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點

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點

發布時間:2021-03-15 02:33:40

①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持續推進,「整合」已經成為了課改中的一種新的思路。它強調各學科的相互融合,使課程內容跨越學科界限,最大限度地體現知識的整體性。
一、開展數學活動,充分挖掘學生資源。
學生是我們實施教學的直接對象,是教學活動中的主人翁,學生本身就是課程資源的主體,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越開發越豐富的資源。在數學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有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身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與利用。如我在教學完體積與容積以後,布置了這樣一個家庭作業,讓學生實際測量1粒黃豆的體積。對於這樣的作業學生們非常好奇,積極探索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方法。生1:在量杯裡面裝一定的水,再放入事先挑好的大小均勻的50粒黃豆放入量杯中,用現在水的體積減去原來水的體積再除以50,就得出1粒黃豆的體積。生2:用長方體小魚缸做容器,先將裡面裝一定量的水,測出魚缸的長、寬和水深,再放一些黃豆,然後測出水面上升的高度,計算出水增加的體積,再除以黃豆的粒數。生3:找一個大玻璃瓶和一個空易拉罐,將玻璃瓶裝滿水,放在一個盆里,然後往玻璃瓶里放黃豆,使溢出的水正好裝滿易拉罐,然後數一數用了多少粒黃豆,再用易拉罐上標的容積除以黃豆的粒數……;在學完包裝中的學問,可以讓學生測量一張100元新版人民幣的厚度,再思考假如銀行有100萬元這樣的人民幣,請你為銀行的工作人員設計一個保險箱,這個保險箱至少得多大,你有幾種設計方案等。組織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積極性高,參與程度高。在活動中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活動中更好的理解了數學方法,最重要的是開發和利用了學生的腦力資源。
新理念告訴我們,教師是學生構建知識的忠實支持者,積極幫助者和引導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構建者。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組織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創造潛能。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能力的培養是關鍵,而能力是由學生的經歷即參與決定的,參與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基礎。組織有效的數學活動是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有效方法,學生的參與程度,預示著學生資源的利用程度。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生活資源。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這絢麗多彩的生活正是數學的溫床,而人類又不斷地把數學用於實踐,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培養孩子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這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我們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生活資源,使之為教學活動服務。如我在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旅遊中的數學》一課時,是這樣做的,先分析學生和本地的實際情況,我們安康這幾年正在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其中城區附近就有幾處,瀛湖是最有名的,很多學生都有跟家長外出旅遊的經歷,於是課前我布置了一項小調查,讓學生調查去瀛湖的車費,門票,以及在瀛湖用餐的一些價格,課堂上根據調查的資料討論,「假如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瀛湖一日游,有幾種租車和買票方案?最少需要多少錢?」再將瀛湖的風景圖片,在課件上展示出來,讓學生談一談去瀛湖的感受,然後根據實際看看有什麼好的建議。這樣將當地的風景區作為教學的素材,學生參與了調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可以體現數學的價值。生活中的課程資源無比豐富,在教學中需要我們老師將其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與我們教學有機結合,使其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三、巧用信息技術,合理利用科技、媒體資源。
《課程標准》中提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前,老師僅憑一支粉筆,一本課本實施教學,難免讓我們的教學手段單一,形式單調,信息閉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無疑給我們的數學教學帶來了一場革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更為豐富多彩,我們的教學手段更加靈活多樣,數學的學習內容更加廣泛有趣。首先,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對於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真正的喜歡上這門學科,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動機,而信息技術的運用給我們老師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工具。我們可以創設各種故事情境,模擬現實場景等,再配以動畫,聲音,變靜態為動態,變平面為立體,把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用畫面展示出來。這樣就不再只是老師用嘴說,學生聽,學生被生動的畫面吸引,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的探索之中,讓枯燥的課堂一去不復返。其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知識變直觀,促進學生理解。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可以將圓剪拼成長方形的過程,製成動畫,在學生動手操作後,播放給學生看,可以促進學生理解「極限」思想。第三,可以製作專題學習網站,讓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擴大學生的視野。從班級學習,班級討論,擴大到全校以及其它省市,學生在家裡就可以和跨區域的學生在一起交流,使我們的學習交流不再受班級、區域的限制。總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老師應該掌握熟練的信息技術,並巧妙的應用於我們的教學,豐富教學資源,同時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數學學習。
四、打破學科界限,挖掘其他學科中的資源。
數學的學習並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它學科緊密相連,互相促進的。我們教學時要抓住學科間的聯系點,利用其它學科中的資源為數學學習服務,同時也要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其它學科中的問題。首先可以利用其它學科中的資源創設情境。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利用古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來引入教學。先讓學生想像這首詩描寫的畫面,然後課件出示,並解釋,這句詩在數學家的眼中,大漠相當於一個平面,升起的孤煙就是一條垂直於這個平面的直線,那麼落日在你的眼中是什麼呢?讓學生由此展開聯想,從而引出圓的認識。這樣的情景創設,既生動有趣,又加強了數學與語文的聯系。其次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其他學科中的問題。在五年級我教學完統計這部分知識後,讓學生課外調查安康本地近三年來每月的降水量,並製成統計圖,然後根據統計圖來分析,每年哪幾月氣候乾燥要注意防旱,哪幾月降水充沛要注意防洪,再預測今年的降水情況,給當地的農民伯伯提一些建議。打破學科界限,利用其它學科中的資源,促進數學學習的同時,也突出了數學學習的價值。
總之,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數學自身也在不斷的變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的挖掘有效的資源,為數學學習服務。在實際中總結經驗,不斷探索、思考、創新。

