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興趣的研討
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養成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思維力和堅韌的意志力。俗話說,勤能補拙,興趣能吸引學生接觸新事物,從而加速對新事物的學習。有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能有效彌補智力發育的不足。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 那麼,該呢?經過我兩年多的教學探索,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導入的精心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好的開端往往能為一堂課打下成功的基礎,一堂課有了一個好的開頭,那麼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最容易被其他事物給分散的,所以上小學語文課,最好就是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聽課熱情。熟悉學生的認知結構,幫助教師確定新課教學的切入點。曾經聽過一位名師說過的一句話,「好的導語像吸鐵石,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有些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喜歡用這樣的步驟:先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在讀課題後問學生一些這樣的問題:「讀了課題 後你想學些什麼?想了解些什麼?」表面看上去這就是體現學生主體,吸引學生了,但如果這種方法用久了又落入了模式化的怪圈,顯得呆板而無個性。《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老師應轉變觀念,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避免模式化。那麼如何才能達成新課標的要求,導入新穎面不呆板無個性呢?我覺得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老師能精心設計開場語言,如以一個笑話,一句名言,一個小游戲開場,活躍了課堂氣氛,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學過程中,再入題講課就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 就拿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事例來說,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第5課時,學生都喜歡猜謎,所以在上課伊始,我給學生出了一個謎語,"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電用器)。經過幾分鍾的思考並聯系今天將要學習的課文,學生猜出了是電視。我立即在黑板上畫了一台電視機的圖形,接著和學生談話交流。 師:你們都喜歡看電視嗎? 生:喜歡 師:你們都喜歡看什麼節目?你昨天晚上看了什麼電視節目? 生:我喜歡看《喜洋洋和灰太狼》,我喜歡看《斗龍戰士》。我昨天看了金鷹卡通的《神奇寶貝》………… 學生們都帶著眉飛色舞的表情在七嘴八舌的講個不停,在學生交流了數分鍾後,我說:「看你們談的熱火朝天,可以感受到你們真的很喜歡看電視,今天呢,老師也請你們在課堂上看電視,看看「明明」一家人給我們演了什麼電視。」隨即進入課文的教學。在這個導入環節中,「猜謎」和談論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就是吸鐵石,充分調動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增加學習樂趣 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都特別感興趣,喜歡刨根問底,搞個明白,總喜歡問為什麼,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前提。老師不能抹殺學生質疑的積極性,而更應該盡量幫助他們解答,還需要引導他們將質疑萬事萬物的心主要用到學習中來,有可能的話讓學生之間互相解決質疑,比如採取你問我答、我問你答的形式。比如在教學標點符號的時候,我讓學生來說句子,再由學生加上標點,這樣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3、精心設計的課堂小游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育中間,用一小部分時間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試,如詞語接龍、猜謎語、腦筋急轉彎等。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讀讀記記」時,共有從一到十個成語,我採用趣味朗讀進行比賽,每個學生領一個數字卡片,再按照數字順序讀,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成語的記憶,又考驗了他們的反應,雖然會佔用一點教學的時間,但卻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效率也能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愛上學習 教師可以使用各種方法加強學生之間的競賽,這樣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提高。我在教室的牆上弄一個「學習之星」專欄,上面 寫好每個學生的名字,如果上課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作業完成的很好,都可以給予小五角星的獎勵。學期結束時不只是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獎勵,同時還要參考「學習之星」上標注的每個學生平時的表現情況,這樣可以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另外,我還開展「展示台」專欄,專門展示一些範文,加強學習,同時還展示一些完成水平較好的學生作業,美術作品和滿分試卷,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精心布置教室,讓學生坐在教室上課有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上課也能更加集中注意力。