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戲曲作文範文

小學戲曲作文範文

發布時間:2020-11-30 11:01:47

Ⅰ 關於戲曲的作文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悅目,其情節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語文課上,當我珍惜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麼的有藝術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麼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麼的熱衷於這些戲曲,那麼喜愛戲曲。

我現在才感受到什麼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路,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現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戲曲的藝術魅力,我們怎可忘記?我們要多去欣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讓它永遠永遠放光芒,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Ⅱ 關於戲曲的作文

學戲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每種戲曲都有各自的特點,如京劇的容華美;崑曲的雅精緻;梆子戲的高亢悲涼,越劇的輕柔婉轉,黃梅戲的悠揚委婉……

為了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我特地去「師學戲」。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不見其人,只聞其聲,不用猜就知道張奶奶又在一展歌喉了。

點明來意後,張奶奶樂得合不攏嘴,二話不說便開始教我唱戲了。

張奶奶給我選了一段既簡單又好聽的黃梅戲《天仙配》選段。張奶奶先找來了《天仙配》的音樂讓我欣賞一番,那似乎散發著清香的泥土氣息的黃梅小調使人彷彿感受到了劇情人物的歡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頭歡歌的小鳥……突然,我感到一陣搖晃,猛地睜開眼,才知道是張奶奶正喚醒沉迷於戲曲的我。原來戲早已唱完了。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原來戲曲也並不亞於現在的流行歌曲,同樣挺好聽。

接著張奶奶開始一句一句地教我唱,她唱一句,我學一句。一曲下來,原本婉轉的黃梅戲被我唱得「面目全非」,沒一句是著了調的。在場的叔叔阿姨聽後笑得前仰後合,我不禁愁眉苦臉開始喪失了學戲的信心。奶奶看到我這副表情,便和藹地對我說:「別急,萬事開頭難,只要有毅力一定能學好。」聽了這話,我心頭一熱,信心之火又重新燃起。張奶奶也繼續教我唱。遇到較難的讓我重復練習,不厭其煩地示範唱,直到把我教會為止。幾遍下來,我已能完整並著調地唱下來了。又跟著音樂練幾遍後,我便能與張奶奶一個「牛郎」一個「織女」地對唱起來了。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去嘗嘗。其實,很多東西不能光看錶面,需要親自去實踐,才能知道事物的真假,做事的難易。同時,我還悟出另一個道理,凡事熟能生巧,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Ⅲ 戲曲作文五十字

我家鄉的戲曲——淮劇

淮劇是我家鄉中戲曲劇種之一,它原名叫江淮戲,流行於淮陰、鹽城等地。

淮劇的表演人物不限,而且演員的服裝、化妝不像京劇那麼復雜、那麼講究。基本上只要穿上你所要表演的角色的人的衣服,化妝也是一樣,如要扮演一位老太婆,只需穿一身老太婆的服裝,和戴一頭假白發,再化妝成一個老太婆的樣子就可以了,不像京劇,臉上畫臉譜,服裝還要穿得像

展翅要飛的燕子似的。

淮劇的唱聲也不像京劇那麼粗或細,而且淮劇表演的整個過程中,有很少的唱段,不像京劇表演過程中基本都要唱,還要在場上在走來走去,做出一些隨表演的變化而變化的表情,可淮劇則就不那麼麻煩,只要你稍稍改變一下聲帶,做一些極奇簡單的動物和表情就可以。

比較有名氣的淮劇有:《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和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後,還編出了一些現代的淮劇。這些淮劇,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給我的家鄉的人民帶來了歡樂。

這就是我家鄉的淮劇,一個具有活力、頗具魅力的戲曲劇種。

Ⅳ 有關戲曲的作文怎麼寫

有人看戲看熱鬧,有人看場面,有人聽曲調,還有人看情節,有人把戲當做是人生來看。這看人生該是境界最高的一種戲曲欣賞了。
戲曲一門分生、旦、凈、丑的行當,講究唱、念、做、打的綜合舞台藝術。既是藝術,必是高於生活了,但卻源於生活。人生但是是一場熱鬧,物質追求的不持久性,必然讓位於精神追求的一部分。戲曲作為一種歷史悠遠的精神文化,其價值已超越了藝術本身。戲曲的地位該與人生並列。
人常說,人生猶如一場戲。在我看來,它是一場長久卻無需道具的戲。這場戲的主角是自我,每個人在演戲時都是演真實的自我,感受喜悲自是一種快樂,何必讓杞人憂天佔了上風!
既是看戲,何不真就當做一場戲。邊看邊想,看完還要記得擺脫出來,千萬不可痴迷。快樂是一生,悲哀亦是一生:碌碌是一生,追求亦是一生!
戲曲與人生,人生與戲曲。
人生這場戲確實是喜劇啊!萬不可庸人自擾之,以杯具收場!切記切記!

