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翰園碑林小學作文

翰園碑林小學作文

發布時間:2021-02-26 07:30:02

㈠ 翰園碑林逛廟會作文600字

篇一:逛廟會
在我的印象里,城隍廟應該是一個善男信女祭拜的地方。可是,今天的城隍廟截然不同,在這里聚集了民間藝術,讓我大吃一驚。
正月十一我們全家去了城隍廟遊玩。跨過高有一尺的門檻,有一隻劃旱船的隊伍在迎接我們,抬頭仰望這座古老的建築,媽媽對我說:「這個建築建於明代年初,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南門,前殿,樂樓,大殿,寢宮等。城隍原本不是神,「城隍」二字,從字面上解釋,城是城牆,煌是護城河。城隍是居民祭祀祈禱城市平安的地方。」眼前的樂樓,屋頂都是琉璃瓦覆蓋,房檐四周翹起,造型精緻,結構緊湊。戲樓又稱月樓高達15米,市舉行歌舞,戲曲,雜技演出的地方。我們來到月樓前,這里正在進行舞獅子表演。獅子一會撓癢,一會跳躍,這是鼓聲停止了,獅子就趴在一個木桌子上眨眼睛,節奏的聲音越來越快,舞獅越舞越精彩,連連稱好。
舞獅的表演剛剛結束,川劇變臉大師丁東傑的弟子就上了台,他一個轉身白臉就變成了黑臉,或驚恐,或絕望,或憤怒,或陰險等變得我眼花繚亂。沒看完表演我們就離開啦。
繞過大殿,我們來到了後院,這里聚集了民間藝人的攤位,有捏麵人的,有剪剪紙的,有吹糖人的,還有畫糖畫的……
到捏麵人大師攤位面前請他給我捏一條蛇,面團在大師的手中幾經捏,搓,揉,掀,頃刻間一條栩栩如生的蛇就誕生了。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我在這里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還體會到了一些傳統文化的博大精神,和深刻的內涵。

㈡ 寫一篇碑林的作文6121字

今天,我們小記者班又舉行活動了,這
次我們要去翰園碑林,碑林游記作文500字.一大早,我和幾位同學
興沖沖地來到了公園北門,排到了第一排的位
置.
進了大門後,我們第一個要去的是「碑
林」,只見牆上有上千萬個石板,每一個石板
都用刻刀精美地雕刻著一些字,有草書的,有
行書的,有楷書的等等.碑林的長廊迂迴曲折
,走到了這里,就像走進了迷宮一樣,出來時
很麻煩.
出了碑林,我們下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
游樂場,一到了游樂場,幾個同學像離弦的箭
一樣沖了進去,他們有的在盪鞦韆,有的在走
木樁,還有的在走鋼絲.我見了,非常高興,
也去湊熱鬧.同學們都玩得開開心心,興味盎
然.
我們玩得最開心的地方要數假山那兒了
,那假山大約有三十多米高,山上有一條大瀑
布,非常壯觀,小學三年級作文《碑林游記作文500字》.站在山腳下往上望,只見瀑布
就像一條掛在山上的銀練,高高地掛著,這時
,我想起了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
河落九天.
上了山後,向下看,可真是令人頭暈目
眩.山下的人就像是一隻只螞蟻,汽車簡直像
火柴盒一樣大小.
建碑林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工程,它是李
公濤爺爺帶領全家,艱苦勞動二十年建成的,
李公濤爺爺被稱為當代文化愚公,更令人佩服
的是他把碑林無償地獻給了國家,他的這種精
神值得我們學習.

㈢ 保山龍王塘作文450字

龍王塘又名玉泉,位於保山市北板橋鄉郎義村龍溪山麓。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永昌知府嚴時泰以當地水泉灌溉農田,經長期培修而成為風景名勝區,有秋水洞、龍王廟、公主泉等景以及廣闊的水面,總面積0.83平方公里。這里古樹森森,青藤飄拂,泉從石隙中湧出,激起轟鳴,百步之外可聞。泉水分三溝,流向郎義附近各村,直達保山壩中,灌溉著萬畝良田。

