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數學研究》學習心得
我有幸參加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培訓,經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都得到了更新,而且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法、教育教學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就將本次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 思想靈魂得到了洗禮
多年的教學歷程,使我已經慢慢感到倦怠,我已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老是愛抱怨現在的學生難教難管,卻把教師的職業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所以對待教育教學工作常帶有厭倦感,心態老是失衡。可通過這次培訓,聽了專家們的觀點,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憾,靈魂得到了凈化,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愛」是教育的支點,我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自己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加強學習,促進專業化成長
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但要想學生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盡,教師就得時時給予補足,專家的話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我們闡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面對著一群群渴求知識的學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以及教師職業的神聖。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和上課指明了方向。特別是教師們對教學中的困惑和爭論,更讓我體會到了進行終身學習,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要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三. 有效課堂的建構
通過認真地學習,使我對如何有效備課和上課有了全新的認識。面對著新課程、新理念,我們教師就得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採取新對策實施有效教學,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有效課堂教師要堅持做到先學後導,把先學後導貫穿於課前、課中、課後,並要以建構主義教學為基礎,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找准新舊知識間的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和沖突。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轉化關系,這需要教師創設真實的情景來互動。教師設問題,學生生成問題,教師引發討論,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機活力。
有效教學要把評價滲入課堂。教師要使知識問題化、問題能力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與學生共同建立起知識的橋梁,形成合作、探究解決,並以問題為核心,以學生為本,該如何創設和諧的課堂或情境?指導學生的學習是要科學化,訓練的問題是要目標化,內容的評價要全面真實化。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必須進行全面的思考與評價。
四.積極參加調教活動和聽優秀老師的觀摩課
培訓時,專家們的講述,環節嚴謹,重點突出,過渡自然,使我深受啟發,爭取在教學時精心設計習題,用行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懂得數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人人學有用的數學」。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更樂意接受。
通過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確實使我大開眼界,從其他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我會把學到的技能用於今後的教學當中。
㈡ 小學生 數學上課心得體會
學習小學數學的心得體會研究性學習是以問題為載體,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來進行學習。通過學生主動探究式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與體驗知識產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小學數學的研究性學習正是要引導學生去發現他所未知的問題,通過數學手段來解決問題,且能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遷移到其它問題的解決上。《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時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我們的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創造能力,被教師不經意的注入式教學扼殺了。他們對數學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還怎麼能更深入地進行創新呢?在小學數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那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呢?根據對本書的學習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研究性學習,就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探求慾望,使其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2.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數學源於生活,生活充滿著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系,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3、重視再現知識過程。4、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發現。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多一份創造的信心。5、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小學生來說,能夠獨立解題並有獨到見解,這就是科學研究的縮影,也是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探究創新的初步嘗試。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打破常規,別出心裁,勇於標新立異,尋找與眾不同的解題途徑,啟發他們從多角度、多側面、多渠道進行大膽嘗試,提出新穎、獨特的解題方法,這樣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基於以上的認識,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
㈢ 小學數學課教學方法的小本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雖以一個「小」字當頭,但它的作用與地位卻一點也不微小,反而它對學生取得終身學習的基
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時代、新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應該是什麼樣的?學數學到底培養人的什麼能力?為什麼國際上各個國家
的基礎教育中都納入並重視數學學習?在學生經歷的長達6年的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在課堂上應做些什
么?該怎麼做呢?
我想教材是載體、學生是中心、課堂是陣地、理念是根本。新教材歷經十載,它承載的更多的是新的教
育教學理念,更多的是對人才培養的一種幫助,更多的是對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指導。以下談談我在數年
課改過程中,如何正確把握新理念、正確解讀新教材、科學運用新教材並創新使用新教材,所作出的實
踐研究與生成反思。
一、正確解讀教材才能讓學生學到新的數學。
十年以前,我們都是教書匠,培養的學生只會接受學習,能力如何培養?新教材、新課改推廣以來,我
們通過許多學習和研究,慢慢從「教書」慢慢轉變為「培養人」;從「教教材上的數學」慢慢走向「用
教材去教數學」。我們漸漸理解了教材是實施教學的載體,而不是惟一的標准。在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
實施的過程中, 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師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和駕馭現行教材 ,正
確地解讀新教材,才能讓學生學到新的數學。
那麼,正確解讀新教材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教師要力
求做到要精讀課標、深鑽教材、細研學生。
【案例鏈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例題教學片斷
估算是《標准》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因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廣,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同時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容說明:教材呈現一幅情境圖,讓學生解決「有350個同學來聽課,能坐下嗎?」的問題。情境圖下面
呈現不同的估算方法:①把兩個因數看作與它們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確定它們積的范圍;②把其中
一個因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確定它們積的范圍。
【案例生成】
師:看準信息和問題,快速解決。(學生的回答不統一,速度放慢。)
其中有一個學生提出:這個問題不需要計算得那麼清楚,只需要算個大概就可以了。
師:那你准備怎樣算個大概呢?
