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有何新要求
當前,新課程改革已經在瓊中縣各小學轟轟烈烈的開展,教育局負責新課程改革的付永東副局長提出了許多關於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比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作為一名多年主管學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我認為要想全面提高學校數學教學質量,就必須了解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掌握新課程改革理念,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編排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活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現就根據我校新課程改革的開展情況和以往本人的教學經歷談談我對新課程改革中小學數學應如何進行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一定要把握新的數學課程教材特點,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新的數學課程教材主要特點是既要聯系社會生活,又要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際,還要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社會上處處有數學知識,數學就在身邊.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內容來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以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突出方法性、體驗性、綜合性和發展性,並結合學科主要知識,精心策劃練習和精心設計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同時要介紹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學科知識,轉變學習方式,有效促進學生學科學習效果的提升,逐步學會學習,努力實現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我校大部分是農村學生,由於他們地處山村,因此特別要注意這些山村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和知識發展水平,加強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練習、觀察、實驗、討論、製作、評議、調查、研究創作等學習活動,強化學科知識的應用,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也要關注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養成,努力實現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落實.
二、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把學習數學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基礎,是孩子們一生中學習數學的開始.如何在孩子們面前展示出一個五彩繽紛的數學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愛數學,主動地用數學.我認為關鍵是要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抽象陌生的數學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讓數學知識生活化.現代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數學時,他們的心智活動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學生的學習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對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親切,有興趣.只有當數學不再板起面孔,而是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更貼近的時候,他們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才會進入學習的角色,才會真正感受和體驗數學的魅力與價值,增進理解和應用的信心.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喚起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受,使學習成為學生發自內心的需求.例如:我在網路教學視頻中看到有位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比高矮》這部分內容時,這位老師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邊框上,上課時教師故作驚奇的說:咦,黑板擦怎麼跑那麼高,誰願意幫我把它拿下來?一個學生上講台來拿,可是該學生由於個子矮,夠不著,他就跳起來去拿,顯然費了很大的力但還是夠不著.老師微笑著說:還是讓我來拿吧.老師動手拿下了黑板擦.並問:同學們,剛才為什麼他很費力也拿不到,而我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學生紛紛發言:因為老師個子高,學生個子矮;說老師個子比他高,他比老師個子矮;老師你都長到黑板那兒了,所以一下子就夠著了.老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馬上叫剛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學生上來站在老師身邊,再次比高矮,並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教師總結:看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知道誰比較高,誰比較矮,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處理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比高矮.
我認為這位老師這樣的導入設計很新穎,體現了新理念、新教法,讓學生在一片歡笑聲中理解了比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體感受和體驗中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情感.
三.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性思維
新的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觀察、動手操作、大膽猜測、合作與交流等數學學習活動,而且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的角色、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數學的探索性思維在教學中的最高點,它不依常規,尋求變化,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考慮問題,我認為在我們這種農村學生多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索性思維需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假如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興趣,那麼學生的整個心理活動就會處於主動的狀態,他們就會聚精會神地去學習並真正掌握數學概念、性質及基本規律.2、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因為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能讓學生從知識型轉化為智力型,讓學生學會全面地綜合地思考問題.比如小學高年級的應用題里的一題多解,它需要思維的廣泛性,所以教師必須多讓學生多動腦筋,多去想想,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思維能力的習慣.另外,適時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形成學生良好思維能力一種好的方法.所以,《數學課程標准》在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要使學生學會用思維的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並將數學思考作為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四大目標之一,單獨列出了具體闡述.對每一位數學教師來說,如何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並學會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解釋現象,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世界,又能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只有在教學中科學、合理、扎實有效地進行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總之,新課程、新理念將時時刻刻沖擊著我們的頭腦,沖擊著我們的課堂,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許多的思考.面對新課改我們都要經歷苦惱、反思、探索、實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創造性的學習數學課程標准,創造性地駕馭教材,處理教材,不斷地自身調節,以達到目標.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每一位教師觀念的轉變、知識的更新、行動的研究並將這些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中,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話,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產生實質的變化.
『貳』 小學數學第八次課程改革的六大具體目標是什麼
目標
一,2000-2010年,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是:以鄧小平教育理論特別是"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論述為指導方針,全面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機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具體目標是:
――改革過分注重課程傳承知識的偏向,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發展,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改革過分強調學科獨立性,課程門類過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強課程結構的綜合性,彈性與多樣性;
――改革強調學科體系嚴密性,過 注重經典內容的傾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及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
――改革教材忽視地域與文化差異,脫離社會發展,科技發展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傾向,深化教材多樣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學性和適應性;
――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傾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改革評價考試過分偏重知識記憶,強調選拔與甄別功能的傾向,建立評價指標多元,評價方式多樣,既關注結果,更加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
――改革過於集中的課程管理政策,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提高課程適應性.
整個改革將分為兩個階段實施:2000-2005年,完成新課程體系的制定,實驗和修訂;2005-2010年,逐步在全國全面推行新課程體系.
二,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適用於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形成縱向銜接,層次遞進的目標.新課程體系將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德育為靈魂,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發揚人文和科學精神為基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新課程體系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遵守國家法律,社會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具有民主法治精神,做負責任的現代公民.
了解中國歷史和國情,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對中華民族命運具有責任感;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具有參與國際社會活動的意識.
