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策略有哪些
《新課程標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❷ 如何對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進行評價
課堂評價說到底是一種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支持學生不斷主動改善學習,培養學生各種技能以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手段。在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上,參與評價的主體是多元的。但無論是教師評價,還是學伴互評,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外在性的「他評」,這些外在的評價如果不能被受評者理解和接受,即使該評價非常正確、非常實用也毫無意義。當「他評」真正地引起學生的自我認同,引發其自我反思之後,「他評」實質上就轉化成了學生內在的自我評價。只有到這個時候,促進學生自我調整、改善學習的效果才會出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課堂評價中雖然教師評價和學伴互評很重要,但學生的自我評價最重要。課程中關於支持學生自我評價的內容和示例不少,簡單歸納一下,我們覺得要確保學生將自我評價貫穿於學習始終,需要做好幾點:(1)教師必須認真評價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確定了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與任務之後,學生才可能願意參與學習,並可能保持較長時間的興趣。同時,讓學生真正理解並確信:課堂評價師生共同關注的是學習本身而不是分數,學生就會對「自評」產生正確的認識和良好的期望。(2)讓學生了解並學習貫穿於學習始終的「自我評價」技能。指導、鼓勵學生正確使用評價方法和評價工具,不斷反思自己的「元認知」,鼓勵學生有能力、有意願來批判性地並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重要的是,還必須引導學生克服「一勞永逸」的自評想法。要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真切認識到:修改和改進是個持續不斷的過程。(3)教師給出評價標准和使用方法,確定有效的策略與規則支持學生自我評價。
❸ 小學數學考試評價方法有哪些
一、名詞解釋
1.教學評價:根據一定教學目的和教學原理,運用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對整體或局部的教學系統進行全面考查和價值判斷的過程。
2.課堂教學要素評價法:所謂要素評價法就是以課堂教學評價的幾個要素為支撐點,對整節課進行整體衡量的評價方式。
3.數學學習評價:指有計劃、有目的地收集學生在數學知識、使用數學的能力和對數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證據,並根據這些證據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或某個課程、教學計劃做出結論的過程。
4.合作型考試評價:是新課程中出現的最新穎的一種考試評價方式。它要求幾位學生合作完成一件作品或一個項目。然後,教師對具體的作品或完成的項目結果首先進行量分或等級評價,這種量分或等第是合作的學生共同分享的。其次,由合作的學生再相互對每個人分工完成的情感、態度和質量進行量分或等級評價,這種量分或等第是有差異的。最後,教師對各小組的合作情況和水平進行量分或等級評價,這種量分或等第又是合作的學生共同分享的。把三部分量分或等第用一定的權重和形式合成,便成為每個學生在這次合作型考試評價中的最終得分或等第。這樣的考試評價更注重考核的是學生分工合作的過程、責任心和團隊精神。
5.自我反思:是教師對教育教學過程的再認識、再思考、再探索、再創造。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以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教學行為、教學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能力發展的一種批判性思維活動。
6.課堂即興評價: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各種學習行為、交往行為給予及時、合理的、激勵的評價。
7.教育評價:是指對教育事實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有學者用簡式近似表述為:教育評價=客觀描述+價值判斷+增值探索。
8.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前或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業狀況等進行評價,其目的在於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或學生在教學中取得的進步及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促進學生發展。
9.數學日記: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學習數學的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記數學日記不斷地補充和完善自己的形式來探索知識、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從而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10.開放型考試評價:讓學生走出考場,給以充分的時間,在一個命題的引領下,或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查找資料、思考問題、經歷研究、解決問題……教師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考核結果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觀察、交談或答辯,對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情感、態度以及表現出來的能力、才華進行評價。這種考試評價就是開放式考試評價。
11.成長記錄袋評價:又稱為檔案袋評價、成長檔案評價,是一種用代表性事實來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質的評價方法。成長記錄袋評價不僅體現過程評價思想,同時體現學生自主評價,強調自我縱向比較,有利於促進學生發展。
12.課堂教學量表評價法;所謂量表評價法就是事先制定一個關於課堂評價的量表,在聽課過程中,聽課教師根據量表上所陳述的各項教學要求對所聽的課進行打分的評價方式。
13.課程評價:是指對課程內容及進程進行的價值判斷。課程可以在三種意義上加以理解:1、學校為實現預定的教育目標而組織的全部教育活動的總和;2、指某一教學科目,如語文、數學或英語,對某一具體學科課程的評價是我國中小學最常使用的;3、對課程教育活動的評價。
