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鄰水縣黑灘中心學校 劉麗梅當今社會中信息和技術已經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常常需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面對大量散亂的數據,如何通過對數據的處理,以供參考作出合理的決策,這是每人都應當具備的素質。在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下,統計的核心是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具體工作主要是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分析處理數據,做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並利用相關的知識來解決簡單的問題。那麼如何來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加強學生數據分析的觀念是擺在我們老師面前的首要問題。下面結合實際教學來簡單談一下個人不成熟的觀點。一、聯系生活實際,對數據進行收集、描述、分析,激發學生興趣。1、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環境中,多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展開有關數據分析,先讓學生達到想分析,喜歡分析,樂於分析的境界,這些可以使學生非常的感興趣。比如與學生吃喝住行密切相關的課題,學生可調查其家庭的每天的生活開銷。這樣學生在進行搜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出其家庭月開銷的及社會物價的起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更加對學習感興趣。2、利用課堂的小游戲,進行培養學生的數學分析觀念。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會對游戲非常的感興趣。因此課堂小游戲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比如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投擲硬幣和瓶蓋游戲,讓學生在游戲前分別進行猜測,猜測硬幣和瓶蓋是否一樣,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且要學生進行搜集,整理,分析數據。二、注重從多角度,多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在此要注意多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方法或想法,什麼事情開頭也不會就是多麼完美的,或許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引導,學生們的創造能力能更好地得到挖掘。比如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各自的優點所在,然後給出實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去選擇合適的統計圖。這樣更能增強學生們數據分析的觀念。三、通過收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作出合理的決策。學生具備了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還要親身經歷收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並能根據數據作出合理的判斷。運用數據作出的判斷,不像邏輯推理那樣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能使在一定范圍內作出的決策比較合理。四、在科學實驗中進行學生的數據觀念的培養。在科學課上的許多的實驗,而這些實驗大部分需要學生進行數據記錄,整理,分析和得出結論。比如單擺的教學中,在研究擺的擺動頻率和擺長關系的實驗中,就需要學生獲得大量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特別進行求其平均數,那麼這個實驗或者說是數據搜集整理過程,非常好的對學生進行了數據觀念的培養。總之,統計知識不是—個知識點,我們不要把它當成知識點去傳授;統計也不僅僅是學生的一種技能,不要單純把它當成技能去訓練。而更重要的是一種意識,一種思想,應該讓學生在經歷統計的過程後,為今後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帶來益處。因此在統計教學中,我們要始終圍繞這個目標有層次、有方法地組織教學。
② 小學數學數據分析觀念應體現在哪些方面
體現在統計方面的知識,具體來說有數據表格、各種統計圖(基本的幾個)
③ 如何理解小學數學新課標中的核心概念
在標准當中設計了十個核心概念,和原來的標准實驗稿相比有所增加,有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在目標里邊,可以看到了對這些核心概念的一些具體解釋,相當於目標的一些要素。但是同時也能發現它們之間是密切聯系的,所以核心概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上面連著目標,下面聯系著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也把它稱為核心概念。(一)為什麼要設計核心概念 在這次課程標准修訂過程中,除了前面說的這些理念,怎麼設計這個課程標准,也進行了一個討論,在提出設計的過程中有兩件事情是重要的,一個就是希望課程的這些東西,形成一個整體,如何整體的把握課程需要反復強調。從知識技能,從過程方法,從情感態度價值觀,幾個方面來構架整個數學課程。這是一個滲透在整個標準的研製過程中。第二件事,就是在研製的過程中,希望能夠凸顯出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的數學內容,因為它反應了數學最要緊的東西,最本質的東西,不僅應該把它當做目標,也應該把它和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記得當時在討論的時候,就在過去義務教育的基礎上,能不能用一些詞,把這些東西彰顯出來,經過討論,提出了十個核心概念。(二)核心概念的理解 1.數感 數感在實驗稿里邊就提出來,在修訂稿里邊又進一步明確了數感的含義。在這里邊,有這樣兩句話,來幫助理解數感。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數量關系,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這是一層含義,是一種感悟,對那些數量、數量關系和估算結果的估計這種感悟。然後第二句話的含義是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這兩層意思都是數感,什麼是數感?數感是一種感悟,是對數量、對數量關系結果估計的感悟;第二層意思就是數感的功能。學習數學是要會去思考問題,一個本質的問題就是要建立數學思想,而數學思想一個核心就是抽象,而對數的抽象認識,又是最基本。 2.符號意識 關於符號意識,注意到它在用詞上,標準的修改稿和實驗稿有一個區別,原來是叫符號感,現在把它稱為叫符號意識。