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數學教師要如何開展教學
1
新數學教師要如何開展教學
新數學教師要如何開展教學?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讓整個教學活動與「學情」進行有效的融合,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提高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數學教學的技巧.
第一,備課階段對學情進行深入的了解。在開展教學之前的備課階段,教師要對於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對於教學方案進行科學的制定,提高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效性。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就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在課外,教師也要和學生家長進行相應的溝通,就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愛好等進行進一步的了解。結合學的作業情況和測驗情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進行合理評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差異性水平。針對於學生學習的不同情況,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提前評估,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於課堂教學的實施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過於難以理解的內容,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動手操作,鞏固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是直觀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他們的思維來源於生活。在教學中,教師要解決好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為學生創設一個動手操作的環境。在學習中,讓學生多動手、動腦,用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形成表象,再利用表象中的中間作用,把具體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保證。同時,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啟迪了學生獨特的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把一根繩子截成5段需要幾次」時,可以讓學生准備一根繩子和一把小剪刀,學生會在濃厚的興趣中一邊剪一邊數,當繩子剪成5段時,他們就會發現共剪了4次。這樣,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中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並印象深刻。 實踐證明利用情境激趣,寓教於樂,更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以飽滿的創新熱情去積極思索、探索和大膽的想像。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得到充分發展,創新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4
數學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1.歸還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學生應該是一個課堂的主體,教師為了學生而服務的,從小學階段開始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就應該改變,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這樣對於教師拋出的問題學生才能真正發自內心地去思考和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來束縛和壓抑學生的學生熱情和興趣。教師還應該引導和幫助小學生自主地探討問題並且能夠自由發言,讓學生們敞開思維,教給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才能鍛煉他們的發散思維,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2.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
數學這一門學科對於很大一部分的學生來說會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師應該努力改變這一現狀,那麼要將乏味的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容易吸引他們的學習興趣的,並且還要挖掘教學內容,創造出更加有趣和生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接觸數學的時候是一個開心和熱愛的情緒,而不是抵觸和抗拒。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鍛煉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討論
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課下的討論,因為下課時間具有輕松的氛圍,可以激發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這樣可以無形中幫助學生加強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水平和程度的不同讓他們進行分組探討,並且教師還要對學生探討的結果進行評定和分析,最後給出評價和總結,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學習的成果,再次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科的熱情,從而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②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制定教學計劃
我班有學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來學習習慣基本養成,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有幾位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題速度慢,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今後要加強輔導。
本學期教學任務和要求
1、 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2、 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3、 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4、 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5、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6、 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 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7、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 總復習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乘法的初步認識與鏡面對稱的教學。
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
2、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3、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導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5、在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
6、注重體現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探索和創新的意識。
7、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加強估計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8、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便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小數科將繼續圍繞「扎實、有效」的教研主題,結合市小學數學教研室工作精神及學科教研發展實際,重點圍繞「教師隊伍建設」、「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數學學困生」、「解決問題」四個方面開展調研和研究,以促進我鎮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二、具體工作:
(一)圍繞「教學銜接」及「數學學困生」問題開展專項調研 織夢好,好織夢
1. 教學銜接情況調研
「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調研」是教研室啟動的一項研究項目。此項目上學期已開始實施,由教研室副主任、初中數學教研員陸興友老師具體負責,高中、初中、小學各組建了調研小組,並於4月初開展了第一次調研。本學期,此項調研將繼續實施。小數科將在「中小學教學銜接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小學階段內各年級數學教學銜接情況進行調研,著力研究小學階段內教學銜接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
2. 數學學困生情況調研
數學學困生問題一直以來困擾我們,尤其是新課程下,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應引起我們高度關注和重視。本學期,我們將組織相應力量,加大調研力度,了解分析學困生形成原因,尋找解決的方式和策略。
以上調研市教研室將採取專項調研和結合視導進行調研的方式進行,屆時各校要積極配合市教研室做好相關的調研工作,具體要求另行通知。就我鎮而言,本學期,我們將採取教學視導與調研相結合的形式,按調研要求盡早做好相關准備工作,確保調研工作的實效性。
(二)搭建多種平台,促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1. 組建「常平鎮小學數學骨幹教師隊伍」
近年來,我鎮教育辦及各校對教師培訓、研修越來越重視,為更好地滿足各學校對教師培訓師資的需求,同時充分發揮我鎮優秀教師在教師培訓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我們計劃以我鎮小學首批數學學科帶頭人為基礎,組建一支由10人組成的「常平鎮小學數學骨幹教師隊伍」。為順利完成「常平鎮小學數學骨幹教師隊伍」的組建工作,請各校教導主任協助完成以下工作:
(1)按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分別推薦一名優秀教師參加「常平鎮小學數學骨幹教師隊伍」的申報。