② 如何將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與數學學習有機結合

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系。數學思想的理論和抽象程度要高一些,而數學方法的實踐性更強一些。人們實現數學思想往往要靠一定的數學方法;而人們選擇數學方法,又要以一定的數學思想為依據。因此,二者是有密切聯系的。我們把二者合稱為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那麼,要想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就要深入到數學的「靈魂深處」。
《數學課程標准》在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學生能獲得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這一總體目標貫穿於小學和初中,這充分說明了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小學階段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律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是小學數學進行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之所在。同時,也能為初中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在小學階段,數學思想方法主要有符號化思想、化歸思想、類比思想、歸納思想、分類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函數思想、一一對應思想、模型思想、數性結合思想、演繹推理思想、變換思想、統計與概率思想等等。
為了使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能很好地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筆者把這些思想方法比較系統地進行概括和梳理,明晰這些思想方法的概念,整理它們在小學數學各個知識點中的應用,並就如何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一、符號化思想
1、符號化思想的概念。
數學符號是數學的語言,數學世界時一個符號化的世界,數學作為人們進行表示、計算、推理和解決問題的工具,符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數學有了符號,才使得數學具有簡明、抽象、清晰、准確等特點,同時也促進了數學的普及和發展;國際通用的數學符號的使用,使數學成為國際化的語言。符號化思想是一般化的思想方法,具有普遍的意義。
2、如何理解符號化思想。
《數學課程標准》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並把符號意識作為數學與代數的內容之一給出了詮釋。那麼,在小學階段,如何理解這一重要思想呢?下面結合案例做簡要解析。
第一、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和歸納過程。如通過幾組具體的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歸納出加法交換律,並用符號表示:a+b=b+a。再如在長方形上拼擺單位面積的小正方形,探索並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並有符號表示:S=ab。這是一個符號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模型化的過程。
第二、理解並運用符號表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這是一個從一般到特殊、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包括用關系式、表格和圖像表示情境中數量間的關系。如假設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a,那麼4a就表示該正方形的周長,a2表示該正方形的面積。這同樣是一個符號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解釋和應用模型的過程。
第三、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數量間的關系一旦確定,便可以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來,但數學符號不是唯一的,可以豐富多彩。如一輛汽車的行駛時速為定值80千米,那麼該輛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既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公式s=80t表示,還可以用圖象表示。即這些符號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第四、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示的問題。這是指定完成符號化後的下一步工作,就是進行數學的運算和推理。能夠進行正確的運算和推理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基本功,也是非常重要的數學能力。
3、符號化思想的具體應用。
數學的發展經歷了幾千年,數學符號的規范和統一也是經歷了比較漫長的過程。如我們現在通用的算術中的十進制計數符號數字0~9於公元8世紀在印度產生,經過了幾百年才在全世界通用,從通用至今也不過幾百年。代數在早期主要是以文字為主的演算,直到16、17世紀韋達、笛卡爾和萊布尼茲等數學家逐步引進和完善了代數的符號體系。