生:我把22和18看成了20再乘。
師:你能將兩位數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數再乘,這就是估算的方法。
師:還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嗎?(其他學生受到這位學生的啟發後,紛紛想到了另外幾種估算的方法,教
師引導進行幾種方法的整理。)
師:看來,這三種估算的方法都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三種方法有什麼共同點嗎?
生:都是把兩位數看成了最接近的整十數再乘。
師:你們覺得我們通過估算得到的結果,是比准確字數多呢,還是少呢?
(有的學生說少,有的學生說多,有的學生說差不多。)
師:為什麼?你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把22看成20將因數看小了,所以估算的結果比准確結果要小。
……
師:真的嗎?我們來看看!將18估成20,估高了,因此最後結果就比准確字數大。如果把22估成20,估
低了,最後結果就比准確字數小。
那麼將18和22都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數所得到的結果,你覺得和准確字數比怎樣?
(學生一起反映:差不多的。)
師:為什麼會差不多呢?
生:因為一個因數少估了2個,另一個因數多估了2,扯平了。
師:看來,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有許多估算的方法,用哪種方法解決還要看具體什麼問題。
【案例解讀】
當我在聽同年組老師教學這個例題的時候,我清楚地認識到,這些估算的方法對於學生而言不是難事兒
,學生在這節課上可以說你不用教,他們都會去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學生在這節課里需要得到的是什麼
呢?他們需要發展的是什麼呢??
學生需要得到的是學會在估算的過程中合理地分析比較,從而使估算發揮自身的意義和價值——真正地
能夠解決好問題。因此,例題的教學,筆墨除了放在學會乘法估算的方法上,更要根據具體問題引導學
生針對具體的估算方法,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從而得出該問題所需要的答案。由此,在接下來我執教的
過程中,我調整了筆墨,對於分析比較不再輕描淡寫了。學生受教師的引導,導致出現「估高」、「估
低」和「差不多」的結論,是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體現。這是用估算解決問題時必不可少的一種分析,
也是估算不同於口算和筆算的一個特點,這種思維的訓練是在精確計算中無法實現的。估算教學中對學
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是逐步形成的,只要我們有意識、有計劃地給學生提供估算的機會,讓學生運
用估算解決問題,在實踐中體會學習估算的必要性,估算的意識會慢慢形成,估算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學生在形成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同時,分析能力大為提高,在面對新問題的時候,學生的思路的打開需要
良好的分析能力作為支撐。而數學課上要培養的不僅僅只是一項分析判斷的能力,這也是有別於老教材
的一個亮點,新教材豐富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點,學生將學到新的數學,學生的能力將全面而服務於生
活。
二、創新使用教材才能促進學生能力得到發展。
數學課就要有數學味,教材解讀不正確或不透徹就會讓新的數學課堂走味。所謂的數學味就是一種理性
的思維,如邏輯思維、分析判斷、空間想像等。這些能力是社會發展所需人才必備的重要能力。要想學
生在數學課堂上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還需要教師創新使用新教材。教師能教得創新,學生就能學得有味
,學數學只要學味十足了,能力自然也就逐漸形成了。
以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為例,談談為了學生能力的發展教師如何對教材進行創
新使用使用。
【案例鏈接】「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
內容說明: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給出了兩道題。第一題呈現的是小朋友們討
論表內除法算式的分類方法,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認為可以按照算式的得數來分,有的按照除數相同的
算式來分,有的提出問題還可以怎樣分?第二題是一道解決問題。那麼我分了兩節課來進行整理。第一
節課整理計算部分,第二節課整理解決問題部分。
我先讓學生自己舉例說一說學過哪些表內除法的算式,學生說的時候,老師就應該將這些算式在黑板上
板書,而且這些算式的位置就應該表內除法表的位置,比如學生說出20÷4=5,我就把這道算式板書在第
5行第4列;學生說出9÷9=1,我就把它板書在第1行第9列;學生說出16÷4=4,我就把它板書在第4行第4
列……在許許多多算式的列舉中學生現會覺得老師怎麼亂寫算式,東一個西一個,後來慢慢發現了規律
