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淺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

淺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01 08:32:17

①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課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迅速的計算能力,這對進一步學習和今後參加生產勞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計算教學的現狀令人深思,學生的計算能力令人擔憂!計算正確率下降、口算速度減慢。如何切實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使計算教學在培養學生計算興趣的同時,提高計算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值得研討。先將本人的看法淺談如下:
1、創設的情境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並且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清楚明白算式來源於我們的生活實際,不是天外之物,很好的還數學計算題的本來面目,也更好的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探索要留足時間、留足空間。玻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經過課改,老師們都具有這樣的教學理念:把學的權利還給學生;把想得時間交給學生;把做的機會留給學生。教師在新授課時,通過環環緊扣的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理解計算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如:先算什麼?怎麼算?再算什麼?使學生明確怎麼算,怎樣書寫,為什麼這樣算。正所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算理與演算法融為一體,真正達到理解算理促進演算法,最終形成計算技能。
3、提倡演算法多樣化與優化相結合。演算法多樣化是學生不同個性和不同思維結果的展現,重視多樣化可以說是讓學生在交流各自的思維的過程中,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提升,而演算法優化是使學生計算技能提高的過程,必不可少!在數學課堂中,常見到口算方法的多樣化,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七嘴八舌的道出了各式各樣的口算方法,教師不要一味地給予肯定:真棒!有創造力!教師應對學生的口算方法進行有價值的引領,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點,領悟不同方法的優劣,作出合理的判斷和價值評價,進行選擇和自我調整,尋求簡潔、容易、快速的方法。教師在針對學生計算方法的選擇時說: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但老師喜歡的是這種這樣教師在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較好的引領學生對多樣化進行優化。
4、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口算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的口算能力下降了,有的是乘法口訣不熟,有的是可以熟練的背誦乘法口訣,卻不能很好的運用,往往一個簡單的表內乘法計算題,可他們卻要從第一個開始背,一直背到需要的口訣為止,才知道結果是什麼。真的很悲哀!是什麼讓學生的口算變得如此糟糕?
在我看來,與我們平時的口算訓練很有關系。我們常常看到,教師在訓練口算得時候,是將所有的算式都一起出現,這樣是很難達到提高口算速度的。因為在別的同學算上一題的時候,有的學生已經在算下一題了,這樣就失去了口算的意義,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口算題要逐一的出現。如:用卡片出示就是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設計時卡片的正面是算式,背面是結果,操作起來快捷有效。
有趣才有效。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還要與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結合起來。訓練時可採用競賽、開火車、搶答、對口令等計算形式,去調動學生參與口算的興趣。再就是要提高口算訓練的頻率和強度,不僅要做到節節有訓練,還要做到課課有提高。使口算能力得到有序、有效的提高。
5、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近計算能力的保證。在進行計算時,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是:又對又快,而不是又快又對。即要求在對的基礎上提高速度。要求學生看題仔細,計算認真,還要養成驗算的習慣。
6、注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規定,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任務之一。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智育的目標不僅在於發展和充實智能,而且也在於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可見在數學課堂教學滲透德育教育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善於抓住各種教育時機,把思想教育滲透於教學全過程,使學生受到優良的思想品德教育。參透思想教育,既教書又育人。
總而言之,數學是一種文化,又是一種技藝。計算課教學,要使計算教學在算理、演算法、技能這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和提高,才能真正提高計算課的有效性,使計算教學在培養學生計算興趣的同時,提高計算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迅速的計算能力,這對進一步學習和今後參加生產勞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計算教學的現狀令人深思,學生的計算能力令人擔憂!計算正確率下降、口算速度減慢。如何切實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使計算教學在培養學生計算興趣的同時,提高計算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值得研討。先將本人的看法淺談如下:
1、創設的情境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並且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清楚明白算式來源於我們的生活實際,不是天外之物,很好的還數學計算題的本來面目,也更好的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探索要留足時間、留足空間。玻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經過課改,老師們都具有這樣的教學理念:把學的權利還給學生;把想得時間交給學生;把做的機會留給學生。教師在新授課時,通過環環緊扣的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理解計算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如:先算什麼?怎麼算?再算什麼?使學生明確怎麼算,怎樣書寫,為什麼這樣算。正所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算理與演算法融為一體,真正達到理解算理促進演算法,最終形成計算技能。
3、提倡演算法多樣化與優化相結合。演算法多樣化是學生不同個性和不同思維結果的展現,重視多樣化可以說是讓學生在交流各自的思維的過程中,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提升,而演算法優化是使學生計算技能提高的過程,必不可少!在數學課堂中,常見到口算方法的多樣化,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七嘴八舌的道出了各式各樣的口算方法,教師不要一味地給予肯定:真棒!有創造力!教師應對學生的口算方法進行有價值的引領,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點,領悟不同方法的優劣,作出合理的判斷和價值評價,進行選擇和自我調整,尋求簡潔、容易、快速的方法。教師在針對學生計算方法的選擇時說: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但老師喜歡的是這種這樣教師在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較好的引領學生對多樣化進行優化。
4、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口算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的口算能力下降了,有的是乘法口訣不熟,有的是可以熟練的背誦乘法口訣,卻不能很好的運用,往往一個簡單的表內乘法計算題,可他們卻要從第一個開始背,一直背到需要的口訣為止,才知道結果是什麼。真的很悲哀!是什麼讓學生的口算變得如此糟糕?
