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情感的培養

小學數學情感的培養

發布時間:2020-11-30 12:26:52

⑴ 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真正落實新課改的精神實質,用教者的心靈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身心健康;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真正做到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現的發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因勢利導".讓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是小學數學從教者應該追求的目標.

中小學數學中要培養學生哪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性的思考,邏輯的縝密,認真的態度

⑶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國家教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把課程的培養目標細化為四個方面,即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並分別作了比較細致的闡述。發揮新課程的功能,需要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認真落實這些目標。
關於「情感」與「態度」,《標准》里是這樣具體闡述的: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活動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形成實事求是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作為一名在教學一線工作的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和同事的一些教學實踐談點體會和做法。
做法一: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華羅庚指出: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神秘難懂的原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
(一)聯系實際,學數學
新課標指出:「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引進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努力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
由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創設情境,導入新知,來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願望,激勵學生積極參加數學活動。
案例:
我的同事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前,布置學生在生活中找一個實際應用的百分數,課一開始,就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數,並且說說是在哪裡找到的。學生因為有準備,發言積極。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了100%純牛奶。
生:我在酒瓶的標簽上找到了酒精度45%。
生:我在媽媽的上衣標簽上找到了羊毛含量85%,滌綸含量15%。
……
師:聽了這么多同學的回答,你想到了什麼?
生: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
生:在生活中,人們為什麼要經常用到百分數?什麼叫百分數?
生:酒精度45%是什麼意思?
這時,其他同學臉上也露出困惑的表情,他們期待老師的解答。
師順勢引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百分數。
在這個案例中,老師在課前到現實生活中收集信息,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有廣泛應用,促進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這樣導課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標准》中還明確提出:「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解釋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就涉及導如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建立數學模型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但到了教學中,我們又常常忽視了它。很多時候,學生走進課堂,就像走進了一個早已預設好的外在於他的「書本世界」,而當這個「書本世界」與他過去的「經驗世界」沒有很好的聯系和溝通時,他就無法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了。
由此,我們在小學數學中要注重實踐活動。
比如在學習20以內加減法後,有這樣一道題:我家住在( )樓,每天下樓走( )層樓梯。外婆家住( )樓,每天下樓走( )層樓梯。爺爺家住( )樓,每天下樓要走( )樓梯。有學生在老師講解後對於如「住在5樓走4層樓梯」的答案感到疑惑不解,我就帶著學生從教室所在樓層走到一樓,這樣親自走一趟,有的學生還得出了走幾層樓梯只要把樓層數減1,瞧,學生多聰明!老師給學生的答案遠沒有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索到的知識那麼令學生印象深刻。我從這個教學活動中得到啟示,在後來教學克和千克的認識時,就稱好重量為1克、1千克的物品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1千克的重量,在教學米和千米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體會1千米到底有多長?我在學校操場量好100米長的跑道,讓學生走5個來回,在課堂練習中讓學生選合適的單位填空,學生很輕松地就選到了合適的單位。
在上面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的「書本世界」和「經驗世界」聯系起來,學生在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二)聯系實際,用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價值觀
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體會其價值,更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我校一年級教師在教學「分類」這一內容後,就根據低年級學生自理能力比較薄弱的實際和需要,安排學生先整理書本,在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實踐活動,課堂中學生興趣高漲,氣氛活躍。
除了在課堂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外,我們還可以延伸到課外,比如在學生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後,教師可靈活運用教材,設計一些嘗新的練習題,讓學生課後完成。比如:
你的房間長多少米?寬多少米?面積有多大?
