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中小學體育政策

中小學體育政策

發布時間:2021-02-25 17:20:07

1. 你怎樣看待現行的中學生體育政策

b
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管理制度不嚴格,沒有落實到學校上
沒有,基本長跑等體育鍛煉
a

2. 我要所有教育部和體育總局發出的關於校園足球的通知和政策法規,及各項文件

北京時間2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出台了《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其中關於「加大校園足球投入力度、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和利用、建立健全校園足球評價機制、加強師資建設」等條款,旨在解決青少年足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切實提高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以下簡稱「校園足球」)的質量和水平,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校園足球工作。足球是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項目,對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獨特的綜合教育功能。青少年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群體,青少年足球是足球運動的基礎和源泉。廣泛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有利於增強青少年學生體質,提升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水平。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抓緊抓好校園足球活動。
二、加強對校園足球的組織領導。各級體育、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機構要通力合作,成立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指導、部署和協調本地校園足球工作。各級體育、教育部門要將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納入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分工合理、運行規范、監督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各定點學校校長是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校園足球活動正常開展。
三、加大校園足球投入力度。要統籌校園足球經費投入,切實保障校園足球經費。各級教育部門要優化支出結構,積極增加校園足球經費並確保定點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的支出。各級體育部門要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撥出專款用於校園足球工作。加強校園足球經費的管理,確保專款專用。鼓勵定點學校依法創建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多種形式捐贈和贊助。
四,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和利用。各地要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規劃建設中優先建設小型多樣的足球場地設施並對學校足球場地的建設和開放給予扶持。各級教育、體育部門要拓寬足球場地建設和運行資金的投入渠道,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各類足球場地設施利用率和開放率。各校園足球布局城市要在推動學校體育設施和器材達到國家標準的工作中優先考慮足球項目。
五、建立健全校園足球評價機制。研究制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評估實施辦法。根據評估結果對布局城市和定點學校實行動態管理,對校園足球工作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六、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的全國校園足球組織網路。利用各種資源大力建設國家、省、市(縣)三級校園足球活動培訓基地及青少年足球訓練網點。各級教育部門在體育部門的支持下加快推動各級學生足球協會建設。引導鼓勵足球學校、體育運動學校和足球職業俱樂部發揮資源優勢,與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共建足球後備人才培訓基地。
七、重點辦好一批開展足球項目的體校和足球學校。加強足球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支持職業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扶持開展足球項目的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和足球學校創建「中等職業教育足球特色學校』』。
八、加快建立並完善大中小學相互銜接的校園足球四級聯賽體系。要把校園足球聯賽列入當地的體育競賽計劃,教育、體育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體育部門要挹校園足球聯賽列入授予運動員技術等級的競賽計劃。有條件的布局城市要開展高中和大學足球聯賽。鼓勵定點學校舉辦校內班級、年級比賽。鼓勵校園足球聯賽承辦單位、參賽隊伍通過多種方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贊助。
九、推動學校足球教育。各級教育部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進擁有足球場地的學校開展足球運動和相關教育活動。定點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足球選修課程。鼓勵定點學校開發足球校本課程。全校不少於50%的學生參與足球活動並掌握相應的足球基本知識和技能。
十、加強學校足球文化建設。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足球活動,培養學生足球興趣。定點學校要認真執行學生每周2小時足球活動計劃。有計劃地組織參加足球夏(冬)令營,舉辦校園足球文化節、文化周等活動,促進建立足球社團或足球興趣小組,定期舉行學校與家庭、社區的足球交流活動。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文件全文

