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人文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人文教育
人文素養是創建和諧社會的一個根本支撐點,是現代文明人必備的基本素質。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就要充分挖掘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關注學生,「以人為本」,正如人文主義認為,教育應專注於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把培養獨立人格和獨特個性當作優先追求的目標。而人格和個性的培養應是在「潤物細無聲」般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也就是說,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是潛移的,漸進的,是在長久的感悟熏陶中逐步形成的。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呢,接下來就來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 更新觀念,創設民主的氛圍,營造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親其師而信其道」,對小學生往往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轉變為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教師要把微笑帶入課堂,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心境,要把自己作為普通一員置身於學生主體之中,與學生和平相處;要對學生多關心,多愛護,通過細微之處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型的師生關系;要尊重學生,在全班交流中盡可能給學困生以發言的機會,對他們的學習上付出的努力給予真誠的鼓勵,營造寬松的研討氛圍,讓每一個學生在研討過程中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都能體驗到老師的關注和期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行動。如課堂上多用「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小朋友,你認為這句話應該怎樣讀?請你給人家讀一讀行嗎?」、「把你的體會說給我們聽聽好嗎」 等充滿愛心言語,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去欣賞課文,領略課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實感。讓學生有更多的勇氣和膽量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根據課文進行二度創作,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去體悟人文精神。常言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要讓學生變為被灌輸的容器,而應該讓學生以生活體驗來理解文章。建立平等對話教學,才能使學生真正地融入到課堂中,才能與教師、與作者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精神共鳴,而原來機械式的學習也才能回歸到詩意的、審美的語文教育。
二、挖掘課文創造因素,在想像中發展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豐富的想像力是創造的翅膀,有想像力才會有創造力。課文中想像因素無處不在,教師一是要善於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捕捉那些能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的關鍵內容,有意識地鼓勵學生海闊天空地想像,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有這么一句話:「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啟發學生想像,可憐的小女孩賣火柴的晴景,她可能遭遇了哪些冷眼、冷語、冷漠等,學生在此興趣盎然,創新思維火花不時迸發出來,學生的眼前出現了一個個的畫面,從而更深刻的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緊接著問:「如果小女孩在面前你想怎麼做?」課後我又以「賣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話,這樣學生在想像中發展了創新思維。
三、利用好現成的語文教材,仔細品味,透悟課文的人文內涵,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新編語文教材的指導思想中規定注重文化、人性的熏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與審美教育。由此可見,人文性是新編語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語文課本中佳作連篇,幾乎每篇中都包含著人文精神,如果在教學中能有意識地加以引導發揮,把人文精神挖掘出來,對學生進行有意的熏陶。日積月累,無疑會逐步形成學生的人文意識,養成良好的人文習慣。
1、反復品味,激活情感體驗,透悟課文的人文內涵。
葉聖陶說過:「辭的情味,可從好幾個方面去辨認,有的應從字面去推敲……」可見語言蘊含的情味。教材中的人文知識、人文精神,只有在反復品味中才能體驗。課堂上對美文佳作進行講析時,抓住精彩段落、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領悟課文的人文內涵,只有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特別是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認識後,才會油然而生認同心理,進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如《窮人》一文反映的是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贊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教學時讓學生反復品味,用心體驗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桑娜的美好心靈就躍然紙上。此時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人文教育水到渠成
2、多讀、熟讀,在聯系延伸中培養人文素養。
佳作美文,往往滲透著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或者熱愛祖國;或者熱愛人類;或者熱愛大自然;或者熱愛人類文化與文明……;雖然語言風格各不相同,但人文性卻是明曉的。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懂得了什麼是愛,怎樣善待生命,如何關心他人他物以後,再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經歷談感想,然後形成書面文字,使人文精神深留學生的腦海中。如學習了《山中仿友》後,教學時啟發學生思考從課文中感受到了什麼?學生們所敘述的都是對大自然的熱愛。再如,在學完《大瀑布的葬禮》後,教者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感悟,也來為即將乾涸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寫一篇悼詞。學生的悼詞篇篇感人肺腑,從中明顯體現出人類為自己對瀑布所做出的傷害感到深深的懊悔之情和對破壞自然的行為的譴責之情。
四、注重言傳身教,注重潛移默化