相傳這一帶原是十分乾旱貧瘠的地方,善良的龍王三公主嫁到這里,與丈夫辛勤耕作,仍不得溫飽。龍母拔簪刺岩,一股清泉隨即噴涌而出。因此此泉又叫公主泉。人們為紀念龍母,為她塑像蓋廟,這就是立於泉上的神龍祠。泉上的神龍相及附近的溝渠,歷代迭加修茸。廟中廣植花木,紅牆黃瓦,隱於碧樹叢中。正月十六日,附近各村的人還來此趕廟會,祭祖祈禱,頗為熱鬧。
明崇禎十二年(163年)六月十三日,徐霞客從保山去卧佛寺途中,路過郎義村,見"村廬聯絡,夾道甚長,直北二里,村姑盡。繞村西轉,有水自北堰中來,即龍王塘之下流也。溯流沿坡西北行,……聞壑北水聲甚沸,其中深木叢箐,虧蔽上下,而路乃緣壑北轉。不半里,穿門北上,則龍王祠巍然東向列,其前與左,皆盤壑蒙茸,泉聲沸響。乃由殿左投箐而下,不百步,而泓泉由穴中溢。東向墜坑;其北坑中,又有水瀉樹根而出,亦墮壑同去。其下懸墮甚深,而藤蘿密蔓。余披蔓涉壑求之,抵下峽則隔於上,凌上峽則隔於下,蓋叢技懸空,密蔓疊嶂,颶尺不能窺,惟沸聲振耳而已"(《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
龍王塘設有門牆,橫額書"龍王勝景"四字,橫額左右繪有山水小品,每圖之間空隙處題有詩句。步人龍王塘,繞山而行,山路右側有一龜狀土丘,名為"龜山"。登"山"環視,只見龍王塘略呈半月形,三面環山,潭嵌其中。碧泉之上,亭閣聳峙。三面山上茶樹成片,果木、青竹間雜其間。紅花綠樹,藍天白雲,一齊倒映碧池之中,真有"-浮樓台,玉泉凝天地"之勝。
從"龜山"繼續前行,見大地之上,又有一小池,方約一畝,池水清冽,中有假山,右側泉水洞泊,沿溝南去。溝上建有精巧的石橋,橋旁有小亭,可矚目遠望。沿右側上,即達玉泉樓,樓為二層,已修飾一新。樓上正面設圓洞形的門,登樓憑窗遠眺,遠近景色,盡收眼底。樓下是茶室。從玉泉樓右側門出,可觀山色,由左門出,可觀水景。
龍王塘是農民自己興辦的公園,也是保山第一座農民公園。
「文革」時期,景觀破壞,1981年,進行公園建設,游覽范圍從40畝面積擴大為500畝,亭台殿閣修繕一新,新建了「台樓遠眺」、「龍潭仰月」、「岩洞朝暉」、「長橋流情」、「繞堤煙柳」等景觀。正在建設的景觀尚有青雲閣、水濂洞(原秋水洞)及龍王三公主雕像、徐霞客雕像等,設立了文化茶室、彩景部、飲食店、小旅館,安裝了電動飛機等游樂設施。