目的:通過有針對性的系統培訓,以課堂診斷、課例引領、專題講座等形式,有效提升我鎮中青年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促進我鎮中青年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時間:10月11日至14日。
培訓方式:邀請具有豐富數學教學實踐經驗,並對數學教學有深入研究的數學教育專家到我鎮進行為期兩年的駐點培訓,其主要內容包括聽課評課,討論數學教學中的困惑,上示範課,專題講座等。
培訓安排:上午對駐點學校數學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內容主要有聽課評課,進行教學交流;下午對全鎮小學數學教師進行培訓,內容主要有上示範課,專題講座。
3.舉行「常平鎮小學數學第一批學科帶頭人教學專題研討活動」
目的:發揮學科帶頭人在全鎮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同時促進學科帶頭人自身專業進一步發展。
內容:以「解決問題」教學領域內容為研討專題,活動內容包括課例觀摩、互動評課、專題講座等。
時間:20xx年10月下旬。
地點:待定。
(三)繼續加強教研組建設及教研活動實效性研究,提高校本教研及教研活動質量 本文來自織夢
1.召開「小學數學教研組長及學科帶頭人工作會議」
目的:通過對上學期教學工作的總結分析及對本學期教研工作計劃的解讀,讓全鎮數學教研組長明確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取得的成績及存在問題,明確鎮教研工作精神,有方向、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落實各項教學、教研工作。
時間:20xx年9月15日下午3:00 right ded(2016年紀檢工作計劃)ecms
地點:第四小學電教室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內容:總結上學期教學工作及對本學期鎮教研工作計劃進行解讀
參加人員:全鎮公民辦數學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
2. 開展「先進教研組評選及展示活動」
評選目的:發現教研組建設成功經驗、樹立典型,發揮先進教研組的示範、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促進我鎮學科教研組建設,提高校本教研質量。
評選時間:20xx年9月(申報條件及申報材料具體要求詳參照市的評選方案) right dedecms
評選方法:按照教研室統一要求進行評選。
展示活動:評上先進教研組的單位,需根據文件相關精神,安排合適的時間進行教研組建設、教研活動現場觀摩等展示活動。一是推廣先進經驗,充分發揮先進教研組在全鎮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二是促進先進教研組進一步探索教研組建設、教師專業發展、教研活動開展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方法。 織夢好,好織夢
3.繼續開展學校間教研組的結對幫扶活動
本學期,我們要在總結上學期教研組結對幫扶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扎實推進此項工作。重點做好兩方面工作:
(1)結對教研組要以「解決問題」教學領域作為研究主題共同商議確定新學期的結對工作計劃,建立跟蹤檔案,對數學教研組和教師個人進行系統跟蹤指導,形成總結材料。
(2)定期將每次開展活動的情況放在我鎮教育網或市小學數學教研網上面。 本文來自織夢
(四)繼續加強命題研究,發揮試題導向性功能,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有效轉變
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教師都在努力踐行新課程理念,發展學生綜合素質。但是,學生數學學業負擔過重、簡單重復、機械操練等現象仍較為嚴重,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還是教師教學理念存在偏差,課堂教學低效造成的。為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減少數學學習機械訓練的現象,近年來,我們努力發揮試題的導向性功能,通過設置一些綜合性、新穎性的題型考查教師是否重視學生數學學習過程、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本質的理解,以此引導教師的日常教學,減少機械記憶、模仿性訓練。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命題研究,加大對過程教學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考查力度,希望各鎮街、學校加強對試題的研究、重視試卷分析,及時查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教學理念的偏差問題,及時轉變教學方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③ 設置小學數學教師培訓方案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注意互動 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 不能太難 得讓孩子愛學,有興趣
④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訓方案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課堂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在這變化之中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我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理應受到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關注和研究,從而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發展。下面我對這一問題,結合自己在十年來課程改革教學工作中的實踐經驗,談幾點建議。一、吃透教材、巧設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教師的教對於學生來說居於主導地位。因此,我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識間的來龍去脈,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寫意圖。對這些,教者只有仔細琢磨,深入鑽研,做到胸中有書,才能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同時,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還要研究教材內容與現時生活及學生實際的最佳切入點,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知。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怎樣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1、縱觀教材全局,理清知識體系。數學是一門知識系統性非常強的學科,知識之間聯系非常緊密,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已學過的舊知識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教師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時才能做到瞻前而顧後,將前面的知識為後面的新知識做好鋪墊、搭橋;學後面的知識又能有計劃地復習和運用前面的知識。如果教師沒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內容零敲碎打,分成許多部分獨立地去教學。這樣不僅教起來費勁,費時間,學生學起來也不好懂,難以記憶,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能不能系統地掌握教材,有沒有統觀全局的思想,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那麼怎樣鑽研才能系統掌握教材,又能統觀全局呢?我的建議是:第一,要注意抓住反映事物本質的概念進行教學。如:單位「1」這個概念,不僅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而且在以後的分數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的教學中,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學習分數乘法時,必須把這個關鍵的問題讓學生徹底理解和掌握。這樣,在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時,學生就不會感覺困難。很明顯,單位「1」是貫穿分數、百分數這部分教材「始終」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教學分數部分一開始就要緊緊地抓住它,通過種種形式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單位「1」的意義。第二,研究各單元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例如《分數再認識》這部分知識,是在三年級《認識分數》知識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三年級分數初步認識進行分析研究,再對五年級的《分數再認識》進行升華、拓展,展示教材的編寫意圖,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第三,找出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如:工程問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跟相遇問題的解答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與相遇問題進行分析、比較、發現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對學生理解工程問題是有幫助的。第四,要了解知識引申變化的情況,掌握教材的深度。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透徹地理解,靈活地運用,要在立足教材和超越教材上研究引申的練習題,但不要超出課標的要求。掌握課標所規定的知識和所學的知識深度和難度,細心琢磨教學目標,不偏離教材的要求,不盲目地加大題目的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不然既浪費時間,也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增加學生不必要的作業負擔。2、課上1分鍾課下10年功,功夫在課外。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授業和解惑,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對疑難問題的解決是否清楚適當,主要是看教師對知識是否能正確、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對所教學的內容一定要做一番認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達到透徹理解,熟練地掌握,才能在課堂教學時做到深入淺出,駕輕就熟。如:在教學四年級的《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一節時,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道理,可先提出這樣四個為什麼,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自己進行探究,學會弄懂,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搞清它們的來龍去脈。(1)為什麼一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一變,小數的值就變了呢?