在學校中,老師是許多學生的偶像和崇拜者,老師的言行舉止、人文素養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因此,在日常的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豐厚的人文素養去影響學生。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讓教育充滿綠色,向學生傾注人文關懷。多給學生「微笑」,少一些「冷眼」,多給學生「溫暖」,少一些「冷酷」。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用關愛呵護學生的心靈,用時代的人文精神和個人的人格魅力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老師的人文關懷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加油站,風雨征途中的竹杖藜。在教學中,師生要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師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真正發揮教人以生命智慧,給人以健康心靈的教化作用,引導並促進學生自由、全面、和諧地發展。
就語文教育而言,談人文性離不開教材、教師和學生,而其最終歸宿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關注生命個體,關注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天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啟迪學生的靈性,誘發學生的悟性,促進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語文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要順應和充分體現學習者的人性的需求,把一個「自然人」培養成一個「社會人」,學生的健康發展乃人文性最根本、最徹底、最成功的體現。因此,站在學生健康發展的高度,教師應努力搭建民主、科學、平等的平台,為學生而教,為學生的發展而教,依照學生的學習規律設計教學,為生命個體的發展撐起一片自由、和諧、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五、開發語文學習資源,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和體驗生活,在擴展閱讀中拓寬學生視野,發展學生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充分把握好課堂資源外,更要開發課外語文學習資源。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因此學習資源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我們應該構建開放的語文學習體系,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拓寬學習渠道,開發和利用生活中豐富的課外資源,如課外書籍、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各種標牌廣告等,以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等,以讓學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與啟迪。
1、引導鼓勵學生課外閱讀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閱讀教學要建立一個開放的,以語文課本為擴散點,開展擴展性閱讀,讓學生閱讀更新、更活的大教材。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同時要加強課外閱讀的組織與指導,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和鑒賞能力,引導學生用心去欣賞語言文字運用之妙,豐富學生的知識。在擴展性閱讀中,學生的視野不斷擴大,探索能力不斷增強,與此相伴隨相統一的,語言的感受能力,人文精神也必將厚積而薄發。比如,學完《丑小鴨》的時候去閱讀《安徒生童話》;學完《守株待兔》和《揠苗助長》這兩則寓言的時候去讀讀《中國寓言故事》等等,這樣的學習既是我們語文課堂的延伸,又是孩子們培養閱讀習慣、感受文學魅力的契機,與此同時,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在大量閱讀中獲得了發展。看的東西多了,積累在「肚子」里,能慢慢地發酵。在適當的時候,它會自然地通過言語傾吐出來。
2、鼓勵學生體驗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到實際活動中去親身體驗,親密接觸課文以外的世界,讓他們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去發現、去描寫生活中的人與事,抒發自己的情與感。如編演課本劇,敘寫故事,開展辯論演講比賽,把一些詩文配樂、演唱等等。通過這些活動,激活學生思維,張揚學生個性,促發其創造力。又如在班中開展《我長大了》、《我是父母的好幫手》、成語接龍、故事會等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發現自我,珍惜自我。讓他們的才能和創造性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他們都能在學校找到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種不同的榮譽中發現自己的價值,找到自尊和自信,讓他們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積淀自己的人文素養。
六.體現人文性的教學評價
傳統的語文教學評價與其他學科的教學評價存在相同的問題:那就是評價目標狹窄,評價內容片面,評價方式單一。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評價的價值取向,長期定位在「社會本位」上,片面強調「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課程改革將教育評價的價值取向作了重大的調整,定位為「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語文課程標准》我們可以發現:評價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既要關注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發展,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既要注重對結果的評價,也要注重對語文學習過程的評價。特別是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學生在語文課堂現場生成的資源進行人文性的評價,在朗讀課文後,我會毫不吝嗇地加一句:「你讀得真棒!把我們都感染了。」「你的朗讀將我們都帶入到了那個境地,我們很感謝你」……我經常會學生精彩的回答說「經典」。時間久了,當同學們聽到精彩的發言時,不但會模仿我的樣子說「經典」而且會自發地為這個學生鼓掌,由衷地祝賀他。「鼓掌」是對一個孩子最好的獎勵,我的課堂上經常會聽到鼓掌聲,有對經典回答的鼓掌;有對課文朗讀的鼓掌;有對學生進步的鼓掌……不要小看了我們的學生,眼睛可是很明亮的呢!他們已經分得清什麼時候應該鼓掌。諸如此類的課堂激勵性評價無疑是學生興趣的催化劑,激起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更是師生之間感情的營養劑,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有利於教師駕馭課堂。
