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析如何打造小學趣味數學課堂
興趣是探究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的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而數學又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謹邏輯性的學科,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認識上的障礙。為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就可創設一種良好的、生動教學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較強的求知慾。
一、創設情境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受數學魅力
首先,在剛開始講課時,就注意讓學生說計算過程。但老師一定要引導,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再聰明也想不到要怎麼說,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就要選擇合適的、簡潔的語言把計算過程表述出來,在教學例題的時候就讓學生跟著自己說,然後再讓學生自己說。教師的語言必須清楚而准確明了,讓學生既了解完整的過程又不會感覺復雜。其次兒童學習數學是對他們生活經驗中數學現象的「解讀」。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緊密,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我們的課堂要選取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題材。另外,要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堂練習。學生的練習是別人無法代替的,課堂教學如果不能實現「當堂訓練」,就會成為「夾生飯」。沒有時間進行必要的課堂練習,要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們有必要留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每節課留5�8分鍾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並隨時隨地反饋練習中的問題。老師要經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好採取多種形式進行練習。計算教學不要單純為了計算而計算,避免計算的單一、枯燥。如視算,聽算讓學生直接說出結果,列豎式計算注意數位一定要對齊。在低年級也可以做數學游戲,找朋友、送信、奪紅旗或搞數學比賽等。並且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計算也應該天天練,單項的計算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練,對於學生難掌握之點易錯之處要突出練。編排練習題時,題目可按鞏固基礎知識的,提高運算基本技能的等等來練習。
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要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關鍵是課堂教學中應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只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耳朵聽,嘴巴講,腦子思考,這樣才會使書上的知識融匯到他們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從學會到會學的過程,也才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逐步增強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上台講題不失為一種凸顯學習主體的好教法。例如,教學「正方體的認識」一節時,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同學們積極響應。一位中等生手拿著自製的正方體,自告奮勇地走上講台,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正方體是由6個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有12條棱,8個頂點,6個面」。然後引導學生向其提問,他都能清楚地一一作答。對於那些沒有機會上台的學生,可讓他們在小組內進行講解,以此使大多數學生的個性風採得以展現。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既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以課堂評價來提高積極性
所謂積極的課堂評價,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的評價的積極的,也就是應對學生持肯定態度。在小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是相當高。很多教師通常是視而不見,然而教師這樣的態度對學生積極性是具有打擊性的。而採用肯定的、贊賞的態度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教學氣氛是活躍的,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堂課的趣味性也是很強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自主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課堂不僅僅是屬於教師的,還應該是屬於學生的,或者說,一個完美的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構成的。只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者結合起立,一堂教學課才是完整的課。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多的給學生發言或者解題的機會,並且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哪怕有時學生回答的問題是錯誤的,教師也要注意自己評價的方式,不能傷及學生的自尊,從而打擊他們回答問題及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面對一個回答問題錯誤的學生,如果教師採取的是嚴厲批評的態度,那麼下次提問時,不僅這個學生不會主動回答問題,其他學生也會因為「前車之鑒」而選擇沉默。這樣的課堂,趣味性又從何說起呢?因此,教師應採用積極的課堂評價方式,以增強課堂趣味性。對回答正確的學生,多加贊賞;對回答錯誤的學生,加以糾正的同時多加鼓勵這樣的話,不僅這個學生,其他學生也會受到鼓舞,從而積極回答問題,積極開動腦筋加以思考,進而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習氣氛活躍的課堂,其課堂趣味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四、重視操作,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位教育家這樣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許多事實證明科學是動手「做」出來的。