觀念(包括正確的或不正確的)的理解,都不是學校目前課程內容所能給予的,大量的信息來源於大眾傳媒和課外閱讀,來源於非正規教育渠道。正如S.拉塞爾指出的那樣:「學校教育內容與非正規教育內容之間的差距和交流的缺乏日趨嚴重,已成為學校的一個問題。 在校外獲得的相當一部分信息極為多樣化,缺乏內在聯系,其價值也不盡相同,它們成為消極的儲存物。另一部分有用的、現代的、適合學生興趣的信息卻很少被教師提到或利用。當兩種信息出現矛盾時便更加令人擔憂了。」

● 相似點之三:課程內容忽略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對態度和技能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

無論是以文字為中心,還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最大的弊端都是「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尤其必須強調聯系學生生活、聯系社會實際的學習環節,課程學習目標不僅需要包括知識技能,也應該蘊含思維能力與習慣、思想方法、意識、觀念,以及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做合一」的曉庄學校,或許比我們現在某些重點中學的學習質量反而更勝一籌。

目前,國際教育界在教學內容確定的依據——課程目標優先選擇的取向上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按照傳統慣例,確定教學內容的目標有三個不同的層次,依次是:(1)知識;(2)實用技術;(3)態度和技能——三種層次優先重視獲取知識。今天,在信息量持續迅速增加和社會生活傳播對教育內容影響日趨強烈的前提條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卻指出:「如果把十分復雜多樣的過程簡化,我們就可以按照學校教育目標層次的顛倒形式表現出突出行為培養的新趨勢。」這種新的目標三級層次依次為:(1)態度和技能;(2)實用技術;(3)知識——優先重視的是態度和技能。雖然新的三級目標層次絕不忽視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傳播信息,它必須做到與科學自身的發展及其對社會和個人生活產生的作用協調一致,但是,目標的價值取向和優先順序確實已出現了變化,因為「現在人們知道,具有堅實行為素養的人(關心變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團結精神,富於責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適合於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和文化知識。他們在需要時知道如何通過圖書館和計算機獲取新信息。行為和能力也是在掌握和實踐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

針對課程和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對我國的科學教育狀況做過剖析和評價,我們認為,他的這些看法在原則上也符合科學教育之外其他課程的現實情況。路甬祥教授說,中國科學教育的弱點,在於過分注重於知識灌輸,忽視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養;過於一統的教育管理模式抑制了學校的自主創新和競爭,限制了科學教育內容、方法與目標的多樣性、創造性和靈活性;長期的計劃經濟環境,使中國缺乏對科學教育內容不斷更新的強有力的社會競爭需求動因;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還未來得及建立起健全的、有效的社會對科學教育改革發展的評價和輿論反饋機制;還缺乏更加廣泛深入的國際性科學教育交流與合作;校長、教師的科學素養及教育學、心理學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存在人為分割和偏斜等等。

為此,我們有必要從當今時代人類文明進程的高度,認識課程教學內容更新的必然趨勢,重點觀照課程內容改革和創新中的幾個問題。

二、人類文明進程與教學內容更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課程和教材,教學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學校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受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環境的制約,也因其傳承和創新職能,反過來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正如布魯姆所說,離開了社會背景,「課程爭論的意義也就黯然失色……不顧教育過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來論述教育理論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淺薄,勢必在社會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視。」可惜的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實施多年的課程設置,特別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取捨,基本上因襲工業化初期建立的學科體系,始終將學習重心放在20世紀初期之前人類創造的知識上,最新科技成果因無法在這種「系統化」的體系中找到應有的位置,很難被納入教學內容之中,直到即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對此,我們有必要以自然科學為例,依據人類文明進程和社會發展的相關背景,揭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內容陳舊、落後的現象。

通常,自然科學的課程內容概括的是歷史積累起來的科技知識,而現代科技知識體系本身,在近幾十年出現了許多重大的變化,至少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學科的核心知識在急劇變化與快速更新

