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如何評課ppt

小學數學如何評課ppt

發布時間:2021-03-09 21:52:09

A. 小學數學評課稿該怎樣寫呢

一、關於說課稿的寫法 在校內開展的教研活動中,說課側重在「說」;在競賽活動中,為了便於組織,公平評判,側重在「寫」。形式不同,內容一樣。說課稿與教案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案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操作性的方案,它重在設定教學的內容和行為,即「教什麼」和「怎麼教」。而說課雖也包含教案中的精要部分,更主要的是要說出教師在備課中確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教學程序等方面的理論依據,即說課不僅要精要地說出「教什麼」、「怎麼教」,更重要的是從理論和實踐上具體闡述「為什麼這樣教」。因此,在寫說課稿時,不論寫哪一部分,都要牢牢地把握住三個要點——「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 一般說來,說課稿的行文格式分四大塊,即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現分述如下: (一)說教材。1.教材簡析。即本課或章節在本單元教材、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學目標。它一般分三層表述:(1)知識目標;(2)能力目標(包括學法目標);(3)思想教育目標。目標制定要具體明確,操作性強。切忌如學習生字、新詞等空泛的表述,而要具體到哪一個字,哪一個詞,如果較多,可列舉2—3個後用「等」字打住。3.教學重難點。重難點在表述上可重合,亦可分開,但要明確兩點:其一,重點可能是難點,但難點不一定是重點;其二,教學重點確定後,必須圍繞「重點訓練項目」,在深鑽教材的基礎上,找准新舊知識的銜接點。4.教材的處理。主要指教材內容的取捨和重點的選擇。要說清楚,哪些需先講,哪些需後講,哪些需總結概括,哪些需解釋發揮,哪些需詳講,哪些需略講,以及這樣處理的理由。 (二)說教法。一般來講,一課書或一節課應以一、二種教法為主,穿插滲透其他教法,即「一法為主,多法並用」。說教法時不可籠統,要點出具體的方法,如「提問法」、「討論法」、「比較法」、「情境教學法」、「詞語突破法」等。在提出某種教法後應對其作以簡要的解釋,說出如何操作,不可長,三言兩語即可。在說清楚所選擇的教法後應另起一段,簡短地說一說使用的教輔手段(如CAI課件、幻燈片、小黑板、實物等)及目的。特別要說清楚何時使用,有何作用。 (三)說學法。在這一部分中要重點說清楚通過教學,將指導學生學會什麼樣的方法?培養學生何種能力?要充分展示你設計的教學過程就是滲透學法、展示學法的過程。可分三個層次簡要說:1.學生現狀分析。學生目前的認識水平已達到什麼層次?已經學習了或掌握了哪些方法或技能?2.擬教學生何種學法。學生通過本課書或本節課的學習,真正掌握一種至多兩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已經很不錯了,切忌貪多。3.如何激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想學生可能出現的學習障礙以及幫助學生克服障礙的方法。 (四)說程序。這部分是說課的重點,從篇幅上說應占整篇說課稿的一半以上;從形式上說類似於教案,但不可照搬教案。在寫作時可首先提煉出教案的總體框架(例如:目標定向—啟發導入—讀議講練—反饋補授—評價小結等),然後分布說清「為什麼這樣教」,特別是要說清學生在新課學習中突破重難點的主要環節的設計、時間的分配、問題的設置、化解教學難點的具體步驟。最後說板書設計及其依據。以上只是說課稿的基本寫法,在行文時可靈活處理。如在說教法、寫法時,可用小標題標示層次,亦可綜合闡釋;說程序時,可每說一步便進行理論說明,亦可整個程序介紹完後進行總的介紹。 二、關於評課稿的寫法 「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觀摩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因此,評課稿無統一的模式。它既可以整體評判,也可以抓住一點;既可以評價教法的設計,也可以評價學法的授與;既可以從成功之處生發啟示,也可以從失敗之處汲取教訓。一篇好的評課稿應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理論依據。