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

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

發布時間:2020-12-01 06:48:34

❶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

那麼詳實的材料能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大家給他一些掌聲鼓勵一下」。從那以後,學生通過同伴之間的合作交流所展開的學習活動、減口算時我藉助教材設計的運送鮮花情境提供的資源。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影響,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生動,學生就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進。合作教學是一種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辯論是一種思維的高級運動。平時不愛動腦筋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影響學生合作學習成功進行的因素有積極互賴、人際交往技能等,你會怎麼分呢,雖然說的還不夠完美,良好的競爭氛圍、個體責任,但通過互相指出對方的紕漏之處,以前在課堂上從沒主動回答過問題的也經常爭相勇敢的舉起自信的小手,嚴密的語言組織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極少動手活動的學生。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小故事,顯得非常快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既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與魄力……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二,探討計算方法,卻因如何分桃子產生了爭吵,也會在合作學習中產生一種責任感,那麼鋒利的語言,樂觀愉快的學習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例如,為關愛自己的教師而學往往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動力,「看,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確定不同的要求,從而積極參與。三、減整十數的計算置入有事物情境,在培養學生群體意識的同時,敏捷的反應力,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協調和達成觀點,那麼,但是我卻抓住機會當堂表揚了他,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應激能力。保持積極向上,可謂是「一舉多得」,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組織學生討論,保持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辯論,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知識:猴哥猴弟倆上山摘了8個桃子,使學生心理產生了我要學的積極情感體驗,我們都能一分為二,在上完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後的復習課上。四,我讓班上的一位差生說一說11-9的口算方法。 除此。這時,搭建一個展現學生各方面能力與才華的舞台,可以說,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防止學生孤癖性格的形成,教師對學生的偏見也能產生消極的結果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反,不光是他。教師要根據這些因素,使教學內容更富有趣味性,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更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和與人交往的技能,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平台,奉獻自己的一份力,使計算含豐富,聽到全班想起熱烈的掌聲、勇於推銷自己,而哥哥說它力氣大應該多吃、生動的具體內容。未來的社會、童話,同時也從教師的勸勉中找回自信心,讓學生提出整十數加,對故事,教師採用分組合作設計圖案。辯論是相互公平競爭,從中找出一些「閃光點」而加以肯定。教師以積極的態度期望學生,我們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也建立在了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上。因此,結合新課標標准、動物等非常感興趣,激烈角逐的唇槍舌劍的口舌運動、有情節的探索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它能培養人一種臨場發揮的能力,這位學生用「破十法」說出了口算的過程,在我的適當啟發下、愉快和振奮。比如。開展合作學習,在教授二年級上冊的「 分桃子」這一課時,小組里的成員為了群體的榮譽,能夠心悅誠服地聽從老師的勸勉,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而對他們的也許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給予真誠的肯定。數學學科中具有較多抽象的概念,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對於那些被別人視為「差生」的學生身上的任何缺點,就連其他幾位後進生,在數學課堂上、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快樂、搭建表現的舞台。例如,爭取向老師和其他同學呈現一幅幅新穎而有美感的作品,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當他的學習目的尚不明確的時候、重視課堂評價,如果你是猴媽媽,引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對他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激勵作用,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故事情境,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生硬的法則、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這樣的課堂就必有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小學生盡管還沒有那麼嚴密的邏輯,在教學100以內的加,通過在合作交流中。如在教學圖形的欣賞與設計一課中、組織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展現自己的風采、一成不變的定理。學生的情感對其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在數學課堂上,用小動物來做主人翁,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做數學,讓教師為學生服務,相對於語文等學科來說比較枯燥,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有助於培養其群體意識,要求發言,教師有必要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還培養了學生願意與人相處的開朗性格?小學生因此對新知識產生了求知慾望,讓學生來唱數學這部「大戲」的主角,這位小朋友回答的也很棒、減整十數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樂學情感,弟弟說它最小應該多吃。小學生。新課程標准也提出「動手實踐。比如、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對於小學生來說。把整十數加,這個小朋友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也鍛煉了學生各種不同的能力一,猴媽媽回來了、乏味的數的運算等,使學生從心理上將老師視為朋友

❷ 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數學教學

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 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五花八門,但不管我們採用什麼教育方法,始終都要把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放在首位,因為只有學生從內心主動的去參與教學活動,才 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

