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設計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一、 培養學生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首先需要學生頭腦中具有「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意識,並形成一種長久的習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少年局性,習慣之為常。」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們首當其沖的任務,同時新的課程標准還明確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數學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進取的精神,並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縱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自主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意識淡薄,學習方式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單一被動問題,同時學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習慣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教師更是觀念落後,從而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怎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實現培養學生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歷一個實踐與創新學習的學習過程,主動獲取知識,並具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自身的發展呢?下面結合新課程理念談談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意識的激發,以及形成習慣的培養。激發學習意識靠的是課堂教學中日積月累的引導和啟發,只有這樣持久的引導和啟發,學生才願意主動的去學習,才會形成持久的學習習慣。例如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平均分》一課時,課前我結合小學的年齡特點,製作了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上課時,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出示書本上《春遊》的主題圖,看到花花綠綠的圖畫,同學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個個小腦袋抬的高高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大屏幕,迫切的想知道:圖畫里隱藏著什麼數學知識,接著,我藉助同學們強烈的求知慾望,細致的給學生講解了什麼是「分」,如何去「分」,什麼樣的「分」叫「平均分」等,學生們對「平均分」的字面意思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緊接著就有學生提出了問題:「老師,我知道了,分的時候每個人分的一樣,就是平均分,但是平均分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分法呢?」聽到同學們有這樣的質疑,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我預設的激發學習意識的目標達到了,下來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平均分」了,就這樣,利用多媒體激起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接著學生自主動手的意識也隨之而來,也就是說為「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對學生進行這種學習意識的培養,習慣也就形成了。二、激發學生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還需要學生具有積極的「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態度,而這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恰恰就來自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探索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有力的內驅力。新的課程理念背景下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與水平狀況,創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好學者不如善學者,善學者不如樂學者」,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也曾說過:「沒有任何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才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將新課程理念下三維教學目標之一的「過程與方法」目標落到實處。那麼,下面我談一下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是如何調動學生經歷數學過程,體驗數學方法的積極性的。在教學《找圖形的變化規律》一課時,我先是收集了大量生活中美麗漂亮的圖片,然後利用多媒體將它們作為「壁紙」,裝修了一間溫馨的「卧室」,課堂上,我將這間美麗的「卧室」展示給同學們,並提問:在這間漂亮的「卧室」中你發現了什麼數學知識?接著同學們帶著問題饒有興趣的欣賞起了這間「卧室」,欣賞完以後,大家開始匯報起了自己的發現,學生A說:「我發現了卧室中有四面牆壁,每面牆壁上都有美麗的壁紙做裝飾。」,學生B說:「我發現了每一面牆壁上的壁紙顏色和圖案都不一樣。」,學生C說:「我發現每一面牆壁上的壁紙中,每一行也不一樣。」 學生D說:「它們不僅不一樣,而且排列好像都有一定的規律。」學生E說:……等等,同學們都開動自己的小腦瓜,展開豐富的想像,各抒己見,聽到他們這樣的回答,我就乘熱打鐵的追問:「剛才有一個同學提到,每一面牆上的壁紙排列都有一定的規律,那麼有什麼規律?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不想知道呢?」,生答:「想!」,接著我又問:「如何才能知道呢?」生奇答:「我們動手擺一下就知道了!」,我剛說完這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說擺的具體要求,同學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動手了。看到眼前的場面,我心裡暗暗竊喜,這節課中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這一環節就不需要我再做過多的引導了,同時我也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帶著這樣飽滿的學習熱情將圖形的變化規律探究清楚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起來,將學習的熱情帶動起來,課堂目標的落實就迎刃而解了. 