因為符號感更多的是感知,是一個最基本的層次。而符號意識對學生理解要求更高一些。在標准里邊它是這樣來表述的,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來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就是用符號來表示,表示什麼,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這是一層意思。 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運算和推理,另外可以獲得一個結論,獲得結論具有一般性。所以標准上,大概用分號隔開是兩層意思,一個是會表示,另外一個進行分開進行推理,得到一般性的結論。符號意識有助於學生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3.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 空間觀念是原來大綱里有的,現在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刻畫。具體是這么描述的,空間觀念主要是指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的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像出所描寫實物,想像出實物的方位和它們的相互位置關系,描述圖形的運動和變化,根據語言的描述,畫出圖形等等。這是對於空間觀念的一個刻畫。 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這兩個概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數學,在整個數學的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4.數據分析觀念 數據分析的觀念是指: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搜集數據,通過分析做出判斷。體會數據中蘊含著信息,了解對於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通過數據分析體驗隨機性。一方面對於同樣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數據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以從中發現規律,數據分析是統計的核心。 5.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標准中是這樣說的,只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進行正確的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於學生理解運算,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運算始終是中小學教學里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數的認識,數的運算,一直都占很大的篇幅,另外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標志。 6.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標准實驗稿中就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在修改稿當中,仍然也保留了這樣一個核心概念。經過這幾年的實驗,老師們對推理能力,應該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以往在談推理的時候,老師首先想到就是演繹推理和邏輯推理,而現在推理能力實際上包含了兩個方面。首先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人們學習和生活當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思維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合情推理的外延包含了兩個大方面,一個是合情推理,一個是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從已知的事實出發,按照一些確定的規則,然後進行邏輯的推理,進行證明和計算。換句話說,從思維形式的角度,是從一般到特殊的過程,在幾何的證明當中,實際上都是這樣一種推理形式。合情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出發,評論一些經驗、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等等這樣一些形式,來進行推斷,來獲得一些可能性結論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和演繹推理不一樣的是從特殊到一般這樣一種推理,所以合情推理得到的結論,知道不一定是對的,通常可能稱之為猜想、推測,是一個可能性結論。但是合情推理在數學整個發展過程當中,包括在學生學習數學和今後的未來的社會生產實踐和生活當中,都是特別重要的。 7.模型思想 首先說一下標準的解釋,就是模型思想的建立,使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物世界聯系的基本途徑,建立和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數等數學模型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然後求出結果,並討論結果的意義。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初步的形成模型的思想,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這個基本上模型思想概括的比較清楚。 8.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首先是應用意識,應用意識說白了就是強調數學和現實的聯系,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如何運用所學到的數學,去解決現實中和其他學科中的一些問題,當然也包括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另一個數學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越小的孩子,他越有創新,小孩子的興趣,小孩子對問題的敏感性,他能提出很多很多成人可能都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他本身就是創新。