在我看來,與我們平時的口算訓練很有關系。我們常常看到,教師在訓練口算得時候,是將所有的算式都一起出現,這樣是很難達到提高口算速度的。因為在別的同學算上一題的時候,有的學生已經在算下一題了,這樣就失去了口算的意義,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口算題要逐一的出現。如:用卡片出示就是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設計時卡片的正面是算式,背面是結果,操作起來快捷有效。
有趣才有效。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還要與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結合起來。訓練時可採用競賽、開火車、搶答、對口令等計算形式,去調動學生參與口算的興趣。再就是要提高口算訓練的頻率和強度,不僅要做到節節有訓練,還要做到課課有提高。使口算能力得到有序、有效的提高。
5、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近計算能力的保證。在進行計算時,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是:又對又快,而不是又快又對。即要求在對的基礎上提高速度。要求學生看題仔細,計算認真,還要養成驗算的習慣。
6、注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規定,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任務之一。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智育的目標不僅在於發展和充實智能,而且也在於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可見在數學課堂教學滲透德育教育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善於抓住各種教育時機,把思想教育滲透於教學全過程,使學生受到優良的思想品德教育。參透思想教育,既教書又育人。
總而言之,數學是一種文化,又是一種技藝。計算課教學,要使計算教學在算理、演算法、技能這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和提高,才能真正提高計算課的有效性,使計算教學在培養學生計算興趣的同時,提高計算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② 淺談如何落實小學二年級數學混合運算教學目標與研究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智力和思維亟待開發,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之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是教育的必然需求。如何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需要本著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考慮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數學、感悟數學,從而慢慢在摸索之中掌握研究數學知識的一般方法,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本文將結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內容,探索教師如何針對教學環節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之中給予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的空間。
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思維發展特點
從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分析,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但是受思維能力的局限,他們在知識理解的過程當中存在一定困難。一方面,學生的思維尚處於發展中的階段,對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難以理解;另一方面,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過於單一,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難以根據事物的外在現象理解其本質內涵。從學生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分析,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認知事物主要依賴於直觀思維,對事物的感知能力較強,但邏輯能力較弱。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過渡,才能有效的在教學過程之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二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需注意的原則
傳統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方式缺少針對性與引導性,落後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求相互適應。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號召之下,新型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方式應該充分圍繞著學生作為教學中心。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疑惑,遵循學生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以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不同的學生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在小學二年級數學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狀況有所不同。有些學生觀察能力較強,能夠充分通過觀察逐步探究數學知識之間的規律與關系,而有些學生生活經驗豐富,能夠充分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途徑。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要採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才能有效根據學生身上的特點促使其理解知識,以容易讓學生接受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培養小學二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一般方法
1. 問題創設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數學知識並不是平白無故而產生的,它是人們生活智慧的結晶。雖然小學二年級的數學知識內容較為基礎,對邏輯推理能力的要求相對而言也較為簡單,但是也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判斷歸納能力,才能較為輕松的理解數學知識。為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以逐步誘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而在問題創設的過程之中,教師要嚴格把握各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系,以體現數學問題的層次性與關聯性,在提問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就以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內容「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為例,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之中,可以先以「1X8=?」這個簡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乘法知識內容,再以「1X8+2=?」這個數學公式引導學生比較兩者之間的相互差異,從而使學生在揣摩之中深入理解「加減混合運算」之中的邏輯關系,在思路清晰的情況下得出正確答案。數學是講究思維嚴謹而邏輯清晰的學科,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若想有所提高,經過一定的鍛煉必不可少,而教師對問題創設的合理把控,則讓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平穩有序的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2. 實踐操作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
