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教材改革

小學數學教材改革

發布時間:2021-03-03 19:04:05

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存在什麼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主要反映在課堂教學上,教師為了敷衍,盲目的教學,只把知識說出來就完事了,對於別人能否記得住,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完成教材的任務,並沒有照顧到學生的學習任務。而教學目標的明確。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做到的最基本要求。雖然從表面上看,教師按時完成教學內容,但這樣卻沒有完成完整的教學任務。教師的任務,不僅僅只是完成教學內容,不僅僅只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應該教會學生要怎樣去學習,再從大一點的角度來看,則是要教會學生做人。 (2)教學方法不得當。
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內化的過程,所以需要一定的情景。一般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往往注重的是怎樣教,而沒有去考慮學生怎樣學,而教師只注重教的做法,就等於直觀的把內化的過程變成外化。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有時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說得很好,會算不等於會說。但教師非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說上,似乎學生懂不懂不重要,只要會跟著應和就達到了教學目標這樣一來,往往是放著大把的時間不讓學生去實際的解決問題,而去練習說理。再加之,部分教師為了追求形式上的時髦,硬生生的將別人的方法搬到自己的課堂中,其效果可想而知。

Ⅱ 東莞市小學數學教材是新課標改革版本的嗎

按理說,應該是。

Ⅲ 小學數學 新課改的內容是什麼

*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理念概要
1.課程改革總體理念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
2.「大眾數學」理念(第1頁)
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三性: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遴選有價值的,淡化少價值的,剔除無價值的數學:概率統計被認為具有很高的價值,作為單獨的一個基本部分,是課改的一個創舉.「隨機數學概念」的重要性得到了文件的認可;算術應用題中矯揉造作的部分,平面幾何的公理化體系,過於2的證明是少價值的;乘數與被乘數的次序、繁分數等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大眾數學,非精英數學:總量減少,貼近日常生活,適應社會需要)
(上面兩個「人人」改為:人人多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材施教,以學生發展為本
承認個體差異、最大限度地獲得發展)
3.數學觀的轉變(第1頁)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
數學有多重價值(第1頁):
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
對培養人的能力有獨特作用……
是人類的一種文化……
是人類生活的工具、用於交流的語言、能賦予人創造性、是一種人類文化。
4.課程理念體現在學習內容上(第2頁)
(1)選取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2)內容的編寫與呈現要有利於學生的一般發展與個性發展。
有利於開展多種數學活動: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交流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符合學生生活經驗、興趣、學習能力,倡導教材的組織方式: 「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
5.課程理念體現在學習方式上(第2頁)
(1)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2)學生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6.課程理念體現在教學活動中(第2頁)
(1)教學活動要以學生以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為基礎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
(3)開展全面的教學——學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和數學活動經驗
(4)實現教師角色轉換——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7.課程理念體現在教學評價中(第2頁)
(1)評價目的——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激勵他們的學習、改進教師的教學
(2)評價目標多元化——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習水平,也要關注在數學活動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以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不等於考試,考試也不等於書面測驗。
多種評價形式: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考試評價、質性評價等,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項目活動報告等
(4)評價內容全面——對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數學能力發展做出全面的、客觀的表述
8.數學新課程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1)體現在課程內容上
(2)體現在課程實施中

Ⅳ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經歷了哪幾次改版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
級(上冊)於2001年4月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專家對這套教材給予很好的評價。進入實驗後,也受到實驗區廣大師生的歡迎,連續四年的樣
本班抽測,學生做題的正確率都在90%以上。但是,隨著我們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對於情境創設與模型建構、知識技能與過程方法、學生探索與教師引導等相關因素
關系的處理的體會日漸深刻,回過頭來審視這冊教材,感覺在教學素材的選擇、教學內容安排的層次以及數學活動線索的提供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於是在廣泛徵求專
家、教研人員特別是一線實驗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對部分教學內容作了適當調整和修改。現就這冊教材的修改以及修改時的考慮,作如下說明。
一、關於起始階段數學思想方法教學內容的修改
在學習數學的起始階段,讓學生感受觀察、數數、比較、分類、認識方位等基本的、一般性的數學思想方法,對於今後各領域的數學學習都能起到奠基作
用,因此原教材在前四個單元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
置」是必要的。但是原教材有些教學內容失之過淺,例如比物體的大小,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有些教學內容失之過深,例如辨別復雜的情境中人或物的位置關系,
學生難以形成清晰的認識。另外,學生的數學活動安排得偏少,課時安排太多,使得課堂鬆散。
「數一數」把第4、5、6幅小圖下面的圓點去掉,增加了學生自主探索的內容。這樣,在學生觀察情境圖整體畫面並數出各種物體的個數之後,就可以
組織三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來表達觀察的結果,一是從前三幅小圖中發現可以用畫圓點的辦法表示物體的個數,二是運用這種辦法表示第
4、5、6、9幅小圖物體的個數,三是按第7、8、10幅小圖中圓 點的個數到情境圖中找實物。
「比一比」精簡了教學內容,去掉了「比大小」,由2課時改為1課時。此外還作了三點改動。一是更換了例題素材,由廚房情境改為學校一角,使可比
的內容更豐富。二是突出了比較方法的探討。例如,把兩根跳繩並排放,一端對齊看另一端,比出哪根跳繩長;又如,讓兩位小朋友背靠背站在同一平面上,比出誰高。三是安排了同桌比鉛筆長短,幾個同學按 高矮排隊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