,會准確猜出老師會將這道算式板書在什麼位置,是為什麼。在此過程中,全班的積極性是高漲的,因
為其中帶有一些猜謎語的味道,這會讓學生覺得很簡單的算式變得神秘起來。並且在完成的整個過程中
學生經歷了歸納、整理、猜想、推理、列舉等一系列有助於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學生自己歸納出:當
被除數和除數相同的時候,商為1;當除數為1的時候,被除數和商一樣;除數是幾,被除數就是商的幾
倍;商是幾,被除數就是除數的幾倍……學生的這些歸納性的語言是讓我備課的時候沒有想到的,我的
預設是讓他們經歷這樣的歸納與整理的過程,並從中去感受就可以了,用他們自己兒童化的語言表述出
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但是學生這么多精闢的歸納讓我大開了眼界,說明學生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的時
候是高效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的。
【案例解讀】
在第一節課的處理中,教材並沒有列舉出表內除法算式表,只用了學生小組討論的形式呈現了出來,那
么我對於這樣編寫的理解是,學生應該有自己整理的思維過程,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整理就可以了,
不需要學生完整地整理出除法算式表,除法算式表的歸納與整理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是相當有難度的。但
是學生的整理歸納的能力在每一節整理與復習課上都應該有挑戰與提高,有難度不代表不去研究,正因
為有難度,經歷了有難度的挑戰,思維才能夠得到提高。因此,我對教材的理解是,不僅要讓學生自己
按照一定規律去整理歸納,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在引導過程中,讓學生發現表內除法表編排的
規律,從而能夠學到這樣整理的一種有效方法。
所以,教材上的呈現我們不僅要完全理解,更要徹底理解,這種編寫不僅限於書本,它是和活生生的學
生緊密聯系起來的,而且更要得到教者正確而科學的支持,那樣的教學才是高效的,學生的發展才是有
效而全面的。
能把新教材教下來是一種本事,能創造性地把新教材教下來又是一種能耐,能把新教材內蘊含的理念和
素材通過開發轉化為教學實踐並取得成效,這更是一種功底。教師要在尊重教材基礎上,開動腦筋,不
局限於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創新使用,做到以學生發展為本,這
樣新課改、新理念才能真正落實,學生才能科學發展。
三、科學解讀教材才能促進學生數學思想的形成。
人人都想當創造者、當發明家,尤其是我們的學生。曾經我們的教育在抹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學
生都變成了被動式的學習,都成為了一台台的解題機器。新理念正在努力改變著這一現狀,試圖讓學生
經歷多次成功的創新和發明的過程,帶給學生一種探索慾望和一種思維習慣,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數學品
質。
在教學集合圈這一知識時,學生就經歷了韋恩對這個圈的創作,對於學生而言,這是促進學生數學品質
和能力形成的最佳機會。
【案例鏈接】「有趣的圈」教學片斷
內容說明:集合思想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說,集合理論是數學的基礎。從學生一開始學習
數學,其實就已經在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學生在學習數數時,把1個人、2朵花、3枝鉛筆用一
條封閉的曲線圈起來表示,這樣表示出的數學概念更直觀、形象,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
們學習過的分類思想和方法實際上就是集合理論的基礎。
本單元的例1藉助學生熟悉的題材,滲透集合的有關思想,並利用直觀圖的方式求出兩個小組的總人數。
本例首先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學生名單,通過統計表可以看出:參加語文
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但實際上參加這兩個課外小組的總人數卻不是17人,引起學生的
認知沖突。這時,教材利用直觀圖把這兩個課外小組的關系直觀地表示出來。從圖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有3名學生同時屬於這兩個小組,所以計算總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
【案例生成】
教師給出信息: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
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人?學生列出算式:8+9=17(人)
師:請這些同學站起來我們看看是不是17人。
(學生發現問題,沒有17人,只有14人。教師引導列出統計表進行檢查,在統計表中學生似乎發現有重
復現象。)
師:這樣吧!為了讓大家看的更加清楚,我們請這些同學分別上來,我們按組數一數!
(1) 請參加了語文小組的站這邊!數一數,是8人嗎?
(2) 請參加數學小組的站這邊!