④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觀念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知識的獲取固然重要,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生成智慧,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形成數據分析觀念,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解決問題,這才是根本。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都離不開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探究。這就要求我們培養小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以數學的眼光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生數據觀念的培養,就是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實現的,最終以問題的解決為目的。教學中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培養。 一、加強分類與比較能力的訓練。分類與比較是確定事物之間異同關系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有利於促進學生形成數據分析觀念。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得標准或特點,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分類,比較,整合,可以使學生的認知組成序列,形成一定的結構,結成一個系統化的整體,從而獲得結構性知識,培養了學生數據分析觀念。比如,在教學「百分數」時,教師指導學生把百分數的意義,性質,運算和應用分別進行歸類比較,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這樣,把百分數的知識納入分數的知識系統中,使學生原有知識結構中的相關知識由「泛華」走向「集中」,學起來自然就容易多了。又如,素數與互素數,偶數與合數,整除與除盡,公因數與公倍數,側面積與表面積,正比例與反比例等等數學概念,唯有通過比較方能更好的確定概念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達到學生的思維由「模糊」走向「清晰」的認知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二、重視分析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分析與綜合是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兩個面。是思維的基本過程,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和基本能力。分析與綜合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廣泛的應用,通過分析可以理解某一數學知識的要素及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通過綜合又對數學知識有了全面和整體的理解。
⑤ 求列舉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案例,體現了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統計》教學案分析義教版三年級下冊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統計》的第一課時《簡單的數據分析》是在學生已有的縱向條形統計圖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橫向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通過這些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本冊教材的統計內容與上冊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由縱向條形統計圖變為橫向條形統計圖。那麼,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學生熟悉的例子——銷售礦泉水,激發學生的學習統計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應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提供學生表現的領域和機會,從原有縱向條形統計圖入手,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發現用原有統計圖不能解決今天的問題,在新問題和舊知識的相互碰撞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親自探索事物、主動地發現知識,再運用啟發、討論等學習方式引導和激勵學生產生愉悅的心理和表現慾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發展、自我表現,鼓勵學生充分地表現自己的個性、特長和才能。教師的主導作用應旨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按自己的方式去學習。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統計》的第一課時《簡單的數據分析》教學目標:1.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2.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感受到統計對於決策的作用,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3.加強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學准備:每人一張空白的統計圖(縱向),四人小組一張空白的格子圖。教師為准備一些空白統計圖(橫向)。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師:同學們,天氣越來越熱了!你們喜歡喝什麼品牌的礦泉水呢?師:是的,市場上有這么多品牌的礦泉水,超市的李叔叔也統計了6月3日~10日的幾種礦泉水銷售情況。 師:說說,你從統計表中獲得了那些信息?師:你能將這些信息製成縱向條形統計圖嗎?(請同學們自己製作統計圖)在縱向條形統計圖中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一格表示多少?你們還有什麼疑問?統一礦泉水的銷售量是多少?統一礦泉水的銷售量是65箱。你能將統一礦泉水的數據填入統計圖中嗎?(格子不夠)(二)提出問題,探究新知。畫出條形統計圖,我們就能清楚的看出賣出的各種礦泉水之間的差異。但是,有時候紙的空間太小,不夠畫出這樣縱向的條形統計圖,那怎麼辦呢?怎麼辦?交流討論你們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學們分小組討論一下)(比較各種不同的方法,引出橫向條形統計圖)橫軸表示什麼?一個表示的數量是多少?縱軸又表示什麼?(根據回答出示空白縱向條形統計圖)引出新課:如果我們把縱向的條形統計圖變成橫放的條形統計圖,那占的上下空間就小了。這樣橫軸就變成表示礦泉水賣出的數量,縱軸變成表示各種不同品牌的礦泉水。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師:你能和四人小組的夥伴討論討論,再試著設計設計嗎?(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設計橫向的條形統計圖。)交流匯報展示四人小組的作品。