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本人急需一篇 數學課程改革方面的論文
初中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分析
摘要: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學習正逐漸成為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大亮點和熱點,是現代社會迅速發展變化在教育教學上的體現,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它體現了現代教育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個性的解放。
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正確認識研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中的地位,是研究性學習順利開展的思想前提;轉變教學方式,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可以為研究性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研究性學習內容的合理與否,關繫到研究性學習能否切實有效地開展;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是研究性學習得以推廣和深化的有力保障。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學習方式、師生關系、評價
引言
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學習正逐漸成為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大亮點和熱點。研究性學習是現代社會迅速發展變化在教育教學上的體現,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它體現了現代教育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與特長,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個性的解放。本次國家新課程改革確立了一以貫之的基本理念:轉變學習方式,崇尚創造。這里的「學習方式」不是強調關於學習的方法和技能的思考,而是關於學習的價值思考: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尊重每個學生學習方式的獨特性。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設置研究性學習活動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科技和生活中的問題,通過自主研究、親身實踐的過程綜合地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自此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國家基礎教育中的必修課程的地位已牢固確立起來。本文結合自身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經歷,談談對初中數學中的研究性學習的初步認識。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正確認識研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中的地位
在應試教育階段,教師通過系統的傳授,讓學生盡力接受人類已經有的知識。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體現教師滿堂課的問、講、分析,教師期望通過個體多講、多問、多分析,讓學生迅速形成解題的經驗。在教學評價中,利用考試單一的評價體制把學生的分數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劃上了等號。在這種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不得不注重知識傳授的「質量」,為了努力保障這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質量」,教師只能通過灌輸,把學生帶入枯燥乏味的題海戰術中去。這種教學方法過於強調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過程,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扼殺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而本次國家新課程改革倡導的理念體現了通過學生的親身的實踐,使學生體驗到知識應用的樂趣,自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新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新課程標准還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的這些理念促使廣大一線教師對以前的教育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和總結,借新課程改革的良機,更新教學思想和轉變教學觀念是當前教師面臨一個重要任務。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前倡導的研究性學習不僅僅是轉變學習方式,而且是通過轉變學習方式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它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展開創造空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說明人的知識既有傳授的,又有必須通過親身體驗、感悟而得到。過去,我們的教育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完全忽視和拋棄了不可傳授的知識。而研究性學習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這種開放性學習,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完善人格,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學生只有實際親歷了認知的道路,才能獲得知識。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從直接面向簡單規則和知識結論轉向面向「復雜本身」,在豐富的、復雜的真實情境中體悟知識、生成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傾入自己的熱情、困惑、煩惱、欣喜等個人情感,用大量的附著知覺等隱性知識系統作支撐。在不確定的、復雜的情境中親自探究,在過程中體驗發現的喜悅,而不是傳統數學學習中直奔主題的簡單結論的記憶。表面看知識是簡單的、清晰的、可言傳的,但傳統教育、教學所言傳的所謂「焦點知識」,其實是乾枯的、僵化的知識,失去了活力和生機的。今天,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研究性學習,就是要讓學生走出旁觀者的地位。
二、轉變教學方式,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由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教師成為了知識的權威,傳統的課堂教學始終圍繞「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開展灌輸式教育。教師是教材的「奴隸」,是教材、教參的「忠實的執行者」,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課堂教學的「接受器」。單一的教學模式和風格,嚴重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地位和關系發生了變化,學生成為求知過程的探究者,主動的學習者,教師也不再是居高臨下的傳授者,而是作為課題研究的組織者、平等的參與者。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自主選題、自主研究。在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實踐活動,教師失去了壟斷地位。同時學習的內容的開放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信息化的社會里,課本已不再是人類經驗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識的獲得可以通過學校以外的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多種途徑,獲得知識的途徑由單一變為多樣化,教師也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和壟斷者。教師的地位由權威者向平等者,由傳授者向參與者等角色轉換。當然,長久的「權威者與傳授者」的思想還枝繁葉茂、根深蒂固,真正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還需教師徹底放下架子。
在研究性學習中,師生關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種關系將更少體現為有知識的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更多地體現為群體在共同探究有關過程中的相互影響。在這一框架下,學生可以質疑教師的權威,通過共同學習和相互合作,學生的潛能將逐漸被激發,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師生關系的交往不再體現教師居高臨下的命令者,不再是單向的信息傳遞,應體現平等主體間的對話與合作。研究性學習中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和交往者,而不僅僅是好的講解者。教師積極主動地去傾聽學生的想法,重視和觀察學生心理變化的過程,消除學生的緊張、害怕的心理,讓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認可教師是他們中的一員,建立起一種新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好奇、喜探究的天性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樂於學習。教師傾聽的意圖,不在於證實學生的見解和觀點的正確性,而應將學生不同的觀點聯系起來,積極地與學生的想法共舞,讓學生從自己的探究過程中悟得知識。當然,學生也有惰性,心理、生理還不成熟,在學生完全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中遇到困難時,逃避困難、選擇玩樂的弱點就會充分暴露出來,這也是教師對於研究性學習是否真正達到預期效果的一個心頭之患吧。因此,教師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不但應在資料信息來源、思路點撥、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指導,還要做好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協調者,創設輕松的活動環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樹立信心。同時教師要成為學生共同求知過程中的夥伴和「競爭對手」,「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當學生真正體會到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時,學生就會敢於面對問題,迎難而上。在學生開展研究性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認真參與,努力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當然,教師不可能做到全能全知,事事都懂,碰到實際問題,應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尋找答案,教師從中也可以學到很多新的東西,做到既培養了學生,又充實了自身,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三、結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知識特徵,合理確定研究性學習內容
