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學新課標自主檢測abc卷第四章第3節練習a卷答案六年級上冊
B. 小學成績100分ABC怎樣劃分的
小學成績100分評級抄A級85--100,襲B級75--84.9,C級60--74.9,D級60分以下。
為解決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教育部擬定了《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徵求意見。
《規定》提出,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等。
(2)20022006年小學數學abc卷擴展閱讀:
教育部表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需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
需要把減負落實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和各個環節。《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就是要充分聽取社會各界對減負工作的意見建議。
C. 嘉興科學abc卷什麼意思
直接測量,
D. 小學數學題ABC8X4=8CBA各個字母代表數字,求各位大俠解答
你好!來
解:A=2,因為8×自4的個位數為2
2×4=8,4B<10,B只能為0,1,2
B=0或2時,不能被4整除,則
B=1
C≥B×4=4
C×4+3的個位數是1,得
C=7
即2178×4=8712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E. 請問小學奧數舉一反三C版和A版有啥區別
兩版區別不大,如下:
小學奧數舉一反三A 版
提到A版,必須講到B版。A、B版是配套的一到六年級,A版與學生學習能力同步,提升過渡到奧數思維,是講練結合的教材,以學生初學入門為主,B版是A版的同步配套練習,起到鞏固提高的作用。
2. 小學奧數舉一反三C 版
C版的模式是周一到周五講練,周末訓練鞏固,一到六年級每個年級分為《優化升級本》普及篇和《拓展精選本》提高篇。
《小學奧數舉一反三》在講述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思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而思維又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和掌握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數學知識與學生主體認識相互作用的結果。思維訓練已成為當前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
為了使學生獲取數學思維能力,就必須以學生已有的數學概念為基礎,運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靈活地處理新的問題,學生通過數學判斷和推理等形式認識數學對象,掌握新知識。
《小學奧數舉一反三》的好處:
1 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有利於養成學生的學習習慣
3 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4 有利於提升學生思維靈敏性
5 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能力
F. 人教版小學數學上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試卷 得分:
一、PK擂台賽,我能在括弧里填上正確的答案。(每題2分,共20分)
1. ×7和7× 它們的 相同, 不同.
2. 噸= 千克 小時= 分
日= 小時 千米= 米
3.2的倒數是 , 的倒數是 ,1.3的倒數是
4.把 改寫成兩道除法算式 , .
5.雨天占晴天天數的 .把 天數看作單位「1」, 天數是它的 .
6.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 .a:b(b≠0)其中「:」叫做 ,這個比的前項是 ,後項是 .
7.0.3:1的前項擴大10倍,要使比值不變,後項1也應該 ,這是根據 性質.
8.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它們底邊長的比是7:8,它們高的比是 .
9.已知右圖是一個直角梯形, A B
∠C是∠D的 ,∠B是∠C
的2倍,∠B是 度. D C
10.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與男生的人數比是 ,男生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
二、我是公正小法官,能准確判斷是與非。(5分)
1.2米鐵絲,用去 或用去 米,剩下的一樣長.( )
2.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
3.0和1都沒有倒數.( )
4.把一個數平均分成n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這個數乘 . ( )
5.一個三角形三條邊的比是5:6:7,周長是54分米,這個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15分米,18分米,21分米. ( )
三、快樂ABC,我選得又快又准。(每題2分,共10分)
1.從學校走到電影院,甲用8分鍾,乙用9分鍾,甲和乙每分鍾行的路程比是( )
A.8:9 B.9:8 C.8:
2. (A、B都不為0),A B. ( )
A.> B.< C.=
3.一個數乘 ,積是 ,這個數是多少?列式是:( )
A. B. C.
4.60的 相當於80的( )
A. B. C.
5.比 的 少 的數是:( )
A. B. C.
四、仔細又認真,我是計算小能手。(共38分)
1.直接計算(每小題2分,共12分)
0.8
2.化簡下列各比.(每題2分,共8分)
24:48 2.8:0.7 1:0.25
3.計算各題,能簡便運算的寫出主要過程.(每小題3分,共12分)
36×( ) ( )×24 [1-( )]÷
4.列式計算(每小題3分,共6分)
(1)已知兩個因數的積是 ,一個因數是15,求另一個因數多少?