學生自己介紹本組設計的條形統計圖。師肯定孩子的創作,並出示規范的橫向條形統計圖。全班學生說說橫向條形統計圖橫軸、縱軸、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全班學生完成書上沒畫完的橫向統計圖。分析數據,解決問題。A:師提問:根據橫向統計圖上的數據,你知道了什麼?B:你能提出什麼問題?C:你認為應多進哪種礦泉水,為什麼?D:師小結:你看,統計圖還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問題,幫我們決策。(三)鞏固練習 拓展知識。A:看橫向統計圖,說說統計圖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B: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根據圖中的信息,將表格填完整。並說明理由。(四)、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你對自己、同學這節課學習的表現有什麼評價?生成與反思(一)不斷打破平衡,在碰撞中感悟知識不是簡單的灌輸,學生的學習也不是簡單地傳授,讓學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過程中漸進、發展,才能培養有思想、有創造的學生。教學就是要從學生生活的實際和知識北京中提煉出有趣的 、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挑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以此來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分析事物,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發展學生看待問題的新觀念。精彩回放畫出條形統計圖,我們就能清楚的看出賣出的各種礦泉水之間的差異。但是,有時候紙的空間太小,不夠畫出這樣縱向的條形統計圖,那怎麼辦呢?怎麼辦?交流討論你們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學們分小組討論一下)生:我想向上加格子。師:試一試,這種方法在這里適用嗎?生:我覺得不合適,因為向上加格子,位置不夠。師:還有別的方法嗎?生:我想的辦法是用一格表示數量10。師:這個方法怎樣?生:我覺得很好!生:我認為一格表示10的時候,45和25不好畫。師:還有別的方法嗎?生:我想的辦法是塗旁邊的格子。生:這個方法不好,不容易將不同的礦泉水進行比較。師:還有方法嗎?生:我將橫軸和縱軸對調一下,格子就夠了!師:這個方法真特別,能行嗎?生:試一試就知道了!(二)在交流中碰撞,在探索中升華,彰顯數學的魅力。數學給人的印象一貫是抽象而枯燥的,簡單的看圖分析統計,會讓學生覺得缺乏挑戰,讓學生感到簡單乏味。學生對統計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看圖中,興趣也不會長久,更談不上終身學習的願望了。所以,我在題材的選擇上盡量凸顯趣味性、挑戰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學習數學的樂趣。根據圖中的信息,將表格填完整。並說明理由。生:我認為一月份的銷售量是200瓶、5月份銷售600瓶、8月份銷售700瓶。師:你的理由是什麼?生:這種飲料一月剛上市,只銷售了200瓶,後來越賣越好。生2:我認為一月份的銷售量是200瓶、5月份銷售700瓶、8月份銷售600瓶。因為一月比較冷,買飲料的比較少,5月勞動節大家都喜歡購物,所以銷量好,8月比較熱,銷量也好,不過大家更喜歡吃冰淇淋。生3:我認為一月份的銷售量是700瓶、5月份銷售600瓶、8月份銷售200瓶。我認為一月份這種飲料剛上市大家都想嘗一嘗,可是這種飲料不好喝,因此銷量開始下降。生4:我認為一月份的銷售量是600瓶、5月份銷售200瓶、8月份銷售700瓶。我認為一月份這種飲料剛上市大家都想嘗一嘗,可是這種飲料不好喝,因此銷量開始下降。於是生產廠家開始調整產品,味道好了銷量又上升了。……
⑥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隨著統計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化,人們逐漸認識到,統計學習的價值與目標不單單是形成「畫統計表、求平均數」等技能,其核心價值在於「通過數據分析問題形成「數據分析觀念」。《數學課程標准》中關於「統計與概率」強調在「統計與概率」的教學中,應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數據分析觀念,讓學生知道我們不是為了統計而統計,統計就是為了分析,這樣的表述體現了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所謂數據分析,是指用適當的統計方法對收集的數、信號、圖像等信息進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開發數據資料的功能,發揮數據的作用。數據分析在課堂教學中更像是一種方法、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引領著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選擇分析方法和工具、作出推斷、獲得結論等一系列具體的體驗過程。
這種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創設引導情境,讓學生能夠從中悟出統計的價值,在交流討論中逐步增強自己的數據分析觀念。那麼,如何使學生建立數據分析觀念,提高數據分析等能力呢?
一 、設計情境,培養收集數據的興趣。
統計觀念絕非等同於計算、畫圖等簡單技能,而是一種需要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感覺。要使學生建立統計觀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他們有意識地從現實生活中去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統計活動的全過程中去。
例如,在一年級「統計」的教學中,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特別喜歡看動畫片,教師選取了四部動畫片(《大頭兒子》、《熊出沒》、《貓和老鼠》、《喜羊羊與灰太狼》)為教學素材,讓學生從中選擇一部動畫片在少先隊隊會中播放。剛開始,學生各持主張。後來看到老師面露難色,他們很擔心看動畫片的美好願望會因為全班同學意見不一而落空。這時班長想出一個好辦法:老師說出一部動畫片名,喜歡的同學就舉手,數出每部動畫片喜歡的人數,哪部動畫片喜歡的人數多就看哪部動畫片。這樣,通過調查統計活動,確定了觀看的動畫片,讓學生感受到統計活動是決定大家觀看哪部動畫片的一種需要,初步體會到了統計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又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又如教學六年級下冊扇形統計圖第1個例題時,教材中提供的是彩電市場各種品牌彩電的市場佔有率情況,這個題材離學生生活還不是很近,正好這幾天學校要組織一次春遊活動,我靈機一動,何不讓他們先在班級里做個調查,統計一下全班最喜歡的各種水果的人數,再根據他們的調查數據用多媒體技術現場製做出扇形統計圖?學生們興致很高,搶著說出自己最愛吃的水果,在製做扇形圖時,我有意將好幾種水果合並到「其它」一欄。
再讓學生思考:1、你能判斷出喜歡哪種水果的人數最多嗎?2、你有什麼修改建議?