初中學生恰好處在人一生中的黃金時代——青少年時期的初期,這也是人生的特殊時期,心理發展的節奏很快,情緒波動起伏的落差很大。在應試教育的階段,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升學壓力,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很多不利影響,久而久之,會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缺乏動力,逐漸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同時由於生活是個體存在的基本方式,由經歷和閱歷所得的體驗是人生的寶貴財富,體驗塑造了人的性格,並進一步制約人的命運。豐富的生活體驗意味著一個人可能見多識廣,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課題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體會,同時使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也取得可貴的進步。因此研究性課題的確定至關重要,它不但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成功與否,更能確保研究性學習不流於形式,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和興趣的目的。雖然,數學新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課題,但這並不完全適合於所有學生。適合學生「研究」的課題,不僅要使學生力所能及,符合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發展有價值,也就是說通過對學生的自主探究,真正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目標,並將研究性學習中獲得的知識技能和問題解決的方法運用於數學學習,使之拓展和加深。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們的學生問題意識十分淡薄,提出問題的能力相當欠缺,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初期,教師不能簡單、一刀切地將教材中提供的課題擲給所有學生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作為教師應認真分析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認知差異和興趣愛好,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所處社會環境及家庭背景,針對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設置結合學生實際的研究內容。
如我校外地籍學生較多,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結合這個有利條件,我讓學生收集父母親友的身份證號碼,研究身份證號碼的編排方法,讓學生通過走訪派出所、上網等途徑搜集身份證號碼編排方式的信息,使學生親身體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認識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和地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好奇和喜探究的天性。使學生明白數字編碼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如郵政編碼、車牌號碼)。又如學習認識幾何體時可以讓學生去研究:為什麼酒瓶、熱水瓶、飲料中的易拉罐、礦泉水桶等容器大都是圓柱體的?這些容器為什麼設計成圓柱體的形狀?它們有哪些優點?圓柱體容器的底面半徑和高之間的比有沒有一定的規律?商家是如何選擇易拉罐的形狀、大小的?等等。這樣課題既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又緊緊圍繞著數學的學習,使學生體驗數學在生活設計中的重要性。再比如,學習軸對稱圖形、平移、旋轉的知識後,結合我校的各個小花壇,讓學生去研究從數學美的角度設計花壇布局的方案,讓學生充分體會平移、對稱、旋轉的幾何知識在建築標志中的設計應用,通過對美的欣賞,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
四、變革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保障研究性學習的有效實施。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以來,學生一直處於評價的客體地位,受制於教育管理者的強制性評價,單一的評價方式,無法體現對學生評價的客觀性原則和公平性原則,從而導致扼殺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制了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研究性學習倡導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習的實踐與體驗。在學生展開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使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同時,學習的過程是整個研究性學習的重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活躍的狀態,從計劃的制定,資料、信息的收集,解決問題方案的確定,到最後探究結果的呈現,都能折射出學生積極的進取精神。因此,評價應注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方法在學習中的運用。
在數學學習中如何提問,怎樣收集解決問題的信息,怎樣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只要通過學習使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不管結果是否正確,有多少社會價值,我們首先應給予積極肯定的形成性評價。評定的價值去向不僅應停留在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而且更應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所以,研究性學習的評價不能再演繹過去僵化的評價模式,要堅決反對通過考試等量化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鑒定式評價。大力主張採用「自我參照」標准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 」。充分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進行鑒賞。同時,教育的真正價值不僅體現於學生在學校情景中的表現,更體現於學生在非學校情景中的表現,體現學生解決真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的能力。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應充分體現真實性、情景性,這有利於學生形成對現實生活的領悟能力、解釋能力和創造能力。
結束語:
開展研究性學習方興未艾,研究性學習活動實施策略的研究任重而道遠。如何組織學生有效開展研究性學習是當前教師面臨的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它的成功與否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方式能否真正有效轉變,關系著國家新課程改革能否順利有效地實施,這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揚起改革之風帆,屏棄僵化、陳舊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踐行,奮力創新,配合課程改革,積極探索課改之路,保障素質教育的真正實施。
參考文獻
1、張華、李雁冰的《研究性學習的理想與現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研究性學習專輯》(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2001.10)
Ⅱ 關於小學數學的教育的論文
在教學時試圖通過「提問——思考——發現」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學生高參與的課堂氛圍。但從課堂實施效果來看,喜憂參半!
一、 快節奏的課堂教學是引導學生高參與的基礎
我相信,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里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於受「希望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喂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願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為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症結所在。美國「啟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整堂課里快節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教學是門永遠帶有遺憾地藝術。我們的課堂中應該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盡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老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盡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們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Ⅲ 求小學數學論文一篇,500字即可
走進新課堂的幾點反思