Ⅳ 戲曲方面的作文(100字)急啊

戲內——《天一閣》 我發覺我在很多時候心情總是不能釋懷的。原因也不是很清楚,自己也懶的去尋了。但是,看戲成了我煩躁時的最佳調味品。大概是在05年吧!我看了一出《藏書之家》(下文簡稱藏)。這出戲的原本歷史我沒有考究過,畢竟是戲嘛!當然會有刪改內容的,電視劇為了博得收視率不是也將其改成21世紀版的嗎?所以,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戲里有內涵,演員認真,我就愛看。 《藏》說的是現今杭州的「天一閣」里的事情。杭州的天一閣是一座藏書樓,藏書非常廣。在明朝末年,負責守護書樓的是范容,而原本是范遷的,但是范遷卻應征打仗去了,因此,以弟換兄守護書樓。但是,清兵即將入關,到時烽煙四起,這些書將會被毀。書一毀,那後代子孫們就沒有書讀了,這就是天一閣的責任。但是,此時又有兩個大問題,一個問題是范家為了藏書,不惜賣掉良田,而范家的女人們也將自己的首飾變賣,為書樓捐獻了。而另一個問題是「禁書」。范家藏有李贄的《藏書》,這本書內的言論驚天地泣鬼神,被發現了後絕逃不過一死,但是范容卻非常崇敬這為李贄,並在李贄臨終前答應他會將《焚書》也一並求得,兩書合並,藏在天一閣。就這樣,他們的生活幾乎無法維持了。這個時候,范容的姨娘(范容生母早死,此為繼母)便讓范容代兄,與花家千斤花如箋結婚。但就在結婚的當天,范容不但不換上新郎的禮服,反而白衣素服在後院吹蕭,悼念李贄!新娘自己從後門進入,在進門時則聽到范容正在念李贄的詩《獨坐》。花如箋為嫁范門,十年苦讀,為的是有朝一日能登樓讀書。但是,范家的祖傳家規卻規定了,除了樓主以外,任何人不能登上書樓。原本還指望著用如箋的嫁妝來救天一閣的經濟危機,但如箋卻要以登樓讀書為條件。這件事只能作罷!不久就傳來了范遷陣地戰亡的死訊,如箋也即將離范家而去,但她看到藏書的艱辛之後,思想就開始動搖,結果願意留下來,並拿出自己的嫁妝。很幸運的,有了《焚書》的下落。知府孫大人願出售《焚書》,價格是紋銀十萬兩。范容求得如箋的十萬兩嫁妝,不料孫大人卻要如箋嫁給他。范容的姨娘在修夾牆時被磚頭壓傷,一命歸西。這個時候,范容終於明白了這些天的相處早已對嫂嫂產生了感情。現在是捨不得人了。可是如箋卻執意嫁人,為的是能順利收購《焚書》。於是,她身穿嫁衣,走出范門……主要的故事情節大致就是這樣的。我看貫了很多才子佳人的喜劇,現在看到這樣有歷史、有責任、有包袱的戲感覺又是不同了。它讓我深思,讓我回味。我看到網上很多人都批評這類戲不好,但是,我覺得它很完美。無論是從舞美、燈光、形象設計和唱腔設計上,都突破了以往那種循規蹈矩的模式,有了大膽和創新。給人的感覺不像是在看戲劇,反倒好像在欣賞梵高的藝術作品,感覺好像在尋找歷史給我們留下的彌族珍貴的痕跡。在這背後,回想一下,如果真的沒有人去守護那些書,那麼我們今人現在的文化水平究竟會有多高呢?如果沒有當時那些書,那麼,我們所謂的中國是五千年的文化古國,這句話有誰會相信呢?俗話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話一點也不錯,所以,我門真因該感謝這些捨命護書的人,否則,我們的歷史將不完整,我們的國家將會有空白。現在的天一閣經過整修已經成為了一個觀光景點。它的卻是飽經風霜了,站在這樣的一座建築前面,我怎能不心動呢?