自然科學史研究指出,自文藝復興以來,人類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三次科學革命。

第一次是16~18世紀近代科學的誕生以及技術革命,它們引發了啟蒙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是19世紀近代科學的全面發展和技術的重大發明,它們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知識源泉。在第一、二次科學革命影響下,科學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各門學科的核心知識都相繼出現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天文學領域,1543年哥白尼發表著名的《天體運行論》,確立了天體學說的基礎。布魯諾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而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證明了哥白尼的理論。在物理學領域,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和運動迭加原理,提出速度、加速度和慣性等物理概念;牛頓則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並系統總結出三大運動定律,1687年,他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結了當時包括力學、數學和天文學在內的偉大科學成就。在化學領域,自1661年波義爾提出化學元素概念後,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並於1789年出版了化學教科書《化學大綱》,使化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其後,道爾頓提出原子論,門捷列夫1869年發表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推動了19世紀化學革命興起。在生物學領域,在17世紀初,哈維發現血液循環,胡克發現植物細胞,列文虎克發現原生動物和細菌,巴斯德的工作則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其後,1735年林奈提出生物分類系統,1859年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正式確立了生物進化論,生物科學也獲得一次偉大的突破;在此基礎上,1866年孟德爾利用豌豆雜交,進一步揭示了生物的遺傳規律。此外,數學作為促進科學進步的重要工具也得到長足的發展,17世紀中葉,笛卡爾和費爾馬創立解析幾何,牛頓和萊布尼茨獨立發明微積分;18世紀數學家伯努利、歐拉、拉格朗日等人開拓了一系列數學分支;19世紀數學家不僅復興了幾何學、重建了微積分,而且使代數學獲得巨大的進步。他們在科學領域獲得的這些成就,經過後人按學科知識體系分類整理、完善並進行系統化編排之後,便構成了今天我們中小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乃至地理等學科的核心知識和主要的課程學習內容。

人們現在已經看到,自20世紀初開始啟動的第三次科學革命,即現代科學革命和高新技術革命,不僅奠定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基礎,而且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鋪平了道路。這次革命比前兩次意義更為深遠,首先是物理革命,隨後是天文學、地理學和生物學革命;伴隨而至的,還有核能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和互聯網路技術、生物技術和材料技術等等,共同構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知識革命。

20世紀初啟動的物理革命,首先是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否定了牛頓力學中絕對時空的基本概念;其次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論,波爾、薛定鄂等科學家的工作完成了量子力學的構建,使人們對物質世界從宏觀認識到微觀認識都發生了質的改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成為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也奠定了現代天文學和原子物理學的科學基礎。從宏觀上看,在天文學領域里,1929年哈勃提出有關星系紅移的哈勃定律;1948年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而在1964年彭齊亞斯等人觀測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輻射。在地理學領域,自1915年魏格納在《海陸的起源》一書中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後,赫斯用海底擴展理論、勒比雄用板塊理論繼續完善和豐富這一學說,從而加深了人們對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的認識。從微觀上看,20世紀初盧瑟福發現原子核和質子,並且成功實現了將一種元素轉變為另一種元素;20世紀30年代後,泡利、查德威克等科學家陸續發現中子、正電子、介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1964年蓋爾曼正式提出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並被後人不斷地修改完善。生物科學同樣日新月異,不斷揭示出生命現象的本質,其中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的成就尤為突出。20世紀初,摩爾根初步建立基因遺傳理論體系;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分子生物學宣告誕生;1969年,64個遺傳密碼被破譯,確立了生命遺傳信息傳遞模式。20世紀90年代以後,影響深遠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在解讀人類全部遺傳信息,並於2000年完成了草圖繪制,戰勝疾病、延緩衰老、改變遺傳性狀將不再是科幻小說描述的情景;1997年,維爾穆特首次以體細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基因工程也得到了大量的實際運用,生命現象已不再神秘。

總之,物質基本結構的誇克模型、地球地質構成的板塊模型、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和生物遺傳物質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等等,代表著20世紀中、後期在科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和核心知識,是人類對自然和生命認識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與此同時,數學領域隨之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核心數學和應用數學,如運籌學、數理統計、模糊數學、計算數學和數理邏輯等等,新的數學原理和數學方法層出不窮。第三次科學革命浪潮還在繼續向前推進,幾乎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學和數學等學科的傳統概念。例如,盡管牛頓力學對引力的在我們的課程中似乎很精確,但在愛因斯坦看來,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非牛頓所描述的那樣直接產生引力,而是每個物體對周圍的時間和空間產生影響,引力就是這種被影響了的時間和空間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樣一來,牛頓力學對引力的解釋就必須完全改寫。在這種態勢下,我國中小學領域延續多年、基本不變的自然科學類課程內容,由於無法及時向學生傳遞這些新的科學原理,知識陳舊和老化問題早就引起了諸多科學家和有識之士極大的憂慮。

2、高新技術革命是第三次科學革命的顯著特點之一

與前兩次科學革命相比,第三次科學革命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伴隨而至的高新技術革命。現代科學轉變為技術和技術轉化為商品的周期縮短,科學、技術和生產一體化的格局,促成了全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理論或最新科學突破基礎上,具有高擴散性和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性尖端技術。目前主要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自動化技術、激光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環境技術、先進製造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等。其中以信息技術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尤為重要,信息技術革命就像原子核裂變的鏈式反應那樣迅速「爆炸」,幾乎滲透到一切領域,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已經知道,知識經濟時代的物質前提就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革命指的是信息技術、信息傳播、信息獲取和信息應用等系列重大進步帶來的世界經濟、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有人認為,信息技術革命至今已經發生過兩次:第一次以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和軟體為代表,解決了信息的海量儲存和高速處理問題;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以網路技術、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為代表,解決了信息傳播和處理的全息集成問題,使人類的生活空間從物理空間擴展到電腦網路虛擬空間,即「賽伯空間」。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發生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將要解決人腦與機器的全自動信息對接、信息交換和互動問題,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革命打下技術基礎,使人類社會步入知識文明時代的成熟期。

