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結題報告
(一)預習使課堂筆記更能抓住重點
課程的提前預習使我們對教材的內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對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和板書縮寫的內容,哪些是教材上的,哪些是老師補充的一清二楚。記筆記,重點記教材上沒有的或自己不清楚的,以及老師反復提示的關鍵內容。這樣,就可以把更多的事件和精力用於聽講和思考問題上。
(二)預習為我們節省了大量事件
經過預習掃清了知識的障礙,提高了課堂吸收率。對當堂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可以避免上課似懂非懂,下課再重新學習而浪費時間。對新知識的當堂消化和吸收,降低了復習和作業時的難度,可以節省課後復習、作業的時間。對新知識的消化和吸收,還可以降低作業的錯誤率從而節省改錯題的時間。可見,課前拿出少量的時間進行預習,不僅使我們的課堂聽課輕松舒暢、效率高,而且還可以避免許多的無效勞動,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三)預習能理清聽課思路
經過預習,我們對於上課將要學習的知識已經心中有數了,容易跟上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師思路的前面。有時預習得比較好,對所講的知識比較熟悉,不妨想一想下一步老師會怎樣講,然後在繼續聽講中加以對照。由於思路理清得好,提高了聽課效率,老師布置的作業能順利地完成,這樣自由支配的時間就增加了,學習就主動了。
(四)預習可以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
在預習中,為了理解新知識就要積極地追憶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追憶不出來,再去翻閱舊教材。通過預習再把這些知識重新回憶起來,那麼就有利於對已學過知識的鞏固。
㈡ 結題報告 小學語文課題 怎麼寫
引子: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築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於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范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教師提供一點啟示。一、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撰寫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可以說,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二、撰寫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寫好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三、開題報告(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怎麼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後覺得不現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說,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課題名稱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1、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初中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里研究對象就是初中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對象是小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所有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2、名稱要簡潔、醒目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盡量不用,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第三,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研究目標與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研究」,而研究目標闡述的是通過這樣的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要達成哪些預期的效果。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如「參與式合作備課的研究」課題的研究目標:(1)有效落實課改理念。(2)提高教育教學效率。(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4)有效凝聚集體智慧。(5)有效促進研究氛圍。(6)促進學校全面發展。(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這個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明確。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2、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3、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這里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某省「十五」重點課題《初中語文活動課研究和實驗》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學有序、切實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活動課。具體內容包括下列三個方面:1、根據初中各年級學生的情況和語文教學要求,對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對學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素質的發展進行詳細的目標規定,從而建立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目標體系。2、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安排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內容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確、有序,並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課內容體系。3、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內容和初中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探索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確定活動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空間及程序,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多種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語文活動教學模式。(五)課題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通過什麼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以及要「做什麼」、「怎麼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個案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每一具體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一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這是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實施計劃課題研究的步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一般情況下,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性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也可據此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怎樣組織實施?切實規范課題研究檔案管理。完整、系統、准確的課題研究檔案既是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課題鑒定的重要依據。因此,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善於形成和積累資料,建立好課題研究檔案。課題研究檔案資料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1)計劃性資料。