要正確充分,符合新大綱及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精神和原理。 (二)把握教材。能較好地把握所評課教學內容與有關知識的內在聯系。評者在看課時首先要明確本課書或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什麼,再看授課人是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 (三)評議視角。評課者提出的觀點首先要正確。例如有些看似熱鬧之處其實是嘩眾取寵的敗筆,有些看似平淡無奇,其實蘊含著教者的匠心。其次視角要獨特新穎,提出觀點後要聯系課堂實例印證。 (四)改進建議。「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任何一堂優質課都有瑕疵。要不為權威所迷,敢向名家說「不」。當然,缺點要找准,見解要獨特,改進措施要合理實用。 (五)評價態度。一定要客觀、中肯、公正。有一位教師寫評課稿,題目是《一堂完全失敗的公開課》,全盤否認了教者的勞動,是不可取的。當然也不能寫成《一堂完全成功的公開課》,這也不合實際。應該一是一,二是二,有啥說啥,不要以偏概全。 (六)文面表達。條理清楚,語句通順,表達流暢,要讓評委從你的評課稿中讀出你的「功底」來,切忌層次混亂或出現病句、錯別字。 評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一般說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正確;2、教學結構是否科學合理;3、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得當;4、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5、學生思維訓練是否落到實處;6、教學的容量是否得當;7、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8、板書設計是否科學等。特別是評議的著眼點要與教育發展的趨勢相吻合,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學生良好學習方式與習慣的養成、情景教學法、快樂教學法等。這樣的評課稿才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 三、寫說課稿和評課稿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要寫好說課稿和評課稿,除了平常的刻苦磨練,多讀多寫,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外,「臨陣磨槍」的小技巧也不容忽視。 1、熟讀大綱,切實把握其精神實質。除對大綱總的要求要做到胸中有數外,對於大綱對某些知識和能力的具體要求,更要爛熟於心。便於評課時心中有一個標准印象,評課時就用大綱給的這把「尺」去「量」這節課。說課稿和評課稿中的很多「理論話」,大多可從大綱中引用。 2、通讀教材。務必對重點課文、重點章節都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參賽時可省去「熟悉教材」這一環節,便於集中精力聽課,准確形成觀點,快速組織材料。 3、瀏覽每一冊教師教學用書中的《說明》部分和「教學建議」。那裡面也有很多教學的依據,內容更具體,方向更明確,建議更實用。 4、分類製作卡片,注意收集教育名家名言和教學案例。如「激趣」類:「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朱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等。「教法類」如「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惑—葉聖陶」等。適時引用教育名言和教學案例更能起到證明自己觀點的作用。 5、多看資料,模仿寫作。發表在專業的教學雜志上的說課稿和評課稿不少,只要細心收集,帶著「仿寫」的目的去研讀,定有不少收獲。 6、看課時要記得全、記得快,善於抓住關鍵問題。在學生讀書,討論的間隙迅速翻閱教參、教材和其他資料,為評課尋找必要的材料,要做到邊聽邊記邊思考。 7、為使行文條理清晰,各級標題順序如下: 第一級:一、二、三、…… 第二級:(一)、(二)、(三)、…… 第三級:1、2、3、…… 第四級:(1)、(2)、(3)、…… 第一級數碼後用頓號,第三級數碼後用圓點,第二級和第四級之間不用任何符號(因為用了括弧)。