三、 引導學生掌握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思想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轉變角色,變「指路人」為」引路人」,引導學生掌握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思想的方法。新課程倡導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就是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自主發展和個性發展的引導者,因此教師需要對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改變以往的「教授者」,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獨立自主的、自由的發展。尤其是在數學課上,教師不再是一種「經師」,而是擁有正確教育觀念,具有反思能力,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愉悅中達到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發展認知能力。從兒童的經驗出發,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將自己掌握的各種知識、實踐經驗帶到數學課堂中,促進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自己去實驗、觀察、探究、研討,使他們身心全部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在愉快中學習,掌握新知識。如我在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課前先引導學生回顧復習了「面積」的概念,即:「一個物體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然後我又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片段:師:同學們先根據自己對面積概念的理解,說一說你對長方形面積的認識。生匯報。師:根據剛才同學們的回答,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什麼是長方形的面積。生(齊答):長方形表面的大小。師: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長方形的面積,下面,大家來一起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怎麼樣才能知道某一個確定的長方形的面積呢?生思考後匯報:動手實驗。師:實驗前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或者知道些什麼呢?生回答(比較凌亂)師:下面先聽老師說,我們要想知道的是長方形的面積,現在我們的學具中已經有無數個面積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利用這些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來知道剛才長方形的面積呢?(是)但是該利用什麼辦法呢?生:用這些面積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擺滿剛才長方形的面,擺了多少個小正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多少平方米。師:很好,我們剛才是探討了一下想法,接著我們就來動手實驗一下吧!實驗完成。師:我們以後不論工作還是學習生活,其中一定還會遇到很多求長方形面積的問題,像剛才那樣只用手擺肯定是不行的,下面你們接著邊動手實驗邊探究有沒有更好,更方便的辦法。(比如:得出公式,利用公式來計算)生繼續實驗…… 上面的教學,我只充當了學生探究體驗新知識的引路人,而其中的奧妙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實踐經歷探尋得到的,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使「過程與方法」目標落實到位,而且還迎合了新得課程理念。總之,「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一研究的繼續,還需要廣大工作在一線的數學教師的反復實踐和探討。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設計有價值的問題
數學教學是在不斷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展開的。教師通過適時恰當地提出問題,給學生提問的示範,可使學生領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藝術,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孕育創新精神,能保證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系統性、有效性和持久性。雖然問題設計已引起每個老師的重視,但也存在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在問題設計上還存在許多虛浮和無效的現象:有的教師設計的問題偏離教學內容的關鍵,或僅僅限於低水平而流於形式;有的教師所設計的問題缺乏思維挑戰性,學生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答案,沒有探究的興趣和願望;有時教師設計的問題很凌亂、繁雜,學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等等,另一方面由於受到傳統的教學方法束縛,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數學教材中習題基本上是為了使學生了解和牢記數學結論而設計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以死記硬背代替參與,以機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動的傾向,這樣大大抹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鮮明的指向性,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那麼怎樣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來啟迪學生的思呢? 下面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幾點看法:教師在備課時,要思考以下三個問題:教什麼?為什麼而教?怎麼教?要分清教材中哪些是基本的理論,哪些是基本的結論,隱含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經過了怎樣的研究過程;明確所教的目的,即三維目標,學習這些內容有什麼實際應用,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什麼能力;根據學生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設計什麼樣的程序,提出什麼樣的導學性問題,創設什麼樣的情境,怎樣引導學生對結論和方法進行分析、總結,以及怎樣進行反思。設計問題應該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使他們能迅速進入思維的「最近發展區」,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數學課程標准》也強調:數學教學要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特點,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興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作為學生探索的對象或內容,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使數學教學具體、生動、直觀形象。