㈣ 有沒有描寫翰園碑林石碑的句子

我們現在來到是開封著名景區翰園碑林,它是國家4A級景區,與西安碑林、曲阜碑林並稱為中國三大碑林。它佔地120畝,鑲碑3000多塊,整個景區分為南半部的園林風光和北半部的主體碑廊區。主體碑廊區總長達6華里,分為歷代碑廊、現代碑廊、中山碑廊、篆刻碑廊、少數民族碑廊、國際友人碑廊和名人書法碑廊等。在中國的三大碑林中唯有開封的翰園碑林是私人投資興建的,它是由開封市的退休老幹部李公濤老先生帶領全家集資所建,李公濤先生現生活在我市東郊,生於1927年,現在已是81歲高齡,他原籍是在河南鞏義,從小熱愛祖國的文化藝術, 1951年參加工作,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還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983年因為身體原因而提前退休。退休後的李公濤先生與開封市的許多熱愛書法藝術的文人雅士研究書法、切磋技藝,1984年時,看了開封日報刊登的一篇文章「重建歷史文化名城,發展旅遊事業的大討論」,李公濤先生大受啟發,決心要在開封建這樣一座碑林,就是要廣收天下墨寶,雋刻於石,為後代人留下一座文化不動產。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全家人說後得到全家人的支持,拿出全部積蓄2萬元做為籌建資金開始了籌備工作,還取得了各界人士的支持,像該園的120畝地就是市委市政府無償提供給他使用建設碑林的,而且還有社會各界的捐款來支援碑林的建設。在此李老非常感動,在碑林創建之初時就立下一則家訓碑,這塊碑刻立於我們南大門軒轅黃帝像下面,他要求全家人在碑林的建設過程中「只許投入,不許索取,迎難而上,百折不回,直到碑林全部建成,無償交給國家為止,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子孫孫不能從碑林牟取一分錢的利益。」這是一塊有形的家訓碑,而他在家庭內部還立了一條不成文的家規,他要求在碑林建成之前,不買高檔傢具,不添高檔衣服,不在銀行存一分錢。從1985年建碑林開始至今已二十三年了,這二十多年來全家已投入資金高達1600多萬元,他的這種精神與中國古代的愚公移山精神十分相似,所以現代人親切的稱他為「當代文化愚公」,而在2005年開封市人大常委會也命名他為「開封當代文化愚公」的稱號,而我們的翰園碑林也被譽為「中國最大的民辦碑林和書畫碑林」。 各位朋友,了解完李公濤先生後我們現在就來到了主體碑廊,它是在1996年落成,總建築面積10150平方米。走進碑廊,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由楷書名家田英章先生所書寫的《前言》,通篇採用的是歐陽洵的歐體,字體清麗古雅,結構嚴謹,可謂是國內的一流水平,整篇是900多個字,是田英章先生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寫成的,可見他的書法根底非常深厚。整篇記述了翰園碑林的發展過程和概況,田英章先生是天津人,現生活於北京,他曾擔任過周恩來總理的秘書,是國家唯一的一位手寫任命書的書法家。 首先我們來參觀一下歷代書法碑廊,它上起殷商,下至清末,共鑲碑822塊。我國的西安碑林和曲阜碑林主要是展出我國古碑為主,非常珍貴,而翰園碑林的特色是展示我國的書法發展和文字演變史,所以我們的歷代碑廊都是按照朝代的順序進行篆刻的。 漢子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世界上的文字一般都源於圖畫,我們首先看到的兩塊是我國最早文字的一種――甲骨文,它出現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是1898年河南安陽小屯村的農民在古殷都廢墟中發現的,當時出土了十幾萬片,大概五千多字,而專家能識別的只有二千多字。這種文字一般用刀刻寫,因而筆畫拐彎多為方筆;字形參差不齊、大小不均;單個字呈細瘦形狀。這里選刻的是在龜甲和牛髖骨上的卜辭,下方就是它翻譯過來的內容,在我國有許多著名的學者都研究甲骨文,例如王國維、羅振玉、郭沫若等等,特別是羅、王二位在甲骨文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所以甲骨學初期稱為「羅王之學」。在這個時候還都是象形文字,到周代以後我國的文字就有了一定的進步。西周時期人們喜歡把字刻在青銅器上,由於古人把青銅稱為「吉金」,所以這些文字又被稱為是金文或鍾鼎文。金文與甲骨文相比,字形顯得工整一些,筆畫趨於圓潤,已經帶有書法的美感。據文獻記載,周宣王時有位叫籀的太史,他把當時存在的文字進行整理,著大篆15篇,這是中國文字的第一次改革,後人把太史籀之前的文字稱為「古文」,把太史籀以後的文字叫做「大篆」,也叫「籀文」。周代文字都是大篆,它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周代初期,中期還有春秋戰國時期,在周代時期我們選刻的有周康王時的《大盂鼎》另外還有中期的《散氏盤》《毛公鼎》(現在台灣故宮博物院中,其中毛公鼎被譽為「鎮館之寶」)等。