(2) 加上 除以 的商,所得的和乘 ,積是多少?
五、解決問題,我能行。(共27分)
1.只列式不計算(6分)
少先隊大隊部買回360本兒童讀物,其中科技書占 ,文藝書占 ,其餘是連環畫.
(1)求科技書與文藝書一共多少本?
(2)求文藝書比科技書多多少本?
(3)求連環畫有多少本?
2.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共21分,第(5)題5分,其它各題4分)
(1)一個長方體的長和寬都是 分米,高是寬的 .這個長方體中最小的那一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2) 一個長方體棱長總和為 96 厘米 ,高為4厘米 ,長與寬的比是 3 ∶2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3)築路隊修一條10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長的 ,第二天修了 米,還有多少千米沒有修?
(4) 學校要挖一條長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長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長的1/2,兩天共挖了多少米?還剩下多少米?
(5)實驗小學美術組人數是科技組的 ,科技組人數是體育組的 .美術組有40人,體育組有多少人?
G. 數學試卷
我也很想要 不過不會出 但可以給你題目
一 填空題 (都是些小題目 只要會背那些概念題就OK了)專
二 選擇題屬 (都是些小題 和第一題差不多)
三 畫圖 (靠你旋轉 平移的基礎)
四 應用題 (求圓的面積 求百分比 求單位一)
五 思考題 (只要細心 一定搞定)
我也是六年級的 家我 1079580511
H. 小學生有套前面是知識點後面ABC卷的是什麼書
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多練習。數學:課本上講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試著自己去推理。這樣不但提高自己的證明能力,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還有就是大量練習題目。基本上每課之後都要做課余練習的題目(不包括老師的作業)。數學成績的提高,數學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分不開的,因此.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聽講、閱讀、探究、作業.聽講:應抓住聽課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在聽講時盡可能與老師的講解同步思考,必要時做好筆記.每堂課結束以後應深思一下進行歸納,做到一課一得.閱讀:閱讀時應仔細推敲,弄懂弄通每一個概念、定理和法則,對於例題應與同類參考書聯系起來一同學習,博採眾長,增長知識,發展思維.探究:要學會思考,在問題解決之後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甚至改變條件或結論去發現新問題,經過一段學習,應當將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維規律.作業:要先復習後作業,先思考再動筆,做會一類題領會一大片,作業要認真、書寫要規范,只有這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學好數學.總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小的細節注意起,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培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把數學學好.化學:主要是記一些性質,寫方程式類的。文字性的東西,看一看記一記可以。理論的東西,關鍵就是理解,理解了,你就會了,就能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化學方程式,要寫出一個正確的化學方程式,首先你必須要寫得出每一種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要想寫出正確的化學式,就必須要搞清楚化合價。如果光靠死記硬背,到考試的時候,還是容易忘記,理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就要去記,多練習題,如選擇題,老師給出一些特殊的性質讓你來選,所以多練習可以無形幫助你記憶。光記的效果是不好的。對於那些特殊物質的性質,你練習的多了,自然就記住了。大題是推理,寫方程式,有了好的基礎你就不怕了。物理:主要是對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對於概念,一定要好好把握,多做選擇題對你對概念的理解把握有好處。但你做題時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題,弄懂每個選項。計算題就是准確的運用公式了。所以要對公式的意義特別了解。多練習,其中的題其實雷同很多。語文:學習實際上就是提高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的一個過程。那就是他們閱讀量大、閱讀范圍廣,而且一邊讀一邊寫,經常寫讀後感。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寫,在作文方面。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最後,再提一個建議:充分地利用課文。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讀」,只要廣泛地閱讀就可以了。但是,讀課文有讀課文的好處。第一,課文是你的無聲的老師。我們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寫了什麼」「怎麼寫的」,思考的正確與否呢?如果無人請教,我們將無法確定。可是如果我們去讀課文,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每篇課文都有閱讀指導,課文之後還附有一些注釋,它們可以給我們解疑答惑,幫助我們積累知識。