嚴謹性是數學學科的一大特點,而小學二年級階段的學生,由於年紀尚小的原因,還無法深入理解嚴謹的概念與內涵,他們在數學知識探究中由於存在僥幸心理,導致無法牢固掌握數學知識的基本內容與應用范圍。再者,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密切,而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也是小學二年級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為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與價值內涵,教師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之中,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實踐操作空間,以在滿足學生認知規律的條件之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如在學習到「米、厘米、分米」等數學知識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工具進行實踐探索,讓學生在深入理解這些數學單位的過程之中,體會其轉化關系,從而明白單位換算之間的關系是由實踐操作而得來的,在思維過程之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實踐操作的空間,能夠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同時獲得知識的增長,從而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四、總結
小學二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號召之下,教師唯有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開展教學活動,逐漸的引導學生在知識探索之中開闊思維,才能確保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

③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效率

教學大綱在計算教學上要求達到三個層次,具體地說,就是根據每一部分所佔的地位、作用區別對待,對一位數的加減法、表內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達到熟練;對於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萬以內的加減法和用 一兩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算,要求達到比較熟練;對於三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算只要求會算。在小學階段 ,特別是小學中低年級,是計算教學的重要階段,必須過好計算關。

④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低段數學計算能力

小學生因為心智孱弱的特點,在認知和思維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表現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他們計算能力的薄弱,甚至有些年齡小的同學在進行數學計算時靠的不是思考和理解,而是憑借著硬性的抽象記憶。這些缺失都是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引起重視的。文章結合實際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種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
計算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因為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可見學生的計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從低年級的學生入手,認真、嚴格的訓練,這樣才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致、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
筆者在農村小學工作二十多年,一直從事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深刻地體會到孩子們如果計算能力不強,對整體數學成績都非常有影響,甚至影響到一生。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就非常重視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呢?筆者認為重點從以下方面進行訓練:
1.加強口算能力的訓練
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筆者所在的學校每學期都會發一本口算冊,老師要把這本口算冊充分的利用起來,低年級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少一些,老師可在課堂上給孩子計時讓孩子們做,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會很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口算不僅要計時,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看出對、錯,對那些能在規定時間內考滿分的要及時給予一定的獎勵,引起學生對口算的重視,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業中必做的一項,平時把這樣一項工作堅持下來。這樣才把口算這項能力提高起來。
2.為孩子建立錯題集
有了錯誤不可怕,知識的獲得都是建立在對錯誤反復糾正的基礎上的。小學生正式容易犯錯誤的時候,特別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會出錯,但是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好的學生都是會善於糾錯的,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卻都不善於處理錯誤。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養成及時糾錯的習慣。可以建議學生對自己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進行了自我反思,讓每個學生都准備一個本子,把每天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記在本子上,並寫出錯誤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針對性地把學生經常錯的題目類似的題目作為學生的課堂作業,再次反饋了解學生改錯後的作業效果。改錯題型的練習對學生是有要求: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課堂採取小醫生找病因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改錯"不能僅滿足於學生分清了錯誤原因,改正了錯誤,而且達到預防效果,教育學生對這些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讓學生多練、多做題,熟能生巧
要熟練的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低年級作為關鍵的起始階段,加、減、乘、除的入門學習對學生今後的繼續學習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任何復雜的題都是由一個簡單的問題組合而成的。無論是兩位數乘除兩位還是兩位數乘除三位數,或其他更復雜的計算題,它們的基礎都是"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如果這些基礎的知識不過關,達不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沒有熟練撐握,到了中高年級必然算不快、算不準。因而教師要在教授這些基礎知識方面多下功夫,除了通過反復訓練以使學生達到強化記憶外,還可以用一些生動有趣的生活實例、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以便能讓學生達到熟練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的目的。