總之,良好的人文素養是人發展的最本質的源泉,最持久的動力,是生命核心的潛能。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各篇課文,各種語文活動,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辨別,對人類、自然、宇宙的關懷,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並由此煥發出內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堅強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他們以後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曲折,經歷怎樣的人文精神危機都能從容應對,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態勢。
㈡ 小學語文教材中人文精神有哪些
1、具有深厚的人文沉積的「物」
2、富有濃烈的人文色彩的「事」
3、具有偉大的人格魅力的「人」
4、蘊含著豐富哲學啟蒙的「理」
5、充滿了無限感人至深的「情」
㈢ 新語文教材中「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並重嗎
「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隨著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此前義務教育階段在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的語文教材將被逐步取代。
「任何一個母語學科的教學,一定體現了國家意志和國家文化。」沈陽市教育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任海寧表示,新教材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元素會「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學生。
據他介紹,新教材一至六年級每冊6-8個單元,由課文、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等板塊組成。每單元3-4篇課文,語文園地包括「日積月累」「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等欄目。七至九年級每冊6個單元,包含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各單元穿插安排「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等欄目;八至九年級每冊設置1個「活動·探究」單元,突出任務性學習理念。
㈣ 小學語文課本有幾個版本
目前在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語文A版、湘教版、長春版、蘇教版、語文S版 、鄂教版第十一冊、教科版、冀教版、西師大版、滬教版、人教版、魯教版、北師大版、浙教版等多套教材。
1、語文A版:語文版小學課標語文A版教材由語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編寫,史習江、李守業主編,因其最先通過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的立項審定和編寫審定,故按音序排為A版。
2、語文S版:語文版小學課標語文S版教材由語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學語文教材編委會共同編寫,王均、楊曙望主編,因十二省編委會打頭字母是S,故稱S版。
3、科教版:教育科學出版社,是一家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科學專業出版社,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實行總社架構(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音像出版社、教育科學電子出版社等)的管理模式。
4、滬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成立於1958年,是一家面向中國的教育專業出版社,以服務教育、傳播文化為宗旨,上海教育出版社為配合學校教學和社會教育,出版了大量有影響的圖書。
5、北師大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的核心企業,成立於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為主體、以專業出版和大眾出版為兩翼的綜合性出版社。
(4)小學語文教材人文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時間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目前在中國大陸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師版、語文版等多套教材。
㈤ 什麼是人文課程
關於「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第一部分「課標性質與地位」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這一表述澄清了大討論最激烈的人文性論與工具性論之爭統一起來,這一新的理念,解決了關於語文教育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 關於工具性問題,20世紀50年代末,全國范圍的極左思潮影響到語文教育,從60年代初開始在語文界展開了一場關於語文課是上成政治課 、文學課 、還是上成語文課的討論,最後,語文界的三位泰斗,也就是後來大家稱之為「三老」的葉聖陶先生 、呂叔湘先生 、張志公先生掛出了「免戰牌」,主張語文課不能上成政治課或文學課,應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這種觀點很快在全國達成了共識,因而確定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基本性質,認為語文學科應該加強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即當時的口號「加強雙基教學」),切實使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培養語文能力,掌握語文這個工具,以適應將來工作和繼續學習的需要。因而,60年代初至「文革」以前,教育部幾次頒布「語文教學大綱」都把工具性定為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對此,「三老」都曾有文章和講話進行闡述,另一位前輩語文教育專家 、全國中語會會長 、建國以來一直參加和主持語文教材編寫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劉國正先生曾說:「語文教學討論的一個重要理論收獲,就是肯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到了「文革」時期,語文教育又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否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語文課本不成語文教材,語文課大量學習當時的報刊文章,學生寫作也是寫極左的「大字報」,語文課基本上成了政治課,整個語文教育亂了套。「文革」結束後,1978年教育部撥亂反正,重新頒布了「語文教學大綱」,重又確定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性質,使語文學科恢復了「語文」的本來面目,語文教學逐步走上了正確的軌道。綜上所述,本人認為,從60年代開始,把語文學科的性質定為工具性,從時代背景看,應該說是正確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的積極意義。近年來,在語文教育大討論中,有人一概否定工具性,說「把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頂為工具性是歷史性的錯誤」「工具性把語文呢教學引上了死胡同」,這種觀點無視歷史的特定時代因素,不作實事求是的歷史分析,起碼是有失偏頗。對此,最近新的「語文課標」重新肯定了工具性,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並且在新編的高中語文課本(第六冊)中專門編入了一篇〈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作者葉蜚聲 、徐通鏘 )。