14.網路評課法:所謂網路評課法就是教師將自己的教學設計或教學過程用文字、圖片或錄象的形式呈現在網路上,由其他教師或相關人員在網上對其進行評價的方法。
15.分項作業評價是為了全面評價學生的作業,從雙基、書寫、創新意識等方面採取分項評價的一種批改策略。這種評價有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有利於學生各種素質的全面發展。
16.口頭型考試評價:是一種以口頭形式進行評價的考試方法,一般用於小學一、二年級,受學生年齡特徵的限制,用口頭回答的形式評價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17.教學診斷:在自己或他人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問題,從教學問題入手,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深入剖析,找出「病因」,分析「病理」,進而「對症下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對策
18.教學後記: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後,針對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結合對課堂教學的觀察,進行全面的回顧和小結,將經驗和教訓記錄下來,即為教學後記。
19. 數學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一些基本數學事實性知識,如定義、定理、公式,特定的證明,歷史性的資料等。
20. 「行為跟進式」評課法:所謂「行為跟進式」的評課法是指教師在上完一節課後,評課者與授課者共同討論教學中的優點、缺點,提出修改意見後,授課者在修改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再進行評價和修改,如此反復幾次,使教師的教學行為不斷改變、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21. 作業評價:作業評價是一項常規工作,它對於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理念下的作業評價應注意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等要求,以提高學生對作業的關注度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 操作型考試評價:動手操作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為使學生能直觀地去認識那些簡單的數學形體,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真實關系。我們充分利用學具、教室、操場、學慣用具等,採用畫一畫、量一量、拼一拼、擺一擺、分一分的測評方法。如:要求學生量出鉛筆的長、量出課本的長和寬,用學具盒裡的平面圖形拼成各種圖案。目的在於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及靈活的思維能力。
23. 反思日記:是對教學心得體會、經驗教訓的一種非常隨意的書寫形式,通常表現為教學隨筆。它可以記錄下當日教學中所遇到或看到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教學事件或原因剖析;可以探究或反思理論學習心得體會或其在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也可對一節課的目標設計的准確性,教與學的行為表現合理性、教學手段選用的必要性、教材內容處理的可接受性、教學時間安排的節奏性、課堂活動組織的周密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反思,以便以後教學借鑒。
24. 數學基本能力: 基於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以及數學學習中的表達、交流、與人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
25. 課堂觀察表評價: 是指根據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樣、重視學生自我反思等原則設計具體指標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予以評價,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評價方式。
❹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活」了,「動」了,傳統的課堂秩序和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內涵和形態。如何有效組織課堂紀律一直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在這新舊課堂教學的轉型過程中,出現了兩種趨勢:一是部分教師放棄課堂管理的現象,使缺失規則的課堂教學走向了秩序混亂的極端:多了熱鬧,少了安靜;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渙散,少了專心。二是有些教師寧可對這種教學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並常常無奈地說:「我又何嘗不想放開課堂、放開學生,讓學生能順心地學,可是課堂千變萬化,一旦放開,學生的興趣是有了,可是把課堂的有限時間佔用了,後面的教學內容完不成,這樣還能叫成功的教學嗎?」對於課堂教學的這些尷尬處境和疑問還有很多。作為教學的主要實施者的教師,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組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呢?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創建積極課堂環境,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由於課堂環境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造成了許多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縮不前的行為。因此,有效的組織教學,只有通過創建一個有意義的、真正能夠滿足學生需要的積極的課堂環境。1.等學生做好准備再上課。盡管課前也指導過孩子如何做課前准備,但孩子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到上課音樂響了,還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准備些什麼,有的孩子甚至還沒坐好。這時,不要急著上課,而是要耐心地示範課堂上需要准備的東西,等學生全部准備好,坐端正,再和學生行禮。特別是開學的第一個星期,要讓學生從假期的氛圍中適應過來,養成學習習慣,良好的開端會是課堂成功教學的一半!2.榜樣引導,用積極的話「誘惑」學生。通過觀察、調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現行課堂環境對學生需要的滿足情況。