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救救孩子 小學語文教材批判 txt
沒辦法,教材有爭議,編制質量也有爭議,我的同班同學沒有幾個入編的。專國家正在教改中,屬就像那個捧著石頭過河一樣,捧了20多年了,還是沒有個結果。建議請家教,師范教育很多精英都在補習班呢,因為他們要為祖國教育質量嚴把質量關。或者自己以身試教、去私人學校、國外學校、或者請一位老師。
2. 小學語文教材為什麼引爭議
部分小學語文課文引發爭議:外國孩子十分優秀,中國孩子卻常常要為自己的行為臉紅;少年愛迪生還救過媽媽?學寫中國字,先認外國名?……近日,部分學生家長和教育界人士就多地小學使用的語文教材提出質疑,認為「數十篇課文存在貶中崇洋傾向」。
反映我國小學語文教材存在「貶中崇洋」現象的受訪者認為,相關「問題課文」有數十篇之多,比如原本可以用中國小孩名字講的正面故事,卻換成了外國小孩名字。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22課《窗前的氣球》,講的是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故事,主人公卻是「科利亞」這樣典型的外國人名。
「如果將科利亞改成中國化的『小科』『小亞』,也完全不影響閱讀。」山東省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太陽城學校語文老師吳敏說。
類似講述外國兒童優秀品質的課文在部分受訪者看來有點兒多:二年級下冊第7課《我不是最弱小的》中,有勇敢保護弱小者的「薩沙」;三年級上冊第32課《好漢查理》中,有熱心照顧鄰居的「查理」;三年級下冊第6課《燕子專列》中,有冰天雪地中保護動物的「貝蒂」……
同時受訪者指出,中國兒童的形象在一些課文中顯得較負面,以至於經常要「臉紅」。三年級下冊第5課《翠鳥》中,用第一人稱「我們」說出了「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卻被老漁翁制止,「我們的臉有些發紅,打消了這個念頭」,接下來的就是上述第6課中愛護動物的「貝蒂」,形成鮮明對比;二年級上冊第7課《一分鍾》中,主人公「元元」因貪睡一分鍾而上課遲到二十分鍾,最後「元元」「紅著臉」,「非常後悔」……
「現在使用的部分教材,是十幾年前審定通過的,一些內容確實與當下形勢不相符了。但修訂教材需要一個過程,不能因為部分內容有問題而否定全部,也要看到當前小學教材發揮的重要作用。」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齊魯實驗學校小學部教務處主任孫艷梅說。
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共有12冊,選文520餘篇。涉及外國內容的有80餘篇,約佔15%。教材中選取了大量歌頌和贊揚祖國優秀人物的文章,如有反映革命傳統的《狼牙山五壯士》、好學上進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誠實守信的《我不能失信》、關愛殘疾人的《掌聲》、民族團結的《文成公主進藏》、民族智慧的《趙州橋》《曹沖稱象》等。
多名學生家長和教育界人士認為,語文教材中選取大量歌頌和贊揚祖國優秀人物的文章,是教材編纂者的應盡職責。小學語文教材是學習母語的基礎讀本,就學科特點而言其工具性重於人文性。特別是小學生,要憑借語文教材學習3000多個生字,所以,每個生字的第一次出現機會應該是符合漢語本意的場合,「科利亞」「卡羅爾」「伊琳娜」等外來詞音譯當然也是兒童語文學習的必要組成部分,但在生字學習上應有量的控制。
3. 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的圖書目錄
我們為什麼要批判(代序)
小學語文教材總評
請讓他們慢慢長大——對三套小學內語文教材的綜合容評估
小學語文教材三個版本得星一覽表
人教版課文點評
請用好的方式告訴孩子一個真實的故事——評《玩具櫃台前的孩子》
必須假定有—個理想的精靈——評《日記兩則》
自己去吧(一年級上冊)
一次比一次進步(一年級上冊)
借生日(一年級上冊)
看電視(一年級下冊)
兩只小獅子(一年級下冊)
小蝌蚪找媽媽(一年級下冊)
植物媽媽有辦法(二年級上冊)
回聲(二年級上冊)
4. 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的介紹
《救救孩子:來小學語文教材自批判》是郭初陽,蔡朝陽,呂棟編著的圖書,本書是民間第一次對小學語文教材進行全面、系統的專題性梳理,從母愛這個特定視角來審視我們的教材品質,同時也彰顯了來自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力量。