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讓學生樂於學語文 小學生的思想是很簡單的,可能他們喜歡一個老師就會喜歡他上的課,因此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顯的尤為重要。首先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關心,這樣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其次要加強各方面專業知識的學習,使用最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最後就是要善於和學生交往,重視師生之間的交往會形成情感融洽、氣氛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為中午在學校吃飯,每天中午我都有較多的空閑時間,所以每天中午我都提前半個小時進教室,坐在教室里和他們交流,問問他們在家、在學校的事情,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習興趣 1、加強培養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平鋪直敘一講到底的方式是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老師可以想一些比較好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上課多問幾個為什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我們祖宗幾千年前就知道的道理,上課時也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創造性提問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起學生探究知識本質的願望,促進學生思維。我曾經在南師附小實習的時候聽指導老師上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中的《南轅北轍》時,指導老師把「那個人能不能到楚國?」換成另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這個人帶夠了盤纏,他一直這樣走下去,會有什麼結果呢?」這個問題很有創造性,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走到南北極會凍死,有的說會回到原點,有的說地球這么大,他可能走不到等等。同一個問題換一種提問方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及思考的結果截然不同,學生在通過閱讀來回答思考老師的提問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培養小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生字生詞是學生閱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學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助於解決好生字生詞的認識和理解,就等於多了一個能夠時時刻刻在你身邊教你的老師。學生能夠認識更多的字會加強他們閱讀更多課外書籍的慾望,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例如,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使用工具書將課文中不認識的字的音、形、意搞清楚,上課時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考察學生的預習情況,將表現好的學生記在「學習之星」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加強培養日常積累的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養成隨手做筆記的習慣,可以將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記下來,課後根據筆記進行復習,不僅記得深,而且記得更為全面。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加強讓學生做筆記的要求,培養學生養成隨手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好詞好句、名人名句、中外格言、經典範文中精彩的片段都可以摘錄下來,這些都是寫作的好素材。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鍛煉,例如開展「經典誦讀」專欄,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更換一次專欄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多接觸多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另外,從二年級下學期起讓他們每天摘抄三個好詞和一個好句,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基礎,對學習習作產生興趣。 小學語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僅關繫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更進一步衡量素質教育是否成功實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勇於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做新課改的排頭兵,積極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進行調整,努力提高教學效果,讓小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養成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思維力和堅韌的意志力。