4.幫助學生,弄清算理規律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於數的認識最初憑借的不是理解,而是抽象的硬性的記憶。所以對於小學數學計算,有時候也往往因為抽象而變得不易理解。學生往往是靠著反復的、強化的訓練獲得了計算的技巧和能力,不是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獲得了知識和方法。因此在計算教學時,要讓學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這樣,計算教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多姿多彩。低年級學生直觀思維佔主導,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充分發揮學具操作的作用。在進行9加幾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請出小棒一起來學習,在學生自主動手操作中優化得出湊十法,為後面繼續學習進位加、退位減打下基礎。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於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比如,想加算減、口訣求商等都是學生通過知識間的聯系來進行繼續學習的。再如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要講清楚,讓學生理解透徹,他們才能正確熟練地運用方法計算。
5.使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要精確的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許多學生計演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會發生錯誤,主要是缺乏嚴格的訓練,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同時,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認真筆算,強化學生規范打草稿的習慣。列豎式計算時,數位要對齊,數字間要有適當的間隔,進位的確數字要寫在適當的位置上,退位點不能少。使學生養成估算和自覺驗算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驗算和估算的方法,並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提倡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應該讓學生明白,他們以後還要面臨許多次的選拔考試,而這些考試,不僅是在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時也是在檢驗他們嚴謹細致的學習習慣。
古人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一輪課程改革也要求我們"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在提高學生學習計算能力上,認真鑽研,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整節課沉浸在快樂的海洋里,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⑤ 淺談在小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小學高年級數學中一項必不可缺的技能,也是學好數學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直接關繫到學生能否從小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小學高年級計算能力的高低,主要從計算結果的准確性、靈活性以及計算的速度來判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又快、又准、又巧。如何才能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本文對此做出粗略的見解。
一、能夠給學生創設情境,激發他們的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作為一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的計算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從而能夠讓學生帶著十分強烈的求知慾望去學習,去探索新的知識,能夠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十分生動有趣,能夠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樂於學習數學、喜歡動手操作,學生能夠自信滿滿地說:「我能行。」
在課堂上能夠給學生進行課外的拓展與延伸,給學生講一些中外數學中比較典型的事例以及與數學有關的小故事,這樣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教學簡便運算之前,在課堂上,首先給學生講解一下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的故事。眾所周知,高斯是一名偉大的數學家,他小時候的數學老師因為個人情況需要離開課堂,於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表現中更加安靜,臨出門他留了一道題,內容就是1+2+3+4+……+100.這也正是我們現在所說的100個自然數之和的故事。故事的引入,能夠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從而能夠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能夠靈活地運用好每一個公式、定律,從而能夠不斷地對數學計算題進行鑽研,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此外,小學生由於年紀較小,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理,這往往會導致在課堂上遇到一些新鮮事,他們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的狀況,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以及進行課堂練習的時候把握好時間階段,盡量採取時間段、任務量少、次數頻繁的方法,避免學生過度疲勞,產生厭學的心理,讓學生的情緒與注意力能夠始終保持在集中精力去學習與練習的環境下,從而保障他們集中注意力,計算結果才會更加准確,有效地避免錯誤的發生。
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計算題也會出現一些難題以及簡答題。往往這些題才是學生的「抵觸點」,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在每節課堂訓練的時候,都能夠出一道類似的題型,並採取一定的措施去激勵學生。鼓勵學生主動去迎接挑戰,戰勝困難,不僅僅能夠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一個好習慣。
二、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首先,讓學生能夠將計算的動手操作以及口算能力相結合起來。能夠改變傳統的計算教學模式,避免再出現教給學生計算的方法,讓學生自己過多地去「說」,將自己的計算思路說出來,教師給予學生合適的指導,教會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與此同時,能夠重視師生之間演示與操作的作用,能夠將動手操作與語言能力相結合,能夠加強學生的直觀認識,有效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小學五年級在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減法的時候,能夠在讓學生充分自由發言的同時,給學生一個鍛煉計算的機會,讓學生一邊去計算一邊去思考,從而能夠將課堂擴大化,最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其次,能夠在每堂課前利用幾分鍾,提高學生口算的水平與能力,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要在每堂課進行總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聯系。如果學生在口算的過程中對乘法容易產生誤區,這樣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重點就對乘法進行反復的練習。還需要提倡學生進行估算,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准確計算的能力,提高計算速度。