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要學會「做」數學,比如量身高,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米和厘米等長度單位的概念,對其有具體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千米」的含義;稱稱一兩塊磚和一兩枚硬幣,可以幫助我們弄清「千克」和「克」的區別;剪幾個對等的三角形拼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又可讓我們得出並掌握三角度面積的計算方法。總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引發我們創造性地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讓每一位學生養成愛想問題、問問題以及延伸問題的習慣,讓所有的學生都知道自己有權利和能力去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
總之,興趣是教學成功的秘訣。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樂於學習,學會學習。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中獲取知識,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以激發,使我們的教學課堂精彩紛呈,這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追求的目標。
2.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家長心得體會
通過趣味活動讓作為家長的我受益匪淺,而且讓我深入思考了今後如何教育孩子。
一: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全心去愛我們的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與他共同成長。今後,我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聊聊天,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鍾,我會問問她今天在學校的情況,有沒有不開心,和同學有沒有鬧別扭等等。。。總之,關心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解決觀念的問題。
二: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家庭里營造學習氛圍,而不是比娛樂室還熱鬧,不是打麻將就是搞朋友聚會,不是電視開得音響極大,就是家庭成員三天兩頭吵鬧,這樣的家庭,孩子沒有心情,也沒有心思學習。為人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庭要保證絕對安靜,讓孩子能安心、凈心。總之,如付校長和班主任所說的,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氛圍。
三:不做「嘮叨」家長,不做代理家長,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為意識。
四:最重要的一點,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1、孩子的生活習慣。
①我們的孩子應該早睡早起,生活有規律。孩子晚上睡覺晚了,在課堂上就會精神不好,甚至出現打瞌睡的情況。
②我們應該好好抓抓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一年級孩子,自理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准備明天要帶的學慣用具。美術課上要帶老師布置的美術用品,上體育時要穿運動鞋,運動褲。習慣需要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需要我們家長耐心指導、配合。
③孩子的吃飯的習慣。學校要求孩子上學是時間是7:30—7:50,我們還是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在家裡吃好早點,這樣也更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另外也比較安全。晚飯時我們會讓孩子養成不挑食,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2、孩子的學習方面。
①寫的習慣。我家孩子的寫字姿勢要是太對,我在旁邊看著就時時喊:背要直起來,頭要抬一點,抓筆的姿勢對了嗎。所以說我們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寫字姿勢,寫作業時監督孩子按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坐姿寫字,嚴格按照一寸、一尺、一拳頭的標准要求他們。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們的寫字姿勢,這不僅不利於孩子手的發育,也不利於眼睛的保護。
②聽的習慣。對孩子來說,怎樣把話聽明白,說清楚是十分重要的。在家時我就發現孩子說話可以,讓她聽你講話就會只管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不去聽別人說。這就需要我們在於孩子交談時要注意自己的說話與聽話的方式,給孩子樹個好榜樣。傾聽的習慣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去培養,家長在家裡可以通過給孩子講講故事,讀讀新聞,讓孩子漸漸學會去傾聽。
③讀的習慣。一年級的拼語就是以讀、說為主要,即讓孩子增強記憶,又鍛煉的膽量,從而愛上這個陌生的語言。在讀書以前,我家孩子沒有具體接觸拼音,半個多月時間學好拼音,對於剛剛接觸拼音的孩子來說比較難的,所以也是一定多多讀,多多練。其實就是熟能生巧,只要每天堅持讀,孩子的拼音就不怕學不好了。
孩子入學雖然半個多月,但我翻開她的課本、作業本都能看到老師用鼓勵學生小笑臉、小紅旗、小紅花,老師們真誠地欣賞和鼓勵每一位孩子,這就是可貴的「師愛」!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我最欣賞的是老師們並不是一味的只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還教給了我們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我很慶幸為孩子選擇了一所能讓他快樂學習的學校,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也慶幸孩子遇到了幾位既有豐富教學經驗又有育人智慧的好老師。
孩子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從無知到能知的過程,需要老師全面輔導,家長耐心引導,才會健康茁壯成長。相信從今天開始,我們不但是一位稱職的家長,還會是一位優秀的家長。我們願意與學校老師攜手,讓孩子們度過愉快的一年級。
