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淺談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淺談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發布時間:2021-03-06 08:04:53

1.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新課程實施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然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是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那麼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建議:
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學生在上課前初步理解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及復習學習新知識所要運用的相關知識的過程;它是學生自我探索、思考、質疑的學習過程,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新課的內容,了解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而且在預習過程中,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盡量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作為問題提出來,這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於發現學習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但「課前預習」在老師和學生的腦海里一直是語文課的專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的數學老師往往忽視了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總覺得數學沒什麼好預習的,或者根本不需要。即使有的教師要學生預習,也總是這樣說:「明天要上新課了,請大家好好預習一下。」預習什麼呢?怎樣預習呢?沒有方法交給學生,學生口頭上答應,其實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那麼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呢?下面就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挖掘生活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教學前就要學生通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身邊,並能感受到數學的作用,從而激發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教學一年級《分類》這一課時,我就在課前布置學生們和家長一起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商場里的商品是怎樣擺放的。學生在上課時就能很快地說出「同樣的商品擺在一起」也能說出這樣放的各種好處,這就為分類的認識奠定了基礎。同時,還在課後讓他們整理自己的書包、衣櫃,讓他們感覺分類的重要性。用學生身邊的「情境」呈現教學內容,增加了數學教學的現實性,趣味性,使學生不僅認識到數學課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把生活帶進數學,又把數學帶進生活,而且培養了同學們喜歡數學的情感,調動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能激發出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適當鼓勵,激發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培養預習習慣,要注意激發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具有求知慾望,每個學生都有提高能力的渴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要注意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強化學習需要。如學完了「2的乘法口訣」後,教師適時引導,「同學們想知道『3的乘法口訣』嗎?『3的乘法口訣』又是怎樣得來的呢?要回答這些問題,請同學們預習『3的乘法口訣』。老師看誰預習的最好。」簡單的一句話,往往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有些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出一些非常淺顯的問題,這時教師更要注意,切不可以「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或「這么簡單的問題別問我」等帶有貶義的言語回答學生,而應耐心地啟發他認真思考問題的答案。學生預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動機會越來越強,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而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習的氛圍 。
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服務於生活。為了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作用,增強了學習的目的性,我們在教學過程是就要通過開展實踐性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區中的數學問題逐步感受到現實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前,我就為同學們創設一個購物的情境,在桌上擺一些學慣用具並標上價錢,找兩名同學做售貨員,然後其它同學則用模擬錢幣到售貨員那裡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對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們感到很新鮮,積極性相當的高。通過這一活動同學們知道拿一元錢可以買到哪些東西,同時也學會了找錢,創設這樣的購物情境,讓學生在模仿購物活動中認識了人民幣,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購物活動,使學生在買賣商品的過程中掌握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提高了他們的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二、培養學生課堂上認真聽講的習慣
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邏輯性很強的,內容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的,聆聽老師的講解和傾聽孩子的發言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首先學生要會聽講。上課要聽清老師所提的問題,老師的解題思路,老師所總結的方法,這些一般都與教學的重點有關。課堂上只有會聽,才能會思考。課堂上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自己的思考,更能對別人的回答做出准確地判斷和補充。因為同學之間的思維水平比較相近,有時學生的語言卻能使其更明白。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聽,如「誰聽懂了這位同學的發言?誰願意來解釋一下?」讓學生感受到聽的重要。教給學生聽的方法。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要邊聽邊想別人說的與自己的想法一樣嗎?有沒有補充?他的想法與你的不同在哪裡,重復一遍,再

2.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什麼是習慣?對於小學生來講,習慣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的,進專入學校後的學習習屬慣則需要我們教師的培養。這也就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在教學中,在學生們的學習中引導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們順利進行學習活動的保證,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大有好處。下面淺談幾點我的看法。

3. 如何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進行培養

對於數學來說優秀的邏輯思維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必不可缺的,一個好的習慣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成功的關鍵性,接下來小編就把自己的學習習慣告訴大家