包括課題總體研究設計、實驗研究方案和階段性研究計劃等。(2)教程性資料。主要是按計劃開展研究的階段性記錄。如實驗課教案,典型實驗課記錄,課外活動的設計,實驗教師的觀察、隨筆,以及社會、家長、學校、學生的反應等。(3)專題性資料。如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所舉行的專題研究、專題講座和專題報告等研究資料。(4)效果性資料。包括個案變化及群體變化的資料。如測試成績的統計分析,試卷及有價值的學生作業、作品和製作等成果,以及反映成果的音像資料等。(5)總結性資料。包括各學期、學年總結或專題研究的總結、論文和報告等。在具體進行研究資料歸檔時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要注意積累原始資料,及時做好記錄,一般不要事後補記。即使追記,也要絕對尊重客觀事實。二是注意資料的完整性、系統性。實驗記錄要詳細。實驗因子是如何操縱的,無關因子是如何控制的並發生了哪些變化,都應完整、系統地記錄下來。三是注意建檔的科學性、適用性。要分門別類,列出目錄,認真填寫歸檔說明,突出重點,便於查找。在課題研究檔案方面,我們應努力做到全,有全面的資料;要做到細,既有宏觀的,又有微觀方面的資料;要做到勤,要勤於及時積累,整理資料。(七)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課題研究成果預測即研究過程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問題研究會帶來什麼成果有什麼對策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報告、教育論文、專著、軟體、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在開題報告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同時也有利於課題管理者據此對課題進行檢查驗收。教師對於自己研究結果的表述,不宜脫離自身的實際可能性去追求晦澀的理論闡述,應該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而要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個性化的語言來敘述自己的實踐、提煉自己的經驗、體現自己的特點。允許教師用自己的表現方式來展示成果。特別是允許教師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課題成果。小課題研究怎樣表達研究成果?研究報告、論文是小課題研究成果的主要表達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中小學教師自始至終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現實場景之中的。其研究也應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表達方式——日誌、敘事、案例、反思等,這些方式便於操作,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它們既可以成為教師教科研活動過程的記錄,也可以成為教育科研活動成果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都應做研究型的教師,要善於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讓研究為我們的教學生涯注入無限的生命活力。1、「教育日誌」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是用語言符號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為,記載真實的生活場景,有意識地表達自己。通過撰寫教育日誌,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2、「教育敘事」是以自我敘述的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並通過反思來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基本特徵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教育應該怎麼做,而是讓你從一個或多個故事中體驗到教育是什麼或者教育應該怎麼做。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含有問題和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事件。寫作教育案例對教師有以下好處:①案例寫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育教學經歷的機會;②案例寫作可以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③案例寫作可以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提升教學專業水平;④案例寫作為教師之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4、「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為的認識、監控和調節。美國學者布魯菲爾德認為:「反思性實踐過程的核心是通過不同的視角來觀察我們是怎樣思考和工作的。」 教育反思的類型很多,有專題反思與整體反思,即時反思與延時反思,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與課後反思等。怎樣總結反思?總結反思的目的在於改進。在總結反思方面,一是要對整個課題研究進行系統描述,勾勒出從確定問題、制訂方案到組織實施的整體情況,二是要對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判斷和評價,並對有關現象和原因做出分析和解釋,找出計劃與結果的不一致性,進而確定原有的研究問題、研究計劃和下一步的計劃是否需要做出修正、改進,以及需要做出哪些修正、改正。反思的要求是:第一,以研究問題為基點。需要針對原來的問題具體地展開反思。通常反思的方式是:我們是否解決了原來的問題?或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了原來的問題?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在下一步的計劃中得到解決?等等。第二,以研究計劃為參照。結合研究計劃來反思,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有助於考察原有研究計劃的合理性。如果通過研究實踐,未能解決現實的問題或改進原有的實踐。如果通過研究實踐,未能解決現實的問題或改進原有的實踐。教師就需要進一步思考:這一狀況是否與研究計劃有關聯?在多程度上有關聯?由此是否可以判定原有計劃是失當的,以至於可以放棄原有計劃?等等。另一方面是有助於完善下一步的研究計劃。無論原有計劃的合理性如何,都能對下一步的計劃提供參照的價值,因為我們在後續的計劃中可以汲取其合理性的方面,摒棄其失當的或不合理的內容。第三,以改進實踐為歸宿。小課題研究是從教育實踐的問題開始的,最終走向教師實踐的改進。因此,在研究過程中,要思考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增進了教育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是否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課題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確定課題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明確合理,讓每個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責任。當然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課題組成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如果課題組成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就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難以得到批准立項。(九)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需要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經費和設備條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對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如有關測驗題和問卷題等研究工作與材料、經費預算及設備條件的需要,必須寫清。但要實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寫亂要,要加強管理,監督使用。總之,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研究人員科研知識和能力的「縮影」。只有重視並認真、科學地做好研究課題方案的設計,制定好開題報告,才能為獲取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打開成功之門。
㈢ 小學語文怎樣實施"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1)以學定教,先學後導。