如:我在教學「比的應用」中「按比例分配」時,我們知道「按比例分配」是在學習平均分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我創設了學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我們班某位同學的媽媽和他的朋友阿姨合辦了一個鞋廠,當時媽媽投資了3萬元,阿姨投資2萬元,結果她們一起賺了20萬元。提問:(1)你們說怎麼分這筆錢合理?說說你的理由。(2) 每人應分得多少萬元?你是怎麼想的?(3)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也是按比例分配的?」這是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引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探索氛圍中,對按比例分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理解比較深刻。設計探究式問題,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和深度,問題太難,學生沒法入手;太容易,學生學不到新東西,沒興趣。如:在教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復習課時,出示問題:( )÷15=( )師:對於( )÷15`=( ),你有辦法解決下面幾個問題嗎?問題1 要使商中間有0,你能想出被除數嗎? 問題2 你是怎麼思考的? 問題3 這樣的商和被除數共有幾個?問題4 有沒有最大的被除數?為什麼?問題5 有沒有最小的被除數?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問題6 要使商的末尾出現一個0,你能很快想出被除數嗎?如果有很多,有沒有最大和最小的?這樣的探究式的問題,讓學生回憶被除數、除數與商之間的關系,通過自己猜想、思考與常識,去解決問題。設計互逆式問題,提升學生思維。學生逆向思維就是突破習慣性思維的束縛,做出與習慣性思維的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究。逆向思維不僅可以加深對原有知識的理解,還可以發現一些新的規律。在教學中若有意識地設計一些互逆型問題,從另一些方面去開闊學生的思路,就會使學生養成從正向和逆向去認識、理解、應用新知識的習慣,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學「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時,師:通過觀察比較,我們已經得出一個結論:「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那麼反過來想想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呢?又如:教學「積的變化規律」時,師:通過比較觀察得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怎樣變化?例如:「甲數乘以乙數積是125,如果甲數不變,積是1250,乙數應怎樣變化?」讓學生的思維處於正向和逆向交替的活動中,這樣雙向可逆聯想的培養有利於學生雙向思維的和諧發展。
3. 小學數學題目,設計最佳方案並計算
甲做A工程用4天,B工程6天。而乙做A工程15天是甲的將近4倍,B工程10天只是甲用時的兩版倍不到權。所以乙更適合做B工程。既然需要最省時的方法。就是甲乙同時工作。
甲更擅長A工程,乙更擅長B工程。所以甲先做A,乙做B。4天後甲完成A,乙完成B工程的一部分、ghe,之後甲乙合作B。設4天後B工程兩隊合作還需要x天。先頭乙做的四天工作量為4/10,也就是甲乙每天的工作量之和乘以x加上先頭完成的4/10工作量,等於總工作量1。方程式是(1/10+1/6)X+4/10=1,X=2.25,再加上先頭的4天,一共工作6.25天。
4. 如何才能做好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如何才能做好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一、分層設計作業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知識,不同的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這都是新課程標准中的一些新的理念。在我們的實際數學中,作業設計如果採取「一刀切」,對於成績差一點的學生,他們會感覺有些題目較難,於是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做。長此以往,他們就會對數學失去信心。對於成績好一點的學生,他們感覺數學作業容易做,根本不去進行認真思考,急急忙忙把作業做完,把完成作業當成一種任務,做完後從不去檢查對錯,在我的作業設計中,進行了分層設計作業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在作業布置中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選做題,成績差一點的學生選做題可以不做,但有興趣的話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可以不做。成績好一點的學生除開基礎題要認真完成外,選做題也要認真完成。這種作業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了成績差一點的學生除開基礎題要認真完成外,選做題也要認真完成。這種作業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了成績差一點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分層設計作業,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作業的單調、枯燥,使新課標的理念得以實現。
二、設計實踐性作業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設計實踐性作業,可以「體現數學生活化,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如,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以後,讓學生到室外去測量乒乓球台以及籃球場的周長和面積;學習了公頃、平方千米之後,帶領學生到體育場去圍一個連長是100米的正方形,是讓學生去感受一公頃的大小,感知個1公頃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之後,怎樣去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辦法。通過學生實驗操作,明白長方體水槽中水上升的體積就是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通過這些實踐性作業的訓練,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
三、設計多樣化作業