綜上所述,我想只要堅持了讀和寫,一定可以提高語文能力和素質。英語:一、嚴肅對待課本規定的內部實質意義,大略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單詞。二、課下完成作業後,挑選一套英語灌音帶來聽,它應當是讓你在隨心中就能輕松聽下去的灌音帶,它不會給你增加太大的壓力,但卻能讓你把課本上學過的句子、單詞、語法獲得迅速而管用的溫習和強化。就是迅速學習法中的「儲存、記憶、拿獲」三過程中的關鍵過程:拿獲。三、在完成了「學好課本」的目標以後,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就是挑選一條適應於你自個兒的學英語的近路、譬如利用做完課業閉目養神的歇息時間訓練聽說,在沒察覺中便會說眾多地道的英語句子。一年後你忽然發覺你已遠遠走在其他同學前面了。四、為了對付考試,你要常常多做幾套試題。你會認識到,你會說的那一些句子能非常管用地幫你應對五花八門的考試題。五、務必具備自覺實踐的認識,捕獲一切機緣多聽多說,在實踐中不斷修正不正確,並堅持不懈,水準能力增長。六、額外多看課外讀物也不失是為一種好法。政治:1、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的內驅力,是探索與創新的源頭。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2、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後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後收」。3、簡要概括,把課本由厚變薄: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整體把握課本的基礎上,領會其精神實質。可先對一節或一段內容進行歸納,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字概括。隨著學習歸納能力的提高,逐步發展為對一課,一章的概括。4、抓住線索,清晰知識的發展脈絡:如果知識是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學生要去發現所學知識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抓住了所學知識的脈絡。在自學中要注意「三大問題」,即先講是什麼,後講為什麼或重要性,最後講怎麼樣。5、劃出關鍵詞,突出知識核心結點:線索是學習內容的「網」,關鍵詞則是這張網中的「結點」。在知識學習中,要求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將知識高度壓縮在認知結構中,再應用時依據線索,快速檢索出關鍵詞,由此引出自己所學的知識。6、寫讀書筆記,進一步內化所學知識:學生自學完一節或一課後,寫出自己的讀後感,體會,或者對課本進行評述,如果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那就真正達到了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學生的理論水平及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高。地理:作為一門學科,學法上有著與其他學科許多共同點。如:科學的學習態度;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時還有它獨特的學法。其實我們一直強調的就是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思維方法。一、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2、學會讀圖①先讀圖的主題②看清圖例③注意細節④聯系實際3、學會變圖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②圖文轉換4、學會用圖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②用圖記憶中國地理:可看這幾方面的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學習世界地理: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相信經過努力,同學們一定會喜愛地理並學好地理的。生物:對生物課的學習不能按照數理化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習方法上應該和地理有點類似。數理化一節課上講解的知識點不多,對一個重點知識會反復的在課堂上做題訓練。而生物一節課上的知識點很多,可以不誇張的說,老師說得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是一個考點。而且課時緊張,不能在課堂上鞏固練習。所以課後的練習一定要認真做,有不懂的要馬上問。生物的題目從一開始就比較具有綜合性,一個題目會涉及到許多知識點。這種知識點的聯系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強調的或者是補充的,很多學生不聽課,自己看書,結果書看了,題不會做。也有學生上課只聽課本上有的內容,課本上沒的以為是不重要的,就沒聽。這些都應該避免。學習生物課的要求和方法:1.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於思考。2.要重視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認真進行觀察和實驗。3.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歷史: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絕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總之,是個積累的過程,你了解的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多記憶,選擇自己的方法。祝學習
I. 請問在哪能買到《2004年~2006年小學數學ABC卷》
網頁鏈接這個網站上有2002、2003,2005、2006四年的。
J. 小學數學上好課試卷
教師《上好課》模擬試題及答案 (轉)