為了適應21世紀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教育部啟動了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2003年8月下旬開始新課程培訓到現在,我們逐步走入了新課程。我現在已完成了七年級,八年級的數學教學,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念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教學中反思得到的一些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師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新課程標准從形式到內容上都作了較大變化,對教師的教學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新課程標准下,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舊觀念,樹立新意識,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1)教師應由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是學生自己學習最重要的學習資源環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形式就為學生創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有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如在「七巧板」一節中,我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副七巧板,並拼湊圖形。學生對動手操作很感興趣,不少同學設計出別出心裁的「七巧板」,並拼出了許多意義豐富的圖形,其構思之巧妙,想像之豐富,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學們體會到了自己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2)教師應變知識的傳播者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傳統教法認為「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課堂上教師的任務就是想方設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思維活動完全受教師的支配,這種教學方法不能發掘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會學生的知識,更應該成為學生自主探索並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一種激勵,在學生迷路時,引導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難時,激勵他們勇於戰勝困難。如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法運算時,設計以下兩組題:
議一議: 猜一猜:
(-3)×4=-12 (-3)×(-1)=_______
(-3)×3=_______ (-3)×(-2)=_______
(-3)×2=_______ (-3)×(-3)=_______
(-3)×1=_______ (-3)×(-4)=_______
(-3)×0=_______
學生在理解到有理數的乘法意義和小學所學一樣時,對議一議能較快算出,然後引導學生觀察,一個因數減小1時,積怎樣變化?從而讓他們自主探索,再通過與小組的交流總結得出有理數的乘法運算。許多新知識,我都先引導學生自己去歸納、總結,這樣得到知識才真正是他們自己的,學生也同時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在以往的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距離無法縮短,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師生關系,民主的課堂氣氛無法形成。要改變這種形式,教師應該主動由「站在講台上」,變為「走到學生中去」,使自己成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中的問題,以交流、合作、商討的口氣與學生交流心得、體會,這樣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遇到什麼問題都願意與老師講,互相交流。
二、教學中要「活用」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具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出來,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1)教材不等於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於教材。教學內容的范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的「教書匠」的表現,「用教科書教」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例如:在「教育儲蓄」一節中,學生對儲蓄容易理解,但涉及到利息,利息稅卻相對陌生、抽象。於是在課前,我在教材的基礎知識上,設計了幾個實際生活中碰到的問題,讓學生到銀行去詢問和調查,讓他們帶著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體驗了「做數學」的過程,加強他們實踐探索能力。在課上,同學們都踴躍地展開了自己的調查結果,引出了學生學習慾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教材開創自主空間。過去的教和學都以掌握知識為主,教師很難創造性地理解、開發教材、現在則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編入了一些讓學生猜測和想像的內容。以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各種不同的思維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欄目以及課題學習。我們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去詢問、調查、閱讀,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另外,一方面,也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培養他們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探索「足球」是多面體;並尋找它展開圖時,我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去分析、猜測,再從實際操作中歸納、總結。讓學生體驗到實踐的快樂,有自己學習的樂趣,而不是通過聽老師空洞的、抽象的講解而了解。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到外的生成,而不是由外到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家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弊之: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以往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就此進行教學。」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准以後,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了,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法。例如;在教學「豐富的圖形世界」一章中,這一章所涉及的立體圖形接近於實際生活,小學時,學生也許初步涉及了一點,在此知識基礎上,讓他們總結,交流他們對立體圖形的認識、感受。自己動手製作熟悉的立體圖形,並根據自己的想像利用豐富圖形構造生活實景。讓他們親身體驗「學數學」的過程,比老師一味地講解,學生只管記憶,效果好得多,這樣教學,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四、教學中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評價每一個學生
重視教學評價是新課標的一大特點,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也是教師教學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效手段。只有通過對學生的評價,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評價要全面,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激勵是評價的最終目的,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始終要堅持有利於學生進一步學好數學,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展,要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的概念。
(2)數學學習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做的努力,要看到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所取得的進步,全面公正地評價一個學生。
(3)要注意評價手段的多樣性,評價形式的靈活性,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性差異;教師要盡量鼓勵每一個學生,使其建立成功的信念,認真學習,健康成長。
以上幾點是我在教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每一名教師都應該認真閱讀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精神,改變角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新教育,培養新世紀的學生。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
Ⅳ 小學數學新課改總結
課程問題在任何國家教育體系中都處於中心地位,它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教育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必須探討的核心問題之一。隨著中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動和實施,課程創新的歷史使命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界人人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改變課程過分強調學科體系、脫離時代和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實際的狀況。抓緊建立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重視實驗課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本章將圍繞著這些基本要求展開議論,提出有關創新教育課程改革,特別是教育、教學內容創新的若干觀點。
一、課程內容面臨嚴峻挑戰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首次構建了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倡導新的教育觀念,傳播新的課程思想,推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但是,課程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革。在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培養創新人才的新形勢下,現在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顯得很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在教育理論界,對於「課程是什麼」的概念,目前尚存在著諸多紛爭,甚至被人歸納為有6種不同類型定義,包括:課程即教學科目;課程是有計劃的教學活動;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課程即學習經驗;課程是社會文化的再生產;課程即社會改造。正如有學者指出,這「充分表明了課程這一概念與它在國外學術界仍處於未確定狀態一樣,也是我國教育學界中使用得多而定義最差的概念。」