熱愛勞動,關心集體,樂於助人,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具有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具有為國家發展和人類和平而服務的態度.
四,新課程體系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自尊,自信,自律;積極主動,樂觀向上,具有克服困難,應付挫折的勇氣和意志.
尊重他人,具有團結,合作,協調的精神,能與他人共同學習,工作和生活.
五,新課程體系強調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具有適應學習化社會所需要的讀,寫,算等基本技能和基礎的文化,科學知識,能夠良好地表達和交流;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術.
具有動手操作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收集,處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形成科學態度,學會科學方法;具有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與求實創新的意識.
六,新課程體系強調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文明衛生的習慣:
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愛好體育活動,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具有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鍛煉身體和文明衛生的良好習慣,具有基本的安全保健常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公平競爭意識,集體合作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七,新課程體系強調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
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養成對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和藝術美一定的感受力,想像力和鑒賞力.
樂於參與各種不同形式的健康的文化藝術活動,進行表現美,創造美的嘗試和實踐.
『叄』 小學數學 新課改的內容是什麼
*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理念概要
1.課程改革總體理念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
2.「大眾數學」理念(第1頁)
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三性: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遴選有價值的,淡化少價值的,剔除無價值的數學:概率統計被認為具有很高的價值,作為單獨的一個基本部分,是課改的一個創舉.「隨機數學概念」的重要性得到了文件的認可;算術應用題中矯揉造作的部分,平面幾何的公理化體系,過於2的證明是少價值的;乘數與被乘數的次序、繁分數等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大眾數學,非精英數學:總量減少,貼近日常生活,適應社會需要)
(上面兩個「人人」改為:人人多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材施教,以學生發展為本
承認個體差異、最大限度地獲得發展)
3.數學觀的轉變(第1頁)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
數學有多重價值(第1頁):
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
對培養人的能力有獨特作用……
是人類的一種文化……
是人類生活的工具、用於交流的語言、能賦予人創造性、是一種人類文化。
4.課程理念體現在學習內容上(第2頁)
(1)選取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2)內容的編寫與呈現要有利於學生的一般發展與個性發展。
有利於開展多種數學活動: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交流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符合學生生活經驗、興趣、學習能力,倡導教材的組織方式: 「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
5.課程理念體現在學習方式上(第2頁)
(1)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2)學生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6.課程理念體現在教學活動中(第2頁)
(1)教學活動要以學生以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為基礎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
(3)開展全面的教學——學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和數學活動經驗
(4)實現教師角色轉換——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7.課程理念體現在教學評價中(第2頁)
(1)評價目的——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激勵他們的學習、改進教師的教學
(2)評價目標多元化——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習水平,也要關注在數學活動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以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不等於考試,考試也不等於書面測驗。
多種評價形式: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考試評價、質性評價等,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項目活動報告等
(4)評價內容全面——對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數學能力發展做出全面的、客觀的表述
8.數學新課程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1)體現在課程內容上
(2)體現在課程實施中
『肆』 小學數學 新課改 增加了哪些內容
1.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部分
2.增加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部分
3.增加了和現實中的聯系
『伍』 小學數學課改內容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材內容的選取要「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回到數學在答生活中的作用,要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教材的編寫「應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體驗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陸』 說說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幾種基本方法
新課程改革對於教師來說,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通過一個學期的嘗試,我對新課程標准和教材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新教材無論教學內容安排還是呈現形式,處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以重視和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時,始終把它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以課堂為主陣地,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學習能力。下面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學實驗中的幾點體會。
1.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新課標指出,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無意注意佔主導,觀察能力有限。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只是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感興趣,不能領悟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尊重他們的興趣,先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看,再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引入正題,按一定的規律觀察。
例如,在教學「數一數」時,一幅生動美麗的校園圖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馬上被畫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和熱鬧場面吸引住,非常高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這時我不急於把問題提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是給他們一定的時間隨意看自己想要看的,還可以說說圖上有什麼。當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後,我提出要求:「這里還有許多數學知識呢!圖上畫的是什麼?各有什麼?你們找一找。」學生的興趣被引到數學上,帶著問題觀察,注意力也集中在所提的問題上,自覺地按我的要求觀察,我再適時地指導觀察方法,有意引導他們按順序觀察。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從數量「1」到數量「10」所表示的物體,如「1位老師」、「1面紅旗」、「2位小朋友跳繩」、「3位同學踢足球」、「4個垃圾桶」等。這樣分兩個階段進行觀察,先讓學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觀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隨著知識點的增多,對觀察的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漸漸地由表及裡、由粗到細、由局部到整體,學會了觀察的方法。