從新的「語文課標」到新編語文教材,澄清了全盤否定語文工具性的模糊認識。 關於人文性問題,在最近這一場大討論中,有些人提出「人文性才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認為語文課的任務應該是通過語言的學習和感悟,培養情感,陶冶審美情操,宏揚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給學生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本人認為,這種新的觀點具有時代的積極意義。本來這種觀點在「大討論」的開始是表述為「語文教學不應忽視人文教育,應該加強人文性」,後來發展到有些人走向極端,把人文性與工具性對立起來,進而全盤否定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人文性。應該肯定人文性是語文呢教學的基本特點之一,語文教學應加強人文性。後來對人文性極端化的認識,在部分教師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曾一時形成了「人文至上」「文學至上」思潮,似乎「人文」「文學」是語文教育的一切,由此而漠視 、淡化甚至排斥對祖國語言的學習和培養讀 、寫 、聽 、說語文能力,致使有些「語文」課成了缺乏「語文」因素的不倫不類的課,以致有人質疑「這是語文課嗎?」 新的「語文課標」,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納了人文性的新觀點,把二者統一起來,在語文教學的發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人認為,這一新的理念,即繼承了語文教育應該使學生切實掌握語文這個工具性打好語文基礎這一傳統的正確觀點,又反映了語文教育應該體現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強人文精神的新的時代觀點,同時,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執一端的片面認識。應該說,這是語文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這一關鍵問題的解決,為語文教育端正了方向,把語文呢教育指向了健康發展的正確道路。
㈥ 有哪些書適合用來作為小學生培養人文素養的教材
1沒有專門的教材適合用來作為小學生培養人文素養,平時都是滲透在各科教學專中屬,尤其語文和政治教學。
2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的重要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提高認識,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語文學科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具有明顯的人文性質、陶治情操、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完善人格,語文教學是培養人文素養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智育功能和美育功能。
㈦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對弈中,為什麼總是人文性佔先
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良的傳統,中國人崇尚德,以德為先,主張要專做事先學做人,做屬一個有道德、守紀律、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小學教學中,所選的課文,都是贊揚某種品德,某種精神,某種行為,崇尚良好的道德規范,批評,鞭韃丑惡的心靈和行為,用此來教育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傳承光榮的傳統,明辨是非,做一個文明的人,當然是人文性佔先於工具性。但在教學,老師要善於將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的統一,才是真正的有效課堂教學。
㈧ 如何豐富小學語文教學人文內涵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陶冶人文之美
語文是一門飛揚著作者靈性、飽含著濃郁人文特色的學科。每一篇課文都是作者主觀感受的表達,是內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無不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很多作品有助於學生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有助於培養學生從事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獻身精神,有助於學生樹立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師要善於「披文入情」,通過語言文字讓學生徜徉於課文的意境,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充滿激情的導語和聲情並茂的范讀,能把學生帶入意境,對語言文字理解和感悟。教師的引導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課文《媽媽的賬單》,教師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創設情境,在學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漣漪。接著用親切感人的語言引出話題,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文本。在對彼得和媽媽的賬單比較後,明白盡管彼得的媽媽為他做了那麼多的事,但賬單上都O芬尼,讓學生真切地感悟到媽媽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感情!教師接著引導:「母愛是永恆不變的主題,其實,又何止小彼得的媽媽,我們在座小朋友的媽媽,肯定也是這樣用綿綿不斷的愛陪伴你們長大的,是嗎?」「那幺,此時此刻,假如日夜為我們操勞的,我們最親愛的媽媽就站在我們的面前,你最想做些什麼?」一句真誠的祝福、一個熱情的擁抱、一杯濃濃的熱茶……在那一刻,孩子們的語言是樸素的,但內心卻是最真誠的!整堂課洋溢著「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感情」的人文魅力;師生都沐浴在盪氣回腸的情境中,顯示出了濃郁的人文色彩。
二、關注學生的生命個體,凸現人文關懷
顧名思義,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首先要把學生當一個「人」來看,尊重其人格和發展的權利,並給予充分的信任。語文教學不是簡單的、規范化的、單一的、一致化的課堂傳授,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關注並發展人性,以發展學生健全的個性、健康的人格。
語文的學習是一種個性化的內心旅途,是一個生命的體驗和感悟的歷程。學生內心的體驗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學習更為深刻,它帶著生命烙印,涌動著生命的激情。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這又決定了體驗和感悟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應該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感悟。體驗過程、體驗成功、體驗樂趣;感悟真理、感悟真情、感悟文化。
語文教學是極具個性化的,課堂教學就是要為學生創造個性表達的舞台,這應當成為語文教學設計的新走向。尊重學生富有個人感情色彩的表達,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悟,這才是對學生最好的人文關懷。
