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語文中,聯想和想像各有什麼作用
聯想是抄指通過某個襲知識點,想到另外的知識點,而這兩著有種潛在的聯系。他可以起到復習舊知識,鞏固新知識,擴大知識面的作用。了解新舊知識點的內在聯系。
想像就是運用語文知識點,運用自己的思維去判斷出新的知識點,也是擴大知識面的一種方式。想像可以培養和訓練我們的思維能力,豐富語文知識。
舉例:通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以聯想到「一年之際在於春,一天之際在於晨。」都是要我們珍惜時間。
通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想像到,如果我們珍惜了時間,以後就不會為浪費時間而遺憾。如果我們浪費了時間,到以後我們就一事無成,到以後就會為浪費時間而遺憾。
聯想是通過某個知識點想到另一個已經存在的知識點;而想像是通過知識點讀發現新的內容。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②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想像是學生創造力的萌芽,心理學研究證明,學齡初期,兒童的心理發展正處於想像力培養的黃金時期,這時候如果採用恰當的手段施以經常性的訓練,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一、利用課文插圖,啟發想像
低中年級的課文中,插圖常常和文字一起組成看圖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等教學內容。我憑借課文插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他們進行大膽想像,盡可能的讓插圖動起來。例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引導學生憑借文字,藉助畫面,展開想像,想一想小動物快樂玩耍的情景,說一說還有哪些「小畫家」?它們會畫些什麼?這樣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再如在教學《從現在開始》時,針對貓頭鷹、袋鼠和小猴子分別做大王時的三幅插圖,我引導學生根據插圖想像貓頭鷹下令後大家怎樣議論紛紛,袋鼠上任後大家怎樣辛苦的練習跳躍,小猴子做大王後大家怎樣歡呼雀躍;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根據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想像當時教室里孩子們的神態、心理活動等。通過這樣的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想像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指導感情朗讀,激發想像。
低年級課文教學要多讀少講。指導朗讀,不僅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更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來。我在教《荷花》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全文優美的基調,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鼓勵學生大膽想像:「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它們都是怎麼樣的姿勢?「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訴大家你身邊都發生了哪些故事?學生有的說:我聽到岸上有人說話的聲音,他們說:「多美的荷花呀!真想採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讓大家欣賞的!而且它以後還可以結成蓮子!」有的說:我聽到風姑娘說:「哇!多麼美麗的荷花呀!讓我再讓她們跳上一支歡快的舞蹈吧!」於是荷花跟著風姑娘一起翩翩起舞。還有的說:我聽到池中水的說話聲:「看!長在我上面的荷花多麼美麗呀!」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令人驚嘆不已。
三、抓住文中空白,豐富想像。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容,留下「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 「疏可走馬」處,巧妙地激發學生展開想像,用創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雪孩子》一課,雪孩子是怎樣救出小白兔的沒有直接表達,給學生留有想像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啟發學生想像,練習說話,體會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寫到「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過了幾天,小鷹學會了飛翔。」 小鴨和小鷹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文中沒有描述,我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補充空白。像這樣留有藝術空白的課文,小學教材中還有許多,關鍵要靠我們教師是否能積極挖掘,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使閱讀教學的課堂,放射出亮麗的光彩。
四、引導仿寫改編,展開想像。
低年課本中有許多優美的兒歌,它們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學生理解詩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遇到他們進行仿寫,展開聯想和想像,使其漸漸進入詩歌的佳境。
教學中,我還就不同類型的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改寫,如:把常見的詩歌改寫成記敘文;科學童話改寫成說明文;根據課文故事的情節,順其自然想像結果進行續寫等等,使學生變復現式的記憶為創造性的發散性表達,讓他們智慧的火花在想像的助燃下燦爛地迸發出來。
五、結合習作教學,培養想像