看到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1)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2)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3) 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4) 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5)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6)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我會好好和老師你一起培養好孩子的。
我還有一個很深的感受,那就是我再次感受到教育方法對孩子來說也至關重要。可以說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以上是我的心得,以後還應該多創設這樣的機會,讓我們的孩子會更出色。再次感謝校長和老師對我們的孩子的關心。
3.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什麼有趣的課堂游戲
數學課堂游戲
1、《森林運動會》
我在《森林運動會》一課中,就設計了一個猜謎語的環節,讓小朋友特別感興趣。具體的游戲過程是這樣的:課前我在黑板上貼了一些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紙剪的,每一個小動物身上都寫了一則數字謎語。上課的時候,我首先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小朋友高興地回答說喜歡,於是我讓他們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動物,說:「這些小動物每人給大家出了一則謎語,你們誰猜中了就把小動物送給誰。」小朋友一聽,高興極了,爭先恐後地舉手說要來猜,我讓小朋友分小組來猜,每一小組猜一則謎語,結果小朋友幾乎都猜出了謎語所代表的數字,所以我就把小動物獎給了他們,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拿著漂亮的小動物互相炫耀的樣子,我的心裡感到由衷地高興。
2、《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時,我設計了一個「碰球」的游戲來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如我先出示數字8,對學生說:「嗨、嗨,我的3球碰幾球?」學生可以說:「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學生說出的數必須與老師說的數合起來是8。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迅速地說出碰球的數,於是10以內數的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記住了。 《10以內數的分與合》2
在教學《10以內數的分與合》時,我設計一個扔皮球的游戲,讓學生討論數的分與合的不同方法。學生分成小組,指名學生拿10個皮球,看誰先報出他扔進幾個皮球,就讓誰來扔皮球,並請他講講是怎麼想的。如一個學生扔完後,籃外有3個皮球。有的說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進7個球;有的說前面一個同學籃外有4個球扔進6個,現在籃外是3個,我可以肯定他扔進了7個,因為外面少一個,裡面就多一個„„學生們從不同角度想出正確答案,呈現出思維的個性化,多樣化,更可貴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10以內的加減法》
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學生最喜歡和我一起參加「乘車游戲」,游戲之前,教師需要准備一些司機頭飾和算式卡片,把它們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游戲開始了,得到司機頭飾的學生就當小汽車司機,戴上頭飾神氣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頭飾當「小司機」,每個頭飾上寫了一個10以內的數,拿到算式卡片的學生就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得數去乘坐不同的「汽車」,全部上車之後,由司機驗票,乘錯車的被罰下車,驗票結束之後,司機就帶領乘客在音樂聲中「坐車」,因為有我的參與,所以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他們都想坐上我的車,都為能跟老師一起做游戲而感到自豪。
4、《分類》
在教學《分類》這課時,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學生齊聲說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著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時我輕聲慢語地說:「請小朋友們注意聽,並按老師要求去做。小朋友們請注意,請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請你站起來,女孩子請你站起來;高個子男孩坐下去,矮個子男孩坐下;長頭發女孩坐下,短頭發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請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請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穿旅遊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全班小朋友們一起跺跺腳!」在這樣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追求和掌握知識的精神力量,為學習《分類》做了很好的鋪墊。
5、《有餘數的除法》
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分水果游戲:「六一」兒童節到了,我們班要舉行聯歡會,老師給每組同學准備了一些水果,請小組長打開水果箱,將本組的水果每人分5個。學生分完後發現:15個蘋果,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給3個人;16個梨,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1個;18個香蕉,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3個„„為什麼有時沒有多餘,有時多1,有時多3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這樣,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有意注意到發現問題,在他們心靈上初步有了「余數」的痕跡。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討論中悟理、在嘗試中形成認知結構。
6、《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
在教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中,就可設計游戲「找兄弟」,學生拿著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弟弟比我小兩歲,弟弟在哪裡?」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我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里。」學生繼續問:「比我大1歲的哥哥在哪裡?」學生舉起卡片「7」說:「今年我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里。」在這個游戲中,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輕松的掌握知識,也為今後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7、《數學樂園》