三、重視學生的語言訓練。催化人文之情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教育是血肉與靈魂的關系,是語文形式與思想內容的統一,是語言文字工具訓練與人文精神陶冶的綜合。語言的工具性,只有與人文性統一,才能煥發強大的生命力。語文中的人文性,也只有以工具性為基礎,才能是有源之水,源遠流長,發揮語文育人的作用。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著意引導學生於語言習得過程中確立主體意識,鍛煉獨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聽」與「讀」是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訓練,主要是對外在信息、知識、文化等的吸收,是內斂的指向人內心的思維過程,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漸豐厚與升華的過程。因此,首先要培養學生養成一種開闊的閱讀視野與傾聽、容納一切聲音的博大情懷。教師應多為他們提供、創造多來源的語言信息,讓學生充分地傾聽與閱讀。
四、開發語文學習資源,召喚人文內涵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因此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應該構建開放的語文學習體系,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拓寬學習渠道,開發和利用生活中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以讓學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啟迪。如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圖書館、各種標牌廣告等,以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重大事件等,都是學生學習的極好資源。
「人文教育是塑造人類靈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靈魂的教育,沒有強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沒有崇高的獻身精神,就難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境界。」讓我們真正揚起語文教學的「人文」風帆,在語文教學中轉變觀念,開闊視野,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導學生關注「人文」,走近「人文」,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翼雙飛,去迎接語文教學的真正春天!
㈨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人文素養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作者:胡曉娟
[導讀] 語文教育中對於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摘要】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個領域都獲得長足發展,尤其是教育領域,在國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植下,極大的促進了學校教育和學生發展。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端正學習態度的關鍵時期,同事也會對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有鑒於此,語文教育尤為重要。而語文教育中對於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重要性 舉措 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ISSN1004-1621(2016)03-053-01
教育是強國之本。一個國家只有將教育提升為國家戰略,才能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而在小學教育中,語文教學是重中之重。通過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促使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和全面。同時也是學習和體會祖國博大精深文化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中國式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國。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需要我們子孫給與繼承,更需要我們發揚光大。尤其是當前形勢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被格外關注。為此,我們語文教師應通過語文教育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只有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的內涵熏陶,才能最大程度發揮教育本質。人文素養是精神素養的有效組成部分。因此,只有通過小學語文教育增強學生人文素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全民族文化層次。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夯實語文基礎,進而促使教育良性循環。
二、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舉措。
1 語文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了又快又好的提高小學生人文素養,教師應從自身做起。同時,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也是從根本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比如:在講解某一課文時,教師在精準把握教材內涵基礎上,通過深化課文內涵,增強學生熱愛周圍環境,然而這種單純的說教難免蒼白無力,此時,我們語文教師應嚴格規范自身言行,從自身做起,愛護周圍環境,通過良好的上行下效,增強學生人文素質。
2 在活躍課堂氛圍中進行人文呵護。人文素養,不僅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他們天性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貫穿於學習過程始末。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有鑒於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師應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意識到自身學習主體性。比如:在進行美景題材的課文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美的享受,語文教師可以採取競賽的形式進行。由此一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通過人文呵護。
3 積極構建適宜的人文情操氛圍。學生人文素養提高除了和教師自身素質、課堂氛圍和人文呵護以外,語文教師還應構建適宜的人文情操氛圍。一般而言,小學課文不是記敘文便是說明文。假如一味的闡述,是遠遠無法實現學生人文素養增強的。因此,語文教師應積極構建適宜的學習氛圍。促使師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導學生談談自身所想、所見和所悟,由此一來,學生更加深入課文內涵,進而實現提高人文素養的目的。