(其中重復的學生想到數學小組這邊來,教師進行導向。)
師:誒!你們不是參加語文小組的嗎?請站在那一邊,不準瞎跑哦!
(這個時候這幾個兩個小組都參加的3個學生拿老師的幽默處理沒有辦法,有點支支吾吾的,還是想過來
。)
師:為了表示你們8個都是參加語文小組的,我們用這個紅圈把你們都給圈起來,不準你們瞎跑!
那麼,你們都是參加數學小組的,參加數學小組的應該有9個人啊,怎麼差了3個?
學生急了:還有我們3個呢!
師:那你們過來啊!
生:可老師你不讓我們出這個圈啊!
(這個時候發生的矛盾沖突激發了學生想辦法去解決的強烈慾望,終於下面有學生坐不住了,有幾個學
生插嘴要把這3個人怎麼怎麼套起來,但另外一些學生不是很明白,學生中有一個同學終於跑到講台上來
了,進行了一個操作:他將重復的3個人安排在正中間,將兩個圈交叉套出重復的3個人,使這三個同學
既站在紅圈裡,又站在籃圈裡。)
【案例解讀】
這個結果的產生是必然,現在很多老師對對教材進行這樣的處理,為什麼?正因為這樣的教學給了學生
思考的空間和探索的慾望。這個圈的交叉部分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是我們的學生的確就想出來了,
不是因為學生提前看了教材,或者家長曾經教過,真正就因為在這樣一個矛盾沖突中,學生想力爭解決
這個問題。韋恩也不是特異的天才,我們的很多學生經歷了韋恩的這個創造的過程,這樣的學習也正是
新教材中滲透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去親身經歷、親身體驗、激發矛盾、創新解決。有了這樣的創造
過程,學生不僅在思維層面上得到了收獲,而且在心理需求上得到了滿足,很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原來自己也可以是發明家啊!
新教材中還有很多像有趣的圈這種課例,需要教師做的不是直接把韋恩圈交給學生怎麼填寫怎麼畫,而
是讓學生真正獲得思考的空間,自覺走進矛盾中,讓自己也在數學海洋中創造一回。
在我們的數學實際教學中,要真正讀懂新理念、讀透新教材,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科學設計我們的教
學。在課堂這個陣地上讓學生盡情發揮、盡顯智慧,在數以萬計的陣地中學生優良的數學品質和優秀數
學能力的產生一定是必然。
㈣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心得體會論文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0推薦很多家長都強烈意識到,自信積極的心理素質對孩子非常重要。但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變得自信?變得積極呢?這個問題不僅是家長們關心的,而且也是心理學家們想知道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介紹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心理學試驗,它對我們培養孩子積極自信的心理素質,也許會有一些啟發。話說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的專家們,他們想通過實驗的方法找到怎樣使消極、被動、甚至自卑的人變得積極主動並且自信的方法。為做這樣一個實驗,首先他們得找到人群中屬於那些不自信、不積極的人們。想來想去再三權衡之後,專家們最終確定把那些身體健全的街頭流浪漢們作為了研究和實驗的對象。因為這些人恐怕是世上最不積極,最不自信的人群了。實驗的方法是把這些人組織起來,隨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干一些相同難度的手工活。研究人員們則對每一組都採用不同的激勵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干勁,並且在暗中觀察和記錄被研究者們的狀態和心態。當然在做實驗之前,專家們先假想了很多管用的方法,比如用樹立榜樣的法;用多鼓勵、多表揚的方法等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出現了一些令專家們非常尷尬和不解現象,那些被表揚和鼓勵最頻繁的小組,也成了退出實驗人數最多的組。換句話說,那些流浪漢寧願回到街上去,也不願意留下來參與「時時受表揚的實驗」。那些被「經常要求向榜樣學習」的小組,也是退出人員較多的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多多地表揚他們難道不好嗎?給他們樹立學習和效仿的榜樣為什麼不起作用?經過專家們的進一步研究發現,當外界提出的技能要求超過實驗者的實際能力後,再多的表揚和期許都難激以發他們的工作熱情。相反,他們會把那些不切合實際的要求和鼓勵視為精神負擔。那些要求退出實驗的人們認為,與其辜負別人對自己的美好期望,不如乾脆退出,這樣心理還好受一些。同樣,當自己的能力無法做到的時候,榜樣的出現的是導致忌妒、無奈心理的產生。心理學家們還觀察發現,當這些人真有進步的時候,他們會對別人的贊揚有善意地回應。而當自己並無實質進步,卻頻繁受到稱贊、誇獎後,他們反而會出現出窘迫和不自在的表情。