再次,讓學生進行對比練習。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計算課堂上,可以將學生的一些易混淆、容易產生計算錯誤的計算題集中在一起,也可以採用讓每個學生都准備一個糾錯本,將自己易錯題記錄在本上,單獨找出一節課,讓學生進行區分與對比。通過這樣一種有目的性的聯系,糾正學生的錯誤,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辨別錯誤的能力,及時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有效地糾錯,從而減少學生的計算失誤。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作業本上普遍容易出現錯誤的計算題給集中起來,作為課堂練習的重點,讓學生自己去糾錯,進行計算練習,讓學生自己指出哪裡出現了錯誤,說明產生錯誤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作業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定期舉行糾正錯誤的課程。讓學生對錯題進行反復練習,從而有效地對症下葯。
三、克服學生粗心大意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作為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計算題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每節課結束以後都要對課堂進行總結,總結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如何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分析他們容易產生計算錯誤的原因。所以,要重視良好的計算習慣。讓學生形成認真學習、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教師需要從點滴做起,嚴格地要求學生,不能縱容學生因為馬虎大意而出現做錯題的現象,堅決杜絕學生馬虎大意的現象發生,不斷培養學生不心急、認真計算的態度,提高計算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高年級數學的計算能力,對於學生未來數學課堂有著十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只有不斷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提高計算準確程度,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為以後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⑥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課教學的有效性

計算教學貫穿於在小學數學教學始終,無論是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結論的獲得,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等都離不開計算活動的參與,可見計算的位置非常重要,但是,雖然一再強調計算的重要性,可學生的計算能力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無論是正確率,還是計算的速度都很難讓人滿意,盡管很多教師都想盡辦法地教,但都徒勞無功。下面通過對當前計算現狀的分析,談談小學數學計算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一、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1)教師注重數學知識的情景化、生活化,淡化數學本質。計算知識從生活情境引入,這無可厚非,但是對於與計算有關的概念、原理、法則的抽象、概括與總結是必不可少的。否則難以形成運算能力、訓練思維。
(2)重算理、輕演算法。由於教材在計算內容的呈現上淡化了法則的總結概括,學生往往憑借探索的經驗和鞏固練習來完善對計算方法的掌握。這就導致學習效率較低、差錯率較高。
(3)教師過分追求演算法多樣化的「量」,而忽視了最基本演算法的「質」,過於盲目地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用各種方法去計算,甚至會出現違背認知規律的演算法。
(4)教師為了挖掘出預設中的方法,片面「索取」多種演算法,沒有突出基本演算法;演算法多樣化但教師卻不引導學生對出現的多種計算方法進行分析比較,選擇最優化的方法,不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計算知識。
(5)對學生在作業、考試中出現錯誤的處理方式不夠個性化、不夠有針對性。教師往往在課堂上講解,再讓學生把錯題抄寫一遍。這種處理方式比較粗放,缺少個性化,效果不佳。
2、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學生心理因素的影響,表現為粗心,也就是感知水平粗略、注意力不集中、態度不夠端正;知識因素的影響,對數學概念、性質、法則的把握有缺失,應用不夠熟練;思維定式消極作用的影響。
二、尋找策略,重建計算教學的價值取向
1、合理定位教學目標,加強數學計算解決問題教學,彰顯計算的價值。
教學目標的確定和落實除了關注多數中間學生外,還可以適當靈活,關注少數學困生、優秀生,對學困生在課堂上要適當輔導,家庭作業難度要適中、重點完成基礎題並保證正確率。優秀生要適當補充教材中的拓展資源,從方法上和思維上得以提升。
加強對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內涵的把握。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等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所以教師應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將數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鑽研教材,充分利用素材講清算理,引導學生把握其內涵,並找准教學的重、難點和易錯點,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此外,教師發現學生出現錯誤時,一定要及時輔導,彌補學生知識上的缺陷,使計算錯誤率得到有效控制。
在解決問題中,彰顯計算教學的價值。對於計算教學,新教材大膽打破了老教材傳統的編排格局,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有機整合,使得計算教學能依託解決問題,凸顯計算意義,豐富計算策略,培養計算素養。例如,在「四則運算」教學中,通過主題圖,問:「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數學信息,你可以解決哪些數學問題?」然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混合運算。在解決問題中進行計算教學,不但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明白了為什麼要進行計算,使他們對算理和演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刻。當然,這比單一的計算教學也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感悟算理與演算法的和諧。
算理是學生走向演算法的橋梁,是學生學習演算法的基礎,而演算法是學生學習的中心任務。如果僅是強調算理,雖能解決問題,卻無法實現計算方法上質的飛躍;反之,如果僅是強調演算法,猶如建立空中樓閣,很難穩固。因此,教學中必須實現算理與演算法的和諧統一。
例如:「兩位數加兩位數」教學片段
(教學「36+23」時,學生出現四種計算方法)
(1)擺小棒;
(2)撥計數器;
(3)口算分拆組合,因為30+20=50 6+3=9 50+9=59
所以36+23=59;
(4)列豎式。
……
為引導學生溝通算理與演算法之間的聯系,教師提出以下問題:
「撥計數器是怎麼撥的?」
「先撥3個十、6個一,再撥2個十、3個一。」
「為什麼這樣撥?」……
由此引導學生明白「數位相同可以相加」。
擺小棒時,教師同樣要求學生理解為什麼整捆與整捆相加、單根與單根相加,明白它們的數學意義也是相同數位相加;口算分拆組合「30+20=50 6+3=9 50+9=59」時,讓學生明白這樣算的數學意義仍然是相同數位相加。
