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活潑的、生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只有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過程來獲取數學知識。」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學會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與同學交流合作,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和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最有效途徑。
㈡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課題總結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目標及實踐意義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新的《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強調要把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最終目的。「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長保羅·郎格朗說:「未來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探索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勢在必行。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所謂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能學」、「我會學」,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增強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於運用科學的方法獨立學習,獲取知識。
(三)、課題研究實踐意義
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具備了積極的參與意願與良好的參與動機。當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技巧,也就是掌握了一系列自主學習的策略,自主學習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才能增強學生獨立性、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等品質;讓學生主動參與探求新知的過程,使學生主動地得到發展,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探索、理解、思考、質疑、接受、評價等,課外自主地選擇,規劃安排自己的學習,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課題屬於教育行動研究,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因此研究方法將採用調查研究(問卷)、個案研究、實驗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策略
1
根據實際,教材內容中選擇一些典型的、可操作性的內容進行研究,通過教師引導、師生間的相互活動,充分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師生的相互交流探究,達到解決問題形成新的認識的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具體主要從以下途徑入手: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條件\自主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倍增,接受能力強。要鼓勵學生展開想像,勇於提問,大膽發言,敢於指出別人的錯誤,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並及時給予肯定。真正使學生感到教師的親切和藹,使他們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愉快地學習。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樂於」自主學習
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結合問題情境更容易使學生自然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例如,教學分數大小的比較時,我採用講故事激發學生提問題:老師生日要到了,要請大家一起分吃蛋糕。咱班朱偉同學吃了1/8,而石琳琳同學吃了蛋糕的
2/16,咱們同學們說說看,他倆誰吃的多啊!」在老師創設的貼近身邊的真實情境下,學生心裡想提的問題就多了。
(三)、提供給學生「激勵」評價,讓學生「敢於\自主學習
數學評價是對學生通過學習所取得的成果和達到的水平作出評價,同時對學生改進學習和完善自我進行導向;又是實施教學反饋,評估和決策的重要環節。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氛圍中,有了自由發表個人見解和疑難的機會,他們思維活躍,又存在著認知的差異性,因此,老師要適時地評價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如計算表面積我們可以有很多種分割方法,只要是思路符合,教師都給予積極地肯定。教師「蹲下身來」,以兒童的眼光欣賞數學,接納學生各種不同意見。特別要讓學生意識到「回答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連犯錯的勇氣也沒有」。這種激勵性語言及時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自主學的信心和勇氣。
(四)、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在教學中改進教法,指導學習方法。要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於學習主體位置。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
2
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動手操作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如在學習長方體表面積時,鼓勵學生自製長方體,展開後觀察研究其表面積與體積的異同。
(五)、提供討論交流的平台,讓學生「分享\自主學習成果。
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充滿自信。經常設計小組合作討論,全班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同時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不僅鍛煉同學們的交際能力,也增強了學生之間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精神。
四、課題研究效果
經過一年的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首先,科研班級的數學學習能力在全年段處於領先水平。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我們對所實驗班級的學生做了調查,實驗班級的學生中95%喜歡學習數學,對解決數學問題充滿信心。學生反映數學不再是難學的學科,數學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學科之一。基次,科研班學生的數學成績現在明顯高於以前,分數的兩極極差小於,學生成績較為均衡,整體學習的積極性大有提高。
五、認識與反思
(一)、 學生受知識水平、性格特點限制
在研究中發現,在數學教學中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受參與對象受知識水平、性格特點限制,並不是所有人都熱衷於自主探究學習,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從自主探究學習中獲得明顯的發展。學習中上等、思維較為活躍、性格開朗活潑的學生參與最積極,效果最好。如何調動其他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待以後研究。
(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深入生活實踐
任何知識都是從實踐中來,並且都要應用到實踐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就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更加靈活的運用知識和技能。因此,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必須與社會實踐是緊密相連的。