(2)為什麼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就變大了呢?(3)為什麼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就變小了呢?(4)一個小數的小數點每移動一位,小數大小的變化,為什麼是十倍的關系呢?如果課前教師對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較透徹,在課堂上才能引導學生深入淺出,點撥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創設情景,找准新知識的切入點。在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對教材的准備題和例題進行分析、研究,努力理解編者這樣安排的意圖,分清例題的主次再確定教學重點;同時,還要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最佳結合點在開篇的教學情境中體現出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通過對教材深入的研究、分析,領會意圖,從而為創設最佳情境教學,做到心中有數,如:在教學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石頭、剪子、布」的游戲作為教學的開篇,提出的問題是,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情形?有幾種情況你能贏?這樣,學生把生活中有趣的游戲與本節的搭配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組合數,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十年來,教學工作的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系統地掌握教材的內容,認真地研究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透徹地理解編教材編者的意圖,那麼他們在教學時,就能從教材的全局出發,重點突出,深入淺出,教學效果一定會好的。二、改進教法、注重生成,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找准教材的重點、難點後,還要進一步考慮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好學。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足,數學知識在生活中落腳點難以找到,這樣更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講究教法、研究學法。選擇教學方法要從各校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要強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經驗及做法,但也有幾條大家是可以共同遵循的規律:第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新知識。數學是一門嚴謹而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各部分知識聯系密切,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深化和發展;數學又來源於生活,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要抓住新舊知識的交接點,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落腳點,通過課前的搜集、整理,課上提問、發現,把難點化成幾個小問題,順利過度到新知。如:在教學《認識百分數》一節時,課前可讓學生搜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子,在具體的實例中,找出百分數的話題。教學伊始可讓學生先匯報,提出有關百分數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導,巧設懸念,探究新知,學生感到新知不新,難點不難,突破了教學難點。第二、運用直觀操作,分散教學難點。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注意從實際出發,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和學具,使學生認識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獲得較牢固知識,並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六年級《圓的周長》一節時,教師充分創設時間、空間,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實踐,探索圓周長和直徑之間比值的規律,展示小組合作成果,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充分的直觀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圓周率的意義,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第三、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教學實踐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不需要教,學生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離開學校在實踐中能夠自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打開思路,想問題,自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可能性》一節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發現的基礎上,重點讓學生探究、驗證。首先引導學生做實驗前的准備,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並說明實驗要求----小組商量活動方案-----小組匯報活動方案-----合作實驗、初步推測----學生匯報,在小組實驗交流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將各組的意見展示出來,最後師生共同推理、驗證、歸納:打開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聯系剛才的實驗結果,問你明白了什麼?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麼有關?如果給你一枚一元錢的硬幣,將它擲出,結果會怎樣……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主動參與的氛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慾。三、超越教材、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師生共同努力解決了學生學懂的問題,才只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三分之一。因為「懂」,只是學生把教材的新知識弄明白了,這並不等於學生真正掌握了新知識,他們往往離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還有一段距離,還沒有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當堂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訓練的效果,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明確訓練的目的性。訓練時要防止盲目地多練,多而雜抓不往關鍵的練,結果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效果並不好。所以訓練的內容防止脫離實際,追求偏、難、怪的現象。每節課都應該緊緊圍繞本節的教學目標進行訓練,把學生掌握知識的現狀和教材的重點、難點有機地整合,適當地調整教學預案,訓練的針對性才強。第二,訓練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一般來說,一節新課,課堂最好有十至十五分鍾的訓練,特別要注意訓練題的數目不要過大,應用題的語言敘述和題目結構要清楚簡單,不要在數字語言上干擾學生對本節課主要知識的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口述或口算一些問題,以檢查學生理解的情況,但要注意訓練題的形式,避免學生死套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自編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閱歷的習題,以便能看出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了,真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掌握得非常順利,耐用效果非常良好,這時,教師可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引出運用本節課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例子,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或問題,大家合作交流解決,真正使本節課內容升華。第三,不同水平的學生訓練時應有不同的要求。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的效率是不相同的。考慮到這個實際,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在訓練中也應經常安排兩套作業,這樣做,教師花費的時間和氣力都比較大,但是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調動了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效果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的。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技能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除了要搞好每節的基本訓練外,還要注意上好復習課。復習課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更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做題就能奏效。在復習課中,除了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彌補知識缺陷的工作以外,師生應當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對所學知識做一番總結歸納整理的工作上,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這樣做,可以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便於學生記憶掌握,而且對舊知識進行了一次深化,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起到了極好的促進作用。總之,在教學和研修的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最重要地一環是改進課堂教學。但改進課堂教學的關鍵又與能否吃透教材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教師對教材的系統性掌握得好,又善於體會理解編者的意圖,再有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那課堂教學一定會生動活潑。我相信,只有我們教師肯於動腦,能花力氣,不斷學習,勇於實踐,一定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⑤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課題研究方案18
