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概念課 認識分數
數學課的課型有講授數學概念的概念課、講授數學方法的方法課、一個單元或者章節的復習課、針對試卷習題的講評課,就我的教學感悟而言,我認為最難上的是數學概念課,急需要上好的還是數學概念課,因為數學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當中的首道工序,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確,將直接影響到後續數學學習的效果,因此我認為數學概念的表述應當用精煉的語言,准確無歧義地反映概念的本質特徵.一節好的數學概念課的教學設計需要思考:概念教學一般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各個階段分別要側重解決什麼問題?數學概念課的教學設計關鍵在於科學地、藝術地處理教材內容,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從學生熟悉的、親身感受的生活經驗入手,將其數學化,應該有概念的引入、概念的辨析、概念的深化和概念的鞏固這樣四個階段,在教材基礎上,讓學生知識遷移,主動構建對新概念認識,在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中,有些概念可以通過與生活實際的直接聯系而獲得.但也有很多數學概念並不能以此途徑獲得,他們往往只能用語言對其作出界定,學生需要理解這些語言的內涵和外延,才能獲得其確切的含義.從整個章節內容來考慮,先讓學生見識概念,為他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學生舉反例來加深對概念的認識理解,必要時概念的分析更需咬文嚼字,只有這樣才可以突出概念的本質.\x0d概念的引入側重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體現概念的本質,蘊含概念發生的思維方法,做到先聲奪人.引入的方式有很多,常見的有下面四種:一,數學故事引入數學概念;二,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引入概念;三,動手操作引入數學概念;四,通過實際問題引入數學概念.\x0d概念分析我們還要善於從逆向分析,通過反例來闡述,概念的分析,必要時我們會適當應用多媒體動畫,解決其抽象的問題,通過多媒體能把抽象問題具體化,給一個學生感性的認識.對概念的理解,特別是對一些重要的概念的理解,常常不是一節課可以解決問題的,需要我們把它放在整個數學課程中去認識一些概念,在這節課上對這個概念,我把握到什麼程度,以後在哪個地方去拓展這些概念,我們可以去講題,但是我們講題的目的是是提高學生的素養,提高對某些概念的認識,加深對某些概念的理解,概念的教學,不只是在概念課上才出現,對概念的認識,應該成為我們在其他課型中隨時隨地都應該關注的一個出發點.所以作為概念課來說,它既強調概念的講解,又滲透在其他的課中,發揮出概念課的最大的效率\x0d菏澤市牡丹區第二中學\x0d數學概念是每一個內容的靈魂,只有把數學概念講好了我們才能夠很好的去利用它.但是數學概念只是一些描述性的語言,要想讓學生很好的掌握它,下面我談幾點看法:\x0d數學概念教學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引入,分析,應用.\x0d概念的引入一定要側重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標中提到數學概念的引入要情境化,要順其自然,而不能強加於人.在設置情境是一定要合乎學生的認知規律,要貼近生活,而不要刻意講究形式.\x0d在分析的過程中正確、充分地提供概念的各種變式.適當應用反例,羅列一些似是而非容易產生錯誤的對象讓學生辨析,是促進學生認識概念的本質、確定概念的外延的有效手段.\x0d在概念的系統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有機會不同的角度認識概念,這不僅便於發揮知識的結構功能,使概念具有「生長活力」\x0d,有益於知識的獲得、保持和應用,而且對發展學生的概括能力有特殊的意義.精心設計練習,在應用中強化概念間的聯系,鞏固概念網路,加深概念的理解.