比如:在看到很多孩子不能管住自己時,我都會這樣說:「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師真喜歡!」其他孩子一聽,馬上也會坐坐好。這句話還能遷移成「某某讀得真響亮,聽得真認真,真仔細,寫得真漂亮,說得真完整等等」我發現孩子都有一種攀比心理,這種話說出來提醒孩子,百試百靈。而有時,孩子為了搶發言,都會發出「恩!恩!我!我!」等聲音,這是,我馬上說:「我請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回答。」學生馬上坐好了。「我請聲音響亮的小朋友回答。」學生站起來,會回答得很響亮。 二、設計優質教學過程,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有效的教學是防止課堂問題行為發生的第一道防線,好的紀律來自好的教學。因此,採取有效策略,設計優質教學過程是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的根本所在。1.教材策略教材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的依據。在新教材中,編者煞費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尋覓捕捉小學數學的精彩鏡頭,並從中選取了大量具有特定數學信息的現實背景,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①改進加工教材。②豐富教材。③開放教材。2.教學方法的優化策略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達到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最優化,可以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理解,從而自主參與、主動探索、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運用,促進全體學生全面主動發展。(1)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創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生活情境。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如數學活動、數學實踐、數學游戲等,聯系與我們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或生活中剛好發生的熱點問題,將其捕捉,進而創設與之貼近的生活情境,並於此融入一些新鮮實在、生動有趣、真實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去發現、去提出、去思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他們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培養、鍛煉、發展他們獲取知識能力的目的。(2)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課程標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同桌討論、全班交流等學習形式,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產生、發展的全過程。2.評價策略我們的學生,純潔像一張白紙,在他們的心靈中老師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情緒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課堂上,不論學生的回答讓我們教師滿意與否,我們都應根據實際需要給學生以評價.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所謂「有效」,就是表揚要適得其所,要關注學生的需要與狀態,使表揚真正起到激勵與促進的作用。該表揚時,慷慨真誠;不該表揚時,守口如瓶。所謂「適度」,就是要掌握表揚的分寸,不任意誇大學生的優點。不同的學生,對於表揚的期待與反應是不相同的。如回答簡單的問題,學優生對於老師是否表揚往往表現得無所謂,受了表揚也常常是反應平平;而後進生則不然,他們很在乎老師的表揚,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受到表揚後也能高興一番。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時候對於表揚的期待與反應也不相同。如學優生在解出難題或者對某題有新的解法時,他們就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贊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會感覺很興奮」。針對不同的需要,我們可以進行不同的表揚,表揚要貼近學生的心理,表揚學生需要的,表揚學生在乎的,這樣的表揚式評價才會真正起到有
❺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的策略有哪些
課程改革以來老師們的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的絕大多數教師都是以教知識為主,不關注對學生的即時評價,到現在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通過課堂有針對性的、及時的、豐富的即時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在現實的**常課堂教學當中,老師們對即時評價的關注程度和方式、方法也依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問題一:即時評價的語言不豐富,過於簡單,沒有針對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面對的大多是 6 —— 12 歲的兒童,因此我們的課堂應該是生動活潑的、充滿朝氣的、積極向上的,是符合兒童需求的。而要營造出這樣的課堂氛圍與教師的即時評價語言的豐富性也是密不可分的。而在現實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一些教師的即時評價往往語言過於單一、呆板、枯燥,與小學生渴望被老師欣賞、渴望被老師關注、渴望被老師表揚的內心世界不貼近,不能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案例:二年級《軸對稱圖形》
在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之後,教師有這樣的提問:
生 1 : 先折一折,如果不一樣就不是對稱的,如果一樣就是。
生 1 :對折。
生 2 :一個圖形,兩邊都是一樣的,就是軸對稱圖形。
生 1 :是。
師:好,請坐。
此時生 3 還在舉手,教師又叫生 3
生 3 :對折後,只要兩邊不多出來一塊,也不少一塊就行。
師:可以,對折後兩邊不多出來一塊,也不少一塊,就是完全重合。
面對二年的小同學,教師只用簡單的「好」、「好,請坐」、「可以」是否就顯得太貧乏、太蒼白了!