如果我們能抓住時機讓孩子創造,在觀察的基礎上,以兒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提供想像契機,讓學生組合成新的形象,學生就能在創造中感受成長的快樂。我班的孩子寫《我是一隻小小鳥》《我多麼想有一對翅膀》《海底見聞》《假如我有一隻馬良的神筆》《未來的橋》等想像性作文,創造熱情高漲,寫得竟不肯擱筆,看他們的習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靈氣、悟性和創造力,學生的思維活動進入了最佳的心理狀態。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而想像力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這段話精闢地概括了想像力的作用。想像力是智慧的信使,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想像力的培養,為學生擎起馳騁思維的天空 。
③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小學生也變得來越來自越聰明了,想像能力也越來越豐富了,許多語文老師感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事實上,時代的發展要求老師也要加強學習,在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想像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的一條可行的途徑。訓練想像能力的語文教學中還有其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選入教材的極大部分課文屬文學作品,作者所創設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與想像結下了不解之緣,而教師組織學生閱讀這些作品時,又必須以自己的經驗,憑借想像來還原並充實作品的意境的形象,才能比較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內蘊。至於學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像的配合,才能有聲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現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而加一方面,豐富的想像活動,還能剌激語言的發展。
④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運用多媒體,展開學生想像的翅膀
總所周知,想像是以表象為基本材料進行思維的。有足夠的表象儲存是學生成功進行想像的必要條件。表象越缺乏,想像的素材越少,其想像也就越狹窄、膚淺;表象越豐富,想像的素材越多,其想像才會越開闊、深刻,想像的內容也就越具體、越完善。
那麼,學生儲存的表象是通過什麼途徑得來的呢?來自於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積累。奧蘇伯爾的同化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學習者所學的新知識在學習者頭腦中與其原有舊知識結構同化的過程。在我們看來,這個過程類似拼圖,每一個新知識的習得是學習者找到原有知識板塊中與新知識相契合的拼接處,並進行對接,使新知識成為整個知識板塊的一部分。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就是其拼接處。我們認為,在文學作品教學中,這一拼接處就是與作品形象化描繪相關的語詞在學生頭腦中對應的表象。這些都來自於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積累。
在課文教學中,學生由於自身生活環境和學習水平的局限,使得相關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積累不夠豐富、充分時,就會缺乏足夠的表象儲存,作品中的形象化描繪也就無法與學生頭腦中的表象形成聯系,造成想像的狹窄、膚淺,甚至失真。因此,若想提高學生的想像水平,最根本的手段是增長學生的生活積累與知識積累,豐富其表象儲存,這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課堂教學而言,遇到學生表象不足以同作品中的形象化描繪發生聯系時,就需要設法補充相應的表象。這時的最佳手段就是運用多媒體
⑤ 想像力在學習中有什麼作用
想像力是一種依靠形象進行思維的能力,想像力包括視覺和空間智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許多事實表明,充分利用想像力(包括適度做白日夢)對於記憶知識、組織知識、規劃未來、臨時決策都有神奇的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甚至斷言:「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在本質上和形象思維能力是一回事,前者以後者為基礎,沒有純粹的邏輯能力。抽象思維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只有那些能夠將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相結合的人,才能獲得思維的全面健康發展,並最終在學習和生活上取得成就。
對於學生而言,能夠將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結合起來,是指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要善於利用形象思維,這將有助於把所學知識轉化為層次分明的整體形象。老師善於引導學生利用想像力,對所學的語文知識用形象的方法進行歸納(即一種語文知識的思維導圖)。老師引導學生畫語文知識樹,樹有樹干、樹枝、樹葉等不同級別分別涵蓋了不同層次的知識。這樣,就將大腦里的邏輯性知識轉化為稿紙上的具體形象;又將經過完善補充的更全面更科學的形象反映到大腦里,形成關於這些知識的形象思維,與原有的邏輯思維相輔相成。這樣,語文知識就以非常明晰系統的方式被大腦掌握,自然能夠靈活運用,並且不易遺忘了。
因此,不要將學習看作是一個枯燥的邏輯思維過程,如果你能夠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大膽的運用想像力,這不僅有助於加深你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強化你的記憶,對於提高學習成績是很有幫助的。如何發揮想像力呢?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種方法,總而言之在學習時,要調動起你的全部感官,使大腦的每個區域都活躍起來。這樣的學習不僅有效率,還能平添你的興趣,來盡情馳騁你的想像力吧!