如果要鋪上地板磚,鋪哪種規格的適合?要鋪多少塊?(30cm×30cm 40cm×40cm 50cm×50cm)
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某些數學知識的教學,教師設計一些簡單的貼近學生個人生活的實際問題,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價值,同時也會產生成就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這樣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能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學生的數學能力、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都能得到培養和發展。
(三)聯系實際,做數學
「做數學」是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觀念,它強調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現實的體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有重要意義。
作為一線老師,我們要讓現實的 、有趣的、有探索性的數學問題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部分,讓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生動、有意思起來。
由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引導並鼓勵學生到現實生活中仔細觀察、收集信息,鼓勵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應用知識和經驗,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思路,探索問題的多種解法。
做法二:讓學生學會提問,培養學生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人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可見,問是知之始。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敢於提問、善於提問,讓學生在質疑中反思,培養學生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如何讓學生學會提問,問到要害處,我認為關鍵在於讓學生掌握提問的基本方法,學會把數學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問出來。如學生可以這些方面提問:(1)在知識的來歷上提問。(2)在知識的「為什麼」上提問。如對某個問題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還搞不清楚,就可據此問題。(3)在知識的「歸納或分類」 上提問。如果對知識不會歸納整理,分不清類型,可就此提問。(4)在知識的「去脈」上提問。如果學了某個知識後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問。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除了重視讓學生提問,還要重視給每個教學環節留適當空白,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凡是學生能探索出來的決不代替,凡是學生獨立思考出來的決不暗示,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造,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做法三:重視課堂評價,它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的方法之一。
《標准》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也需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肯定與表揚獎勵,使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悅,樹立信心。
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課堂評價。我認為,課堂評價應該做到:(一)評價須客觀公正,且力求有激勵性、有針對性。如果答對了,給予表揚鼓勵;答錯了,也可從態度、姿勢、聲音等方面予以肯定。(二)評價學生因人而異,不同「一把尺」。對學困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要給予肯定與鼓勵。對優生,要求要嚴格,標准要搞,才有利於促進他的進取。(三)評價獎勵也要有個「度」。如果濫用,就會喪失其應有的價值,會讓學生「迷失自我」。
總之,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要注意把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與關注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造性引導到數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

⑷ 高效課堂下怎樣培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

【1】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馬紅莉 河南省鄭州鐵路第三小學
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華人丁肇中說過:「興趣比天才重要」。實踐證明:在影響個人生涯規劃與發展的眾多主觀因素中,興趣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所起的作用最大。那麼,什麼是興趣?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或者說,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興趣根據起因不同有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之分,直接興趣是由於某些事物或活動帶來情緒感染而引人入勝所直接引起的,間接興趣是由於事物所導致的結果具有意義而發生的。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可以互相轉化,也可以相互結合,從而更有效地調動你的積極性。在學習中兩種興趣缺一不可,缺乏直接興趣,學習就會枯燥無味,沒有間接興趣,學習無法長久持續。這兩種興趣達到有機結合,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條件。
對於小學生而言,教師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生動形象,富有情趣,接近於生活的情境更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一、創設學習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來看,6~12 歲雖然是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但卻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卻是一個抽象、系統、邏輯性強的學科,所以對於小學生來說,直接展示給他抽象的數學知識,他們難以接受,以至於喪失對數學的興趣。但數學本源於生活,它植根於生活,只要教師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根據所學知識,創設生活情境,就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利用兩個小朋友分月餅,先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一人兩個月餅,請其他同學用數字來表示每人分的個數。同學寫「2」;重新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一人一個月餅,請其他同學用數字來表示每人分的個數。同學寫「1」;重新把一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請其他同學用數字來表示。這時學生開始出現爭議,有同學說「一半」有同學說「半」……等等,形形、各種各樣,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已經進入了學習狀態,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二、抓住契機,引導合作,為長久興趣奠定基礎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一個人今天在學校的學習方式,應與他明天的社會生存方式保持內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學習正是這種一致性的切入點。