一、判斷題(A、對 B、錯)
1、占學生在校活動時間的比例最大的是課堂。(A)
2、如果教師教學能力強,那麼在課堂上就會「戀戰沙場」。 (B)
3、現代教學理論是課堂教學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A)
4、學生掌握了 「雙基」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種能力,就能滿足社會的需求。(B)
5、新課程讓學生想像、發散,不要怕學生說得離奇、荒誕,只要教師正確引導不會出現大問題,即使有些 「離譜」,教師也能處理得當。(A)
6、傳統教學的指導思想就是側重於 「教與學」中的 「教」和 「師與生」中的 「師」。 (A)
7、現代教學原則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內因,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是教學效果的體現者,同時又從教師教的角度提出教學原則並使兩者緊密結合。(A)
8、現代教學論認為:不是選擇適應於兒童的教學方法,而是選擇適合於教學方法的兒童。(B)
9、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教法要適應於、服務於、服從於學生的學法。(A)
10、班級授課制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B)
11、青少年思維的發展是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循序發展的。(A)
12、童年期的思維類型逐漸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情感特徵逐漸發展到比較深刻、穩定。(B)
13、少年期的思維特徵以形象思維為主,情感特徵不穩定,起伏性較大。(B)
14、借鑒就是臨摹、效仿、照抄他人經驗,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B)
15、要想提高教學能力,教師既要學習實踐經驗,又要學習教學理論,兩者兼顧,突出前者。(B)
16、反思的目的在於:分析教學能力形成的障礙,通過排除而 「開源」;分析渠道梗阻的原因,通過打通而 「助流」。 (A)
17、教師要藉助教材盡量拓寬知識和技能領域,在學生能夠接受的前提下,知識面擴大得越多越好,培養學生的技能越全面越好。(A)
18、開放性教學是指教師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情境,以教材提供的知識或由教材引發的相關內容與教材本身相融合的教學方式。(B)
19、整合性教學是指在教師主導作用控制下,賦予學生最充分的民主,學生以多種形式全面發展自我的教學方式。(B)
20、厭學不是先天的,而 「願學」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A)
二、單項選擇
1、傳統教學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D)
A、偏重知識傳授設計,忽視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設計
B、偏重教學內容設計,忽視教學目的設計
C、偏重課內知識設計,忽視課外知識設計
D、以上現象都存在
2、新課程下課堂教學設計的標準是(D)
A、教學結構合理 B、教學容量飽滿
C、學生負擔較輕 D、以上三個要求都有
3、如果一節課有三個定理,教師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三個定理的具體涵義,而且要特別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和所處知識體系的地位,那麼這種教學設計過程屬於(D)
A 教師的創造過 B 教材重組的過程 C 教材內容的填充過程
D 教師知識系統化的過程 E教師探究教材智能結構的過程
4、對中小學學生學習影響最大的、最直接的非智力因素是(D)
A、人生觀、世界觀 B、性格、氣質 C、情感、意志 D、動機、興趣
5、從學生學習的外因分析, 「厭學」的最大原因就在於(B)
A、學生身上 B、教師身上 C、家長身上 D、班主任身上
三、多項選擇
1、反思的目的在於 ABC
A、「開源助流」 B、「揚長補短」 C、「高低兼顧」 D、「取長補短」
2、教師課堂設計能力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ABC
A課堂教學設計前准備能力 B課堂教學設計能力
C設計後評析能力 D試題命名能力
3、教師編寫的《學生自學指導提綱》應該具備的特點:ABCDE
A 提取基礎知識 B 強化自學能力 C 開發學生潛能
D 補充相關資料 E 反饋學生狀態 F 有效指導家長
4、教學設計中較輕學生負擔的有效方法是ABC
A 在教學的全部設計中,沒有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的任何內容
B 在教學的全部設計中,給學生留作業的質量要高,總量要適中
C 在教學的全部設計中,節假日、雙休日不留或少留家庭作業
5、教學設計如何才能減少教師講授時間ABC
A 多設計點撥,少設計講解
B 多設計 「情境」,少設計 「平靜」
C 多設計 「一舉幾得」的問題,少設計 「幾舉一得」的問題
6、 「雙向對稱」設計的基本原則ABCDE
A、每一教學內容的處理或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是事先精心策劃的,都有與其相關的、相對應的素質教育目標———素質元。
B、每一教學內容或教學行為都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學生某一種或某些種素質。
C、教學目的不是單一的知識素質教育,而是社會性素質、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的全面整合。
D、教學中所涉及的諸多素質元,不僅僅是來自教材本身,更多的是來自教師的教學設計。
E、課堂教學中涉及的素質元的數量和素質發展要求的標准,定位在學生的 「最近發展區」。
7、整合性教學具有特殊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ACD)
A、教學意義 B、升學意義 C、人生意義 D、社會意義
8、培養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ABC