由於不是老師提供的現成信息,而是學生自己統計得來的數據,並且與他們最愛的春遊活動有關,所以學生的探索興趣很高。他們很容易就發現,統計圖里提供的數據「其他」這一欄比較籠統,沒有完全展示同學們喜歡各種水果的完整信息,因此無法判斷出喜歡哪種水果的人數最多。從而認識到:在根據統計圖作判斷和決策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從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出發,不要單憑直觀感受輕易下結論。這樣,讓學生親歷數據的統計、分析的過程,使他們更能體會數據中蘊含的信息,也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確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的確離不開數學。
收集數據不能由教師作為任務布置,應該是學生的自發需要。動機的激發與活動情境創設直接相關。好的活動情境紀要有數學味,也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二、實踐應用,掌握統計數據的方法。
要建立統計觀念,必須真正投入到運用統計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讓學生親自收集、描述和分析數據。也就是說,不但要有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還要有一些具體的辦法。
例如,我組織學生調查我校各年段學生在學校陽光體育活動中「最喜歡哪項運動」的問題。學生就要從低、中、高年段活動項目中的「丟沙包、做游戲、跳繩、踢毽子、羽毛球、乒乓球、呼啦圈、籃球、排球」等多項活動進行分年段調查取樣,也就是說,學生要懂得結合調查的目的及調查這個問題所涉及到的內容設計一份合理的調查表。其次要懂得如何去獲取有效的原始材料,從經驗上講,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運動的喜好程度有較大的差別,最好的方法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數量,按比例抽取樣本,這樣就能簡單地收集到「好」數據了。最後還要懂得如何從原始材料的整理、分析中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並根據各種統計圖表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圖表來展示數據等。
我還結合學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素材組織學生搞小調查。例如,調查統計學校周圍道路交通(運輸量、車輛數、堵塞情況、交通事故等)狀況,調查統計學校食堂中最喜歡吃的菜,調查統計全班同學的壓歲錢金額等,鼓勵學生用多種手段整理和表示數據,使學生更好地體會統計的作用、理解統計的概念、把握統計的內涵、形成統計的觀念。
三、合理質疑,理智的看待生活中的數據,。
我們身處在信息時代,每天都要接觸到大量的統計數據,這些數據往往並不需要我們自己收集和分析,報刊、電視、廣播、互聯網都會給我們充分提供。那麼,這些數據和解釋都可信嗎?
在學習「眾數」這個內容時,學生曾經接觸過這樣的問題:
張三去找工作,看到兩則招聘廣告:
甲廠招聘廣告寫著:………月平均工資 1850元/ 人。
乙廠招聘廣告寫著:………月平均工資 3400元/ 人。
根據兩個公司提供的「平均工資」信息,判斷該去哪個公司應聘。其中一個公司因為有少數高薪者,平均工資較高,有些學生不了解平均數的確切含義,想當然就選擇了這個公司。由於總體數據中有少數幾個偏大的數,造成平均數「虛高」現象,導致學生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因此,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對統計數據進行理智選擇和分析的意識,能對數據進行合理的質疑。
首先,我們要指導學生讀懂數據,理解它所代表的信息。例如上述例子中的「平均工資」,它很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它的高低並不能真實地反映公司其他員工的收入水平。在本題中,應該看大多數員工的工資情況,也就是「眾數」更合理。
其次,我們要引導學生以理智的心態,進行合理質疑。當我們面對媒體公布的數據時,既要能從中獲得盡可能多的有用信息,還要保持理智的心態,對數據的來源、收集數據的方式、數據的呈現方式、由此得出的結論要理智地看待生活中的數據,進行合理的質疑。
四、分析數據,作出大膽而合理的判斷 。
現實生活中經常遭遇邏輯推理無解而只能通過統計求解的情景,因此,要能運用數據作出大膽而合理的判斷,這種判斷,雖然不像邏輯推理那樣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它可以使我們在常識范圍內不能作選擇的地方作出某種決策,從而提供足夠的信心。
如在調查最近播出的綜藝節目 「爸爸去哪兒」的兒童人物中,你最喜歡哪個小朋友?全班35名學生中,有10名學生最喜歡Kimi ,有8人最喜歡Angela,有6人最喜歡森蝶,有5人最喜歡石頭,有4人喜歡天天,。從統計的數據中,可以看出,這個班的大多數學生最喜歡Kimi。從這個解釋中又可以預測在這個群體中,Kimi將有較大的影響力。如果再進一步預測,那麼投資Kimi將有巨大的潛力,或者說請他拍廣告的人就多了。
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分析數據,光看見了還不夠,還要去思考、去判斷、去預測。包括能否回答開始提出的問題、能否解決其它問題、能否進行預測,為什麼數據會呈現這種情況。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將數據與自己及周圍世界統計數據相結合,從不同角度挖掘了數據的用處,能更加體會到統計的作用。
總之,統計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很緊密,我們的教學就是使學生產生結數據的親切感,願意去分析數據提取信息,遇到問題時願意去收集數據來幫助解決問題,真正投入到統計的全過程,體會到數學為生活服務,從而培養統計中的數據分析觀念,提高數據分析能力。從而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⑦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14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
一、前言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定稿)》(以下簡稱《標准》)是針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制定的。根據《義務教育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標准》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明確數學課程的性質和地位,闡述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提出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標准,並對課程實施(教學.評價.教材編寫)提出建議。
《標准》提出的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組織應當遵循這些基本理念和目標。《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每一個學生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標准》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應當遵照《標准》的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發展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為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關的目標和內容,以利於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標准》提供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案例,供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參考。
二、設計理念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對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所必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要得到發展;要符合數學科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為此,制定了《標准》的基本理念與設計思路。
基本理念
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利於學生經驗.思考與探索。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生活化.情境化與知識系統性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化和多樣化,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益友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要處理好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盡力信心。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以及所具有的優勢,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三、設計思路
(一)關於學段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整體性,《標准》統籌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設計思路