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有效地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小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能力,學會在合作中自主探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利於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整。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教師要有意識地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參與討論,至於四人討論,兩人討論,到不可限制,根據問題的需要,學生可選擇組內成員,甚至於全班一起討論。例在教學小學第五冊數學「有餘數除法」時,有這樣一道習題:我們班44 人,玩激流勇進每船坐5人,如果我們班都玩「激流勇進」應該租幾條船》?方法學生都知道,用除法做,但在解答時就出現了問題:有同學提出:「老師,44÷5=8(條)……4(人),租8 條船,還餘4 人,不能全班都玩呀,」我就及時抓住這個問題,首先肯定這位同學大膽質疑地勇氣,附帶教育大家:「無論生活,還是學習,甚至於以後的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選擇逃避,有的選擇勇敢面對,像這位同學就屬於後者,發現了問題,及時提出來,這本身就是學習。」這樣無形中就鼓勵了同學積極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問題的能力。「當然發現了問題,我們還要解決問題。這個問題我們該怎樣解決呢」?這時,同學情緒高漲,一位學生說:「老師,就租8 條船,剩下的4 人不去玩。」「不行。」另一位同學說:「要你留下來,你願意嗎?這是我們班集體的活動,大家都要去。」又一位同學說:「要不行,擠擠,把這4 人分在這8 條船上」。「也不行,那就超載了,很容易出事故,現在有很多因為超載出得事故,死傷了那麼多人,教訓還不夠嗎」?大家陷入沉默。「要不再加一條船!」又有一位同學站起來猶猶豫豫地說。「大家認為呢」?我及時提出問題。一番思索之後,雖然有同學認為有些浪費,因為只剩下4 人,一條船坐不滿,但卻找不到比這更好的意見,也就以這條方案為最佳方案。最終一致形成決議,在8 條船的基礎上再加一條船。我個人認為,這次討論不僅使學生獲得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最終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使學生不自覺中履行了一次交通法規,可謂一舉多得。這樣久而外之使學生形成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好習慣。
三、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我們小學數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不僅直接關繫到小學生在校所學知識的掌握,而且關繫到今後知識的增長和未來人才的成長。它既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論問題,又是具體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實際問題。以來,由於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中人們只注意強調傳授知識,偏重於「滿堂灌」,滿足於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對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很不重視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加速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條件下,人們對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開始予以重視,進行這方面試驗的老師也愈來愈多。這對研究和探索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規律以及具體的途徑和方法等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是小學生進行創造性再次學習的基礎條件。
創造性再次學習,實際上是在舊有知識的基礎上,取得更深層次的提高。創造是需要靈感的,但所謂「靈感」,不過是知識、技能和技巧積累的一種突破。知識、技能,尤其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行再次學習的基礎。學生的任何深入學習,都是在掌握一定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開始的。不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再次講學習也就缺乏依託的基礎。這就如同建築高樓大廈一樣,沒有基石、鋼筋、水泥、磚瓦等基本的物質條件和建築工程人員的嫻熟的技能技巧,任何高樓大廈都是建築不起來的。缺乏基本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就等於缺乏再次學習的基礎條件,沒有這個基礎條件的堅實,何來數學學習興趣的提高,更無法進行創造性的再次學習了。一般說來,基礎知識學習掌握得愈扎實,基本技能技巧愈熟練,思維就愈靈活,思路就愈開闊,創造和發現能力就越強,學習的興趣就越濃厚。
四、開放作業形式,鞏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強調數學教學要注意實際,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能夠應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只有將學習的內容放到具體生活情境中去,讓學生在具體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學數學,解決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得以鞏固,激起學生的創新,促使學生向更高目標挑戰。
為此我們不必把作業作為一種形式,把學生作為做題機器。學數學就是為了用數學,如果換種方式也許會讓學生更加愉悅的接受,更圓滿地完成任務。例如:在學完「平均數」時,我給學生留下一個這樣的作業:「請比較我們班六個組的平均身高,找出哪一個組高一些,它比最低組高多少?」這個作業表面看似是一個簡單求平均數的問題,可實際操作中要測量出每個人的身高,而且一個人往往完不成,還要多人合作測量。但這是他們身邊的事,他們也想知道,這就激起了學生完成這個作業的興趣。也許這比空洞地對學生說:要多做題,才能把數學學好,多驗算才能更准確等等老聲長談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2】
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
山西省陵川縣實驗小學 趙雲

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以《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為指導,創造性的實施教學,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教學方法。
一、提出問題,激發學習興趣
人的一生正是從問題開始,人的生活主題就是解決一系列與生活有關的問題,所以問題是學習的開始,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子。我在教學中,無論是復習舊知,還是傳授新知,總是要精心設計幾個與教學中心有直接關聯的問題來學生的學習思維,指明教學目標,引出探究問題的數學學習活動。
孩子們往往對課始的問題倍感興趣,激起了強烈的解決問題的慾望,從而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如在《分蘋果》時,一上課,我高高的舉起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問同學們,誰想吃這個蘋果?這么多小朋友都想吃,那我們只能分吃了。那怎樣分呢?這時,學生想出了分蘋果的辦法。然後我又出示了一盤蘋果,讓學生說說這些蘋果怎麼分?誰分得巧,分得方法多,老師就把最大最甜的蘋果獎給他(她) 。孩子的興趣甭提有多高了。在這樣興趣盎然的氛圍中,拉開了數學學習的帷幕。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創設情境是為了使學習富有成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更感興趣,並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我在課堂中,先以抓住學生注意力為完成教學目的為前提,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根據教學內容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有情境,每個學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個角色。這樣,讓學生在情境中參加各種活動,學生玩中學,學中玩,使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伴隨而來的愉快情緒體驗交織在一起。
