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數學畢業考試易錯題目集錦解決問題答案
1
、一根圓柱形的木料長
2
米,截成相等的
3
段,表面積增加
24
平方
厘米,原來的木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2
、一個圓錐形麥堆的底面周長
12.56
米,高
1.2
米,如果每立方
米小麥重
500
千克。這堆小麥重多少噸?
3
、一個長方形的長
8
厘米,寬
4.56
厘米,與這個長方形周長相
等的圓的面積是多少?
4
、一塊三角形地的面積是
0.8
公頃,它的底是
400
米,它的高
是多少米?
5
、一塊白布是邊長
2
米的正方形,剪成直角邊是
2
分米的等腰
直角三角形小三角巾,最多可以剪多少塊?
6
、用
12.56
分米長的鉛絲分別圍成一個正方形和圓,圓的面積
比正方形面積多多少?
7
、
小紅看一本故事書,
3
天看了
54
頁,
照這樣計算,
要看完
162
頁的這本書,還需幾天?(用比例解)
8
、有一個等腰三角形,它的兩個角的度數比是
1
:
2
,這個三角
形按角分類可能是什麼三角形?
9
、織布廠加工完成一批布,甲乙合作
16
天完成,甲單獨做
20
天完成,乙每天織
600
米,這批布共多少千米。
10
、
甲乙從同一地點向相反的方向行駛,
甲下午
6
時出發每小時
行
40000
米,乙第二天上午
4
時出發,經過
10
小時後兩車相距
1080
千米。乙車的時速是多少千米?
11
、
機床廠製造某種機床,
每台用鋼材
1.5
噸,
實際每台節約
0.25
㈡ 小學數學易錯題整理有什麼好處
易錯題整理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從小學開始做起是非常有益的
考試之前復習一下數學的錯題
會對你的考試有很大幫助
㈢ 教育教學論文 如何有效解決小學數學易錯題之我見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內擇性,典型性,容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㈣ 2013年小學六年級數學易錯題答案
二、解決問題
1、2米=200厘米 24/4*200=1200立方厘米
2、1/3*[12.56/(內2π)容]*[12.56/(2π)]π*1.2*500/1000=25.12噸
3、[(8+4)*2/(2π)]*[(8+4)*2/(2π)]π=7200/157平方厘米
5、2米=20分米
(20*20)/(2*2)=100塊
6、正方形面積:(12.56/4)*(12.56/4)=π平方
圓面積:[12.56/(2π)]*[12.56/(2π)]π=4π
4π-π平方=2.7004平方分米
7、設還需x天。
54:3=(162-54):x x=6
8、當頂角小於底角時:頂角=180/(1+2+2)=36°是銳角三角形。
當頂角大於底角時:頂角=180/(1+2+1)=45°是直角三角形。
9、600/(1/16-1/20)=48000米
祝你學習進步!望採納、贊同!!!
㈤ 小學數學易錯題整理有什麼好處
理論上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們小學也要求這個,錯題集,基本就是臨到檢查的時候抄些題上去,基本除了應付檢查,沒啥用處
㈥ 小學數學易錯題
已知時間求速度甲為六分之一,乙為五分之一,丙為十五分之二(化簡後的分數)
甲占其中的: 六分之一 25 25
————-————= ————————=————————
1 1 2 15 :18 :12 (15+18+12)=45
—— : —— : ——
6 5 15
乙占其中的: 五分之一 18 18
————-————= ————————=————————
1 1 2 15 :18 :12 (15+18+12)=45
—— : —— : ——
6 5 15
丙占其中的 : 十二分之一 12 12
————-————= ————————=————————
1 1 2 15 :18 :12 (15+18+12)=45
—— : —— : ——
6 5 15
用:1500*15分之45=500(甲)
1500*18分之45=600(乙)
1500*12分之45=400(丙)
參考資料:用腦想!!!
(請採納,我運思良苦才想出來的!!!)
㈦ 求小學數學30道易錯題與解答
面對學生學習中的錯題,我們一貫是這樣做的:在做錯的題上打上紅紅的叉,頭也不抬,在附上那個兩個字「訂正」。不問青紅皂白的批判,導致的後果是不知其所以然,懾於老師的權威,一些同學只好偷偷借來別的同學的作業抄襲,應對老師,問題始終沒能解決 。到了期末,積壓的東西漸漸多了,更是無所適從。長此下去,產生習得性無助,學習困難的自我暗示隨之而至。
若是錯的同學多了,老師不免嘀咕:「這道題怎麼這么多的學生不明白?」。好吧,明天再強調。結果是不明就裡地炒冷飯,對於成年人而言,元認知水平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可行。可是對於「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學生來說,確實不勝其煩,尤其是平時就很難被吸引到課堂教學中的學生。
其後果,教師勞心勞力,學生收效甚微,且錯題依然曾出不窮,學習困難學生呈加速度增長;教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依然辛勤耕耘,但缺失了新鮮感,增加了倦怠感。隨著 課程改革的推進,面臨一屆又一屆不同的學生,只能發出越來越深的感嘆: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
面對學生學習中的錯題,我們不能無奈地、被動地採取「錯題----改正」這樣單一循環的方式,而應該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積極的態度,因勢利導,讓錯題成為引導學生進行再度探究的學習資源,成為教師反思自己教學得失的載體。
我將數學題型劃分為兩大類:考察基礎的知識型題目和考察綜合運用的能力型題目。
知識型的題目,除把錯誤更正,加以明晰,並在今後的復習中注意。還應查找資料或咨詢老師,把相關的知識點總結整理在一起。
而能力型的題目則重在總結做題的方法和技巧。如選擇題常用的排除法,只要運用得當,可收到相當不錯的效果。關鍵在於熟能生巧。而像寫作這一類主觀性題目,我給同學們總結為「不選難的,只寫對的」。
最後錯題集中的錯題,都不應該是偏題、怪題,而應該是新課標所要求的重點考察的、學生又易錯、易混淆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防止矯枉過正。
我認為錯題有以下用途:
1.可以作為輔導學生的典型例題展開講練,讓學生感悟、積累、提高。
2.可以作為第二節課的課堂作業和單元過關測試題。
3.作為學生考試之前的復習資料,這時候可讓學生重讀、重做錯題。
積累的錯題多數是學習的重、難點,經過反復出現和多次變式訓練及錯題重考,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都比較扎實,錯誤得到了比較徹底的糾正。這樣做既避免了題海戰術,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整理錯題就是整理學習資源,但關鍵是要找到一種持續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搞清楚整理錯題的要求,哪些錯題是需要整理的?怎樣整理?怎樣利用錯題集?怎樣進行階段性總結?