PS:總是說什麼什麼題目太難了,把去掉,可是考試的時候總是會考。

Ⅳ 小學數學教法改革的趨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數學交流和合作,在學習中非常重要,特別是數學思想的表達,把自己的思想以某種形式表達出來,我認為最直觀的是語言,只有當教師的教學語言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導,教會學生學會表達、善於表達、勇於表達,學會表達是很重要的學習要積極主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同伴的交流,有益於知識的理解,接受和消化。所以教師應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現就好提高數學課堂的語言藝術,談談個人的認識與體會。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信息載體。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教師語言的情感引發著學生的情感,所以我們說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有人說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這話不假,因為課堂教學既要依賴於科學理論的指導,也要講究一點與人溝通的藝術,畢竟教學不是教師一廂情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這就是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課堂調度能力,那麼,具體來講主要包括:(l)要具有數學教學設計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前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數學學習的不同需求,以及對數學學習的情感狀態等。同時要分析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處理並開發課程資源,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安排學生參與一定的數學活動。(2)教師要有營造良好學習氣氛的智慧和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要從以往完全由教師講解例題,學生模仿、練習的傳統方法轉變為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教師的責任主要就在於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良好的學習氣氛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基礎上,因此要求教師要尊重、熱愛、了解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積極與學生溝通、合作,靈活機智地化解與學生之間的矛盾。(3)教師要有應變能力即教育機智。在教學中會出現一些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情境。對這些課堂中突然出現的問題,教師要能迅速作出判斷,並及時加以解決,決不能敷衍了事。同時,教師還要認真觀察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組織自己的教學。這些都需要教師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夠很好的處理。記得前不久聽了一節課,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是,效果不佳。因為這節課不是學生跟著老師走,而是老師被學生帶動,最後變得思維混亂,不知道在講什麼了。我覺得在這節課中,教師沒有很好的運用語言藝術,同時教師的教學機智也不夠,教師應當用語言引導學生集中精神,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引起興趣,回答老師的問題,從而使課堂進入有序的、積極的程序中。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出色的教師,做一名學生喜歡,一上課就讓孩子們思維活躍,目不轉睛,小手高舉的教師。最成功的教師對學生講述的任何東西,不論是50分鍾的講演還是2分鍾的解釋,均是談話而不是表演。他們與學生互動,激勵並且允許學生之間互動。一名數學教師,如果能將語言藝術與數學學科特點巧妙結合,一定會給課堂教學創造精彩瞬間,傾注生命活力。為了努力達到這個目標,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語言藝術素養,精心設計數學教學語言,悉心改進教學評價語言,使自己的語言能很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一、努力提高語言藝術素養(一)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什麼是語言表達能力呢?簡單點說,語言表達能力就是指教師進入課堂後,能迅速連貫、有條理地表達有關信息,使學生立即進入思維狀態的能力。一個前言不搭後語,思維混亂,詞語貧乏,死板教條的教師是不能引起學生注意和思考的。作為教師想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唯有多讀書來豐厚自己的語言積累,讓語言表達來證明讀書的有益了。(二)循序漸進訓練數學語言的敘述能力掌握數學語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師要經常有意識地進行有順序的描述過程、概括結論、說明思路,善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課堂上的語言應簡潔,要干凈利索,重要語句不冗長、要抓住重點,簡捷概括。通過恰當的生動比喻、通俗的語言,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教給學生豐富的數學素養,以便引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以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獲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三)不斷錘煉自己的課堂語言有了好的積累,還不行。要多說,且要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練,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胸中的千言萬語總是很難表達出來。這也是有的,這就要靠教師平時不斷練習。剛開始上課時,明明課堂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備,可是一到課堂,發現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夠,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不出來,常常一個要用很多句話來解釋,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這也讓我苦惱了很長時間,隨著教學經歷的增加,也比剛開始好很多,這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積累經驗,相信吸要多加練習,就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總而言之:教師語言藝術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量變而引起質變的過程。二、精心設計數學教學語言(一)數學教學語言的設計要嚴密、准確,具有科學性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偏重於理性知識傳授的學科,它具有嚴謹的知識體系、抽象而簡潔的表達形式。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鑽研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嚴密而又准確地設計教學語言。所以教師應該學會用准確、科學的數學語言回答各種數學問題。學生在課堂上語言有了問題,教師要及時地糾正和加以說明。