在教學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時,我設計一個踢毽子比賽的游戲活動,將學生按座位劃分為蘋果隊、西瓜隊、香蕉隊,每隊推選一名運動員和一名統計員,在30秒鍾內統計踢毽子的個數,老師貼統計表,統計員用紅、綠、黃彩筆做統計,其他同學數數。根據統計結果,學生就會知道:(1)一共踢幾個?(2)誰比誰多或少幾個?(3)誰再踢幾個就和誰同樣多?„„這樣,通過不斷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歸納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掌握有效的分析問題策略,發展學生的策略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8、《30以內的加法》
例如:在學習30以內的加法後,我設計了一個打撲克牌湊21的游戲活動,這個游戲活動包括了30以內所有進位(不進位)的加法。只要學生熟悉游戲規則,其學習效果令人驚喜。每四人一個小組,每個人都盡情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有的把頭湊在一起看牌的點數,有的坐下來做記錄,有的翹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師請教。因為牌上有實物點,對於計算暫時不熟練的學生,還可以藉助數點數的方法來計算;對於大部分學生,只要小組長的兩張牌剛出手,「等於多少?」的話音未落,對方小組員已迅速搶答出得數。看到每個同學都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活動中樂此不疲地學習,我感覺自己真開心,好像回到了跟他們一般年紀的童年。游戲教學,不是靠老師出色的教,而是靠學生自主的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讓出大量的時間給學生游戲活動,孩子們
在不知不覺中熟練了計算方法,教師的工作更加高效。這樣自由的數學課堂,難怪他們這么喜歡上數學課。
9、《加、減混算》
例如,在學習加、減混算時,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乘過汽車嗎?」同學們齊聲回答:「乘過。」「好,下面我們來做„乘汽車‟的游戲。」錄音機播放出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有6位學生上來乘汽車,到站後下去3人,又上來2人,學生通過看到的情境,馬上能順利地編出兩步計算的生活中的數學題,計算就更不在話下了。這樣導入新課,自然貼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教師的講課交融在一起,在游戲活動中輕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識。
10、《平均分》
在教學「平均分」一課時,課剛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知道小猴子最愛吃什麼嗎?」學生們回答:「桃子。」「對。瞧,今天猴兄弟倆一塊兒上山摘桃子了。你們看,他們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讓學生甲、乙扮演猴兄弟倆,攙著一籃桃子入場。)學生觀察得出:「一共摘了8個桃子。」提問:「你認為怎麼分最公平呢?」讓學生分組討論後派代表親自分一分,再引導學生說出:「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2隻小猴。」進一步提問:「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每隻小猴分得幾個桃子呢?」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有意識地通過游戲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讓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並增強了他們的問題意識,「猴子分桃的游戲」功不可沒。
4. 小學趣味數學活動有哪些
小學趣味數學活動有哪些
數學家常說數學十分有趣,可是對於尚未入數學版大門的 人而言權,實在很難體會艱深數學中蘊含的趣味。對初學者來 說,先從與數學有關的游戲中領略一番其中的奧妙,體驗一 下其中的樂趣,倒不失為邁進數學大門的一種手段。
學習數學的最好辦法是做數學,玩數學游戲,重在參與,尤 其重在操作。 在參與和操作的過程中, 才能領會到它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揭示數學游戲中的趣味,除了必要的操作,更要 去思索去創造。希望每一位讀者在做這些游戲的過程中能獨 立思考,舉一反三,創造一些新的數學游戲。以下是小學經 典趣味數學游戲的部分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小學經典趣味數學游戲大全
【挑次品】 【小小測繪員】 【最佳對策】 【生活中的估 算】 【拋硬幣】
【數學家的遺囑】 【三人抵擋不過一人】 【高僧下棋】 【長 方形剪紙】
【迷路的人】 【猜年齡】 【分圖書】 【儀仗隊】 【葯房 里的故事】
【幾種砝碼】 【奧妙在哪裡】 【小龍買早點】 【次品在 哪裡】 【小林幾歲】
課外活動時,同學們最喜歡李老師給他們做數學游戲。這些 數學游戲都很有趣, 既可以增長知識, 又可以培養思維能力。
5. 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有哪些趣味性游戲
http://wenku..com/view/0c8883f67c1cfad6195fa765.html
趣味數學題庫
姐倆看電影
小芳、小花姐妹二人從家裡出發到電影院看電影,小芳每小時走5公里,小花每小時走3公里,她們同時出發1小時後,姐姐又回家拿東西再去追妹妹,妹妹仍以原速前進,最後二人同時到達電影院。求從家裡到電影院之間的距離?
小馬虎數雞
春節里,養雞專業戶小馬虎站在院子里,數了一遍雞的總數,決定留下 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老院。他把雞送走後,聽到房內有雞叫,才知道少數了10隻雞。於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裡呢?你知道小馬虎在院里數的雞是多少只嗎?
來了多少客人
一天,小林正在家裡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麼洗那麼多的碗 ?」「家裡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嗎?
稱珠子
有243顆外形一模一樣的珠子,其中有一顆稍重一點。用一架沒有砝碼的天平,至少稱幾次才能找出這顆珠子來?
分梨
箱子里放著一箱梨,第一個人拿了梨總數的一半又多半隻,第二個人拿了剩下梨的一半又多半隻,第三個人拿了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隻,第四個人3拿了第三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隻,第五個人拿了第四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隻。這時箱子里的梨正好拿完,而且每人手裡的梨都沒有半隻的,請問箱子里原來有多少只梨?
