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如何減負增效
減負增效一直以來是教學中所面臨的較為復雜的議題,既要減負但同時又要增效,這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實踐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正像付炳建老師所說的「向著真理的方向多邁一步,真理將變成謬誤。」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跳進了題海不能自拔,學生漫無邊際地做著一張張試卷和一頁頁練習題,身心疲憊。教師中也經常聽到同樣的抱怨:「看我給他們做了那麼多練習,考出的成績仍然那麼差!」聲聲嘆息中有著學生的無奈,教師的失望。我感到事態發生至此也有其客觀原因:教材的不斷更改,內容的不斷加深,教師課堂教學目標設定的不科學,課外輔助教材的隨意拔高令教師家長和學生都進入了誤區。 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新教材的教學也曾經感到過迷茫。單就生字教學來說,一課中既有認讀字,又有必寫字,認讀字的要求是會讀不一定要會寫,必寫字則要求是能讀會寫。但是在許多反饋的練習中,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認讀字的要求和必寫字的要求是同等的。平時在詞語的抄寫中,也增加了一些認讀字的抄寫,但是在反饋中發現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是不牢固的。因為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是沒能力掌握那麼多生字的。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感到有些慚愧,盲目趨附大勢,在工作中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專家的推薦文章中提到了兩個吃透即「吃透學生和吃透教材」正可謂一語中的。對於「吃透教材」,我認為只有認真鑽研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科學地設計教學方案,在作業布置中遵循規律,尊重差異,體現分層。不斷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而對於「吃透學生」,我感到每一位學生確實存在差異,要精確地進行學情分析,要明確學生的認知現狀,這是我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還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要更多的關注中等生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學習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動手能力,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能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到生活處處皆語文。他們的學習是快樂的,更是高效的。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合理地布置一點課外作業是必要的。對於作業有效性的探索文章在網上有很多,有什麼「活動式作業」,「創設情景式作業」,「開放式作業」,「合作性作業」,「分層性作業」等等真可謂五花八門,歸根結底有效的作業要教師精心的設計和認真的批改。平時在教學中要總結出經典基礎性作業和練習,這些作為常規試題和作業必做;一些拓展,探究性作業和練習要選做。部分作業結合課文知識點在課堂中完成,做到及時高效。 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主,而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是好動、貪玩,因此經常會出現孩子在抄寫生字方面潦草浮躁的問題。針對這一點我採用的是「認真減少」制。寫的認真的同學會得優加星,這樣,孩子的寫字作業便可以減少,這個方法提高了孩子寫字的興趣,同時也養成了認真寫字的良好學習態度。 抄詞語這項作業很枯燥,但又不能少,如何讓抄詞語變得有趣味,讓孩子們樂意去抄,需要激勵措施。我的方法是每篇課文的詞語抄三遍,如果連續三篇課文聽寫全對,那麼下篇課文的詞語可以只抄一遍。這樣一來就大大激勵了孩子的能動性,在抄寫詞語時不是一味地機械地為了完成作業而抄寫,而是主動去記憶。於是這項作業便有了分層,基礎好的孩子可以做其他更有效率的作業,基礎不夠好的孩子只能多抄幾遍加深記憶。 讀課文對於低年級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作業,但是很多學生往往把它當任務完成。現在,我給學生預設的作業是自主預習課文,在讀書的同時針對課文提出相關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完成出色者,給予卡通貼紙的獎勵,學生現在的預習積極性越來越高。 同時,我覺得自己沒那麼容易做到「輕負高質」,所以只想在自己平時的教學中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小事。首先,認真地對待每一份作業,特別是後三分之一的學生,更要多花時間對其進行輔導,作業面批,盡量布置一些淺顯的作業,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其次,真誠地和每一位學生相處,如果我們和學生關系融洽和諧,學生們了解並認同你,認同你的教學方法,認同你的課堂的交流方式,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提高,也才會使每一堂課讓學生學有所得,長此以往必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我要學習借鑒先進典型,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不斷改進現有教學模式,狠抓課堂教學中的單位時間效率,合理設計作業,優化評價機制,真正做到減負增效。
㈡ 小學教師語文課堂上如何實施減負增效
和學生講些比較有趣的話題,如:以課文中的一個主題和同學討論討論自己的回經歷(最答好是寫景的課文)。我們老師經常和我們講一些很有趣並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多多少少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一下(不是打鬧的那種,是讓他們放鬆),一般教學經驗高的老師,會很巧妙的把一些知識轉入一個話題當中,這樣就容易記住。
~採納一下~
㈢ 小學語文一年級如何給學生減負
一年級的學生是養成學習習慣的最初階段,因此,作業不要留得太多,而且著重要看他的書寫規范和牢記程度;多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作為一個指導和引領的角色。不過這也要因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而定。
㈣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減負增效的措施
要做好校外課程資源的拓展和利用,包括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等豐內富多彩的社會性課程資容源和鄉土地理、民間習俗、傳統文化、生產和生活經驗等廣泛的鄉土資源,是學生真正處在一個學習的環境之中,生活即教育。
㈤ 小學語文減負下作業質與量怎樣分層設計
作業既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常規環節,也是評價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形成、情感體驗的一種基本途徑,更是洞察教學理念更新的窗口。作業設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一環。好的作業設計,不僅可以鞏固學生課上所要求掌握的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智力,拓展知識面,點燃創造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對小學語文作業的現狀和新課程背景下語文作業特點作一些淺薄的分析,再著重就減負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觀念、作業形式、作業內容和要求及評價方式等問題和大家進行一下探討。