B. 如何進行有效的評課小學數學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D),亦稱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程。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作為一門藝術,它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驗,並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造,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那麼,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才能使其不但具備設計的一般性質,同時還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讓其更加充分地體現教學設計者的教育智慧呢?

美國著名的教學設計研究專家馬傑(R.Mager)指出:教學設計依次由三個基本問題組成。首先是「我去哪裡」,即教學目標的制訂;接著是「我如何去那裡」,包括學習者起始狀態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的選擇;最後是「我怎麼判斷我已到達了那裡」,即教學的評價。教學設計是由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諸要素的分析與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所以,要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必須圍繞以上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點──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學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學就到前邊,在正確用「數對」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出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六級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克拉斯沃爾等人於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學目標分類,並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其分為五級:接受、注意,反應,價值化,價值觀的組織,價值或價值系統的性格化。辛普森將動作技能依次分為知覺、定向、在指導下做出反應、機械化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創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

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一) 分析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1.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

加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及其關於學習條件的思想,為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診斷的基本思路。加涅將學習的結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及態度五類。根據智慧技能學習的不同復雜程度,他又在該范疇中分出若干個亞類,即辨別、概念、規則和高級規則(解決問題)。辨別是概念學習的基礎,概念是規則學習的基礎,運用若干個簡單的規則是解決問題獲得高級規則的基礎。如「三角形的面積」一課,學生需要通過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個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積」「等於」「底」「高」「乘」「除」七個概念,如果這七個概念中的任何一個概念沒有掌握,規則學習都將無法進行。同時,學生必須掌握「剪」「拼」「轉化」等策略,否則將不能自主地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習者的起始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

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總要與背景知識發生聯系,以有關知識──包括正規和非正規學習獲得的知識來理解知識,重構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背景知識的分析,不僅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包括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背景知識的分析。

一位教師根據學生背景知識的不同,對「質數與合數」一課做了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

設計一: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根據農村中心校學生已經掌握了自然數、分類、奇數、偶數、約數等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16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2~16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分成兩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概括這兩類數的特徵,進而在教師的不斷追問下,師生共同概括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

設計二:在校際交流活動中,根據縣實驗小學學生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59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1~59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進行分類(應該分成三類)。在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嘗試概括、討論交流、匯報辯論,揭示出質數、合數的概念,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設計三:在「省優秀教師教學成果匯報會」上,根據班級學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已經知道了質數、合數的概念(盡管學生知道概念,但並沒有真正理解概念),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理解質數、合數的概念,在師生的共同辨析爭論下,使全體學生真正理解質數、合數的內涵與外延。

通過對「質數與合數」一課三種不同教學設計的分析,我們認識到,正確地分析學習者的背景知識,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

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埃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說:「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也許,我們只是自以為了解了他們。」的確如此,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了解學生,其實不然。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關注的是怎樣進行教學,而很少考慮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學生是如何思維的。一位教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復習體積單位並出示相應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塊,然後讓學生估計一個比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接下來讓學生用正方體的小木塊擺大小不同的各種長方體,並記錄得到的數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概括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在實際進行教學時,學生並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估計這個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而是說這個長方體的長大約是30厘米、25厘米、50厘米,寬大約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約是40厘米、50厘米、55厘米等。在記錄數據的過程中,同樣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記錄長方體的長、寬、高及體積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記錄了小木塊的個數。造成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設計者缺乏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基本判斷。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但要對學習者起始能力進行診斷,對學習者背景知識進行分析,還應關注學生是如何思維的。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對達成教學目標也十分重要,也是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忽視的內容。

(二)組織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位教師是這樣組織「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的教學內容的:

上課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組(男生每組5人,女生每組4人)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每組的記錄員記錄比賽的成績。根據每組夾球的總個數評出男女生的冠軍組。再從男女生的冠軍組中選出最後的贏家。由於男女生冠軍組的人數不等,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問題──求平均數。教師出示兩組夾球情況統計圖,在師生共同根據統計圖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並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之後,讓學生解決三個實際問題──求平均氣溫,求五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求同學們平均每周的飲水量。

之所以如此組織教學內容,是因為教師首先認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圖和統計表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讓學生認識平均數的特徵,教材結合「比一比」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根據統計圖討論哪個組學生的整體實力強,引出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並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為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教師沒有讓學生比較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而是現場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夾玻璃球比賽,以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男女生組各自的冠軍時,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時,則能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從而引出問題──求平均數。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准備了男女生冠軍組夾球個數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最後又安排了三個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

(三)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1.通過豐富的實例,以統計為背景,使學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了解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滲透對應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於是學生自己親自參加比賽,他們非常積極主動,通過實際操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讓學生決定男女生最後的冠軍組激起學生的思維矛盾,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男女生組夾球的平均數決定最後的冠軍是公平的,從而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接下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根據現場比賽結果製作的統計圖,思考當參賽人數不同時,怎樣確定冠軍組才是公平的。教師選擇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了解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設計了三個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運用知識,還體會到了數學的實際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展開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盡情的發揮。

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一位教師在「統計」一課的設計中,做了如下的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問題一: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感覺怎麼樣?