A採取培養 「直接動機」與 「間接動機」兼容的策略
B採取培養 「高尚學習動機」的策略
C採取滿足或增強學習需要的策略
D採用教會學生 「好學」、「深思」的策略
9、「導入」設計的 「切入點」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ABCD
A 根據課的內涵設計 B 根據課的外延設計
C 根據課的中心內容設計 D 根據課的知識銜接設計
10、課的終結設計可以歸納成如下方面:ABCDEFGH
A 概括性終結 B 懸念性終結 C 引申性終結 D 質疑性終結
E 提問性終結 F 游戲性結尾 G 前置性結尾 H 激勵性結尾
11、下面對教會學生「會學」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有BCD
A 教會學生學習是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的目的 B 教會學生學習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
C 教會學生學習是今後學習的基礎和工具 D 教會學生學習是目前學生完成學業的前提和保證
12、發現式學習的優越性有ABCD
A 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智能結構 B 使學生獲得學科的基本結構
C 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非智能結構 D 使學生從小就學會 「發現式學習」的方法
13、培養學生接受式學習能力時,讓學生聽課要做到 ABC
A 「有信心」 B 「能專心」 C 「會用心」 D 「左耳進,右耳出」
四、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1、教學設計能力的概念
教學設計能力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根據教學目的要求,預先設計教學程序,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內容等事項的創造性本領。
課堂教學設計包括三個過程,即設計前准備過程、教學設計過程、設計後評析過程。
2、目前教學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偏重知識傳授設計,忽視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設計
(2).偏重教學內容設計,忽視教學目的設計
(3).偏重課內知識設計,忽視課外知識設計
3、教學設計的標准
(1).達到教學結構合理
教學設計要突出學生活動時間
教學設計要突出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內容
教學設計要減少教師講授的時間
a. 多設計點撥,少設計講解
b. 多設計 「情境」,少設計 「平靜」
c. 多設計 「一舉幾得」的問題,少設計 「幾舉一得」的問題
(2).達到教學容量飽滿
(3).達到學生負擔較輕
4、教師課堂設計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1)課堂教學設計前准備能力
教學是師生共同的活動,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因此,課前的學生准備設計就顯得格外重要。教師課前准備設計內容很多,例如各類教具、掛圖、儀器的使用設計,實驗過程設計,多媒體使用設計等,但最重要的還是課前學生自學准備。
(2)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本書將按課堂教學設計的步驟分步訓練。即首先簡述每一步驟的理性認識,其次指出設計這一部分的具體要求,再次列舉實例,最後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讓教師真正掌握課堂教學設計的本領並高水平地完成教學設計。
a.課堂教學設計的第一步驟:研究、「吃透」教材,明確、理解《課標》要求
b.課堂教學設計的第二步驟:設計完成知識和技能教學任務的途徑
c.課堂教學設計的第三步驟:藉助教材拓寬知識和技能領域
d.課堂教學設計的第四步驟:通過教學過程的設計,對學生進行智能、非智能因素的培養
第一,用現代教學理論和新課程標准分析教材,明確 「顯性教材」的具體內容,並能在諸多的教材內容中分別賦予權重;領悟 「隱性教材」的具體內容,並能在諸多的內容中突出發展那些 「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的要素。
第二,「隱性教材」的內容盡量挖掘,特別要關注道德的形成、智能的開發、非智能的培養。
第三,要特別注意,教師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切忌 「就教材而教教材」。
e.課堂教學設計的第五步驟:藉助教材實施 「人格本位」教學
f.課堂教學設計的第六步驟:書寫設計方案
(3)設計後評析
參考題:
一、判斷題(A、對 B、錯)
1、占學生在校活動時間的比例最大的是課堂。(A)
2、如果教師教學能力強,那麼在課堂上就會「戀戰沙場」。 (B)
3、現代教學理論是課堂教學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A)
4、學生掌握了 「雙基」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種能力,就能滿足社會的需求。(B)
5、新課程讓學生想像、發散,不要怕學生說得離奇、荒誕,只要教師正確引導不會出現大問題,即使有些 「離譜」,教師也能處理得當。(A)
6、傳統教學的指導思想就是側重於 「教與學」中的 「教」和 「師與生」中的 「師」。 (A)
7、現代教學原則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內因,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是教學效果的體現者,同時又從教師教的角度提出教學原則並使兩者緊密結合。(A)
8、現代教學論認為:不是選擇適應於兒童的教學方法,而是選擇適合於教學方法的兒童。(B)
9、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教法要適應於、服務於、服從於學生的學法。(A)