第一名學生能夠想到通過對折進行判斷,這是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知識都是要靠學生動手實踐去嘗試、去證明的,因此對於第一名學生我們是否可以這樣進行評價:你很會學習,想到了通過動手對折進行判斷,好辦法!這樣的即時評價就比一個「好」字豐滿多了,它既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我們再來看學生 2 的回答,能用如此簡單概括的語言進行描述,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是實屬不易了,教師是否可以這樣進行即時評價:你說的即簡潔又清楚,如果能加上「對折後」兩邊都一樣就更完整了。這樣的評價既肯定了他的優點,又指出了他存在的問題,相信一定比「好,請坐」留給學生更深刻的烙印。
學生 3 很明顯是在聽了學生 1 的回答後想對他進行更形象的補充,所以一直高高的舉著手。他的回答確實很形象,也許這樣的兒童語言,更容易會被他的同伴接受、理解。同時他又一直在高高的舉著手,說明他具有很高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對他的這種學習積極性給予很好的保護,我們看是不是可以這樣進行即時評價:多麼形象的描述啊,不多出來一塊,也不少一塊,不就是完全重合嗎!能夠堅持發表自己的意見,好樣的。這樣相對豐富的即時評價語言,相信一定比單一的幾個字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策略:靜心傾聽學生發言,捕捉學生思維的亮點,用貼切、真誠、豐富的語言進行積極的即時評價。
❻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課堂評價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深入,教育教學評價的方式和方法成為越來越多教師關注的焦點,有關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再在一次得到了人們的重視。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這是新課改提出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宗旨和改革方向。
評價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評價逐漸成為課改評價的主流,尤其是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課堂教學中的即時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方法、過程、效果等方面進行即興點評的過程,起著調控、導向和激勵的作用。作為一線的教學工作者,該如何在數學課堂這塊陣地上恰如其分地運用教學評價?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真正體現「學習主動、交流互動、實踐互動」?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個人的一點淺顯看法。
一、課堂評價的語言要豐富生動
課堂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主陣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課堂現實,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困難時得到激勵,迷茫時得到引導,成功後享受快樂。正因如此,教師首先要運用好自身的體態語言,即親切自然的眼神、平和而又激動的表情、溫柔而又誇張的手勢或動作。這些都會帶給學生意想不到的激勵作用,促進學生進行自我修正,提高學習信心。因此,教師要善於抓住每一個教學中的切入點,運用生動的口頭語言進行課堂評價。
例如:「你的回答讓我感到很驚奇,你的數學思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邏輯性。」
「太好了,我終於看到了從前主動回答問題的你!」
「你的這個解題思路已經超越了老師的想像,你太棒了!」
「你的板演比老師的板書漂亮、工整多了」……
每一句激勵的語言對於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鼓勵,教師要好不吝嗇地向每一個學生送出鼓勵性的評價話語,一個小小的鼓勵可能會激勵學生去終生探究,一個小小的激勵可能會改變學生的一生。
二、課堂評價要即時、適時