課堂教學是知識內容和其語言形式的統一表現,知識的科學性決定了語言的科學性,所以科學性是各科教學課堂語言所具有的根本屬性,而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又有自己獨特的內涵。斯托利亞爾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的教學」,因此數學教師的語言要在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上下功夫。長期以來,由於受數學的所謂「邏輯嚴謹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偏重邏輯演繹,誤以為「精確、嚴謹,符合邏輯要求」的語言就是唯一科學性的數學教學語言。實際上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應針對學生的特點,既要講究嚴謹的邏輯演繹,又要適時的穿插能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想像、猜想、類比、歸納及洞察領悟等活動的非邏輯的語言,從而使學生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數學,積極主動的去發現數學和創造數學。數學教師對定義、定理的敘述要准確,不應使學生發生疑問和誤解。教師要做到如下兩條:一是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自己有個透徹的了解,比如「整除」與「除盡」、「數位」與「位數」、等如果混為一談,就違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師講「圓錐的體積等於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條件;有的教師指導學生畫圖時說「這兩條平行線畫得不夠平行」、「這個直角沒畫成90°」等,就違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最小的整數就是0」之類的語言錯誤就在於以偏概全,缺少准確性。二是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授課,不能用生造的土話和方言來表達概念、法則、性質等,比如,不能把「垂線」講成「垂直向下的線」,不能把「最簡分數」說成「最簡單的分數」等。教學語言要嚴謹,除了具有準確性之外,還應有規范化的要求,如吐詞清晰,讀句分明,堅持用普通話教學等。簡約,就是教學語言要干凈利索,重要語句不冗長、要抓住重點,簡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要准確無誤,不繞圈子,用最短的時間傳遞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師「口頭禪」太多,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破壞了教學語言的連貫和流暢,甚至發生有學生上課專門統計教師說「口頭禪」的次數,語言重復,拖泥帶水,浪費了課堂有限的時間,影響了學生表現自己的積極性。(二)數學語言的設計要形象、生動,具有啟發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並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簡潔、形象、生動、富於兒童化的語言,不僅能給學生以美感,還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審美情感體驗,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生在認識了大於號和小於號後,教師用一幅簡筆畫,並念到:「大於號、小於號再加一個等於號就是一張臉(讓學生邊念邊動手畫)」。形象化的語言概括出了大於號和小於號的區別,符合學生的審美情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語言雖然可以傳遞各種數學信息,但若沒有手勢,課堂教學就象運轉機械一樣冷漠死板。在課堂教學中,手勢使用得當,可以增強語言力度,強化要傳授的數學知識,給課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畢竟與舞台不同,應強調自然和真實,無須刻意追求某種形式,不過應該遵循下面的原則:1)不要過多地重復一個手勢,以免學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筆直地扶在教台上裝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撓腮,轉移學生的視線。3)不要把手勢結束得太快,以免學生感覺突然。4)要保持手勢自然、適度,達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動作,不要太誇張、太過火。例如,在學習十以內的加減法時,手勢的運用就顯得相當重要了。首先要學生熟悉十以內數字的手勢,要達到老師一報數字,學生就能很快反應用手勢做出。然後開始練習簡單的數字加減法,比如五以內的。枯燥的講述太乏味了,在動手與動腦的結合中,使學生既快樂,又學得了知識。實踐證明,這種教法在實際當中非常的有用。低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動手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思維能力。我們平常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大多隻注重說話及黑板等教學用具、教學媒體的運用,似乎不太重視教學中的肢體語言。其實肢體語言在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有研究資料表明,在信息的傳達中,說一句話,詞語只表達了百分之七的內容,聲音佔百分之三十八,餘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則來自說話者的姿態、表情和動作這些肢體語言,所以肢體語言在教學中顯得非常重要。更為重要的是它還負載著許多新的教學思想。課堂上肢體語言大致有眼神和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身體姿態、肢體接觸等,合理地運用它們,具有不凡的教學意義。眼神和面部表情是重要而又便捷的傳遞信息、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肢體語言。有人總結了這樣一個公式:流利的口語+「身」情並茂的肢體語言=口語表達的新境界,這話不無道理。確實,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肢體語言是輔助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彩屏,教師應充分利用它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詮釋自己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完成時代賦予教師的神聖使命。(三)數學語言設計要幽默、風趣,具有藝術性教學幽默,既是一種教學藝術,也是一種教學機智、教育風格。幽默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提高思維的質量,課堂教學的幽默,應和深刻的見解、新鮮的知識結伴而行,教給學生理智,學生會產生會心的微笑,獲得美感享受。教學幽默語言是教師聰明才智的表現,它能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縮小師生間心理差距;益智明理,能引起學生興趣,啟發學習動機,改善課堂氣氛,有助於培養學生開朗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等等。運用幽默的語言藝術,應該是高雅的,優美的,幽默決不是淺薄的滑稽逗笑,也不是嘩眾取寵,更不是低級趣味,它是在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基礎上的一種深入淺出的言語策略,是教師語言修飾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師個性傾向的一種折光。通過評價,既可以評定學生掌握已學知識的水平,又能提高學習能力,擴展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更有利於學生完善自己的意義結構。教師在課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況時,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理智,動輟對學生發火訓斥,其弊端是眾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語言來處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樣。