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工作
1.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績,青少年營養水平和形態發育水平不斷提高,極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質。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社會和學校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休息和鍛煉時間嚴重不足;另一方面由於體育設施和條件不足,學生體育課和體育活動難以保證。近期體質健康監測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指標持續下降,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顯增加,部分農村青少年營養狀況亟待改善。這些問題如不切實加以解決,將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乃至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2.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項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不僅關系個人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而且關系整個民族健康素質,關系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體育鍛煉和體育運動,是加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磨煉堅強意志、培養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徑,是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發育、審美素養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級各類學校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工作,使廣大青少年在增長知識、培養品德的同時,鍛煉和發展身體的各項素質和能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3.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和學生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青少年體育活動和競賽,加強體育衛生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全面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路,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和全社會珍視健康、重視體育的濃厚氛圍。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青少年普遍達到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不良、肥胖和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通過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堅持不懈地推動青少年體育運動的發展,不斷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質。
認真落實加強各項措施
4.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把健康素質作為評價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加快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考試評價制度,發揮其對增強青少年體質的積極導向作用。全面組織實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並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積極推行在高中階段學校畢業學業考試中增加體育考試的做法。普遍推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報告書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學體質健康測試制度。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建立和完善學校體育工作規章制度。
5.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形成青少年體育鍛煉的熱潮。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和體質狀況,積極探索適應青少年特點的體育教學與活動形式,指導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努力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和機能,提高運動能力,達到體質健康標准。對達到合格等級的學生頒發「陽光體育證章」,優秀等級的頒發「陽光體育獎章」,增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榮譽感和自覺性。
6.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加強素質教育,努力促進青少年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發展。中小學要切實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體育鍛煉。
7.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中小學要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准,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其中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後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並將其列入教學計劃;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30分鍾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開展集體體育活動;寄宿制學校要堅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學校要加強體育課程管理,把課外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日常教學計劃,使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參加三次課外體育鍛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提出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具體要求並抓好落實。因地制宜地組織廣大農村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有針對性地指導和支持殘疾青少年的體育鍛煉活動。要切實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按照開設體育課和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配齊配強體育教師。
8.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生體育運動會,積極開展競技性和群眾性體育活動。各級政府要定期組織綜合性或專項性的學生體育運動會。學校每年要召開春、秋季運動會,因地制宜地經常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體育活動和競賽,做到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校有體育特色。進一步辦好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充分發揮其對群眾性體育的示範帶動作用。完善高等學校和高中階段學生軍訓制度,豐富軍訓內容,開展「少年軍校」活動,發揮學生軍訓在增強體質、磨煉意志等方面的作用。注重發展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和特長,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兩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
9.幫助青少年掌握科學用眼知識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視率。中小學教師和家長都要關注學生的用眼狀況,堅持每天上下午組織學生做眼保健操,及時糾正不正確的閱讀、寫字姿勢,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間。學校每學期要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兩次監測。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確保照明、課桌椅達到基本標准,改善學生用眼衛生條件。
10.確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時間,加強對衛生、保健、營養等方面的指導和保障。制定並落實科學規范的學生作息制度,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積極開展疾病預防、科學營養、衛生安全、禁毒控煙等青少年健康教育,並保證必要的健康教育時間。建立和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使青少年學生每年都能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營養干預機制,對城鄉青少年及其家庭加強營養指導;通過財政資助、勤工儉學、社會捐助等方式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伙食補貼標准,保證必要的營養需要。建立青少年營養狀況監測機制,加強青少年食品衛生專項監督檢查。根據新時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徵和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和服務網路。
11.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統籌協調、因地制宜,加強學校體育設施特別是體育場地建設。城市和社區的建設規劃要充分考慮青少年體育鍛煉設施的需要,為他們提供基本的設施和條件。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要與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統籌考慮、綜合利用。把「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與農村中小學體育設施建設結合起來,改善農村學校體育條件。公共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應免費或優惠向周邊學校和學生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在課余和節假日應向學生開放。
12.加強體育安全管理,指導青少年科學鍛煉。學校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對學生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加強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安全運行。完善學校體育和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責任,完善安全措施。針對青少年的特點,加強對大型體育活動的管理,做好應急預案,防止發生群體性安全事件。所有學校都要建立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推行由政府購買意外傷害校方責任險的辦法,具體實施細則由財政部、保監會、教育部研究制定。要加強體育科學研究,積極開發適應青少年特點的鍛煉項目和健身方法,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為青少年體育鍛煉提供科學指導。
加強全社會支持青少年體育工作的合力
13.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對體育事業尤其是中小學體育設施的投入,正確評價學校的教育質量,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建立在黨委和政府領導下,教育、體育、衛生部門和共青團組織等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解決青少年體育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14.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體育的督導檢查。建立對學校體育的專項督導制度,實行督導結果公告制度。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定期監測並公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加大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在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中的權重,並作為評價地方和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對成績突出的地方、部門、學校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實行合格性評估和評優評先一票否決。
15.制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基本標准,加大執法監督力度。通過制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基本標准,進一步明確國家對各級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衛生條件和師資的基本要求。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和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法律法規,並加強督促檢查。對學校體育衛生基本條件不達標的,要限期整改。
16.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婦聯組織的優勢和特色,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鍛煉活動。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婦女兒童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機構要把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作為重要職能。積極倡導和鼓勵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外體育活動和團、隊活動,充實課外生活,努力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體育活動中來。
17.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的監督與指導。學校衛生是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要把城鄉中小學生作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重點覆蓋人群。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相關衛生醫療機構要明確專人負責指導和協助學校的衛生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行政區域內學校提供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定期對學校的食品衛生、飲用水、傳染病防治等開展衛生監督、監測,依法進行免疫預防接種,所需費用納入公共衛生經費支付范圍。中小學要依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設立衛生室,配備校醫或專(兼)職保健教師,在衛生部門指導下開展學校衛生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衛生行政部門建立巡查制度,加強行政區域內的學校衛生管理。
18.加強家庭和社區的青少年體育活動,形成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合力。家庭教育對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起關鍵作用。要在廣大家長中倡導健康第一的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注重從小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飲食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家長和孩子共同參加體育鍛煉。學校、社區要和家庭加強溝通與合作,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家庭、社會形成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式。
19.進一步完善加強青少年體育的政策保障措施。中央設立專項資金,實施「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器材支持項目,幫助義務教育階段中西部農村學校配備體育活動器材。在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中,切實加大對學校食堂、飲用水設施、廁所、體育場地的改造力度。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健康體檢的費用納入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其他學生由省級政府制定統一的費用標准和解決辦法。學校要切實保證體育衛生工作的正常開展,所需經費從公用經費中提取和安排。
20.努力營造重視青少年體育的輿論環境。大力宣傳和普及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健康觀,加大對群眾性學生體育活動的宣傳報道,形成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社會氛圍。要以迎接奧運會、舉辦奧運會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使北京奧運會成為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推動全民健身運動邁上新台階的奧運會,讓廣大青少年以實際行動與奧運同行,充分展示新時期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4. 國家教委辦公廳關於轉發《當前中小學體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意見》的通知的改進體育教育的建議