2. 利用教材插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圖啟發學生說,我先鼓勵每一位學生試說,並且不作統一要求,讓每個學生把自己所觀察到的說出來,再同桌互相說,這樣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教學內容。
例如:在一年級數學課本P17的「比大小」時,我先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先觀察並說說圖中畫的有什麼?學生觀察了一下,很快就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圖上畫有猴子和一些水果。」還有的說:「圖上有3隻猴子和4個梨、3個桃、2個香蕉。」對這些回答,我都給予肯定。然後我單獨出示3個猴子和3個桃,我問:「誰多誰少?」學生齊聲說:「一樣多。」我問:「誰能把話說得完整一些?」學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樣多。」這時,我又出示3個猴子和2個香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生說:「猴子多,香蕉少。」最後我出示3個猴子和4個梨,學生馬上說:「猴子少,梨多。」這時,我問:「剛才你們說猴子多,現在又說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還是少呢?猴子、香蕉、梨這三種水果比較,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誰最多?誰最少?這句話怎樣說合適?請你們同桌討論一下。」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討論,討論時各自都發表意見,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然後,各組代表匯報:「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學生發言很熱烈,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很高。
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明確了物體的大小多少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又把圖的內容說得連貫、完整、具體,從而提出了觀察、比較、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同時也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形式。我從學生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出發,本著數學來源於生活這一事實,自始至終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入課題,創設操作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例如:在教學「7的組成」時,我先讓學生拿出7根小棒,再讓學生把這7根小棒分成兩堆。師:「你有幾種分法?你是怎樣分的?」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擺小棒,很快學生就得出不同種分法,有的說:「我把7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很快就得出了7的組成。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力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通過摸一摸、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學生獲得了數學知識,在操作中激起了智慧的火花,進行了發現和創造。
4. 發揮小組作用,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分類」第二課,「按不同標准來分」時,我讓學生以4人一組的形式學習,每個人把自己文具盒裡的鉛筆都拿出來,集中在一起,擺放在桌子上,組內先觀察,再討論,最後動手把自己認為一樣的分在一起。分完後,我又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給大家匯報:你們組是怎樣分的?按什麼標准分的?想了幾種分法?經過討論交流,學生們想出了十幾種不同的方法。如:1.按鉛筆的顏色分;2.按鉛筆的長短分;3.按鉛筆中有沒有橡皮頭分;4.按鉛筆有沒有削過分;5.按筆桿上有棱和沒有棱分;6.按筆桿上的花紋來分……學生分鉛筆的方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也確實讓我驚嘆。
這樣教學,既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思路得以開拓,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總之,實驗教材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極為方便而豐富的資源,它系統有效地培養和開發了學生的智力,給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場地,也給師生交往、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交流提供了條件。
『柒』 小學數學課程改革300字左右
小學數學課改心得體會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使我領悟到了教學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一、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
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要在教學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誠合作的民主關系。同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台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會的意識,就必定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更加充滿生機,也更能展示教師的無窮魅力。
三、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
四、變「教師說」為「學生多說」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於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並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於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捌』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如何教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很多數學教師都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革新,使得我們的課堂教學觀念、教學形式和教學水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而使數學課堂教學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好數學奠定基礎。
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學生做好學習這件事必不可少而且尤為重要。以前教師上課要求學生課上坐好,不交頭接耳,積極思考,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而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學生卻總是被動的去執行,這並帶動不了學生過高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固然不會提高多少。新課改後的教學不再局限於以上簡單的形式,我們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勇於提出問題,敢於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學會傾聽別人的看法,樂於與人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學習。良好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促成,教師要耐心引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體會接受,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扎實基礎,受益匪淺。
二、學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樂趣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翻看數學課本,我們不難發現,課本中的例題及彩色插圖基本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聯,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就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引導學生輕鬆快樂地學習,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同時也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形式。我從學生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出發,本著數學來源於生活這一事實,自始至終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入課題,創設操作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感受數學所帶來的樂趣。