10、班級授課制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B)
11、青少年思維的發展是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循序發展的。(A)
12、童年期的思維類型逐漸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情感特徵逐漸發展到比較深刻、穩定。(B)
13、少年期的思維特徵以形象思維為主,情感特徵不穩定,起伏性較大。(B)
14、借鑒就是臨摹、效仿、照抄他人經驗,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B)
15、要想提高教學能力,教師既要學習實踐經驗,又要學習教學理論,兩者兼顧,突出前者。(B)
16、反思的目的在於:分析教學能力形成的障礙,通過排除而 「開源」;分析渠道梗阻的原因,通過打通而 「助流」。 (A)
17、教師要藉助教材盡量拓寬知識和技能領域,在學生能夠接受的前提下,知識面擴大得越多越好,培養學生的技能越全面越好。(A)
18、開放性教學是指教師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情境,以教材提供的知識或由教材引發的相關內容與教材本身相融合的教學方式。(B)
19、整合性教學是指在教師主導作用控制下,賦予學生最充分的民主,學生以多種形式全面發展自我的教學方式。(B)
20、厭學不是先天的,而 「願學」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A)
二、單項選擇
1、傳統教學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D)
A、偏重知識傳授設計,忽視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設計
B、偏重教學內容設計,忽視教學目的設計
C、偏重課內知識設計,忽視課外知識設計
D、以上現象都存在
2、新課程下課堂教學設計的標準是(D)
A、教學結構合理
B、教學容量飽滿
C、學生負擔較輕
D、以上三個要求都有
3、如果一節課有三個定理,教師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三個定理的具體涵義,而且要特別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和所處知識體系的地位,那麼這種教學設計過程屬於(D)
A 教師的創造過
B 教材重組的過程
C 教材內容的填充過程
D 教師知識系統化的過程
E教師探究教材智能結構的過程
4、對中小學學生學習影響最大的、最直接的非智力因素是(D)
A、人生觀、世界觀 B、性格、氣質 C、情感、意志 D、動機、興趣
5、從學生學習的外因分析, 「厭學」的最大原因就在於(B)
A、學生身上 B、教師身上 C、家長身上 D、班主任身上
(五)、《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解決》 ( 略)
(六)、《課堂教學反思方法》
當前的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推行新課程的主要場所還是課堂教學,而數學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開發學生創新能力上,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目前面對這樣兩個現象:一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兩級分化比小學階段更為嚴重,後進生比例越來越大,學生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學習效果亟待提高;二是課堂教學變成了活動宣傳片,尤其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常出現的「調子很高,也很熱鬧,但和者甚少」的現象,常讓老師有一種「知音難覓」的遺憾味道。
因此,為解決上述難題,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學會教學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才能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才能找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辦法。
一、加強教師對「教」的反思。
教師要加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養成對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的習慣,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進而完善教師教學藝術。教師對「教」的反思具體如下:
(一)教學活動前的反思即備課階段的反思。
從目前教師備課的現狀看,主要有兩種不良傾向:一是照搬現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慮學生實際;二是有些老教師備課時過分依賴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經驗,憑原有的經驗設計教學。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在於老師的「懶」。要克服這些問題,教師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反思,對新的教育理念進行反思,對學生現在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對現在的教學條件進行反思,對現在的教學手段、教具、學具進行反思,從而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過去經驗、教訓和現在教育理念、教學條件反思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為自己的課堂教學做好准備。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不再是「人、物」關系,而是「我、你」關系;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而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一員;教學是師與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他們都作為平等的一員在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