工具/原料

糾錯本
一顆堅持不懈的決心
方法/步驟

習慣要從小養成,剛開始可能會很難堅持,萬事開頭難大家千萬不要放棄,如果長期堅持下來,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首先要培養自己對數學的愛好,如果你不喜歡一個東西長期下來對這個東西積累的煩感會讓你從此以後與它無緣的,其實學好數學真的是非常的重要,你總不能以後連個賬目都算不好吧,還有數學中的概率對許多的炒股人士都非常的重要,所以說學好數學真的很重要

凡事都要有計劃的來,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每天除去學校布置的數學作業再買一些習題和卷子,剛開始每天規定做20道題和一張或兩張的卷子(當然這是學校作業多的情況下),如果作業少可以規定在50道題和五張卷子左右,時間長了慢慢往上增加,不要覺得這些就很多了,小編以前身邊就有一個學霸每天都是做一千道習題和兩套卷子左右而且還是還保證基本上全對的情況下,不過凡事都要先慢慢來

數學必不可少的就是做大量的題型,但是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准備糾錯本,把每次的錯題都抄下來,如果覺得麻煩可以把卷子粘上去,如果這道類型的題經常錯的話一定要多練這個題型的題,當然不要覺得糾完錯就沒事了,還要經常的看糾錯本,有事沒事就拿來翻翻

合理的安排做題時間,千萬不要在一道題上浪費很多時間不然到了大考上很容易寫不完卷子的,每天練題的時候增加速度和效率,學霸一般都是在100分鍾的考試里一個小時的時間基本上就寫完了,剩下的時間一定把題認真仔細的檢查幾遍,尤其是後面的大題每一個步驟都要很注意不然很容易失分的

上課的時候千萬不要走神,不然數學你前面的不會到後面就更難了,一步錯步步錯的道理希望大家可以記住,有不懂的地方及時的請教老師或同學,對待數學一定要嚴格到一個符號,把每道小題都當做是一個大題來一絲不苟的完成,做完一定不要忘記了檢驗。這些都是小編在初中的時候的習慣,希望可以對學妹學弟們有些幫助