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恐懼感和枯燥感,而且還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成功,體驗課堂的樂趣。同時,還可以使教師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心裡中,和他們一起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與帶來的快樂。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操作、合作交流。
新課改提出: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知識再創造,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實踐證明,學生實行再創造後,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四、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作業
4.1設計童趣性的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標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我們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具有童趣性的數學作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一個學習的熱情者和主動者。如:可以設計一些故事,創設一些情境等一些趣味性的作業,讓學生融入到故事情節中,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
4.2設計探索性的作業
完成數學作業不只是一種數學學習活動,而是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為此,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及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如:觀察作業、調查作業、實驗作業、小組合作作業等形式。
4.3設計生活性的作業
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場所,也是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所。為此,在作業設計時,創設生活性的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價值,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並逐步成為一個知識的實踐者。
4.4設計自主性的作業
五、適時的課堂評價激勵
教師課堂評價的時機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會影響評價的結果,甚至於適得其反。因此,評價時的動機應選在學生真正感到教師可親、可信賴之時。
5.1瞬時評價,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激勵性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進行激勵性口頭評價。更重要的一點,評價要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實施縱向評價。考察受教育者個體進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學生個體自身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的自我評價反思,調整心態和評價行為,不斷進步。激勵性評價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氣質、特點、學習水平,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做出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對評價的認知和接受,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激發。在課堂中,讓不同的學生全力投入、充分發揮,獲得發展。
5.2延緩評價,給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能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應以鼓勵的行為方式或語言,或提問等形式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後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延緩性評價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去分析、去論證。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每當一種意見提出時,教師都請學生給予評判。如:當學生在解答問題時,教師對學生解答的評價不是按標准答案,而是用語言提示誘發、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獨創性。當學生理解不正確或不完善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學生錯誤所在,補充設問,點撥學生引發討論,引起深入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明確認識,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當在學生理解得不夠准確,表達不夠完整時,教師運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生疑問,引起思考,進行比較,進而排除謬誤,獲取真知。
5.3多角度評價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激勵,特別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對激勵的渴望更甚。在實施激勵性口頭評價時,要用發展的觀點,以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對學生學習數學的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無論其現狀何等不理想,離教育目標有多遠,都應該通過評價加以肯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去評價學生,並且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及對教師的評價時,都要從多個角度去評價。
總之,在新課改春風的吹動下,我應轉變自己的角色,努力使自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適應新時代、適應新課改、適應每一位學生。
『玖』 小學數學新課改總結
課程問題在任何國家教育體系中都處於中心地位,它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教育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必須探討的核心問題之一。隨著中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動和實施,課程創新的歷史使命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界人人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改變課程過分強調學科體系、脫離時代和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實際的狀況。抓緊建立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重視實驗課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本章將圍繞著這些基本要求展開議論,提出有關創新教育課程改革,特別是教育、教學內容創新的若干觀點。
一、課程內容面臨嚴峻挑戰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首次構建了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倡導新的教育觀念,傳播新的課程思想,推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但是,課程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革。在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培養創新人才的新形勢下,現在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顯得很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在教育理論界,對於「課程是什麼」的概念,目前尚存在著諸多紛爭,甚至被人歸納為有6種不同類型定義,包括:課程即教學科目;課程是有計劃的教學活動;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課程即學習經驗;課程是社會文化的再生產;課程即社會改造。正如有學者指出,這「充分表明了課程這一概念與它在國外學術界仍處於未確定狀態一樣,也是我國教育學界中使用得多而定義最差的概念。」
以探討創新教育為基本宗旨的論著,本章並不打算介入有關課程定義的爭論。無論怎麼講,作為我國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集中體現,教學內容及其體系構成,都是課程研究最基本的要素;而知識經濟時代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緊迫的要求,就是要盡快改造舊的課程體系,將人類社會中長期積累起來的,並在當代社會中急劇發展的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轉化為能被不同年齡學生所接受的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綜合性教育論著《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對教育內容做出如下界定:「教育內容這一概念是指一整套以教學計劃的具體形式(課表和課程)存在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和行為。它們是根據各種學校規定的目的和目標而設計的。」教育內容,或者具體地說課程教學內容,在我國教育界傳統上歷來被視為學生習得的知識,而知識的傳遞則必須以教材為依據。事實上,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初廣泛引用前蘇聯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以後幾十年內,「教學內容」指的就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教育技術用語詞彙》里,將這些術語定義為:教學計劃指的是「確定所要教授的專業內容,列出每種專業內容的教學課時,以及掌握知識的目錄。」「教學大綱通常以指令性文字的形式出現。課程即指在某一特定學科或層次的學習的組織。課程設計的目的實際是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教育設備。」