5. 樊海燕: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思維指那種能抓住要領,善於質疑辨析,基於嚴格推斷,富於機智靈氣,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維。養成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精神氣質,對於學生應付復雜多變的世界,提升現代社會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那麼要在在語文教學中體現批判性思維,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學生早已經習慣了信任老師和課本,很少有批判的意識。針對這種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努力嘗試,大膽實踐,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後,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反思。終於在課題組老師的點撥下,我經過苦苦思索有了一點靈感,那就是突破以往的教學習慣,在六步三查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大膽嘗試以質疑為主的新教學思路,因為提出疑惑是培養批判思維的第一步,只有積極思考、敢於提出問題的學生才敢於質疑,敢於批判。以下是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思維的幾點做法。
一、在自主學習中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是培養質疑能力和批判思維的前提,一個不會獨立思考的孩子,沒有思想主見的孩子,根本就談不上質疑、分析和批判了。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我很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課堂上給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去探究自己沒學懂的問題。比如《用冰取火》這課中,有這樣一道問題:「當大家一籌莫展,陷於絕望時,為什麼只有這名年輕隊員想出了用冰取火的方法?」學生會馬上邊閱讀課文邊獨立思考,不會時他會反復閱讀課文尋找答案,最後經過獨立思索探究,提煉出自己認為最佳的答案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這名年輕隊員具有善於思考、永不放棄的精神。可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靜心讀文、深入思考,既提高了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又養成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二、在深入挖掘中敢於質疑
古人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就是一種批判精神。因而在第二課時的語文教學中,我一般會讓學生深入讀課文,去挖掘自己學不懂的問題,上大膽質疑,每人提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然後我就給予鼓勵和表揚,並記錄在黑板上。對於簡單的問題當場解答,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留下一起探究學習。比如在學習《遲到》一課時,孩子們仔細讀文,深入思考,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文中為什麼要把被打後的我比喻成狼狽的小狗?爸爸既然那麼愛她為什麼要狠狠打她呢?爸爸後來又去送夾襖是不是後悔打女兒了?爸爸送夾襖和銅板後我的感受是什麼?學《成吉思汗和鷹》一課時,孩子提出:文中為什麼要細致刻畫鷹慘叫一聲、死在主人腳下?為什麼鷹四次打飯水杯用的詞語不一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我發現孩子提的問題越來越能緊扣課文中心,越來越能突出本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越來越提的有價值,有探究意義。看得出孩子們已經做到了深入思考,會提問、善提問、樂提問了。同時他們對課文的學習會更加深入、更加透徹!質疑能力有了很大的飛躍,為培養批判性思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三、在大膽展示中能言善辯
能言善辯是批判思維的又一個展現,發現了問題,就要去質疑、去分析、去辯論、去完善,那麼這一切就要靠表達能力、靠能言善辯。因此在平時的展示環節中,我就很注意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一年級開始,我就要求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落落大方,爭取讓每個人都能聽見,這樣的發言才有效。再加上六步三查教學模式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大膽展示,都是由孩子自己組織進行、自己上課,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井然有序的組織和大膽展示中,孩子們有清楚流利的講解;有積極深入的探究;有各執一詞的辯論;有獨到精彩的見解;有恰當誠懇的建議;有正確全面的補充;有具體明確的評價,語言表達力在課堂中得到了充分的磨練和展現。例如,在學習《馬拉松》一節課時,有同學說馬拉松之戰是一場侵略的戰爭,有人說是一場正義之戰,有人說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也有人說馬拉松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等等,各組爭執不下,於是我讓各小組討論,然後全班進行辯論。該問題引發了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在充分的交流中,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在激烈的辯論中,學生探究出了最佳答案,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同時訓練了孩子出色的表達能力。在學習、交流、展示、糾錯、補充中,孩子們就會敢於表達,樂於表達,善於表達,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語言組織能力越來越強,表達力也越來越流暢、准確,逐步具有了能言善辯的能力,也為進一步培養批判性思維做好了鋪墊。