(二)關於目標《標准》提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分學段目標,並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具體闡述。《標准》用了「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運用」等認知目標動詞表述知識技能目標的不同水平。一句「基本理念」,數學學習必須注重過程,標《准》使用「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認知過程動詞表述學習活動的不同程度。使用這些動詞進行表述是為了更准確地刻畫上述四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在《標准》中,這些動詞的具體含義如下。了解(了解認識):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徵;根據對象的特徵,從具體情景中辨認或者舉例說明對象。理解:描述對象的特徵和由來,闡述此對象與相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對象用於新的情境。運用:用已掌握的對象,選擇或創造適當的方法。經歷(感受):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感性認識。體驗(體會):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認識或驗證對象的特徵,獲得經驗():驗。探索: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發現對象的特徵及其與相關對象的區別和聯系,獲得理性認識。
(三)關於學習內容之一:數與代數
在各個教學段中,《標准》安排了四個方面的內容:「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數與代數「數與代數」的主要內容有:數的認識,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數的運算,數量的估計;字母表示數,代數式及其運算;方程.方程組.不等式.函數等。
在「數與代數」的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建立數感和符號意識,發展運算能力,樹立模型思想。
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表示.數量大小比較.數量和運算結果的估計等方面的直觀感覺。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景中的數量關系。
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一般性的運算和推理。建立「符號意識」有助於學生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運算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運算是基於法則進行的,通常運算滿足一定的運算律。學習這些內容有助於理解運算律,培養運算能力。
模型也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方程.方程組.不等式.函數等都是基本的數學模型。從現實生活或者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是建立模型的出發點;用符號表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是建立模型的過程;求出模型的結果並討論結果的意義,是求解模型的過程。這些內容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意識,體會數學建模的過程,樹立模型思想。
關於學習內容之二:圖形與幾何
圖形與幾何「圖形與幾何」主要內容有:空間和平面的基本徒刑,圖形的性質和分類;平面圖形基本性質的證明;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和投影;運用坐標描述圖形的位置和圖形的運動。
在「圖形與幾何」的學習中,應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空間觀念是指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像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能夠想像出空間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根據語言描述或通過想像畫出圖形等。
直觀與推理是「圖形與幾何」學習中的兩個重要方面。幾何直觀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幾何或者其他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在許多情況下,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幾何直觀不僅在「圖形與幾何」的學習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中。
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是人們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思維方式,也因此,與直觀一樣,推理也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中。推力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合情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出發,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等推測某些結果,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演繹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包括定義.公理.定理等)出發,按照規定的法則(包括邏輯和運算)驗證結論,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情推力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現結論;演繹推理用於驗證結論的正確性。
關於學習內容之三:統計與概率
統計與概率「統計與概率」主要內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包括簡單抽樣.記錄調查數據.描繪統計圖表等;處理數據,包括計算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等;從數據中提取信息並進行簡單的判斷。簡單隨機事件及其發生的概率。
在「統計與概率」中,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數據分析的觀念是重要的。數據分析包括: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作出判斷,體會數據中是蘊涵著信息的;體驗數據是隨機的和有規律的,一方面對於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會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現規律;了解對於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在概率的學習中,所涉及的隨機現象都基於簡單事件: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是有限的.每個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統計與概率」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必須結合具體案例組織教學。
關於學習內容之四:綜合與實踐
綜合與實踐「綜合與實踐」是以一類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針對問題情景,學生藉助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獨立思考或與他人合作,經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感悟數學各部分內容之間.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及其他學科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理解。
這種類型的課程對於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是有益處的,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理地設計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既要考慮學生的直接經驗.能夠啟發學生思考,也要考慮問題的數學實質.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種類型的課程對教師是一種挑戰,教師應努力把握住問題的本質,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同時,教師又應努力幫助學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報告自己的工作。這種類型的課程應當貫徹「少而精」的原則,保證每學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將課內外相結合。
關於實施建議
為了保證《標准》的順利實施,《標准》分別對教學活動.學習評價,以及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實施建議;同時,為了更好地說明課程內容,《標准》在相關部分提供了一些案例。以上內容供有關人員參考.借鑒。