⑥ 想像能力在小學語文寫作中的重要性有哪些
想像力有助於發散思維,同時想像力豐富的人,寫的作文吸引人。
具備豐富的想像力,思維打開,語文肯定好。
滿意請點擊右上角;採納答案。
謝謝誒。
⑦ 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想像與寫作猶如樹與根、水與源之密不可分的關系,想像,是一種藝術的思 維能力,生活中看來平淡無奇的面貌會因想像而充滿了絢麗的色彩;事物看來千篇一律的形狀會因為想像而顯得變幻莫測。缺乏想像的大腦,是乾涸的大腦,沒有想像的寫作,是枯澀的作品。由此可見,作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處處留意,挖掘教材中的訓練點,適時對學生進行各種寫作綜合訓練的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下面就談談我的粗淺看法。 一、文本結合,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課文中很多地方留有藝術空間,讓讀者去想像、揣摩。教學是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然後把自己的理解與想像表達出來。我在教《鳥的天堂》一課時,就有這么一句話: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於是,我抓住了這次契機,這樣引導:這只畫眉鳥在這如同天堂般的美景里,它心情會怎樣?那麼它會唱些什麼歌呢?話一出,學生們熱情高漲,爭先恐後地舉手回答,如:親愛的遊客們,你們覺得這里的景色美嗎?」遊客們,你們好!歡迎到我的家園遊玩,希望你們玩得開心哦!」尊敬的遊客們,我長得美麗嗎?請用你們的相機留住這美麗的畫面吧。」這樣形象、生動、優美的語句出自平時少言寡語的學生之口,我真有點難以置信。這樣在讀中練習,使學生在與課本的對話中自然而然地傾吐了自己的思想,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課堂氣氛也活躍多了。這樣的練習,不僅培養了學生寫作的想像力,而且也使教師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二、從評價激勵,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作文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寫作評價要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慮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情況,以鼓勵、表揚等積極評價為主,對有創意的想像都應該給予鼓勵。作文教學中想像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十分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賞,成年人如此,學生亦是。當得到教師的表揚和激勵時,學生內心會充滿興奮和成功的喜悅,得到的表揚越多,成功體驗越多,學生越容易增強自信心,習作評價時成績好的學生要多鼓勵,和他們分享成功的喜悅;成績差的學生,更應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從而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而對於意想不到的想像,猜想錯了或不完全,教師應給予肯定、贊美,加以引導,絕不能以諷刺、挖苦等手法挫傷學生直覺思維的積極性。教師要善用賞識來鼓勵學生,不斷保護和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十春寒。積極的評價能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釋放學生的心靈,增強自信心。魯迅先生常說:孩子是可以佩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學生的想像之鳥一旦高飛,腦中會浮現出新穎、生動的意象。每寫一次這樣的作文,想像力便得到一次鍛煉,生命體驗便得到一次拓展,創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三、情境激出處,拓寬想像思維 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寫作動機的一種手段,聲音的刺激,畫面的再現,可以使抽象思維變成形象思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學生寫作的情境,使學生有話可寫,在輕松的氛圍中,找到需要表達的內容。 在教學《暑假裡的一件趣事》作文時,我嘗試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聽音想像作文。聲音與人的情感、人的思維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初,在指導學生進行審題,明確作文要求後,接著播放一組聲音,有鳥叫聲、流水聲、知了叫聲、小孩子的歡叫聲、公雞叫聲、鴨群叫聲„„請學生一邊聽、一邊記,自己選擇其中的某些聲音來組合,並結合生活實際,擬出作文提綱,然後根據提綱,把要寫的趣事說具體。這組聲音,又一次激起了學生的回憶和想像,使學生彷彿身臨其境,再次體會暑假生活的豐富多彩,給學生的作文提供了素材。 通過音樂的渲染,以趣引入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內在語言」,不僅使學生輕松作文,還會插上想像的雙翼,在最佳狀態中完成作文。 總之,每個學生的身上都蘊含著豐富的想像力,只有解放學生的手腳、頭腦,善於引導開發,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才能在習作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使習作教學取得量與質的飛躍。
⑧ 語文中寫作手法的想像有什麼作用
寫作手法 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 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課外閱讀 指課本(教材)之外的閱讀內容。不管是課內讀的還是課外讀的內容。
感悟 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 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 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 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 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 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 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 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 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 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 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⑨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像力
早在古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就指出:「想像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力的源泉。」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這正如阿基米德說的:「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撐起來!」
語文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像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也明確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是在聽說讀寫等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則是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
怎樣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呢?