2. 小學數學課型具體分類
講授課、練習課、復習課、實驗課、示範課、研討課、匯報課、觀摩課、優質課、錄像課
如果具體分學科的話分類就不同了
3. 求:小學數學說課各課型框架
一、題目
二、課的位置(第幾冊第幾單元,在什麼基礎上學習,為今後什麼課做鋪墊,教參里都有)
三、重難點(教參里也有)
四、以什麼導入(一般就說我會以激發興趣導入一類。。。)
五、難點突破(什麼反復練習啊,反復重復的一類的)
六、練習設計(就說我會根據兒童特點設計多種趣味練習什麼的)
over。一般都這樣。 要是參加比賽,還是好好准備;要是面試,主要就是看你氣質語言,別的不會很看。我當時就從網上下載了個念了5分鍾就過關了。。呵。。。。
4. 小學數學課新理念
在國家《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中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提出:「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觀念。教師在新的課程標准實施時,更新教育觀念迫不及待,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要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
1、提倡「多樣化」演算法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演算法多樣化是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題,再進行合作交流。這樣能留給學生思考空間、探索的空間,有利於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
對於各種計算,教師不要急於評價各種演算法,應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各種演算法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即使學生的方法幼稚、不成熟,但評價要有角度,要從學生思考角度來看,學生在思考中,經歷了一個探究過程,且學生的方法更加符合兒童認識水平。
對於各種方法,教師都應加以鼓勵,並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而且有助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同時,教師應經常要求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你是怎樣想的?剛才你是怎樣做的?如果……怎麼樣?出現什麼錯誤了?你認為哪個方法更好?對於最優方法,主張讓學生自己反思、評價並進一步探索,讓學生在選擇中選擇,在合作中合作,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並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2、注重「數字化」生成
現代數學教學重心發生變化,即注重「數字化」生成。教師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傳授專業知識上,而要在研究學習上下功夫,教會學生會學。「數字化」生成也就是把實際問題數字化,運用數字、圖形、符號表示生活實際問題。
又:理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與「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這兩個概念時,學生的理解是模糊的,於是我這樣設計:
X-8=16
解: X=16+8 ↓
X=24
.
你能理解「 ↓ 」和「.」這兩個符號的意思嗎?學生對數學符號的理解既具體又輕松,自然區別「解方程」與「方程的解」。
3、關注「大智慧」發展
「大智慧」就是指學生的創新思維,已成為世界課程改革的特點,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更多地關注有價值思維的發展。
有位老師讓同學們從各個不同角度來說數字8。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教室里有8個小組,8比9小1、比7大1,8加2是10,10個雞蛋吃掉2個還剩8個,4加4等於8、11減3等於8、8加上0還是8……老師覺得同學們說得差不多了,就准備結束討論。可有一位一直在認真思考的學生,這時才高高舉起手來。見他那付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樣子,老師就讓他說。他認真地說:「8是16的兒子!」話音一落,同學一陣鬨笑。老師叫同學們不要笑,讓這位同學說出他的理由。他理直氣壯地說:「因為8是16的一半,所以是16的兒子。」老師又問:「那8有兒子嗎?」他說:「8的兒子是4,4的兒子是2,2的兒子是1,1的兒子是0!」老師說:「太好了,你發現了16的一個秘密。但按照你這種想法,1的兒子不是0。是什麼你再想一想,老師以後再告訴大家。」
雖然學生的想法不盡完善,但他的思考方式別出心裁,這位老師關注的焦點是學生「大智慧」的發展。
4、倡導「發展性」評價
我國現有的教育評價體系,已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人自身發展的要求,教育評價改革勢在必行。新課程倡導「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必須以人為出發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即關注個體的處境與需要,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和激發人的主體精神,發展性評價主要體現在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方式動態化、評價內容多元化。
例如:建立成長記錄袋。
採用建立成長記錄袋的方式,以反映學生學習數學的進步歷程,以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成長記錄袋中收錄反映學習進步的重要資料。如滿意的作業、最喜愛的小製作、印象深刻的問題和解決過程、難忘的討論、閱讀數學讀物的體會及來自家長的訊息等。
更值得注意是:老師應遵循《標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學段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標准,考察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學段目標是本學段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目標,應允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隨著數學知識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由此,老師要善於「推遲判斷」,把學生的學習困難和問題,允許存入「問題銀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並允許他們重新「支取」,重新解答,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種「問題存取」與「推遲判斷」能讓他們看到進步,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從而激發新的學習動力。
5、加強「實踐性」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新型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有效地改善中小學課程結構,豐富課程類型,切實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老師教學觀、課程觀的更新。
1、綜合實踐活動回歸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作為課程內容,讓學生極大限度地回歸生活世界。
2、綜合實踐活動立足於實踐。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老師要著重為學生營造實踐情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綜合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獲得知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我在教學《百分數應用——利息》中設計,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收集「壓歲錢」的相關數據和信息,並積極引導他們探討思考,壓歲錢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歡樂,更多的是思考,它需要我們客觀評價和理性分析。
Α、如果有一大筆錢, 你會怎麼用?