三、悉心改進教學評價語言(一)積極肯定課堂上,對於相當一部分能夠做出正確或基本正確回答的學生,可採用積極肯定的評價語言,如用「你回答得很好」、「你歸納得很全面」、「你分析得很透徹」等語句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而對於那些有創造性答問的學生,除了給予肯定外,還要對其勇於思考、探索的學習精神大加褒獎。這樣既是對回答問題學生的鼓勵,又會激發全班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傑絲•雷耳曾說過:「贊揚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哪怕是微小的優點,不管是熱烈的鼓掌、熱情的喝彩,還是教師只言片語的贊美、微笑點頭的認可,對學生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記得一次做完習題,學生給我檢查,我說了一句很好,她很高興的回到坐位,並向其他學生說,老師說我做的好,只是兩個字的表揚,沒想到起到這樣的積極作用,這讓我感觸很深。還有一次在上課時,問了學生一個偏難得問題,有的學生不說話,可是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不知道,我還記得當時,我並沒有批評這位學生,而是鼓勵他,並且表揚了他,說他很勇敢而且很誠實,大家要向他學習,這名學生後來變得非常活躍,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數學教學語言應力求親切,富有情緒。數學語言是師生雙方傳遞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載體,親切、感人的教學語言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最能喚起學生的熱情,從而產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講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對待學生,語言都應親切,富有情感。許多專家也認為:智力源於情感,情感支配智力。對人的成功而言,情感智力比通常的心智活動的進行和智力水平的提高,更具有積極的意義,這是其他任何語言所無法替代的。對待任何學生都應如此,尤其是那些本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就不大的學生,如果教師再用刻薄的言語進行批評,他們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嚴重傷害,上進心也受到破壞。我們要盡量引導、鼓勵他們,及時肯定他們對於事物的評價,同時要創造各種條件,讓他們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如果教師對學生所取得的一點小小的成績不給予正確的評價,那也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二)啟發指導這類評價語言適用於對問題回答不完整、不全面或有缺憾答問的評價。由於學生的知識面窄、理解與概括能力不強、分析問題角度單一等,回答問題時常常顧此失彼,不夠嚴密、周全。因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回答正確的內容予以肯定,然後用「如果……就更……」的句式點撥。如學生回答內容正確,但是重復且缺乏邏輯性,可以評價說:「回答基本正確,如果注意認真組織語言,用簡單明了的話作答就更好了。」有的學生在急於表述觀點時,會出現語速快而導致前後不連貫等情況,此時教師不妨這樣評價:「你講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語速放慢一點,其他同學聽得就更清楚了。」如果出現不敢舉手發言的學生,教師應當從側面鼓勵:「你看,很多同學把心裡那個膽小鬼打倒,舉起手來了!」有的學生表達時,由於緊張一時語塞或說錯了,則可以這樣緩解鼓氣:「別急,再想想,你一定會說好!」「開動你的小腦筋去想一想,說錯了沒關系,老師喜歡肯動腦筋的同學!」用委婉的語句指出了學生答問中的不足,學生不僅樂於接受,而且在今後的學習中會更加註意,其他學生也能從中受益。另外,還可以用「追問」的方式指導學生繼續思考作答。因為教學中,有很多學生似懂非懂,甚至不懂,這時教師就應充分發揮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利用「追問」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學生完全問明白,讓那些不懂的學生聽明白。例如教師在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時,學生對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信時,就馬上走到他的面前,用手拍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撫摸他的頭說「沒關系,大膽的說,你很聰明,這個問題一定難不倒你。」這樣評價,既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見,又保護了他的自尊心,還培養了他自信的個性品質,更能使他感到親切,把師生關系定位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激勵他自主探索、勇於創新的興趣,對全體學生來說也是一種鼓勵。學生只有在寬松、愉悅、不斷獲得鼓勵的環境之中,思維才能變得活躍,解決問題才會標新立異。語言還可以與眼神相結合,眼神的變化,可傳遞無聲的信息,維系著雙方思維的感知通道。例如,教學中如果遇到內容的不同敘述方式,問題的不同解答策略,應用的方法多樣化等問題。教師就應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嗎?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並同時用眼神不時的對全體學生掃描說:「老師相信你們能自己想出法來,請試一試!」這樣使每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是教師的「注意中心」,而不是「被冷落的人」,讓學生在親歷中感悟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促使學生有更大興趣去探求新知的奧秘。同時,教師可以用嚴厲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評課堂中的違紀學生,同大聲訓斥相比,這種無聲的批評學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響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另外,語言也可以與表情相結合。人的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緒體驗的外在表現,它蘊含著大量的情感交流信息。在課堂上學生都喜歡教師面帶微笑地面對他們,即使他們在課堂上表現得不是很出色時,教師微笑著對學生進行激勵或鼓勵,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促使學生熱愛學習,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學中對學生激勵性的語言要具有真情實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成功之樂,可以激勵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同時也可以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然而,激勵性的語言也要把握一個度,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問題的難易程度等科學地進行激勵,不能對於任何學生回答了任何一個極為簡單的問題就給予一些「隆重」的誇獎。名義上是進行賞識教育、鼓勵教育,可實際上這種缺乏深層次指導的表揚學生會聽膩,也表現了教師的虛偽,根本起不到任何激勵的作用。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的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語言藝術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藝術性的辯證統一。若如此,我們的教學水平自然就會不斷地得以提高。