二、建議通過對6省市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調查,我們認為要積極有效地改進中小學校的體育工作,國家要在政策上進行一些相應的調整,教育和體育領導部門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一)教育部門要積極採取措施,從根本上扭轉忽視體育的狀況,把體育擺到應有的位置上來。
要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建議國家教委採取必要措施,如結合中學教學大綱、教材改革、升學考試制度改革等,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扭轉重智育輕體育的局面。體育工作應作為評估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國家教委可考慮制定全面的措施,使每個班主任、每個校長、每個教育局長的工作成績都與體育工作掛鉤,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導向,應為全面培養四有人才,為下一代人的身體健康抓幾件扎扎實實的工作,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干出政績。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學校體育工作的好壞,與領導重視程度是密切相關的。如遼寧省由於省長、市長親自抓中小學體育工作,鞍山、大連都較好地解決了中小學體育場地和器材的困難。黑龍江省大慶市為全市中小學提供了較完善的體育設施。又如青島市評定體育工作成績的作法值得參考。他們採取聯教記帳法,根據班級期末體育考試成績、學生達標率、在校運動會上的成績,綜合為體育教師和班主任評分評獎,促使班主任妥善解決智育和體育爭時間的矛盾。
(二)為中小學體育教學提供必要的經費保證。
目前中小學體育經費基本上靠收取教育費附加、學雜費以及從勤工儉學中擠壓的辦法硬湊出來的,這筆錢由於為數極少,實在無法支付體育教學必要的開支。河南省從1980年到1984年,每年有108萬元的中小學校體育器材專款,調查中我們了解到這筆專款已被取消。現存的體育器材和場館建設,基本是1980年至1984年購置、建造的。建議恢復1984年前的辦法,將中小學體育衛生經費納入財政撥款項目並明確規定體育衛生經費在教育經費中所佔比例,這項專款不得挪用。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也應撥出專款,支持學校開展體育活動並明確今後增加的比例。此外,在學校所收雜費中也應撥出一定數量作為體育衛生專用經費。
(三)為中小學體育教學提供必要的場館保證。
中小學體育場館是解決「如何讓學生走到操場上去」的條件,這個問題多年來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調查中我們看到,這個問題在城市中小學中尤為突出。建議各級人民政府按國家教委制訂的學校校舍規劃面積定額,有計劃地建設中小學體育場館;堅決制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破壞學校體育場館的行為,查處教育單位內部佔用學校體育場館的事件;在目前中小學體育場館建設困難的情況下,體育部門的場館應訂出對中小學生使用的優待辦法,免費向中小學開放。
(四)有計劃地解決中小學體育師資問題。調查中委員們看到,中小學體育教師缺乏的狀況相當普遍,在農村尤為嚴重。建議國家積極有步驟地配齊中小學體育教師,特別是在近期內要為尚無體育教師的學校至少配一名體育教師或兼職體育教師。針對目前農村和邊遠地區缺乏體育教師的現狀,多層次、多渠道、有針對性地實行定向培養,解決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狀況。要尊重體育教師的勞動,在地位、待遇上要把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如職稱評定、課時計算、工資待遇、晉級評優以及農轉非、轉公辦教師等,都應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由體育院校、師范學院、各級教育學院、教師進修部門為在職體育教師培訓創造條件,如增設短訓班、函授班等辦法,解決現職教師的業務提高問題。力爭在較短時間內使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達到合格標准。
(五)國家及各級教育和體育職能部門緊密協作,加強對中小學體育工作的領導。
建議兩個部門盡快研究制訂全國和各省中小學體育發展的遠景規劃和發展目標,定期舉行工作會議研究中小學體育工作的改革措施,經常檢查工作的開展情況,要進一步處理好正課與推行體育鍛煉標准、開展傳統項目的關系。當前要對中小學體育現存的困難和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六)加速建立和健全中小學衛生組織機構,密切體育與衛生工作的配合。
中小學的衛生工作對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檢測體育鍛煉效果有著重要作用。調查材料反映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目前尚無衛生室和校醫編制。已有校醫室的部分學校,體育教師與衛生人員在工作配合上還不夠緊密。建議教育和衛生行政部門盡快增設衛生人員編制。已有衛生人員的中小學校,要把體育工作與衛生工作密切結合起來。有條件的中小學要建立健全體格檢查和健康檢查制度,積極開展體育鍛煉的醫務監督工作。
(七)端正體育指導思想。中小學體育活動要普及化、經常化。
在對6省市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調查中,我們看到兩種現象。一是相當數量的中小學(占被調查總數的約30%),每年本已很少的體育經費要拿出2/3以上的錢花在參加各級運動會上,僅剩少得可憐的錢維持學校的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另一種現象是,在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領導評價學校體育工作時,僅僅以拿金牌多,培養尖子運動員的數量多,傳統體育項目有特色等為標准,這些體育工作成績僅僅體現在少數學生身上。端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面向廣大學生的體育課、課余鍛煉和課外活動上,不僅限於培養少數尖子,更要對增進廣大學生身體健康負責。建議適當減少縣級以上的體育比賽,根據目前體育經費較少的情況,學校參加各類比賽的經費不得超過體育經費的1/3,並鼓勵社會為中小學比賽提供贊助。體育部門要加強對體育工作普及較好的中小學的宣傳,並對這類學校給予物質上的獎勵。
(八)動員全社會支持和關心中小學體育工作。
要加強報刊、廣播、電視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重要性的宣傳,使家長真正認識並支持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要大力表彰那些支持學校體育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法制部門要及時制止和處罰那些侵佔學校體育場地的現象。國家教委要盡早制定和推行法規性文件,以強化學校體育工作的地位。要提倡全社會尊重體育教師的工作。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必將能早日扭轉中小學體育工作被動的局面。

5. 國家規定中學生每周體育課工作量是多少

國家規定每天小時體育活動(含體育課),也就是一周最少五小時。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二十七條對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令其限期改正,並視情節輕重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行政處分:

(一)不按規定開設或者隨意停止體育課的;

(二)未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含體育課)的;

(三)在體育競賽中違反紀律、弄虛作假的;

(四)不按國家規定解決體育教師工作服裝、糧食定量的。

(5)中小學體育政策擴展閱讀

檢查和評定體育課課的運動負荷,一般用以下幾種方法:

1、教育觀察觀察分析學生的表現,如:面色、排汗量、呼吸、動作的准確性、控制身體的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的程度等。

2、學生自我感覺了解學生的食慾、睡眠、精神狀態、對練習的興趣、練習後的身體的疲勞程度、肌肉是否酸痛以及其他不適反應等。

3、生理測量是檢查運動負荷較為客觀的方法。包括用儀器測量學生的脈搏、 血壓、 吸氧量、呼吸頻率、肺活量等。用心率遙測儀測量運動負荷,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在中國的體育課上,學生的平均心率以如下數字為宜:小學120~130次/分; 初中130~140次/分;