我會以爸媽的名義把這筆錢投資到小姨的超市裡, 這樣爸媽在超市也有一份董權.
存入銀行、買國債、炒股、捐給災區、買電腦學知識、買書看、去旅行、投資小個體戶、請別人吃東西。
獨自一個人坐火車到某地做一個小調查, 和陌生人打交道, 並也可以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
B、我感到奇怪的是97年年利息有5.67%, 元旦前又變成2.7%, 現在又變成了1%點幾了. 為什麼國家繁榮了, 可利息卻一年比一年少呢?
C、利率為什麼要下降? ①貸款少,存款多;
②9·11事變美國經濟受到影響;
③為了使大型國有企業得到保障。
D、關於壓歲錢的問題, 長輩們知道得比較多, 像我爸爸小時侯的壓歲錢也就一、二元錢, 能夠超過兩元錢就不錯了, 而我們現在的壓歲錢有了成百上千, 這么算來, 我們的下一代就能成千上萬, 甚至幾十、幾百萬都有可能……
對於壓歲錢的問題有很多, 這里就不一一提出, 對於壓歲錢的問題, 有機會再談……
又:小學三年級在討論如何參與社區活動呢?有一個學生講: 我們社區少一個郵筒, 建議增設一個郵筒。
老師眼睛一亮, 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 問: 為什麼少了一個郵筒呢?( 增設郵筒的理由是什麼?增設郵筒的條件是什麼?)
討論: 家長認為有這個需要嗎?
郵遞員怎麼看呢?
郵政所長怎麼看呢?
郵筒之間距離有多遠?
增設郵筒有什麼政策規定?
如果增設, 經費有沒有困難?
設在什麼地方最合適?
學生分組調查采訪並把結果寫成建議或報告。
第二天, 老師和同學們把意見整理, 形成了一篇《在某地增設一個郵筒的建議》…….
第三天, 當孩子們上學時, 看到穿著綠色新裝的郵筒已經豎立在那裡, 孩子們心裡別提有多興奮了。
關於郵筒的討論研究中,學生們不僅學習研究的方法, 而且學會了協作, 增強了社區主人意識。
課程改革的最終順利完成,關鍵在於教師。我們教師應不斷地學習和體會《數學課程標准》,掌握並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唯其如此,才是課程改革最有效的保障
5. 小學數學都有哪些課型
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方程,應用題,作圖題,連線題,求面積,體積,簡單幾何題。
6. 小學數學課有哪些課型
活動教學
7. 小學數學 語文課型可分為哪幾類
講讀課
練習課
實習實驗課
復習課
閱讀課
獨立閱讀課
自習課
作文課
8. 小學數學課都有哪幾種課型
小學數學課有:
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講評課、測驗課、活動實踐課。
9.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數學高年級概念課教學
教師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運算作圖能力、靈活解答問題能力以及探索求異能力等等無一不是以清晰、確定的概念為基礎的。這些能力的高低與相應概念明確、理解的深度、廣度有著密切的聯系。實踐證明,加強概念教學是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那麼在當前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背景下,應該如何有效開展小學數學高年級概念課的教學呢?