三、生活,誘發學習興趣
數學除了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外,更具有鮮明的生活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就盡量使問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覺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一來,讓學生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地更緊密。學生會感覺到學習數學是為了生活,學好數學是為了過好生活,因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慾望就會激起學生內心深處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四、克服困難,穩定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又無法克服,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降下來。如果經常困難重重,就會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失去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採取措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要盡量克服學生學習中的困難。每節課應該做到中心問題當堂解決,切不可問題成堆。實踐證明,只有減少學習中的困難,才能穩定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樹立信心,逐步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總之,只有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我們教育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小學生數學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其中的興趣點有的放矢地融入到教學中去,演奏好四部曲,譜寫好興趣之。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到知識,在樂趣中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
不知道這東西有沒有用

⑸ 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論文:如何培養小

(一)情感與態度的內涵及理解
情感,「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即對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新課程目標中的「情感」不僅指熱情和學習興趣,還包括愛、快樂、審美情趣等豐富的內心體驗。情感可分為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美的情感。態度,是在一定情景下個體對人、事或事件,以一定方式進行反應的一種心理傾向。由認知成分(對態度對象信念或真實知識)、情感成分(對人對事的情緒反映)和行為成分(對客觀事物的外顯行為)構成。
(二)理解情感、態度兩者之間的和諧統一
新課程標准中的情感和態度,是小學數學課程目標之一,是從小學數學的實際提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形成以認知為基礎,以情感為核心,情感的結果是態度。情感教育有利於形成端正的態度和培養高尚的情操。態度教育有利於人的潛能的激發、突破自我,對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情感、態度二者緊密聯系構成人整體意識中的二個側面,體現了其內部的和諧統一。
二、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和態度的分析
(一)學生自身的情感態度因素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力量,它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整體。動機是激勵人們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原因,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內部動力。學習動機來源於學生的需要,可以說需要是產生動機的基礎。從學生的需要來分析,它可以來源於內部,也可以來源於外部,前者就是內部需要(內部動機),後者是外部需要(外部動機)。內部動機來自對知識的嚮往,緊張學習後感到的樂趣,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與需要。外部動機來自社會和教育的需求,與學生所處的周圍環境相聯系,特別是教師的批評或表揚起著經常的直接作用。
(二)教學環境中教師的情感因素
教學環境中的情感因素是很多的,而且隨著教學過程的進展,教學環境又是多變的。但教師的人格特徵,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影響;在教學中的情感投入、教師的風格等情感因素對教學過程發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為教師的人格特徵必然影響教師的看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廣泛接觸,使教師的人格特徵必然對學生學習態度產生影響。優秀教師的人格特徵對學生具有一種無形的感召力,熱情和善解人意的教師可以滿足學生的附屬需要,這都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培養小學數學學習情感與態度的策略
學習情感是指因學習而產生的種種內心體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把培養學生的情感與態度作為數學學習的四個總體目標之一,置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積極的情感與態度呢?結合多年的教學心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教學內容的情感化
數學內容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比較枯燥無味,但新教材在內容的選取和編排上已作為很大的改變,增設了許多有情趣的內容。首先,教師要結合具體情況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根據學生喜歡生動活潑、五彩繽紛的心理特點,可利用圖畫、實物、投影、多媒體等手段創設不同的情景,增強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其次,由於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充滿了情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要注意將數學模式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良好的問題情境創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迪,是為學生鋪好探索知識的道路,是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疑是思路之始,學之端」,以疑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是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主動探索,獲取知識,增長能力,培養創造思維。
(三)教師轉變觀念,營造快樂的教學氛圍
過去,數學給學生的感覺似乎枯燥多於生動,深奧多於有趣,數學教師都給學生嚴肅、刻板的印象,這些都讓學生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社會在不斷發展,知識在不斷更新,教材在不斷改革,教師也應不斷改變。教師教態自然親切,眼神機敏、寬容,語言和藹、幽默,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感情,對教師所教的科目也就容易喜愛。