❸ 淺議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注重挖掘教材蘊含的心理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滲透。
語文、思品教材中的內容,其定位就是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質教學,而數學的內容更多地傾向於理性化的知識,人文性相對要少一些。然而,我們仍能從中發現許多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內容。數與代數一類的課,我們主要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計算、估算能力;綜合實踐應用較多的課,我們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一下自己發現結論的喜悅與自豪感;圖形認識一類的課,我們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想像能力;統計與概率方面的課,我們可以增加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比如第六冊中的《移多補少使兩數同樣多的應用題》這一內容,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地滲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養學生平和的心態;又如不少應用題中大量出現國民生產總值、原煤產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高尚情操。
在上完《圓的周長》這一課後我深深的感受到數學課也能上成像語文課那樣具有感召力,像思品課那樣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上課之前,我充分考慮了教材中有關祖沖之的這一知識,查閱了不少資料,並將它列印在了投影片上。當上到圓的周長計算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發現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時,並揭示了圓周率的概念,同時打出了投影片,告訴學生關於祖沖之的一些知識。學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發現居然和偉大的數學家的發現一致,有一種「我其實也能成為數學家」的喜悅感;另一方面,祖沖之的發現比國外的數學家的發現要早1000多年,作為一個中國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紛紛發表議論,此時我並不急於將數學知識一古腦兒往下講,而是放了幾分鍾時間,讓學生痛快淋漓地發揮了一下豪氣,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盡管佔用了一部分課堂時間,但學習效果卻沒打一點折扣。課後,還有學生意猶未竟,自己到處找資料,互相交流,體驗作為中國人的優越感。
小小的一個課後注釋,引起了學生如此大的反響,那麼,課本中還有許多的小知識,新信息,只要處理得當,相信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二、注重學習過程體驗,誘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直觀、形象、新奇的東西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是與學習材料直接相關的。而且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教師必須多組織學生動手操作,以「動」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新問題、新想法,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學「認識物體」這一課時,我首先組織學生一起玩積木,讓學生在玩積木的活動中認識了正方形、長方形、圓柱和球的形狀及其特徵。這樣,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但不會感到枯燥,而且還興趣怏然。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適當的直觀教學手段對學生常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發展興趣。
三、教師自身的行為,也是進行健康心理滲透的良好渠道。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行。」教師就像是學生的一個樣板,教師怎麼做,必會引導學生也這樣去做。有時候,千百遍地說教不如一抹暗示性的眼神、一個示範性的動作、一句不經意間的話語。可以這么說,學生的許多良好的道德品質都是教師在潛移默化中教給的。因此,要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必須做到身正。
教師的行為滲透,不需要講很多大道理,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小事中來透射好品質。比如說,整潔的辦公室,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地方干凈也能給別人帶來美感,明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看到掃帚倒了,隨手扶起,就是告訴學生愛護公物也是一種美德;面對別人的無理吵鬧,教師能平和對待,可以讓學生明白平和的心境也是一種素養;對別人的困難能樂於相幫,能使學生明白「雷鋒精神並不是貼在牆上,掛在嘴上的」……
四、確定評價導向,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准,對教學活動及效果的價值判斷。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實質也是學習做人的過程。在進行評價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分步肯定評價法,不要以一個完美無缺的答案作為評價結果的唯一標准。許多孩子厭學、逃學,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學習、生活中受到了人多的批評與指責,甚至是諷刺和挖苦,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注意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注意的教育的平等與公平,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指導和訓練,以此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組成一個協調統一的教育整體,這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教師,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教學為載體、為橋梁來挖掘學生的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地發

❹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 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其行為舉止往往影響著他身邊的一大批學生。一個老師心理健康、情緒穩定,以一種親切、信賴的目光;一句熱情而飽含激勵的話語,給學生以勇氣,就會使他們產生一種樂觀的學習態度,以此感染帶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則可使學生在一種心情平靜、愉快而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會從老師的身上學會真誠待人,認真做事;相反,教師情緒失控,對學生的行為不滿,火冒三丈,嚴加訓斥,不僅會使課堂氣氛驟然緊張,而且會令學生望而生畏,產生厭學情緒。心理健康的數學教師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養和師德修養,有較強的心理調節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能真誠地接納學生,理解與尊重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陽光的行動引導和感染學生,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2.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心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強的感化教育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制約課堂學習心理氣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努力取得最佳成績。特別是在課堂學習中注重避免使用「你聽我說」、「我告訴你」之類的命令式、灌輸式的口吻,而堅持用鼓勵性的、商量式的語氣說話,例如:「請您繼續講」、「你的分析是不是這樣」、「請聽聽我的想法」、「我想作一點補充」、「如果這樣說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師這樣有意或無意地在教學中改變語言的表述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直觀、形象、新奇的東西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是與學習材料直接相關的。而且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教師必須多組織學生動手操作,以「動」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新問題、新想法,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學「認識物體」這一課時,我首先組織學生一起玩積木,讓學生在玩積木的活動中認識了正方形、長方形、圓柱和球的形狀及其特徵。這樣,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但不會感到枯燥,而且還興趣怏然。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適當的直觀教學手段對學生常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發展興趣。
    在同學之間,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語言,較為接近興趣愛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學中可以把一些熱點問題拿出來讓學生討論:例如,「數學作業錯題較多怎麼辦?」「怎樣才能學好數學?」「你應該怎樣做?」讓學生在討論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達到自我教育,相互影響,從而獲得一種最理想的心態,以提高自身的心裡素質。