以探討創新教育為基本宗旨的論著,本章並不打算介入有關課程定義的爭論。無論怎麼講,作為我國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集中體現,教學內容及其體系構成,都是課程研究最基本的要素;而知識經濟時代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緊迫的要求,就是要盡快改造舊的課程體系,將人類社會中長期積累起來的,並在當代社會中急劇發展的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轉化為能被不同年齡學生所接受的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綜合性教育論著《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對教育內容做出如下界定:「教育內容這一概念是指一整套以教學計劃的具體形式(課表和課程)存在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和行為。它們是根據各種學校規定的目的和目標而設計的。」教育內容,或者具體地說課程教學內容,在我國教育界傳統上歷來被視為學生習得的知識,而知識的傳遞則必須以教材為依據。事實上,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初廣泛引用前蘇聯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以後幾十年內,「教學內容」指的就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教育技術用語詞彙》里,將這些術語定義為:教學計劃指的是「確定所要教授的專業內容,列出每種專業內容的教學課時,以及掌握知識的目錄。」「教學大綱通常以指令性文字的形式出現。課程即指在某一特定學科或層次的學習的組織。課程設計的目的實際是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教育設備。」
教學內容是學校向學生所傳遞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念,課程教學內容的取向和選擇,體現了教育決策者、課程編制者和教學執行者共同的知識觀和質量觀,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在討論課程內容創新之前,回顧一下70年前陶行知先生對那時課程內容最主要的載體——教材的批判,並與我國中小學現行課程教學內容作一些比較是很有啟迪意義的。
陶先生曾以「中國教科書之總批評」為題,說過許多相當激憤的話語:
「我們試著把光緒年間出版的教科書和現在出版的教科書比較一下,可以看出一件驚人的事實。這事實便是三十年來,中國的教科書在枝節上雖有好些進步,但是在根本上是一點兒變化也沒有。三十年前中國的教科書是以文字做中心,到現在中國的教科書還是以文字做中心。」
「教科書的根本意義毫未改變,現在和從前一樣,教科書是認字的書、讀文的書罷了。從農業文明渡到工業文明最重要的知識技能,無過於自然科學,沒有真正駕馭自然勢力的科學則農業文明必然破產,工業文明建不起來,那是多麼危險的事啊!但是把通行的小學常識與初中自然拿來審查一番,您立刻發現它們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只是科學的論文書。這些書使您覺得讀到鬍子白也不能叫您得著絲毫駕馭自然的力量。」
「這些教科書並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它們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它們只能把您造成一個自然科學的書獃子。」
「它們教您識民權的字,不教您拿民權;教您讀民主的書,不教您干民主的事。在這些書里您又可以看出編輯人引您開倒車開到義和團時代以前。他們不教小朋友在家裡、校里、村裡、市裡去干一點小建設、小生產以立建國之基礎,卻教小孩子去治國平天下……」
時隔近70年再來聆聽陶先生的教誨,我們同樣驚訝地發現,「從工業文明渡到知識文明」之際,歷史竟如此之相似。
● 相似點之一:教學內容缺乏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全面把握
陶行知先生認為當時的自然科學教材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和「論文書」,指的就是科學課程內容只注重科學知識的羅列和科學事實的獲取,而不注重對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理解和探究。的確,既使到現在,中小學科學課程在內容的取捨上,並沒有把使學生真正了解「什麼是現代科學」為重點來設計;一部分從事自然科學課程教學的教師也沒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現代科學和古代科學的差別。
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以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認為,現代科學發端於伽利略。因為在伽利略以前,古代科學只是依靠哲學家的思辨;自伽利略開始,科學研究才把觀測證據作為主要方法,認為它是從觀測和實驗的事實上升為科學觀點和結論的過程,或者為了某種觀點或結論尋找觀測和實驗證據的過程。也就是說,科學理論只能產生觀測和實驗之後而不是在它們之前。在形成了這種行為和思維模式後,現代科學才應運而生,並在近代逐步發展為人類社會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因此,目前我國中小學科學課程迴避「什麼是現代科學」和「科學家是如何工作和創新」這樣一些重大命題,僅僅要求學生記憶一些科學事實,沒有抓住科學教育的本質內容,也背離了科學課程設立的初衷。
在人文和社會課程中同樣存在類似情況。實行多年的傳統語文課程就是典型的實例,教條刻板地語法肢解和牽強性辨析,就連作為人生工具的寫作和閱讀,也在語文課程內容中被置於較次要的地位。不僅失落了對文學藝術的鑒賞感悟和人生體驗,失落了情感陶冶和想像力的調動,更重要的是失落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育。學校教育需要承擔使兒童社會化和向下一代傳遞文化標准和文化價值的重要使命,而我們的人文、社會課程內容顯然在某種程度上被異化。
● 相似點之二:將課程學習內容局限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上。
陶行知先生提倡以生活為中心,反對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他認為:「文字中心之過在以文字當教育,以為除文字之外別無教育。」通觀今天的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內容,其實並未掙脫這種以文字為中心的窠臼。
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一是本能地堅持學科封閉、互不交叉的傳統,學科之間的聯系極差,教師從本學科內容系統完整出發,不可能自覺推動各種形式的跨學科教學,從而違背了現代科學綜合化發展的大趨勢。二是形成「千校一面,萬人一書」的格局,課程缺乏多樣性和適應性,缺少因地因校制宜的特色和個性;三是無法從社會經濟和生活中不斷汲取新的內容,造成學生不能及時獲得最新知識。事實上,學生對現代科技前沿知識和價值觀念(包括正確的或不正確的)的理解,都不是學校目前課程內容所能給予的,大量的信息來源於大眾傳媒和課外閱讀,來源於非正規教育渠道。正如S.拉塞爾指出的那樣:「學校教育內容與非正規教育內容之間的差距和交流的缺乏日趨嚴重,已成為學校的一個問題。 在校外獲得的相當一部分信息極為多樣化,缺乏內在聯系,其價值也不盡相同,它們成為消極的儲存物。另一部分有用的、現代的、適合學生興趣的信息卻很少被教師提到或利用。當兩種信息出現矛盾時便更加令人擔憂了。」
● 相似點之三:課程內容忽略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對態度和技能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
無論是以文字為中心,還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最大的弊端都是「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尤其必須強調聯系學生生活、聯系社會實際的學習環節,課程學習目標不僅需要包括知識技能,也應該蘊含思維能力與習慣、思想方法、意識、觀念,以及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做合一」的曉庄學校,或許比我們現在某些重點中學的學習質量反而更勝一籌。
目前,國際教育界在教學內容確定的依據——課程目標優先選擇的取向上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按照傳統慣例,確定教學內容的目標有三個不同的層次,依次是:(1)知識;(2)實用技術;(3)態度和技能——三種層次優先重視獲取知識。今天,在信息量持續迅速增加和社會生活傳播對教育內容影響日趨強烈的前提條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卻指出:「如果把十分復雜多樣的過程簡化,我們就可以按照學校教育目標層次的顛倒形式表現出突出行為培養的新趨勢。」這種新的目標三級層次依次為:(1)態度和技能;(2)實用技術;(3)知識——優先重視的是態度和技能。雖然新的三級目標層次絕不忽視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傳播信息,它必須做到與科學自身的發展及其對社會和個人生活產生的作用協調一致,但是,目標的價值取向和優先順序確實已出現了變化,因為「現在人們知道,具有堅實行為素養的人(關心變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團結精神,富於責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適合於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和文化知識。他們在需要時知道如何通過圖書館和計算機獲取新信息。行為和能力也是在掌握和實踐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
針對課程和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對我國的科學教育狀況做過剖析和評價,我們認為,他的這些看法在原則上也符合科學教育之外其他課程的現實情況。路甬祥教授說,中國科學教育的弱點,在於過分注重於知識灌輸,忽視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養;過於一統的教育管理模式抑制了學校的自主創新和競爭,限制了科學教育內容、方法與目標的多樣性、創造性和靈活性;長期的計劃經濟環境,使中國缺乏對科學教育內容不斷更新的強有力的社會競爭需求動因;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還未來得及建立起健全的、有效的社會對科學教育改革發展的評價和輿論反饋機制;還缺乏更加廣泛深入的國際性科學教育交流與合作;校長、教師的科學素養及教育學、心理學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存在人為分割和偏斜等等。
為此,我們有必要從當今時代人類文明進程的高度,認識課程教學內容更新的必然趨勢,重點觀照課程內容改革和創新中的幾個問題。
二、人類文明進程與教學內容更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課程和教材,教學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學校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受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環境的制約,也因其傳承和創新職能,反過來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正如布魯姆所說,離開了社會背景,「課程爭論的意義也就黯然失色……不顧教育過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來論述教育理論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淺薄,勢必在社會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視。」可惜的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實施多年的課程設置,特別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取捨,基本上因襲工業化初期建立的學科體系,始終將學習重心放在20世紀初期之前人類創造的知識上,最新科技成果因無法在這種「系統化」的體系中找到應有的位置,很難被納入教學內容之中,直到即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對此,我們有必要以自然科學為例,依據人類文明進程和社會發展的相關背景,揭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內容陳舊、落後的現象。