(四)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熏陶學生的情緒
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往往也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為了做到為人師表,我十分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水準,加強各方面的修養。教師是課堂心理環境的直接創造者,教師良好的情感是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的開端。教學活動中,教師每時每刻的情感都被學生關注。
(五)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本保證,是一種可貴的心理狀態。它能將人的潛能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並達到最佳狀態。但學生的自信心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又在數學課的的學習中表現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多鼓勵、表揚,幫助他們消除失望的心理,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作業批改中,重要的是注意學生的思維障礙,引導學生自己去檢查、分析,找出錯誤,自己糾正錯誤。對於學生獨特創新的解題方法,及時表揚肯定,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便會激起追求無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對比:對自信心較強的孩子多進行橫向對比,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認識到比自己強的同學還很多;學困生多進行縱向對比,將自己的現在與過去對比:進步了沒有?那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怎樣才能做得最好?這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真正了解自己,努力長善救失,揚長避短。學生對自己的數學進行正確的評價,能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⑹ 談小學數學學習中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切好的開始。小學階段是培養兒童形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特殊意義,而且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中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學習新的知識更為重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應該是多層面的,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本著「提出要求,具體指導;常抓不懈,嚴格訓練;言傳身教,當好楷模」,有意識地去培養他們。 一、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平時我們總會聽到有些老師在議論:現在的學生學了幾年的數學連數都不會寫。作業做得讓任課教師頭痛不已,這就是學生沒有養成好的書寫習慣。 1、平日積累,小處著手。在學生剛入學時,我不但要求孩子們計算上認真,而且在寫數時強調數的美感,充分利用田字格,要在田字格上做練習,田字格是一年級上學期用的,我要求他們在一年級階段都要用,對寫得好的孩子大加表揚,對寫的不太好的孩子不是簡單的批評,而是手把手的教,告訴他哪個數寫的好,沒有寫好的的應該如何改,只要有一點進步,就會給與表揚和鼓勵,讓他有信心寫好。慢慢的學生們在認真做題的同時也會格外注意自己的字是否寫的工整,漂亮。 2、言傳身教、當好楷模;學生在學習中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莫過於老師了,學生特別喜歡模仿,他們從模仿中學習。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一定的威信,教師的行為習慣經常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教師在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的書寫習慣也會深深地影響他們。在教學中我首先以身作則,不論是板書還是平時批改作業我都會做到工整、美觀。如果平時在黑板上板書寫的不太合格的時候,我會擦去重新寫並在寫的時候把痕跡擦乾凈,力求一次寫好。 二、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1、及時表揚,快速進入狀態。學生在剛剛聽到時不是特別容易進入學習狀態,如果不注意培養學生一上課就能進入學習狀態,就會使學生整節課都處於渙散的地步,教師也會因為課堂氛圍提不起精神,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針對這一現象,我不是用懲罰而是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設計了課前獎勵的活動,如果在上課鈴一響不論老師在不在,都能做到快速拿出書和學慣用品,並能安靜的等老師來上課,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貼黑板後面的光榮欄里,攢夠三朵就可以換一顆大的紅五星,作為學期末優秀學生的評價方式之一。有了這樣的活動學生在起初會有趨利行為,為了小紅花主動做好課前准備,但習慣成自然,慢慢的他們就會課馬上就進入學習狀態。 2、興趣入手,強化注意力。人類的任何實踐活動都需要具備高度的注意力,它是人類一切心理活動的先導和前提。一個人形成了對學習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心不在焉的學習習慣,即使在非常安靜的環境,也不能專心學習。課堂上我運用多種手段,引起學生注意,使他們產生興趣,便把題目變成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提高,注意力自然也就強化了。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新課標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在數學中培養孩子能力不能靠老師填鴨式的灌輸方式,這樣會使很多孩子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更多的給予孩子動手實踐機會,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動手的機會增多,勢必會影響教學進程,在教學過程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完成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而且實踐過程記錄的也不是很理想。經過幾次動手實踐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學生正是有了這樣的動手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4、沒有思考的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有效地學習就是激勵學生積極的自主思考。在課堂中多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時時體驗成功的樂趣,這樣才會激發學生向更深層次的問題思考。讓學生在開放的現實情境和思維空間里已有數學經驗和數學知識充分展示思考、探索、交流活動。在體交流這樣既尊重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個人策略,又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使學生的創新潛能得以釋放。 三、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 1、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進行飽含愛心、耐心和細心的教育,呵護稚嫩的童心健康成長外,怎樣去調動這些頑性十足,又充滿探索好奇心的孩子的積極與互動,除了採取多種方教學外,課後的作業也不容忽視。怎樣吸引他們的目光,提高學習的效率,我在批改作業方面做了一些小小的嘗試使用了「批改+語言評價」的方法。除了在給學生作業等級評價的同時還對於學生評語式的批評和表揚。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誘導學生思考,自我改錯。當學生在作業中,出現審題、計算、、判斷等方面錯誤時,我會在錯誤的地方作個記,寫上「運算順序對嗎?」 