俗話說,勤能補拙,興趣能吸引學生接觸新事物,從而加速對新事物的學習。有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能有效彌補智力發育的不足。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 那麼,該呢?經過我兩年多的教學探索,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導入的精心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好的開端往往能為一堂課打下成功的基礎,一堂課有了一個好的開頭,那麼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最容易被其他事物給分散的,所以上小學語文課,最好就是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聽課熱情。熟悉學生的認知結構,幫助教師確定新課教學的切入點。曾經聽過一位名師說過的一句話,「好的導語像吸鐵石,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有些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喜歡用這樣的步驟:先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在讀課題後問學生一些這樣的問題:「讀了課題 後你想學些什麼?想了解些什麼?」表面看上去這就是體現學生主體,吸引學生了,但如果這種方法用久了又落入了模式化的怪圈,顯得呆板而無個性。《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老師應轉變觀念,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避免模式化。那麼如何才能達成新課標的要求,導入新穎面不呆板無個性呢?我覺得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老師能精心設計開場語言,如以一個笑話,一句名言,一個小游戲開場,活躍了課堂氣氛,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學過程中,再入題講課就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 就拿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事例來說,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第5課時,學生都喜歡猜謎,所以在上課伊始,我給學生出了一個謎語,"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電用器)。經過幾分鍾的思考並聯系今天將要學習的課文,學生猜出了是電視。我立即在黑板上畫了一台電視機的圖形,接著和學生談話交流。 師:你們都喜歡看電視嗎? 生:喜歡 師:你們都喜歡看什麼節目?你昨天晚上看了什麼電視節目? 生:我喜歡看《喜洋洋和灰太狼》,我喜歡看《斗龍戰士》。我昨天看了金鷹卡通的《神奇寶貝》………… 學生們都帶著眉飛色舞的表情在七嘴八舌的講個不停,在學生交流了數分鍾後,我說:「看你們談的熱火朝天,可以感受到你們真的很喜歡看電視,今天呢,老師也請你們在課堂上看電視,看看「明明」一家人給我們演了什麼電視。」隨即進入課文的教學。在這個導入環節中,「猜謎」和談論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就是吸鐵石,充分調動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增加學習樂趣 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都特別感興趣,喜歡刨根問底,搞個明白,總喜歡問為什麼,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前提。老師不能抹殺學生質疑的積極性,而更應該盡量幫助他們解答,還需要引導他們將質疑萬事萬物的心主要用到學習中來,有可能的話讓學生之間互相解決質疑,比如採取你問我答、我問你答的形式。比如在教學標點符號的時候,我讓學生來說句子,再由學生加上標點,這樣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3、精心設計的課堂小游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育中間,用一小部分時間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試,如詞語接龍、猜謎語、腦筋急轉彎等。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讀讀記記」時,共有從一到十個成語,我採用趣味朗讀進行比賽,每個學生領一個數字卡片,再按照數字順序讀,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成語的記憶,又考驗了他們的反應,雖然會佔用一點教學的時間,但卻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效率也能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愛上學習 教師可以使用各種方法加強學生之間的競賽,這樣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提高。我在教室的牆上弄一個「學習之星」專欄,上面 寫好每個學生的名字,如果上課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作業完成的很好,都可以給予小五角星的獎勵。學期結束時不只是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獎勵,同時還要參考「學習之星」上標注的每個學生平時的表現情況,這樣可以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另外,我還開展「展示台」專欄,專門展示一些範文,加強學習,同時還展示一些完成水平較好的學生作業,美術作品和滿分試卷,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精心布置教室,讓學生坐在教室上課有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上課也能更加集中注意力。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讓學生樂於學語文 小學生的思想是很簡單的,可能他們喜歡一個老師就會喜歡他上的課,因此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顯的尤為重要。