語言歷來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人類智能的卓越範例」,語言具有增進記憶的潛能,語言具有解釋概念的能力。而數學語言是一種科學語言,它是指對數學概念、算式、公式、運算定律、法則及解題思路、推導過程等的表述。數學語言具有準確、抽象、簡練和符號化等特點,它的准確性可以培養學生誠實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於學生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的培養,它的簡練和符號化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規律,也有利於思維。
《新課程標准》在總體目標中要求:學會與他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理,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且在不同學段的各個領域《標准》對數學語言都有不同的要求。而在課堂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想說又不會說,有的學生怕說、不敢說,有些根本不會開口,學生的數學語言使用和表述與《標准》的要求還有一段明顯的距離。
基於以上情況,筆者對造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認為:①數學課堂教學囿於「只重結果,忽視過程」和「只需會做,不必口述」的傳統教育傾向的影響,受應試教育的侵害,使學生缺少語言實踐的機會,從而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展示。②教師對數學語言的作用缺乏認識,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導致學生數學語言不準確、不規范、不嚴密,因而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③受班級學額的限制,學生人數太多,有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想說而說不清楚,一些好生往往沒有耐心去傾聽。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不能准確規范地表達數學語言。④學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如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
一、教師准確規范的數學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求教師語言要規范,給學生做出榜樣。數學教師對概念、法則、術語的敘述要准確,不必讓學生產生疑問和誤解。為此,教師要做到如下兩條:一是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有個透徹的理解。例如「除」與「除以」、「數位」與「位數」、「數」與「數字」等,如果混為一談,就違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師指導學生畫圖時說:「這兩條直線畫得不夠平行」、「這個直角沒畫成90°」等,這就違背了矛盾律;而「由三條邊組成的圖形是三角形」、「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就是閏年」之類的語言就缺少准確性。二是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講解。比如,不能把「垂線」說成是「垂直向下的線」,不能把「最簡分數」說成「最簡單的分數」等等。嚴謹,除了具有準確性之外,還應有規范性的要求。如說話吐字要清晰,讀題語句要分明,堅持使用普通話等。簡約,就是教學語言要干凈利落,重要的話不冗長,要抓重點,簡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說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要准確無誤,不繞圈子,用較短的時間傳遞較多的信息。
二、讓學生在口頭表述中,訓練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使全體學生的數學語言都能得到訓練,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靈活運用「同桌交流、小組討論、全班評價、學生小結」的訓練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 「語言訓練為主線、思維訓練為主體」的教學思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要說、有話可說,並在積極的評價中,使學生說的熱情得到激發,說的能力得到提高。
1.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同桌間的互相交流,可以使學生掌握思路,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班級中的學習困難生,也可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正確地解答。
2.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全班評價
學生在小組討論後,學習熱情處於高漲,教師也因勢利導,組織全班評價,為學生再次提供了交流信息,共同學習的機會,從而使信息渠道全面暢通,學生的語言表達逐步得到完善,也使他們的思維得到了一次升華。全班評價時,先由一組或一人發言、匯報,其它各組作出評價和補充,必要時,組際之間進行討論、爭辯。最後,師生共同對知識進行歸納,形成共識。
4.學生小結
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我在課堂小結時,經常這樣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後進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三、在學科的不同內容中,發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說得是否完整、准確、簡潔而有條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在不同課型說的培養側重點。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在每一個環節都要重視對學生說的培養,而且在不同課型其說的培養側重點也不同。
(1)在概念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本質
在概念教學中進行說的訓練是由直觀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的橋梁,因此,概念教學中教師重視讓學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質,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不但能說出定義、定理、公式、法則和性質的具體內容,更要說出概念關鍵詞句,而對於近似概念,則讓學生說出他們的共同點與內在聯系和混淆之處。
(2)在計算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算理
在計算教學中,加強算理教學,重視說的過程,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計算方法,又能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計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說算理、說運算順序、並要介紹自己的多種演算法以及優化的理由,同時對於計算中的錯誤讓學生說出錯誤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發展。
(3)在應用題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思路
在應用題教學中,讓學生有根有據有序地分析、推理,通過口述解題思路,說出自己的想法,填寫數量關系式等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在課堂上學生你一句,我一言,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教師能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
(4)在幾何形體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其特徵
幾何形體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更能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在幾何形體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說出其特徵及與生活的聯系;還重視了讓學生參與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導過程,把知識的獲取與發展數學語言有機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對空間的探索慾望,抓住挈機,發展說的能力。
四、在學生閱讀數學中,豐富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真正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時這樣也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思想。
五、在學生「編寫」中,強化數學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重視學生的數學語言訓練,還應培養其書面表達能力。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編應用題、寫數學日記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訓練,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表述能力,也有助於學生了解應用題的結構特徵。通過寫數學日記的方式,學生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可以像和自己談心一樣寫出他們自己的情感態度、遇到的困難或感興趣之處,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日記來進一步了解學生。由於數學語言較抽象,對數學語言的准確理解,只有在不斷應用的過程中才能逐步形成,所以在編寫過程中,可能出現語言不精煉,用詞不當,思路迂迴等現象,這時,教師要耐心地予以引導,使學生從敢寫到會寫,從那些朦朧認識和兒童的自然語言,逐步過渡到規范、准確地編寫數學語言。
總之,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循序漸進,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中深入鑽研教材,積極示範引導,為學生提供學習和使用數學語言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語言歷來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人類智能的卓越範例」,語言具有增進記憶的潛能,語言具有解釋概念的能力。而數學語言是一種科學語言,它是指對數學概念、算式、公式、運算定律、法則及解題思路、推導過程等的表述。數學語言具有準確、抽象、簡練和符號化等特點,它的准確性可以培養學生誠實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於學生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的培養,它的簡練和符號化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規律,也有利於思維。