「想清計算公式」或「請仔細再算一次結果」等評語,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改正。這樣就會減少學生的消極情緒,也不會打擊他的信心,同時,引起學生對錯誤的重視,明確錯誤的原因,能有的放矢地改正,而且印象深刻。肯定學生的獨特見解,激活創新意識;對學生作業中的巧解、靈活解答、一題多解,我會在下面寫下「這種方法想法獨特,有小數學家的風范」「你能從不同角度想問題,解法這么多」等評語,鼓勵他們敢於標新立異,大膽探索。 3、小學生正處於人生中最頑皮、最活潑好動階段,在做作業時會出現許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此,我在批改時注意方法,對症下葯,力求他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對於寫的又對又好的學生我除了給他優,還會寫著「這樣的作業感覺真好」的評語,對於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作業量稍微降低之外,判分要求也降低些,只要能比上一次有進步,就會寫上鼓勵的評語 「今天比昨天有進步,明天一定能更好。」「相信你能行,加油啊!有了這樣的激勵,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作業質量明顯提高。」對於一些自控能力不強少做或不認真的學生我會寫下「嗨!今天偷懶了,是不是?明天能補上嗎?」的評語,這樣的評語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對他也是一種督促,大部分時候都能及時補上。 總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好習慣養成要靠耐心與細心慢慢養成,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恆,才會逐步培養起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耐心的去與孩子們交流,感受他們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用心、用愛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⑺ 怎樣從小學數學課堂著手,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談小學數學課堂中「興趣、情感、意志」的培養


摘 要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情感,鍛煉學生的學習意志,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而小學數學這門課程具有自己的特點,對學生學習興趣、情感、意志的要求相對更高。本文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通過具體案例,對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習興趣、喚醒學習情感、鍛煉學習意志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全面闡述。
關鍵詞 小學數學;興趣;情感;意志;培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情感、發展他們的個性,鍛煉他們的意志,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達到全面素質的提高。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兒童認識需要的情 趣表現,是兒童主動探索知識的基礎,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教師要把學生引入提問題的情境之中,觸發學生產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願望,誘發出探索性思維活動。設計有新意、有趣味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探索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從而促進學生的認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諧、穩定的發展。例如在進行質數、合數概念教學時,我在講概念後組織學生搞一個小游戲,讓學號是質數的學生舉小紅旗,讓學號是合數的舉小黃旗,然後同學們對照概念評論對錯,我又問一名學生:「你為什麼不舉旗?」他說:「因為我的學號是『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使學生在游戲中形象地領悟了質數、合數的概念及其區別。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這樣創設問題情境,形成懸念,可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啟發學生思維的閘門,並且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和習慣。
其次,創造操作情境,形成學習樂趣。在教學中適當增加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學生在多種操作過程中,調動多種感官一起參加活動,使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節奏的交替,提供充分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把外界的運動與內隱的思維活動緊緊地聯系起來,強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通過看、聽、摸、折、剪、擺、畫等實際活動,引導學生從直觀操作到形象思維,探索規律。如教學「三角形」概念時,教師先讓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的,學生可以答出很多,再讓學生用釘子板上的橡皮筋拉出多種三角形,讓學生感知觀察,建立三角形的概念。通過操作,能夠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親身嘗試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了求知慾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
第一,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要從實際出發,要對每個學生的基礎、觀察記憶和感維等特點和學習現狀了如指掌,即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對一些概念、定義、難點、重點講得慢一點、細一點,使學生當堂聽懂學會。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採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學生的作業邊批邊改,對不懂的問題講解要細致。在教學中,採用全班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讓全體學生達到共同要求。同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措施,稍有點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使每個學生形成巨大的內動力,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二,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積極思考,參與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思維品質、能力都處在發展之中,這不僅要做到因材施教,還要在教與學的實踐中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節課都要給學困生創造發言的機會,及時鼓勵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不僅在學習上有興趣,還有求知的慾望。新穎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地去學習、探索和研究,課堂上不給學生留下一點溜號的空隙,全班學生的思維都隨著教與學進行,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信心,有學習好的願望,調動學優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學起來不乏味認真鑽研、積極探求。在習題的設計上,要堅持層次原則:一是切實抓好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二是重視變式練習,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本質屬性;三是加強綜合對比練習,使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從而課堂上出現你追我趕,誰也不甘落後的局面,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只有經過學生自己探索和概括的知識,才能真正地納入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獲得深刻的理解。由於數學固有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意志頑強的人會知難而進,而意志薄弱者會知難而退。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第一,用名人的事跡激勵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講愛迪生刻苦鑽研、潛心發明創造的故事;講華羅庚成為數學家的歷程,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意志。