《課標》修改稿---總體目標(1)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課標》修改稿---總體目標(2)知識與技能:*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等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經歷圖形的抽象.分類.性質探討.運動.位置確定等過程,掌握圖形與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獲得信息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考
*體會代數表示運算和幾何直觀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意識和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了解數據和隨機現象,體會統計方法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和隨機觀念。*在參與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體會數學的特點,了解數學的價值。*養成勇於質疑的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課標》修改稿---總體目標(3)總體目標的四個方面,不是互相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課程組織和教學活動中,應同時兼顧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受到良好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於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
《課標》修改稿---學段目標
第一學段(1-3年級)
知識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常見的量;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了解估算。
2.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軸對稱,認識物體的相對位置。掌握初步的測量.識圖和畫圖的技能。
3.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了解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
數學思考
1.能夠理解身邊有關數字的信息,會用數(合適的量綱)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發展數感。
2.再討論簡單物體性質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對簡單的調查數據歸類。
4.會思考問題,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討論問題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結論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問題解決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4.初步學會整理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情感態度
1.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務(現象)有好奇心,能夠參與數學活動。
2.在他人幫助下,體驗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的過程。
3.了解數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系。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詢問「為什麼」的習慣。
第二學段(4-6年級)
知識技能
1.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分數.百分數的意義,了解負數,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義;掌握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解簡單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圖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了解一些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體驗圖形的簡單運動,了解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掌握測量.識圖和畫圖的基本方法。
3.歷數據的收集.理和分析的過程,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經整掌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簡單的計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數學思考
1.能夠對生活中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合適的量綱).字母和圖表描述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形成數感,發展符號意識。
2.在探索簡單圖形的性質.運動現象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3.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與表示數據,歸納出有用的信息
4.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達思考的過程與結果;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能夠進行簡單的辯論。
問題解決
1.能從社會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能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能藉助於數字計算器解決簡單的計算問題。
4.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5.能初步判斷結果的合理性,經歷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活動。
情感態度
1.願意了解社會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信息,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引導下,嘗試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
3.在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4.初步養成樂於思考.實事求是.勇於質疑等良好品質。
第三學段(7-9年級)
知識技能
1.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符號的過程;理解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掌握用代數.方程.不等式進行表述的方式。
2.探索並理解圖形的基本性質.位置關系和平移.旋轉.軸對稱等。掌握三角形.四邊形的基本性質(包括判定),掌握基本的證明方法。
3.體驗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和推斷過程,理解抽樣方法;體驗用樣本估計總體的過程,理解頻率。理解計算簡單事件概率的方法。數學思考
1.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並且能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等表述,體會模型的思想。
2.在研究圖形運動現象.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初步建立幾何直觀。
3.初步建立數據觀念,理解通過數據進行統計推斷的合理性。
4.步形成通過實例探索數學結論的思維方式。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中,初在發展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能力。
問題解決
1.嘗試在具體的情境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2.試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解不同方法的差異。嘗了
3.在與他人合作和交流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
4.在表述自己的想法時,能針對他人所提的問題進行反思。
情感態度
1.願意談論某些數學話題,能夠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2.體驗獨立克服困難.解決數學過程的過程,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具備學好數學的信心。
3.在運用數學表達現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數學抽象.嚴謹和應用廣泛的特點,體會數學的價值。
4.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質疑他人的觀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⑧ 求列舉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案例,體現了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案(包括對象、方法、內容),說明自己組的方案及其優點,別的組進行質疑.