Ⅵ 小學數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給教育戰線提出了一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新課題。為了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構建面向21世紀小學數學教學的新體系,我們對大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發現大部分課堂教學還沒有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適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主要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老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一問一答多,研討交流少;操練記憶多,鼓勵創新少;強求一致多,發展個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動少;顯性內容多,隱性內容少;應付任務多,精神樂趣少等等。總之,重視傳授系統書本知識,忽視好奇心、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為了徹底改變這樣的狀況,我們以創新精神作指導,設計了一個從教學評價、教材運用、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練習與作業設計、教學手段、備課方法、教學管理等全方位系統改革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案,作為專門課題研究,定名為"小學數學創新學習實驗研究"。於1998年3月確定了一個實驗點,兩個實驗區(一個學校,一個縣級市,一個地級市)開展了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的探索性實驗。兩年來的探索,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果,課堂教學呈現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新局面。1999年向全國和省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推薦的實驗班的觀摩課,參加評優觀摩活動,都以一等獎第一名的成績受到省內外專家和廣大教師的肯定,實驗班學生的精神面貌、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受到社會。家長和各級領導的公認。上學期期末,在實驗學校濟南市經五路小學對實驗班的1500名學生進行了細致調查。調查結果:喜歡和非常喜歡數學的佔97.9%,樂意獨動手、動腦解決數學問題的佔90.8%,認為小組研學習對學習有幫助和幫助很大的佔98.3%,學習能和語言表達能力有明顯提高的佔92.9%。學生由於數學產生興趣,學習能力增強,一般都不懼怕考試,學習成績有很大提高。上學期期末對六年級一個實和一個非實驗班數學考試成績(等級制)進行了對比統計。粗略情況是:實驗班的口算題優秀率97.5%、筆算題優秀率92.5%、概念題優秀率97.5%、應用題率87.5%,分別高出非實驗班17個百分點、14個百點、22個百分點、33個百分點。學生們對數學學習,從興趣、能力到成績實實在在的進步奠定了我們進一步探索的信心。下面重點就教學評價、教材運用、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幾個方面的探索,粗略介紹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與老師們共同研究。 一、改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評價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來生活、學習、工作中取得成功,不僅取決於他們擁有知識、技能的多少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還取決於他們的興趣、動機、態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水平,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 基於這一認識,我們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標准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學生投入數學學習的程度;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這一項指標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啟發,敢於發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揮。 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況,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方式是否科學、合理,形成過程是否省時、高效,掌握水平是否深人、扎實確定評價指標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實施來促進指標的達成,對實驗教師起到明確的導向作用。為了突出重點,我們在實驗的開始階段,集中抓了前兩項指標的落實,指導教師和實驗教師幾乎是周周研究,每次都深入到實驗課的具體設計意圖和操作的實際效果。經過了7輪對29節課的反復評價研究,實驗教師在一步一步的實踐中,逐漸接受了新的教學思想。由於這五項評價指標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的,在加強前兩項指標的評價過程中,大大促進了後三項指標的達成。評價是督促,評價是指導,在連續不斷的評價過程中,培養出了一批素質較高的實驗教師。他們教學觀念新,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改革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實驗工作的順利進展。 二、大膽慎重地改革教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材在七、八年以前應該說是一套很不錯的教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已明顯表現出滯後性。如果用新標准去要求它,當然是不客觀,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教材的編寫是時代的產物,教材必然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只有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去分析它,研究它,才是科學的態度。 為此,我們在反復研究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材的基礎上,採用了五個方面的措施對該教材進行了大膽而慎重的改革。 1.改變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把適合教師講解的內容盡可能變成適合學生探討研究問題的素材。如"成反比例的量"一節,把原長篇講解內容改為只呈現幾個成反比例關系的實例,讓學生用學習"成正比例的量"的思想方法去分析數量關系,找規律,得出結論。再如,中、低年級的應用題盡量用畫面呈現事物情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滲透"問題解決"的思想。 2.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提出真實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身邊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如學習百分數應用的內容,就引導學生到銀行、商店搞調查,提出有關利息和折扣等方面的問題,分組研究解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概念,學習方法。再如,中年級學習解三步計算的整數小數應用題時,有的課就是復印一些真實的發票,讓學生調查熟悉物品的價格,由學生通過自己填發票,理解數量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通過這樣做,既學會了解題,還接觸了社會。 3.擴大例題的思維空間,便於學生獨立思考,學習構建知識的方法。例如:學習分數工程問題,不用整數工程問題的例題進行鋪墊,而是用畫面呈現兩個工程隊完成工程的情景,給出時間條件,由學生研究解決。再如,學習了9加幾的加法後,把8加幾、7加幾等分段簡化,放給學生研究完成。 4.強化基本和主幹知識,削弱、刪減繁瑣內容。例如,10以內數的認識,內容太細、太重復。我們把l~5的認識適當合並,分作兩課時完成,學生掌握了認數的基本方法後,後面的內容壓縮完成。再如,整數乘除法在加強口算、估算和乘、除數是兩位數的乘除法的基礎上,把多位數的乘除法列為選學內容。 5.留出適當時間,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數學演講活動和智力趣題交流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滲透統計、數學史、數學欣賞等方面的內容。 由於教學內容的改革,開闊了教師的視野,擴大了教師的思維空間,有利於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對改革課堂教學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三、探索新的課堂組織形式 大課堂教學有利於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但不利於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表創新見解。 在改革組織形式的探索過程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培養學生探討問題、動手實踐和互相協作的能力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不僅要有教師的好心,還要有科學的引導方法,建立適應學生心理特點的激勵機制和組織嚴密的管理措施。學生經過了較好的培養,就能充分發揮個人在小組中的學習潛力和管理才能。