第二,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富於啟發,嚴格要求。如在繪制統計圖表過程中,要求學生測量要准確,等分線段要均勻,垂線要垂直,描點要恰當,數字要清晰,圖表要美觀等,培養學生一絲不苟、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
第三,在教學時,教師要盡量有意地提供學生獨立活動和克服困難的機會。適當布置一些有難度的練習題、思考和趣味題,培養學生超越自我的進取心和主動克服困難追求成功的意志品質。
總之,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一有效陣地,採用有力手段,使學生的認知活動伴隨著豐富的情感、強烈的求知慾望,從而達到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作者:王福義

⑻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內容摘要:在我國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特別強調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課程設置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方面的目標,正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在數學課程中的具體體現。本人在教學中也深刻體會到情感在學生的生活和實踐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積極的情感可以激發學生去努力學習,消極的情感將阻礙學生學習任務的有效完成。因此,在倡導和諧教育的今天,數學教學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發掘、培養學生的良好情感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激發興趣、學習態度、師生關系、學習習慣、融入生活。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教師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之人,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在積極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那麼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呢?下面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指人認識、欣賞與探索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學生學習的興趣越濃,越有利於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注意設置各種平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生活情境 激發學習動力 課堂教學中,把鮮活的生活題材引入課堂,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巧用於課堂,用生活問題激活課堂,用已有的數學現實激活學生的思維,就使得數學課堂有了生活之水的滋潤,從而使數學學習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例如: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教師首先問: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用過哪些人民幣?使學生在生活中與人民幣相關的場景歷歷重現,接著教師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以前是怎樣辨認人民幣的?激起學生交流的慾望,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在交流中,學生的經驗得以分享和補充,課堂呈現一種互動的態勢,教學活動由此變成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2、創設「懸念」情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新課的導入是一節課的序幕,其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課的導入中,有意識地設疑、激疑、製造一些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的懸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如在教學《能被3 整除的數的特徵》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先復習了能被2 和5 整除的數的特徵,然後讓學生來考老師,學生隨便提出一些數,老師都能很快的說出能不能被3 整除,這時候學生很好奇「為什麼老師能這么快就說出這些數能不能被3 整除呢?是不是有什麼規律呢?」 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油然而生。這時,老師抓住學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時地導入新課,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貫穿整節課的始終。 3、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小學生的數學情感往往是在教學課堂中被問題情境所激發,從而培養起來的。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問題要問得巧妙,問得引人入勝。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徵,穿插一些趣味性、新奇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這樣設計:請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並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如果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會很快伸出兩個手指頭。教師接著說現在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 4、創設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內容時,教師提前讓學生准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試做每個圖形的對折,使圖形對折後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後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 所謂學習態度,是指學習者對待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具有選擇性的反應傾向,是在學習活動中習得的一種內部狀態。它是由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者組成的一種互相關聯的統一體。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態度與他們對數學的認識、價值觀及情感等都具有密切的關系,學生只有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在學習過程中來不斷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才能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在數學學習中能刻苦認真、謙虛自信、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去試做: 1、樹立明確的目標 人們常說:有目標像百米賽跑,無目標像沙灘散步。