自主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因此,通過課前先學、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大概的認識,引導學生在「正常教學」中,展示「課前先學」的成果。由於有了預習,學生的學習起點就不可能是「0」。我們的的教學內容要有所深入,有所提高,有所擴展。老師要以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關注他們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個性的問題,相機指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一般的做法是:在課前先學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及時梳理問題,採取不同的方法,策略(如通過自己讀書、思考、同桌互助、小組討論)加以解決。把少量的重點、難點問題納入教學設計中,通過師生對話、交流,逐一解決。
(2)順學而導,精彩生成。
不論我們的計劃考慮得多麼周密,都只是預設,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嗎。在明確的目標導向下,教師順學而教,重視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討論中的生成點。教學時不能死抱教案不放,應該根據「先學」情況和變化的學情,隨時調整教學過程。通過啟發,引導和點撥等與學生平等對話、互動交流、激發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獨立學習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參與訓練,自己讀書,自己思考,自由表達,自我表現。讓語文課堂真正實現「以學定教、先學後導」,實現教師輕松教、學生快樂學。
㈣ 如何開展小學有效語文教學中期結題報告
一、深入鑽研課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回書。答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㈤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結題報告
一、研究背景1.問題的提出 小學語文教育是各科教育的基礎,應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立足於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但長期以來,存在老師講解分析多,學生語文實踐少;教法研究多,學法研究少;對學生「一刀切」要求多,分層要求少。究其原因是教師沒有根據學生接受教育的心態實施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求知慾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致使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淡薄,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這樣,又何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又何談國民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研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2.研究的現狀 關於小學的教學資料,在優化課堂結構,改革教學方法的論述中,對「激趣揭題」,即每一堂課的開始,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問題闡述了一部分趣味性的做法,但沒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各環節如何始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興趣及動機作精確闡述。本課題將借鑒他人及前人的先進經驗,研究如何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使之愛語文、學語文,並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主動地去閱讀,去表達,去寫作,並主動地探索新知,自主學習,以求主動發展。3.理論依據 興趣是所有學科教學的生命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自發吸取知識養料的要求,學習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他們就會在知識的王國中自動覓取珍寶,樂此不疲,即所謂的「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像力豐富,會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學習,表現出個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願望總是在一定情景中發生的。離開了一定的情景,學生的學習興趣、願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推動作用,只有哪些帶有探索性因素的問題和趣味性的情景才能具有強大吸引力,才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強烈的激發作用。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切的需求和主動的興趣。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探索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2.構建科學、規范、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活動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實際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4.探索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和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課題研究的教學原則 1.當學生已經能夠自己閱讀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時候(處於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階段),就要先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和思考,這應該作為一條規則,而不是一種可以採用也可以不採用的方式。先學後教:教學的規律。當然,這時只靠學生自己讀書和思考還不能解決全部問題。所以,教師一定要針對學生獨立學習中提出的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這就是教學的針對性。而沒有針對性的教學就是一般化的教學;一般化的教學是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針對性:教學的法寶。 2.當學生不具備獨立閱讀教材和思考問題的時候(處於依靠教師的階段),教師要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學生學會閱讀和學會思考上面,這同樣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而不是一種可以採用也可以不採用的方式。當然,教師不能脫離學科性質、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認識水平來單獨傳授所謂的方法,而應該把方法傳授有機地滲透和溶入知識的教學中,並引導和教育學生保持對學習方法的關心,養成「方法」的意識。 3.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奧蘇伯爾說得好:「影響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這也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而不是一種方式。當然,學生的實際不僅僅包括已經掌握的知識,還包括學習經驗、背景知識和學習方法等。
四、研究方法 本課題運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行動研究法、調查學習法、個案研究法、行為觀察法,輔之以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師生訪談、家長反饋等方法。五、課題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從大語文觀來看,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語文的運行系統由課堂教學、課外閱讀、生活體驗與感悟三個子系統構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大語文運行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大語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以全新的理念談到了課外閱讀的問題,要求「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有較豐富的積累」,不僅對課外閱讀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並且對課外讀物提出了建議。「有較豐富的積累」不僅是指語言的豐富,還包括精神世界的豐富。因此,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必須做到質和量相統一:既要讓他們完成量的規定,更要讓他們在閱讀中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