四、在合作交流中勇於探究
質疑之後,學生就要圍繞提出的難點問題進行學習探究,在讀文、思考、討論、反駁、辯論、完善中獲得最佳答案,正確透徹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小合作的方式,進行充分的合作學習,解決疑難問題。合作中,差生虛心請教優生,優生耐心指導和幫助差生,優生和優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學習效率非常高,學生的探究精神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例如:在討論《成吉思汗和鷹》一課中,「為什麼鷹四次打飯水杯用的詞語不一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時,小組成員之間各抒己見,有反駁的、有贊成的、有查資料的,在分析、推理、糾錯、補充中探索出了最准確的理解。此時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很高,熱烈的情緒感染了整個課堂,全體學生都在這種合作交流的情境下不知不覺的進入角色,真真切切的經歷了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活動過程。使學生真正充當了課堂的主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了質疑批判能力。
五、在超越課本中自我創新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師還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學完學懂每篇課文後,我會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進行讀寫訓練,比如:學完馬的課文後自己寫一篇有關馬的藝術品的作文,孩子們有的寫馬的雕塑,有的寫馬的畫,有的寫馬的刺綉,可以說是精彩紛呈,這就是對課文的超越;學了《一個蘋果》後,我讓孩子寫「此刻,放炮動里戰士們會怎麼樣想?」孩子們結合課文充分發揮想像力,寫出了詳細的心理活動和真切的感受,體現的不僅僅是戰士間的關愛,更是對戰爭必勝的決心和信心這就是對課文的創新;在學《成吉思汗和鷹》後,我啟發孩子:沉痛的教訓對你有什麼告誡?寫一寫。孩子寫出了比書中教訓更全面、更深刻、更耐人尋味的對待錯誤的觀點。這樣,學生在透徹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高出了課本內容,超越了課文的思想,寫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在課本的基礎上有了自我創新!這時,學生的知識才會學的更加靈活自如!學生的個性才會充分張揚,學生的人格才會更加完善!學生也才會更有創造力!我認為這才是批判思維最高的目標吧!
自主獨立思考是質疑前提,質疑問難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金鑰匙,勇於探究是解決問題的途徑,能言善辯是批判思維的最好展現,超越創新是批判思維的最高境界。要把小學語文課堂變成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主陣地,培養學生出色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大膽創新。
6. 你認為小學語文教材中不滿意的地方在哪
古詩詞太少,課外延展性東西太少,應適當添加幾篇古文,學句子成分主謂賓什麼的都沒有,也該學學古詩詞的平仄以及韻律劃分
7. 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的內容簡介
這為教師如何使用教材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範本。教材並非不容置疑,教學也絕回非教材全面合理化的答過程。在課堂上,師生需要更多真實的、開放的對話。這就需要教師以平等的眼光來對待教材,以專業的眼光來審視教材,以敞亮的心態來對待孩子的困惑和疑問。而這也恰恰是諸多課堂存在問題的關鍵所在。
8. 批判現在的語文教育 700字
語文教育的現實批判
岳增學 劉文俠
課程標准頒布已經三年了,從上世紀90年代末的語文教育大討論開始,對語文教育從批判性反思直至新課程的實施,這七八年的時間里我們經歷了對傳統「應試教育」的困惑、反思、批判,初步完成了對新課程的理想化構建,可當新課程由實驗區逐漸向全國普及的時候,理想的光環正漸漸淡褪,嚴峻的現實再次對我們發出了警示。於是,我們便鼓起勇氣問自己:「皇帝的新裝」究竟「穿」了多少?