高中(女)130~140次/分,高中(男)130~150次/分。在日本有人認為,中小學生體育課的平均心率以每分鍾 130~170次為宜。每分鍾130次以下屬於小運動負荷。

達到 170次,學生就會感到非常疲勞。如果心率在 130次以上的練習不到1/3,就顯得沒有生氣,如果佔1/2,學生就非常興奮,學習情緒較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6. 關於中學體育課程國家下發什麼政策

  1. 課程具體目標的劃分

  2. 《標准》將課程內容劃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方面,並設置了相應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准,主要依據以下三個方面的理由:

  3. (1)劃分課程不同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準是國際體育課程發展的共同趨勢;

  4. (2)劃分課程不同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准能更好地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三維健康觀對體育課程的要求;

  5. (3)劃分課程不同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准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6. 本課程的具體目標由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方面組成。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是相互聯系的整體,每個方面的具體目標都不能脫離其他方面的具體目標而獨立實現課程目標;各個方面的具體目標主要是通過身體練習達成的,不能將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割裂開來進行教學,更不能理解成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三個方面的具體目標主要是通過理論課教學來實現的。

  7. 設置課程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準是《標准》對傳統體育課程的根本改革,它體現了高中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方向與理念,既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和學校教育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也符合國際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共同趨勢。

  8. 2.目標統領內容

  9. 《標准》針對每一個方面的具體目標,提出了若干內容或活動建議,這些內容或活動建議同時也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的依據。在教學中具體採用什麼內容和方法,則由學校和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從而增強了《標准》的可操作性和適應性,也給教師創造性地教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10. 3.必修學分與選修學分的確定

  11. 《標准》設置了水平五,以便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四級學習水平相銜接。水平五是高中學生普遍應該達到的學習要求。《標准》在水平五和水平六中各設立六個運動技能系列。每個系列包含若干模塊,一個模塊由某一運動項目(如籃球、有氧操、短距離跑、中長跑、太極拳、輪滑等)中相對完整的若干內容組成,一般為18學時,以便學生對所選模塊進行較系統的學習。為了充分發揮田徑運動在促進學生體能發展和意志品質培養方面的重要價值,要求全體學生都必修田徑運動1學分(項目可選);鑒於健康教育對於高中學生健康意識和行為的養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標准》將健康教育專題系列作為全體高中學生的必修內容,並給予其1學分(見圖一)。

  12.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行學分制,共計11學分(每學分相當於18課時)。學生修完11個學分即獲得體育與健康課程畢業資格。高中一、二年級必修9學分(其中田徑運動必修1學分,健康教育專題必修1學分),高中三年級必修2學分。學校應鼓勵有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學生在完成11個必修學分的基礎上修得更多學分;建議有志於向體育運動及相關專業方向發展的學生,至少再選擇5個學分以上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進行學習。水平六既可作為選修I的學習要求,也可作為高中學生的發展性學習要求。學生每半個學期、每學期或每學年可以有一次選擇運動項目進行學習的機會。

  13. 《標准》強調各校在設計體育與健康課程計劃時,要兼顧六個運動技能系列的教學,即必須同時開出六個系列中的運動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習。要注意引導學生選擇那些教育和體育價值較大、有利於身心發展和終身體育的運動項目進行學習。