教師在其中的任務是啟發學生感悟「無論是撥、擺、算,所根據的算理都是相同數位相加」,這是學生理解豎式書寫形式的關鍵。前面三種方法其實是列豎式計演算法則的孕伏,三種計算方法都蘊含著同一個思路——相同數位上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所以才要按照相同數位對齊這種書寫格式寫出算式。這個豎式的格式其實也是上面三種或更多種計算方法的簡潔的表達形式,理解了這個算理,學生也就掌握了豎式計算的方法。
因此,在充分體現演算法多樣化教學價值的同時,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優化演算法,把優化演算法變成學生又一次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的機會,同時,教師不僅要評價其正確性,而且要評價其合理性、科學性。
3、促進多樣化和優化的交融。
演算法多樣化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是新課程改革的亮點,既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又承載著「要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使命,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嘗試,開動腦筋,找出自己的計算方法。
例如:在教學「9+8=?」的計算中,學生通過思考得出了這樣一些演算法:
擺學具。先擺9個,再擺8個,一共17個;
把8分成1和7,9+1=10,10+7=17;
把9分成2和7,8+2=10,10+7=17;
從9往後數8個,就是17;
8×2=16,16+1=17;
……
學生在嘗試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不但培養了創新的意識和習慣,同時也提高了計算的能力。
4、加強個性化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完成主要任務後,還要通過提問、練習、巡視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和輔導,讓不同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同時不帶著遺留問題進行後續學習。對於學生錯題的處理,不是讓學生抄寫正確答案,要對錯誤進行分析、查找原因、有針對性地個性化輔導。
5、提升學生的心理水平
(1)對學生加強感知水平的訓練。低年級學生的聽覺比較發達,但視覺較弱,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看黑板板書及閱讀教材的視覺訓練,如從一年級開始注重閱讀和抄寫數、算式的訓練。
(2)對學生加強注意力的訓練
為了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採取對比練習的形式,如23×4和24×3、3.41+0.5和34.1+0.5、75+27和75-27等。
(3)對學生加強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師平時要求學生書寫整潔、規范,看清數字後一步一步地算,容易抄寫錯誤的學生可以邊讀邊寫,計算後一定要進行驗算。
6、加強對學生感知水平的訓練。
低年級學生的聽覺比較發達,但視覺較弱,要注意進行看黑板板書及閱讀教材的視覺訓練。如從一年級開始注重閱讀訓練和抄寫數、算式的訓練。
7、開展活動,拓展計算學習的視野。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有意義的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數學進行競賽活動,速算比賽,口算比賽,小報設計等等;也可以組織數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現實進行應用,指導學生走進生活中去實踐等。
8、重視計算問題新題型的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傳統計算技能的基礎上,計算題的思維含量可不斷加深,與生活的聯系日益緊密,小學數學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應再局限於傳統的計算題目。
總之,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僅追求熱鬧、有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多思考、多嘗試,高度重視努力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學得更扎實。

⑦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效果

新一輪教育課程基礎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昭示了勃勃生機。走進數學新課程,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師問生答」變成了「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了「自由活動」。「師說生聽」變成了「自主探索」。學生 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更是壓在每個教師肩上的一副重擔,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麼,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供主動探究的空間。許多教育家都論述過教學中應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英國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個戰術的心理上寫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平整的字一樣。這說明學習的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教學中,只有創設條件,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空間,學習效果才能得到增強。例如我在教學統計一課時,我就設計了一個大象過生日的情境,大象是同學們都喜歡的動物,而過生日又是每個小朋友熟悉的事情,這樣就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⑧ 淺談如何在計演算法則教學中發展小學生的推理

小學生在數學課上學習一點有關推理的知識,是《課標》指定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推理能力的發展應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人學習和生活經常使用的思維方式。推理一般的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合情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出發,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推斷某些結果;演繹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包括定義、公理、定理等)和確定的規則(包括運算的定義、法則、順序等)出發按照邏輯推理的法則證明和計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情推理用於探索思路,發現結論;演繹推理用於證明結論。在小學階段,主要學習合情推理,即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而歸納推理又多表現為不完全歸納推理」。數學推理,是從數和形的角度對事物進行歸納類比、判斷、證明的過程,它是數學發現的重要途徑,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抽象性的有效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能重視強化學生的推理意識,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既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言必有據一絲不苟的良好習慣,也有利於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促進已有知識、經驗、技能的有效遷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推理能力?