一、課前熱身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因此,我經常利用上課之前的兩三分鍾讓學生做些熱身運動,活躍氣氛,營造寬松氛圍,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想像飛起來,語言活起來。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條波浪線,問學生:「看到這條波浪線,你會聯想到什麼?」學生的回答可謂是多種多樣、應有盡有:可口的方便麵、起伏的高山、歡快的浪花、彎彎的山路、爬動的蟲子、衣服上的拉鏈……真沒想到孩子們的想像是這么的豐富。正如魯迅先生贊嘆的:「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們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要鑽入蟻穴……」
二、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哲學家康德認為:「想像力是一個創造性的認識功能;它有本領,能從真正的自然界所供的素材里創造出另一個想像的世界。」漢字中表意字不少,了解字義的過程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如:學習「沙」字時,我啟發學生這樣記憶:「沙漠里水少。」通過一個階段的示範,學生便能舉一反三了。如:學「甜」,學生能聯想到「舌頭舔著甘蔗真甜」;學「夢」字,能想像到「林下晚上好做夢」……這種根據漢字特點合理聯想的方法既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字義,又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想像力和理解能力。
三、在詞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在教學一年級識字5時,我讓同學們朗讀全文詞串,邊讀邊在腦海里想像與這些詞相關聯的事物。孩子們搖頭晃腦地讀完後,我問他們:「讀的時候,你們想到了什麼?「讓人驚喜的是,每個孩子都能滔滔不絕地說。有的說,他彷彿在一個盛夏,躲在樹下聽著知了唱歌、聞著茉莉花的香味,美美地睡著覺。有的說,自己躲在家裡,看著窗外傾盆大雨、刮著大風、打著雷、閃著電、轟隆隆……這樣,孩子們的想像力在朗讀中,在教師的點撥下,在詞串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培養。
四、在古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例如,《遊子吟》一詩的教學,我藉助課件指導學生反復吟詠,邊讀邊想像詩人准備外出前,看到慈母借著微弱的燈光為自己縫制衣服的情景,通過影象給學生帶來情感上的震撼,體會偉大的母愛,最後發出由衷的贊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課後練筆,描寫母子依依惜別的情景就不困難了。又如《泊船瓜洲》一詩,我引導學生抓住「綠」字,想像春姑娘有一次給江南的原野披上綠裝,讓學生彷彿進入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景象。如此再三誦讀,就不難體會詩人對江南春景的喜愛了。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與詩人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思鄉。
五、立足文本,在課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合理的想像理解意境。學生頭腦中想像的畫面越清晰,形象越具體,對文章內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就越深,比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是,啟發學生通過想像,入情入境,體會到奪橋的「難」,紅軍的「勇」。在「搶時間」和「攻天險」的過程中,可啟發想像:紅軍在白天一邊趕路一邊與阻擊的敵人打仗,到了夜晚還得冒雨行路,飢餓、睏乏,同時山路陡窄、路滑難走,伸手不見五指,是怎樣的情景?英雄們拿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又是怎樣的情景?通過這些想像,同學們很容易從紅軍戰士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在想像訓練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隨之產生、發展。
六、延伸文本,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想像是創造的源泉,想像是發明的雛形。」在教學中,應盡量喚起學生腦中儲備的有關知覺表象,加以加工、組合;再引導學生或延伸故事情節,或補充課文內容,或創造新的自然、社會環境,從而加速他們的再造想像向創造想像的轉化。有不少課文的結尾沒有把事情的結果明確寫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餘地,這就是課文結尾的空白。例如,教學《凡卡》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凡卡滿懷希望把信寄出後,做了一個美夢。是什麼美夢?凡卡的信爺爺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寫錯地址,爺爺收到信後將會怎樣?又如《窮人》一文,文章結尾寫漁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妻子桑娜卻坐在那兒一動不動,這是為什麼?當桑娜告訴他孩子已經抱回來時,他會有什麼表情?會說些什麼?請你展開想像的翅膀,說說漁夫一家今後的日子將怎麼過?漁夫能否把西蒙的兩個孩子養大成人呢?
七、在說話、寫話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想像是創作的原始動力,思維是由想像培養創新的再創過程,發展學生的想像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應不拘形式,隨時點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只有想像力得到了拓展,學生才能開闊思維的空間,使思維的方式更加靈活,才能突破現有單向思維的定勢,才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在實際運用中才會尋求問題的多種設想、方案和結論,達到創新的目的。在一次看圖寫話練習時,畫面上是青蛙、池塘、荷葉,許多孩子都寫了青蛙捉害蟲等,唯獨有個孩子寫道:「青蛙媽媽要生孩子了,青蛙爸爸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著。」多麼富有生活氣息的話!那是孩子的獨特想像,充滿親情、溫馨和童真。
想像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只要我們能夠潛心挖掘教材中的想像因素,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地為學生大膽想像提供催化與導向,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學生就能夠展開暢想的翅膀,翱翔在創新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