說到春秋戰國時代,當時除了有大篆文字之外還有一鍾石刻作品非常有名,那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石鼓文》,它是在唐代初年時在陝西鳳陽縣出土,後來因為宋徽宗非常喜歡書法就將它運到了開封,在後來金人攻入開封後又將它運到了中都(今北京),現在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之所以稱它為石鼓文,是因為發現時所刻的石碑都是圓形像鼓一樣,據專家們考證,認為它是戰國中期秦人的作品,與小篆已經很接近,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的作用,被後人譽為「石刻之祖」又稱「小篆之祖」。唐代的大書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大詩人杜甫,北宋的歐陽修、蘇軾等歷代文人書家無不交口稱贊。 說到小篆我們就要提到秦代,我們現在就看一下秦代的書法文字。當年秦始皇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實行了「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的制度,由丞相李斯等主持此項工作。李斯是河南省上蔡縣人,更重要的是小篆作為一個獨立的書體始於秦,作為書法則始於李斯,所以歷史上稱他是小篆的鼻祖,秦代部分全部選刻的都是李斯的佳作,前面四刻非常工整的是《泰山琅琊》,記錄的是當年秦始皇登泰山的過程。這時的字形大多長圓方正,排列整齊,大小均勻,初步形成了橫成列,豎成行的書寫形式,為我們今天的方塊字奠定了基礎。後面這塊碑刻是當時的一篇官文《權量詔版》,用來統一度量衡時所用,我們在這里就可以欣賞到我們常見的陰刻和陽刻,欣賞石碑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三分寫七分刻,不僅要寫的好,刻的功夫也很關鍵,翰園碑林專門有自己的刻碑師傅來負責園區的刻碑工程,所用的石碑都是來自偃師、鞏縣的青石,石頭每塊都有六、七公分厚,刻好後鑲嵌在牆內。 看完秦代碑刻後我們就進入漢代部分,在欣賞漢代書法文字之前我們先回頭看一下,整個碑廊的設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從上空往下看的話是成「田」字型,這種設計是李公濤先生親自參與的,利用採光原理,使碑廊的每一塊石碑都能讓人欣賞清楚。了解完碑廊的設計後我們再接著來看漢代的書法,漢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書體就是漢隸,它是一種成熟定型後的標准隸書。其實隸書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被採用,作為官獄應用的佐書,所以唐代的虞世南就稱搜集整理隸書的程邈為「隸書之祖」。我們面前展現的除了漢簡之外還有漢代的七大名碑,像《禮器碑》、《史晨碑》、《華山廟碑》、《張遷碑》等,這些都是學習漢隸非常優秀的範本。《禮器碑》具有漢隸中的厚重風格,由其是最後一筆的燕尾寫的非常精妙,對後來唐代楷書的形成影響是非常大的。現在禮器碑的真跡存放於山東曲阜的孔廟。這是《華山廟碑》,原在華山廟內,後毀於地震,現在臨摹本在故宮博物院中。轉過來後我們看到是《曹權碑》它距現在已經有1808年的歷史,它是東漢曹權門下為其紀功的刊石作品,真跡現在西安碑林。在《曹權碑》里我們就能看到隸書非常明顯的特點:起筆蠶頭,落筆雁尾,一波三磔。 參觀完了以隸書為主的兩漢時期以後,書法在三國兩晉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書以至此,各種書體全面問世。上面這塊石碑是鍾繇所寫的《宣示表》,鍾繇能寫多種書體,而以隸楷為精妙,他是隸書向楷書轉變的樞紐人物,被後世人稱為「楷法之祖」。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羲之是山東琅琊人(今臨沂),他精於多種書體,成就最大的是行書和草書。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是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41位友人在會稽(今紹興)蘭亭舉行了一次以詩會友的宴集,他們飲酒賦詩,匯為《楔貼》。33歲的王羲之為此詩集寫序文,描繪了當時的環境和大家的心情,是一篇非常好的抒情文章,後來王羲之由於嫌當時寫序文時酒醉筆誤過多,照此又寫了許多遍予以美化,但都沒有原本寫的好,後人稱這幅作品為「天下第一行書」。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愛王羲之的書法,生前收藏他的墨跡3600張,並將《蘭亭序》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所以現在流傳的《蘭亭序》都是摹本,碑林用的是馮承素的摹本,這多處塗改的地方,都是按原樣刻上去的。