數學知識是一種應用性很強的知識,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數學這門學科,要讓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首先設計的題型要多樣化,如:填空題、判斷題、口算題、列式計算題、應用題等。通過對不同題型的作業進行訓練,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概念進一步明確,計算能力得到加強,審題能力得到培養。其次設計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作業,引導學生改變已知條件和問題,使一個題目變成多個題目進行解答;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使一個題目有多種解法,通過這類作業訓練,讓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以及換位思考的習慣。另外,如合作性作業設計,探究性作業設計等都能使學生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總之,設計多校化的數學作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
作業設計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值得我們去作出深層的思考,因為這關系著每位老師的教育教學實踐。
5. 小學數學設計的三種主要理論
如果你是今年要升學了,我可以提點意見。我以前帶過一小學六年級的小孩的家教。現列舉如下。
1、整個小學學的那些混合運送要熟悉。(加、減、乘、除的運算順序)
2、小數。要熟悉。特別是小數的運算。與整數和分數綜合運算。
3、分數,特別是與小數的轉化。幾個特別的數。如四分之一。
4、解方程,小學學的主要是簡單的方程。要記住那幾個公式。
5、簡單的幾何,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還有圓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與方法。
6、解應用題,主要要注意小學里的那幾種形式。
7、基本的概念。如整數,小數,分數的一些概念。還有其他的概念。
我家教的經驗就是這些了,可能還有一些疏漏的地方。不過,我覺得小學里學好這些應該就差不多啦!。。
希望能給你有所幫助。。。
6. 對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幾點認識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全面啟動,它不僅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同時也是一場涉及課堂內外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目前多數教師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卻對如何利用數學作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關注不夠。大部分教師所布置的作業仍是課本中想想做做的習題或相關練習冊中的習題,這種習題形式單一,基本上就是例題的翻版,而學生做作業則是個人操作式的機械模仿,很少出現變式題和開放題,更談不上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今天,除了必要的基礎知識需要鞏固之外,還應加強學生思維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訓練,讓孩子在作業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下面就如何有效設計小學數學作業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走出枯燥,體驗有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傳統作業往往內容枯燥、形式單調,學生感到乏味。我們應該發揮作業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方面的獨特作用,力求做到題目新穎有趣,形式靈活多樣,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完成作業,在心情愉悅中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1.游戲式作業。
游戲可以說是學生的最愛。任何一個小學生聽到「游戲」恐怕都會兩眼放光的。將作業以游戲的形式展現,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如學完《乘法口訣》後,讓學生同桌之間,回家與家長之間對口令。在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後,可以設計一道「幫助小兔找門牌號」的游戲性作業。即:小兔接到小熊打來的電話,邀請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說,它家的門牌號是108號。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區一看,傻了,原來這里的門牌號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們能幫幫小兔找到小熊家嗎?這樣的作業學生非常樂意去完成,「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使課後游戲成為課堂教學的後續延伸活動。
2.情境式作業。
新課程標准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如學完了《百以內的加減法》之後,設計一個「今天我當家」的活動,讓學生自主購物。再如學完《認識方向》以後,設置了「幫小動物找家」的作業。即有一天,小兔、小猴、小羊出去玩,可是回來的時候它們迷路了,你能根據圖上的提示把他們送回家嗎?又如復習完「計量單位」知識後,我們可以配合動畫課件,設計這樣一道填空題: 張強的一天:今天早上7( ),張強從2( )長的床上起來,用了10( )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臉,吃了大約200( )的早飯,拿起一瓶150( )的牛奶,就背起2( )重的書包,飛快地向400( )以外的學校跑去。路上他碰上了體重55( )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到了學校。
放學後,張強一回到家,馬上拿出1( )長的鋼筆和1( )厚的練習本做起了作業。晚上6( ),動畫片開始了,他看了大約半( )。吃完晚飯後,他先陪媽媽散步,繞村子走了2( ),然後復習了一會兒功課,就上床睡覺了。本來枯燥的「在括弧內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的題目被改為富有情境式的作業,學生一個個都像講故事一樣地講述著「張強的一天」。無形之中,學生對這些計量單位大小形成了切合自己體驗的概念,理解了這些概念所包含的意義。
這樣的作業,將枯燥的講解,改為富有情境式的作業,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3.繪畫式作業。
數學本身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因此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實際,設計一些繪畫式作業,用繪畫的方式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而且對於繪畫,兒童有著天生的喜好。從懵懂時代開始,他們就已經成為了繪畫的「高手」。把數學與繪畫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繪畫完成作業,他們簡直是求之不得。
如學習了《軸對稱圖形》後,讓學生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設計一組美麗的花邊,並在班內舉行一個展覽。學完了面積,讓學生畫一畫家庭裝修設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進行重新裝修,你能為你爸媽提供一份裝修建議表嗎?學完了《認識時間》,讓學生畫一畫一天的時間安排。這樣的作業,學生不僅感到新鮮有趣,而且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迸發他們創造的火花。
4.日記式作業。