請全體同學合作進行現場調查,看一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多少名同學很快樂、比較快樂,又有多少名同學不開心,把調查所得到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回答問題。另外,請采訪不開心的同學,了解他們為什麼不開心,並幫助不開心的同學,爭取讓他們也能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能讓全體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的全過程,嘗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製作統計圖表,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並回答數學問題,學會看統計圖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可以為改進教學提供基本的依據。

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解答時需要一定的創造性。評價教學效果時設計這樣的問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學生是否具有統計的意識,是否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對現實問題的了解情況。

教學效果評價的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課堂上的應用練習,也應結合課堂觀察、對學生的訪談、作業分析等綜合加以設計。通過比較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了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提供比較科學的依據。

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0

C. 如何看課和評課課件.ppt

一、備好一堂課的方法,既然備課是教師基本功的體現,是教學質量的保證,那麼,如何備好一堂課呢?我認為主要從以幾個方面著手:
(一)備教材
在備課前,應對教材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進行分析,區別重點與非重點,分清難點與重點,找到關鍵之處。
所謂重點內容,就是教材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內容,是學習材料中其他內容的基礎,如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單詞、短語或簡單句型,因為學好單詞、短語或簡單句型,便能較容易地讀懂英文短篇。所謂難點內容,是指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的知識、比較復雜的問題以及表面相似、容易混淆的內容都是難點。關鍵之處既有可能是重點、難點,也有可能不是重點、難點,如果弄不懂這些地方,則會影響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其他知識。例如: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或通過學生喜愛的一些游戲等等,盡量掃除學生不願學的情緒,以便於操作,降低學習的難度。目前,我們使用的英語教材大多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主,從看→聽→說→積極的活動→讀→寫→鞏固復習,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每個環節又相互滲透。教師在備教材的同時應注意到所備的這節課與整套教材的總的教學目的和任務的關系:如何體現新知和舊知之間的聯系(備好教材中的知識要點及教學理念)。教師備課時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備重點、難點及關鍵之處上面。寫教案時除了備好教材重點外,還應確定每堂課的教學重點,本堂課著重要求學生掌握哪些知識或何種技能,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想抓,結果什麼也抓不住。備難點內容時應注重化難為易:對於比較抽象的知識,應當配些生動形象的例子來解釋;對於比較復雜的問題,應當通過多層次的分析來分解;對於容易混淆的內容,應用比較的方法指出它們之間的異同。找到了關鍵之處後,應當加以仔細分析,注意找出這些知識在聯繫上下文和聯系新舊知識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使它們能在上課時較為清晰地凸現在學生面前。由於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習,教師在備課時應在把握重點、難點及關鍵之處的同時,有意識地設定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體現異國的文化、風俗、習慣等,並考慮如何利用知識載體發揮學生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二)備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所面對是一個個朝氣蓬勃的、活生生的孩子。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角,而教師的角色應是語言的把關者、活動的主導者及資源的幫助者。
備學生時,教師的精力應集中在大多數學生身上,而不應只放在少數「天才兒童」或少數「後進生」身上。大部分學生都容易理解的知識點應適當少講,講得太多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而對於大部分學生都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應多講些,以利於他們及時「消化、吸收」;對於大多數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也應多講些,以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如關於節日的來歷、在節日里的風俗習慣等等);估計大多數學生有可能感到枯燥乏味的地方應想方設法產加些幽默、風趣的材料,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備課把重點放在大多數學生身上的同時,對那些智力發展水平較低的學生或智力發展水平較高的學生也要加以適當關注,否則班級中的兩極分化現象會加重,教學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例如:教師在備那些思維敏捷、求知慾較強的學生時,可准備一些有難度的材料,或引領他們帶動整個小組的學習;在備那些後進生時,更要給他們無比的關愛,使他們的心理緊張程度降到最低,給他們的起點也放得低一些,練習也簡單一些,以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但要注意的是:一不能降低教學要求或完全脫離教材去適應遷就學生,「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二是對學生來說應有一個超前量或故意設置一些障礙,使學生通過努力能獲得征服困難的喜悅,激發他們的好勝心,以便積極地、自願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去。
(三)備方法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個性,在教學上也有各自的方法,但不論是怎樣的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如何解決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趣、更輕松。俗話說得好:再好的、再新穎的方法在學生面前重復使用,這個方法也就顯不出「好」和「新」,再傻的方法只要運用得恰當,也不會覺得「傻」。如: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復習單詞時教師常常找來圖片或帶有圖片的單詞讓孩子們跟讀復習,圖片雖畫得栩栩如生,但學生常常覺得沒有味道,像是在走馬觀花,起不到什麼效果,讀完也就忘了。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把全班分為兩個小組,進行單詞記憶對抗賽,讀出單詞的小組給一分,拼得出單詞的再給一分,看哪個小組學到的單詞多。學生們有了競爭性,都想為小組爭光,效果事倍功半。在第二次、第三次,教師如果還用同樣的手段,效果還會那麼好嗎?不可能!教師可以改變教法,如做個「詞尾字母連單詞」的游戲等等,學生的興趣也就很濃了。這就像吃菜一樣常常換換口味,學生「愛吃」,樂於接受,學起來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更容易吸收。