《新課程標准》在總體目標中要求:學會與他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理,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且在不同學段的各個領域《標准》對數學語言都有不同的要求。而在課堂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想說又不會說,有的學生怕說、不敢說,有些根本不會開口,學生的數學語言使用和表述與《標准》的要求還有一段明顯的距離。
基於以上情況,筆者對造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認為:①數學課堂教學囿於「只重結果,忽視過程」和「只需會做,不必口述」的傳統教育傾向的影響,受應試教育的侵害,使學生缺少語言實踐的機會,從而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展示。②教師對數學語言的作用缺乏認識,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導致學生數學語言不準確、不規范、不嚴密,因而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③受班級學額的限制,學生人數太多,有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想說而說不清楚,一些好生往往沒有耐心去傾聽。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不能准確規范地表達數學語言。④學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如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
一、教師准確規范的數學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求教師語言要規范,給學生做出榜樣。數學教師對概念、法則、術語的敘述要准確,不必讓學生產生疑問和誤解。為此,教師要做到如下兩條:一是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有個透徹的理解。例如「除」與「除以」、「數位」與「位數」、「數」與「數字」等,如果混為一談,就違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師指導學生畫圖時說:「這兩條直線畫得不夠平行」、「這個直角沒畫成90°」等,這就違背了矛盾律;而「由三條邊組成的圖形是三角形」、「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就是閏年」之類的語言就缺少准確性。二是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講解。比如,不能把「垂線」說成是「垂直向下的線」,不能把「最簡分數」說成「最簡單的分數」等等。嚴謹,除了具有準確性之外,還應有規范性的要求。如說話吐字要清晰,讀題語句要分明,堅持使用普通話等。簡約,就是教學語言要干凈利落,重要的話不冗長,要抓重點,簡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說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要准確無誤,不繞圈子,用較短的時間傳遞較多的信息。
二、讓學生在口頭表述中,訓練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使全體學生的數學語言都能得到訓練,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靈活運用「同桌交流、小組討論、全班評價、學生小結」的訓練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 「語言訓練為主線、思維訓練為主體」的教學思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要說、有話可說,並在積極的評價中,使學生說的熱情得到激發,說的能力得到提高。
1.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同桌間的互相交流,可以使學生掌握思路,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班級中的學習困難生,也可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正確地解答。
2.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全班評價
學生在小組討論後,學習熱情處於高漲,教師也因勢利導,組織全班評價,為學生再次提供了交流信息,共同學習的機會,從而使信息渠道全面暢通,學生的語言表達逐步得到完善,也使他們的思維得到了一次升華。全班評價時,先由一組或一人發言、匯報,其它各組作出評價和補充,必要時,組際之間進行討論、爭辯。最後,師生共同對知識進行歸納,形成共識。
4.學生小結
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我在課堂小結時,經常這樣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後進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三、在學科的不同內容中,發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說得是否完整、准確、簡潔而有條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在不同課型說的培養側重點。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在每一個環節都要重視對學生說的培養,而且在不同課型其說的培養側重點也不同。
(1)在概念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本質
在概念教學中進行說的訓練是由直觀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的橋梁,因此,概念教學中教師重視讓學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質,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不但能說出定義、定理、公式、法則和性質的具體內容,更要說出概念關鍵詞句,而對於近似概念,則讓學生說出他們的共同點與內在聯系和混淆之處。
(2)在計算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算理
在計算教學中,加強算理教學,重視說的過程,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計算方法,又能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計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說算理、說運算順序、並要介紹自己的多種演算法以及優化的理由,同時對於計算中的錯誤讓學生說出錯誤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發展。
(3)在應用題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思路
在應用題教學中,讓學生有根有據有序地分析、推理,通過口述解題思路,說出自己的想法,填寫數量關系式等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在課堂上學生你一句,我一言,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教師能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
(4)在幾何形體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其特徵
幾何形體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更能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在幾何形體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說出其特徵及與生活的聯系;還重視了讓學生參與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導過程,把知識的獲取與發展數學語言有機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對空間的探索慾望,抓住挈機,發展說的能力。
四、在學生閱讀數學中,豐富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真正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時這樣也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思想。
五、在學生「編寫」中,強化數學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重視學生的數學語言訓練,還應培養其書面表達能力。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編應用題、寫數學日記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訓練,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表述能力,也有助於學生了解應用題的結構特徵。通過寫數學日記的方式,學生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可以像和自己談心一樣寫出他們自己的情感態度、遇到的困難或感興趣之處,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日記來進一步了解學生。由於數學語言較抽象,對數學語言的准確理解,只有在不斷應用的過程中才能逐步形成,所以在編寫過程中,可能出現語言不精煉,用詞不當,思路迂迴等現象,這時,教師要耐心地予以引導,使學生從敢寫到會寫,從那些朦朧認識和兒童的自然語言,逐步過渡到規范、准確地編寫數學語言。
總之,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循序漸進,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中深入鑽研教材,積極示範引導,為學生提供學習和使用數學語言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
⑥ 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訓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們必須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便會使大腦產生優勢興奮,表現為注意集中,記憶深刻,思維敏銳。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更好地投入數學活動中去呢?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能快樂學習,創造學習,關鍵在於教與學方式的多樣化。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設計數學游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小學生最喜歡做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數學活動課,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下列幾種形式的游戲。