Ⅵ 求一篇小學生的戲曲作文或者散文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悅目,其情節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語文課上,當我珍惜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麼的有藝術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麼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麼的熱衷於這些戲曲,那麼喜愛戲曲.

Ⅶ 戲曲走進校園作文 500字

今天來我們上了一節有意思的課—源—走進京劇。通過這節課,我了解了許多跟京劇有關的知識。
京劇,源於1790年,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戲劇藝術中的一個。京劇有四大行當:生旦凈丑。也有四門功課:唱念做打。了解這些並且掌握是每一位京劇演員必須會的。
京劇的臉譜也是多樣的。正如一首歌所唱: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寶塔,綠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
爺爺告訴我:藍臉代表剛強,勇敢。紅臉代表赤膽忠心。出國留學網黃臉代表兇殘狡詐。白臉代表陰險,狠毒。黑臉代表正直勇猛,紫臉代表威武,不屈權貴。綠臉代表粗獷,莽撞的綠林好漢,而金銀灰臉則代表神仙鬼怪話題作文 。京劇臉譜的顏色眾多,就是為了讓觀眾能區分人物。

Ⅷ 戲曲大舞台 作文

範文
戲曲藝術——舊時輝煌
仙居古鎮的路是泥濘的,雨天幾乎難走人;仙居古鎮的路是狹窄的,小車幾乎難停靠;仙居古鎮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幾乎難遇人。
我獨自在古鎮走著,一座高大寬闊的古園吸引了我。跨過半膝高的門檻,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別致的戲台。「哦,是戲院。」
五丈高的戲台,散發著神秘的而古樸的氣息,我忍不住東張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麼?!」
我猛一回頭,驀地發現戲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頭發花白的老人,身強力壯的青年,衣著高貴的富人,衣衫襤褸的窮人……戲台上方,依然人如雲煙。很多人都在上方伸著腦袋,似乎在等待些什麼。孩子們在人群中嬉戲打鬧,一片嘈雜;鄰邊兒有個大媽,同樣在向外張望,還嗑起了瓜子,一個勁兒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願地看瓜子殼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臉,吵得不可開交,到處是鬧哄哄的一片。
「嗆嗆嗆嗆一噌——」全場驟然鴉雀無聲。我也慌忙後退了幾步,想探個究竟。只見一個「紅眼」俏女邁著扭捏的碎步出場了。著裝很是簡單,僅陳舊破爛的戲服,臉上幾抹淡淡的妝術,便繪成了一個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臉上遮遮掩掩的,之後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著她飄。耳邊響起一陣如雷掌聲。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來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蹺著蘭花指左一點,右一指,那表情極為誇張,紅色的粉底反襯著柳般細目,櫻桃小嘴念著歌樣的戲詞,慢慢吟唱著,一個字似乎拖上了幾分鍾。那永遠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轉著。
許久,「藍袍」俊生大模大樣從後台繞出來,和著祝英台的曲調唱起來,唱得剛強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則是剛毅,兩者結合就是纏綿。場下幾十個人都激動地吼起來,掌聲似乎從未停過。
「喂,孩子你在干什麼呢?發什麼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驟驚。戲曲聲停了,掌聲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與梁祝一同「化蝶」了,就連那住大媽吐得一地的瓜子殼都不翼而飛了。
整所園子依舊冷清冷清的,泥濘泥濘的。
惟剩下眼前這個並不相識的百歲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問這里過去干嗎用,他說表演越劇;我又問這里現在干嗎用,他說這是他們住的地方。
據說,留守下來的除上百歲老人便是不滿十歲的孩童,壯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里的人越來越少。沒人聽戲劇,戲台也成了沒用的東西了。
但是無論再殘舊、泥濘、冷清……久經歲月的滄桑的一磚一瓦見證了戲曲藝術舊時的輝煌。台下現在只有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個年幼的我,在傾聽著若隱若現的吟唱聲……