7. 中國當前中小學體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和建議

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經過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中走過來的,承如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在不斷進步,制度也要相應跟上時代進步,跟上體育發展的需要。
當初國企改革要經歷政企分離、股份制改造、資產重組等一系列關鍵環節一樣,體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處於一個全新發展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改革連續不斷地進行,控制矛盾產生和積累的最小量是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一)短期創新抓住焦點
短期的改革與創新有兩個焦點:一是舉辦本國大事——北京奧運會,一是構建完善的全民健身體系。前者為重中之重,後者為民心所系。這是兩件很透明的具體的實事,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舉辦,如果僅僅是借鑒外國經驗,其結果難以超越平庸;只有創新,才有可能先進。因此,這兩件大事應該上升到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小康、和諧社會構建的高度,在國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較高層面來進行綜合的深入探討。
1. 重中之重——奧運會亟需的創新形式目前還沒有滿意的雛形
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認為,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將給中國和世界體育留下獨一無二的寶貴遺產。獨一無二,意味著必須創新。
「舉國體制」的最高目標瞄準的是奧運會,而奧林匹克不是工具而是GAME,是游戲,是玩具,是歡快交流的娛樂盛會。它在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曾一度淪落為工具,但在理性和功利的沖突中很快掙扎出來,擺脫陰影,成為人類最龐大的文化「玩具」。在一個和諧的小康社會,任何運動會都應該是大眾的節日,都是縱情發揮創造力的場合。
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已經過去不短的時間了,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是集中了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和13億欣欣向榮的人口,無與倫比的資源必然造就一屆十分出色的奧運會。要辦得出色就必須創新,但亟需的創新形式目前還沒有滿意的雛形。我們集中全力去追求2008年奧運會金牌的數量,這是必須的。然而,這不是唯一的——哪怕奪下全部金牌,也不能與出色的奧運會畫等號。
2. 民心所系——大眾體育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尚在摸索之中
體育改革相對於經濟改革來說,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特徵,這是教育文化領域共同存在的狀況。中國體育在極度輝煌後,慣性運行力很大,有一個轉換角色的艱難過程,這也是體育改革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中國體育的改革前松後緊、遲發先至,把握從微觀到宏觀,從點到面的增量過程,從制定改革戰略、承擔啟動期要付出的克服阻力和失敗風險的成本、有效保證運作的連續性等動作上,表現出體育體制內在功能的漸變。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由點及面、由淺入深、有序推進,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都要取得明顯成效。
全民健身計劃已經頒發有10年之久了,但至今沒有形成成熟的體制,沒有一套統一推行的標准,這與中國地廣人多,各個地域生活環境、經濟發展狀態不無關系,而且運行機制也尚在摸索之中。群眾體育之所以是軟任務,是因為沒有硬指標,也無法強制執行。
政府制度創新的總原則就是要通過徹底實行管辦分開,政事、政企分開,實現「四大轉變」,即從辦向管轉變、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從管直屬企事業單位向管社會轉變、從封閉式內向型管理向開放式外向型管理轉變,打破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全能」型政府職能形象,從辦體育的繁雜活動中解脫出來,建立「有限責任」政府,切實擔負起導向把握、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
在投入機制方面,也應進行改革。未來財政將主要指向公益性文化體育事業,根據體育事業單位的基本職能進行投入,重點用於加強大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要轉變對公益性體育的投入方式,促使形成良性的管、辦運行機制,以促進公共體育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中期創新面向體制
中期的改革與創新必須面向體制。體育體制改革受部門體制、財政體制、人事勞動制度、政治制度改革進程以及市場化程度的制約,步履艱難。沒有人能夠承擔因改革失利而帶來的金牌減少的後果,更沒有人願意背負影響2008年奧運會成績的指責。因此,中期的改革與制度創新應該放在2008年以後,遵照「小政府、大社會」的改革思路,真正變辦為管——主要從政府高度集權的競技管辦壟斷制度入手,以真正發揮社團功能為突破口。設想如下:
1. 國家體育總局簡政放權,促進中華體育總會和國家奧委會的職能化
(1)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十八),「要明確政府和社會的事權劃分,實行管辦分離,把不應由政府行使的職能轉移給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國家體育總局按國家所賦予的職能檢查各司局的設置,主動放出具體操辦各類體育活動的權利,主動精簡與合並目前職能模糊不全的機構,再次縮小非管理職能的編制;要把管理重心放在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上,管導向、管原則、管規劃、管布局,管市場、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機制。
(2)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十九),「利用籌備2008年奧運會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和中國奧委會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三十八條指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是以發展和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為主要任務的體育組織,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奧林匹克事務。」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必須組建實體化的常設機構,成為直屬體育總局的事業單位。國家奧委會負責執行奧運項目的國家金牌采購計劃,垂直管理各奧運項目的單項協會——直至高水平運動俱樂部、奧林匹克訓練營,充分凝練和繼承舊體制的優勢,形成奧運「一條龍」新模式,以適應現代化和全球化的轉型。
(3)近年來有學者建議:中國奧委會主管全國性奧運項目的發展事務;中華全國體育總局主管全國性非奧運項目的發展事務,並在各自職能范圍對行使對各運動項目協會的管理、指導和監控權。這在理論上看來很順,但實際運作有很多問題。譬如,許多運動項目既是奧運項目又是群體項目如何管?如果出現教育部門管學校體育相對游離的狀況怎麼辦?非運動項目的體育活動如何管辦等。因此,可以考慮建立像以前的「中華體育協進會」那樣的一個最高級別的綜合性體育社團。
體育總會可以在中國奧委會之上或之下,負責各種運動項目的推廣和公益性體育活動的扶持,按照國家統計局2002年把體育劃歸文化娛樂產業的導向進行制度創新,在休閑娛樂活動中拓展體育產業的空間;增加和完善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中央級社團機構和網路體系,承接諸如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小城鎮及農村體育網點的具體建設工作,真正把大眾體育抓起來。
2. 撤消運動項目管理中心,促進單項運動協會的法制化
行政手段是政府體育行政機構的主要管理手段。這一手段的實質是這些機構擁有的法定權力,主要包括制定政策的權力、編制計劃和規劃的權力、檢查和評估的權力、預算撥付的權力、人事調動以及行政處罰的權力等。這一指令性手段的特點是指揮有力、時效性好,但運用不當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市場經濟要求體育下放權力,陡然轉軌可能遭到原體制利益集團的抵制,加大改革成本。因此,採用了設立各項目管理中心的緩沖辦法。但是,目前的機構仍然只是過渡性的,不能使其固化。在形成新的利益集團後,改革的過程不能過長的滯留,以避免改革前期的動力變為改革後期的阻力。管理中心應徹底放棄依賴政府的思路,轉為完全的社團實體。