END
注意事項

做完題一定要檢驗
對待數學一定要一絲不苟

4. 如何培養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

習慣,顧名思義是指由於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並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付蘭西斯.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但願人們能盡可能培養起良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所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的目標之一。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在小學,使學生學好數學,培養起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教數學知識,教如何學數學知識,而且還要教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談一些點滴體會。
一、培養良好的數學課堂習慣
一節數學課上得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課堂習慣。因此,我每接一個新班,都會先培養學生聽、看、想、說的習慣。
1、聽、想、說相結合,具體做法是:(1)要求學生聽要入耳,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聽同伴說。(2)要求學生一發現問題就應積極動腦,教師及時給予學生恰當的鼓勵評價,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3)我經常口述口算題、應用題,學生直接說得數,找條件、問題和數量關系。(4)當學生發現問題或教師提出關鍵問題時,我都會組織學生分小組議論、討論、爭論等多項交流活動。
2、看、想、說相結合,現在的數學教材,大部分是來源於學生熟悉的生活圖文。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觀察權,不要以「講」代「看」。學生能通過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認真看、想、說。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讀題、審題習慣
讀題是審題的前提,審題是正確解題的關鍵。學生在解題中出現的許多錯誤,往往並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識,而是缺乏必要的讀題、審題習慣和審題技能。要提高作業正確率,必須下功夫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看清題目要求再解題的習慣。每教一新課例題,教師都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練審題,在學新課的同時學會審題方法,養成審題習慣。具體做法是:
1、把題目讀正確,讀題時應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2、會解釋題目中每一句話的意思。
3、會用自己的話復述題目的意思。
例如,教學二年級的一道題目是:學校舉行跳繩比賽,小麗跳了50下,小明比小麗少跳了14下。小明跳了多少下?小麗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我先讓學生自己認真讀題,然後用自己的話解釋題目中的每一句話的意思,並分析題意。我適當提問、引導學生理解題意:這道題講了一件什麼事?「小明比小麗少跳了14下」,這句話中的「少」是指誰少,少多少下?那小明跳了多少下,該怎樣列式計算呢?……學生就根據我的提問逐步解釋了題目中的每一句話。
學生通過讀題、審題獲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識,有利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 、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並不是他們不會做,而是因為粗心大意、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保障。在教學中,我的具體做法是:
1、學生每天堅持練「一式二解三計算」
所謂「一式二解三計算」是指一道文字題,二道解方程,三道計算題。學生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分小組做,做完後小組成員聚在一起,一起批閱、討論、指出彼此的優缺點、總結吸取的教訓等等。在這一環節,我特別強調學生要大膽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認真聽別人說。
2、認真書寫和計算
在打草稿的時候,字總是很大,並且很不整潔,這可以導致計算時的錯誤和後期檢驗的問題。本人在讀小學四、五年級有過以上經歷,後來初一時在班主任的嚴格整頓下才有現在認真書寫和計算的習慣。
解題時要認真書寫,教學生解題時要書寫整潔,格式規范。學生在作業、練習的書寫一定要工整和規范,格式、數字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都要規范。除了規范書寫,還應保持書寫清潔的習慣。草稿要像正式答案一樣,一律寫在作業本上,做到草稿不草,豎式排列有序,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書寫習慣。
3、培養學生心算的能力
無論是口算還是筆算,在計算過程中都需要心算能力。例如口算13+9時,先心裡應想好3+9=12,再算12+10=22。豎式筆算是由若干個口算組成的,特別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需要記在心裡的數就更多了。有些同學心算能力較差,這些地方就很容易出錯,因此在教學中要進行一些相關的適當練習。如:我要求學生每天晨唱時堅持5分鍾的搶答練習。(由一名學生到講台前出示口算題目,其餘學生進行搶答練習。)
四、引導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
能對自己的學習作出評價,是一種高水平的學習。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習慣,有利於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及時進行反思,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那麼,如何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習慣呢?
1、教會學生驗算
驗算是檢驗計算的結果是否合理。我要求學生在計算之前先估計結果的大致范圍,如:在計算1985x4時,先估計結果應接近8000。若你的結果比8000大或比8000小得多,那你的結果一定錯了,應查找原因重新計算;還要求學生聯系實際判斷計算結果是否合理,如:「講台的高是80( )」,在括弧里填長度單位。有的學生填「米」,有的學生填「厘米」,還有的學生填「毫米」。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判斷,很顯然填「米」和「毫米」是不正確的。講台怎麼可能是80米或80毫米呢?檢查後發現,老師的身高2米不到,不可能是80米那麼高,也不可能是80毫米那麼矮;學生還應利用加減關系和乘除關系進行驗算。
2、教會學生改錯題
善於從錯誤中學習也是一種能力。指導學生對自己作業中的錯題分析並登記錯因,認真改錯,是培養學生自我檢驗和自我評價能力,提高作業正確率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判斷正誤,自我檢驗自我評價的習慣和能力。如口算的家庭作業,可由教師指定范圍和數量,由學生自己選題,自己計時,自己口算,自己用筆算檢查訂正。每學完一個單元,學生可根據錯題情況評價自己該單元學習的成績和問題,確定自己復習的重點。要求學生做題時認真仔細,獨立完成,不依賴別人,不弄虛作假,做錯了也要錯個明白,學會真本事。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習慣的培養卻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才能逐步形成使自己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因此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持之以恆,學生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就一定能形成。