無論怎樣講,高新技術革命將使「技術」本身,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獲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技術教育比任何時代都更顯得更為重要。早在1985年,美國就啟動了著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61計劃》,站在戰略性的高度上,針對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制定的一項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由於2061年哈雷慧星將再次臨近地球,這項改革的目標就是使當今兒童能適應那個時期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所以取名為「2061計劃」。在該計劃第一階段技術專家小組報告里,針對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觀點,這里不妨摘錄幾段精闢的論述:

「這篇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的意義遠遠超出現有學校課程中增加一點點技術,而在於這些建議將成為美國教育一次重大改革的內容基礎。通過整個的學習過程來反映技術已滲進我們的生活,而且廣泛採用從簡單的實驗經驗到研究社會經濟效益等方法。」

「技術不同於科學,科學的作用在於理解,技術的作用在於做、製造和實施。科學原理,無論是否被發現,都是構成技術的基礎。雖然技術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常常領先於甚至孕育著科學發現。」

「技術就是運用知識、工具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擴展人的能力。技術最貼切的描述是一種過程,但是更普遍為人所知的還是它的產品及其社會效益。技術通過科學發現而發展,通過工程設計而成型。它由發明者和設計者構想產生,通過企業家的工作變成成果,由社會來推行和利用,但它有時令人難以覺察地就進入到社會體制中並常常以難以預見的方式帶來許多變化。」

「技術的介紹應當從描述開始,接著採取實驗和親身體驗的方法,而且這一切都應隨著從幼兒園到第12年級而不斷增加其深度和學生的參與活動。」

「青年人完成高級中學學業時,應當充分認識到,他們將在其一生中,在不斷變化的基礎上遇到技術問題。但是,只長期積累知識仍然不夠,他們還應當知道技術的意義,技術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最終每一個這樣的人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技師,以准備投入到一個高度技術化的世界中去。」

對照我國基礎教育的情況分析,我國中小學生目前主要通過開設「勞動技術課」,學習一些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勞動技能,但與其他課程存在著「兩張皮」的關系,技術教育並沒有在科學課程中得到應該的重視。對此,桑新民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之整合。「科學教育培養的是認識能力,而技術教育培養的是創造性實踐能力,後者顯然要以前者為基礎,但卻是前者的綜合與創造性運用,因而後者要比前者復雜得多。」勞動技術教育必須結合於其他課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中,需要強化勞動技術教育的戰略地位。因此,「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探討勞動技術教育的實質、內在結構及其在五育中的地位,並由此調整我國基礎教育的目標模式、課程標准、教學計劃及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這對於我國九十年代教育實踐和理論的改革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並將對我國21世紀的國民素質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3、綜合化方向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大趨勢

科學學科的形成大約在二、三百年前,它是社會分工在科學領域的必然結果。自然科學通常被劃分為六大學科,即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從而形成了基礎教育歷來以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分科方式來實現科學教育目標的格局。

然而,由於科學學科本身的發展和變化,事實上,現在已經找不到一種純粹的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水從氣態變成液體時,產生許多氫鍵,同時具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雙重性質。在分子問題中,化學和物理幾乎都在協同發揮作用。分子最初是哲學家設想的用機械方法分解的最小單位,這種概念目前已經過時,分子更確切地應該表述為「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處理的物質系統」。從這種新定義出發,原來的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天文、地學的一部分,都可以合並為一門新的基礎科學棗分子科學。科學界人士提出,學科的重新分類有利於人才的培養,他們認為:「我國的教學計劃不能再用老一套,將物理、化學、生物分開,必須集合在分子科學的旗下。所有學生都應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實驗和理論計算也要有一定的訓練,但可以有重點地讓學生選擇。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具備寬泛的基礎和對科學的發展的正確認識,才能適應學科新而快的發展。站得高,看得遠,並具有發展的基礎。」

現代科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整體化、綜合性的趨勢越來越顯露。一些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橫斷學科,以及以具有普遍性整體性為研究對象的一系列綜合性學科發展迅速。如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突變論、混沌理論等等。近幾十年來,僅經濟學就衍生出幾十個交叉學科,如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商業經濟學、交通運輸經濟學、建築經濟學、旅遊經濟學等等。傳統教育學中也衍生出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技術學、教育傳播學、教育生態學等許多分支交叉學科。此外,傳統科學向應用方向分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例如,哲學主動地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形成了科學哲學、技術哲學、歷史哲學、人生哲學、教育哲學、信息哲學、市場哲學等等。

科學的變革揭示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打破了各學科之間壁壘分明的界限,也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更加緊密地聯盟創造了條件。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改工作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