整理錯題一定不是目的,所以不能為了完成這個任務而去整理,那麼怎樣的錯題是需要整理的呢?通常而言,需要孩子自己去整理的內容有兩類,一是平時作業中因為確實不會而錯的題目,二是在考試中無論是不是粗心造成的所有錯誤。
整理錯題,要准備一個很好的本子,按照學科、時間進行編號。准備好本子以後,就要將錯題一一抄錄下來,先將題目抄下來,然後將自己當時為什麼做錯的真正原因用紅筆寫上去,最後把正確的答案和步驟清楚地寫出來。要求是當日錯當日整理,一個星期一次小結,一個月一次中結,一個學期一次總結。
一星期一小結的具體方法是,首先將每天記錄下來的錯題瀏覽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證以後不會錯」的題目前打上一個「×」,在「不完全明白以後有可能再錯」的題目前打上一個「?」,在「不知道為什麼錯一直沒有弄懂」的題目前打上一個「△」。
一個月一中結的具體方法是,首先把每個星期總結出來的「?」級題目想辦法徹底解決弄懂,自己不行的話,一定要請教老師把它「消滅掉」,不能客氣。而把「△」級題目再行抄錄下來,如果一點新的發現都沒有,就將它升級為「☆」級題目,如果已經覺得可以「消滅掉」了,就將它降級為「?」,下一個月中結時爭取把它「消滅掉」並降級為「×」 。
一學期一總結的具體方法是,通常是在期末考試前15天完成,首先把一個月一中結中的「☆」級題目整理出來,不惜一切代價把它「消滅掉」,然後再將星期小結和月中結中的「?」級、「△」級,不管有沒有「消滅掉」,不僅全部從頭思考一遍,想想當時是自己是如何「消滅掉」它的,從中找到大約15%-20%數量的好題用筆再做一遍。最後把一學期一總結的成果抄錄到另外一個「錯題精華本」上去,每學期一個「錯題精華本」,這個「精華本」一般不需一個學科一本,只要進行分類即可。如果培養了這個方法,那麼復習就會變得很容易了,除了看課本,把知識串起來,就是看自己整理的「錯題成果」了,這樣的好方法如果可以一直延伸下去,那樣學習就變得很簡單很簡單了。
我是這樣幫助學生整理錯題集的:
第一類問題———遺憾之錯。就是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題;比如說,「審題之錯」是由於審題出現失誤,看錯數字等造成的;「計算之錯」是由於計算出現差錯造成的;「抄寫之錯」是在草稿紙上做對了,往試卷上一抄就寫錯了、漏掉了;「表達之錯」是自己答案正確但與題目要求的表達不一致,如角的單位混用等。
第二類問題———似非之錯。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對了,一改反而改錯了,或第一遍做錯了,後來又改對了;一道題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第三類問題———無為之錯。由於不會,因而答錯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沒有答。這是無思路、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的問題。
學習內容分析:
第四冊第五單元是萬以內數的認識。包括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以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數的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本學期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的數。第六單元是認識克和千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本單元在此基礎上,學習一些質量質量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常見錯題題型 常見錯因分析 相應策略
寫出近似數:
1、永樂小學有學生1308人約( )人。
2、一台彩色電視機的售價是8890元,約( )元。
3、一條高速公路全長4966米,約( )米。 在這一部分的學習,我是教學生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的,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比較難理解什麼是「四捨五入法」,因此大部分的學生是不理解的,只有小部分的學生可以理解,所以這一部分內容學生是出錯比較多的。 錯對學生出錯的原因,以現實情境為基礎,讓學生主動參與,體會准確數與近似數的區別,組織學生討論「哪個數容易記住?」並請學生列舉生活中碰到過的近似數,體會近似數的價值.
在( )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包大米重5( ),一瓶牛奶重500( ),一隻香蕉重150( ),一隻母雞重2( )。 物品的輕重不能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 學生未清晰地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對克和千克的實際「大小」未形成較鮮明的表象,因此學生不能合適地選擇應用這兩個質量單位. 針對學生出錯的原因,藉助了一個2分硬幣和一袋1千克的鹽,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讓學生說出大約重1千克的物體,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寫出下面各數。
1、新華電影院有座位一千三百零九個( ),2、從小明家到學校要走二千零三米( )。 學生從寫100以內的數到寫萬以內的數,數位比較多,學生對數位順序表不清晰,因此學生容易出現不用「0」佔位的錯誤. 針對學生出錯的原因,進一步強調「先想數的最高位是什麼位?是幾位數?再寫,寫完後檢查位數對不對,另一方面加強改錯練習,引導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對於還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先在計數器上撥數,再對照計數器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