《蘭亭序》的上方是陸機的《平復帖》,這是現存最早的章草墨跡。旁邊的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合稱為「三希」《三稀堂法帖》由此得名。1914年溥儀出宮時,瑾太妃(光緒帝之妃)將其盜出宮賣給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其後人又將其以80萬港幣抵押給英國一個銀行,到期沒錢去贖回,1958年周恩來總理知道後批巨款將其收回,現在故宮博物院收藏,已經不對外展出。我們欣賞完王羲之的《蘭亭序》後看到的是他的行書《集字興福寺碑》和《集字聖教序》。「集」是收集的意思,這是唐代時一位叫懷仁的和尚從王羲之寫的文章中收集的字體,特別是這篇《集字聖教序》,是他用了24年的時間收集完成,因為王羲之的字有一字值千金的說法,所以此篇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千金帖」,這些字與字之間雖然銜接性不強,但單個看每一個字都是非常漂亮的。王羲之被稱為「書聖」所以我們選刻王羲之的內容也是非常豐富。欣賞完他的行書之後我們看到的是他的草書《尺犢選字》,尺犢的意思就是信件,這是從他的信件中選出來的字供大家欣賞。後面的四塊是小楷作品《黃庭經》,又名為《換鵝帖》,是山東的一位道士用一籠鵝換取的,因為王羲之非常喜歡鵝,有許多字的靈感都是來自鵝項的動作。他從來不隨便為別人寫字,這位道士打聽到他非常喜歡鵝,就弄來一籠鵝作為寫經文的報酬,王羲之就為此寫了半天的經文,然後攏鵝而歸。現在在浙江紹興王羲之為官的地方還有鵝池。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寫的《洛神賦》,有關王獻之小時候練習書法的故事非常多。有一次他寫好一篇文章後給其父看,當時把「太」字少寫了一點,王羲之就為其補上這一點,後來他又拿給其母親看,母親看後沒說話只是在下面批示到:吾兒習字費盡三缸水,唯有太字一點像羲之。獻之看後很慚愧,向王羲之詢問習字決竅,王羲之說:「你只要把院中這18缸水全部磨成墨汁,寫字用完就知道秘決了。」後來他發奮用功,青出於藍和其父並稱為「二王」。 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一種非常特別的字體――魏碑。它指的是漢隸向唐楷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書體分為三類:方筆類、圓筆類、方圓兼備類。前面兩篇《爨(CUAN)寶子碑》和《爨龍顏碑》是方筆,《瘞鶴銘》是摩崖石刻,是圓筆的代表。而後面是北齊所刻的《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是方圓兼備類魏碑的代表作。原本在泰山之上的一個瀑布後面,被藏了一千多年,後來瀑布改道才將它顯現出來,一個字就有一尺多高,非常漂亮。我們這是根據字貼所刻的,這裡面已經出現了簡化字。 參觀完金剛經後我們看到的這幅作品就非常特殊了,它的書寫格式是我們前面都沒見過的,每個字都寫了兩遍,一遍是楷書,一遍是草書,因為楷書在書法上稱為真書,這些字正好有一千個,所以起名為《真草千字文》。他的作者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孫智永禪師,我們用了47塊石碑來表現它,是真草千字文的全部內容,也有人把它稱為是我國的第一部字典。歷史上對智永禪師寫千字文的記載還是非常多的,據說他30年不下樓,寫了800多本,分送給浙江東部各個寺院,寫禿的筆頭有10瓮之多,埋在一起像一個小墳頭一樣,被人稱為「退筆冢」。當時向他求書的人也非常多,踏壞了他家的門檻,他只好用鐵皮包起來,人稱「鐵門限」,這些都成為了千古佳話。我們現在看到的魏碑是墓誌銘的形式,過去商人去世後喜歡請人寫墓誌銘,但當時的皇帝卻非常反感,是嚴令禁止的,所以這些墓誌銘都是偷偷完成,沒有落款。現在許多商人還喜歡用這種字體寫匾牌,寫出來很大氣。 (左手邊是國際友人碑廓,有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的國際友人寫的碑刻)前面我們是對書法發展的一個了解,其實看書法呢還是要看唐代,我們下邊就去欣賞唐代的書法藝術。因為唐代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更重要的是唐代的統治者有許多都非常喜歡和重視書法,當時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培養書法人才的學校,被稱為「書學」。進入唐代首先看到的是孫過庭的《書譜》,孫過庭是我們開封人的驕傲,身為開封人的他小時家境貧寒沒讀過什麼書,都是自學,43歲時才在帥府做了一名錄士(相當於現在的秘書),後來受奸人所害丟了官職,認為自己做官無望就專心研究書法。這部書譜是他48歲時所寫,寫了10年寫到一半時突然暴疾死於洛陽,沒有完稿,非常遺憾,但就他前半部分就讓現在的書法家受益匪淺了,因為他寫的是書法理論,所以我們都說孫過庭不僅是一位很好的書法家,還是一位出色的書法理論家。