教案的重點、難點的設計是教師對教材把握的體現,教案的內容設計是教師綜合能力的體現,教案設計的成敗會直接影響到教師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能高效地安排課堂教學時間,是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作用。精心地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不僅要做到承前啟後、相互關聯,而且應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學習水平,設計出最合適的教案,需要教師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會換來學生學習的高質量。在教案設計時,備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教師可根據課的不同性質,考慮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設計教案時,一定要因課而異:例如,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應考慮如何通過方法把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思路明確,重點突出;以傳授技能技巧為主的課,應考慮通過示範,使學生掌握要領,簡單易學;以復習舊知為主的課,應在同類或不同類的練習上下工夫,可以是口筆頭結合的;以傳授新知為主的課,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方法把重點、難點講清講透,化難為易。
二、上課時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是教師通過具體的操作,引導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活動。(上課實際上是將教學設計輔助執行的過程,同時根據上課中的實際情況加以靈活調整。)
課堂教學活動總是按照一定的步驟與環節逐步推進的。我國學者依據國內外 的眾多研究和主張,將上課的環節分為啟動、導入、展開、調整和結束五部分。
1.啟動環節。 啟動環節主要是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師往往利用問題、演示、實驗等來創設情景。
2.導入環節。「導入」的主要功能在於使新舊學習任務之間能順利過渡銜接。導入要做好兩方面的事情:一是引起學生對課題的關注,傳達教學的意圖;二是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做好學習的准備。
3.展開環節。展開環節是上課的主體部分,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能有實質性的理解並初步掌握。課題教學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展開環節是否合理有效。在展開環節中教師要做的工作有:
——優化教材呈現。教師要精心選擇和組織課程資源,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教材內容的心理活動規律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把所學的課題的邏輯意義轉化為學生的心理意義,將外部的信息納入原有的或經過改革的認知結構中。
——組織初步練習。教師通過適當指導性練習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動腦、動口。藉助課堂上的及時練習或討論,一方面及時判斷學生初步習得的新知識是否透徹完整;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學生深化理解,獲得初步體驗,並找出學習中的問題。
——進行反饋評價。學生嘗試練習活動必須通過形成性的、及時地評價或反饋才能達到它應有的目的作用。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差錯,及時校正。提高他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調整環節。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教師需要根據預先設計的教案進行相應的調整。在調整環節應抓好哪些方面呢?(1)敏銳捕捉反饋信息。反饋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反饋也是教師調控教學過程的重要條件。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談話、考察、作業等方式及時捕捉來自學生的信息,作為調整教學的依據。例如,原來確定的難點,結果學生感到並不難,教學進展順利,時間有餘,就需要立即增加講授內容或學生課堂作業。如果學生在學新課時感到特別困難,所用的時間大大超出原來估計,就需要放慢進度,精簡一些內容,教師要善於依據情況,靈活執行教學計劃,掌握駕馭課堂的教學計劃。(2)巧妙運用變化藝術。在課堂教學中,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需要根據教學情境變化教學方式和藝術。變化教學方式和方法不僅是指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組合、變換和穿插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如講解、提問、演示、讀書),而是包括靈活技巧地變換各種教與學的 各種教學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穩定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學習興趣,推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促進他們主動地、生動活潑的學習。
5.結課環節。結課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流利、歸納、總結,加深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並使之系統化。結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對一個課題形成總體印象。
三、說課內容是指「說課要說些什麼」,是說課者對大綱或新課標、教材、學生及教育教學理論等認識的結晶,也是教育觀念及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它顯示說課者知識、智能等方面的水平,在說課活動的眾多要素中,說課內容是具有決定作用的要素。說課內容是說課活動的核心,說課功能的發揮和說課目的任務的完成等,都必須通過一定的說課內容。它是實現說課目的任務的主要憑借和重要保證,是構成說課過程和決定說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也是開展說課評價活動的基本依據。因此必須對其進行認真的、深入的探討。
說課要達到以下要求:
(一)說課者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理論素養,做到「腦中有理論」。因為說課不是重復教案所擬定的教學操作程序和內容,主要是說出從教案中所看不到,從講課中聽不到的「潛台詞」,也就是說出教者的教學思想、教學意圖和教學依據,即思想內核。