一、語文課程的本質錯位,是新課改的先天不足
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決定實踐的方法論取向,語文教育也不例外。語文課程的本質是什麼,如果說是工具性,那麼人類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憑借,都具有工具性,沒有人敢說語文學科之外的其他學科或其他文化存在不具有工具性,語文充其量是工具中的一種,或者說更具有基礎性(就是基礎性也很難立住腳);如果說是人文性,哪一種文化沒有人文性,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無論是文字記載的、文物標志的、歷史的、民族的、民俗的,抑或是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哲學的、飲食的,從任意角度分析,各種文化對人的精神品質的培植與養成無不具有熏陶浸染作用。一個人的人文素養是全方位復合型的,影響一個人人文素養形成的文化也是全方位、綜合性和多元的,你不能說哪種文化的人文性對人文素養的形成更具有決定意義。語文是一種文化,盡管語言文化相比較而言更具有普遍性,但終究是文化的一種,是文化的一種特殊存在,既然語文是特殊的工具,是特殊的文化,你就不能用泛文化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來界定它的本質屬性。
說語文具有工具性,因為它是語言,說語文具有人文性也因為它是語言。語言的運用就是工具,語言的精神影響就是人文。運用語言交流,運用語言思維,運用語言記載,證明它具有工具性;在語言環境中涵養人的精神世界,證明它具有人文性,所以說語言性才是語文課程的根本性質,是區別於其他文化存在的特質,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由語言性決定的子屬性,也可以說是一切文化存在的普遍屬性。如果你查閱現代語文教育史,就會發現自1904年的《奏定學堂章程》至2001年的語文課程標准,在歷次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中不變的概念就是語言,其核心概念也是語言。語文教育就是語言的教育,或者說是語言的教育實踐,在語言教育中學會運用語言,在語言教育中形成和發展人的精神世界。問題一目瞭然,非常簡單,語文課程的性質就是語言性,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感悟語言、品味語言、欣賞語言、創造語言,從而豐富發展語言。新課標對課程性質的界定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看上去似乎辯證而又圓滿,但在實踐中往往很難定位把握,事實是很多教師往往把它割裂為兩個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要麼體現工具性,把語文教育搞成語言知識教育,要麼體現人文性,把語文課上成思想政治課。語文概念在很多教師腦子里是模糊而無法定位的,自然而然地影響到自己的職業角色和教育教學行為。
二、教育科研充滿理想色彩,缺少對課程環境的現實關注
只要打開目前林林總總的語文教育教學雜志,你就不難發現很多時尚的概念正在走俏,如「綜合性學習」「自主探究性學習」「課外實踐」「語文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加強課堂內外資源的挖掘、整合與利用」「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合作學習」「師生、生生師師、師生與文本的對話」「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多元解讀」「語文實踐活動」等。這還不是最時尚的課程概念,有些理論研究者在書齋里的浪漫與作秀遠甚於此,如「使語文課堂由格式化的知識王國變為人性化的生命世界」「使語文課堂由同質思維的產床變為異質思維的搖籃」「使語文課堂由傳經授道的講堂變為心靈共享的學堂」等等。
筆者列舉是例,絕不敢有譏諷之意,相反倒是很欣賞諸多同仁的高瞻遠矚與突破傳統窠臼的理想精神,課程改革正是由現實走向理想、把理想變為現實的必然過程。問題是當我們的課程專家在潛心研究國外的後現代課程論並把它們理想化地整合成我們的母語課程標准時,有沒有想過內外因的辯證關系問題,先進的課程論是內因,課程環境是外因,把課程論這個雞蛋放置在冷如冰箱的課程環境里,會是一種什麼結果?
我們的學生家長依然眼巴巴地盯著孩子的成績單,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依然在用自己的血汗錢交付日益上漲的學費,供子女通過高考讀研實現鯉魚跳龍門的夢想;社會依然在用升學率衡量一個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依然在以成績排名評價每一個教師,有哪個大膽的語文教師敢把課堂放手讓給學生?你仔細計算一下一篇課文與作業量的比例(通常一篇課文的同步教輔訓練有《自主性探究》《開放性作業》《拓展性學習》《自我測評》《單元檢測》《課堂拓展與延伸》等等),一篇千字課文往往相伴大約16開紙四五個頁碼的作業訓練,這樣的作業量使我們的孩子早已忘記晝夜更替與四季輪回,感覺不到社會變化與家庭親情,又怎麼談得上「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充分挖掘與利用課程資源」,又如何讓學生體驗「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呢?