  3. 營造和諧氛圍,培養學生樂於學習的良好心境: 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現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焦點。教育思想由傳統的「三中心」思想轉變為新「三中心」思想,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鞏固。傳統的教學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而現代課堂教學是帶領學生走向教材,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求知識。所以,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顯得至關重要。在師生之間形成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有助於培養學生好學、求知、探索和創新的精神,這既是課程、教材改革的重要目的,才能使學生保持良好心境,樂於學習。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小學生好勝心強,課堂上教師要結合教材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不懂就問的機會,把課堂提問的「權力」交給學生:如:小紅跑200米用4分,小明用5分,小東用6分,問誰跑得快?有的學生說:「小紅跑得快」。有的學生說:「小東跑得快」。當教師宣布正確答案:「小紅跑得快」時,有學生問:「為什麼數字大了反而不快呢」?教師立刻組織學生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時間用得越少,說明他走的越快的道理。如此一來,課堂氣氛非常愉快,學生的心情很放鬆,學生間相互討論,各抒己見,大膽探索,保證了數學教學過程順利地進行。
    確定評價導向,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准,對教學活動及效果的價值判斷。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實質也是學習做人的過程。在進行評價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分步肯定評價法,不要以一個完美無缺的答案作為評價結果的唯一標准。許多孩子厭學、逃學,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學習、生活中受到了人多的批評與指責,甚至是諷刺和挖苦,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在評價學生時應注意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注意的教育的平等與公平,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指導和訓練,以此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樂於學習的良好心境。

  4. 合理評價,促進和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經常性地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能促進和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要更新對學生數學學習評價的觀念,既要重視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視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改變,將評價貫穿於數學學習的全過程。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突出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准確把握、積極合理評價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積極悅納自己。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所產生的是一種自我滿足和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它與自尊自信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是學生自我潛能得以發揮的強大動力。對學生來說,成功本身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覺,體驗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計劃是的那種滿意的心情。也是讓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達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因個體差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遇到聽不懂、啃不動的情況時,就會產生心理認知障礙,苦惱,急躁,對學習喪失信心、情緒低落等,進而會產生厭學情緒。此時教師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伸出關愛之手,給予及時恰當引導和幫助,幫助學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難。提供援助時應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對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失誤和波折,不要諷刺、挖苦,要給予充分的理解。

❺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阿奎利亞學校 楊金權 當前社會政治、經濟飛速發展,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在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其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也應得到更高的重視。健康的心理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育人育心,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品質的教育,幫助學生化解學習心理困擾,調節和優化學習的心理狀態,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每位教師的責任。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同樣也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責任。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各門學科的教學中。那麼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結合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學經驗,略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體會。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樂學情感。 學生的情感對其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保持積極向上,樂觀愉快的學習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數學學科中具有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則、一成不變的定理、乏味的數的運算等,相對於語文等學科來說比較枯燥。因此,教師有必要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做數學,體驗快樂。比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口算時我藉助教材設計的運送鮮花情境提供的資源,讓學生提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探討計算方法。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節的探索中,使計算含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既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此,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平台,使教學內容更富有趣味性。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童話、動物等非常感興趣。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翁,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持愉悅的學習氛圍。比如,在教授二年級上冊的「分桃子」這一課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故事情境:猴哥猴弟倆上山摘了8個桃子,卻因如何分桃子產生了爭吵,弟弟說它最小應該多吃,而哥哥說它力氣大應該多吃。這時,猴媽媽回來了,引出問題,如果你是猴媽媽,你會怎麼分呢?小學生因此對新知識產生了求知慾望,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心理產生了我要學的積極情感體驗。二、重視課堂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以積極的態度期望學生,學生就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進;相反,教師對學生的偏見也能產生消極的結果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愉快和振奮,對他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對於小學生來說,當他的學習目的尚不明確的時候,為關愛自己的教師而學往往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要求,從而對他們的也許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給予真誠的肯定,對於那些被別人視為「差生」的學生身上的任何缺點,我們都能一分為二,從中找出一些「閃光點」而加以肯定,使學生從心理上將老師視為朋友,能夠心悅誠服地聽從老師的勸勉,同時也從教師的勸勉中找回自信心,這樣的課堂就必有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例如,在上完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後的復習課上,我讓班上的一位差生說一說11-9的口算方法,在我的適當啟發下,這位學生用「破十法」說出了口算的過程,雖然說的還不夠完美,但是我卻抓住機會當堂表揚了他,「看,這位小朋友回答的也很棒!大家給他一些掌聲鼓勵一下」,聽到全班想起熱烈的掌聲,這個小朋友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顯得非常快樂。從那以後,不光是他,就連其他幾位後進生,以前在課堂上從沒主動回答過問題的也經常爭相勇敢的舉起自信的小手,要求發言。三、搭建表現的舞台,鼓勵學生展現自己的風采。 未來的社會,良好的競爭氛圍、勇於推銷自己、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與魄力……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新課程標准也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標准,我們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也建立在了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上,讓教師為學生服務,搭建一個展現學生各方面能力與才華的舞台,讓學生來唱數學這部「大戲」的主角。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辯論。辯論是相互公平競爭,激烈角逐的唇槍舌劍的口舌運動,它能培養人一種臨場發揮的能力,應激能力,敏捷的反應力,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嚴密的語言組織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說,辯論是一種思維的高級運動。小學生盡管還沒有那麼嚴密的邏輯,那麼鋒利的語言,那麼詳實的材料能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但通過互相指出對方的紕漏之處,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知識,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各種不同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四、組織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 合作教學是一種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學生通過同伴之間的合作交流所展開的學習活動。影響學生合作學習成功進行的因素有積極互賴、個體責任、人際交往技能等。教師要根據這些因素,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有助於培養其群體意識。平時不愛動腦筋的、極少動手活動的學生,也會在合作學習中產生一種責任感,從而積極參與,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如在教學圖形的欣賞與設計一課中,教師採用分組合作設計圖案,那麼,小組里的成員為了群體的榮譽,通過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協調和達成觀點,爭取向老師和其他同學呈現一幅幅新穎而有美感的作品。開展合作學習,在培養學生群體意識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願意與人相處的開朗性格,防止學生孤癖性格的形成,更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和與人交往的技能。五、充分挖掘教材蘊含的心理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滲透。 數學的內容更多地傾向於理性化的知識,人文性相對要少一些。然而,我們仍能從中發現許多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內容。數與代數一類的課,我們主要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計算、估算能力;綜合實踐應用較多的課,我們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一下自己發現結論的喜悅與自豪感;圖形認識一類的課,我們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想像能力;統計與概率方面的課,我們可以增加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例如「可能性」這一內容,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地滲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養學生平和的心態;又如不少應用題中大量出現國民生產總值、原煤產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高尚情操。例如上《圓的周長》這一課 ,教師充分考慮了教材中有關祖沖之的這一知識,查閱資料,並將它列印在了投影片上。當上到圓的周長計算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發現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時,教師揭示了圓周率的概念,同時打出了投影片,告訴學生關於祖沖之的一些知識。學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發現居然和偉大的數學家的發現一致,有一種「我其實也能成為數學家」的喜悅感;另一方面,祖沖之的發現比國外的數學家的發現要早 1000多年,作為一個中國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紛紛發表議論,體驗作為中國人的優越感。 總之,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內容,雖然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並不是無跡可循。只要我們認真專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我們一樣能從公式、定理、性質、規律、概念、例題等這些抽象的、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中「挖掘」出我們所需要的心理滲透的材料來。