5.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常言道: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好習慣,長大將會有好的品行。《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在小學,使學生學好數學,培養起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就談談在教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如何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分析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現狀,對症下葯目前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著許多不良習慣。如一些學生不愛預習,一味依靠教師,缺乏自主學習的精神;寫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跡很難讓別人看懂;添字、漏字、錯字、漏掉數字或運算符號、點錯小數點,也常有發生。有些學生計算粗心大意、經常出錯,計算後也不檢查驗算。有些學生做作業不善於獨立思考、愛抄襲別人的。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作業中做錯的題目,不找其原因,及時糾正,二是走馬觀花、一帶而過。二、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課堂前置,將課堂上要學習的知識提前讓學生知道、了解、學習,這就是預習。可有些學生只將新內容看一遍,知道下次要學什麼,就是預習了,把接受新知識的希望寄託在老師的身上。為了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在教學中我將課堂知識前置,每天新課預習要求有三,其一,閱讀數學教材,將例題讀通、讀清、讀懂,其二,談談我們的收獲,我知道了要寫出答案,其三,要試著做後面配套的習題,其四,我的疑問困惑是什麼?檢測方式:先出幾道本課的檢測題,讓學生試做,有多少人做對,有多少人做錯一目瞭然,問題處在和地方也暴露出來了,針對問題以及預習中學生的疑難才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才能在錯誤中找到根源,在疑難處點撥達到畫龍點睛之效,也給學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並且不僅知道什麼樣是正確的,還能知道什麼樣就會錯誤,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效,同時,當堂糾正預習中的錯誤以加深理解,鞏固強化知識。課堂的精講,勢必會給學生留下多練的課堂空間,所以迫使學生在課前學習,養成預習的習慣。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運算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而運算的准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體的正確與否。在作業與考試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做錯題目的原因不是不會做,而是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如在計算中有的是把運算符號看錯:在文字中由於數量關系復雜,不僅層次多,而且一些表達運算順序的名詞術語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視,致使學生造成解題差錯;在應用題中由於數量關系沒有仔細分析,造成數量關系混淆,列式錯誤。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在學生解答應用題時,首先要讓學生仔細讀題,初步了解題意。讀題是了解題目內容的第一步,也是培養審題能力的開始。然後仔細推敲字、詞、句,准確理解題意,在這個基礎上再列出算式計算;還有,在作一些計算題目時,我要求學生不要馬上就進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簡便演算法,估算一下大約等於多少。這樣,既提高了做題的速度,又提高了計算的准確性。通過審題訓練,可以養成認真嚴謹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的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四、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變得活潑了,膽子大了,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都敢於提問,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是,我們卻常常看到這樣的鏡頭: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完時,旁邊的學生卻高高的舉起了手,大聲嚷嚷:「老師,我來,我來……」當教師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餘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的嘆氣起來,垂頭喪氣,根本顧不了聽講;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旁若無人的干著自己的事……凡此種種,不由得人深思。自古以來,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和品質一直是我國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無不強調「聽」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躍的數學課堂里,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的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新的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促使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因此,在教學中要明確目標,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回答,並在教學中仔細觀察,及時對認真聽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加以強化,而對於不認真的學生及時給與糾正,必要時還給與適當的懲罰。這樣,學生學會了傾聽,學習也主動了。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言,在聽的過程中更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總之,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這樣,會對自己的人生之路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會對人的全面素養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學會傾聽,也就學會了尊重別人,學會了真誠處事,學會了關心,也學會了與他人合作。五、培養學生認真獨立的完成作業和自覺檢查的習慣在學生的作業中最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我認為良好的作業習慣應該包括:態度認真、及時檢查驗算、書寫工整、獨立完成、富有創見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低不僅僅是體現在對問題的分析與解答,還體現在對解答過程的反思和檢驗。由於學生缺乏良好的檢驗習慣,經常事後後悔,我們習慣把這種現象稱為馬虎,其實是學生能力素養培養缺失的體現,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略這方面的訓練與培養。所以,在平時的作業中,對於一些字跡潦草的學生先進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話,只能進行適當的懲罰。不要過於相信學生的檢驗能力,每個問題的檢驗方法往往是有多種。解方程、脫式計算、填空等的檢驗都要經常帶領學生進行回顧,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驗。如:對應用題的檢驗學生是非常困難,然而檢驗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教師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檢驗應用題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檢驗的好習慣」。所以,結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檢驗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把檢驗作為學生解答問題的必要步驟長期堅持下去,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養成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而且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評價能力,通過對解題過程的反思,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縝密的思維品質。總之,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習慣只能在學習中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要更新觀念,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選取最能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教學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教學習和思考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使學生不但學會(知識)而且會學(知識)做學習的主人。