如何分組
暑假裡,班裡要作社會調查,要分成15個小組,班裡有趙、錢、孫、李、周各6位同學,要使每個小組的姓都不同,該如何分呢?
巧算星期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一,明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幾?請寫出簡便演算法來?
誰跑得快
小偉與小林百米賽跑,結果當小偉跑到終點時,小林只跑了95米。小林要求再跑一次,這次小偉的起跑線比小林退後5米,如果他們都用原來的速度跑,那麼同時到達終點嗎?
火車過橋
南京長江大橋的鐵路橋共長6772米,一列貨車長428米,每秒行駛20米,請問全車通過大橋要多少時間?
開鎖問題
用外觀一模一樣的鑰匙試開10把鎖,最多試多少次,就可以分辨出哪把鑰匙配哪把鎖的?
這個三位數是幾
有一個三位數,在四百到五百之間,個位數比百位數大3,十位數比個位數小5,請問這個三位數是多少?
算年齡
小明的爸爸今年50歲,小明今年22歲,請問再過多少年以後小明爸爸的年齡是小明年齡的2倍?
大樓有幾層
6. 適合小學生 的趣味數學
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的故事
從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資料常來自高斯本人,因為他在晚年時總喜歡談他小時後的事,我們也許會懷疑故事的真實性,但許多人都證實了他所談的故事。
高斯的父親作泥瓦廠的工頭,每星期六他總是要發薪水給工人。在高斯三歲夏天時,有一次當他正要發薪水的時候,小高斯站了起來說:「爸爸,你弄錯了。」然後他說了另外一個數目。原來三歲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裡跟著他爸爸計算該給誰多少工錢。重算的結果證明小高斯是對的,這把站在那裡的大人都嚇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帶笑說,他在學講話之前就已經學會計算了,還常說他問了大人字母如何發音後,就自己學著讀起書來。
七歲時高斯進了 St. Catherine小學。大約在十歲時,老師在算數課上出了一道難題:「把 1到 100的整數寫下來,然後把它們加起來!」每當有考試時他們有如下的習慣:第一個做完的就把石板〔當時通行,寫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師的桌子上,第二個做完的就把石板擺在第一張石板上,就這樣一個一個落起來。這個難題當然難不倒學過算數級數的人,但這些孩子才剛開始學算數呢!老師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錯了,因為還不到幾秒鍾,高斯已經把石板放在講桌上了,同時說道:「答案在這兒!」其他的學生把數字一個個加起來,額頭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卻靜靜坐著,對老師投來的,輕蔑的、懷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後,老師一張張地檢查著石板。大部分都做錯了,學生就吃了一頓鞭打。最後,高斯的石板被翻了過來,只見上面只有一個數字:5050(用不著說,這是正確的答案。)老師吃了一驚,高斯就解釋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對和為 101的數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見高斯找到了算術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合的過程一樣,把數目一對對地湊在一起。
數學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於Brunswick,位於現在德國中北部。他的祖父是農民,父親是泥水匠,母親是一個石匠的女兒,有一個很聰明的弟弟,高斯這位舅舅,對小高斯很照顧,偶而會給他一些指導,而父親可以說是一名「大老粗」,認為只有力氣能掙錢,學問這種勞什子對窮人是沒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現過人才華,三歲時就能指出父親帳冊上的錯誤。七歲時進了小學,在破舊的教室里上課,老師對學生並不好,常認為自己在窮鄉僻壤教書是懷才不遇。高斯十歲時,老師考了那道著名的「從一加到一百」,終於發現了高斯的才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從漢堡買了一本較深的數學書給高斯讀。同時,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歲的助教Bartels變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師高得多,後來成為大學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數學。
老師和助教去拜訪高斯的父親,要他讓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親認為兒子應該像他一樣,作個泥水匠,而且也沒有錢讓高斯繼續讀書,最後的結論是--去找有錢有勢的人當高斯的贊助人,雖然他們不知道要到哪裡找。經過這次的訪問,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織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討論數學,但不久之後,Bartels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顧父親的反對進了高等學校。數學老師看了高斯的作業後就要他不必再上數學課,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駕全班之上。
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的軼事
華羅庚(1910——1982)出生於江蘇太湖畔的金壇縣,因出生時被父親華老祥放於籮筐以圖吉利,「進籮避邪,同庚百歲「,故取名羅庚。
華羅庚從小便貪玩,也喜歡湊熱鬧,只是功課平平,有時還不及格。勉強上完小學,進了家鄉的金壇中學,但仍貪玩,字又寫得歪歪扭扭,做數學作業時倒時滿認真地畫來畫去,但像塗鴉一般,所以上初中時的華羅庚仍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而且還常常挨戒尺。
金壇中學的一位名叫王維克的教員卻獨有慧眼,他研究了華羅庚塗鴉的本子才發現這許多塗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題時探索的多種路子。一次王維克老師給學生講[孫子算經]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其二,五五數剩其三,七七數剩其二,問物幾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際,有個學生站起來,大家一看,原來是向來為人瞧不起的華羅庚,當時他才十四歲,你猜一猜華羅庚他說出是多少?