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說理,養成學生推理有據的好習慣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組織數學語言的過程,也是教給學生如何判斷的推理過程,而與語言最密不可分的是演繹推理,小學生解題時大多是不自覺地運用了演繹推理,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追問為什麼,要求學生會想、會說推理依據,養成推理有據的習慣,例如:14和15是不是互質數時一定要學生這樣回答: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因為14和15 只有公因數1,所以14和15是互質數。這樣運用演繹推理方法,經常進行說理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 二、教給學生正確的推理方法 小學生學習模仿性大,如何推理、需要提出範例,然後才有可能讓學生學會推理。小學數學中不少數學結論的得出是運用了歸納推理,教學時就要有意識地結合數學內容為學生示範如何進行正確的推理。例如,在教乘法交換律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習的,計算多組算式:5×3=15、3×5=15所以5×3=3×5還有:15×4=4×15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找出這些算式的共同點:左、右兩邊因數相同,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歸納出乘法交換律。 三、要把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貫穿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 能力的發展決不等同於知識技能的獲得。知識可以用「懂」來描述,技能可以用「會」來描述,都可以立竿見影。能力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它不是學生「懂」了,也不是學生「會」了,而是學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規律和思考方法等。這種「悟」只有在數學活動中才能得以進行,因此教學活動必須給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間,組織、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並把推理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在這一過程中。例如;在講《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時,學生在認識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這些分數後,提出問題: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哪個分數大?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的猜想,接著驗證:取兩張相同的紙片,一個折出二分之一,另一個折出三分之一,再比較大小,一目瞭然,二分之一大於三分之一。接著再推理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哪個分數大?從而得出結論:分子為一的分數,分母小的分數大。這樣再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 四、要把推理能力的培養植根於學生熟悉的生活實踐中 要想促進學生推理能力更好地發展,除了書本知識外,還有很多活動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例如: 大樹與影子有什麼關系,成什麼比例,計算糖水裡含糖量可能用什麼比例解答,在解答之前,要用變化規律進行猜想,得到合情推理,再進行驗證。 用舉反例的方式證明結論不成立,如給小明家打電話,若多次接通但無人接聽,則由此得出「小明不在家」的判斷。 開展一些有趣的游戲或活動,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如分圓比賽,就能得出「圓的周長與∏有關系」這一結論。 五、把推理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數學課程標准》的四個內容領域之中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這四個領域的內容都為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在「數與代數」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在「數與代數」的教學中.計算要依據一定的「規則」公式、法則、推理律等.因而計算中有推理,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往往有其自身的規律。對於代數運算不僅要求會運算,而且要求明白算理,能說出運算中每一步依據所涉及的概念運算律和法則,代數不能只重視會熟練地正確地運算和解題,而應充分挖掘其推理的素材,以促進思維的發展和提高。如: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時,讓學生自主探索8+7=?,孩子們想出很多方法算出得數

⑨ 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認真做題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運算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而運算的准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做題態度的認真與否。在作業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做錯題目的原因不是不會做,而是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如在計算中有的是把運算符號看錯:在文字中由於數量關系復雜,不僅層次多,而且一些表達運算順序的名詞術語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視,致使學生造成解題差錯;在應用題中由於數量關系沒有仔細分析,造成數量關系混淆,列式錯誤。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對學生審題能力進行有目的培養習慣。我淺談以下幾點
一、計算題審題的習慣
對於計算題,有的學生提筆就算,加上計算比較單調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勞,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數字、符號,往往出現運算順序錯誤,抄錯符號或抄錯數據。還缺乏良好的計算習慣,尤其是學生學習了混合運算之後,先後順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在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
二、驗算的習慣
在我們班一些學生以為驗算可有可無,每次寫完題之後就感覺萬事大吉,大功告成了,為此我批評過他們好多次,可再也沒有太大的改進。驗算不僅能保證計算正確無誤,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對學習一絲不苟的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教育學生對題目中的數字、運算符號等書寫清楚規范,豎式要些清楚,排列整齊,以便檢查
三、訂正的習慣
作業中的錯誤,若是共性的,可以集體糾正;若是個別的,要讓學生自己改過來,並認真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以免再出現同類錯誤.
四、認真思考的習慣要求學生選用合理靈活的計算方法,斷的鞏固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認真做題的習慣,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師平時多引導、多檢查、多表揚、多鼓勵。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⑩ 淺談小學計算方法的幾點做法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可以說小學數學的計算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學段的計算學習,對於小學生今後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形成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最重要部分之一.