一、作業現狀與後果分析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減負」聲浪高漲的今天,語文作業問題已成為老師、學生、家長乃至整個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對作業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大多數教師和家長認為語文作業可以激勵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技能,為學生提供鞏固練習和應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現狀一:作業的內容隨意,形式缺少設計性和創意性。
盡管在語文作業的價值問題上有爭議,但在有關其性質、形式及目的等方面的意見卻基本一致。一般認為,語文作業是老師向學生正式布置的、要求學生用課內外時間來完成的學習任務。其中語文家庭作業通常被看成是「放學後在家裡做的作業」,而不是將其視作為在家庭和社會環境中以各種形式的獨立學習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我想:語文作業應包括復習舊課和預習新課、學生自己的探究活動和社會調查以及語文實踐活動(也即手腦並用的操作性活動)。再加上,以前只把語文作業看作一個「量」的問題,而對語文作業(特別是語文家庭作業)的內容、形式很少表現出設計性和創意性。
現狀二:作業的內容散點,形式缺少結構性和整體性。
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一般都是字詞句訓練形式出現,是按「基礎知識」的內容編制或按照所要考核的知識點和能力點進行設計布置,因此外顯的形式是「散點」的,題目的序號可以排得很長,而且每一組試題之間,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彼此都是獨立的,甚至是割裂的。實際上,這還是以「反復訓練,熟能生巧「的觀念布置作業的,對學生沒有能力和素養的提升。
㈥ 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中做到"減負增效
減負增效一直以來是教學中所面臨的較為復雜的議題,既要減負但同時又要增效,這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實踐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正像付炳建老師所說的「向著真理的方向多邁一步,真理將變成謬誤。」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跳進了題海不能自拔,學生漫無邊際地做著一張張試卷和一頁頁練習題,身心疲憊。教師中也經常聽到同樣的抱怨:「看我給他們做了那麼多練習,考出的成績仍然那麼差!」聲聲嘆息中有著學生的無奈,教師的失望。我感到事態發生至此也有其客觀原因:教材的不斷更改,內容的不斷加深,教師課堂教學目標設定的不科學,課外輔助教材的隨意拔高令教師家長和學生都進入了誤區。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新教材的教學也曾經感到過迷茫。單就生字教學來說,一課中既有認讀字,又有必寫字,認讀字的要求是會讀不一定要會寫,必寫字則要求是能讀會寫。但是在許多反饋的練習中,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認讀字的要求和必寫字的要求是同等的。平時在詞語的抄寫中,也增加了一些認讀字的抄寫,但是在反饋中發現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是不牢固的。因為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是沒能力掌握那麼多生字的。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感到有些慚愧,盲目趨附大勢,在工作中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專家的推薦文章中提到了兩個吃透即「吃透學生和吃透教材」正可謂一語中的。對於「吃透教材」,我認為只有認真鑽研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科學地設計教學方案,在作業布置中遵循規律,尊重差異,體現分層。不斷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而對於「吃透學生」,我感到每一位學生確實存在差異,要精確地進行學情分析,要明確學生的認知現狀,這是我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還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要更多的關注中等生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不斷提高教學效果。語文學習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動手能力,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能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到生活處處皆語文。他們的學習是快樂的,更是高效的。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合理地布置一點課外作業是必要的。對於作業有效性的探索文章在網上有很多,有什麼「活動式作業」,「創設情景式作業」,「開放式作業」,「合作性作業」,「分層性作業」等等真可謂五花八門,歸根結底有效的作業要教師精心的設計和認真的批改。平時在教學中要總結出經典基礎性作業和練習,這些作為常規試題和作業必做;一些拓展,探究性作業和練習要選做。部分作業結合課文知識點在課堂中完成,做到及時高效。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主,而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是好動、貪玩,因此經常會出現孩子在抄寫生字方面潦草浮躁的問題。針對這一點我採用的是「認真減少」制。寫的認真的同學會得優加星,這樣,孩子的寫字作業便可以減少,這個方法提高了孩子寫字的興趣,同時也養成了認真寫字的良好學習態度。抄詞語這項作業很枯燥,但又不能少,如何讓抄詞語變得有趣味,讓孩子們樂意去抄,需要激勵措施。我的方法是每篇課文的詞語抄三遍,如果連續三篇課文聽寫全對,那麼下篇課文的詞語可以只抄一遍。這樣一來就大大激勵了孩子的能動性,在抄寫詞語時不是一味地機械地為了完成作業而抄寫,而是主動去記憶。於是這項作業便有了分層,基礎好的孩子可以做其他更有效率的作業,基礎不夠好的孩子只能多抄幾遍加深記憶。讀課文對於低年級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作業,但是很多學生往往把它當任務完成。現在,我給學生預設的作業是自主預習課文,在讀書的同時針對課文提出相關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完成出色者,給予卡通貼紙的獎勵,學生現在的預習積極性越來越高。同時,我覺得自己沒那麼容易做到「輕負高質」,所以只想在自己平時的教學中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小事。首先,認真地對待每一份作業,特別是後三分之一的學生,更要多花時間對其進行輔導,作業面批,盡量布置一些淺顯的作業,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其次,真誠地和每一位學生相處,如果我們和學生關系融洽和諧,學生們了解並認同你,認同你的教學方法,認同你的課堂的交流方式,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提高,也才會使每一堂課讓學生學有所得,長此以往必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總之,我要學習借鑒先進典型,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不斷改進現有教學模式,狠抓課堂教學中的單位時間效率,合理設計作業,優化評價機制,真正做到減負增效。
㈦ 如何給語文學習減負現在小學生的語文作業太多了
1、增加語文實踐活動,比如「錯別字醫院」;給打工的父母寫一封信……
2、讀寫結合,邊讀邊寫。
3、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