首先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關心,這樣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其次要加強各方面專業知識的學習,使用最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最後就是要善於和學生交往,重視師生之間的交往會形成情感融洽、氣氛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為中午在學校吃飯,每天中午我都有較多的空閑時間,所以每天中午我都提前半個小時進教室,坐在教室里和他們交流,問問他們在家、在學校的事情,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習興趣 1、加強培養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平鋪直敘一講到底的方式是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老師可以想一些比較好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上課多問幾個為什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我們祖宗幾千年前就知道的道理,上課時也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創造性提問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起學生探究知識本質的願望,促進學生思維。我曾經在南師附小實習的時候聽指導老師上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中的《南轅北轍》時,指導老師把「那個人能不能到楚國?」換成另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這個人帶夠了盤纏,他一直這樣走下去,會有什麼結果呢?」這個問題很有創造性,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走到南北極會凍死,有的說會回到原點,有的說地球這么大,他可能走不到等等。同一個問題換一種提問方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及思考的結果截然不同,學生在通過閱讀來回答思考老師的提問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培養小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生字生詞是學生閱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學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助於解決好生字生詞的認識和理解,就等於多了一個能夠時時刻刻在你身邊教你的老師。學生能夠認識更多的字會加強他們閱讀更多課外書籍的慾望,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例如,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使用工具書將課文中不認識的字的音、形、意搞清楚,上課時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考察學生的預習情況,將表現好的學生記在「學習之星」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加強培養日常積累的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養成隨手做筆記的習慣,可以將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記下來,課後根據筆記進行復習,不僅記得深,而且記得更為全面。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加強讓學生做筆記的要求,培養學生養成隨手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好詞好句、名人名句、中外格言、經典範文中精彩的片段都可以摘錄下來,這些都是寫作的好素材。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鍛煉,例如開展「經典誦讀」專欄,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更換一次專欄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多接觸多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另外,從二年級下學期起讓他們每天摘抄三個好詞和一個好句,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基礎,對學習習作產生興趣。 小學語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僅關繫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更進一步衡量素質教育是否成功實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勇於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做新課改的排頭兵,積極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進行調整,努力提高教學效果,讓小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
『貳』 小學語文題,太陽可以干什麼
1.太陽可以發電,電很有用;
2.太陽可以把河水曬熱,讓我去洗澡;
3.太陽可以把被子曬得又松專又軟,讓屬我睡覺起來很舒服;
4.太陽可以給綠色植物提供能量進行光合作用,讓西瓜又大又甜;
5.太陽可以吸引住地球,不讓它到處亂跑,萬一撞上小行星,我們就玩完了;
6.太陽可以蒸發水分,把水分送到天上,然後再下雨,有情調多了;
7.太陽可以把雪曬干,雪雖然很可愛,要是不化,也就沒意思了;
8.太陽可以把月亮照亮,就算太陽不在,地上也不會黑暗一片;
9.太陽可以把空氣曬熱,從而造成各地的氣壓不同,並形成風,微風輕輕吹,好爽;