家鄉的戲曲藝術——越劇
朋友,你一定欣賞過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經陶醉過多少中外華人。你可知道曲子創作靈感來源於何處?對了,那就是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你聽,曲子的旋律有越劇的影子。
這就是我家鄉的藝術——越劇,具有傳統東方文化特色的戲劇。
越劇是一個成熟的劇種,它以其真切細膩的表演、委婉動聽的唱腔、優美抒情的風格、清新亮麗的曲調,卻又不失激情與高亢的特點,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
越劇發源於浙江嵊州市,越劇的前身是落地唱書。1906年,落地唱書搬上舞台,經歷了小歌班、紹興文戲男班、紹興文戲女班、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從嵊州經紹興、寧波、杭州到上海,發展成為有全國影響的地方戲曲。
抗日戰爭期間,部分越劇演員在敵偽統治下的上海雖然演了一些有積極意義的好戲,但改革主要還是在形式上,越劇內容並沒有較大的突破。1942年越劇改革以後,越劇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戲迅速發展成為適應現代舞台條件的、有較強綜合性的劇種。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在幾代越劇藝人的努力下,越劇終於贏得廣大觀眾的歡迎,促進了自身的繁榮發展,也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
但是,時代在發展變化,到了現在,曾經輝煌的越劇漸漸地沉默下來了。雖然有人極力在挽救越劇,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這里有一個其型的例子:新晉梅花獎得主——上海著名越劇演員蕭雅來杭州連續舉辦專場越劇演出,據了解,從4月1日的第一場演出開始,上座率就沒有超過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當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過各種渠道拿來的贈票。
不管怎麼樣,越劇的觀眾越來越少,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當今的越劇危機已經很明顯了:一是越劇劇團全面萎縮,現在除上海、江蘇、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幾乎沒有專業越劇團。二是觀眾群體少,范圍窄。越劇觀眾大多是5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年輕人很少有人問津。三是目前越劇自身劇目老、節奏慢,缺乏改革和創新,一成不變,像個飽經風霜的老人。四是政府投入不多。社會爭企業投入少、關注少,不重視。
在越劇走向衰落的同時,我仍然欣喜地看見,越劇界人士為振興家鄉藝術執著地奮斗著。他們把現代藝術元素融入越劇表演,用現代舞台、音響、燈光營造現代化的氣氛。以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劇本的創作也力求創新,如現代越劇《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確給越劇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舞台越劇沒落的同時,社區里、廣場上戲曲演員的表演卻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歡迎。這些確實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越劇,我家鄉的藝術,你的將來會是怎樣的呢?

我侃京劇
現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歡京劇,可我對京劇卻十分感興趣。
我對京劇感興趣都是受了爺爺奶奶的影響。他們酷愛京劇,只要電視里有京劇節目,如《九州戲苑》之類的,他們總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發現,京劇中有許多傳統文化的精華。
可說實在的,我對京劇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劇講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劇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個行當。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為一談,甚至有時統稱她們為「小旦」。完整的戲我只看過三部:《秦香蓮》、《九江口》、《九道本》。現在文藝節目或是綜藝晚會中所演出的京劇,大多是名劇名段,像這樣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較喜歡的是《鎖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蘇三離了洪洞縣」一段。
有人認為京劇節奏慢,聽著不耐煩。其實不然,京劇節奏感強,速度有快有慢,但這都是根據劇情而定的。快,快得讓你聽都來不及聽,還沒弄明白是什麼意思,它已經唱過去了。像《秦香蓮》中「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電視機屏幕上不打字幕的話,那是根本聽不清的。為什麼這樣快呢?就是為了表達包公憤怒的感情和急於讓陳世美認下秦香蓮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個字拖半分鍾的音。像《貴妃醉酒》中楊貴妃的唱詞多慢啊,這是為了體現楊貴妃那雍容華貴的氣質和失落的心情。
總之,京劇藝術極富魅力,只要細細鑒賞,就能發現無窮無盡的妙處來。我會繼續看京劇、研究京劇的,並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劇,喜愛京劇。