教學內容是學校向學生所傳遞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念,課程教學內容的取向和選擇,體現了教育決策者、課程編制者和教學執行者共同的知識觀和質量觀,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在討論課程內容創新之前,回顧一下70年前陶行知先生對那時課程內容最主要的載體——教材的批判,並與我國中小學現行課程教學內容作一些比較是很有啟迪意義的。
陶先生曾以「中國教科書之總批評」為題,說過許多相當激憤的話語:
「我們試著把光緒年間出版的教科書和現在出版的教科書比較一下,可以看出一件驚人的事實。這事實便是三十年來,中國的教科書在枝節上雖有好些進步,但是在根本上是一點兒變化也沒有。三十年前中國的教科書是以文字做中心,到現在中國的教科書還是以文字做中心。」
「教科書的根本意義毫未改變,現在和從前一樣,教科書是認字的書、讀文的書罷了。從農業文明渡到工業文明最重要的知識技能,無過於自然科學,沒有真正駕馭自然勢力的科學則農業文明必然破產,工業文明建不起來,那是多麼危險的事啊!但是把通行的小學常識與初中自然拿來審查一番,您立刻發現它們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只是科學的論文書。這些書使您覺得讀到鬍子白也不能叫您得著絲毫駕馭自然的力量。」
「這些教科書並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它們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它們只能把您造成一個自然科學的書獃子。」
「它們教您識民權的字,不教您拿民權;教您讀民主的書,不教您干民主的事。在這些書里您又可以看出編輯人引您開倒車開到義和團時代以前。他們不教小朋友在家裡、校里、村裡、市裡去干一點小建設、小生產以立建國之基礎,卻教小孩子去治國平天下……」
時隔近70年再來聆聽陶先生的教誨,我們同樣驚訝地發現,「從工業文明渡到知識文明」之際,歷史竟如此之相似。
● 相似點之一:教學內容缺乏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全面把握
陶行知先生認為當時的自然科學教材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和「論文書」,指的就是科學課程內容只注重科學知識的羅列和科學事實的獲取,而不注重對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理解和探究。的確,既使到現在,中小學科學課程在內容的取捨上,並沒有把使學生真正了解「什麼是現代科學」為重點來設計;一部分從事自然科學課程教學的教師也沒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現代科學和古代科學的差別。
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以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認為,現代科學發端於伽利略。因為在伽利略以前,古代科學只是依靠哲學家的思辨;自伽利略開始,科學研究才把觀測證據作為主要方法,認為它是從觀測和實驗的事實上升為科學觀點和結論的過程,或者為了某種觀點或結論尋找觀測和實驗證據的過程。也就是說,科學理論只能產生觀測和實驗之後而不是在它們之前。在形成了這種行為和思維模式後,現代科學才應運而生,並在近代逐步發展為人類社會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因此,目前我國中小學科學課程迴避「什麼是現代科學」和「科學家是如何工作和創新」這樣一些重大命題,僅僅要求學生記憶一些科學事實,沒有抓住科學教育的本質內容,也背離了科學課程設立的初衷。
在人文和社會課程中同樣存在類似情況。實行多年的傳統語文課程就是典型的實例,教條刻板地語法肢解和牽強性辨析,就連作為人生工具的寫作和閱讀,也在語文課程內容中被置於較次要的地位。不僅失落了對文學藝術的鑒賞感悟和人生體驗,失落了情感陶冶和想像力的調動,更重要的是失落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育。學校教育需要承擔使兒童社會化和向下一代傳遞文化標准和文化價值的重要使命,而我們的人文、社會課程內容顯然在某種程度上被異化。
● 相似點之二:將課程學習內容局限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上。
陶行知先生提倡以生活為中心,反對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他認為:「文字中心之過在以文字當教育,以為除文字之外別無教育。」通觀今天的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內容,其實並未掙脫這種以文字為中心的窠臼。
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一是本能地堅持學科封閉、互不交叉的傳統,學科之間的聯系極差,教師從本學科內容系統完整出發,不可能自覺推動各種形式的跨學科教學,從而違背了現代科學綜合化發展的大趨勢。二是形成「千校一面,萬人一書」的格局,課程缺乏多樣性和適應性,缺少因地因校制宜的特色和個性;三是無法從社會經濟和生活中不斷汲取新的內容,造成學生不能及時獲得最新知識。事實上,學生對現代科技前沿知識和價值觀念(包括正確的或不正確的)的理解,都不是學校目前課程內容所能給予的,大量的信息來源於大眾傳媒和課外閱讀,來源於非正規教育渠道。正如S.拉塞爾指出的那樣:「學校教育內容與非正規教育內容之間的差距和交流的缺乏日趨嚴重,已成為學校的一個問題。 在校外獲得的相當一部分信息極為多樣化,缺乏內在聯系,其價值也不盡相同,它們成為消極的儲存物。另一部分有用的、現代的、適合學生興趣的信息卻很少被教師提到或利用。當兩種信息出現矛盾時便更加令人擔憂了。」
● 相似點之三:課程內容忽略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對態度和技能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
無論是以文字為中心,還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最大的弊端都是「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尤其必須強調聯系學生生活、聯系社會實際的學習環節,課程學習目標不僅需要包括知識技能,也應該蘊含思維能力與習慣、思想方法、意識、觀念,以及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做合一」的曉庄學校,或許比我們現在某些重點中學的學習質量反而更勝一籌。
目前,國際教育界在教學內容確定的依據——課程目標優先選擇的取向上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按照傳統慣例,確定教學內容的目標有三個不同的層次,依次是:(1)知識;(2)實用技術;(3)態度和技能——三種層次優先重視獲取知識。今天,在信息量持續迅速增加和社會生活傳播對教育內容影響日趨強烈的前提條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卻指出:「如果把十分復雜多樣的過程簡化,我們就可以按照學校教育目標層次的顛倒形式表現出突出行為培養的新趨勢。」這種新的目標三級層次依次為:(1)態度和技能;(2)實用技術;(3)知識——優先重視的是態度和技能。雖然新的三級目標層次絕不忽視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傳播信息,它必須做到與科學自身的發展及其對社會和個人生活產生的作用協調一致,但是,目標的價值取向和優先順序確實已出現了變化,因為「現在人們知道,具有堅實行為素養的人(關心變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團結精神,富於責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適合於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和文化知識。他們在需要時知道如何通過圖書館和計算機獲取新信息。行為和能力也是在掌握和實踐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
針對課程和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對我國的科學教育狀況做過剖析和評價,我們認為,他的這些看法在原則上也符合科學教育之外其他課程的現實情況。路甬祥教授說,中國科學教育的弱點,在於過分注重於知識灌輸,忽視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養;過於一統的教育管理模式抑制了學校的自主創新和競爭,限制了科學教育內容、方法與目標的多樣性、創造性和靈活性;長期的計劃經濟環境,使中國缺乏對科學教育內容不斷更新的強有力的社會競爭需求動因;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還未來得及建立起健全的、有效的社會對科學教育改革發展的評價和輿論反饋機制;還缺乏更加廣泛深入的國際性科學教育交流與合作;校長、教師的科學素養及教育學、心理學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存在人為分割和偏斜等等。
為此,我們有必要從當今時代人類文明進程的高度,認識課程教學內容更新的必然趨勢,重點觀照課程內容改革和創新中的幾個問題。
二、人類文明進程與教學內容更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課程和教材,教學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學校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受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環境的制約,也因其傳承和創新職能,反過來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正如布魯姆所說,離開了社會背景,「課程爭論的意義也就黯然失色……不顧教育過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來論述教育理論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淺薄,勢必在社會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視。」可惜的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實施多年的課程設置,特別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取捨,基本上因襲工業化初期建立的學科體系,始終將學習重心放在20世紀初期之前人類創造的知識上,最新科技成果因無法在這種「系統化」的體系中找到應有的位置,很難被納入教學內容之中,直到即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對此,我們有必要以自然科學為例,依據人類文明進程和社會發展的相關背景,揭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內容陳舊、落後的現象。