③ 如何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進行教學

長期以來,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居低不高,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 教學觀念的滯後、教學目標模糊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單調、課堂結構不合理、 訓練 瑣碎機械 化,使 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因此,當前改進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切實加強 以上各方面的改進 。正如《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針對 小學 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國家新課程標准為參照,我們 從 教學觀念、數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堂結構、基本訓練等, 探索適應小學學生學習的活動式課堂教學的一些具體操作策略,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隨著對新教育理念的不斷學習和對按新課程標准編寫的新教材的使用, 我們認為 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用新的教學手段,是用好新教材的迫切要求。經過幾年的課改實踐,我 們 感覺自己的角色和教學策略與以前比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下面就 小學 數學新課改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方法 談談自己的幾點感觸。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五個轉變」是指:①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全面的素質教育:②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③由局限於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④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既傳授知識,又發展能力的教學;⑤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為因材施教。「四種教學觀」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如下四種觀念:①整體觀。即是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材等)的積極性,使它合理組合,和諧發展,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優化;②重學觀。就是要求教者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③發展觀。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重要的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④愉快觀。要把愉快因素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數學目標明確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展,有協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一標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定功能。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基礎知識方面:結合直觀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②基本能力方面:能應用分數表示圖形里的陰影部分,能在圖中畫出陰影部分來表示分數,在數線上標出一定的分數: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養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自覺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並且把這些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做到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這樣就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全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系。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節課中只採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於學生智能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並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象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准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這樣能使生視、聽觸角同時並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課堂結構高效化 現代教學論認為:應變「教」的課堂結構為「學」的課堂結構,變課堂為學堂。·據報載,美國中小學校的許多教師每節課只講lO分鍾,剩下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問、消化,教師引導、釋疑、解惑。無獨有偶,國內已有很多學校要求教師一節課最多隻講l5分鍾,其餘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教學效果也很不錯。不同的課型有各自的基本結構模式,同一課型的結構模式,也會因教學指導思想的不同、客觀教學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課堂結構高效化並不一定是大容量、快節奏和高要求,一個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課堂結構,必須具備如下六個因素:構成一個「環環緊扣、層層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相適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程度:學生當堂練習的數量和質量;課堂信息反饋暢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時反愧及時調節;充分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六、基本訓練序列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條成功的經驗是加強雙基(基礎知識教學、基本能力訓練),什麼時候加強雙基,教學質量就高;什麼時候削弱雙基,教學質量就下降。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應注意如下問題:①首先應確定哪些是基本訓練的內容,然後根據各年級的教學要求,由淺入深地安排,形成一個符合小學數學特點和兒童特點的基本訓練序列;②訓練的時間多長,數量多少,都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以便在不增加學生學習時間的條件下,取得最好的訓練效果:③習題的編排應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快節奏、大容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悅;④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精心選編習題。例如:為引人新課,選編知識銜接題;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題、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從而實現訓練目標。 以上六項基本要求,體現了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實施這六條基本要求,就能優化課堂教學,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④ 怎樣把握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點

【摘要】數學是小學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門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是當前小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入融合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文章以信息技術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為主線,進一步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若干問題。【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有效整合《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高速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既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新課程標准理念作指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努力藉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有效的學習工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有效整合,談談我的一些見解。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有價值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新課時,合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創設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景中發生,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積極情緒,使學生樂學、愛學。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先讓學生看汽車在公路上飛馳的錄像,再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三角形、方形、橢圓形、和圓形做車輪時汽車前行的情景,在學生的歡笑聲中,教師設問:為什麼只有汽車輪子是圓形時汽車才會走得又快又穩呢?車輪是圓形就一定會使汽車跑得又快又穩嗎?這樣設計的動畫時間短,卻簡潔明了的突出本課的主題,引發了學生對圓的應用價值及其基本特徵進行探究的慾望。此情境的創設融學科性、藝術性、教育性和科學性為一體,完美地完成激趣、設疑和促思的目的,這樣運用信息技術有效的輔助了小學數學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化了課堂,提高了教學效率。二、運用信息技術,讓數學走進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在數學課堂中運用現實生活材料,不僅能使學生體會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大大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問題。例如:在進行《人民幣的認識》教學時,教師先出示一段錄像:小明到一個文化用品商場購物,拿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購買文化用品,營業員與其進行交易,隨著畫面的切換,一個歡快的童音提出質疑:「小朋友,你能認出這些面值的人民幣嗎?」通過音像圖文並茂在課堂上有機結合,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無處不在,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三、運用信息技術,化靜為動,揭示內在規律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夠將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一呈現出來,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讓學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引導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動態演示,形象揭示知識的生成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識的本質。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點、線的閃爍,依次閃動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來使學生認識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緊接著把長方體的實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圖,完成了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再通過面、棱的移動,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時配有聲音,利用色彩動態來比較,得出長方體「相對面的面積相等,相對棱的長度相等」這一結論,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了這一知識。這樣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不斷再現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讓學生在觀察與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思維的一般方法,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四、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難點,完善思維「加強學生空間觀念形成」這是新課程標准倡導的理念之一,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學難點能否突破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而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就可把抽象的空間概念轉化為學生能直接感知的具體表象,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為促進學生思維由具體向抽象的飛躍發展架橋鋪路。如: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為了驗證「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條規律,製作了展示剪拼過程的課件。使學生在直觀感知中驗證了猜想,正確的建構了新知,使學生在動手剪拼以後,進一步得到了驗證。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完善了學生的思維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總之,在教學中只有擺正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位置,合理使用,才能充分發揮其教學優勢,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數學軟體的應用,使數學課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不再是單純傳授知識、訓練解題能力的場所,而是給學生一個發展自己奇思妙想的空間,使學生從學數學到做數學、玩數學。隨之而來的是學生學習態度上的變化,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再到創造性學習,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於學生的數學能力的影響是深遠的。