我愛呂劇
大家可能想不到,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各種戲劇中,惟一吸引我的竟是呂劇,這讓人感到很驚訝。不過,這實在沒有什麼稀奇的。我喜歡呂劇,是因為我們村裡的呂劇迷特別多,而且每年都要唱戲。時間主要集中在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之間,地點就在我們村的舊學校里。戲台後面原是教室,此時成了化妝室。上小學時,我總愛跑去看,一場同樣的戲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當時,雖然看不懂演的是什麼,但那豪華的場景、鮮艷的服裝卻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好像每次去主要是為了看那些衣服、頭飾,去看熱鬧,而不是去聽戲。
現在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去看戲不再只是為了看場景看服裝,主要是聽戲。你看,帷幕一拉開,只見一個個姑娘蓮步輕移,環佩丁當。這時,我會目不轉睛地看個夠。常演的呂劇有《李二嫂改嫁》、《王二小趕腳》、《牆頭記》、《龍鳳面》、《雙蝴蝶》等。印象中,劇里的人物個個清秀美麗,形象動人。記得一位戲劇家曾說過,民間藝術是在人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我感覺,呂劇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是它與我們農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差不多每一出呂劇都是根據人們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編寫成的,因而具有樸素真實的特點。人們歌唱它,演奏它,總是有感而發的,所表現的感情是真摯的。應當說,這便是呂劇的魅力所在。呂劇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特點而吸引了我。
我喜歡呂劇的另一個原因是,爺爺是演了幾十年呂劇的老演員,我從小耳濡目染。我很敬佩爺爺,他不但能唱出男女不同的聲音,還能夠唱出感情。有時,唱著唱著,他會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現在,爺爺雖然已年邁,但唱上幾段還蠻有滋味。平時走路,他還不自覺地顯露出演戲時的姿勢。因為經常聽爺爺講述,並常跟他去看戲,所以,我對呂劇更加喜愛了。
呂劇是我們山東的地方劇種。呂劇人美、舞美、曲美,極具表現力,我想,這大概是呂劇擁有成千上萬呂劇迷的根本原因吧。但願心愛的呂劇久唱不衰,永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

走近父親的秦腔
父親愛唱秦腔,常扮演老生的角色。每到新年,他總要在村裡的戲台上唱上個三本五折,七天八晚。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秦腔是什麼,然而就是喜歡聽那有板有眼的調子,覺得如同那時常愛吃的酸杏一樣有味。於是,每到新年,就盼秦腔;每到秦腔演出時,則看得廢寢忘食,毫無倦意。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父親對我痴迷秦腔的言行表示反對。他說什麼「唱戲是下賤人的職業,學好了也無用處」啦,什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啦。我聽了似懂非懂,嘴裡雖然答應著,心裡卻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然而我畢竟聽從了父親的話,被父親送到了學校。日子在琅琅的讀書聲中流過,秦腔的影子離我越來越遠。父親那寬厚結實的胸背遮住了我透視他心靈的眼睛,當我聽他唱那一折折聲情並茂的秦腔時,也體味不出他那復雜的思想感情。
人生如戲,轉眼間已演了幾折,當我戴著中學生校徽從無知逐漸走向成熟時,我才漸漸從心靈上走近父親。雖然他的「唱戲是下賤人的職業」的觀點帶著濃厚的封建思想,雖然我對沒能學唱味道醇厚、令人盪氣回腸的秦腔感到遺憾,但我還是很感激他。是父親讓我學到了知識,走近他的秦腔。那一聲聲時而悲壯,時而婉約,時而蒼涼的調子無不代表著他的思想感情,也從側面反映了世事盛衰、人生百味。秦腔已成為父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秦腔寄寓著他全部的情懷。高興的時候,他會在火炕上一邊品茶一邊唱;憂悶的時候,他也會唱上幾句。父親的一些性格特點在唱戲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記得在台上演出時,別的演員都不願演不光彩的角色,可父親卻很樂意,他認為演這些角色更有教育意義。有人說他太固執,他卻笑道:「唱戲的,何必當真呢?」父親也挺有責任感,同台演員在演出時卡了殼忘了台詞,他就及時小聲告訴對方。他說不能矇混過關,讓台下的觀眾笑話,有的觀眾不懂,可他們中也有行家哩。村裡有個老阿婆,一生無依無靠,孤獨凄慘,平日里就愛聽秦腔,父親知道這個情況後,一有空就去給她唱。每當秦腔從老阿婆的屋裡傳出時,村裡就有人說:「聽,××的戲癮犯了又沒處唱了。」可我知道,那一聲聲的秦腔寄託著父親對老阿婆的安慰和同情,村裡人哪知他的內心呢!
走近父親,走近他的秦腔,我細細聆聽著,我深深思考著。

閱讀全文

與小學戲曲作文範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