陳景潤:小時候,教授送我一顆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轟動全中國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數學奇才一夜之間街知巷聞、家喻戶曉。在一定程度上,這個人的事跡甚至還推動了一個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的偉大時代早日到來。他的名字叫做陳景潤。
不善言談,他曾是一個「丑小鴨」。通常,一個先天的聾子目光會特別犀利,一個先天的盲人聽覺會十分敏銳,而一個從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的「丑小鴨」式的人物,常常也會身不由己或者說百般無奈之下窮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萬物間重新去尋求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發展自己的潛能潛質。你可以說這是被逼的,但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來不少偉人。比如童年時代的陳景潤。陳景潤1933年出生在一個郵局職員的家庭,剛滿4歲,抗日戰爭開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煙燒至他的家鄉福建,全家人倉皇逃入山區,孩子們進了山區學校。父親疲於奔波謀生,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母親是一個勞碌終身的舊式家庭婦女,先後育有12個子女,但最後存活下來的只有6個。陳景潤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國的老話,「中間小囡軋扁頭「,加上他長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歡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學校,沉默寡言、不善辭令的他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受歡迎、遭人欺負,時時無端挨人打罵。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強,從不曲意討饒,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覺地便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內向性格。人總是需要交流的,特別是孩子。稟賦一般的孩子面對這種困境可能就此變成了行為乖張的木訥之人,但陳景潤沒有。對數字、符號那種天生的熱情,使得他忘卻了人生的艱難和生活的煩惱,一門心思地鑽進了知識的寶塔,他要尋求突破,要到那裡面去覓取人生的快樂。所謂因材施教,就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一個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得到發展的空間。
小小陳景潤,自己對自己因材施教著。
一生大幸,小學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除了埋頭書卷,他還需要面對面、手把手的引導。畢竟,能給孩子帶來最大、最直接和最鮮活的靈感和歡樂的,還是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靈上迸射出輝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觸。所幸,後來隨著家人回到福州,陳景潤遇到了他自謂是終身獲益匪淺的名師沈元。
沈元是中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國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畢業的博士、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戰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華中學暫時任教,而陳景潤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個班上的學生。
大學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與眾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針對教學對象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沈元上課,常常結合教學內容,用講故事的方法,深入淺出地介紹名題名解,輕而易舉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學童循循誘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學世界,激起他們嚮往科學、學習科學的巨大熱情。比如這一天,沈元教授就興致勃勃地為學生們講述了一個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師手遺「珠「,照亮少年奮斗的前程
「我們都知道,在正整數中,2、4、6、8、10......,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1、3、5、7、9,等等,則被叫做奇數。還有一種數,它們只能被1和它們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數整除,這種數叫素數。「
像往常一樣,整個教室里,寂靜地連一根綉花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只有沈教授沉穩渾厚的嗓音在回響。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中學教師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復復的,哥德巴赫對許許多多的偶數做了成功的測試,由此猜想每一個大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沈教授說到這里,教室里一陣騷動,有趣的數學故事已經引起孩子們極大的興趣。
「但是,猜想畢竟是猜想,不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就永遠只能是猜想。」這下子輪到小陳景潤一陣騷動了。不過是在心裡。
該怎樣科學論證呢?我長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後來,哥德巴赫寫了一封信給當時著名的數學家歐勒。歐勒接到信十分來勁兒,幾乎是立刻投入到這個有趣的論證過程中去。但是,很可惜,盡管歐勒為此幾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卻一直到死也沒能為這個猜想作出證明。從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數學難題,二百多年來,曾令許許多多的學界才俊、數壇英傑為之前赴後繼,競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騰,孩子們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給調動起來。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後,而這位皇後頭上的皇冠,則是數論,我剛才講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後皇冠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氣呵成地講完了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學們議論紛紛,很是熱鬧,內向的陳景潤卻一聲不出,整個人都「痴」了。這個沉靜、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講述帶進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神奇世界。在別的同學嘖嘖贊嘆、但贊嘆完了也就完了的時候,他卻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講:
「你行嗎?你能摘下這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嗎?」
一個是大學教授,一個是黃口小兒。雖然這堂課他們之間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交流、甚至連交談都沒有,但又的確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為它奠就了小陳景潤一個美麗的理想,一個奮斗的目標,並讓他願意為之奮斗一輩子!多年以後,陳景潤從廈門大學畢業,幾年後,被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慧眼識中,伯樂相馬,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自此,在華羅庚的帶領下,陳景潤日以繼夜地投入到對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長而卓絕的論證過程之中。
1966年,中國數學界升起一顆耀眼的新星,陳景潤在中國《科學通報》上告知世人,他證明了(1+2)!