通常,自然科學的課程內容概括的是歷史積累起來的科技知識,而現代科技知識體系本身,在近幾十年出現了許多重大的變化,至少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學科的核心知識在急劇變化與快速更新
自然科學史研究指出,自文藝復興以來,人類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三次科學革命。
第一次是16~18世紀近代科學的誕生以及技術革命,它們引發了啟蒙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是19世紀近代科學的全面發展和技術的重大發明,它們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知識源泉。在第一、二次科學革命影響下,科學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各門學科的核心知識都相繼出現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天文學領域,1543年哥白尼發表著名的《天體運行論》,確立了天體學說的基礎。布魯諾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而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證明了哥白尼的理論。在物理學領域,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和運動迭加原理,提出速度、加速度和慣性等物理概念;牛頓則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並系統總結出三大運動定律,1687年,他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結了當時包括力學、數學和天文學在內的偉大科學成就。在化學領域,自1661年波義爾提出化學元素概念後,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並於1789年出版了化學教科書《化學大綱》,使化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其後,道爾頓提出原子論,門捷列夫1869年發表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推動了19世紀化學革命興起。在生物學領域,在17世紀初,哈維發現血液循環,胡克發現植物細胞,列文虎克發現原生動物和細菌,巴斯德的工作則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其後,1735年林奈提出生物分類系統,1859年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正式確立了生物進化論,生物科學也獲得一次偉大的突破;在此基礎上,1866年孟德爾利用豌豆雜交,進一步揭示了生物的遺傳規律。此外,數學作為促進科學進步的重要工具也得到長足的發展,17世紀中葉,笛卡爾和費爾馬創立解析幾何,牛頓和萊布尼茨獨立發明微積分;18世紀數學家伯努利、歐拉、拉格朗日等人開拓了一系列數學分支;19世紀數學家不僅復興了幾何學、重建了微積分,而且使代數學獲得巨大的進步。他們在科學領域獲得的這些成就,經過後人按學科知識體系分類整理、完善並進行系統化編排之後,便構成了今天我們中小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乃至地理等學科的核心知識和主要的課程學習內容。
人們現在已經看到,自20世紀初開始啟動的第三次科學革命,即現代科學革命和高新技術革命,不僅奠定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基礎,而且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鋪平了道路。這次革命比前兩次意義更為深遠,首先是物理革命,隨後是天文學、地理學和生物學革命;伴隨而至的,還有核能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和互聯網路技術、生物技術和材料技術等等,共同構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知識革命。
20世紀初啟動的物理革命,首先是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否定了牛頓力學中絕對時空的基本概念;其次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論,波爾、薛定鄂等科學家的工作完成了量子力學的構建,使人們對物質世界從宏觀認識到微觀認識都發生了質的改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成為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也奠定了現代天文學和原子物理學的科學基礎。從宏觀上看,在天文學領域里,1929年哈勃提出有關星系紅移的哈勃定律;1948年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而在1964年彭齊亞斯等人觀測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輻射。在地理學領域,自1915年魏格納在《海陸的起源》一書中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後,赫斯用海底擴展理論、勒比雄用板塊理論繼續完善和豐富這一學說,從而加深了人們對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的認識。從微觀上看,20世紀初盧瑟福發現原子核和質子,並且成功實現了將一種元素轉變為另一種元素;20世紀30年代後,泡利、查德威克等科學家陸續發現中子、正電子、介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1964年蓋爾曼正式提出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並被後人不斷地修改完善。生物科學同樣日新月異,不斷揭示出生命現象的本質,其中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的成就尤為突出。20世紀初,摩爾根初步建立基因遺傳理論體系;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分子生物學宣告誕生;1969年,64個遺傳密碼被破譯,確立了生命遺傳信息傳遞模式。20世紀90年代以後,影響深遠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在解讀人類全部遺傳信息,並於2000年完成了草圖繪制,戰勝疾病、延緩衰老、改變遺傳性狀將不再是科幻小說描述的情景;1997年,維爾穆特首次以體細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基因工程也得到了大量的實際運用,生命現象已不再神秘。
總之,物質基本結構的誇克模型、地球地質構成的板塊模型、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和生物遺傳物質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等等,代表著20世紀中、後期在科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和核心知識,是人類對自然和生命認識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與此同時,數學領域隨之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核心數學和應用數學,如運籌學、數理統計、模糊數學、計算數學和數理邏輯等等,新的數學原理和數學方法層出不窮。第三次科學革命浪潮還在繼續向前推進,幾乎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學和數學等學科的傳統概念。例如,盡管牛頓力學對引力的在我們的課程中似乎很精確,但在愛因斯坦看來,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非牛頓所描述的那樣直接產生引力,而是每個物體對周圍的時間和空間產生影響,引力就是這種被影響了的時間和空間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樣一來,牛頓力學對引力的解釋就必須完全改寫。在這種態勢下,我國中小學領域延續多年、基本不變的自然科學類課程內容,由於無法及時向學生傳遞這些新的科學原理,知識陳舊和老化問題早就引起了諸多科學家和有識之士極大的憂慮。
2、高新技術革命是第三次科學革命的顯著特點之一
與前兩次科學革命相比,第三次科學革命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伴隨而至的高新技術革命。現代科學轉變為技術和技術轉化為商品的周期縮短,科學、技術和生產一體化的格局,促成了全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理論或最新科學突破基礎上,具有高擴散性和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性尖端技術。目前主要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自動化技術、激光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環境技術、先進製造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等。其中以信息技術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尤為重要,信息技術革命就像原子核裂變的鏈式反應那樣迅速「爆炸」,幾乎滲透到一切領域,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已經知道,知識經濟時代的物質前提就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革命指的是信息技術、信息傳播、信息獲取和信息應用等系列重大進步帶來的世界經濟、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有人認為,信息技術革命至今已經發生過兩次:第一次以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和軟體為代表,解決了信息的海量儲存和高速處理問題;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以網路技術、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為代表,解決了信息傳播和處理的全息集成問題,使人類的生活空間從物理空間擴展到電腦網路虛擬空間,即「賽伯空間」。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發生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將要解決人腦與機器的全自動信息對接、信息交換和互動問題,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革命打下技術基礎,使人類社會步入知識文明時代的成熟期。