通常,自然科學的課程內容概括的是歷史積累起來的科技知識,而現代科技知識體系本身,在近幾十年出現了許多重大的變化,至少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學科的核心知識在急劇變化與快速更新
自然科學史研究指出,自文藝復興以來,人類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三次科學革命。
第一次是16~18世紀近代科學的誕生以及技術革命,它們引發了啟蒙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是19世紀近代科學的全面發展和技術的重大發明,它們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知識源泉。在第一、二次科學革命影響下,科學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各門學科的核心知識都相繼出現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天文學領域,1543年哥白尼發表著名的《天體運行論》,確立了天體學說的基礎。布魯諾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而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證明了哥白尼的理論。在物理學領域,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和運動迭加原理,提出速度、加速度和慣性等物理概念;牛頓則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並系統總結出三大運動定律,1687年,他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結了當時包括力學、數學和天文學在內的偉大科學成就。在化學領域,自1661年波義爾提出化學元素概念後,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並於1789年出版了化學教科書《化學大綱》,使化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其後,道爾頓提出原子論,門捷列夫1869年發表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推動了19世紀化學革命興起。在生物學領域,在17世紀初,哈維發現血液循環,胡克發現植物細胞,列文虎克發現原生動物和細菌,巴斯德的工作則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其後,1735年林奈提出生物分類系統,1859年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正式確立了生物進化論,生物科學也獲得一次偉大的突破;在此基礎上,1866年孟德爾利用豌豆雜交,進一步揭示了生物的遺傳規律。此外,數學作為促進科學進步的重要工具也得到長足的發展,17世紀中葉,笛卡爾和費爾馬創立解析幾何,牛頓和萊布尼茨獨立發明微積分;18世紀數學家伯努利、歐拉、拉格朗日等人開拓了一系列數學分支;19世紀數學家不僅復興了幾何學、重建了微積分,而且使代數學獲得巨大的進步。他們在科學領域獲得的這些成就,經過後人按學科知識體系分類整理、完善並進行系統化編排之後,便構成了今天我們中小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乃至地理等學科的核心知識和主要的課程學習內容。
人們現在已經看到,自20世紀初開始啟動的第三次科學革命,即現代科學革命和高新技術革命,不僅奠定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基礎,而且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鋪平了道路。這次革命比前兩次意義更為深遠,首先是物理革命,隨後是天文學、地理學和生物學革命;伴隨而至的,還有核能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和互聯網路技術、生物技術和材料技術等等,共同構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知識革命。
20世紀初啟動的物理革命,首先是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否定了牛頓力學中絕對時空的基本概念;其次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論,波爾、薛定鄂等科學家的工作完成了量子力學的構建,使人們對物質世界從宏觀認識到微觀認識都發生了質的改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成為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也奠定了現代天文學和原子物理學的科學基礎。從宏觀上看,在天文學領域里,1929年哈勃提出有關星系紅移的哈勃定律;1948年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而在1964年彭齊亞斯等人觀測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輻射。在地理學領域,自1915年魏格納在《海陸的起源》一書中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後,赫斯用海底擴展理論、勒比雄用板塊理論繼續完善和豐富這一學說,從而加深了人們對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的認識。從微觀上看,20世紀初盧瑟福發現原子核和質子,並且成功實現了將一種元素轉變為另一種元素;20世紀30年代後,泡利、查德威克等科學家陸續發現中子、正電子、介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1964年蓋爾曼正式提出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並被後人不斷地修改完善。生物科學同樣日新月異,不斷揭示出生命現象的本質,其中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的成就尤為突出。20世紀初,摩爾根初步建立基因遺傳理論體系;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分子生物學宣告誕生;1969年,64個遺傳密碼被破譯,確立了生命遺傳信息傳遞模式。20世紀90年代以後,影響深遠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在解讀人類全部遺傳信息,並於2000年完成了草圖繪制,戰勝疾病、延緩衰老、改變遺傳性狀將不再是科幻小說描述的情景;1997年,維爾穆特首次以體細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基因工程也得到了大量的實際運用,生命現象已不再神秘。
總之,物質基本結構的誇克模型、地球地質構成的板塊模型、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和生物遺傳物質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等等,代表著20世紀中、後期在科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和核心知識,是人類對自然和生命認識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與此同時,數學領域隨之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核心數學和應用數學,如運籌學、數理統計、模糊數學、計算數學和數理邏輯等等,新的數學原理和數學方法層出不窮。第三次科學革命浪潮還在繼續向前推進,幾乎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學和數學等學科的傳統概念。例如,盡管牛頓力學對引力的在我們的課程中似乎很精確,但在愛因斯坦看來,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非牛頓所描述的那樣直接產生引力,而是每個物體對周圍的時間和空間產生影響,引力就是這種被影響了的時間和空間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樣一來,牛頓力學對引力的解釋就必須完全改寫。在這種態勢下,我國中小學領域延續多年、基本不變的自然科學類課程內容,由於無法及時向學生傳遞這些新的科學原理,知識陳舊和老化問題早就引起了諸多科學家和有識之士極大的憂慮。
2、高新技術革命是第三次科學革命的顯著特點之一
與前兩次科學革命相比,第三次科學革命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伴隨而至的高新技術革命。現代科學轉變為技術和技術轉化為商品的周期縮短,科學、技術和生產一體化的格局,促成了全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理論或最新科學突破基礎上,具有高擴散性和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性尖端技術。目前主要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自動化技術、激光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環境技術、先進製造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等。其中以信息技術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尤為重要,信息技術革命就像原子核裂變的鏈式反應那樣迅速「爆炸」,幾乎滲透到一切領域,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已經知道,知識經濟時代的物質前提就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革命指的是信息技術、信息傳播、信息獲取和信息應用等系列重大進步帶來的世界經濟、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有人認為,信息技術革命至今已經發生過兩次:第一次以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和軟體為代表,解決了信息的海量儲存和高速處理問題;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以網路技術、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為代表,解決了信息傳播和處理的全息集成問題,使人類的生活空間從物理空間擴展到電腦網路虛擬空間,即「賽伯空間」。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發生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將要解決人腦與機器的全自動信息對接、信息交換和互動問題,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革命打下技術基礎,使人類社會步入知識文明時代的成熟期。