只有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才是自覺的,不是盲目的,才是有生命力的,不是短期的,才是有實效的,不是虛浮的。當然為理論而理論是蒙人的,是沒有絲毫用處的,那些生拉硬扯、牽強附會、穿衣戴帽的「理論」在實際上是游離於說課內容之外的。我們要的是與說課緊密相關的教育理論,包括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論、教學論、教學法。要用先進的理論指導教學,充實、完善、提高說課的科學性、實用性,增加其深度及可行性、可信度。
(二)說課者必須好好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義務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我們要推進素質教育,進行基礎教育課程的全面改革就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優化課堂教學。要說好課,就要面對全體學生,教學難點的確定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根植於學生的實際。
(三)說課者必須熟悉大綱、新課標和教材,這是不言而喻的。執教要說好課,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的熟悉是不夠的,而是要鑽研,對新課標的新理念、總目標、階段目標,對教材中的知識網路和能力結構的分布,要達到嫻熟的程度,盡量做到求深、求新,並且要廣泛閱讀參考書籍,善於積累各方面資料。
(四)說課要說出教者的個性特點,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我們常說教學有法卻不拘泥於成法,說課也一樣。說課有規,但不能局限於成規。說課不僅需要說出教學內容、結構,更重要的是要說教學方法。但是,只做到「手中有方法」還是不夠的,最好能在說課中說出自己的教法的特色。也就是說,既要在說課中能展示反映自己個性的語言藝術,還能在所講的教法中顯露自己的特長,表現個人獨特的風采。即使是同一篇課文,因時期不同、學校、班級、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知識深廣不同,加上教師自身的性別、年齡、性格、知識結構、社會閱歷、教學優勢等不同,說課時對教材從宏觀的整體把握及微觀的具體處理上都應當有所不同。
說課的最大忌諱是瞻前顧後,照搬他人,人雲亦雲,不敢亮出自己的觀點。熱心於說課的教師,在開展說課活動中,應該勇於實踐,敢於挖掘,敢於創新,敢於說「不」,敢於亮出自己的觀點,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創造出自己的有效、實用、有特色的說課方式、方法,不斷豐富、充實說課活動。
(五)說課者在說課中要盡力展示自己的風度。這里的「風度」是指說課者本人內在素質的一種外在表現。當一位衣著整潔、大方的說課人站在大家面前,運用准確、純熟、流暢而富有感情的語言侃侃而談的時候,當他能把敘述性語言和描摹性語言、介紹性語言和理論性語言以及課堂教學性語言,用控制自如的不同力度和不同體態,聲情並茂地表現出來的時候,給人的不僅僅是說課的具體內容,更是一種藝術享受。「風度」不是矯揉造作,不是故作姿態,也不是萎靡不振,而是自然爽朗,落落大方。風度也是自信、自強的表現。
四、評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評課是學校教研活動中一種常見並且非常重要的形式。那麼,語文教師應該如何評課呢?
首先,要做好評課的准備工作。要想評好課,首先要了解聽課的內容,熟悉教材;要熟悉新課程理念、懂得語文課程標准;要掌握學科特點,了解一些常見的教學模式,熟知其中的優缺點。
其次,要認真聽課,做好記錄。聽課的四要素:看,師生的活動。聽,教師的語言。記,運用規范的符號和文字記錄,便於分析、統計。想: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結構;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師板書;學生活動。
???談談如何評課。
點評有以下幾種形式:
⒈先說優點或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提出研討的問題。這種形式比較多見,良好的開端是點評成功的一半。
⒉先談需研討商榷的問題,再把優點加以點評。這種點評開門見山、有針對性,一定要注意指出問題的數量不要太多,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⒊在每一條「優點」中,再重新加以設計,提出改進方向,以求更好。
⒋評者只談體會,不直接談優點和不足,而是通過富有哲理的體會,給授課者留下思考、留下啟迪。或激勵贊揚、或蘊含希望。這種點評層次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理論功底,需因人而異。
以上談的是點評的形式,知道了點評形式還遠遠不夠。下面談如何分析課堂教學。
1.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追求。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2. 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①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②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③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④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⑤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4.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知識空間,它為各科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好用好知識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的工具。可以說信息技術是人們用來獲取知識、傳授知識、運用知識的媒介。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5.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其次,言簡意賅,再次,條理性強,字跡正確、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能及時發現、糾正學生說話中的語病。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語文教師還要具備朗讀基本功。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方面可為學生示範。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6.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還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包括知識與技能,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課學生很忙,但思考度很差。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主要看教師是不是面向了全體學生,實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5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風格,如特級教師)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如餘映潮的板塊式教學、王淞舟的詩意語文教學。對整節課的評析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六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入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六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量的目的。