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二)在教學過程中反思。
一是反思學習內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還需要在哪方面進行補充,師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對話和合作是否充分。課堂活躍不等於教學設計合理。有的教師設計活動一個接一個,學生積極踴躍地參加,課堂上熱鬧非凡,一派繁榮景象,但要問每個活動景象的用意,每個活動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時,有的教師竟說不出個所以然,存在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因此,教師必須圍繞教學目的進行教學設計。
二是反思教學過程是否適用所有學生,是否還有學生不適應,怎麼引起學生參與教學。課堂回答問題活躍不等於思維活躍,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啟發學生積極有效的思維,從而保持課堂張力。
三是反思自己對知識的准備和課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否合理。特別在導入新課時,要設法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再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學生只有經過思考,教學內容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頭腦。
同時,教師也應清楚地認識到提倡教學民主不等於不要教學秩序。有時,在課堂上學生的熱情被激發出來,個個爭先恐後發言,課堂秩序較為混亂,教師怕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不敢進行有效管理,課堂的有效時間被白白地浪費掉了。因此,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時,也應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課堂教學秩序有利於教師「教」和學生的「學」,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並加強學生合理表達自己觀點的訓練。
(三)教學實踐活動後的反思。
教師課後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的概括,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及教學的成敗進行梳理,教學的結果如何?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是否學會了學習?因為「教會」不只是提供給學生某種學習方法,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步驟、程序去學習,而且應設法讓學生多體會和感悟,引導學生總結對他們自己適宜的學習方法,經過自己感悟出來的方法對學習者來說才是管用、最好用的。
二、培養學生對「學」的反思。
會解決問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培養學生把解決問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解決題後進行反思的習慣,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有作積極的作用。培養學生對解決問題後的反思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反思所解問題的結構特徵和解決過程。
有研究發現,數學思維品質以深刻性為基礎,而思維的深刻性是在數學思維活動的不斷反思中實現的,通過學生反思所解問題的結構特徵和解決過程,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創造性,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既有深度,又有廣度。
(二)培養學生反思所解問題的結論,並在反思過程中形成新的知識組塊。
通過解題後對習題特徵進行反思,用自己的語言或數學語言對習題進行重新概述,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提高解題能力
(三)培養學生反思作業的解題過程,並作為作業之後的一個反思欄。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鼓勵學生結合解題後的反思,提出問題,並將其指定為反思內容之一,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還能培養學生不斷探索的精神,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保護和培養,這對學生「心態的開放,主體的凸現,個性的張顯」是十分有益的。
總之,科學有效的反思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再創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和教師的學習注入了活力,適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師生將自己的反思互相交流,進一步和諧、融洽了師生關系,激發了教師與學生合作探求知識的願望,構建師生互動機制,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完善教師教學藝術,為師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