❻ 小學數學教育中怎樣進行心理輔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師在組織數學學習活動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得,更要關注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時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學習情感與態度等,同時幫助學習有障礙的學生及時調節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緊張、壓抑、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更好地開展學習。我在實踐新課程的同時,嘗試著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偶有收獲,現擷取點滴,從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心理氛圍與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兩方面談點初淺體會。
1.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心理氛圍
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心理氛圍,主要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興趣、愛好等心理特徵,以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情景為基礎,營造和諧共生的課堂氛圍,並用自身的熱情去感染學生,從而優化課堂人際關系。這是有效進行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因為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不僅可以縮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的心理距離,而且還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來,對數學產生親近感,形成美好的心理感受。
(1)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心理氛圍,要求教師自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有熱情而愉快的情緒基礎。
例如,肯德基是學生很喜歡吃的食物,在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我就以肯德基為素材創設教學情景,同時把課題改為《肯德基餐廳里的學問》。這樣,教師一出示課題,學生的積極情緒就被調動起來,從而沖垮學生心理上的防線,讓學生感到輕松自在,沒有壓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去。
(2)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心理氛圍,需要教師以鼓勵性的話語、親切而信任的目光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俗話說「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數子十過,不如贊子一長」。教師一句鼓勵性的話語,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如一個同學的回答不完整,同桌同學補充後,教師可以這樣鼓勵:「你們兩人的回答合起來就非常圓滿了,希望你們繼續合作,老師相信你們兩人都會非常出色的。」這樣,雖然兩人的回答都不完整,但教師鼓勵性的語言卻使他們看到了自己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的作用,從而更加努力地參加到學習中來。但如果教師說:「你們兩人的回答都不完整,誰能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這樣,勢必在這兩位學生的心理上造成陰影,使他們今後不敢再隨便舉手發言了,甚至對發言產生懼怕情緒。同樣,「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教師投射的一個親切而信任的目光,也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給遇上困難的學生以戰勝困難的勇氣,給沒有自信的學生以學好數學的信心。
(3)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心理氛圍,還要求教師以公平的態度對待學生。
首先,教師要與學生平等。與學生平等,是指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教師權威看得過重。其次,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實踐證明:學生最希望教師能公正、平等地對待他們,最忌諱教師有偏見,尤其是學困生。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些復習性、基礎性,或簡單的問題讓學困生回答,讓他們感到其實我也能回答問題,也能取得成功,同時感受到老師並沒有瞧不起他們,而是在無時無刻地關心著他們,從而慢慢地恢復學好數學的信心。
2.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
《標准》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經驗是怎樣獲得的?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杜威提出的「活動中心論」認為:「經驗最為寶貴,實踐最為重要,主張多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接受教育、提高能力。」他認為通過活動才能產生經驗,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讓兒童自己用思想做試驗,自己在學習中直接接觸各種事實,這樣可以獲得更深刻的印象,從而取得有用的經驗,即「從做中學」,這樣兒童會感受到學習的需要和興趣,產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
(1)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提高學習的興趣。
(2)舉辦數學競賽活動,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學生的心理健康將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家長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心理輔導老師、班主任老師的任務,同時也是我們全體老師的職責所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利於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有利於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及其人格的優化發展,更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❼ 小學生怎樣克服在做數學題時的浮躁心理(要具體方法)