無論怎樣講,高新技術革命將使「技術」本身,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獲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技術教育比任何時代都更顯得更為重要。早在1985年,美國就啟動了著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61計劃》,站在戰略性的高度上,針對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制定的一項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由於2061年哈雷慧星將再次臨近地球,這項改革的目標就是使當今兒童能適應那個時期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所以取名為「2061計劃」。在該計劃第一階段技術專家小組報告里,針對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觀點,這里不妨摘錄幾段精闢的論述:
「這篇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的意義遠遠超出現有學校課程中增加一點點技術,而在於這些建議將成為美國教育一次重大改革的內容基礎。通過整個的學習過程來反映技術已滲進我們的生活,而且廣泛採用從簡單的實驗經驗到研究社會經濟效益等方法。」
「技術不同於科學,科學的作用在於理解,技術的作用在於做、製造和實施。科學原理,無論是否被發現,都是構成技術的基礎。雖然技術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常常領先於甚至孕育著科學發現。」
「技術就是運用知識、工具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擴展人的能力。技術最貼切的描述是一種過程,但是更普遍為人所知的還是它的產品及其社會效益。技術通過科學發現而發展,通過工程設計而成型。它由發明者和設計者構想產生,通過企業家的工作變成成果,由社會來推行和利用,但它有時令人難以覺察地就進入到社會體制中並常常以難以預見的方式帶來許多變化。」
「技術的介紹應當從描述開始,接著採取實驗和親身體驗的方法,而且這一切都應隨著從幼兒園到第12年級而不斷增加其深度和學生的參與活動。」
「青年人完成高級中學學業時,應當充分認識到,他們將在其一生中,在不斷變化的基礎上遇到技術問題。但是,只長期積累知識仍然不夠,他們還應當知道技術的意義,技術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最終每一個這樣的人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技師,以准備投入到一個高度技術化的世界中去。」
對照我國基礎教育的情況分析,我國中小學生目前主要通過開設「勞動技術課」,學習一些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勞動技能,但與其他課程存在著「兩張皮」的關系,技術教育並沒有在科學課程中得到應該的重視。對此,桑新民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之整合。「科學教育培養的是認識能力,而技術教育培養的是創造性實踐能力,後者顯然要以前者為基礎,但卻是前者的綜合與創造性運用,因而後者要比前者復雜得多。」勞動技術教育必須結合於其他課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中,需要強化勞動技術教育的戰略地位。因此,「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探討勞動技術教育的實質、內在結構及其在五育中的地位,並由此調整我國基礎教育的目標模式、課程標准、教學計劃及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這對於我國九十年代教育實踐和理論的改革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並將對我國21世紀的國民素質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3、綜合化方向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大趨勢
科學學科的形成大約在二、三百年前,它是社會分工在科學領域的必然結果。自然科學通常被劃分為六大學科,即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從而形成了基礎教育歷來以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分科方式來實現科學教育目標的格局。
然而,由於科學學科本身的發展和變化,事實上,現在已經找不到一種純粹的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水從氣態變成液體時,產生許多氫鍵,同時具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雙重性質。在分子問題中,化學和物理幾乎都在協同發揮作用。分子最初是哲學家設想的用機械方法分解的最小單位,這種概念目前已經過時,分子更確切地應該表述為「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處理的物質系統」。從這種新定義出發,原來的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天文、地學的一部分,都可以合並為一門新的基礎科學棗分子科學。科學界人士提出,學科的重新分類有利於人才的培養,他們認為:「我國的教學計劃不能再用老一套,將物理、化學、生物分開,必須集合在分子科學的旗下。所有學生都應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實驗和理論計算也要有一定的訓練,但可以有重點地讓學生選擇。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具備寬泛的基礎和對科學的發展的正確認識,才能適應學科新而快的發展。站得高,看得遠,並具有發展的基礎。」
現代科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整體化、綜合性的趨勢越來越顯露。一些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橫斷學科,以及以具有普遍性整體性為研究對象的一系列綜合性學科發展迅速。如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突變論、混沌理論等等。近幾十年來,僅經濟學就衍生出幾十個交叉學科,如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商業經濟學、交通運輸經濟學、建築經濟學、旅遊經濟學等等。傳統教育學中也衍生出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技術學、教育傳播學、教育生態學等許多分支交叉學科。此外,傳統科學向應用方向分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例如,哲學主動地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形成了科學哲學、技術哲學、歷史哲學、人生哲學、教育哲學、信息哲學、市場哲學等等。
科學的變革揭示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打破了各學科之間壁壘分明的界限,也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更加緊密地聯盟創造了條件。
Ⅳ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 怎樣上好數學「課改」課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教好小學數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課堂教學要樹立「以人為本」、「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屬」的現代教育觀,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什麼樣的策略指導並開展課堂教學,對教學價值的體現,學生成長的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通過活動激發小學生興趣。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Ⅵ 如何讓小學生數學課從熱鬧變為高效論文
一、備好每一節課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
教師如果沒有備課就走上講台,就如一個沒帶武器上戰場的士兵一樣心慌。教師對於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數的話,又如何能上出一節高效的課呢?數學教師不但要備課,還要花時間深入鑽研教材,緊緊圍繞課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兩個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數學高效課堂的「精講多練」,也為數學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即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讓其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對於新課標教材,可以挖掘的東西很多,我想一冊教材即使以前教過,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東西,得到不同的體會,獲得新的收獲。因此,數學教師要想把「高效課堂」這艘船開好,就必須揚好「備課」這張帆。
二、提高預習的質量和用好學生預習的結果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法寶。
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光有老師認真地准備還不夠,還必須把學生也帶進來。這就是布置學生預習:一是針對預習的內容,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預習內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記號,三是對於預習的內容,還有什麼想法的,也把它記下來。這樣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劃歸的思想,把未知的問題轉化為已知的知識來求解,面對新知識之前都有一個充分的知識與心理准備。課堂上學生會講的讓學生講,學生會做的讓學生做,學生能完成的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放在學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學過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數學課堂學習效率,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關注每一位學生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根本。
有句話說得好:「課堂是學生表現的地方,不是老師表演的地方。」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再好,教師講得再精彩,如果學生不能真正的參與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課堂。一些示範課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課堂上老師關注班上的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課堂上老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不迴避任何一位學生提出的問題;課堂上老師對學生恰如其分的評價,給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回顧我們的課堂,回答問題更多的是中上層學生,所以中上層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師更多的關注,而後進生相反的就變得無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師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課後,教師還得花更多的時間來輔導後進生。教師越逼得緊,學生越不想學,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要使數學課堂更高效,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學生,承認其基礎的差異,讓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肯定中學習,在教師的鼓勵聲中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