記得在教學「最小公倍數」一課時,我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去找「20和15的最小公倍數」,當提問:「你是怎樣找到20和15的最小公倍數的?」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舉起了手,只有一位同學的手慢慢地舉了起來,猶豫了幾秒鍾,又輕輕地放了下去。這時,我首先向他投去一個信任的眼神,然後指名他回答他的想法,當他回答:「我是這樣想的,用20乘15再除以5,列算式:20×15÷5=60」時,其他同學一臉茫然,驚疑地看著他。再看這位同學,滿臉通紅、低頭不語,好像犯了錯誤被罰站一樣。抓住這一時機,我用熱情而又驚訝的口氣說:「我怎麼就沒想到呢?你的回答不但開拓了我的思路,更為同學們打開了思維的空間,找到了新的解題方法。」接著,我又讓他把這種方法向大家解釋了一遍,大家都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雖然只有這樣幾句簡短地評價,卻讓那位同學滿臉自豪,充滿了學習的自信心。就這樣,這節課上學生都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都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課見,即時而又適時的課堂評價可以使課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課堂評價要講究方法
「尊重差異、價值多元」是課程評價又一基本特徵,教師在真誠贊美的同時,更要巧用善意的批評,尊重學生理解和認知上的差異。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有著獨立的思想和見解,在認知水平上必定存在著差異,但他們都有各自的閃光之處。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善於捕捉學習過程的閃光點,善於發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閃光點。課堂評價的目的並不只是流於形式,而是要具體化、生動化,不能用籠統地「棒、棒、棒、你真棒!」等來應付學生的學習表現。教師充滿愛心和智慧的牽引和評價,有助於營造愉悅、寬松的學習氣氛,給學生創造出一個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間。
記得五年級有這樣一道應用題:「一根竹竿垂直插入水中,入水部分長56米,比入泥部分長16米,露出水面部分長16米,這根竹竿長多少米?」指名學生板演時,隨著一個學生的答案出現在黑板上:56-16+16=
(米),下面坐著的同學鬨堂大笑。這位同學可能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緊張地滿臉通紅,眼裡閃著淚花。此情此景,又怎能讓我再對他做出斥責,我先用手勢緩解一下氣氛,隨即做出評價:「同學們不要笑,這位同學他沒有做錯,只不過他還沒有寫完。」「請你再仔細地檢查一下,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請相信他的同學給他點鼓勵的掌聲!」這時,他平靜下來又認真地讀了讀題目,經過簡短的分析,他終於做對了:「56-16+16+56=146=123(米)」這時,我看到了他回位後成功的笑容。這樣一個及時激勵而又賦予肯定的評價,極大地鼓舞了他以及其他同學。於是,又有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解法:「56+56+16-16=106=123(米)」這體現了學生思維的獨特性。
通過這樣的評價,,既能婉轉地道出他的錯因,又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反之,如果我和其他學生一樣嘲笑他:「你真笨!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還能會什麼…」我想,在後來的教學中我們就會看到一個討厭數學的學生。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對待學生的學習錯誤,不能一味的批評指責,要選擇適當的方法,作出合適的評價,以鼓勵性的評價為主。建議性的批評不但照顧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糾正了學生學習中的一個小錯誤,尊重與批評並重,教育教學效果將會不言而喻。
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除了運用口頭語言評價以外,還可以採取多種方法進行物質獎勵。比如:「智慧星」獎勵給那些積極思考、認真發言的學生;「金話筒」獎勵給回答問題聲音洪亮的學生;「小紅旗」等小獎品獎勵給最先完成小組學習任務的學生。用這些方式可以激勵課堂上表現好的學生,並讓學生把自己得到的獎品,收集在自己的成長記錄袋裡。
實踐證明,教師只有採取多種多樣、靈活、豐富的評價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在科學知識不斷更新、課程改革日趨完善的今天,教師更應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評價手段,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在競爭的氛圍中愉悅的學習並獲得成功。
❼ 小學數學游戲評價及調整策略
WHAT THE FUCK!!!!!!
什麼鬼???????