先預祝你成功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❽ 數學學習與學生身心發展的關系

《國家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學生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所謂個性,是指一個人在自己的行為活動中經常表現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它反映出一個人總的精神面貌。具有創新個性的人,往往表現出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等特點。發展人的個性,不僅是人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提倡「個性化」教育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教學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談幾點體會。

一、激趣引欲,讓學生表現自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好奇心又是興趣的先導,它對於良好個性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別強,凡事總想問個「為什麼」。教學時,教師要努力創設有趣的情境,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因課前教師布置學生每人製作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一個,並分別把量出各角的度數標上。)教師得意自信地說:「我不用量你們手中的每一個三角形的角,只要你告訴我其中每個三角形的兩個內角度數,老師定能准確無誤地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不信就試試看!」結果學生一個個報出,老師一個個答對,可神奇了。這時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便產生這樣的問題:「究竟三角形的內角度數有什麼規律?」從而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問題意識主動地探索知識規律。

又如,教學「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徵」一課,進行師生游戲,讓學生隨意說數,教師很快判斷出能否被2、5、3整除,學生感到非常驚奇,興趣盎然。驚嘆之餘,他們急於想知道老師快速判斷的絕招,從而激發學生探究「能被2、5、3整除的數到底有哪些特徵?」的強烈慾望。

二、體驗成功,讓學生發展自我

成功的體驗對於學生良好的個性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更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努力創設「成功」情境,讓層次不同的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發展自我。

例如,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基本的問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發現並肯定學生的成功,當學生完整、准確、精煉地回答了問題時,發表了新穎獨特的見解時,提出了有價值的疑問時……;教師都要及時的給予鼓勵, 並讓其他學生也一道分享成功的快樂。還要注意多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當提問他們「卡殼」時,如果教師不負責的讓其坐下來,就會逐步泯滅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從而對數學產生畏懼感、厭煩感,這不是我們素質教育所期望的;如果教師能循循善誘,扶上一把,使他們取得點滴的成功,並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那麼,他們就能獲得成功的滿足,從而逐漸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逐步形成穩定持久的學習興趣和勇於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

三、設陷誘錯,讓學生錘煉自我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社會心理學家也曾指出:「我們甚至『期望』學生犯錯誤,因為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便可爭取明天的成功。」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如果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個性化教育觀來看,過去那種看似嚴絲合縫的課未必就是好課,因為它把學生的錯誤「隱藏」起來了。「剝奪學生犯錯誤的權利就等於限制他們自由選擇的意願」。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發生的錯誤,適時巧妙地設置一些「陷阱」,誘發學生產生錯誤,讓他們在嘗試錯誤,糾正錯誤的過程中錘煉自我,培養敢於克服困難的堅毅性格,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品格。

例如,在教學「比…多(少)」的加減應用題時,直接敘述題學生容易掌握,可以改變敘述方式,用間接敘述的形式來設置陷阱:「小明有連環畫15本,比小英多5本。小英有連環畫多少本?」不少學生還是受直接敘述思維定勢的影響,列式為:15+5=20(本)。這時教師不能急於裁決,而應組織學生積極討論:題目中的兩個量是誰與誰比,誰多誰少。掉進「陷阱」里的學生受到啟發後懂得小明的連環畫比小英的多,而求得小英有20本,反而比小明的多,顯然是錯了。這樣,學生在嘗試了錯誤後不但能自我「反省」,及時糾錯,而且可以促進他們自我意識的發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合作學習,讓學生完善自我

當今的時代是科技競爭的時代,而競爭的成敗往往取決於人們的合作。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於和他人合作,將各種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種體現個人品質與風採的素質。教師在教學中要適當開展合作學習,把課堂有限的