10.太陽可以形成太陽黑子,讓喜歡天文的我看……
『叄』 小學語文書人教版
第一,修訂本的教材已經注意到了選材的新、活,貼近學生生活,比如張之路的《羚羊木雕》、魏巍的《我的老師》等,就是很新又很貼近學生生活的文章。新教材在繼承這些優點的基礎上更是大大前進了一步,像這類反映學生生活的作品吏多,如《在山的那邊》《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次感覺真好》《人生寓言》《山中訪友》《風箏》《羚羊木雕》,等等,都是學生喜愛讀的篇章,教學時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修訂本教材已經注意到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訓練,比如,教材分單元編排;從單元導語開始,有課前自學揭示,課後練習已經開始注意到開放式的而不是刻板的對知識點的強化訓練,學生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相比之下,新教材更為突出,單元導語部分提示了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課文前面的「自學提示」變成了導人式談話,課後的研討與練習更具開放性,甚至可以脫離教材去寫作、發揮,給學生留下了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
第三,修訂本中古典詩文佔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共10篇,而且這些古典詩文又是集中在兩個單元里學習的,這樣編排有利有弊。利的是集中訓練有助於培養語感,激發興趣,弊的是這么多古代的東西集中在一起教學,增加了教與學的負擔,如果都要求背誦或者默寫,學生會覺得負擔很重。新教材的古典詩文分量減少了一半,只佔六分之一,而且是分散到各個單元中,逐步完成的。
第四,修訂本已經注意到了同題文章的閱讀與介紹,比如魏巍和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等,而且注意到比較閱讀的訓練。新教材在這方面做得更好,並且把這類閱讀放在課後,作為一道練習完成,如《生命,生命》《滿天的風箏》《三代》就是這類文章,在比較閱讀中逐漸提高鑒賞水平。
第五,修訂本已經強調了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並且在課文之後安排了四次語文實踐活動,但是內容和形式都還未脫離對知識的要求和強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這方面,新教材做得很好,它不僅突破了知識內容的局限性,而且根據各單元訓練重點,把這些活動分散到各個單元中去,具有可操作性。下面把兩種教材中的語文實踐活動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具體內容列表如下頁。
除了上述具體的活動內容之外,課後練習多側重於對學生口、筆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在激發思維和情感的基礎上,讓學生投入到學習實踐中,通過查找資料、課外閱讀,逐步提高語文能力。
以下是人教版語文目錄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全套目錄
一年級上冊
一年級下冊
入學教育
漢語拼音(a o e) 漢語拼音(i u ü) 漢語拼音(b p m f) 漢語拼音(d t n l) 復習一
漢語拼音(g k h) 漢語拼音(j q x) 漢語拼音(z c s) 漢語拼音(zh ch sh r) 復習二 漢語拼音(ai ei ui)
漢語拼音(ao ou iu)漢語拼音(ie üe
er)
復習三
漢語拼音(an en in un ün)
漢語拼音(ang eng ing ong)
復習四
識字(一)1 一去二三里
識字(一)2 口耳目
識字(一)3 在家裡
識字(一)4 操場上
語文園地一
課文 1 畫
課文 2 四季
課文 3 小小竹排畫中游
課文 4 哪座房子最漂亮
課文 5 爺爺和小樹
語文園地二
我們的畫(口語交際)
課文 6 靜夜思
課文 7 小小的船
課文 8 陽光
課文 9 影子
課文 10 比尾巴
語文園地三
識字(二)1 比一比
第一組 識字1
1 柳樹醒了 2 春雨的色彩
3 鄧小平爺爺植樹 4 古詩兩首 語文園地一
第二組 識字2 5 看電視 6 胖乎乎的小手 7 棉鞋裡的陽光
8 亮的心願
語文園地二
第三組
識字3
9 兩只鳥蛋 10 松鼠和松果 11 美麗的小路 12 失物招領 語文園地三 第四組 識字4 13 古詩兩首 14 荷葉圓圓 15 夏夜多美 16 要下雨了 17 小壁虎借尾巴 語文園地四 第五組 識字5 18 四個太陽 19 烏鴉喝水 20 司馬光 21 稱象 語文園地五 第六組 識字6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23 王二小
識字(二)1 比一比 識字(二)2 自選商場 識字(二)3 菜園里 識字(二)4 日月明 語文園地四
我會拼圖(口語交際) 課文 11 我多想去看看 課文 12 雨點兒 課文 13 平平搭積木 課文 14 自己去吧
課文 15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語文園地五
該怎麼辦(口語交際) 課文 16 小松鼠找花生 課文 17 雪地里的小畫家 課文 18 借生日 課文 19 雪孩子 課文 20 小熊住山洞 語文園地六 小兔運南瓜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24 畫家鄉
25 快樂的節日 語文園地六 第七組 識字7
26 小白兔和小灰兔 27 兩只小獅子 28 小夥伴
29 手捧花盆的孩子 語文園地七 第八組 識字8
30 棉花姑娘
31 地球爺爺的手 32 蘭蘭過橋 33 火車的故事 34 小蝌蚪找媽媽 語文園地八 選讀課文 1 春風吹 2 好孩子 3 象鼻子 4 咕咚
5 小猴子下山 生字表
生字表(一) 生
識字1 1 秋天的圖畫 2 黃山奇石 3 植物媽媽有辦法 4 古詩兩首 語文園地一 第二組 識字2 5 一株紫丁香 6 我選我 7 一分鍾 8 難忘的一天 語文園地二
口語交際:我的想法 第三組 識字3 9 歡慶 10 北京 11 我們成功了 12 看雪 語文園地三
口語交際:我們去「旅遊」 第四組 識字4 13 坐井觀天 14 我要的是葫蘆 15 小柳樹和小棗樹 16 風娃娃 17 酸的和甜的 語文園地四 第五組 識字5 18 稱贊 19 藍色的樹葉 20 紙船和風箏
1 找春天 2 古詩兩首 3 芛芽兒 4 小鹿的玫瑰花 語文園地一 第二組 5 泉水