1994年,國家體委將部分職能從機關分離出去,成立了首批14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1997年又組建了6個項目管理中心,並對3個管理中心進行了調整。至此,體育體制改革似乎實現了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目標,但實際上更具有管辦混雜的官民二重性,有人稱「怪胎」,有人稱「毒瘤」,摒除感情色彩可以看出,這在體育改革之路上又多了一道新的制度障礙。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全國性的單項體育協會管理該項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工作」。單項運動協會法制化的重要步驟是接管中心的事務,全面介入訓練和賽事的經營管理。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據。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國家的投入在一段時期內維持穩定,推出政府采購舉措,明確投入重點,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國家奧委會撥付經費,實行政府「采購」制,各協會通過競標方式獲得項目資金,簽訂產銷合同,委託生產金牌。
改革多年來,各單項運動協會仍然形同虛設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懸空,因此不能依法管理。盡管1986年《國家體委關於體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草案)》中,就提出了要充分發揮體育總會和各種體育協會、運動協會的作用,並提出了運動協會的六項主要職責,但是這樣自上而下的號召是沒有基礎的,浮在空中無法落實。體制改革,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是來自上面的精神,同時也是集中了群眾智慧和基層呼聲的舉措。實踐多次證明,只有充分調動廣大組織和個人積極性的創新,只有獲得了多數人認可的改革,方能真正實施並取得實效。所以,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向上交差,改革的有效推進歸根結底還是自下而上。改革的技術路線應該自下而上,改變過去協會只對上負責,應代表全體成員利益,通過增強會員實力自下而上地增強協會實力。
實行國有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分步實施轉企改制,把各省、市的體工隊改為俱樂部,國有資產改為股份,吸引社會資金。國有資產採用折算入股方式,吸引社會資金進入。
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二十),「分期分批進行單項協會實體化改革」,在具體實施中應特別考慮由協會負責在選材、訓練體制和競賽體制的運作系列中同步改革;可考慮先在國內大賽中試行單項協會全面介入,2010年廣州亞運會推行,平穩與國際接軌。
3. 扶持民營體育產業擴大改革發展領域
吸引實力雄厚的民營資本參與體育產業,推行股權制擴展民營化,促使俱樂部實體化。目前在籃球和兵乓球上已經開始了推行俱樂部,而且經過了這幾年的實行,情況是良好的,也從中解決了政府負擔問題,一切都靠市場來調節。推行還在繼續中,使一些運動能夠和市場結合,配合與商業化,也能更好的帶動民眾關注體育運動。
(1)首先,政府管理部門的放權,放權的關鍵在於國有體育資產管理體制的創新。政府通過設立與行使公共權力的職能部門相分離的出資人機構,控股重要的企業和運營國有資產,以股東的方式行使出資人權利,履行出資人職責。在清楚界定國有產權的基礎上,第一步要下放的就是國有體育資產的使用權,按照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通過委託、承包、租賃、轉讓等多種形式,將目前政府直接管理的體育資產授權體育經營單位法人代表管理;單位法人的地位確立後,就成為受法律保護的自主經營實體,擁有相應的經營管理權、人事自主權和收益分配自主權,政府不再直接下達指令性體育產品生產計劃,不再無償調用體育企業的人財物和產品。
以國有資產為主的體育場館設施的產權改革就成為當前微觀體制創新的主要內容。從我國處置不良資產的實踐來看,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進行資本運作,是推動國有企業體制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效途徑。一是為各種社會資本進入國有企業創造平等機會,既有利於激活國有企業的存量資產,也能夠直接改變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單一的狀況;二是面向市場運用債務重組、股權重組、資產置換、公開拍賣、出售轉讓等各種資本運營的手段和方式,根據各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多樣化的企業體制。在對國有體育企業進行體制創新的同時,鼓勵國內外民營企業進入政策允許的體育產業領域,最終形成多元所有制並存的體育產業發展格局。除了產權所有人的多元化,還可鼓勵投資人投資方式的多元化。
體育產業的制度創新需要三權分離:
所有權——國有
管理權——社團
經營權——公司
(2)實施操作系統發育不足,無基層的功能組織,是制度創新的微觀障礙。基礎的細胞性質的改革特別重要。如高校辦運動隊提出多年,以前主要是場地設施條件不具備,現在許多大學新建的體育場館已不遜色體工隊,有條件大力發展學校的體育俱樂部,體育管理部門應採用各種手段調動學校生產體育准公共物品的積極性;地方體育部門辦的運動技術學院,要與體校結合起來探索新的生存發展的方式,體工隊改制仍然要走俱樂部實體化的道路。
淡化發展高水平競技運動官方色彩,改變體育管理部門高度壟斷具體操辦的方式,把精英選手的集訓制改為選拔制,真正打開社會辦體育的入口;各省市的專業隊逐步改制為俱樂部,依託訓練基地和學院完成實體化;政府一段時間穩定投入,國家以固定資產入股,建設股份制俱樂部:對經營性資產進行剝離改制,經營性體育事業單位以產權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為重點,參照國營企業改制,採取多種形式改制重組。
(3)制定稅收、經營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措施,鼓勵國內外社會力量對體育賽事、公益性體育機構和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支持。體育俱樂部通過利益排他機制而取得共同利益的自願組合,既可以採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實體方式經營,也可以採用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形式進行經營。體育俱樂部是提供體育競賽表演和體育健身參與等體育准公共產品服務的社會組織。它可以是多元主體,包括政府在內的多元主體。鼓勵各企業和俱樂部辦運動隊,部分市場成熟的項目職業化並成立行業聯盟。根據WTO精神,外國將越來越多地介入到中國參賽辦賽,因此體育市場的行業壟斷形式將發生很大變化。借我國首次在首都以外舉辦亞運會的時機,試行各省市高水平俱樂部精英運動員進行國家選拔和參賽的新制度。
由於「十一五」期間有奧運會、亞運會舉辦等特殊情況,改革的措施分步驟、分階段進行。在國內各地比較而言,從廣州開始局部試點較為適宜。2005年開始,廣州市體育局可在單項協會主辦賽事、以基層體工隊改革為俱樂部制以及與運動院校協調發展新機制的研究,大膽嘗試新模式,爭取在亞運會舉辦時能檢驗有關制度創新的成果。
「舉國體制」是中國競技體育攀登世界高峰的一張戰無不勝的王牌,在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效益,成為許多國家羨慕的摘取金牌的最佳途徑。這個體制是特別適用與發展中國家快速提高競技水平的「軟體」,目前屬於功能強大的高版本而沒有必要立即與國際全面接軌,置換為發達國家的自由自主型的訓練模式。換言之,「舉國體制」在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將存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唯一的前提是它必須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必須走出急功近利陷阱,建立遠大的體育理想。
對「舉國體制」這樣一個經過半個世紀巨大投入而至今仍然在國際體壇發揮巨大威力的高水平競技運動體系,正如所謂的「兩彈一星」和許多國營大型企業,還將在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上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能因為它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就棄之若蔽履。何況計劃經濟的產物,並非都一無是處,經過改革也可以在市場經濟中去生存。對於幾十年形成的龐大體系,改革雖然艱難,但比起其他領域如國營企業的轉軌,「舉國體制」卻要輕松多了,其經歷的波折和付出的機會成本都是可以接受的。
「舉國體制」不能扔掉,但又非改革不可,必須使它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而且,對其改革既不能脫離國內體制改革的進度,又要保持中國特色和國際優勢。所以,唯一的出路還是認真進行內部的改革,脫胎換骨,實現體制創新,打造一個新體制。
這一體制必須具有最大的社會包容性,無論在大眾體育,還是在競技體育,無論運動訓練,還是運動競賽,無論專業訓練,還是業余訓練,都可以容納多元的,多種組織形式的,以及不同所有制的形態,要像張開的雙手承接社會的各種積極性,走體育社會化的道路。
在調整後的國家行業分類中,體育被歸入文化產業,原屬於體育的所謂「娛樂體育」「休閑、健身體育活動」,被劃入文化產業之中的「休閑健身娛樂服務」行業,與特指專業競技運動的體育行業分離,成為與體育並列的分類。這也正預示了我國體育回歸文化本位的未來走勢。體育體制更應盡早應變,以適應這一發展趨勢。
中國體育長期的改革與創新目標,已經初步有了個雛形的形成。中國體育已經走過曲折的道路,需要的只是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認識體育的文化本位和普世性原則,呼喚已經模糊的理想和信念。乘著中國體育走向2008史無前例的巔峰之際,我們絕不錯失良機,重新樹立起具有靈魂性質的中華體育精神,形成新的完整制度框架和運行機制,在理想的指引下,走向絢麗的終極目標。