D. 小學數學如何評課

新課程標准下的評課,要求教師既能發現問題,分析課堂教學行為背後隱藏的觀念,又能以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對數學課堂教學的課前目標設計、課堂實施過程、教學效果跟蹤反饋等內容進行評價。那麼小學數學學科評課的關注點是什麼呢?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有助於我們更科學、准確的評價一節數學課。一般我們認為小學數學課評課的關注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學設計的目標性評價教學目標的確定,對正確運用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教學過程、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最終實現課程總目標具有指導性的作用。1.評課程理念、課程目標的准確性對課程理念、課程目標的把握是課堂教學的宏觀性設計。教師應准確把握教材編者的意圖,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並在教學過程中加以落實。具體的評點有:(1) 關於本節課的內容,教師是否正確把握了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2)回眸本節課的歷程,教學是否體現了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否基本實現了課程目標。(3)關注本節課的資源,課程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現。2.評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的適切性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的確定是課堂教學的微觀性設計。具體的評點有:(1)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是否清晰,所用的行為動詞是否准確無誤。(2)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是否適切,所用的行為動詞是否針對學生實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否具體,所用的行為動詞是否恰到好處。(4)目標設計是否具有整體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是否自然協調。二、教學過程的動態性評價教學過程的設計,對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圓滿完成課題目標,提高學生必要的數學素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師有無科學的設計教學程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評課時不應忽視的問題。1.評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前瞻性我國的數學教學具有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的傳統。具體的評點有:(1)是否強調對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的理解,注重基本概念的來龍去脈,注重基本思想的潛移默化。(2)是否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本節課的訓練方法是否正確,效果是否明顯。(3)是否用發展的觀點審視「雙基」,淡化繁瑣的計算、人為技巧化的難題和過分強調細枝末節的內容。2.評課堂設計、思維活動的過程性數學是思維活動的過程,新課程把關注過程、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的揭示思維過程、問題的發現過程、規律的探求過程等等,而不應該把現成的結果告訴學生。具體的評點有:(1)是否堅持返璞歸真,努力揭示數學概念、法則、結論的發展過程和本質真諦。(2)是否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通過實例,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3.評學習方式、學習方法的開放性新課程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而不應只局限於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具體的評點有:(1)是否把教學內容重新打造,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2)是否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3)是否給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情境。4.評雙邊活動、主體設置的和諧性我們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具體的評點有:是否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認知的規律,將教材的內在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諧地結合起來。(2)是否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選擇合理的活動。(3)學生互動時,學生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如何,討論是否熱烈,爭論的問題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4)師生互動時,教師的組織能力和點撥水平如何,教師的回應是否及時,對討論時產生的新資源是否具有敏感性。三、教學效果的有效性評價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標尺,也是今後課堂教學發展的指南針。因此,我們在評課時,務必注意發揮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要突出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1.評知識理解的深度、技能掌握的熟練度2.評對個性差異、智力潛能的關注度美國著名的教育評價學者斯皮爾伯格就教育評價說過一句非常精闢的話: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就一般的評課而言,評課的目的有這樣三種情況:一是對課堂教學的優劣作出鑒定;二是對課堂教學成敗的原因作出評析,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認識;三是對課堂教學亮點進行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評課的目的是促進教學,因此,評課應堅持少批評多鼓勵的原則。對授課老師的獨到之處要大加贊賞,對不足之處,要用發展的眼光期待教師的成功!