⑤ 怎樣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整合

數學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謹的邏輯性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是直覺思維和時間邏輯思維二者密切結合,而傳統教學往往忽略了直覺思維,變教學為一門純粹運用邏輯思維的學科,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的廣泛應用,便解決與這一問題。
所謂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我認為是指在教學過程,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以實現教學目標,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的一種新教學方式。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信息技術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傳媒方式向學生傳遞信息。它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活躍學生思維、拓展學生想像力,而且作為教學信息的傳輸渠道與載體,其容量大、效率高、節省教育投資,使其成為目前教學技術手段主流的原因。
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的人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我們的教育更是應該這樣,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如今,我們又迎來了新課改,新課改倡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所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為一體,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如何將信息技術整合到數學教學中來,讓數學課更加生動,有趣、有效,這是課改中的一個熱門話題。下面就數學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談談自己的粗略的看法。
一、換位教與學
我們知道,所謂的學科有機「整合」,其核心就是要我們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位信息用於課件製作,充實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更加靈活。所謂的學科整合,決不僅僅是簡單的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想疊加,更不是僅僅使用幾張幻燈片,用一用事物投影,而是將信息技術真正的為教學服務。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交互化;學習環境的時代化,全球化。
課堂上,學生面對電腦,在強化了演示作用的同時,更加大了互動作用的發揮,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師生在教與學雙邊的活動。在這一互動中,又涵蓋了以下三方面的互動:
1、師與生之間的互動
由於有了信息技術平台的支持,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變得簡潔明快,如:教師希望引導學生發現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師用學具演示時,強調學生不要講話,仔細看老師動手操作的演示,可是課堂上還是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可當老師說,看電腦時,全體學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電腦屏幕上,認真看課件的演示,從而明白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就是三角形的面積。在結合教師說明的同時,使學生很快找到了感覺,快樂的情緒自然表現出來。
2、師與電腦的互動
教師在操作電腦時,由於做了充分的准備,所以操作起來輕車熟技,而電腦教學程序的設計則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教師的教學指導。老師在操作過程中的自信、自如,更是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活動的發展。
3、是生與電腦之間的互動
學生從電腦課上學到的信息技術技能,能在這樣的課堂學習中得以運用和展示,促進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課堂上,教師設計的一組練習題,讓學生自己選做,答題完畢後,可以看看自己的成績。當成績單跳出後,可以從中看到相關信息:有對、有錯,還有錯的原因,有對高分數成績的表揚,也有對低分數成績的鼓勵。這樣有效得促進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思考熱情。
二、高效運用信息技術,生活中感悟數學。
我們知道,數學教學必須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興趣。比如教學《年,月,日》教學中,首先應該抓住學生年齡特徵,利用課件中的時間小精靈來引出時間的重要性,引發小學生的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為突破教學由於地域、時空等因素的局限,利用課件把相關的影視資料、動畫、圖像巧妙的加以組合,在教學中播放,有利於學生跳出書本的局限,拓寬知識面。如"元、角、分的認識"和"千克、克的認識",是小學數學教材中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學習內容。教學中創設一個"虛擬現實"-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滿目的商品,分為學慣用品區、生活用品區、兒童玩具區、食品區等。這些都讓學生興奮不已,極大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參與慾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網路中做"顧客"。根據電腦顯示,學生可以自己充當售貨員,點擊食品到秤上去稱,然後根據單價算出金額。也可以是"顧客",自由地去花錢購物,將手中的錢計劃著去用,學習熱情空前高潮。其間,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得以充分展示,每個學生自然地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通過信息技術緊密地整合在一起,縮短了教材內容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是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在我《數字與編碼》一活動課時,從網路上搜集的有關編碼的圖片製作成一段影片,再加上效果和音樂,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激發了小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對數字與編碼之間的聯系充滿了濃厚的好奇心。這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了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
1、讓信息技術成為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金鑰匙
有些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對數學的認識僅僅停留於乏味的計算,對數學沒有學習興趣。數學課程標准強調數學要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我們可以藉助信息技術,網路媒體讓學生從書本上學習數學知識擴展到從生活中獲取相關信息。網路資源圖文並茂,信息量大,獲取信息便捷快速而深受學生的喜愛,如果能有效的運用網路等信息技術手段將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樂於去了解數學,學習數學。