6 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8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語文園地二 第三組 9 日月潭 10 葡萄溝 11 難忘的潑水節 12 北京亮起來了 語文園地三 第四組 13 動手做做看 14 郵票齒孔的故事 15 畫風 16 充氣雨衣 語文園地四 第五組 17 古詩兩首 18 雷雨
19 最大的「書」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語文園地五 第六組 21 畫家和牧童 22 我為你驕傲 23 三個兒子
24 玩具櫃台前的孩子 語文園地六
字表(二)
『肆』 高效課堂小學語文教學教研主題有哪些
主題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環節:
確立主題,集體學習,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課後研討。
一、確立主題。
主題,按要求,應該是從實踐中來,實際工作當中,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哪個問題是我們近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把它確立為本輪教研活動的主題。
二、集體學習
現實中的「集體學習」,很成問題,有的沒學,有的流於形式。要找個時間,集中人員,真正學一學。組長念一念,組員記一記、議一議。切忌把學習材料復印後發給老師們自由謄抄,那樣很難有什麼收獲。
三、集體備課
可能是工作任務繁重的原因,也許是其他原因,很多集體備課變成了獨角戲。這樣做,就降低了活動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而且,不利於同伴互助時的發言。要人人參與,發揮集體智慧。
四、課堂教學
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稱「班級上課制」。
五、課後主題研討
這個環節,問題最嚴重,主要表現在主題形同虛設,大多數發言沒有圍繞主題進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指出,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4)小學語文太陽研討擴展閱讀
考察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於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是否與學校日常教學行為的改善聯結起來。而且,評判的最終主體應該是學校的校長、教師和學生,不應該是學校之外的其他主體。
這一點,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說,當學校認為教學研究沒有直接指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時,他們應該在制度上能夠很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這並不是否定校外評價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確認校內評價的應有地位和作用。
校本教研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應該由學校師生自己確認,這一點在制度上應該獲得更多的鼓勵和肯定。教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為研究而研究、為「裝門面」而研究的現象,是與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的。
『伍』 小學語文教研主題有哪些
現結合主題式校本教研的過程,梳理如下。
主題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環節:確立主題,集體學習,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課後研討。
一定要真正地扎實地,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進行主題式校本教研,堅決杜絕臨時找個主題,臨時准備節課,應付檢查。應付檢查與真實的按五大環節進行是明顯不同的,是應付不來的。
一、確立主題。
主題,按要求,應該是從實踐中來,實際工作當中,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哪個問題是我們近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把它確立為本輪教研活動的主題。但是,這樣操作可能遇到的現實困難是,有的主題確立後,很難找到與之對應的學習材料。學習材料不當、不精,會導致後續環節質量低下。怎麼辦?我們可以由學習材料確定主題。我們手頭現有或能夠收集的學習材料中,精選出有水平、與修訂版課標理念一致、能指導教學的材料,從這個學習材料中篩選出一個主題。這樣,就能解決理論水平的問題。
主題還要具體,針對性強,忌大而空。九個單位的主題分別為:
1、「以讀促悟,提高語文素養」(張市小學)。「語文素養」,概念太大,內涵太豐富,它包含了語文的知識、技能、能力、方法、習慣、積累、態度……不是一節課、一種方法、一次活動能夠解決的。可改為「以讀促悟,悟情(感情)悟形(人物形象)」——適合文學作品閱讀。
2、「低年級朗讀指導」(大南頭小學)。這個主題很具體,操作性很強。如果改為「低年級的朗讀指導策略」會更好。
3、「讀寫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容城小學)。很實際,容易出點成果。
4、「依託文本,展開想像」(四庄小學)。實際,具體。
5、「抓語段,悟全篇」(仇小王小學)。「段」,主要對結構而非內容思想產生作用。可改為「抓關鍵詞句,感受人物形象」。
6、「咀嚼語言,共鳴情感」(王村小學)。非常好。
7、「讀寫結合,提高教學有效性」(段庄小學)。很好。
8、「以訓練點為抓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博奧小學部)。「訓練點」,什麼的訓練點?指向不明。可改為「語言訓練點」。
9、某個單位沒有主題。
二、集體學習
現實中的「集體學習」,很成問題,有的沒學,有的流於形式。要找個時間,集中人員,真正學一學。組長念一念,組員記一記、議一議。切忌把學習材料復印後發給老師們自由謄抄,那樣很難有什麼收獲。
學習內容有兩部分組成:修訂版課標中的相關表述;收集來的學習材料。學習材料,一定要精心選擇,學習材料的質量,決定了整輪教研活動的質量。不學習,無論怎樣教研,只能是原地踏步;只有學習,才能提高。
三、集體備課