數學日記可以使學生更廣泛地接觸了現實生活,更細致地觀察了現實生活。數學日記也拓展了學生的數學眼界,培養了他們運用數學學意識,增強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學完了長度單位後,介紹小馬虎的知識。在教學完乘除的計算後,我讓學生寫成一則「購物」數學日記,記下在購物中用到的數學知識。又如在學完「位置與方向」後,我布置了介紹自己家位置的作業。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親身體驗到的與數學有關的東西記下來,著力於喚醒學生的數學意識。
二、走出被動,自主選擇。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作業的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給學生自主參與探索,主動獲取知識,分析運用知識的機會,盡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學習的主動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1.「自助餐」式作業。
傳統的作業往往「一刀切」,老師說了算,不管你願不願意,不管你會還是不會,大家都做同樣的作業,而且 都由老師來布置作業,這樣可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桎梏學生的發展,導致一些優秀的學生吃不飽。新課程下的作業設計要讓學生有選擇的餘地,可以選擇作業內容可以選擇作業形式,作業可以自已給自已布置,可以由同學、家長來布置。比如學完《年、月、日》之後,布置以下幾樣作業:①根據所學知識,完成填空題。②根據所學知識製作月歷(2月、3月、7月、8月)③查找有關年、月、日的資料,了解年、月、日的來歷,完成一張知識小報。再如學完《長方形、正放形的面積計算》後可布置以下作業:第一層次為基本題,第二層次可以是應用性的習題:一張方桌的邊長9分米,現在要配一塊與桌面同樣大的玻璃,該配多大的玻璃?第三層次可以是擴展性習題:(1)一個長方形寬6厘米,長比寬多2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2)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16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這樣的「自助餐」式的作業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自主選擇,給學生作業的「彈性權」,實現「人人能練習、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訓練、發展。
2.「導演」式作業。
新課程提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傳統教學中,都是教師設計好習題讓學生完成,形式能夠被動應付,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實踐證明,學生對自己「創造」出的習題更感興趣,練習也更投入、主動。我們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讓學生當一回作業的「導演」,自己設計,自己控制,自己安排,自己參與評價。學生在這個自由 的空間里各盡所能,各展所思,興趣濃厚。這樣的數學作業給學生帶來的不再是「題海」大戰後的疲倦、厭煩,而是創造發現之餘的成功喜悅。同時,也把教師從成堆的作業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放在教學的其他方面。
三、走出封閉,快樂合作。
傳統作業往往以「獨立作戰」的形式出現,只講求學生個人的解題能力,而忽略了學生的合作精神的培養。新課程提出要打破傳統作業的這種「獨立作戰」的形式,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作用,變個體型作業為合作型作業。在作業上,採用互動協作原則,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學生與老師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業,在合作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
1.親情型作業。
如學了《高矮》後,讓學生與爸爸媽媽比高矮,並用「誰比誰……」說一句話。學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後,讓學生回去後,算一算自己家的面積,由於學生年齡較小,獨立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可以讓家長參與進來一起完成。在這種具有親情的環境中,學生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合作,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發展。
2.合作型作業。
小課題研究、做社會調查、辦手抄報之類的作業都離不開學生間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時間的合作,為完成這一類的作業,學生能夠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謀劃策,彼此信任,互相幫助,在互助中促進了交流,在交流中學會了合作。如:學習統計圖知識後,可以讓學生自主組成學習調查小組,開展「學校路口通過車輛的情況分析」調查活動。調查小組中有的專門負責數汽車、卡車、自行車數量,有的專門把車輛分類記錄,有的根據數據畫成表格,填上具體的數據,然後根據收集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最後小組成員一起分析製成環保情況調查的統計圖,排列出污染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議,從中發現汽車的行駛對道路、空氣污染情況以及改進的發展情況,並且寫出分析報告給當地的公交公司或環保局。
這樣的一個作業如果讓個人去完成無疑是很大的量,但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不僅樂於主動的參與,在活動中通過集體的智慧可以不斷取長補短,學會更好的學習,在共同的交流中,不斷收獲,這種收獲不僅是知識上的,更是精神情感上的。
四、走出課本,研究數學。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靠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究、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究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問題的探究者。
1.操作實踐型作業。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中,應當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的設計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整體性,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學完《軸對稱圖形》後,我布置學生課後收集具有對稱性的圖案,如剪紙、蝴蝶圖片等,並要求至少收集5件,以此培養孩子關心民間的剪紙藝術,培養孩子具有欣賞生活中的美的能力,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正是有了這些美妙的事物,生活才如此的豐富多采。