6.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

廖琴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多數小學生的學習成績相比較其他學科,如語文、音樂、美術有所落後,學習效果不好.數學是一門重要學科,學好數學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教學規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本學科的特點去教學生,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從以下幾十方面做了簡單總結,闡述如下。一、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教師在強調教學任務的同時,往往會關注那些學習好的學生,然後根據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來設計和實施教學.這種置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於不顧。「一刀切」式教學,背離了教學的因材施教原則,損害了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礙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學生由於愛好、性格、學習能力存在的差異,不可避免出現學習上的差異,教師應立足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全面把握學生成長的各個要素,採取個性化的教學指導策略,施以不同層次的教學.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全體學生得到發展.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任何一位學生都潛藏著無限的發展可能,教師應引導並幫助他們把潛在的能力變成現實的水平,促進學生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充分發展. 首先,對學生進行分層,確定實施何種教育.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感等狀況做綜合分析.如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教師懂到心中有數,找出不同的切入點.當然,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進行調整. 其次,教學目標分層.我們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目標.讓他們能夠摘到「果子」.發展目標針對學習優秀的學生.中層目標針對大部分學生,基本目標針對學困生.教學目標的分層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差異.1、在提問時.對優秀生要求有一定難度;對中等生側重知識的運用、理解;對落後生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2、在例題許櫻時,對落後生就一題一解,中上等生是一題多解3、在教學評價時.尤其對落後生不要用諷刺挖苦的語氣,以免傷害他們的心靈,使他們缺乏學習的自信心,要給予鼓勵和表揚.耐心地教育和幫助學生,哪怕取得些許的進步也要及時鼓勵,讓他們有學習的自信心.二、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師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多維角度去審視學生,構思教學,做到「以人為本」.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真正有所收獲.思想升華.素質教育強調的以人為本並不單指學生考了好的分數,而是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出實效,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果顧此失彼,學生一時取得了成績,但是,沒有正確的學習認識.或者對學習不感興趣,從長久來說學習效果是不能保持的. 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是外因,學生是內因,教師的教要通過學生的學來起作用.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通俗講,只有學生自己學進去了,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如果學不進去,教師教得再認真,仍然是無效的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反思如何來定位自己和學生的角色了. 傳統的教育是灌輸式的教學,課堂圍繞教師展開,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教師的教主宰了學生的學,學生過分依賴教師,成了學習的配角.學生學到了多少.是否理解了,教師不關心,只要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記住了,作業做完了就萬事大吉.小學生從小接觸這種被動式的教育,只能感受到學習的負擔和枯燥,尤其是數學學科的教學.學生學習自然沒有積極性,學習效果不理想了.所以,要提高學習成績,教師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角.自己做學生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傳授者與灌輸者.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認知,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促進學生形成有意義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自我學習、自控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理想,為適應未來的「學習化社合」所必需的「終身學習」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三、讓學生學會學習 教學不僅是教,還要研究學生如何去學.大多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並不是不努力、不認真,而是學習方法不到位,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掌握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得有成效. 1.課前預習.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學生在預習時.會對新知識有所了解.在教師講解時,會回憶預習中了解到的知識,自己在預習時沒有理解的知識會成為課堂關注的部分,而專心聽講.主動而又重點地學習,節省了不必要的講授時間,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肯定存在不同的問題,讓學生把這些問題記錄下來,並在每節課學習之前進行匯報交流,可以讓學生明確本節課應該重點學習的方向.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課堂聽講.課堂數學是主要的學習途徑,所以要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對聽不懂的地方要記下來,課後問同學或者師.一定要解決掉學習上的攔路虎,否則會影響以後的學習.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一節課做下來很難能夠集中精力去聽講.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學生,吸引他們,不讓學生思想開小差. 3.課後復習.課後復習是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環節.首先,課後復習是對課本的回讀.上完新課,教師要鼓勵學生再次閱讀數學課本,回顧所學內容,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進一步理解書本知識,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在閱讀中探討.有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讀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來共同討論.使書本知識得到鞏固和延伸,真正使學生由「讀會了」數學課本發展到「會讀」數學課本.其次,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要學會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歸類整理,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總之,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檢驗教師教學的最直接的表現.教師也可以藉此認知教學策略的對錯,進行及時調整.我們要不斷研究和總結、完善教學工作.從學生學習的多方面去尋找與學習效果有關的因素,懂到合理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閱讀全文

與淺談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