把這個現象聯繫到我們平時教育孩子,很多家長以為只要我們頻繁地誇獎孩子,就會使孩子變得自信,變得學習主動。殊不知,那些脫離實際的廉價誇贊,其實起不到增強孩子自信心的作用,相反,會使孩子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同樣,當孩子的實際能力還差的很遠的時候,家長盲目地要求他向學校或班級最優秀的孩子學習、向電視上報道的天才少年看齊,這不僅不能使孩子感到鼓舞,反而會使孩子感覺自己更無能、從而變得更氣餒。不勞心理學家們費神研究,細想一下這其實是非常淺顯的常識。各位家長可以身臨其境地設想,假如你們的孩子對你們說:「爸爸媽媽,我相信只要你們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夠超過李嘉誠成為億萬富翁、就一定能當上總理或省長,因為你們是天下最棒的父母!」如果孩子們的這些鼓勵和誇獎,對我們成為億萬富翁和省長幫助不大的話,家長對孩子說的那些輕飄飄的稱贊話,又會對他們有多大的作用呢?那麼,到底怎樣做才能使孩子變得自信和主動呢?讓我們再看看這次實驗接下來的結果。經過專家們的不斷調整和總結,最後發現,最能夠使這群沒有上進心的傢伙們不斷進步的方法,是根據他們的能力變化,不斷提供與其能力相對應的不同難度的工作。比如,干好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後,再給些稍微復雜點的工作。等他們把這些稍復雜的事情再干熟練以後,就再給他們更難點的事情干,總之,根據他們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他們的工作內容,讓這些人有時時進步的空間,並且不論他們進步的速度是快還是慢,組織者都對他們保持了足夠的耐心。這樣一來,那些被測試的人就會因為自己明顯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而願意繼續幹下去,甚至喜歡上這種「讓自己不斷有長勁的差使」。當這種進步持續的久了,被測試的人在這方面就逐漸表現出強烈的自信心來。研究人員因此得出這樣幾個結論來,首先,絕大多數人都有尋求進步的強烈願望,並且大家心裡都很清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在這方面過多的講解和強調往往都是多餘的,甚至是適得其反的;其次,人的自信是建立在不斷進步基礎之上的,沒有實質進步的人,很難建立起真實持久的自信;人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積累到經驗並取得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人能夠獲得寬松和理解的對待,並且能及時獲得與其能力相應的實踐機會,那對他取得持續的進步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個研究結果對家長教育孩子有什麼啟發呢?我們是不是也能得出這樣一些結論:孩子們其實也都有尋求進步的強烈願望。成為學習成績拔尖,又多才多藝的學生;成為讓老師誇獎、同學羨慕的人應該是每一個孩子心底的強烈願望。孩子們不能成為最好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是因為他們暫時的、實際的能力還達不到造成的。家長對他們的教育重點要放在提高能力的訓練上,而不是反反復復地告訴他們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或者總是質問他們「為什麼不學好?」還有就是,我們要明白孩子持久真實的自信,源於他的不斷進步中。也就是說,不論每個人的水平高低,只要他處在不斷進步當中就會自信,一旦停止進步,自信心也就隨之消失。孩子雖然對某一項技能或者某一些事情做的很好了,但總維持在過去的水平上,總是重復以前的技能,這也不能讓他們從中獲得持久的自信。讓孩子始終處在不斷進步過程中,是他們獲得自信的根本方法。孩子的自信不是憑空產生的,是要有技能做後盾,是要進行大量地實踐。單靠廉價的表揚和稱贊是不能讓孩子擁有自信的。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對教育孩子這件事來說,學習和實踐就像是飯,稱贊和表揚就像是鹽。有飯無鹽不好吃,有鹽無飯沒法吃。最後,在孩子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在尋求進步的進程當中,大人們要做的事情是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給孩子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並提供充沛的實踐機會,且保持足夠的耐心。這個道理我們中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其實早就提出了,他稱其為「因材施教」。讓孩子不斷進步就像讓他們爬樓梯一樣,家長要注意的是,既不要讓樓梯跨度太大,以至於孩子感覺爬樓太辛苦太吃力,進而不願意爬了;也不要太矮,讓孩子感覺沒長勁,缺乏挑戰性。怎樣才能做到「拿捏有度,快慢有序。」這是特別需要家長們經常費腦筋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