比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的時候,我帶領學生進入軸對稱圖形的專題教學網站,專題網站里含有豐富的資源,軸對稱的建築物、植物、動物、工具還有各種漂亮的軸對稱剪紙、窗花,學生們被這些信息所吸引,不僅對軸對稱有了感性認識,而且對軸對稱圖形產生了進一步探究的慾望。網頁中把實物圖抽象成數學圖形,配合一些揭示軸對稱的圖形本質的動畫演示,學生學習又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從而認識軸對稱的相關概念,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而且拓寬了視野,了解了社會,了解了自然,更增強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搜索,發現了軸對稱圖形在人們生活中美妙的作用,了解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知道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而且通過搜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觀察、分析數據的能力。
教學中,我們要注意適當的選擇適合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內容,不能什麼都用網路等信息技術,而且還要注意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有時教師可以適當搜索好內容,以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的學習,避免無效地收集信息和受到無意義的信息的干擾。
2、讓信息技術成為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催化劑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能夠掌握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新穎的教學環境,將課堂教學從以教師講授為主轉為以學生動腦動手自主研究、小組學習討論交流為主;利用信息技術把數學課堂轉為"數學實驗室",使信息技術的運用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便於學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檢索、分析、評價、轉發和利用的技能。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得出結論,創新精神與能力得到發展。
比如教學《年、月、日》,目的是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知道各月及平年、閏年的天數,初步學會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日閏年的方法。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通過計算機呈現的日歷來探究每個月可能有多少天,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可以選取不同年份來發現探索出大月、小月的天數,並且由此認識平年和閏年的概念,學生可以從網路中查找資料了解為什麼要設立閏年和平年,並且由此在小組內來歸納判斷閏年的規律,全班交流,並且全體學生可以通過網上萬年歷這個小程序舉例驗證這個規律的正確性,最後在了解了年、月、日之後,學生可以自由地上網查找各種歷史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小組內用ppt製作成電子演示文稿,發送給每位同學進行交流。這是一節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實踐活動課,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只告訴學生一些平年、閏年等名詞,沒有告訴學生一個概念的內涵,更沒有告訴學生一條規律。學生藉助信息技術激發了思維,有助於學生探索發現,合作交流,在整個過程中自主地完成信息的收集,轉化和發布。這一探索過程是常態教學所實現不了的。課堂由貧乏無味的概念課程轉化為有趣的探索過程,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每個人都儼然一個小數學家,在介紹自己的新發現,或傾聽或參與探討。思維的豐富性導致了方法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最終促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了知識,促進了創新能力的發展。學生在教師的積極指導下利用信息技術勇於創新,學生自己找到的方法,無比喜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數學教學還可以藉助於信息技術延伸到課外,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探究性課題的研究。比如在校園網或教師的個人主頁上,公布研究的數學課題。在老師的指導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寫成小論文或者演示文稿在網上發布。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與小學數學拓展型課題的整合,使學生的學變得更為主動。他們在交流研討中,不僅學習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對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同時感受到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
3、讓信息技術成為提高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助推器
數學教學中,鞏固性練習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重要保證。練習既要講究精練,又要有一定的量,同時要及時反饋,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舉一反三目的。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形象生動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慾望。
例如我在教學《口算除法》時,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按照過去的常規教學方法,在新知識的鞏固練習中,我還要安排學生做課本上的習題,或者再布置一定數量的卷面作業,要求學生同一時間完成,從大多數學生出發這自然是合理的,但是,怎麼同時解決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個體需求和關注理解能力較慢的學生呢?傳統方法往往只能限制發展快的,犧牲發展慢的,採取所謂「一刀切」的辦法。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學習就不一樣了,學生利用計算機隨機習題庫,進行了5分鍾的練習。結果是做了8-20題的有4人,21-35題的有8人,36-60題的有27人,61-74題的有7人,平均每人做30題。可以看出,反應快和反應慢的學生做題速度相差是10倍,這種練習形式,題目隨機出示,相鄰的計算機出題均不相同。學生每做完一題,計算機緊接著出下一題,這樣有了競賽的意味。學生做正確了,計算機作出「正確」的反饋,做到一定數量的就播放幾幀動畫以示鼓勵。做錯了,計算機又做出提示糾正的反饋,遇到障礙還以查詢相應知識。學生的學習過程完全是自主進行的,做8道題的學生沒有壓力,覺得輕松愉快,做了74道題的同學意猶未盡,全體學生興致勃勃,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的提高。同一目標段的學習內容,學生還可以多次重復選擇,由於系統設置是隨機出題,學生面對的是知識難度相當的不同題目,這既避免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厭倦情緒,又可以使學生對已經獲得的內部經驗性信息進行有益的復讀,從而促進他們將知識內化為技能。數學鞏固中藉助信息技術的手段為適合不同類型的學生學習,為不同能力的學習者提供不同素材,不同機會,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需要,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總而言之,二十一世紀,是數字化信息時代,是充分展示學生品質的時代,數學的課堂教學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形成把書本知識與社會信息通過電腦有機的結合,從而實現傳授知識與自我探索知識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未來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給課堂教學帶來從形式、內容到教學模式的變革。教師只要適時、適度、適當地運用新的教學媒體,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境而變,課堂就能煥發出勃勃生機。