4 在積極構建發展評價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了又快又好的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學校應完善評價體系。將小學語文以評比的方式進行。比如:當半個學期結束後,不僅要以當前成績做評比,更要把課堂氛圍和學生綜合能力作為評比內容。由此一來,學生人文素養不僅有效圖稿,語文教學效果也日益多樣化。
言而總之: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來,伴隨著國家對教育的日益關注,腳掌和社會也開始關注學生均衡發展。這種均衡發展不僅體現在知識數量和技能上,更體現在精神層次和人文素養上,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同時積極借鑒同行優秀成果基礎之上,特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岇做出以上探析,以期最大程度推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深入化、持續化和健康化進行。
參考文獻:
1杜英麗;;語文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人文素養的要求[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張祥雲;人文知識視野中的教育探詢[J];復旦教育論壇;2004年06期
3丁松剛;;提升中小學教師人文素養的新途徑--轉"虛"為"實"再化"虛"[J];現代教育科學;2009年02
4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識與人文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年06期
5黃孝玉;;隱藏在思想深處的教育理念[J];教書育人;2007年08期
6任珂;論教育學的人文意蘊[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劉旭坤;在古代詩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肖麗俐;小學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㈩ 什麼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關於「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第一部分「課標性質與地位」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這一表述澄清了大討論最激烈的人文性論與工具性論之爭統一起來,這一新的理念,解決了關於語文教育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
關於工具性問題,20世紀50年代末,全國范圍的極左思潮影響到語文教育,從60年代初開始在語文界展開了一場關於語文課是上成政治課 、文學課 、還是上成語文課的討論,最後,語文界的三位泰斗,也就是後來大家稱之為「三老」的葉聖陶先生 、呂叔湘先生 、張志公先生掛出了「免戰牌」,主張語文課不能上成政治課或文學課,應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這種觀點很快在全國達成了共識,因而確定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基本性質,認為語文學科應該加強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即當時的口號「加強雙基教學」),切實使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培養語文能力,掌握語文這個工具,以適應將來工作和繼續學習的需要。因而,60年代初至「文革」以前,教育部幾次頒布「語文教學大綱」都把工具性定為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對此,「三老」都曾有文章和講話進行闡述,另一位前輩語文教育專家 、全國中語會會長 、建國以來一直參加和主持語文教材編寫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劉國正先生曾說:「語文教學討論的一個重要理論收獲,就是肯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到了「文革」時期,語文教育又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否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語文課本不成語文教材,語文課大量學習當時的報刊文章,學生寫作也是寫極左的「大字報」,語文課基本上成了政治課,整個語文教育亂了套。「文革」結束後,1978年教育部撥亂反正,重新頒布了「語文教學大綱」,重又確定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性質,使語文學科恢復了「語文」的本來面目,語文教學逐步走上了正確的軌道。綜上所述,本人認為,從60年代開始,把語文學科的性質定為工具性,從時代背景看,應該說是正確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的積極意義。近年來,在語文教育大討論中,有人一概否定工具性,說「把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頂為工具性是歷史性的錯誤」「工具性把語文呢教學引上了死胡同」,這種觀點無視歷史的特定時代因素,不作實事求是的歷史分析,起碼是有失偏頗。對此,最近新的「語文課標」重新肯定了工具性,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並且在新編的高中語文課本(第六冊)中專門編入了一篇〈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作者葉蜚聲 、徐通鏘 )。從新的「語文課標」到新編語文教材,澄清了全盤否定語文工具性的模糊認識。
關於人文性問題,在最近這一場大討論中,有些人提出「人文性才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認為語文課的任務應該是通過語言的學習和感悟,培養情感,陶冶審美情操,宏揚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給學生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本人認為,這種新的觀點具有時代的積極意義。本來這種觀點在「大討論」的開始是表述為「語文教學不應忽視人文教育,應該加強人文性」,後來發展到有些人走向極端,把人文性與工具性對立起來,進而全盤否定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人文性。應該肯定人文性是語文呢教學的基本特點之一,語文教學應加強人文性。後來對人文性極端化的認識,在部分教師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曾一時形成了「人文至上」「文學至上」思潮,似乎「人文」「文學」是語文教育的一切,由此而漠視 、淡化甚至排斥對祖國語言的學習和培養讀 、寫 、聽 、說語文能力,致使有些「語文」課成了缺乏「語文」因素的不倫不類的課,以致有人質疑「這是語文課嗎?」
新的「語文課標」,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納了人文性的新觀點,把二者統一起來,在語文教學的發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人認為,這一新的理念,即繼承了語文教育應該使學生切實掌握語文這個工具性打好語文基礎這一傳統的正確觀點,又反映了語文教育應該體現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強人文精神的新的時代觀點,同時,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執一端的片面認識。應該說,這是語文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這一關鍵問題的解決,為語文教育端正了方向,把語文呢教育指向了健康發展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