1.個體活動游戲。上課開始進行「比比誰最火眼金睛」游戲: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實驗——觀察、比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滾,看看各種幾種物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球等)分別有什麼特徵?通過學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幾何物體的一些特徵。
2.集體合作游戲。在上「統計」活動課時,學生小組合作統計戴帽子的同學和沒戴帽的同學等相關問題時,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統計辦法,小組間比賽。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社會技能和民主價值觀。
3.師生互動游戲。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游戲「最佳默契獎」。師與生像電視上作節目一樣,同時將結果寫在紙條上,並同時亮出。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諸如以上的一些游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發的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出來。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愛想像是人的本能。精彩的問題情境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1.提供思考素材。學生的想像是豐富多彩的,有了顯性的物化媒介可以進一步誘發學生的思路。如教學「可愛的企鵝」時,我以一篇童話故事為線索,讓學生在情景中體會減法中被減數,減數代表的意思。並激發學生的想像,一人說算式,一人編故事。學生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熱烈。
2.留有思考空間。老師向學生展示學習素材後,教師不能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空間。如老師教學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成8後,讓學生自己探索8還可以怎樣分?幾和幾合成8?學生有了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就能對所學知識有較深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指導猜測方法。善於猜測是學生進行創造學習的重要環節。教給學生猜測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①根據經驗來猜;猜測不能憑空想像。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大膽猜測,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猜。比如讓學生相互猜起床時間。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對方起床時間。然後讓學生說出真實情況。②從比較中猜;只有比較才有發言權。如讓學生猜7的分成,一個學生伸出2,讓學生說出7的分成。另一個學生說:2和6合成7。接著出題的學生判斷對還是錯。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判斷原因。學生說:因為2+6=8,8不等於7,所以回答是錯的。正確的是2和5合成7。
三、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品嘗成功。
積極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應該是失敗的。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同時,要積極創設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
1.鼓勵參與。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什麼都好奇,教師要抓住該年級段的學生心理特點,組織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手段呈現學習內容。有了外在的誘惑力,就會誘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從而樂在其中。
2、提供機會。通過老師的合理啟發引導,讓學生經過自己的積極探究,從而找到規律,發現問題,理解新知,突發奇想解決難題。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當取得成功時,那份喜悅是別人難以體會的,可以說喜悅是發自內心的。由此生發的學習動力也是其它激勵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四、學以致用,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
1、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兒童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第六單元和第九單元之後安排的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我們的校園」就是很好的形式。圖片生動,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2.能自己尋找生活素材,集體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習的最高階段,就是學以致用,利用自己或集體的智慧創造性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收集商品宣傳單,找出自己需要的商品,並計算出需要付多少錢;比一比誰提的數學問題多,大家怎樣解決等,營造家庭購物的氛圍。利用知識的遷移,很好的開展實踐活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體,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的基本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與學生進行交談,如;「誰想說說……」「誰願意說說……」等等。一位教師在傾聽完學生的不同意見後,說「我真榮幸,我和XX的意見相同。」話雖然簡單,但足以說明教師已經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由此建立起來的師生關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師還應關懷、尊重、信任、理解和熱愛每一個學生,需要和學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友好的合作關系,從而形成師生間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人格碰撞的社會互動關系。
2.重視情感的感染與激勵。
教師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個性去影響學生時所表現出的情緒力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去影響學生,同時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響學生,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水平、態度、情感進行適時、恰當的評價,哪怕是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說一句「你說得真不錯」,都是對學生的莫大鼓勵,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通過教具、學具以及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開展數學游戲或競賽;讓學生走出課堂,聯系學校、家庭和社會進行學習;低年級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編插童話故事等來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六、激發動機,培養興趣
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創新」的潛在能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長方形的面積」教學時,先安排了一個搶答,展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競賽。如果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l平方厘米,那麼下面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回答前三個小題,學生爭先恐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到第4小題時,大部分同學閉而不答、只有少數同學說是1平方厘米,此時教室里很安靜,課堂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師緊緊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出擊,說道:「你們想知道這個圖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嗎?」孩子們異口同聲說:「想!」,老師繼續說:「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發現這個規律。」在老師創設的這種情境下,孩子們進入了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們保持繼續探索的願望和興致。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
2.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成功感。
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擊,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想方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在實際教學中針對不同學生可以採取不同的做法:對於綜合性比較強、比較靈活的問題,可以請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來回答;對子一般性的問題,可以請學習成績中等的同學來回答;對於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請暫時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同學來回答。這樣所回答的問題與他們的實際情況相符,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就高一些、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就多一些,他們的成就感就強一些,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濃一些,他們進行創造性學習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此外,還可以通過教師給學生及時的支持與鼓勵;教學內容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如鼓勵學生自己出題、改題,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相互考查和評議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本策略