⑥ 怎樣將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

隨著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信息化時代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走進了我們的校園。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教學的價值、目標、內容及學習方式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課程改革之後的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如計算器、計算機等,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的整合,能夠實現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等方面的變革,使信息技術成為教師加強教學的針對性、生動性和實效性及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層次和效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對信息技術及整合的認識
對信息技術廣義的理解是:完成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術。而從教育的角度看,信息技術可看作是教育環境或教育手段的一部分,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改善教育、教學,促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整合是指使若干相關部分或因素成為一個新的統一整體的建構、程序化的過程。其結果使系統各要素實現整體協調、相互滲透,使系統發揮最大效益。對於整合的理解,當今可以說是百家爭鳴,各有其說。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將其表述為: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於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徵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開創了小學數學教學新的里程碑
課堂教學是由一個多要素所構成的復雜的動態系統,它是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新形勢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課堂教學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與學的方式等要素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樣也正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以系統論和教育教學技術理論為指導,根據小學數學教學規律,實現信息技術系統與教、學系統各要素融合的信息化教學思想,以整體的、聯系的、發展的、變化的觀點去分析、研究、解決學科教學中的問題,克服過去難以解決的矛盾,真正實現教學目標的綜合化、教學過程的民主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教學技術的信息化,從而使素質教育在學科教學中得到突破性進展。其宗旨是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工具,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運用新穎、先進的教育技術,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新的生長點提供廣闊的展示平台。因此,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它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有利於轉變教育思想,改革課堂教學,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教育觀念與教學機制的整體變革。整合的核心就是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技術手段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種信息用於課件製作,充實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更加靈活。有效的整合並運用,更有利於開創小學數學教學的新天地,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新的革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又一個新的里程碑。
三、找准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切入點,課堂將熠熠生輝
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就是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徵、生活實際,恰當地把傳統教學手段(教師的教學語言、板書、教學掛圖、課文插圖、實驗儀器、模型標本等)和電化教學手段(幻燈、投影景音、錄像、計算機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服務於總的教學目標,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首先從小學數學教學的本質特徵及其教學形式上考慮。小學數學教學重視課堂的目標意識、組織調控意識、情感意識、反饋糾正意識、評價意識、學生參與意識,突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而這種教學,明顯地要求在教學中採取高容量,快節奏,循環反饋,重視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真正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打破由教師主宰整個教學活動進程而把學生置於被動地位的傳統教學的習慣與常規。