無論怎樣講,高新技術革命將使「技術」本身,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獲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技術教育比任何時代都更顯得更為重要。早在1985年,美國就啟動了著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61計劃》,站在戰略性的高度上,針對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制定的一項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由於2061年哈雷慧星將再次臨近地球,這項改革的目標就是使當今兒童能適應那個時期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所以取名為「2061計劃」。在該計劃第一階段技術專家小組報告里,針對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觀點,這里不妨摘錄幾段精闢的論述:
「這篇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的意義遠遠超出現有學校課程中增加一點點技術,而在於這些建議將成為美國教育一次重大改革的內容基礎。通過整個的學習過程來反映技術已滲進我們的生活,而且廣泛採用從簡單的實驗經驗到研究社會經濟效益等方法。」
「技術不同於科學,科學的作用在於理解,技術的作用在於做、製造和實施。科學原理,無論是否被發現,都是構成技術的基礎。雖然技術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常常領先於甚至孕育著科學發現。」
「技術就是運用知識、工具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擴展人的能力。技術最貼切的描述是一種過程,但是更普遍為人所知的還是它的產品及其社會效益。技術通過科學發現而發展,通過工程設計而成型。它由發明者和設計者構想產生,通過企業家的工作變成成果,由社會來推行和利用,但它有時令人難以覺察地就進入到社會體制中並常常以難以預見的方式帶來許多變化。」
「技術的介紹應當從描述開始,接著採取實驗和親身體驗的方法,而且這一切都應隨著從幼兒園到第12年級而不斷增加其深度和學生的參與活動。」
「青年人完成高級中學學業時,應當充分認識到,他們將在其一生中,在不斷變化的基礎上遇到技術問題。但是,只長期積累知識仍然不夠,他們還應當知道技術的意義,技術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最終每一個這樣的人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技師,以准備投入到一個高度技術化的世界中去。」
對照我國基礎教育的情況分析,我國中小學生目前主要通過開設「勞動技術課」,學習一些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勞動技能,但與其他課程存在著「兩張皮」的關系,技術教育並沒有在科學課程中得到應該的重視。對此,桑新民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之整合。「科學教育培養的是認識能力,而技術教育培養的是創造性實踐能力,後者顯然要以前者為基礎,但卻是前者的綜合與創造性運用,因而後者要比前者復雜得多。」勞動技術教育必須結合於其他課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中,需要強化勞動技術教育的戰略地位。因此,「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探討勞動技術教育的實質、內在結構及其在五育中的地位,並由此調整我國基礎教育的目標模式、課程標准、教學計劃及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這對於我國九十年代教育實踐和理論的改革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並將對我國21世紀的國民素質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3、綜合化方向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大趨勢
科學學科的形成大約在二、三百年前,它是社會分工在科學領域的必然結果。自然科學通常被劃分為六大學科,即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從而形成了基礎教育歷來以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分科方式來實現科學教育目標的格局。
然而,由於科學學科本身的發展和變化,事實上,現在已經找不到一種純粹的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水從氣態變成液體時,產生許多氫鍵,同時具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雙重性質。在分子問題中,化學和物理幾乎都在協同發揮作用。分子最初是哲學家設想的用機械方法分解的最小單位,這種概念目前已經過時,分子更確切地應該表述為「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處理的物質系統」。從這種新定義出發,原來的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天文、地學的一部分,都可以合並為一門新的基礎科學棗分子科學。科學界人士提出,學科的重新分類有利於人才的培養,他們認為:「我國的教學計劃不能再用老一套,將物理、化學、生物分開,必須集合在分子科學的旗下。所有學生都應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實驗和理論計算也要有一定的訓練,但可以有重點地讓學生選擇。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具備寬泛的基礎和對科學的發展的正確認識,才能適應學科新而快的發展。站得高,看得遠,並具有發展的基礎。」
現代科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整體化、綜合性的趨勢越來越顯露。一些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橫斷學科,以及以具有普遍性整體性為研究對象的一系列綜合性學科發展迅速。如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突變論、混沌理論等等。近幾十年來,僅經濟學就衍生出幾十個交叉學科,如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商業經濟學、交通運輸經濟學、建築經濟學、旅遊經濟學等等。傳統教育學中也衍生出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技術學、教育傳播學、教育生態學等許多分支交叉學科。此外,傳統科學向應用方向分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例如,哲學主動地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形成了科學哲學、技術哲學、歷史哲學、人生哲學、教育哲學、信息哲學、市場哲學等等。
科學的變革揭示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打破了各學科之間壁壘分明的界限,也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更加緊密地聯盟創造了條件。
『拾』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新課改理念
體現新的課程理念,落實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改革。作為一名課程改革的一線教師,我認為我們工作的主陣地是在課堂,工作的核心應是轉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我們的課堂教學應不斷向數學課堂標准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目標邁進。老師們也都知道,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效和低效問題。所以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
如何在把握新課標理念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新課程改革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下面結合自己的課改實踐,淺談幾點體會: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我在教學小學數學北師大版第四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時,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操作:「說一說」,根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圖形說出它們的名稱,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數一數」,在數的過程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條邊和4個角;「量一量,比一比」,是在量和比的過程中,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擺一擺」,請學生用小棒擺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以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認識。
通過上面「說一說」、「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擺一擺」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口說、手動、腦想、眼看,調動各種器官協同活動,使學生在親身操作中自行發現、思索、領悟、抽象概括。這樣,不僅學會知識,還學會了如何獲取知識,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益。