可能是工作任務繁重的原因,也許是其他原因,很多集體備課變成了獨角戲。這樣做,就降低了活動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而且,不利於同伴互助時的發言。要人人參與,發揮集體智慧。
四、課堂教學
觀察我們的課堂,有兩點突出的問題。
1、略讀與精讀不分。
有兩節課講的是略讀課文,四上《火燒雲》和六上《中華少年》。《火燒雲》成了精讀的濃縮版;《中華少年》則需要兩課時,徹底的精讀教學。雖然,我們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但盡量還是要尊重教材編者的意圖,精讀是精讀,略讀是略讀。把略讀上成精讀,真正的原因,我想,還是不明白二者的區別。
葉聖陶先生早就指出:「學生從精讀方面得到種種經驗,應用這些經驗,自己去讀長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單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這就是『略讀』。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准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像得到的,學生遇到需要閱讀的書籍文章,也許會因沒有教師在旁作精讀那樣的詳細指導,而致無所措手。現在一般學校,忽略了略讀的似乎不少,這是必須改正的。……不過略讀指導與精讀指導不同。精讀指導必須纖屑不遺,發揮凈盡;略讀指導卻需提綱挈領,期其自得。何以需提綱挈領?惟恐學生對於當前的書籍文章摸不到門徑,辨不清路向,馬馬虎虎讀下去,結果所得很少。何以不必纖屑不遺?因為這一套功夫在精讀方面已經訓練過了,照理說,該能應用於任何時候的閱讀;現在讓學生在略讀時候應用,正是練習的好機會。學生從精讀而略讀,譬如孩子學走路,起初由大人扶著牽著,漸漸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邊遮攔著,替他規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大人在旁邊遮攔著,正與扶著牽著一樣的需要當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純熟,能夠自由走路。精讀的時候,教師給學生纖屑不遺的指導,略讀的時候,更給學生提綱挈領的指導,其目的惟在學生習慣養成,能夠自由閱讀。」
汪潮教授也有個形象的比喻:「精讀課文相當於數學的例題,略讀課文相當於數學的習題。」
崔巒先生也在很多場合說過略讀課文的教法:略讀課文,要粗知大意。學生要獨立閱讀,自讀自得,整體把握。可採用幾遍讀的方式:一讀解決字詞,互相交流;二讀明白大致內容,要准確概括;三讀就是重點讀,抓感興趣的部分讀,交流收獲體會,或內容或寫法。
2、有的閱讀教學,還是以內容分析為主。
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做了三件事:
1、逐段進行有感情朗讀指導。(深入理解內容體驗情感以前的朗讀指導,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2、哪裡寫父親了不起,找出來,讀。
3、哪裡寫兒子了不起,找出來,讀。
這是比較典型的「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
怎樣響應崔巒先生的號召,「和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呢?或者說實現「教課文」向「教語文」的美麗轉身呢?我們不妨看看河北省教科所李學紅主任的主張:
1、教學重點要突出,一課一得。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語文課可以上成朗讀欣賞課,
語言品析鑒賞課,比較閱讀課,討論交流課(文章的思想內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價值觀探討),閱讀、寫作方法指導課(如何質疑、如何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何寫文章),讀書方法指導課(如何讀懂一本書),閱讀、寫作實踐課等。
2、以《開國大典》為例,釋題導入,引出「大典」—整體感知,初識「大典」—重點研讀,感受「大典」—課堂總結,銘記「大典」——教課文;布置寫作:學校秋季運動會—學習《開國大典》,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比較學習:感知場面描寫的方法—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史實」——教語文,寫作方法指導課。
另外,我們的課堂,要體現修訂版課標的理念,要重視兩點:
1、「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要多圍繞「語言文字」 做文章。
2、「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五、課後主題研討
這個環節,問題最嚴重,主要表現在主題形同虛設,大多數發言沒有圍繞主題進行。
(一)、主持人開場白
需要四點內容,禮節性用語,什麼背景下產生的主題,主題是什麼,本次活動的流程簡介。
(二)、作課人反思
兩塊內容,第一塊(簡要介紹):教材簡介,根據……主題,我制定……目標,重難點,教學流程;第二塊(詳細說明):針對主題,成功與不足之處,原因,措施。
(三)、同伴互助
要針對主題發言,先肯定成功之處,再指出不足與改進建議。與主題無關的少說甚至不說。可以結合剛剛觀察的課堂發言,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課堂經歷發言。舉幾個例子:
1、讀寫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可以這樣發言:結合點選擇在哪裡,是否恰當,用了什麼方法,訓練了哪種能力,效果怎麼樣……
2、咀嚼語言,共鳴情感。可以:咀嚼了什麼語言,用了什麼方法(參考替換、比較、刪除等),體驗到什麼情感……
3、低年級的朗讀指導策略。可以:什麼時機指導,什麼方法形式指導、評價,效果怎樣……
(四)、專業引領
校長或其他校級業務領導進行,要有明顯的理論高度。可以提前准備出來,也可根據老師們的發言,適時調整。
(五)、主持人總結
達成的共識有哪些,還有什麼異議。
要求與建議:即日起,至10月28日,所有教研組,按照我縣主題式校本教研的要求,真真正正地搞兩輪活動。
『陸』 小學三年級語文 太陽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人想對太陽公公說些什麼呢
請太陽公公多給我一些陽光,讓我快點長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