1973年2月,從「文革「浩劫中奮身站起的陳景潤再度完成了對(1+2)證明的修改。其所證明的一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學界,被命名為「陳氏定理」。不知道後來沈元教授還能否記得自己當年對這幫孩子們都說了些什麼,但陳景潤卻一直記得,一輩子都那樣清晰。
名人成長路
陳景潤(1933-1996),當代著名數學家。1950年,僅以高二學歷考入廈門大學,1953年畢業留校任教。1957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後任研究員。1973年發表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乘積之積》。1979年,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問世。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7. 如何將小學數學趣味題和小學趣味數學游戲融入到教學中
如何將小學數學趣味題和小學趣味數學游戲融入到教學中
生活中充滿了數學的素材,所以老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教學情境,創設教學活動,設計小學數學趣味題,引導孩子積極地去探索數學的奧秘,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而孩子有了對數學的興趣,才會樂意去探究。
因此,家長在設計小學數學趣味題的時候,要根據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最好從孩子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入手,設計形式多樣、內容現實有趣,富於思考、探究性強、操作性強的題目,讓孩子在做題目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數學的趣味,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另外,老師也可以將與某一類知識點相聯系的知識納入進來設計,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還可以加深孩子對某一類知識全面、深入地了解,提高各種能力,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數學的特點就是廣泛性,因此,在數學課堂上可以開展小學趣味數學游戲,孩子本身就喜愛游戲,這種方式能夠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游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並認識數學知識,而這種方式,已經將趣味性深深地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在小學趣味數學游戲過程中,老師可以恰當地穿插一些趣味題,引導整體趣味氣氛,將抽象復雜的問題形象化,簡單化,這也更加利於孩子去解決。作為老師要以親切的態度設置問題,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孩子去回答,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孩子指導,從而引起師生共鳴,真正打造有趣的學習課堂。
對於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興趣來源於課堂的趣味性,而小學數學趣味題和小學趣味數學游戲能夠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給孩子提供歡快的學習氣氛,而孩子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獲得不斷進取的力量。
8. 小學數學社團活動教案
趣味數學社團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數學思維活動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一是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符合課改的要求;二是填補了我們課改中的弱項。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人任教的班級有39人,每位學生都很天真活潑,他們在學習上是充滿無限樂趣的,在學習的探究上也是無止境的,因此基於他們無限的求知慾望,在教學時應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學好數學。
三、活動目標
1.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思維成果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2. 將數學知識寓於游戲之中,教師適當穿針引線,把單調的數學 過程變為藝術性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收獲。
3. 課堂上圍繞「趣」字,把數學知識容於活動中,使學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力求體現我們的智慧秘訣:「做數學,玩數學,學數學」。
4. 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5.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活動措施
1. 結合教材,精選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以適應社會發展和一步學習的需要。力求題材內容生活化,形式多樣化,解題思路方程化,教學活動實踐化。
2. 教學內容的選編體現教與學的辨證統一。教學內容呈現以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符合兒童認知性和連續性的統一,使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兒童思維發展能力相一致。
3. 教學內容形式生動活潑,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賦予啟發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質量措施:
1、以課堂為載體,注意把輔導內容與課堂數學有機結合。
2、以興趣為老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數學能力。
9. 小學生最好玩的趣味游戲(數學)
滾犢子,sb!不要問傻子問題!腦子進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