再如學完《統計》後,布置學生統計家裡每周使用垃圾袋的個數,讓他們自己親自去收集數據,整理,然後繪製成一張統計圖,重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他們親身體會到生活中的垃圾袋對環境的污染,從而使學生從中感悟對社會的關心,讓他們有社會責任感。我們還能多設計些像「測量教室的長、寬」「當小小設計師」等實踐操作性的作業,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形成技能技巧,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強化學習動機。
通過這些實踐性的作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去研究生活中的數學,並能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培養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以及創新能力,孩子也將從快樂的實踐作業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2.調查式作業。
作業不僅是做在本子上的題目,還可以是形形色色的活動。調查作業主要指通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用數學的眼光來分析調查所得資料,從而進一步認識我們的周圍世界,提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建議性的方案或作業。我們教師要善於從現實生活中挖掘能引發學生去調查、實踐的材料,營造自由寬松的氛圍,引導學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並把這些調查實踐的東西寫下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小數的初步認識》之前,我布置學生去調查、收集生活中的小數,然後再到課堂上來交流。在學習了時間後,布置學生完成以下作業:A.選擇一項活動,記錄1分鍾內的次數。(1分鍾拍球,1分鍾跳繩,了解家庭成員1分鍾內做的事情。B.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各行各業1分鍾內做的事情。在這些調查式的實踐作業中,學生回歸生活的「大課堂」中,體驗到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經過自己的調查研究、計算比較,分析概括,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而且使單調枯燥的作業富有了生活的氣息。
3.小課題式作業。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又顯得特別的強烈。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我們以「小課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然後指導學生把自己探索的過程記錄下來。如教完《位置與方向》後,可以布置小課題「美麗的校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把研究的過程、結果、問題記錄下來,然後再集體交流。如學習「比例尺」後,要求學生對自己家裡的客廳製作一個平面圖,並思考:你認為客廳的設計和擺設合理嗎?你有什麼改進的措施?為什麼?請你寫一篇探究報告。
實施新課程,要求不斷變革我們的教學行為方式。從作業設計方面說,我們的出發點應是關注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這是作業設計的核心所在。而要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我們必須在作業的「趣」上動腦筋,做個有思想有創新的教師,經常變換花樣,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學,滿懷喜悅地做。讓數學和生活接軌,體現其應用價值,則是數學作業設計的本質要求。
7. 如何撰寫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以我的經驗,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要寫的好的話,你首先要多看教材,粗看看教材里沒什麼內容,但是確實得好好研讀。接下來網上看看好的教學設計,模仿一下。
8.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
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小學數學的課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實施有效備課與有效課堂上的實踐中,許多學校與老師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案例。但在作業設計方面,我們許多教師往往過多地依賴教科書,迷信習題集,對作業的設計認識不足。其實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復習與鞏固,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檢驗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形式。如果作業設計不科學,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制約了學習的靈活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設計出新穎、有趣、開放的新型數學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引起我們數學教師的重視。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數學的作業設計應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一、設計趣味性作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新課程標准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要擺離線械重復的、枯燥乏味的、繁瑣的死記硬背、無思維價值的練習。作業題型要做到「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奇」一點,通過多種渠道,把豐富知識、訓練和發展創造性思維寓於趣味之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生動有趣的作業內容取代重復呆板的機械練習,以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完成作業。
比如在學習「數的整除」這單元後,我利用這單元的知識設計一道讓學生猜猜老師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的作業,猜出後,拔個電話給老師。( ) 一位數中最大的偶數。( ) 既是偶數又是質數。( )2和3的最小公倍數。( )既不是指數也不是合數( )最大的一位數。( )8的最小倍數。 ( )6和9的最大公約數。( )最小的質數與最小的合數的積。學生根據這些條件,猜出號碼撥出去,接電話的果然是自己的老師,學生就覺得十分有趣。這樣把作業寓於猜謎之中,有趣的猜謎活動吸引了學生,「引」起了學生學習的慾望,讓學生「吃」得津津有味。