(1)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
小組1:用談話的方法進行調查,步驟是:隨意地找同學,碰到一個同學問一些問題,問題主要有「你喜歡看電視嗎?」「你喜歡看哪個欄目的電視?」
小組2: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情況比較准確,同學們填問卷時也比較方便.
小組3: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還有一點補充,在問卷下面增加了備注欄,讓同學們挑選後還可以寫一寫問卷中沒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歡看的電視欄目,如《新聞》等.
小組4: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在下面增加了一問:你為什麼喜歡看這個欄目?
(2)評價各種調查方法的優、缺點.
三、用談話法收集電視欄目的收視情況.
1.師:現在我們用談話法來了解我班同學喜歡看的電視欄目.
(1)收集數據
喜歡看的電視欄目.
姓名 性別 喜歡看的電視欄目 原因
(2)整理數據並製成表.
2.回答問題.
(1)看各類欄目的人數各佔全班的百分之幾?男生比較喜歡什麼欄目?女生比較喜歡什麼欄目?
(2)哪個欄目的收視率最高?你從該欄目里學到了一些什麼?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有多長?你看電視與你的學習有沒有發生沖突?你是怎樣解決的?
3.小結.
數據的收集跟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失學率等,國家重大的決策的制定,都要參考有關的統計數據.-
⑨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願意主動積極地參與數據分析活動。
數據分析必須面對一堆數據,別說是小孩,就是大人,都有可能感覺枯燥乏味。因此,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選擇合適的素材。在素材的選擇上,我們可以考慮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是以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作為引入的。老師問同學們平時喜歡看什麼樣的動畫片,同學們的可能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老師讓學生初略統計出最喜歡看的幾部,然後做一個統計圖或者統計表。或者調查班級同學身高,體重情況等,這些素材都是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
二、鼓勵學生思考,使學生在修正自己想法的過程中掌握數據分析方法。
數據分析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教師要啟發學生自己想辦法,通過數據分析,學生從中提取相關信息,根據不同的背景,選擇不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比如,我們還可以出示一幅「某商場一年四季襯衫和羽絨服銷售情況統計圖」統計圖上分別羅列了衣服的銷售情況和月份,只是沒有表明具體是哪種衣服,然後讓學生完成作業,根據銷售情況說說隨著季節的變化兩種衣服的銷售情況有何變化,那種衣服在什麼季節銷售最為火爆,很多學生會冒然答題,不聯系生活實際,這樣很有可能全軍覆沒。這時需要學生積極動腦,聯系實際得出,襯衫的銷售夏季是旺季,冬是淡季;而羽絨服則正好相反!從而輕松判斷出事那種衣服!
三、加強分類與比較能力的訓練。
分類與比較是確定事物之間異同關系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有利於促進學生形成數據分析觀念。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得標准或特點,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分類,比較,整合,可以使學生的認知組成序列,形成一定的結構,結成一個系統化的整體,從而獲得結構性知識,培養了學生數據分析觀念。比如,在教學「百分數」時,教師指導學生把百分數的意義,性質,運算和應用分別進行歸類比較,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這樣,把百分數的知識納入分數的知識系統中,使學生原有知識結構中的相關知識由「泛華」走向「集中」,學起來自然就容易多了。
四、重視分析與綜合能力的培養。
分析與綜合是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兩個面。是思維的基本過程,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和基本能力。分析與綜合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廣泛的應用,通過分析可以理解某一數學知識的要素及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通過綜合又對數學知識有了全面和整體的理解。如在教學「20以內數的計算」時,教師應先讓學生了解每個數的分解和組成;在教學「分數乘法」時,我們把知識細化分成「分數乘整數」,「整數乘分數」,「分數乘分數」等幾個簡單的問題,並在逐一分析分析解決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整合成知識體系,找出異同點,概括出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我們也必須使用用到分析與綜合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廣泛應用題的結構,對應用題進行歸類,有條理,有依據,漸進式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