⑦ 如何有效整合小學數學教學資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也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專中屬, 合理應用網路教育資源,對其進行有效地選擇、加工、整合,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

⑧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優化教學方法實現教材的整合

現代課程論主張「用教材教」,教師不應只是被動的課程執行者,而應成為課程的開發者、決策者、創造者。因而,對實施課程目標的重要資源—--教材進行創造性使用已是時代的要求,每位教師必須摒棄「教教材」和以「教材為本」的舊觀念,確立「用教材教」和「以人為本」的新理念,通過創造性使用教材,促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教材只是知識的載體,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數學教材,但也不能只拘泥於教材,因為教材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現有知識經驗、思維方式以及他們所處的文化環境和家庭背景等狀況對教材不斷充實與創新,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適當增刪,整合教學內容,使教材顯示出它的生機與活力。在教學材料選擇上,可以從時間與空間考慮,選取一些新的、有聯系的內容,在呈現和組織形式上,可以化靜態為動態。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數學教材,才能真正使學生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一、合理利用例題

數學來源於生活,最後還得還原於生活,所以例題應該是學生生活的縮影。因此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數學課程標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說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景中理解數學。在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裡,有著許多學生熟悉的自然事物、社會事物、人的生活行為事件,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從中找到例題的原型,再把教材中的例題融入這個原型,進行生活化處理,課堂教學就會充滿生活氣息,使學生易學樂學。

1、替換例題中的現實內容。我們應當結合學生現有的生活實際,對教材提供的教學範例進行合理的更新,在不改變教材中數學系統知識的前提下,用新的素材和學生熟知的素材換掉原題中過時、生疏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緊密聯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相關教學材料,捕捉有益的數學信息,把學生「身邊的數學」搬進課堂,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如:在三年級上冊的「千米的認識」時,教材安排了一個城市的路標圖,而這個地方離學生生活實際太遠,他們很難體會到圖中所標的「10千米」和「23千米」大概有多遠,因此,我把這個例題更新成我班學生比較熟悉的「學校到繼和橋大約有10千米」,「紅坪到野馬河大約有23千米」,「紅坪到松柏大約57千米」。學生基本都去過這些地方,因此在此基礎上比較容易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單位,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1千米的長度觀念。

2、更換原有例題。新教材已經力所能及地做到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重視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和態度。但是每個學校的地理位置、教學設施和課程資源各不相同,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歷不同。因此,並不是教材中的所有範例都適合我們的學生,所以我們有必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相應地更換原有例題,以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比如把城市的生活情境替換為農村的生活情境,使他們感到格外親切,就容易喚起山區學生的興趣。

3、合並簡單例題,分解有難度例題。由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理解和掌握的知識,我們可以把兩個或幾個例題內容合並在一起,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新教材有很多比較難的知識,大多數學生理解和接受比較慢,需要更多的時間讓他們消化,此時,我們不能急於求成,可以把一個例題內容或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分散成兩個例題或兩課時甚至多課時來教學,以便學生能接受和掌握。有些生活中的問題需要三步甚至更多步才能解答的,例如三年級下冊面積的綜合應用,學生很難找到解題思路,如果把這樣的例題分解成幾個問題進行解答,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再如二年級的「認識角」一課的容量就相當大,其中「角的比較」是一個難點,要突破難點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操作體驗,就應該劃分為兩個課時來完成比較合適。

二、精心設計課後練習。

大膽而創造性地處理教材,甚至是重組教材,是教師的義務和權利。對於教材中遠離學生生活的練習內容,我們可以根據需要,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取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真切地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

1、對練習題進行大膽合理的改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讓教學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學生樂於思考、真誠交流的練習活動,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氣息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喜愛數學、學好數學的情感。我經常將練習題中的人名、地名和情境內容替換成學生所熟知的,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數學的價值。還比如有一些校外調查題目,對於寄宿學生來說很難完成,我就把他改編成能在校內或者在學校附近能夠完成的題目。

2、適當補充練習內容。由於知識的難易程度不同和學生間的各種差異,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不同,所以在學習了一個新的內容後,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適當地補充一些練習內容,以鞏固學生還比較薄弱的知識點。比如讓學生正確計算從8:30到9:15經過了多長時間,就要多增加一些對時鍾的操作練習,才能保證效果。