《書譜》就是他小草的代表作。 現在看到的是虞世南的楷書《孔子廟堂碑》。他為人剛直,被李世民引為知已,當時他把寫好之後的碑文進呈御覽之時,唐太宗非常喜歡,將一枚王羲之曾佩戴過的黃銀印賞賜給他,以示對這件作品的珍示。這幅作品的原文毀於一場大火之中,當時的臨摹本還很少,所以在北宋時黃庭堅詩雲:虞書《廟堂》貞觀刻,千兩黃金哪購得。旁邊是諸遂良的《雁塔聖教序碑》,記錄了玄奘法師西行印度求取佛經之事。 走到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到歐陽詢的書法佳作《九成宮碑》,他八種書體精通,其中楷書是最出色的,最初學習王羲之的書法,後又加入隸書的筆法,自成一家。《九成宮碑》的原名是《九成宮醴泉碑》,九成宮位於陝西的天台山,以前那裡有隋文帝的行宮――仁壽宮,後來隋文帝被其兒子殺死於宮中之後,此宮便荒廢了。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復此宮,修好之後因為山有九重所以將原來的仁壽宮改為九成宮。九成宮可以稱得上是唐代的行宮之首,非常漂亮,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宮內缺水。有一次唐太宗去宮內避暑時發現有一塊地非常潮濕,就命人將此地挖開,沒想到得到一眼甘泉,水甜如醴所以得名醴泉,命令魏徵將此事經過記錄下來,由歐陽詢立碑做為紀念。這是歐陽詢76歲時的得意之作,原碑是由黑石所刻。 接下來看到的是張旭的狂草《古詩四貼》,張旭寫書法之前要先飲酒,還要在房間內來回走動並且大叫幾聲,所以人們稱他為「顛張」。他還有一個絕活,就是如果喝多酒在沒有筆的情況下將辮子解開沾墨汁寫字。因為在過去草書立碑十分困難,所以張旭留下的墨寶不是很多。 這是顏真卿的《多寶塔碑》,說到顏真卿,他是書史上唯一的一個可以與王羲之相互抗衡、相互輝映的書壇名家,他陽剛雄渾的書法風格填補了王羲之偏於陰柔的書風,在書法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這幅《多寶塔碑》是他四十多歲時寫的,很多人剛開始練習書法時都臨摹過這部《多寶塔貼》。拐過來後我們看到的是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這篇文章是他用來紀念他的侄子顏紀明所寫的,顏真卿與他的侄子年齡僅相差兩歲,因此感情非常好,他的侄子死於安史之亂,顏真卿得知後心情非常沉重,把自己的滿腔悲憤之情和對侄子的懷念之情全部寄託於了這篇文章之中。上面很多都是當時所塗改的,顯示了他當時的那種復雜心情,這篇文章賦予強烈的感情色彩,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幅最具有抒情意識的蓋世傑作。可能正是因為他只為抒情,不為作書的心態,才把行書的結構寫的恰到好處,還有一定的突破,所以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接下來我們參觀到的是顏真卿的楷書《勤禮碑》,這是他在71歲時為紀念其曾祖父顏勤禮所寫的。顏真卿影響後世的除了他的書法之外更多的還有他的人品,寫書法講究書為心化,做字先做人,顏真卿的字都是方正飽滿,突出一種正面示人的態度。他一生為人正直,後來遭到奸相盧杞所害,派他去安撫李希烈的謀反,最後以身殉國,皇帝為他停朝5日以示哀悼。 下面看到的是懷素的狂草《自敘貼》。懷素與張旭兩人十分相似,都是酒後下筆,所以稱他兩人為「顛張狂素」。這個《自敘貼》前半部寫的非常流暢,如行雲流水一般,後半段卻如狂風急驟,氣勢磅礴,「突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形像地描寫出他創作狂草時的狀態。毛澤東主席寫的狂草風格和他很相似,毛主席稱他為自己的師傅,曾兩次在高幹會上提到懷素,並且將其書法作品贈送給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懷素的老家是湖南長沙,因家貧少年為僧,練習書法非常刻苦,沒錢買紙就用芭蕉葉練習書法,後來還制了塊木板,塗上厚漆,寫了擦,擦了寫,先後寫壞了兩塊木板,現在湖南零陵懷素當時出家的地方還有綠天庵、種蕉亭等景點都是為了紀念他而建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柳體字筆劃纖細給我們的感覺是書勁有力、非常的絹秀。我們都說的「顏筋柳骨,一代清風」,他的字因為非常秀氣,所以很多女孩子都練習他的書法。柳公權是個高齡的書法家,一生歷經7個皇帝,此篇是他64歲時所作。 欣賞完唐代的書法作品後大家會發現唐代書法家大都是練楷書為主的,因為唐代有嚴謹的法度,皇帝要求唐代大臣寫奏章要工整,所以我們用四個字「唐人尚法」形容整個唐代。到了宋代就不同了,宋代的書法家都喜歡將自己的學識、氣質都溶進自己的書法之中,所以我們又用四個字「宋人尚意」來形容。因為宋代曾在我們開封建都168年,所以我們選刻宋代的書法是非常全面的。