一、 創設有效生活情境,引入概念。
情境創設是一節課的眼睛,是可以顧盼生輝的。而數學概念是抽象枯燥的,因此教學中一定要把概念放在一個豐富的,典型的,自然的現實生活情境中引入,這樣才能站在學生的心理需求上。在每節數學課中,都應極力捕捉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概念。
例如: 【用字母表示數】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撲克牌嗎?」
教師出示四張撲克牌,10、J、Q、K,問:「這四張牌中誰最大呢?為什麼?」生:「K最大,因為K表示13。」
師:「那Q表示多少?J呢?」
在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也就是說這幾個字母都表示一個數。今天我們就學慣用字母表示數。」
在這個環節中把學生喜歡並熟知的撲克牌與數學聯系了起來,既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從鮮活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課,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心投入課堂,激發了學習熱情,學生興趣十分濃厚。
二、 大量感知,深入理解概念。
概念的形成是一個積累漸進的過程,因此在概念的教學中要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原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這種過渡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豐富的感性材料,從各種類型的感知材料中概括抽象出數學概念。數學概念不是靠老師講出來的,而是靠學生自己去體驗、感悟的。
如:【百分數的認識】
在學生認識了百分數以後,初步感知百分數的意義和作用。然後通過大量的資料,如「姚明加盟NBA聯賽的第一年,投籃命中率為49.8%;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14%;期中考試六一班合格率99.6%,優秀率72.2%;洋快餐的營業額是中式快餐營業額的220%」等,通過這些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深入理解百分數的現實意義。在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百分數的意義,水到渠成。
三、 通過對比、練習引導學生理解概念。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才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概念教學中,會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非常容易混淆。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比較找出概念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弄清其區別與聯系。這樣不僅可以加深概念的理解,又可以強化新知。
如「數位」與「位數」, 「時間」與「時刻」,「化簡比」與「求比值」等等很多的易混概念都可以運用對比辨析的方法來加以區別。對比練習最能體現數學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往往體現在對比練習中,比如,出示12:8,讓學生進行化簡比和求比值的計算,把化簡比和求比值放在一起讓學生解答,一般不會出現錯誤,學生很容易知道3:2和2/3的區別,假如單單地把12:8化簡比或求值,學生或多或少地出現錯誤,把化簡比也當作求比值來做。再比如,比是分數比或小數比,錯誤率則更高。通過較多的對比練習,學生自然地發現其中還有很多規律可尋,(化簡過的比寫成分數形式則就是我們要求的比值)等。
四、 在質疑問難中深化概念理解
概念的有些重要特徵,如果僅靠教師的強調或表面的揭示,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而如果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質疑,在解決問題中深化理解反而會使概念更加完善。「思緣於疑」,人的思維活動都是從疑問開始的,沒有疑問就沒有思考。因此,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質疑,可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如:【商不變的規律】教學片斷
1、觀察發現:學生在通過對一組算式的觀察對比後發現被除數與除數同時乘相同的數,結果不變。
2、引導學生歸納: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概括一下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匯報小結後出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相同的數,商不變。
3、質疑: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0,商還不變嗎?
4、引導學生再次歸納: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商不變。
5、試一試,驗證規律。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嗎?生舉例驗證商不變規律。
五、 將概念逐步構建成網路,使其系統化
學生總是從具體的孤立的概念開始學起,即使在教學時注意了概念之間的某些聯系,也往往是為了學習的新概念的需要。因此,在小學生的頭腦中,概念常常是孤立的、互不聯系的。我們在教學時就一定要引導學生把學過的概念放在一起,尋找概念之間縱向或橫向的聯系,組成概念系統,使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這種系統化了的認知結構,不僅有利於鞏固對概念的理解,也促進了知識的遷移,發展了學生的數學能力。
如: 【比的認識】
在教學比的認識之後,讓學生通過比、分數、與除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進行梳理,溝通了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為今後教學分數應用題時演算法的多樣化奠定了基礎。將比、分數、除法進行對比,遵循知識的內在聯系,幫助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不僅使學生體會到了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系,更是一個把知識網路構建完整的過程。在學習具體的孤立的概念時,不會很深刻地認識到這些概念的本質,只有從整個知識體系中才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它們,知道它們在整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 概念教學中要重視情感體驗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親身體驗中學習數學」。在概念課的教學中我們也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入概念時,可以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在大量的操作活動中探究知識時,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概念的形成過程;在師生互動交流時,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把概念應用到生活中時,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概念是客觀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所有的數學知識無一不是建立在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基礎上的。計算、幾何初步知識、代數初步知識、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是以數學概念的掌握為前提和保證的,只有有效開展概念教學,才能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各種數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10. 小學數學教課過程中,怎麼判斷是計算型還是概念型還是應用型
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是計算還是概念還是應用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