l.鼓勵質疑問難、敢於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從問問題開始、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盡管有些一問題已經超出本節課的內容,但這些學生比起不提任何問題的學生更具有潛力。例如,在一次素質教育的研討會上,一位教師在進行「十幾減9、8」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在課將要結束時,一位學生問:「老師12-9,2減9不夠減,我是倒著減的。先用9減2得7,再用10減7得3,因此12-9=3,這樣做可以嗎?」開始會場非常安靜,片刻之後,這個問題就像一顆「炸彈」拋了出來,在場的老師們議論紛紛,顯然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不僅是授課老師沒有想到的,就連聽課老師們也為之一震。授課老師不但沒有批評這位同學,而是高度評價他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並且採取了非常靈活的教學方法,及時組織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最後達成一致意見。這種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有很強的獨創性。
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教學的再創造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去積極地動手、動腦,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創造空間。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梯形面積的計算」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在對學習方法(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和情感(鼓勵學生對舊知識掌握的情況)兩方面准備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舊知識找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用10分左右的時間在小組中經過充分的討論和研究、達成一致後,把小組的研究成果寫在黑板條上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主要有六種方法。(1)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2)沿梯形的一條對角線剪開,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3)沿梯形的中位線剪開後,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4)在梯形的下底上找一點,把梯形分割成三個三角形;(5)沿著梯形的上底的兩個端點畫出兩條高,把梯形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兩個三角形;(6)沿梯形的中位線向下對折,再沿兩腰中點向下作垂線,把兩個三角形向內所變成兩個長方形。 因此,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再創造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3.讓想像張開翅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特殊法寶。
「創新」就要建構眼前不存在(或對創新者來說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設想,這需要想像。想像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式,創新活動需要創造性形象思維能力,它是人們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對記憶中的表象,經過重新組織加工而創造了的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維活動。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分數的再認識」的教學時,老師出示了一張長方形的紙,告訴學生這張紙是一個圖形的,原來這個圖形是什麼樣子呢一?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擺出原來圖形的形狀,然後貼在黑板上。同學們的擺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長萬形可以是不同圖形的,從而體會分數的抽象性,並且對於將來學習「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有了一個感性的基礎。
4.發散思維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形式。
發散思維是指一種沿著各種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從各個不同方面尋求多種答案的思維方式。在尋求多種答案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成分。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復習課的教學時,結合本班人數出示了這樣一個題目: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25%,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百分之幾? 教師啟發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解答這道題,學生最後得到了三種不同的方法。從這三種不同的解法來看,學生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解題策略也就不同。
5.善於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目的。結合平時的作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自己發現問題、挖掘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聽了一節一年級「100以內數的加法」課,感觸頗深。教師在上課時,首先出示一幅同學們去春遊的圖畫。畫面上每班學生的代表舉著各班人數的牌子。畫面上還有大轎車和一個思考問題的小朋友:每輛車最多能坐80人,哪兩個班生在一輛車里比較合適?對於這個題,每個同學都能找到一、兩種搭配方案、每個人對解決問題都有貢獻。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對於各種搭配方法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大家一致評出比較好的方法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採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到新知識和技能,使新課標下課堂教學實現自主化,合作化和探究的良好的互動模式。讓我們從每一節課做起,真正地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識容器,讓他們能在教師和他們自己設計的問題情境中,通過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這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使命和責任所在。只有教師有創造力,才可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只有在充滿生命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結出創造之果。
⑦ 如何抓培訓,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專
一、提高認識,多層面、多角度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條件。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調控者,教師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素質。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是:大齡教師多、青年教師少、中年骨幹教師少。面對這一狀況,我們感到教師培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而校本研修正是整合了教學研究工作和教師培訓工作,二者互相遷移,相互影響,是提高教師素質,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鑒於這一認識,學校把研修工作放到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校長非常重視校本研修工作,明確提出了「讓教師在校本研修中得實惠練真功收實效」的人性化的研修理念,要求主管教學的主任在研修的操作過程中處處去貫徹,去落實。
我們不但注意宣傳研修的重要性,更注重讓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體會研討、學習給工作帶來的益處,經過全體教師的體驗,再沒有人把研修當成額外的負擔了,也沒有人排斥各種形式的研修活動了,而是積極參與研修,不怕困難,不怕麻煩,認真記,認真聽,認真反思,認真交流,無論是規定動作還是自選動作,都自覺參加,靜心思考,個人自學任務人人都能自覺完成,集體學習從來都是座無虛席。
學校積極給教師提供研修條件,把周三、周五下午放學後的時間定為研修時間,從不擠占;給教師訂閱推薦十多種教育刊物、書籍供大家閱讀;圖書室天天開放,讓教師在讀書中升華自己的人生;開展賽課活動,為教師提供展示的平台,讓教師盡情發揮,自己體會、診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情況,從而進行自我調整和改進;只要有外出學習的機會學校都派教師去學習,取長補短,充實自我。一年來我們組織全體語文、數學、英語教師參加了新農村建設遠程通識培訓、教師素質提高培訓、「雙名教師」送課下鄉研修活動,7名教師參加了鄉村教師進名校研修活動,骨幹教師參加了各級專題培訓,一名教師參加了國培脫職置換研修活動等。學校為教師們創造的良好研修條件,得到了教師的稱贊,大家倍加珍惜,人人學有所獲。
二、立足實際,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教師都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和挑戰。一年來我們以優化教師隊伍為契機,努力搭建平台,讓不同層次的教師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我們採取了講座、專業自學、團隊閱讀、撰寫敘事、撰寫反思、上臨摹課、上課題研究課、上匯報課、崗位練兵課堂教學展示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讓先進的教育思想、方法牢牢紮根於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有的放矢地指導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1、師德教育為首位。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開學初舉行師德承諾儀式,簽訂《會發中心小學教師行為規范承諾書》,鄭重承諾要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定會發中心小學教師忌言忌行,教師們也都自覺制定了言行准則,並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我們組織教師一月一次集中學習,學習了規范辦學行為的相關文件,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新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等內容,每一次教師都認真記下重要內容,認真領會,撰寫學習心得。我們還建立社會、家長、學生、教師監督機制,請家長、學生對教師的表現進行了問卷打分,每學期都對教師進行師德考核,建立教師個人師德檔案,努力使全體教師熱愛教育事業,以德育人,為人師表,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2、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堅持得比較好,每周五進行,講求集體備課實效。這次我們提出將「備課」改為「辯課」讓集體備課不但有計劃,有主題,有分工,有人把關,並規定將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細化為突出「五落實」,更要突出「辯」字,先由一名教師主講——分析教材,講解教學目標、知識結構、教學思路、教學重難點、習題設計、教學策略及創設的情境等,再讓大家「辯課」,打破了集體備課一言堂的常規,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展開爭論,在辯論中集思廣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形成個案,個體實施。我們認為教師們的二次備課教案有特色,符合本班學情,做到了(1)項目齊全,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能從教材、學生入手精心設計,板書能突出教材特點,新穎、工整,教學環節完整,思路清晰,有自己的特色。(2)教學心得、課後反思寫得及時,數量與質量都有提高,反思達到100%以上。同學科同年級的常態課落實了「同課異構」,達到共性和個性的完美結合。