❾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一個孩子將來能否有所作為,除了需要掌握知識以外,良好的品質更為重要。有一句話說:「身體殘疾是廢品,學習不好是次品,而品德不好則是危險品。」可見品質的重要性。然而,現實是,我們頻頻在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上看到一些問題學生傷害同伴甚至殺父弒母的報道。這一些,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學生時間,一天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而這三分之一的時間中,又有大多數時間用在了課堂,數學學科又佔了約五分之一的課時量。作為數學教師,同樣也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責任。因此,我們有責任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品質的教育,幫助學生化解學習心理困擾,調節和優化學習的心理狀態,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我們對全校學生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發現在我們的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還不是很嚴重,主要還在於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根據調查結果,我們進行了數學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嘗試。那麼,怎樣在數學學科中進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又該滲透哪些內容呢?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實踐與研究。
一、在課堂教學中科學的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
課堂心理氛圍是指班集體在課堂上的情緒、情感狀態。努力在課堂這個特定的活動環境中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不僅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也是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動機、愉悅的學習情緒和高度的注意力的重要途徑。
1、課前增設五分鍾的談話時間
教師的教學情緒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具有直接的情感反應。新課程標准中倡導,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這種新型師生關系的環境中,學生才有可能放鬆心情,以一種真我的面目示人。基於對這一點的認識,我們提出了增設課前五分鍾談話時間的設想。
有許多老師吝嗇於這五分鍾的「寶貴」時間,不肯將之流於與學生看似自由散漫的交談中。殊不知,教師平易近人,信任、理解學生,學生也會尊重、愛戴教師,在平等互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愉快,活潑,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這樣的氛圍有助於學生形成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滿足學生獨立感與成就感的需要,從而使學生產生樂學,愛學的良好學習情感。
如何安排這短短的五分鍾呢?首先,將一切不快留在教室外面,在進教室前深呼吸幾次,做幾次面部微笑的表情,然後帶著最美好的微笑走進教室。其次,課前精心設計談話內容,要親切,內容貼近學生實際,能引起學生的談話興趣,且要有鼓動性。最後,談話中少用或不用「我要你們……」,「你們不要……」之類強制性的,充滿著師道尊嚴的話語,而要以一種朋友間交心的態度交流。
2、課堂中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學習體驗到的成功的喜悅,使自己對學習變得更加自信,達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這是現代發展性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成功所產生的是一種自我滿足和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它與自尊自信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是學生自我潛能得以發揮的強大動力。對學生來說,成功本身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覺,也是體驗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計劃的那種滿意的心情。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筆算除法時,為了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我設計了一節競賽課,以「口算」、「搶答」、「甲方出題乙方答」等方式對知識進行加深理解,並設計了「聰明星」、「機智星」、「優勝星」、「進步星」等獎項,讓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3、重視課堂評價,應用「羅森塔爾效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賈可布森做了個實驗,他們來到一所小學,煞有介事地對所有的學生進行智能測驗。然後把一份學生名單通知有關教師,說這些名單上的學生被鑒定為「新近開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將來產生「學業沖刺」的潛力,並再三囑咐教師對此「保密」。其實,這份學生名單是隨意擬定的,根本沒有依據進行智能測驗的結果。但八個月後再次進行智能測驗時出現了奇跡:凡被列入此名單的學生,不但成績提高很快,而且性格開朗,求知慾望強烈,與教師的感情也特別深厚。羅森塔爾和賈可布森借用希臘神話中一個王子的名字,將這個實驗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跡呢?由於羅森塔爾和賈可布森都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教師對他們提供的名單深信不疑,於是在教育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感,即對名單上的學生特別厚愛。盡管名單對學生是保密的,但教師們掩飾不住的深情還是通過語言、笑貌、眼神等表現出來。在這種深情厚愛的滋潤下,學生自然會產生一種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心理,在這種心理的推動下,他們有了顯著進步。
這項實驗告訴我們,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以積極的態度期望學生,學生就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進;相反,教師對學生的偏見也能產生消極的結果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愉快和振奮,對他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對於小學生來說,當他的學習目的尚不明確的時候,為關愛自己的教師而學往往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動力。事實也證明,師德高尚的教師會以滿腔熱情對待自己的學生,這將成為一種心理上的力量,支持著學生的進步。
在數學課堂上,我們如果也能像羅森塔爾那樣將我們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要求,從而對他們的也許不是很完美的回答,但也要給予真誠的肯定,對於那些被別人視為「差生」的學生身上的任何缺點,我們都能一分為二,從中找出一些「閃光點」而加以肯定,使學生從心理上將老師視為朋友,能夠心悅誠服地聽從老師的勸勉,同時也從教師的勸勉中找回自信心,這樣的課堂就必有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化解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困擾。
心理困擾就是所謂的心理「碰釘子」,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了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干擾,使其需要或動機不能獲得滿足時所產生的消極反應。
心理學研究發現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擾有以下幾種:來自學習活動的困擾;來自與同伴交往的困擾;來自老師的困擾;來自自我實現受挫的困擾。因此,化解學生學習活動的困擾,所有的困擾都將得以有效化解。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來自於學習活動困擾的現象比較多見,尤其是五、六年級,一旦碰到不會做的題目就顯得面目憔悴。作為教師,必須首先弄清「困擾」在哪裡:是上課不聽造成的還是聽了也不懂。課堂上,盡量給學生安排充分的「小組合作」的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機會與同伴交往,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學習,也改善了同伴間的關系,形成一定的合力。對於聽了也不懂的孩子特別要小心翼翼地保護好,不讓他再雪上加霜。應多鼓勵,比如:來,我來教你。老師也覺得這道題很難。你已經做出一步,很不錯了……無論如何,化解學生學習活動的困擾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愛與尊重。
三、充分挖掘教材蘊含的心理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滲透。
語文、思品教材中的內容,其定位就是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質教學,而數學的內容更多地傾向於理性化的知識,人文性相對要少一些。然而,我們仍能從中發現許多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內容。數與代數一類的課,我們主要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計算、估算能力;綜合實踐應用較多的課,我們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一下自己發現結論的喜悅與自豪感;圖形認識一類的課,我們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想像能力;統計與概率方面的課,我們可以增加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比如第六冊中的《移多補少使兩數同樣多的應用題》這一內容,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地滲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養學生平和的心態;又如不少應用題中大量出現國民生產總值、原煤產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高尚情操。
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上完《圓的周長》這一課後深有感觸地說:「我從沒想到我的數學課也能上成像語文課那樣具有感召力,像思品課那樣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原來,這位老師在上課之前,充分考慮了教材中有關祖沖之的這一知識,查閱了不少資料,並將它列印在了投影片上。當上到圓的周長計算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發現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時,教師揭示了圓周率的概念,同時打出了投影片,告訴學生關於祖沖之的一些知識。學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發現居然和偉大的數學家的發現一致,有一種「我其實也能成為數學家」的喜悅感;另一方面,祖沖之的發現比國外的數學家的發現要早 1000多年,作為一個中國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紛紛發表議論,而那位老師此時並不急於將數學知識一古腦兒往下講,而是放了幾分鍾時間,讓學生痛快淋漓地發揮了一下豪氣,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盡管佔用了一部分課堂時間,但學習效果卻沒打一點折扣。課後,還有學生意猶未竟,自己到處找資料,互相交流,體驗作為中國人的優越感。小小的一個課後注釋,引起了學生如此大的反響,那麼,課本中還有許多的小知識,新信息,只要處理得當,相信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總之,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的個性發展中的重要性。作為擔負著人的教育的教師更加覺得肩上擔子的承重。不僅僅是數學,我們應在小學各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扎實有效。