小組中的骨幹成員不但能把同學很好地組織在一起,還能把握討論問題的方向和深度,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一節教學"分數工程問題"的數學課上,學生們根據際問題和自己的理解水平,分別列出了兩個算式:l÷( +)和 l÷(l÷10 +l÷15)。各自把自己的算式講得明明白白,頭頭是道,爭論非常激烈,老師又不便過早下結論。這時,突然有一個同學在幾位同學的支持下,很及時地發表了這樣的意見:"來到我們這個年級對分數的知識已經掌握得比較好了,為什麼不用簡便的方法解題,非要倒退到中年級的水平不可呢。我們的看法應該採取第一個算式。"幾句話,把全班同學說得鴉雀無聲,很快地統一了意見。 課堂組織形式的變化,教師的主導作用顯得更加重要了。這主要表現在教學情景的設計要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過程中引導、點撥、釋疑、理論升華的"火候"掌握要適時、適度。因此,給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實寬厚的基礎知識,而且要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教學藝術和師德修養。我們也有這樣的教訓:教師做了大量工作,學生研討問題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提出這樣、那樣一大堆問題,教師不知該如何"收場"了,就出現了"短暫繁榮"和"華而不實"的現象。學生的學習越是開放,教師的主導作用越重要。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是關繫到課堂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 四、逐步推行探索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關於教學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問題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酉--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新意識的培養統統丟掉了。我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一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造"著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 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我們逐步推開了探索式、討論式的學習方法。具體從三個方面實施。 1.從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組織數學智力活動,讓學生在真實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知識,學習方法,增長智慧。這里說的智力活動,就是為學生創設一種動手操作、獨立觀察、引起思考的實際活動,激起學生自主地鑽研和創新,經過群體的交流,完成對信息的加工過程,使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精神財富。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的課堂上,教師給每個4人小組發了一套特別的畫圓工具--一個圖釘、一條短線繩、一個鉛筆頭,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畫圓。由於用這套工具畫圓,看似簡單,但真正畫起來,一個人難以完成。就是合作,在運用圖釘、線繩和鉛筆頭的綜合操作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難以畫出一個理想的圓。正是因為在反復克服困難中才好不容易地畫出一個圓,它便增加了吸引力,從而深刻體驗了畫回時各要素的作用。因此,學生在討論半徑、直徑的特點,以及圓心、半徑的作用時,學生們有感而發,有話可言,表現出異常的積極。再轉入學慣用圓規畫圓時,才感到發自內心地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不停手地找規律,急切想掌握它。這樣的課不管對學生來講,還是對老師來講,都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2.真正樹立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的思想。這句話作為一個口號來提是比較容易的,但真正落實在課堂上,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教師必須轉變角色,真正從權威的講授者變為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好朋友和引導者。我們經過了較長時間的實驗、摸索、總結,覺得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徹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起一套新的課堂教學結構。實驗班初步形成的教學思路是"問題情景--操作、探討、交流--總結、應用、拓寬"。經反復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過去上復習課,老師系統整理知識,學生聽完後,完成一些相應的習題,總結一下,就算是復習告終了。復習課的改革多年來一直是一個難點。但在我們的實驗班上大改過去的上法,知識的脈絡由學生分小組獨立整理,練習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互相設計,交流練習。就 拿分數應用題的一節復習課來說吧。學生用表格、樹枝圖、迷宮圖、實物圖等多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整理思路,不管那種形式,都把這一單元的知識聯系、解題規律揭示得清清楚楚。在交流過程中,還允許同學們提出問題,進行答辯,關鍵的環節還能舉例說明。特別是有一個小組設計了一棵彩色的大樹圖,用根、莖、枝、葉把有關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在知識和解題方法上的內在聯系、基本規律、把握本單元的知識基礎,形象有趣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再加上巧妙的練習設計,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贊揚,使這節復習課上出了情趣,上出了深度。學生們在學習潛力和學習方法上的出色表現,深刻地教育了老師。 3.積極營造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敞開思想參與學習活動。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樂意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但在傳統的課堂上,往往被過於嚴肅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話,把好問好學的積極性壓抑了下去。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提倡教師辦好三件事:一是保證學生在探討問題時,有寬松的氣氛,必要時,可以下位,可以重組小組,甚至大聲爭辯;二是理解童心,允許學生用自然的、帶有童趣的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意見;三是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這樣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學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師,課堂上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諧的新景象。例如,在實驗班教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的課堂上,學生們用擺實物、畫線段圖、比紙條等多種方式來理解數量關系,建立自己的解題思路。互相交流想法時,有的學生沒有用"同樣多"、"分成兩部分"等字眼,卻拿了一根長紙條和一根短紙條,對齊一頭做比較,然後大聲說:"從長的上去掉這一塊(與短的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的,所以用減法計算。"雖然語言不那麼准確、完整,但可以看出他對求相差數的實質是理解了。老師高興地點點頭,示意只要讓同學聽明白就行。他很自豪地與學生們交換著眼神,表情中流露出對問題理解的自信。待教師引導全班同學進行系統總結時,他表現很活躍,在不斷吸取別人表達方式的基礎上,用流暢、清楚的語言建立起了合理的解題思路。又如,在學習"十幾減9"的課堂上,一位學困生因不能熟練記住剛剛學過的"9加幾"的加法的得數,所以對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遇到了困難。但他大膽地向老師提出:"我用10先減,再加上幾,能算對。"(實際是破十法)老師沒有阻止他,反而鼓勵他怎樣算得對就怎樣算。這個學生很快把"十幾減9"的減法用自己的方法學會了。後來加法算熟了,也能用想加算減的方法學習後面的知識了。再舉一個學生自由地參加學習活動的例子。在一堂低年級小學生"認識米和厘米"的數學課上,一位扎長辮子的年輕女教師設計了一個通過量身邊物體的長度來認識米和厘米的環節。學生們量完了書本、鉛筆盒、桌子等物體的長度後,同桌之間開始自由地交換著測量身體的許多部位。忽然,有兩個同學提出想量量老師辮子的長度、老師和同學們都笑了。老師毫不介意,很自然地轉過身去,請他們測量。全班同學用心地看著。兩個學生,一個跪在蹬子上,一個高高踞起腳,先後量出了老師辮子的長度,非常高興。但一比較,測量的結果不一樣。老師馬上提出一個問題:"兩個同學測量老師的同一條辮子,為什麼測得不一樣呢?"同學們根據測量物體長度的經驗和親眼觀察到測量時的情景,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討論,進一步深化了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長期這樣做的結果,大大改變了課堂上生硬灌輸知識的局面,使學生在生動活潑、友誼和諧、充滿情感和樂趣的智力活動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自覺學習著構建新知識的方法。 以上內容是我們兩年多來在研究和實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很不系統地呈現給大家。誠懇希望專家和廣大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共同交流,使這項實驗研究進一步深人。