3、依託備課組,開展問題研討交流活動。我們以備課組為平台,有計劃地開展了主體鮮明的學科研討活動。做到了每周集體交流研討一次,主要是針對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知識問題、教學方法、管理方法等,通過交流研討幫遇到問題的教師解決問題,讓還沒講授新課的教師引起注意,再次備課,這也是一個共同反思的過程,一人反思,大家受益。
4、以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努力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學校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理論,堅持「統一主題,集中與分組學習為主,測評為輔」的原則,確保學習有計劃,有內容,有討論,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有實效,有檢查。結合教師發展的需要,切實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促進,提高了研修的實效性。本學期舉辦四次專題講座,為指導教師正確使用教科版語文教材,江鳳臣主任做了題為《教科版語文教材的使用》的講座,楊麗莉主任給班主任做了題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講座,馬學良校長針對課堂管理現狀做了題為《學生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的講座,為數學教師做了《數學分層測試卡的使用》的專題講座,使教師學有所獲。
5、開展團隊閱讀活動,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以「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自覺」為口號,以教師自我需求為主,在教師中開展了團隊讀書活動,以組為單位選一本書,全組成員共同閱讀。與此同時,提出讀好書不忘學理論、練技能,每兩月撰寫一篇教育敘事,每人定時寫出階段教學反思,每人都寫出了5000字以上的自學筆記和閱讀筆記。
6、形成了課題帶動下全員參與的教研機制。以「十一五」課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設計》的推廣和「十二五」立項課題《小學語文有效教學行為的實驗與研究》為龍頭,以科研促教改,進行教法、學法研究,切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研究過程中,按課題研究方案的要求,通過以理論學習、個體試驗、集體研討、反思總結的方式,加強研討,做好調整控制、積累資料、分析研究、階段小結等工作。
具體開展上「臨摹課、崗位練兵展示課、有效教學研究匯報課」活動。每次外出參觀學習的教師回校後講「臨摹課」,每年的5月和10月定位「聽課月」暨教師崗位練兵展示課活動月,6月和11月份進行的「有效教學研究匯報課」活動,達到了全員參加,任課教師每人講一節課,活動中每位任課老師認真備好一堂課,力爭達到40分鍾課堂教學效果優質高效的目的,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意識,最後評出優質課參加上級賽課活動。在這一系列的公開教學活動中,無論是上哪種課,教師們非常重視,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准確、合理地把握教材、靈活地選擇教法,各教研組教師也積極為講課教師出謀劃策。課堂上,教師們都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啟發學生思維。教師們製作的精美課件、獨具特色的設計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到了知識。這些活動中教師們目標一致,全員參與,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顯示了濃厚的教研氣氛,也為教師專業成長打造了良好的平台。
三、堅持不懈,多反思、多總結提升校本研修質量。
總之,校本研修是一條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與成長相映襯,個人與學校同發展的道路,通過全校教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進步,初步形成校本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的機制。但這僅僅是點滴成績,學校研修的質量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教師課題研究的質量還需改進,校本研修與課堂教學還要更緊密結合,從而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斷的完善、發展、創新。
在新的一年裡,我校將一如既往地踏實、深入地開展好校本研修工作,主要是從四個方面抓好研修工作:首先是隊伍建設。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強調人人參與、個個動手細化管理過程,做好學習方式和教學有效行為等一些小課題研究。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不斷探索,並上升為理論;其次是理論建設。組織老師大量閱讀理論書籍,寫好讀書心得,以考促學;第三是課題建設。課題負責人嚴格按照學校要求,按計劃、有步驟扎實開展研究實驗活動。特別注重平時的研究實驗,堅持教研結合;第四是論文建設。強調「廣」、「高」、「新」,「廣」就是人人要寫,「高」就是發表級別要高,「新」就是見解要新。堅持「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立足校本」的原則,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以打造「學習型教師隊伍」為根本目標,全力促進我校全體教師專業化發展,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
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
十多年來,我一步一個腳印,不說現在有多能幹,但我敢說現在我是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下面就簡單地談談我的成長歷程。一、在學習中充實1、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合格的對口學歷,所以,一走入這一個行業,我首先利用課後的時間學習教育學、心理學,考取教師資格證。再進修教育學專業的專科和本科學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2、積極參加各級領導組織的教育教學培訓活動。3、常常閱讀教育教學有關的雜志報刊。二、在借鑒中感悟借鑒他人經驗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借鑒不是臨摹、效仿、照抄,而是從經驗中悟出道理。借鑒不是借「標」而是悟「本」。很慶幸,我們的學校常開展教研活動,這就給我這個「小毛驢」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當時,我們學校有很多的優秀教師,比如:劉老師,邱老師,黃老師等等。我常走進她們的課堂,去聆聽她們精彩的教學,借鑒她們的教學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再進行自己的課堂設計。三、在實踐中探索借鑒是「他山之石」,探索是「自我發現」,教學能力是在實踐中提高的。每一位教師都要構建自己的「戰略進攻系統」,主動出擊,胸有成竹地笑迎改革。 我也很慶幸,能成為2002年課改的第一批教師。在課改中,我認真學習課改理念,勇於創新,敢於實踐,在實踐中探索一條課改之路。記得曾教過的一個四年級的學生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我喜歡的老師。我是在欽州電視報上看到的文章,當時我已經不教她了。她在文中寫道:老師先是在黑板上寫下幾個阿拉伯數字,然後就這幾個數學開始講,成了一個又一個神奇而又動聽的數學故事。我也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師,我喜歡把數學內容串成故事,讓學生們參與到我的故事裡,在故事裡學習數學,喜歡數學。他們喜歡,我也就成功了。在教學設計裡面,我還遵循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這一規律,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喜歡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四、在反思中前進著名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這話說得非常實在,其用意是鼓勵教師們珍惜反思,重視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揚長補短,只有反思才能更快進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常常注重二個階段的反思。1、課堂反思在課堂中觀察學生反應,觀察學生學習狀況,從而及時調整自己教學策略,我也就是平時常說的應變能力,這也是教學能力的一部分。記得有一次上課,我不能按照事先設計的教學方案去上課,因為新內容我想作為例題授課學習的,可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掌握了,所以我立刻改變了方法,讓孩子們小組學習,讓會的同學帶動不會的同學學習,讓他們在這樣的輕松氛圍中學習、掌握。然後讓他們總結自己的解題方法,相互交流。最後,針對這一內容,我還設計了一道提高思維能力的題目,結果,絕大多數的同學都做出來了。我很高興,我能及時改變教學策略,讓已經會的學生得到思維的提高訓練,不會的學生能掌握解題的方法。2、課後反思一節課下來,首先要好好回憶整節課的過程,給自己打打問號。上課時,課堂氣氛怎麼樣?學生回答問題是否積極?老師言語是否哆嗦?學生有什麼收獲?等等。比如說,在我們的課堂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學生,上課思想開小差了,不專心了。我們會比較習慣性地批評學生,認為學生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我們冷靜下來想想,他為什麼不聽課?是身體不舒服了?還是老師講課他不明白?還是家裡有什麼事?如果我們能在自己腦海中多些為什麼,也許我們做老師的就不會太沖動。反思好後,接著在教案後寫上一些隨筆,記錄成功之處,也可以記錄敗筆之處,還可以寫出自己對於同樣的一個教學內容新的構思。在空閑時間可以把這些隨筆整理、補充成為教後反思、教學論文。只有多思考多反思,多練筆,才能積累寶貴的教學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的靠的是教師的基本功,靠的是教師不斷反思總結,不斷地鑽研,靠的是教師的敬業精神。讓我們一起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