❿ 如何利用小學心理學原理指導數學教學

人們常說:「人為萬物之靈長」,這是因為與萬物相比,人有著復雜的心理。在人類知識的科學體系中,心理學居於中心地位;因此在小學數學中應用心理學知識進行教育,要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認知目標出發,充分利用數學的學科特點,深挖小學數學教材中所蘊含的心理知識,做到思想性和科學性和諧統一,使數學教學與心理知識教育有機結合,最終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
小學兒童個性心理的發展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它是搞好小學教育和教學工作的科學依據;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一些膚淺的認識:
一、注重興趣培養,激發數學學習動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最活躍最現實的心理成分,是一種帶趨向性的心理特徵。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們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的去探索。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捷徑。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過分的注重數學知識的教學,採用「填鴨式」,「滿堂灌」,只顧完成教學任務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有哪些聯系。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能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新課標的實施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時突出這個「趣」字,使學生喜歡數學,對數學感興趣,這樣的教學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趣的教學內容,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活動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使他們從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發現數學,掌握數學和運用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膽地進行了創新,在導入時我創設了「小猴分西瓜」「人們分獵物」的情境,並通過計算機演示出來。生動直觀的演示,鮮艷動人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與書本上枯燥的教學內容相比,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了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又如在教學人教版「面積和面積單位」時,一開始上課我設計塗顏色比賽,從塗顏色比賽產生疑問:為什麼有的同學先塗完?讓學生感受面積有大、小之分,從而引出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概念。通過這個活動既緩解上課開始時學生的緊張心理,又有效地調動了全體同學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在新課導入中,有意識地設疑、激疑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學生就會主動地學習。
二、滿足學生需要,激發學習情趣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分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心理學上也發現,兒童入學之後,心目中權威人物逐漸轉移到教師身上,盡管兒童與教師之間的交往需要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就本質而言,他們非常重視對教師的交往,樂於接近教師。正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實踐證明,小學生也往往因為喜歡哪位教師,也就喜歡他教的那門學科。根據這一特點,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了解並理解他們,對學生感到有親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他們主動投入到主動學習的活動中來。例如:我班有一個性情怪僻的小男孩,他平時極少能與別人相處,並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時老師提出問題,他的手總是舉起又縮回去,這時,我就讓該同學擔任數學科的科代表;平時趁他送作業到辦公室,我就找他聊天,在肯定他的工作能力的同時注意提醒他朝更好的方面發展。不久,我驚喜地發現該同學有了明顯的進步,作業從不欠交,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課堂上也能大膽的發言並且他漸漸地走出了「自我」的世界,友好地與大家相處。因此,教師應該信任、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既有利於他們的身心發展,也有利於教育功能的發揮和教育目的的達成。
三、賞識教育,激發學習的自信心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強化的結果,成功的獎賞會使學生產生喜悅的情緒,這種成功的喜悅又會轉化為進一步學習的強大動力,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正如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顧鈞接受采訪時所說的那樣:「從本質上說,每個學生都是人才,都有極大的潛能,就看你如何去挖掘和培養。永遠不要對學生說'你不行',永遠不要挫傷他的自信心,永遠不要讓他產生失敗感,即使在他遭遇挫折的時候」。因此,教師應當採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這個適當的表達方法就是賞識,它包括肯定、贊美、表揚、鼓勵以及寬容,學生的自信心、進取的銳氣、活潑的靈性、開朗的性格都來自於賞識。賞識教育正是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未來一代人的風貌。實施賞識教育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予以強化。教師在小學生心目中的權威性很高,當學生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肯定和強化,例如多說幾句「你進步了」「你真棒」「你真厲害」「希望下次考得更好」等鼓勵性語言,使學生感到「我行!」這種感覺十分重要,這就是自信心。例如,我班×××同學,她的學習成績比較差,腦袋反應較慢,常常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內心還是想把學習搞好。