宋代有四大家:蘇、黃、米、蔡,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四大家之中蔡襄的作品。蔡襄在四大家中年齡是最大的一位,但排名卻是最後一位,因為原來這個「蔡」字指的是蔡京,我們都知道蔡京是奸臣,所以人們鄙薄蔡京,就將他換成了蔡襄,於是蔡襄就屈居末位了。蔡襄曾在我們開封做過知府,開封府提名記碑上還有蔡襄的名字。他書法以行草為主。 蘇、黃、米、蔡排名最頭位的就是蘇東坡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他的楷書《豐樂亭記》。他用筆很有力度,筆劃很粗,在此我們的刻碑師傅也表現了出來。蘇東坡是一位少有的文學天才,王安石為宰相時提出了新法,他因與新法不合而屢遭排斥,很多書法佳作都是他在被貶黃州時所創做的。這篇《醉翁亭記》與《豐樂亭記》是姊妹篇,是他晚年的力作。來到這里大家抬頭看到的就是蘇東坡的《寒食詩貼》,該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這是他在黃州過第三個寒食節時所發的人生之嘆。字體有大有小,輕重不一,可見他當時的心情是非常孤獨惆悵的,感情色彩也是非常豐富。 這是黃庭堅的作品,他與蘇東坡是師生關系也是好友,兩人經常在一起開玩笑,黃庭堅說蘇的字像石壓蛤蟆又扁又胖,而蘇東坡說黃的字像是枯樹纏蛇,就是感覺中工收緊向外輻射,是一種輻射體。來到這里我們看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幽蘭賦》,一共是12塊碑刻,非常大氣,完全是按照原文1:1的比例所雕刻的。他一生不喜歡臨摹任何人的字體,獨有自己的風格,他寫字最後一筆都喜歡拉的很長,飛白非常顯著,據說靈感來源於「長年盪漿,群丁拔棹」。這12塊碑不僅是他本人寫的好,我們的刻碑師傅刻的也相當漂亮,我們站在這里看著是陰刻,如果稍遠兩步從側面看就像是陽刻了,給人一種浮雕的感覺。現在《幽蘭賦》原文存放在平頂山的葉縣,當年他在那裡做縣令。 剛才看到的是蘇、黃、襄,這里看到的就是米芾的作品了。米芾又稱米南宮,九歲時就入宮,受宮里環境的影響,他本人的性格非常古怪,人們稱他為「米顛」。正是由於性格的關系,他一生並沒做過什麼大官。他曾3次在開封為官,鐵塔公園中的「天下第一塔」就是米芾所書。他喜歡使用「干筆」,就是寫字時蘸墨很少,他稱自己的這種書法為「刷字」。這篇是米芾的行書《研山銘》,整篇30多個字,2002年12月6日在首都大酒店拍賣時差一塊錢不到3000萬,現在藏於故宮博物院。米芾不光是書法寫的好,還喜歡收集奇石。他家的研山就有好幾座,研山銘所寫的就是把一塊奇石改成研台的過程。後面是米芾的《尺牘選字》,也是從信件中選出來的一些字。米芾除了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家之外還是一位書法鑒賞家,他能一眼識別出來字的真偽。在北宋除了四大家之外,有位皇帝書法也是地位頗高,他就是宋徽宗趙佶。他雖然不善政治,但在詩書畫上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我們現在看到的《穠芳詩》被後人稱為是瘦金體,每個字都像是在用鋼筆練習硬筆書法一樣,橫帶鉤、豎帶點,給人剛勁有力的感覺,後面還有趙佶的楷書千字文。 這篇文章是我國有名的抗金名將岳飛自創自寫的《滿江紅》。岳飛文武雙全,人們把他寫的這種筆跡稱為是「鐵槍筆」,好像是用櫻槍寫的毛筆字一樣。後面是岳飛行軍到南陽武候祠時看到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個大字突發靈感而寫的前後出師表,岳飛的母親在他背上刺的字是「精忠報國」,後來他自己改為「盡忠報國」。來到這里,我們就看到非常有名的包公所寫的「龍馬負圖處」,據說這是他到龍馬負圖寺時所寫下來的,原碑是豎著寫的。下面的這個就是蔡京的書法,如果不看他的人品,單看他的書法,章法緊湊,人們都說他的書法比蔡襄要好的多,他還經常和宋徽宗一起研究書法。 到了元代是蒙古族統治的時期,時間比較短只有90多年,書法名家也很少,最著名的一位就是趙孟頫了。顏、柳、歐、趙是公認的我國楷書的四大家,但對趙的宣傳很少,因為他是宋代皇室的後裔,但又在元代時為官,所以人們對他的人品有爭議,於是宣傳很少。 參觀完元代後接下來是明代的書法作品。明統治者力倡八股,注重帖學,就是臨摹字貼寫毛筆字。這篇是祝允明的作品,他因右手長有六根手指所以自號枝山,他行草成就最大,尤其是狂草。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明才子唐伯虎的《洛花詩》,此人不僅書法寫的好,而且工筆花鳥畫也是非常出色的。下面的是文徵明85歲時的書法作品,人們都說這篇有一種人書俱老的感覺,他的人品也令人欽佩,生平不為三種人作書作畫:藩王、中貴、外夷。後面的是董其昌的書法,再後面是徐渭的書法。徐渭曾8次參加科考都名落孫山,晚年還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將妻子誤殺入獄八年,出獄後以賣字為生,非常凄苦,從他的書法上也可以看到此人的性格是很古怪的。