Ⅶ 近十年的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熱點是什麼

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 課案設計中學生的數學活動過程體現不充分。學生的數學活動過程要不要預設?怎樣預設?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課堂的效能、如何設計數學活動呢? 實驗教材中的練習課和復習課如何設計才能緊密聯系教科書? 如何解決數學教材升級更新過快與配套教輔用書、及音像教材滯後脫節之間的矛盾。

二、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問題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時效性的多元思考 什麼樣的數學教學是成功的教學?
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我們教師更多的營造開放的課堂,那麼如何把握"開放式教學"的尺度?該如何"放"與"收"? 大班額與課堂教學效益的問題?是個兩難問題,如何看待與處理? 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合理考慮教學過程中的興奮點,並使之與教學重點相結合?
家常課的課堂管理的度到底該如何把握?怎樣能嚴得讓學生喜歡學習,松得讓學生學的扎實? 在新課程形式下,如何能調整好扎實教學與給予學生自由發展空間之間的一些矛盾? 用什麼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練習少的情況下卻能有良好的知識鞏固率。

三、學生課堂學習方式的引導與管理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何處理好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方式和接受性的學習方式之間的關系 關於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哪一類學生的收益最大?收益最小的學生群體怎麼辦?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怎樣提高各層次學生有效參與度? 在人數較多的低年級的課堂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小組合作怎樣進行有效的評價?對於小組的分組討論過程中各層次的學生怎樣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學生探究、實踐活動的實施 數學實踐活動如何與教材知識點配套進行,形成系列?(我指的實踐活動不是僅僅是書上提供的那幾個實踐活動) 數學活動課的定位以及如何上好數學活動課。 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對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收益問題 請教如何使學困生理解解決問題的題意?