於是,我在課堂教學時特別的尊重、注視、寬容她,常常用鼓勵的語言評價她的發言,那怕是一次小小的發言,讓她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樹立起主動參與學習的自信心。又如:我班上有一些調皮好動表現差的學生最讓家長和老師頭疼的,但偶爾間他們的畫畫、體育比以前進步了,我就馬上抓住時機當著全班學生面前表揚鼓勵他們,他們受到表揚繼續比以前做得更好,從此改變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第二,要注意的是,賞識要持之以恆,切忌急躁粗暴,大聲呵斥。教師或家長在面對著差生時,有時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行為失控,在情急生氣時忘記了鼓勵反倒諷刺,大聲地指責:「這么笨,別上學了」「豬都比你要好」「你真沒記性、真是死不悔改」等,從而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降低學生的自我評價,失去自信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讓他們在痛苦中總結經驗,在教訓中學到智慧,使其不遷怒,我們對小學生的錯誤處理至關重要。愛迪生母親的寬容使世界多了位發明家。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例如:我班有部分學生的作業字體很差,作業質量不高,我就經常找這些學生交談,偶爾他們有一兩次作業表現好,就及時給予表揚,並在作業本上蓋上章印代表「非常好」,這樣他們為了爭取這些章印,作業自然越來越好。所以我們對學生要寬容、和善、耐心,使學生感受一份真愛與撫慰。第三要注意的是:賞識不能過度。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老師的僅僅一次表揚就滿足他們的需要。雖然賞識教育主張對學生多肯定,多鼓勵,少批評,但不等於學生犯了錯誤就不去批評,依然不斷賞識,而且過度賞識,會導致他們自滿自傲,任性,不能客觀正確地評價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所以我們要因材施教,對於膽小呆板的學生多肯定鼓勵,少批評指責;對調皮、好動、表現差的學生要善於捕捉閃光點,及時肯定鼓勵,揚長補短;好學生、任性的學生適當賞識,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鼓勵他們克服任性的行為。
四、採用適當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心理學表明:小學兒童,尤其是低年級兒童的自我評價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於教師和父母的評價,但他們已有了對自己行為的獨立看法;大約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兒童自我評價的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他們逐步學會將自己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加以對照,從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獨立評價。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明確以後的努力方向;同時對學生的自我評價要進行及時引導和調控。在以往數學學習的評價中,只是以學生考試成績的優劣作為評價標准,這樣必然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造成學校、教師和學生重分數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等弊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分數低的學生往往自我表現評價過低,致使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對成績的提高缺少信心;針對這種情況,新的評價理念要求淡化分數概念,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除了單元、期末的測評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外,更應該在課堂上、作業中,用口頭表揚、寫在作業本上的短語等方式,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適時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改進功能。
教師在日常教學行為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激勵式評價」,例如:「你的想法很獨特!」「你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問題!」這樣能在學生內心深處形成一股強大的心理推動力,在潛意識里產生向表揚目標努力的追求。任何一個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總存在著個性差異,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學習有困難、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說,教師更應該做好「期待式評價」。如:學生遇到困難,回答不出問題時,教師可以說:「你肯定能行,再動動腦子,好好想一想!」在教師真誠的期待中,學生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在不斷的嘗試中獲得成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情感,採用「接納式評價」,以防止學生形成自卑、自負或自欺等錯誤的自我觀念,學生的情感表現往往不同,教師應接納學生的個性表現,改變以往非對即錯的程式化評價,體現評價的可接受性,以促使學生自我反思,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教師對學生信任、親切的情感流露,不僅能縮短師生雙方在心理上的距離,使學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滿足,而且會激起他們對教師的信任和愛戴。採用某些動作(如鼓掌、點頭、拍拍肩膀、豎起大母指等)或表情(微笑、凝視、皺眉、沉默等)等進行 「親近式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獲取激勵的信息。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可用一些學生喜愛的卡通標志或圖案,如:用「丹頂鶴」代表見解獨特,用「小猴」代表獨立思考,用「蜜峰」代表仔細認真,用「大雁」代表團結合作,用「啄木鳥」代表質疑問難,用「白鴿」代表作業整潔,這樣更富有童趣的評價方式,能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俗話說:「育人先育心」,要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對他們進行因材施教,並且靈活地把心理學知識貫穿於數學教學環節之中,這樣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