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學工具的策略數學教學有哪些幫助
這次我們學習了專家關於《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學工具的策略》的講座,感悟很深。其實數學本身就被看作一種工具,是人類認識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的眼睛和鑰匙,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涉及的應用工具很多,但我們教師每一次要用得好並不容易,因為它需要了解這些工具的應用范圍和教學價值。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過程。數學活動的過程是學生收獲知識的過程,是發展思維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的數學活動創造條件,「數學工具」則是學生數學活動的重要媒介,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的空間。數字尺子,數軸,坐標系,百格圖,方格紙等都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基本工具,用好這些「數學工具」,學生便有了「做」數學的機會,用好這些「數學工具」學生將有機會體驗數學、經歷數學。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數學工具就是「水源」、是「指南針」,可以帶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數學工具」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還將有助於學生習得數學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面對新問題、新挑戰時,心中有「招」。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要善於運用數學工具,是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之一。讓學生藉助數學工具去解決問題。把握好基本的數學工具,運用好數軸和坐標系的度量作用,用數軸生成新的單位去度量長度;用方格紙生成直尺去量平行,生成移動的尺子去量圓,像坐標系一樣去量方向與位置,圖形的面積,生成三角板去量直角,並自己創造特殊角……
由此可見,數學工具能夠充分體現教學中的有用價值。有用的,有價值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的學生能經常看到數學工具,勤於運用,成為學習中的好朋友。這樣學生就能對其理解,最後達到主動使用。所以,像專題中說道的,數學用量化和邏輯為描述事物的運動變化提供了統一的和嚴密的基礎,並通過不斷衍生新的數學分支來表述人類已經擴展極大和績效的世界體系提供強大而有力的工具。
但是課堂上工具永遠只是工具,它只是幫助我們學習的一種手段,不是每一節課都能運用,特別是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要注意運用數學工具幫助學習,不能總是停留在低層次的思考上,注意對學生的思維的訓練更加重要。
❷ 小學升學數學考試要准備哪些工具啊啊啊啊啊啊、、、
需要准備准考證、鉛筆、三角板、鋼筆或水性筆、圓規、橡皮擦、2B鉛筆。就這些,不用怎麼去准備,其實小升初和平常考試差不多。
❸ 教師資格證試講小學數學,需要用到尺子等工具怎麼辦
試講的組織者會准備工作這些東西,不用自己操心准備。
❹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使用好數學工具 詳細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使用好數學工具 一、 常用的學具及其功能 根據低年級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和兒童的年齡特點,常用的學具 有以下幾種: 1、 實物圖畫、數學、符號、幾何圖形卡片(或塑料片)。 2、 小棒。 3、 計數器或計數表。 4、 口算練習卡片。 5、 圓形口算練習板。 6、 鍾面和七巧板。 7、 釘子板。 8、 奎遜耐彩條。 二、 學具的主要使用方法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具的種類較多,不同結構的學具功能有所不同,如何使用好這些學具,使之真正達到既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又發展他的能力的效果呢?下面簡述一些學具的主要使用方法。為敘述的方便,按數學內容進行簡述。 1. 數的認識和計算 在低年級數的概念和計算教學中,可選用的學具有各種幾何形狀 的塑料片、數字、符號卡片、小棒和奎遜 耐彩條。還有計數器、計數表、口算練習卡片和口算練習板等。 在教學百以內、萬以內數的讀寫時,把計數表和奎遜耐彩條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更好,這便於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計數單位、數位等易混的概念,同時掌握讀、寫數的基本法則。 2.應用題 在學習應用題的最初階段,為了使學生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選用的學具一般是各種幾何形體的塑料片( 或卡片),小棒和奎遜耐彩條。用卡片、小棒等進行操作的活動在教學參考書上已有介紹。 通過操作,學生從具體數學模型領悟到抽象的數量關系,逐步學會解答相差關系應用的分析方法。 3.幾何初步知識 在低年級學習幾何初步知識時,需准備的學具有各種形狀的圖形卡片和實物。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圓形的實物或卡片;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的實物或模型;還有奎遜耐彩條、釘子板和七巧板等。 4.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空間現念;加強直觀教學和實際操作活動已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趨勢。由於操作活動的需要,學具伴隨著教材進入了課堂,成為兒童學習數學知識的工具之一。
❺ 小學數學怎樣正確使用工具畫圖和解題
會用三角板畫圖,量角器量角(或幫助畫圖),圓規畫圓。
❻ 結合一節課堂教學實例,分析數學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及使用策略。主要想結合小學四五年級數學課
找規律
教學內容:第48-49頁,「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發現事物中隱含的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歸納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准備:教學掛圖,磁性小棒和圓片若干,一把小刀。
教學重點難點:1、通過自主研究、與人合作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規律
1談話: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做個游戲,看看哪個同學能發現其中的規律。
游戲1:同學們把手放在背後,我們一隻手上都有5個手指頭,每兩個手指頭之間有一個空擋,你知道一隻手上總共有幾個空擋?