一、重視計算學習的基礎
隨著現在教育在社會上的熱度越來越高,幾乎每個家庭都把自己孩子的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上學前,教孩子幾個漢字或是一些簡單的加減法的家長不在少數. 所以,大部分一年級的孩子來上學時並非一無所知,他們通過自己家長的教育和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經驗,對計算已經不再陌生,甚至已經有了非常扎實的基礎.
一年級主要是讓孩子掌握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20以內的退位減法以及筆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退位減法等,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一開始是認數、分與合、比較大小、計算等穿插進行,而分與合的學習對10以內口算的學習起到了奠基和啟蒙的作用,因此,分與合成了一年級學生一開始學習的一個重點內容.
在教學的過程中,曾遇到一個這樣的學生,分與合的知識掌握得並不好,但是10以內的加減法卻計算得很好,速度快,正確率高. 筆者也曾從學生的父母處了解到,是在上學前家長對孩子進行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對計算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家長也很疑惑,為什麼孩子計算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分與合這樣的知識卻總是掌握不了. 我想家長對孩子進行的計算教育一定是題海式練習,熟能生巧,學生自然會對計算有一定的掌握能力,但是並未進行系統學習,學生找不到知識間的聯系,所以即使有了一定的計算能力,也不代表就能掌握與之聯系甚密的分與合. 而隨著學習的深入,其他學生的計算能力在不斷地提高,而這名同學並沒有太大的起色,所以,這看似簡單的計算教學也是需要層層遞進地系統學習的,把握好基礎才能後來居上.
二、計算教學不斷滲透進平時教學活動中
計算並不是一個章節式的知識點,也不是一個專題性的知識點,從低年級20以內整數加減法、乘法口訣、口訣試商,到中年級的兩位整數乘除法,再到高年級小數、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純粹的計算教學貫穿了整個小學數學教材. 另外,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這三大領域,都與計算密不可分. 所以計算的教學必須滲透進每天的教學活動中.
筆者利用每節課的前3~5分鍾,讓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計算練習,而這些計算的練習又並不是呆板枯燥的. 根據學習內容的變化,學生練習的題型也在不斷變化. 如:一年級學習到一題四式後,學生在每天的練習中就會遇到已知一道算式,寫出與之相關的另外三道算式,即給出算式3 + 5 = ?,學生寫出5 + 3 = 8,8 - 3 = 5以及8 - 5 = 3;二年級學習了表內乘法及口訣求商後,學生就會在每天的練習中遇到根據一句口訣,寫出用它來計算的乘法和除法算式,即教師報出口訣三四十二,學生寫出算式3 × 4 = 12,4 × 3 = 12,12 ÷ 3 = 4及12 ÷ 4 = 3;如果學生對於某一方面的知識掌握得不夠好,也可利用這3~5分鍾進行強化,如強化題型「5 + □ > 13,□里最小填幾」等. 這每天的3~5分鍾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培養計算習慣,提高計算能力,也能夠對不斷學習新知識起到鞏固的作用,即使一開始有欠缺的同學,也可以利用這3~5分鍾不斷地補上.
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估算教學在教學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和了解估算的意義和重要性,為高年級的計算教學奠定基礎,低年級就要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可以在具體的題目中滲透,如19 + 9,19可以看作20,9可以看作10,20 + 10 = 30,所以估計19 + 9的得數不會超過30;又如二年級經常遇到的問題「每條船最多可坐5人,33人6條船夠坐嗎?」遇到這樣的問題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去尾法」和「進一法」. 有了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在三年級遇到「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需要試商」的內容時,相信學生便能得心應手地解決了.
四、在生活中感受數學計算
恩格斯曾說:「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數學.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數學是與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數學來自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最後還會應用於生活. 所以要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到計算的原型.
在低年級時,學生經常不能理解加減法或乘除法之間的聯系,而對於數量關系式,有些學生也只是死記硬背式地學習. 那麼這就需要學生在生活中感受這些數量之間的關系. 比如買東西時產生的幾個量:商品價錢、付的錢、找回的錢,如果沒有生活中真切地實踐過,多次感受了這個過程,相信課堂上練得再多也無法彌補.
高斯曾說:「數學,科學的皇後;算術,數學的皇後. 」可見計算對於數學的重要意義. 從低年級開始,鞏固學生的計算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計算意識,並在生活中感悟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從而靈活運用,是不斷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重要部分.

閱讀全文

與淺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