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中比的定義
比值不變,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兩個數相除,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上或除以一個相同的自然數(0除外)兩個數相除
B. 小學6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概念。
比是由一個前項和一個後項組成的除法算式,只不過把「÷」(除號)改成了「:」(比號)而已,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運算,而比則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和分數的分數線類似。
舉一個例子,比如6÷4用比的形式寫作6:4。「:」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而本例中6是這個比的前項,4是這個比的後項。
(2)小學數學中的比擴展閱讀:
一、比值
比前項除以後項得到這個數就叫做比值。比值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或整數表示。
例如:1:3的比值=1÷3=1/3;1/3也是一種寫法,作比時讀作一比三,做分數時讀作三分之一。
兩個比值相等的比可以組成比例,用=號連接,當比值里的分母為1時,可以寫作整數。
例如:50:25=2或者2/1或者2
二、基本性質
1、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2、最簡比的前項和後項互質,且比的前項、後項都為整數。
3、比值通常整數表示,也可以用分數或小數表示。
4、比的後項不能為0 。
5、比的後項乘以比值等於比的前項。
C. 小學數學中比的特點和應用方法 急求!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是比號
在兩個數的比中,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D. 數學中的比是什麼意思
一、
比的定義
對等關系就是一種比的概念。對等關系是指兩數量a、b之間,由於某種原因,而產生一種配對關系,就稱此兩數量是a與b有對等關系。在數學上有人用序數對(a,b)來記錄,也有人用「比」的符號「a:b」來記錄此兩數量a與b的對等關系。例如:張三的鐵線是10公尺長重10公斤,李四的鐵線是20公尺長重18公斤,而王五的鐵線是15公尺長重16公斤,…。上述皆產生一各對等的關系,採用「比」的符號「:」,來紀錄這些對等關系,如記成「10:10」、「20:18」及「15:16」。
二、
比的表示法
記錄a與b之間數量對等關系的方法
(1)
用序數表示:(a,b)
(2)
用「比」的符號表示:「a:b」
(3)
用「比值」表示:
三、
比的分類
(1)組合關系:例如:一種親子游戲中3個小孩,需要2個大人來協助。
若兩數量a及b為同類量(被測量的性質相同),且a與b都是同一全體量中的部分時,可稱為一種組合的對等關系。
(2)母子關系:例如:一打襯衫有12件,其中有4件是藍色的。
若此兩數量為同類量,且一數量是全體量,另一數量是全體量的部分量時,可稱為一種母子的對等關系。
(3)交換關系:例如:小華拿了135本雜志到圖書館換了9本小說。
若a、b分別描述兩個(堆)物件,於某種因素(性質),使這兩個(堆)物件具有相同的價值,可以交換,而形成a與b的對等關系,則可稱為一種交換的對等關系。
(4)密度關系:例如:30立方公分的水重30公克。
若a、b不為同類量,且此兩數量是描述同一物件的不同性質,a、b的比值是做為密度的描述時,a與b的關系,可稱為一種密度的對等關系。
E. 小學數學中的比的定義是什麼
在數學中,比是一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用於反映總體的構成或者結構。
F. 小學數學什麼叫比
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cm,寬是3cm.我們可以比較長和寬這兩個量,
求長是寬的幾倍,列式為:6÷3=2。我們也可以直接說,長和
寬的比是6比3,表示為:6∶3。
所以教材中給比是這樣下定義的,兩個數相除也叫兩個數的比。
也可以說,當兩個數量是相除關系時,我們可以用比的形式把它
表達出來。比的前項相當於除式中被除數,後項相當於除式中除數。
比和除式都是當兩個數量是相除關系時的表達形式。
(以上僅為我個人的理解,僅供參考。)
G. 小學數學,比
因為51.27%>48.73%,所以男性人數比女性人數多
男性人口與總人口的比:51.27%;1≈51:100
女性人口與總人口的比:48.73%:≈49:100
H. 小學數學中的比要不要約簡
小學大綱中要求要化到最簡,小學有專門的章節學習化簡比,可以用比的性質或除法兩種方法進行化簡比。
I. 小學數學中比的特點和應用方法 急求!!
"比"可以換成"除號"或者"分數線"
比的性質:兩內項之積等於兩外項之積
寫成分數:交叉相乘結果相等
J. 小學數學:比和比例的區別和聯系
比和比例既有聯系復,又有區別。制 聯系:比和比例有著密切聯系。比的意義是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而比例的意義是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因此,比和比例的意義也有所不同。 而且,比號沒有括弧的含義 而另一種形式,分數有括弧的含義。
比號是除法中的除號、分數中的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