3、合理選擇練習形式。新教材較舊教材的練習形式又有了新的突破,比較豐富多樣,我們除了要利用好教材里的「做一做」、「看一看」、「畫一畫」、「說一說」……等練習形式外,還可以把學生身邊的事物和活動,甚至是學生中常見的游戲引入練習中,和所學的知識進行結合,以增強練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例如,在三年級下冊「對稱圖形」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在畫「2」的對稱圖形時沒有進行左右的調換,畫出的還是「2」,我就在一張白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2」,讓兩名同學分別站在白紙的正面和反面觀察,讓其他同學猜測他們看到是什麼圖案,通過反復交流和驗證,學生很容易找到畫對稱圖形的訣竅。這樣讓學生感覺既輕松有趣,又體會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意義。

三、優化呈現方式。

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知識獲得過程的體驗,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對於學生掌握知識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我們在鑽研教材時,應深入挖掘知識的形成過程。要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創設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究研討的問題情境,把教材內容創造性地組織成生動有趣的、有利於學生研究、發現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主動建構。

教材只是以靜態的文本、圖畫形式反映出來,而數學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因此需要我們採用各種手段來展現其動態變化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其中的數量關系,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比較分數的大小中,學生很難直接比較出「2/2」和「8/8」的大小,如果藉助圖形演示,學生就比較容易得出「2/2」和「8/8」是相等的。又如在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一內容的學習中,教材呈現的雖然是學生比較熟知的事物,但都是靜態的畫面,而實際的「平移和旋轉」都是以動態存在的,部分對這些事物不大熟悉的學生可能比較難體會到「平移和旋轉」的運動方式。因此,我把學生生活所熟知的地球儀等物體搬到課堂上,以動態的切實感知幫助學生加深印象,理解所學知識。

四、整合教學內容。

對知識的有效整合也是《新課標》所強調的一個重要理念之一,這里的整合不僅包括數學知識本身之間的縱向整合,還包括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橫向整合。

1、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各個知識點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和承接。教材把這些知識按難易程度分布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也就是說學生在每個階段所學習的知識只是數學知識體繫上的某個環節中的某個知識層面。因此,在學習一個知識點時,我們可以把它與以往學生所學的有關知識進行適度整合,在喚起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以更好地掌握新知,在學習新之的基礎上鞏固舊知,達到溫故而知新。

2、與其他各學科進行有機整合。新時期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通才,所以我們的任務不只是教好自己的學科,更重要的是盡可能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沒有一門學科是完全獨立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有機地整合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使學生的知識「貫穿縱橫」,從而更加全面、和諧地發展。例如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就可以與美術知識進行整合。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建立在教師對現行教材的准確把握和對學生情況的全面了解之上。對新課標的學習使我感受到,教「教材」是傳統的「教書匠」的表現,「用教材教」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教學實踐更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只有創造性地活化教材,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更有趣味性和挑戰性,更適合本班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和學習方式,才能使數學學習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使教學立足於現有水平,挑戰潛在水平,服務於學生的發展。數學教學內容開發是無盡的。如何使教學為學生服務,這應該是我們數學教師長期思考的問題。

⑨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做到"四結合

長期以來,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居低不高,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 教學觀念的滯後、教學目標模糊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單調、課堂結構不合理、 訓練 瑣碎機械 化,使 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因此,當前改進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切實加強 以上各方面的改進 。正如《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針對 小學 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國家新課程標准為參照,我們 從 教學觀念、數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堂結構、基本訓練等, 探索適應小學學生學習的活動式課堂教學的一些具體操作策略,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隨著對新教育理念的不斷學習和對按新課程標准編寫的新教材的使用, 我們認為 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用新的教學手段,是用好新教材的迫切要求。經過幾年的課改實踐,我 們 感覺自己的角色和教學策略與以前比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下面就 小學 數學新課改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方法 談談自己的幾點感觸。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五個轉變」是指:①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全面的素質教育:②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③由局限於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④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既傳授知識,又發展能力的教學;⑤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為因材施教。「四種教學觀」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如下四種觀念:①整體觀。即是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材等)的積極性,使它合理組合,和諧發展,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優化;②重學觀。就是要求教者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③發展觀。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重要的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④愉快觀。要把愉快因素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數學目標明確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展,有協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一標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定功能。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基礎知識方面:結合直觀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②基本能力方面:能應用分數表示圖形里的陰影部分,能在圖中畫出陰影部分來表示分數,在數線上標出一定的分數: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養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自覺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並且把這些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做到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這樣就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全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