游戲2:兩個同學進行綁腿跑,需要一根帶子綁,那你知道3個同學綁腿跑,需要幾根帶子,如果是10個同學呢?
2學生交流得出:一隻手上共有4個空擋;3個同學綁腿跑需要2根帶子綁腿,10個同學綁腿跑需要9根帶子綁腿。
小結並揭示課題:像這樣的現象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規律。
二、自主探索,發現規律
1、 教學例題
出示掛圖,提問,你能從圖上找出像剛才我們說的這樣排列的事物嗎?看看誰找的多?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提問:仔細觀察每一組兩種物體是怎麼排列的,各有多少個,兩種物體的個數有什麼關系?
學生討論後匯報。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在小組里說一說,各小組討論後,指明匯報。
教師總結:例題中每組兩端的事物都是一一間隔排列的,同學們發現了排在兩端的物體總是比拍在中間的那中物體多1個。
2、 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動手操作。
提問:你擺了幾根小棒?擺了幾個圓?小棒的個數與圓的個數有什麼關系?這種關系和在例題中發現的關系一樣嗎?
3:聯系生活,想一想,你還能在生活中找到這種規律嗎?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 做49頁「想想做做」第1題。
指明學生說出廣告牌的個數。
提問你是怎麼想的 ?
2、 做「想想做做」第2題。
指明學生口答。並說說這里哪個是兩端的物體,哪個是中間的物體?他們的個數是什麼關系?
3、 做「想想做做」第3題。
(1) 學生獨立完成第一問,並指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2) 指明學生回答第二問,學生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引導他們爭議。
四、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探索到了什麼規律,能說一說嗎?
談話:我們這節課發現了沿著一條直線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擺在兩端的那種比另一種多1個。我們還利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下一節課我們將用它們來解決更為復雜的問題
❼ 小學數學畫圖題 學生做完及時反饋 有沒有這樣的在線教學輔助工具 類似算盤通或一起作業
|【知識點】
若矩陣A的特徵值為λ1,λ2,...,λn,那麼|A|=λ1·λ2·...·λn
【解答】
|A|=1×2×...×n= n!
設A的特徵值為λ,對於的特徵向量為α。
則 Aα = λα
那麼 (A²-A)α = A²α - Aα = λ²α - λα = (λ²-λ)α
所以A²-A的特徵值為 λ²-λ,對應的特徵向量為α
A²-A的特徵值為 0 ,2,6,...,n²-n
【評注】
對於A的多項式,其特徵值為對應的特徵多項式。
線性代數包括行列式、矩陣、線性方程組、向量空間與線性變換、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矩陣的對角化,二次型及應用問題等內容。
❽ 小學數學思維的兩個可視化工具是什麼
可視化工具是 Visual Studio 調試器用戶界面的組件。
「可視化工具」可用來創建對話框或其他界面,以一種適合於變數或對象數據類型的方式來顯示變數或對象。例如,HTML 可視化工具解釋 HTML 字元串,並按照該字元串出現在瀏覽器窗口中時的樣子顯示結果;
點陣圖可視化工具解釋點陣圖結構並顯示該點陣圖結構表示的圖形。
某些可視化工具允許您修改數據,還允許您查看數據.