同時,這里的「說一說」、「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擺一擺」等操作活動,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智力游戲,很有誘惑力。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游戲教學,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知識,能使學生身心愉悅,精神振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的教材直接給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這樣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而新教材要求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因此學生要主動參與到動手操作中,在動手操作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自己總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這樣在今後的應用中才能靈活。教材不斷地變革,我們的教學觀念也相應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 "走樣 "。我們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
「五個轉變」是指:①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全面的素質教育;②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③由局限於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④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既傳授知識,又發展能力的教學;⑤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為因材施教。
「四種教學觀」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如下四種觀念:①整體觀。即是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材等)的積極性,使它合理組合,和諧發展,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優化;②重學觀。就是要求教者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③發展觀。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重要的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④愉快觀。要把愉快因素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教學目標明確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展,有協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一標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定功能。
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例如教學第四冊《認識角》的第二課時時,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基礎知識方面:結合生活情景,認識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不同的角,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通過「找一找」、「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動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②基本能力方面: 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能從給出的圖案中准確地找到直角、銳角和鈍角; 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自覺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並且把這些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做到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能力,發展智力。這樣就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全面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合理。在教學中我採用最多的是課前預習法,課前預習可以分層進行,有能力的預習後,掌握方法可以做練習題,稍差一點的要把有關概念或公式先記住,第二天教師再講解時把不會的在質疑,這種方法我感覺不錯。
此外,導入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游戲法、情景法、遷移法、故事法、比較法等。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好的課堂導入是上好一節課的良好開端。良好的新課導入,能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在數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並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象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准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
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並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北師大教材第四冊《角的認識》第一課時時,我設計了找角、摸角、折角、畫角、玩角五個環節,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特別是在畫角這一環節上,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形式,我首先利用電腦演示畫角的步驟和方法。演示前,教師提出「注意觀察畫角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最後畫什麼?」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觀察,電腦演示步驟。由於是電腦來畫,學生注意力集中,給學生留下的表象非常深刻。然後教師再在黑板上畫角,進一步明確畫角的步驟,滲透角的形成,最後讓學生獨立畫角。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主動參與,了解知識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不僅掌握了畫角的方法,而且數學課堂也是動靜交融,充滿了勃勃生機。
五、師生關系民主化
平等的教學氛圍是師生關系民主化的體現。在學習面前,人人平等。在學校,老師成了學生最親近的人,一般來說,學生往往因為喜歡哪位老師,也就喜歡他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謂 "親其師,信其道 "。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要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首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他們要多鼓勵,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要及時幫助他們彌補數學知識上的缺陷,使他們有了對學習數學的勝任感,才能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於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幽默的語言,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培養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比如在一節混合運算課上,一個學生口算題的後面莫名其妙的加上了單位名稱「元」,我笑著說:你是不是就想買東西吃呀?結果學生們會心地笑了。相信這樣和諧的氣氛會比嚴厲的指責取得的效果好的多。如某學生獨立完成了一道思考題,我會說:「你講得太好了,和老師想得一樣。」如一性格內向的孩子,終於舉手發言了,我會說:「你的聲音真好聽,真希望以後能經常聽到你的聲音。」再次,教師應以精深淵博的知識,嫻熟的教學技巧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
六、基本訓練序列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條成功的經驗是加強雙基(基礎知識教學、基本能力訓練),什麼時候加強雙基,教學質量就高;什麼時候削弱雙基,教學質量就下降。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應注意如下問題:①首先應確定哪些是基本訓練的內容,然後根據各年級的教學要求,由淺入深地安排,形成一個符合小學數學特點和兒童特點的基本訓練序列;②訓練的時間多長,數量多少,都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以便在不增加學生學習時間的條件下,取得最好的訓練效果;③習題的編排應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快節奏、大容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悅;④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精心選編習題。例如:為引人新課,選編知識銜接題;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題、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從而實現訓練目標。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教學觀念現代化、教學目標明確化、教學方法科學化、教學手段多樣化等方面優化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其實現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歸根到底是要樹立起 "終身學習 "的理念,教師要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才能勝任二十一世紀賦予我們的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