四、精講例題、騰出時間讓學生多做課堂練習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保證。
練習是獲取數學知識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曾經出現這樣的現象,上完課後感覺課上得挺順利,課堂氣氛也空前的好,學生也能配合老師的教學,效果應該不錯。結果大出所料,家庭作業質量及其差。歸根結底在於課堂上學生沒有通過充分、有效的練習來鞏固新知,教師不能通過課堂練習反饋來查漏補缺,及時調整教學過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如何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數學高效課堂」課題中對於學生分層設計練習的觀點為我們有效地設計練習指明了方向。在教學環節我們應承認學生的差異,在練習的設計上我們更應該承認學生基礎的差別,因材施教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練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得到應有的發展,為數學高效課堂提供最好的保證。
Ⅶ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樹立正確小學數學教學觀
新課改,我們遇到很多難題,但更多地是看到,新課改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勃勃生機,在具體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我們將採取那些相應的教學策略呢?
一、新課標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新變化
新課改已經融入到學校的各個角落。我們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的難題,但更多地是看到,新課改給課堂教學帶來的新變化。
新課程實施後,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教師的教材觀、學生觀、教學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逐漸變化;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發揮;教師評價方式多元化;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
二、小學數學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1.教師難予適應新課改
參與實施新課程的學校和老師,對新課程改革的意義、目標和改革的方法的理解和行動表現出來很不平衡,特別是一些偏遠學校的教師的素質以及素養與新課標的新教學理念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是課堂教學中存在 「穿新鞋,走舊路」的現象。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有的小組合作學習純粹是為合作而合作,只考慮合作的形式而未能考慮合作的時機。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對於此話理解有誤差,致使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只看到學生在探究,而探究出了什麼,學生掌握了什麼,卻無法考證,這種探究,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數學游戲而已,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
2.學生學習評價缺少個性化
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因此在課堂上,經常聽到的是「啪,啪,啪,表揚他!」「嘿,嘿,你真棒!」的表揚聲。如果這些學生確實提出了有創見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或者有明顯的進步,這樣的表揚是適當的。但有些學生僅僅是回答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或者重復別人的發言,那麼這樣的表揚就有違發展性評價的初衷了。
3.課堂教學方式較陳舊
在數學學習中,有的教師,直接將一個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漫無邊際的思考,學生沒有目標,討論研究很長時間,卻得不出什麼結論,致使不少學生將數學學習與游戲等同起來,這樣的教學無疑是打著課改的幌子,走的是過去「放羊式」的教學路子。而與之相反的是,不少教師由於擔心學生思考不出結果,於是小心翼翼地看到,學生稍有困難馬上進行指導,看似啟發學生思考,實則是將生動活潑的探索過程變成了變相地灌輸,學生成了教師手中的木偶,新課改只是給「教案劇」增加了一個美麗的外包裝。
三、新課標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
1.更新觀念、改變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所以要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首先必須從教師的「教」開始。
(1)備課:變備教材為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老師的備課要解決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學論文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如何培養學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
(2)上課: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
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首先要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台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制的意識,就必定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更加充滿生機。其次,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對教育過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對這種動態生成的把握。
2.活躍思維、改變學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率,能使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發揮,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而拙劣的學習方法(如死記硬背)學習效率低,學生的智慧得不到發揮。所以,如果我們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那我們的教學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培養學生有好的學習習慣。避免機械性學習,實現有意義的學習。現代教學論強調要實現有意義學習,強調理解對知識保持和應用的作用,即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記憶而學習,而是為了應用而學習,不是為了對單個知識點的掌握而學習,而是為了實現對知識點間的貫通性理解而學習,這些均需要我們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為「內化」式的學習,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實現有意義學習的關鍵。
(2)要鼓勵學生多說。首先,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鼓勵、學生發表見解,並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並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求異精神和發散思維能力。「定勢」的作用有積極和消極性兩種表現,我們應該利用「定勢」的積極性作用,克服「定勢」的消極性影響。在知識遷移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既要培養解決類似問題的「定勢」,形成知識遷移的一般性規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習慣方法難以解決的有關問題時能夠從其他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形成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意識與能力。
3.教學互動,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教學是使師生互教互學,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是,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而不是長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員。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慾望。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不發生教學。師生在教學中彼此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
4.充分利用傳統教學方式同時結合新的有效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創造出更生動的情境。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給傳統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得教師的重視。我們當前的教學模式仍不可能脫離傳統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只能作為「輔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只有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教學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精彩紛呈,適於學生的發展。
四、結語
教學作為一種有目的的認知活動。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恆的追求。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Ⅷ 小學數學課改論文可以寫哪些方面
你好,對於撰寫來小學數學課改自論文,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從備課的角度撰寫。如:《小學數學應該題教學的過程與策略》、《小學數學概念課課堂教學結構初探》等。
二、從上課的角度撰寫。如:《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饋》、《小學數學如何創設情境》、《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等。