為什麼有的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覺得學習缺乏動力?總是感到不快樂但又找不出原因?這首先是因為學生沒有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基於此,我們更應該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建立起積極的學習態度,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2、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獨立的思想、意志,是很難強迫操控的。然而,學生的情緒與課堂教學節奏的調節和控制又有著直接的關系。一節課,如果學生情緒低落、煩躁、驚恐,教師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懸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熱情洋溢、歡快愉悅的課堂氛圍將會使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課。學生只要對數學學習有積極的情感,就能保持數學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因此,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情緒,隨時調控教學節奏,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成分。新的課程理念強調:人人都能學好數學,人人都能在數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也就是數學教學要關心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所以,在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對學生自信的培養,使每個學生都能相信自己能學好數學,在學習中能得到成功。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它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關系。師生關系不僅是知識賴以傳授的重要條件,而且是學生人生初期人際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獲得積極的生活體驗和生活態度,並且遷移到他的同伴關系,使他與社會與他人形成積極的交往關系,從而影響他整個的人生。那麼,作為老師 應該如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1、教師要改變角色 教師應從傳統的由教育的主宰者、操縱者轉變為引導者、激勵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學生由被動的受體轉變為主動的參與者和能動的實踐者。如果學生在與老師的交往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親情與友情,同時受到激勵、鼓舞、感化、召喚和指導,就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才能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因此,作為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才能促使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性轉變。 2、尊重並賞識自己的學生 學生需要教師的尊重,更需要教師的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捕捉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切忌用主觀的喜好來判斷學生,學會「蹲下來看孩子。」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不但能調整學生認知行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產生積極的效果。 3、關注「學困生」的成長 學困生就象受傷的花朵,更需要老師格外的扶持和關心。如果教師對他們冷淡訓斥,歧視甚至放棄,只能促使受傷的花朵過早枯萎和夭折。反而教師如果信任他們,喜歡他們,他們就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信任、愛護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熱情便會油然而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教師還應該創造條件,使他們有機會表現自己,使學困生在「表揚—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不斷萌發上進的心理。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主要在學校中養成。」這句話突出了習慣培養的重要性。習慣影響著人的能力與性格的發展。就學習習慣而言,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促進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更好地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課程標准把培養學生具有主動參與、克服困難、質疑、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列為「情感和態度」方面的具體目標。 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例如,從學生入學的第一節數學課開始,教師就要結合教材上的圖有意識地反復提問「還有什麼」,讓學生明確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並通過對學生的表揚,讓學生體會到這些是好習慣。又如,筆算教學中設計幫助小動物檢查改正錯題的活動,可使學生加深對筆算方法認識的同時領悟到「計算時要細心」。再如,放手讓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機會,請學生表達自己的方法、評價夥伴的方法,促使學生學會質疑、學會思考,進而養成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習慣、合作交流的習慣等。習慣是長期逐漸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只講大道理就完事,只能在教學中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加快教改步伐,選擇最能發揮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和思考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學生不但學會知識,而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知識的方法,真正做到是學習的主人。 五、將數學課堂融入生活,認識數學的價值。 課程標准中談到讓學生學習有意義、有價值、生活化的數學。我在數學教學中十分關注數學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樂於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身邊的事物,喜歡用數學知識去思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如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我讓學生用人民幣去商場購物;教學「年、月、日」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一個精美的年歷;教學「認識時間」,我讓學生記下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並與同伴對照,看誰的時間安排更合理

⑼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

我自己上小學的時候,有本書叫數學創造。。。裡面介紹了很多有意思的數學小知識,而且我屬於天生對這個東西比較感興趣的。。。我覺得你可以高一些較有趣的數學問題,從興趣出發來激發學習主觀能動性。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情感的培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