❽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讀後感魚兒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讀後感魚兒]放寒假了,要利用假期時間好好的充實自己,所以到東圖的新華書店買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讀後感魚兒。到了那裡一看,老師的輔導書太多了,左看看,右翻翻,覺得每一本書都挺好,可是我也不能都買回家呀。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吳正憲老師的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就愛不釋手的看起來。發現真不錯,就決定買這本書,回家慢慢的消化。記得吳老師說過:在育人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在交往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尊重個性、真誠交流更重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帶著對吳老師的尊敬細讀這本書,這本書告訴了我如何從一招一式的背後去挖掘深刻的道理,完成從教學技術到感悟教學規律的升華,真正提高執教能力;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上好每一節數學課;如何讓每位學生獲得高質量的數學學習等等。它不僅為我今後的數學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也通過一些名師的教學片段,讓我又重溫了大師們的風采,下面就談談我讀這本書前兩章的一些深刻感受和收獲:書中詳細的介紹了16種教學策略:1、進行學情調研的策略。2、制訂教學目標的策略。3、設計探究學習的策略。4、設計合作學習的策略。5、提問和理答的策略。6、追問的策略。7、利用生成性資源的策略。8、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的策略。9、促成學生認知沖突的策略。10、比較的策略。11、利用學生已有經驗的策略。12、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策略。13、滲透轉化思想的策略。14、滲透對應思想的策略。15、滲透函數思想的策略。16巧妙運用數學史知識的策略。每一種教學策略都能對課堂教學起到指導作用,都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少走一些彎路,讀後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讀後感魚兒》。第二章的第一個策略使我印象深刻--提問和理答的策略。提問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課堂離不開提問,但如何能進行有效的提問呢?如何能通過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提問後面對學生的回答又應該如何回應?怎樣理答?我想這都是我們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是首要考慮的問題。通過讀這篇文章我知道: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學起於思,思願於疑。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精心設計提問,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並有意識的為他們發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橋梁和階梯,從而引導他們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教師提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在這篇文章里就向我們介紹了四種提問的策略,即為了促進學生理解而提問,使學生開動腦筋;利用追問使學生理解概念本質;為了解學生需求而提問,讓學生產生學習慾望;通過反問和追問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這四種提問策略從不同角度向我們傳授了行之有效的提問方法,能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還有就是理答的教學策略,說實話,當我剛剛看到"理答"這個詞語時,我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理答"對於教師來講可能是一個新名詞,它是指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或回答完問題之後,教師所採取的回應方式。教師的理答應該開放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文章也像我們介紹了三種理答策略,即教師要學會等待,促進學生反省和深思;重復學生的語言,突出教學重點、轉向,擴大學生的參與廣度。最後還向我們提出了關於"提問與理答"的幾點建議,有畫龍點睛般的將前面的策略加以升華和總結,真的是讓我受益匪淺!另外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還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精彩的課堂教學實錄,將枯燥的理論於生動的課堂相結合,牢牢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想如果讓我去讀一本理論書籍,就像前一段時間王飛老師推薦的《概率論的起源》、《第一次數學危機》,內容非常的豐富,可是我感到讀的時候很吃力,需要反反復復的去推敲裡面的文字,還需要在網上找資料,才可以讀懂一點,說實話,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硬逼著自己去讀,去理解。就如同我們在課堂上單調的教授是一樣的,失去了調動興趣的原動力,所起到的效果也將是不理想的,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興趣,教師亦是如此!這本書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實錄,簡單明確的教學對比,讓我真真正正的將理論上升到了實際,將理論結合到了實際,更能在今後的教學中將理論應用到實際中去!文章中匯集了吳正憲、趙震、潘小明、徐斌等多位教學大師的課堂精彩片段設計,也有一些同課異構的教學分析,還有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和新手教師的對比課堂教學,讓我能深切感受到書中的理論生於課堂,長於課堂,也能為課堂教學的提高而服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讀後感魚兒〕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