8. 如何保證學校體育工作各項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

1、將青少年的防災自救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盡快納入中小學的正式課程(即地方課程),並組織專門人員編寫教材和教學大綱;(包括應對地震、火災、雷擊、交通事故、水災、溺水、流行性傳染病,甚至狂犬病、毒蛇咬傷等內容)

2、配備專門的師資隊伍,加強師資培訓。

3、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並利用多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安全常識的宣傳,有針對性地開展交通、消防、地震、防雷擊、防溺水、飲食衛生、體育運動等專題安全教育活動,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範意識。

4、狠抓預案演練,提高青少年的自救自護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在各學校普遍建立健全多種安全應急預案的基礎上,可利用人防設施,開發專門場館,對師生定期進行演練,經常進行安全行為習慣訓練。

5、建議把5.12定為全國青少年防災救災日,以此警示人們,讓大家警鍾長鳴。

一是認真貫徹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將學校安全教育與德育教育、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2007年秋季新學期開始,統一使用經山東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安全教育》地方教材,學校配備專業教師或兼職教師,對小學五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學生開設《安全教育》地方課程,每學期授課18課時,做到了師資、教材、計劃做到了三落實。學習內容包括:(一)交通安全,認識交通標志、怎樣小心過馬路、安全乘車、安全出行、交通法規、騎車安全及交通事故中的急救措施等交通安全知識;(二)校園安全,體育運動注意事項、集體活動安全、校園暴力的預防、住宿安全等校園安全知識與防護;(三)家庭生活安全,室內活動安全、用電安全、家庭防火、燙傷預防、防止體罰和家庭暴力、預防性騷擾、遇到搶劫防範措施;(四)戶外活動安全,戶外玩耍、預防凍傷中暑、游泳安全;(五)飲食安全,飲水、食物安全、良好的飲食習慣、預防鉛中毒、常見傳染病、突發病的防治、sars、禽流感預防;(六)防災與應急,雷電、風暴、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嘯、踩踏與毒氣泄漏等災害的避災、防災與應急;(七)網路安全,痴迷網路和網戀的危害、網路游戲安全和防止網路侵害。
二是加強了師資培訓。市教育局積極開展安全管理師資業務培訓,每年舉辦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直屬學校和全市高中及以上學校校長和安全管理師資培訓班一至兩次,指導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辦好所屬學校安全管理師資培訓班,指導各學校搞好中層幹部及教職工安全培訓。同時,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在干訓和師訓中,都把安全教育作為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直屬學校和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都成立了安全保衛部門,配備了專職人員,但由於編制問題,安全教育課教師大都是兼職教師,各縣市區所屬學校還沒有設立安全保衛專門部門,我們正積極督促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加強所屬學校安全工作管理機構建設。
三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普遍建立心理咨詢部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一是加強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保證教師的心理健康,其次強化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排查,全面掌握學生的家庭環境、成長環境、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學生的思想動態,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跟蹤幫助措施;二是學校按照有關要求制定好學校心理安全教育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計劃,通過組織主題班會、主題團(隊)日,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孝敬父母、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對待挫折和應對考試的教育,使學生心理問題得到正確的疏導;三是要發揮好心理輔導教師的作用,在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群體,定期開展好心理輔導講座,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確保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四是在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二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每學期36課時,由專業和兼職教師任課,使用統一的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教材。
四是組織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進行安全避險逃生演練。我們利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新學期開學前後、新生軍訓等時段組織學生進行避險逃生演練,並且形成了制度,要求各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安全演練,師生的避險自救意識和防範意識有了比較大的提升。2008年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共組織消防演練、防溺水、地震逃生、防踩踏、緊急疏散、防雷電、防汛、食物中毒等安全避險演練3072次,參加安全演練的師生累計99萬人次。
五是加強與有關部門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教育局每年都與市地震局、市公安交警部門、氣象局聯合開展各種專題教育活動,如今年初就與交警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與公安局、城市執法局、公用事業局、衛生局、交通局聯合開展創建平安暢通區縣活動,與地震局聯合開展地震科普示範校評選活動、組織上報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等活動。
六是開展安全教育宣傳。市教育局自2006年起開辦了「濟南市平安校園網」,在網站上廣泛開展學校安全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和安全知識、安全常識的宣傳,兩年多來瀏覽量已達22萬人次。市教育局組織編寫了《濟南市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手冊》,免費發放到中小學生手中,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豐富安全常識。在學校開展「三有一開展」安全工作宣傳,學校要有固定安全宣傳欄、有疏散示意圖、關鍵部位有警示語、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
七是今年國家已把5.12定為全國的「防震減災日」,我們會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日子,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以此警示人們,讓大家警鍾長鳴。

9. 教育部規定嚴禁擠占體育課和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了

沒錯,近日,教育部網站發表了回復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的答復函,答復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煉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32號)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面對突發疫情,教育部印發《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體育教育教學活動,創新形式加強學校健康教育教學。