(三)、尊重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成果
當然再完美的模仿畢竟還是是模仿。由於受到知識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往往並不十分完美。我們不能因此看輕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技能的同時,更要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發揮想像,打破常規,鼓勵個性化理解,從而激發教師的想像力,與學生一起共同發展。
(四)、有時候老師把握不準「度」,有些知識學生不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得到解決,必須由老師進行協助和講解,否則這樣難以達到課題實施的理想效果。
六、小結
綜上所述,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重在培養學生有「條件\自主學習、「樂於」自主學習、「學會\自主學習和「分享\學習成果各方面的素養。我們必須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努力探索,勤於思考,不斷完善。為學生今後的自主學習創造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會使教育的使命——對人的培養真正的落到實處。
㈢ 如何培養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你發現了什麼?是我在課堂上常用的引導語。最新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於動手」,「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新課程指導綱要突破了以往歷次教學改革著重從教師教的角度研究變革教的方式轉為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學的方式。也就是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實驗中,就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了如下幾方面的探索。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則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善於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於積極思考,敢於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發展和二十一世紀的需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有利於學生今後的學習,而且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要以學生為本位,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和提高
1、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
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壓抑,本有的學習靈感有時就會消遁。
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我經常告訴學生:「課堂是你們的,數學課本是你們的,三角板、量角器、圓規等這些學具也是你們的,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也是你們的。老師和同學都是你們的助手,想學到更好的知識就要靠你們自己。」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於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節課下來不但學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還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時,我在學生舉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實物後,根據學生回答總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話音剛落,馬上有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說錯了,應該是有四條邊圍成的圖形,他們都有四條邊。」等他剛一說完,另外一個學生提出反對意見:「應該是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條線段都叫做邊。」「他們還都有四個角,而且都是直角。」…… 我一直在一旁微笑地聽著,最後說:「這幾位同學說得很好,老師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㈣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經驗總結
1、注重學法指導。受到中高年級「目標導學」教學模式的啟發,我從中汲取適合二年級孩子學習學法指導。我認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是會學。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基本的學法指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較強的語文能力,才能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本領。在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之後,要注重基本的學法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就對識字課的要求和方法熟門熟路,不提醒,他們也知道該學什麼和怎樣學。二年級識字課的學法指導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把小樹葉或水果上的生字讀三遍,要讀准字音。(2)在課文中找出樹葉或水果上的生字,劃出生字所在的新詞。(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記生字。(4)想想你會給哪些生字編字謎。二年級的識字量大,如果學生已經養成預習的好習慣,預習這個環節放在課前也行,但要抓落實,特別是對於一些學習不自覺的學生和學習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學生,就得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和配合,了解孩子在家的預習情況。
2、學生自學。不管學生課前是否有預習,課中的自學環節照樣不能少。因為要讓學生記住生字,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多與生字見面,就像我們認識朋友,見一次面可能記不住朋友的名字和模樣,但多見幾次面自然而然就記住了。在這個環節,我們讓學生再把生字讀一讀,再想想記字的方法和所編的字謎。這時,我們會及時了解一部分學生的自學情況,給予適當的指導,樹立其學習的信心。
3、學生互教、互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關鍵還在於打破傳統的「獨立作戰」模式,學生互教不但讓每個學生「活起來」,重要的是學生在互教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種喜悅必將促使學生更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不同的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不同,其學習速度、學習進程也大不相同。這一環節不僅可以幫助中下生識記難記的生字,同時互相幫助識記生字,更好地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增強學習能力,養成合作精神,其實這也是培養學習組長的有效措施。我的具體做法是:首先,要讓各組的學習組長帶領本組同學讀准字音,以糾正個別讀不準字音的同學。其次,兵教兵,這個環節很重要,我會組織學生做好以下幾件事:(1)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2)互相交流識字方法;(3)互相檢查記字的情況:對照課文「我會認」中的生字,打亂順序,隨意指讀。如發現同桌有記不住的字,馬上教同桌識記。如果有條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做一套生字卡片,以抽讀的形式讓同桌讀,或兩人玩打牌的游戲,即一起將卡片放在桌子上讀,誰讀准了讀得快卡片就歸誰,最後看看誰的卡片最多,這樣的游戲讓學生在輕松的游戲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記住了字。通過互教互學,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互相幫助,互相指正,充分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