E. 小學數學課堂從哪些方面進行評課

學習型課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的建構:一是知識的建構,二是系統的建構,三是意義的建構。最後陸校長的點評就是我們評課的壓軸,她讓我們認識了研究課與比賽課的區別,她還就存在的問題明確了今後研究的方向,或者這就是研究的真正目的吧? 對照我們學校的教研,那種形式主義的研究,那種為了應付檢查而做的無謂的工作。我反思:我們收獲了什麼?我們丟失了什麼?這一段時間的聽課、評課,使我明白了一個教師,一間學校不在教中反思,以評促教,那是不會有進步,永遠也不會提高的!

F.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評課

2、從教材處理上分析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1)看教學思路設計()看課堂結構安排4、從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分析評析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3)看教學方法的優選與創新(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5、從教學基本功上分析通常,教師的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看板書(2)看教態(3)看語言(4)看操作6、從教學效果上分析還可以將評課內容分成以下幾項:(一)、評教學思想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思想、教學態度、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的綜合體現,而教學思想是否正確又是最為關鍵的,因為教師的教學思想指導著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方案的制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過程的實施,通常都是由教師的教學思想所決定的。傳統、陳舊的教學思想主要表現為「四個偏重」和「四個忽視」,即偏重少數尖子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偏重知識灌輸,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偏重考試分數,忽視學生能力培養與學生特長發揮;偏重教師主導作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正確的教學思想,就是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樹立起面向全體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思想;樹立起使學生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思想;樹立起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的思想。(二)、評教材處理1、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2、教學重點是否把握准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3、教學難點是否把握准確,教學過程中難點是否得到突破4、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三)、評教法選擇1、教法選擇是否符合教改方向2、教法選擇的依據是否科學合理(四)、評學法指導1、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2、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付諸實施3、學法指導的方式是否可行(五)、評能力培養(六)、評師生關系1、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2、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G. 小學數學評課應從哪幾方面來評

1、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2、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追求。

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看教學思路設計,寫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

看課堂結構安排,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

(7)小學數學如何評課ppt擴展閱讀:

評課意義:

有利於促進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確立課改新理念。教育思想,通俗的說法,就是教育的觀念,對教育的認識,或對教育的主張。教育思想人人有之。教育思想有層次之分:教育認識、教育觀念、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教育理念也稱為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信條等。教育理念是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一種理想,一種追求,一種信仰。所以,可以說,教育理念是一種理想化、信仰化了的教育觀念。教師一定要確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它是教師的主心骨。

先進的教育思想不僅課堂教學的靈魂,也是評好課的前提。所以,評課者要評好課,首先必須研究教育思想。

在評課中,評課者只有用先進的教育思想、用超前的課改意識去分析、透視每一節課,才能對課的優劣作出客觀、正確、科學的判斷,才能給授課者以正確的指導,從而促進授課者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揭示教育規律,促進學生發展。

若用傳統陳舊的、僵化的教育思想去評課,不僅不能給授課者以幫助,反而可能會產生誤導。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如何評課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