㈤ 一百五十字的翰園碑林作文

寒假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開封市最熱鬧的游樂場所-----翰園碑林。當時正逢翰園碑林最熱鬧的時候-----春節。
春節大廟會這期間,有許多從四面八方來的遊客,來翰園碑林玩。我們來到後,這里人山人海,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人的蹤跡。翰園碑林門口有一個巨大的雕像,他就是炎黃。我們繼續向里走,有一個大舞台,舞台上,演員們有的表演雜技,有的表演舞蹈,還有的在唱歌。舞台下,有一群「小明星」也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地跳起來。我們又發現有許多書法家在小河邊用各種手法在書寫,比如∶有的用腳寫,有的用嘴寫,還有的居然用雙手一起寫。這些技巧讓我們贊不絕口。
時間過得真快,不久,中午到了,大家要吃午飯了。有句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午了,這里的小吃各種各樣,數不勝數,比如:灌湯包、蘭州拉麵、鄭州燴面-----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
吃完飯後,我們來到了小河邊的椅子上休息,椅子兩旁剛剛發芽的柳樹,春風吹過,柳條搖來晃去,非常好看。之後,我們又看了民間傳統文藝-----拉洋片。在一個大箱子里有許多漂亮的城市,旁邊的一個人邊唱邊跳,好好看。我們又繼續參觀了文物,爬了假山,站在假山上,向遠處盡情地眺望,我居然能看見成為「天下第一塔」的鐵塔。
時間如梭,我們很快地遊玩了了翰園碑林-----春節大廟會,下個春節我還會來這遊玩。

㈥ 搜一篇今年8月去翰園碑林看燈的作文

你到網路就能搜到,我也市財政廳東街小學的,而且和你一班。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媽媽對我和哥哥說去翰園碑林看廟,一聽這事,我和哥哥高興地跳了二尺多高。

到了開封翰園門口,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就跑到入口等著爸爸買門票。一進翰園就看到了滿牆的石碑。石碑上刻的有字有畫,看到刻字的碑上的時候,我不僅贊嘆不已,因為碑上的字好像毛筆字一樣,刻的字有大有小,整整齊齊,連人名和印章都刻地清清楚楚。刻畫的碑上有人物和植物,那些畫比紙上畫的還要好,還要栩栩如生,跟活的差不多一樣。

看完了石碑該看看畫展了。畫展里的畫,有些跟碑上的差不多,畫的都是一些人物,神態、顏色、動作都很復合這個人。畫展旁邊還有許多奇特石頭,這些石頭的形狀和石頭上的畫和主人的題名一致。看完了石碑和畫展,該要看一些表演了,有卓別林的橫仿秀,千手觀音等等。看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翰園碑林的廟會真是太好看了!

㈦ 中國翰園碑林的介紹

中國翰園位於開封市龍亭湖風景區西北隅,是李公濤先生帶領全家自籌資金發起創版建權的一座融山水藝術景觀和古典園林建築藝術為一體,集古今中外詩詞、書畫、碑刻藝術之大成的文化園林,園區佔地120畝,南部為園林風景區,北部為碑刻展示區,展出書畫碑刻3800餘塊,長達六華里的碑廊以朝代為序,鑲嵌了歷代書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同時以書體分鑲的現代碑廊全面展示了現當代書法大家的藝術風采,被評為「河南省文化旅遊先進單位」、「河南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並獲「中國馳名商標」。

㈧ 開封翰園碑林作文 400字 按參觀游覽順序 有的告訴我謝謝!

你到網路就能搜到,我也市財政廳東街小學的,而且和你一班。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上,爸專爸媽屬媽對我和哥哥說去翰園碑林看廟,一聽這事,我和哥哥高興地跳了二尺多高。

到了開封翰園門口,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就跑到入口等著爸爸買門票。一進翰園就看到了滿牆的石碑。石碑上刻的有字有畫,看到刻字的碑上的時候,我不僅贊嘆不已,因為碑上的字好像毛筆字一樣,刻的字有大有小,整整齊齊,連人名和印章都刻地清清楚楚。刻畫的碑上有人物和植物,那些畫比紙上畫的還要好,還要栩栩如生,跟活的差不多一樣。

看完了石碑該看看畫展了。畫展里的畫,有些跟碑上的差不多,畫的都是一些人物,神態、顏色、動作都很復合這個人。畫展旁邊還有許多奇特石頭,這些石頭的形狀和石頭上的畫和主人的題名一致。看完了石碑和畫展,該要看一些表演了,有卓別林的橫仿秀,千手觀音等等。看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翰園碑林的廟會真是太好看了!

㈨ 寫翰園碑林風車展春遊的作文

這個過程中就知道了自己要寫什麼,這樣作文的標題就出來了.標題是作文的核內心,作文是圍繞標題而容寫的,有了標題立意,寫起來就順手了,就像迷失方向的時候看到指南針一樣,朝著那個方向奔跑吧.構思.當弄清試題的要求,知道該寫什麼後,就要開始構思了.構思可以在腦子中進行,如果思緒太亂,就拿筆在草稿上列出提綱.首先想好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確定開頭寫什麼,中間寫什麼,結尾寫什麼.回憶自己經歷或聽說的人與事,看到的物與景,按作文要求巧妙穿插與結合,把每一段落該寫什麼都列在提綱上,一段一段的寫.這樣,寫的時候每一段落都可以是一篇單獨的作文,思路清晰,一氣呵成.

閱讀全文

與翰園碑林小學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