通過課堂教學的實施,我感受到這樣的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使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真正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㈤ 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學習體會
現代教育的特徵充分展現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段話既道出了教學的目的,又道出了學生掌握方法後能自主獲取知識,去尋求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的發展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合理運用學習策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敢想、敢問、敢說、敢做,讓他們在數學王國里自由的探索,從發現中尋找快樂、主動獲取知識、體會到數學的使用價值和「做」數學的樂趣。教師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呢?下面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的幾點粗淺體會。
一、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
在教學中,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探索新知,這對學生自己來說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地也最深刻。極易掌握問題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教師應培養學生這種自主探求、積極思考的良好品質。如:在學習分數加減法計算中,我只讓學生准備了若干張長方形紙,讓學生動手分一分,然後自己編題,並鼓勵學生編出不同類型的題目。學生思考後,編出下列各類一步應用題:1、一張紙,小華用2/4座數學作業,用1/4記家庭作業,他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數學作業比記家庭作業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或記家庭作業比做數學作業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一張紙,小麗用3/5做長方形,餘下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3、做長方形的紙是餘下的幾倍?短短幾分鍾,沒有經過老師任何提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得出學許多問題。這樣做學生及靈活運用了知識,又掌握了本課學習的重點,其教學效果要比教師一味的講解好得多。
二、給學生提供講的機會
1、大膽猜想。
讓每個學生在已學得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對問題的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促進智力的發展與提高。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時,板書課題後問學生:「看到這個課題後,你們想知道什麼問題?」學生們爭著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需要知道什麼條件?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求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由關系嗎?」這就促使學生積極尋求解決平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途徑。
2、充分思考
每個學生對待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在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給他們留出一份自由自在進行思考的空間。例如,在學習了分數的認識後,讓學生去一張正方形紙,把它折出面積相等,形狀相同的4份。大家的興致很高,很快得到4中折法。
這時我並沒有急於告訴學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勵他們再想像還有別的折法,造成懸念,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慾望,促使他們去進一步思考、嘗試,終於又得出了3中折法。勤於思考使學生們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讓學生想說就說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又是密切相關的。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又表現為不同步性,分析問題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來,再加上數學學科特有的抽象性、邏輯性,使學生更是感到無從說起。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首先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說、愛說,怎樣想就怎樣說,說錯了再重說,培養學生慢慢學會說話。其次,課堂中還應充分利用討論的機會,鍛煉學生去說。如在一次數學練習課上,我讓學生練習這樣一道題,用簡便方法計算327-98,學生們基本用剛學的簡便方法計算327-98=327-100+2=229,但個別學生做了327-98=327-100-2=225,我讓大家討論,這時有一個孩子高高地舉起了手,我請他走上講台,寫下了他的做法327-98=100+227-98=229。孩子們看了他的做法,爭論不休,我仔細觀察了他的算式,終於發現了他的「閃光點:為什麼把327分成100和227呢?」他說:「100減98得2,2再加227得229,就不用考慮加2還是減2了。」多精彩的回答呀!我帶頭為他鼓掌,接著同學們又指出了他計算過程寫法的不妥之處,並重新進行板書:327-98=100-98+227或327-98=227+(100-98)。這樣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鍛煉。再次,在教學過程中,一些簡單的例題可由學生模仿老師到講台上給大家講解,說說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為什麼這樣理解,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
四、放手讓學生去做
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小學生共有的特徵。對於什麼事他們都願意自己去試試。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他們的好奇、好動的特點,通過動手操作和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動課「有趣的七巧板」中,在製作七板之前,先引導學生觀察7種圖形的大小、位置,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製作。在進行拼圖練習時,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圖要領後,照著書中圖形拼圖,繼而讓學生大膽創新,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在活動中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發展創新意識。又如,在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以後,我問學生:取一根16厘米長細繩可以圍成幾種不同的長方形?學生根據已學得的知識討論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圍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周長÷2就是長方形的一個長與一個寬之和。然後藉助釘子板,實際動手操作,積極思考,並結合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大家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總之,每個學生都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只有讓作為主體的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親自實踐,運用自己的大腦主動的去思考,去發現和創新,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就是學習活動中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