五、教學評價與考試的問題 新課程背景下,評價體系的改革
"新課程標准"的形勢下,需要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嗎? 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學生應試之間有矛盾嗎?如果有,應如果克服這一矛盾? 評價的改革究竟怎樣進行?減負高潮逐漸消退後,如何為背負及格率、優秀率、均分三座大山的教師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課改氛圍。

六、數學老師的專業成長 數學教師的文化使命是什麼? 你是如何向教育報刊學習的? 如何快速提高青年數學教師的課堂處理能力?

Ⅷ 日本的小學數學方式有什麼改革

可以看出,日本學生在各項內容的測試分數都高於國際平均成績。其中原因之一與教材的改革有很大關系。據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調查,測試的內容中日本學生已經學過的達75%,而其他各國學生已經學過的平均只有62%。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日本小學數學教學的水平是比較高的。因此值得我們認真加以研究。
一 日本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簡史
日本小學數學教材的改革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小學數學的水平是較高的,40年代受軍國主義的影響,基礎知識有所削弱,程度曾有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戰敗,制訂了新的《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1947年重新擬訂了小學算術教學大綱草案。由於這個大綱比美國的水平高,後接受美國教育使節團的專家意見,於1948年以美國的為藍本修改了大綱,減少了內容,乘除數是小數、分數的乘除法、比例、三角形和圓的面積等移到初中教學,教學時數也有所減少,在教科書中按生活單元編排教學內容。結果不僅降低了數學的程度,而且學生不能獲得系統的數學知識。在這之後,社會和教育界紛紛對基礎學力的下降進行了激烈的批評。為了適應日本經濟和科技的發展,1958年提出了「充實基礎學力、提高科學技術教育」 的改革方針,修訂了教學大綱,增加小學數學的教學時數,提高小學數學的水平。在小學學完算術和簡單的圖形知識,把乘除數是小數、分數的乘除法、百分率、比例等重新放在小學來教學。與此同時還加強數量關系的教學,重視培養數學的思考方法。1968年對小學算術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這次修訂是在國際上開展數學教育現代化運動高潮下進行的。一方面對傳統的算術內容做了一些精選,如精簡一些繁難的大數目計算,另一方面增加近代、現代的數學概念,如介紹集合的用語和符號,等式的性質,負數概念,概率的初步認識等;加強了函數思想,並增加了一些幾何知識,如圖形的全等和相似,對稱,平移,正多邊形,稜柱、棱錐,空間的直線、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等。由於增加新內容較多,刪減一些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給教學造成一定困難,受到教育界及社會的批評。如全國教育研究所聯盟大會有一個報告就指出,「大多數教師感到有一半以上的孩子不能接受課業」。1977年文部省對小學數學教學大綱進行了如下修訂:1.刪減內容,其中有負數概念,驗證運算的成立,柱體體積,旋轉體,等式的性質,概率等;2.部分內容適當後移,如1/2、1/3等簡單的分數從二年級移到三年級,折線統計圖從三年級移到四年級,體積的概念、全等圖形從四年級移到五年級,對稱、圖形的包含關系以及頻率分布等從五年級移到六年級;3.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如加強20以內加減性和乘法表的練習,一、二年級每周各增加了1課時(高年級課時稍有減少);4.不出集合用語和符號,也不作為正式內容教學,改為滲透集合思想,體現現代化方向不變;對一般數學用語和符號也適當作了精簡。1990年文部省對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又進行了修訂。這次修訂主要是為了適應日本經濟的發展以及信息社會的變化,同時考慮中小學的聯系以及促進兒童的智力發展,進一步使學生養成用數學理論處理日常事物的能力和態度。具體的修改有以下幾方面:1.刪減少數內容,如四則運算的可能性,用數表示發生不確定事件的程度,用圖象表示反比例的特徵等;2.增加一些內容,如被除數、除數同乘除以一個數商不變的性質,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稜柱、棱錐的體積和表面積,圓柱、圓錐的體積;3.加強一些內容,如估算,幾何圖形的組成要素,圖形間的關系。此外還強調通過操作、實驗等活動加深對所學內容的意義的理解,為了減輕計算負擔,五年級開始使用電子計 算器。

Ⅸ 我國的小學數學教材改革與國外的小學數學教材改革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都是為了培養人才,不同的是培養的方式和習慣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