(9)中小學體育政策擴展閱讀:

答復指出下一步工作:

一是推進政策文件印發和宣傳貫徹工作。推動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政策文件盡快出台,做好政策宣講和貫徹落實工作。

二是深化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深化教體融合,聚焦「教」「練」「賽」,修訂體育課標和教材,持續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加強推進體育品牌項目建設,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三是加強體育師資場地設施建設。指導各地制定體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扎實推進「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開展體育對口定點幫扶和志願服務。實施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推進高水平退役運動員任職體育教師工作。

四是健全學校體育督導評價體系。繼續抓好《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辦法》貫徹落實,持續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穩步推進體育中考改革。

10. 國家規定中學每周體育課工作量是多少

普通中小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每天應當安排課間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含體育課)。

中等專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除安排有體育課、勞動課的當天外,每天應當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課外體育活動。

體育教師組織課間操(早操)、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訓練、體育競賽應當計算工作量。

(10)中小學體育政策擴展閱讀: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證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學校體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

第三條 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增強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進取精神。

第四條 學校體育工作應當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體育鍛煉與安全衛生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強身健體活動,重視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注意吸取國外學校體育的有益經驗,積極開展體育科學研究工作。

第五條 學校體育工作應當面向全體學生,積極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准。

第六條 學校體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由學校組織實施,並接受體育行政部門的指導。

第二章體育課教學

第七條 學校應當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實施體育課教學活動。

普通中小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各年級和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普通高等學校對三年級以上學生開設體育選修課。

第八條 體育課教學應當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教學內容應當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符合學生年齡、性別特點和所在地區地理、氣候條件。

體育課的教學形式應當靈活多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第九條 體育課是學生畢業、升學考試科目。學生因病、殘免修體育課或者免除體育課考試的,必須持醫院證明,經學校體育教研室(組)審核同意,並報學校教務部門備案,記入學生健康檔案。

第三章課外體育活動

第十條 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生動活潑。

普通中小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每天應當安排課間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含體育課)。

中等專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除安排有體育課、勞動課的當天外,每天應當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課外體育活動。

第十一條 學校應當在學生中認真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達標活動和等級運動員制度。

學校可根據條件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遠足、野營和舉辦夏(冬)令營等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第四章課余體育訓練與競賽

第十二條 學校應當在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有條件的普通中小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普通高等學校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可以開展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的訓練。

第十三條 學校對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學生,應當安排好文化課學習,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並注意改善他們的營養。普通高等學校對運動水平較高、具有培養前途的學生,報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可適當延長學習年限。

第十四條 學校體育競賽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基層為主、勤儉節約的原則。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以田徑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

第十五條 全國中學生運動會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特殊情況下,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舉行。

國家教育委員會根據需要,可以安排學生參加國際學生體育競賽。

第十六條 學校體育競賽應當執行國家有關的體育競賽制度和規定,樹立良好的賽風。

第五章體育教師

第十七條 體育教師應當熱愛學校體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養,掌握體育教育的理論和教學方法。

第十八條 學校應當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核定的教師總編制數內,按照教學計劃中體育課授課時數所佔的比例和開展課余體育活動的需要配備體育教師。除普通小學外,學校應當根據學校女生數量配備一定比例的女體育教師。承擔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訓練任務的學校,體育教師的配備應當相應增加。

第十九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有計劃地安排體育教師進修培訓。對體育教師的職務聘任、工資待遇應當與其他任課教師同等對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有關部門應當妥善解決體育教師的工作服裝和糧食定量。

體育教師組織課間操(早操)、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訓練、體育競賽應當計算工作量。

學校對妊娠、產後的女體育教師,應當按照《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給予相應的照顧。

第六章場地、器材、設備和經費

第二十條 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備標准,有計劃地逐步配齊。學校體育器材應當納入教學儀器供應計劃。新建、改建學校必須按照有關場地、器材的規定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

在學校比較密集的城鎮地區,逐步建立中小學體育活動中心,並納入城市建設規劃。社會的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應當安排一定時間免費向學生開放。

第二十一條 學校應當制定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管理維修制度,並由專人負責管理。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破壞學校體育場地或者破壞體育器材、設備。

第二十二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根據學校體育工作的實際需要,把學校體育經費納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經費預算內,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學校教育經費時,應當安排一定數額的體育經費,以保證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

國家和地方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在經費上應當盡可能對學校體育工作給予支持。

國家鼓勵各種社會力量以及個人自願捐資支援學校體育工作。

第七章組織機構和管理

第二十三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健全學校體育管理機構,加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和檢查。

學校體育工作應當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一項基本內容。普通中小學校的體育工作應當列入督導計劃。

第二十四條 學校應當由一位副校(院)長主管體育工作,在制定計劃、總結工作、評選先進時,應當把體育工作列為重要內容。

第二十五條 普通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和規模較大的普通中學,可以建立相應的體育管理部門,配備專職幹部和管理人員。

班主任、輔導員應當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一項工作內容,教育和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學校的衛生部門應當與體育管理部門互相配合,搞好體育衛生工作。總務部門應當搞好學校體育工作的後勤保障。

學校應當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以及大、中學生體育協會等組織在學校體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六條 對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各級教育、體育行政部門或者學校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令其限期改正,並視情節輕重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行政處分:

(一)不按規定開設或者隨意停止體育課的;

(二)未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含體育課)的;

(三)在體育競賽中違反紀律、弄虛作假的;

(四)不按國家規定解決體育教師工作服裝、糧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條 對違反本條例,侵佔、破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門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復場地、賠償或者修復器材、設備。

第九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 高等體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的體育專業的體育工作不適用本條例。

技工學校、工讀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成人學校的學校體育工作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條 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教育部、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1979年10月5日發布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暫行規定(試行草案)》和《中、小學體育工作暫行規定(試行草案)》同時廢止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體育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