三、從輔導的角度撰寫。如:《淺議小學數學中年級作業批改》、《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指導》等。
四、從對新的課改理念的理解入手。如:《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等。
Ⅸ 小學數學優秀論文: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
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集中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高效課堂也是一種教學理想,其意義是為現實教學產生一種動力、牽引、導向作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因此,高效課堂應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即從追求高效的教學理想轉化成實現教師高效地教和學生高效地學的教學狀態。
課堂教學集各種要素於一體。由於學科不同、教學內容不同、教學對象不同,決定了高效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和可變性。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規范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導向。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是高效課堂教學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課堂教學就應該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愛學習」;促進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會學習」。
高效課堂要以扎實的教學內容為載體。扎實的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發展的載體。高效課堂教學並不是教學內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難」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和特點的基礎上,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因此,課堂上教師要以「精講多練」方式落實教學重點,要讓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發展熟練的基本技能。課堂上學生可以採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前提,引導他們在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才能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效果。
那麼如何有效的提高高校課堂,大體總結為下面幾點:
(一)以大綱為基礎,結合實際,設計好教學方案:
學生預習,教師備課。備課過程中,教師根據大綱系統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則,熟練掌握教材的內容;典型題例自己先要做,相關的知識要充分學習。還要提前一周集體研究下周備課時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是教師對整個一課教學設計意圖的體現。教學方案設計的重點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符合學校現有的實際條件。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把握好時間安排和學法指導,努力創建學習型課堂: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我們要改變觀念,一堂課一般由學習、講解和練習三部分構成。講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鍾,練的時間不宜少於15分鍾。這里的練包括教學過程中的訓練。課堂上要少講精講,多學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
教師要在課堂上惜時如金,同時還要學會節約時間。比方說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合理安排收發作業等。上課要守時,不要遲到,更不允許拖堂。教師要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時間觀念,幫助學生制訂時間安排,反思時間利用情況,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0分鍾,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教師一定要樹立學生可以學會,每個學生都可以學會的觀念,幫助學生制訂自學方案,解答學生疑難。對於大多數學生通過自學可以解決的問題不講,解決不了的問題精講,遺漏的問題予以補充。以課堂作業、來回巡視等手段督促學生自學,最大限度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創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氣氛。
(三)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學習氛圍:
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努力創設出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有利於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於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有利於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教師要經常聽取學生對於本學科學習的建議,並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要盡最大可能地尊重學生意願選取學習方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要挖苦諷刺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要以真誠的眼光注視學生,親切的語氣教育學生,信任的心態引導學生。營造民主、寬松、和諧氛圍的主動權在教師手中,教師必須主動地承擔改善師生關系的責任。
(四)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練習的目的有三個: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鞏固學習成果;將學生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課堂練習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最佳途徑,因此課堂作業要緊扣當堂教學內容。課外作業是一個增效過程,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要有彈性。課內外作業都要分層,使各檔學生都能完成並獲得發展。
練習要精心設計,堅決避免重復。各科作業都必須做到最遲隔天反饋。重視課後的輔導,對於作業中的共性問題要認真進行全班講解,個性問題單獨解決,絕不積壓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這是我對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和自己認為在使用過程中的幾點看法,通過高效課堂和四大理論的學習,會使我們的教學更優化。
新課標提倡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起引導、組織的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主動學習意識,改變過去的滿堂灌。而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則要求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合理科學地設置教學活動,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求知慾,讓其主動融入學習活動,並從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因此,如何組織課堂、設計有效活動無疑是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要設計有效活動,首先要對有效作個理解,我個人認為,作為課堂教學活動,其面對的主體是學生,目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活動獲取知識,
教師在設計活動之前,必須考慮以下幾點:
(一)活動應具有實效性。
通過活動,學生可以發現什麼?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多大幫助,即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首先要想到活動的目的,明確學生通過活動能夠達到什麼效果。如果活動進行後學生收獲甚少或一無所獲,那麼,這樣的活動不如不要。如:導入部分的觀看動畫,目的通常有兩個: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為新知的學習設下疑問。如果動畫內容,學生興趣不大,產生問題的效果不佳,那麼這個活動的設置就顯得意義不大。再比如:小組合作交流,目的讓學生通過交流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共同尋求解決辦法,如果安排一個大家幾乎都能掌握的內容讓學生討論、交流,結果肯定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既浪費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又不能產生良好效益,得不償失。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之前必須精心思考,充分結合學生水平、興趣等多方因素,讓學生都能樂於參與,從中受益
(二)活動的全面性。
即有多少學生能參與其中。一項活動的安排,如果能在有效的時間內,盡量讓更多的學生融入其中,才能發揮其作用。新課標提倡人人學數學,人人有數學學。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將面盡量擴大,力爭讓所有學生都能有事可做。
(三)活動的完整性。
有些教師在安排學生活動時,經常出現這樣的錯誤,即當學生沒有得出結論時,教師便將其打斷,終止了活動的正常進行,結果變成了教師告訴了學生結果,而不是學生自己發現了結果。對於學生來說,他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遠比教師塞給他的要好。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要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有所收獲,不能讓他們望而興嘆、無能為力,這樣便可確保活動順利的進行,完整的結束。
總結: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一點說就是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作為教師,高效課堂將成為我們畢生追求的目標,讓我們致力於課堂,致力於課改,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比誰付出的多,就比在單位時間里誰投入最少,收獲最多。也就是說誰能做到輕鬆快樂中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