❾ 如何利用所學課程的學科工具輔助小學數學教學
信息技術與學科相結合是以學科知識作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學科的教學中去。由於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互補優勢,提高教學效益,因而在許多學校得到迅速而廣泛的應用。但是目前,在推廣教育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誤區,需要引起重視,採取相應的對策。
1.硬體設施的配置:存在「一刀切,一哄而上」的現象。
信息技術設備已經成為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硬體」的標志。許多學校不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盲目的建設「校校通」、「校園網」和「多媒體教室」。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各級教育部門把信息技術設備數量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硬指標」,出現了「一刀切,一哄而上」的現象。但是由於每個學校的辦學經費不同,在農村,由於教育經費短缺,有的設備新舊不一,性能相差懸殊,不能配套使用;有的學校「多媒體教室」形同虛設,平時不用,只是應付上級檢查。
2.課堂評價的標准:存在「盲目化,絕對化」的現象。
在中小學各科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成為「時尚」。特別一旦有公開課、實驗課、教研課等必定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了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有的學校規定35歲以下的老師必須會製作「課件」,1/2的課堂教學必須使用多媒體。教育行政部門在「評優、評課」中,把是否使用多媒體,也看成是否符合課程改革的標准。有的教師對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存在著盲目性。並非所有課程(內容)的教學都有必要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其使用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不應該「一刀切」、「一哄而上」。
3.教學行為的轉變:個別教師成為「滑鼠」的僕人
在調查過程中,一些老師在教學中成功地運用多媒體,確實拓展了教學空間,提高了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過去教師一味僅靠書本、教鞭、粉筆傳道授業的套路,無疑給學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聽覺、視覺感受,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喜歡不加選擇地使用多媒體,以為這才是現代教育,這才是課程改革。
4.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參差不齊,簡單隨意。
❿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數學工具提高教學實效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正確的評價方法評價學生呢?我認為主要要做好以下幾點:一、運用不同的尺子評價學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有九種智力,只是這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校里沒有所謂的「差生」存在,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這樣的學生觀可以使教師樂於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從而發展學生的潛能。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每節課都用一個目標要求每一個學生,結果學困生吃不了,優等生吃不飽。實際上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因為學生個體差異具有客觀性。上述教學環節中教師制定的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目標1是學困生都能達到的評價目標,目標2是中等生都能達到的評價目標,目標3是優等生達到的評價目標,這種做法有效的克服了教學目標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在各自的知識、能力起點上獲得發展。因此,這樣的教學目標具有人性化、彈性化的特點。二、要加強對學生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所以,課堂上對學生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科學、合理、鼓勵創新的評價會有利於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要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有句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知識的過程,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 四、注重延緩評價的運用延緩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給學生以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在不知道正確結論之前,進一步發揮想像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課堂上,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個別學生會馬上舉手回答,並且答案非常正確。而教師也興奮地及時表揚學生。這樣,一大批同學也許還沒有想好,結果卻出來了,這些學生地思路一下子就被同化了過去,就失去了思考的價值。課堂變成了只是優等生表現的舞台。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教師會馬上予以否認。這種武斷的否定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於形成暢所欲言的教學場面。當然,錯的總是錯的,關鍵是教師的評價不宜太早,要讓學生說夠說透,要引起學生間的爭論。在教師沒有作出評價之前,每個學生都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並且學生會努力使自己的想法與眾不同,這對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五、讓學生在認真傾聽中學會評價由於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持續時間比較短。所以,有的教師(特別是低段教師)在一節課中接二連三打給學生進行「小紅花」、「五角星」等物質獎勵。雖然,這種評價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提高了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但如果一節課中過多的使用這種方法,就不能保證所有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有的學生會把很多的心思花在怎樣得到獎勵上,減少了傾聽和思考的時間,而且還容易滋長「功利性」的心理。新課程倡導新的評價方法,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處境與需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發展與變化過程,使每一個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持續學習數學的能力。評價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有什麼樣的評價,就出現什麼樣的數學課堂教學。作為一名在教育一線工作的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正確地評價學生,呵護學生的自信心,並且在課堂教學的評價過程中不斷反思對學生的評價,從而真正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促進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課堂上應如何正確評價學生正確評價學生,早已成為現代教育關注的焦點。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再單單是一個等級,一個分數,而是要在體現教師對學生尊重和關愛的基礎上,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達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發現學生的潛能和特長,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那麼,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正確實施評價,既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和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的原有認識水平呢?我認為,表揚和批評仍是教學中的一對法寶,教師只要能靈活的運用好他們,讓他們在教學相輔相成,交相輝映,就會達到雙嬴的效果。(一)表揚烏申斯基曾說過:兒童所憎恨的教師是在任何時候也不能從他那裡得到表揚和承認任何什麼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師。成長中的學生,迫切的想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贊美,肯定自身的價值。如果受到的表揚出自教師之口,更會讓他們提升對自己的認識,增強自信心。一句表揚贊美的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么?那麼,贊美時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1.表揚贊美要發自內心,要有真情實感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古人也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無論什麼樣的評價必須動情。而有的教師在課堂表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