二、設計生活性作業,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作業內容是否新鮮、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學生對作業是否敢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知識的生活原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而來自於生活實踐中的數學作業,則是一個很好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無處不在的方法,特別能激起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復習「長度單位」知識後,我給學生留了這樣的一道作業:《小馬虎的日記》: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衛生間,拿起15米長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約有900厘米。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厘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一根長3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拿出1毫米長的鉛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老師在小馬虎的日記上寫下「可能嗎」三個字,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請改正。這樣原本乾巴巴的「在括弧中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搖身一變,成為富有情趣的《小馬虎的日記》。包裝後的作業形式活潑、趣味十足,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學生覺得興味盎然。
三、設計層次性作業,保護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興趣不同的個體。所以,面對全體,就要考慮每個層面的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我們針對學生差異,將作業設計成難易有別的A、B、C等組別,為學生提供充滿趣味的、形式多樣的「自選超市」式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組。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做一些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有餘力的可以做難度較大的練習。這樣設計練習能使每個學生通過不同度、不同量的作業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如我在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把作業設計成一個學生喜歡的肯德基的兒童自助套餐的形式,改變了以往的命令式、強制式,讓學生有一個較為寬松的作業氛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培養數學能力。
A餐:寫出每道題的積及相應的口訣。
4×8=( ) 8×7=( )
口訣:( ) 口訣:( )
5×8=( ) 8×3=( )
口訣:( ) 口訣:( )
B餐:填上合適的數。
( )×8=40 8×( )=56
( )×4=32 8×( )=64
C餐:想一想,括弧里能填幾?
8×6+8=8×( ) 8×6-8=8×( )
以上練習,不同層次的學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學困生和中等學生要求完成A餐的兩道題目和B餐中的兩道題目,學有餘力的學生則選擇A餐中的兩道題目、B餐的一道題目和C餐中的題目。作業分層布置,既能調動優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兼顧到中下生,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四、設計開放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給學生,要求他們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決問題,那麼無疑可以調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教學了《長、正方形的面積》後,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要給教室里二扇向陽的窗戶做窗簾,每扇窗戶高2米,寬1米,至少需要買多少米布?在作業交流時,學生很快解答如下:2×1×2=4(平方米)。這時一位學生提出質疑:這樣買布太少,會遮不住太陽,應多買些。自由議論後,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為了便於拉開(透光)和關閉(遮光),還需把窗簾做成兩幅,兩幅之間要重疊一定的寬度,有的學生認為:市場上賣的布寬度和窗戶寬度不一定一致,還需要根據布幅的寬度和窗戶的寬度進行計算,才能確定應買布的長度。還有的學生說:質量好的布要盡量精確些,質量差些的可以適當放長些,這也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經濟條件。
注重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開放性,能讓學生展開想像和創新的翅膀,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知識運用也更靈活,更有創意,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才能。
五、設計自主性、合作性作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開發自主性、合作性作業業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探究內容的開放和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為學生達到學習目的提供了問題情境和活動方式,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增強數學素養,塑造健全人格。
如:在學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後,可以設計「包裝禮盒」的實踐題: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4個禮盒,讓學生解決包裝問題:4盒禮盒可以怎樣包裝?怎樣包裝可更省包裝紙?讓學生通過現場操作,加深樂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師駐足觀賞、頻頻點頭之際,已有一股春風吹進了學生的心田。在這一作業中學生會根據各自的特長合理進行分工,這種分工,其實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分層,也是學生自主的布置的分層作業。
「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布置數學作業,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創新。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精心設計合理有效的數學作業。讓數學作業真正成為學生增加知識,增長才幹,豐富生活的向導,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並能真正減輕了孩子的課業負擔,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和素質,為新課標下的數學學習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9. 小學數學案例設計!
這種題在小學經常用到,學生容易混淆:先確定單位「1」,單位「1」的數作除數。專求每米重就用長度做除數,屬求每千克長就用重量做除數。講解後再做練習,如:小剛2/3小時走了5/6千米,他每小時走了多少千米?走一千米用多少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