筆者無意否定新課程的實施對課程環境的改良作用,令我們不能迴避的現實是,即使是政府行為,我們的課程環境又能改變多少?新課程的實施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行為,事實是,當一輪輪課改培訓對一線教師進行了反復洗腦後,面對一張張試卷和一次次的成績排名,尚未熱透的大腦馬上冷靜下來,應試成績依然是學校和教師的生存基礎,應試技巧的訓練依然是基礎教育課堂的主流。
大家一定不會忘記2000年風靡全國的學生「減負」,無論在輿論導向還是行政推動方面其力度不可謂不大,但這次行動最終在教育史上只是留下了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笑話。自上世紀末的素質教育大討論至今天的課程改革,語文課程的實施一直是滑稽的雙軌運行,一是課改專家躲在書齋里構築理論的烏托邦,二是基礎教育現實環境依然是「濤聲依舊」。
三、教研室與教研員角色行為的分裂性矛盾
作為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教研室與教研員的角色行為在新課程改革中的確處於兩難的境地,一是從理性上講,教研工作者的確明白課改的科學依據和現實的必要性,二是迫於課程環境的壓力對應試訓練不敢絲毫放鬆。在各種各樣的課改培訓會上,專家報告、課型展示和教研員的即興評價總是提醒每一位教師,語文教學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多元解讀,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與表達,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科的綜合性與實踐性等等。但在現實的教育過程管理中,由教研室主持編寫的《語文新課程同步探究訓練》《語文新課程主流同步》《單元檢測》等一系列繁雜的訓練內容足以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精疲力竭,根本無暇顧及課本與作業之外的語文是什麼,學生沒有空間和時間在生活體驗中感悟語文。你仔細翻閱一下教研室編寫的各種教輔資料,一篇課文能從不同角度變換花樣挖掘出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知識點、考點,並設置出名目繁多的訓練題,然後再把新課標中的時髦標簽貼上,諸如「自主性探究」「開放性作業」「拓展性學習」之類,就文字量和版面空間的設置來看,已遠遠超過教材本身,甚至是教材的幾倍。更為直接的利益關系是學生考試評價的命題權在教研室,教研室編寫的教輔資料又是命題范圍與趨向的明確導向,學生的考試成績又決定著社會、家長、學校對教師的直接評價,因此,每一位基層語文教師惟恐漏掉其中之一而影響了考試排名,挖空心思逼著學生去做超時超量的課業訓練,在這種狀態下再提新課標中的時尚概念,恐怕只能是一種諷刺了,更奢談什麼教師是教材的決策者、創造者和利用者,是課程資源的自主整合者,怎麼讓教師去張揚自己的教學個性?
四、學生的負擔究竟有多重,是誰在扼殺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學生的負擔究竟有多重,高中自不待言,「文明監獄」的稱號由來已久,小學、初中也不可謂不重,什麼《名師導讀》《同步探究與訓練》《初中(高中)語文基礎訓練》《初中(高中)語文新學案》《單元檢測》《初中(高中)語文新課程閱讀訓練》等等,一套教材配發的加學生自買的教輔資料,恐怕得有三四本之多,其文字量已遠遠超過教科書本身。由於目前倡導學生的個性化解讀,主觀題與開放題日漸增多,同一段文字,不同的教輔資料可以從任意角度擬出不同的閱讀理解題。目前編發的教輔資料主要來源於兩種渠道:一是區域性教研部門編寫的以行政手段配發轄區內基層學校的教輔資料,二是由一些所謂的「名師」自由組合編寫的教輔資料。在這些資料中,新課程倡導的時尚概念已成為各種訓練的合法標簽,在新課程概念的統領下,便會分出若干新版塊,如「整體感知」「積累運用」「個性解讀」「開放觀試」「自主探究」「綜合訓練」「課堂延伸」「課外實踐」,每一版塊中設計出幾個甚至十幾個名目繁多的訓練題,正所謂前有追兵後有埋伏,大有不徹底扼殺學生的閱讀興趣誓不罷休之勢。
閱讀本來是充滿期待的。好的文章就是飯後的一杯清茶,是盛宴中的一杯濃酒,興趣全在於個性體驗的自由愉悅中,價值在於情感共鳴中的精神滋養。可目前的事實是,當學生拿起一篇經典的文章時,首先感到的是各種閱讀訓練預設的十面埋伏,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的學生對閱讀只能是庖丁解牛式的手術透視而不是情感投入的愉悅共鳴。
筆者親歷過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一所普通的小學里,學生先是配發了一本省教研室編寫的《語文基礎訓練》,但由於直屬教研部門在期中期末考試命題時參考了一本名為《最新同步測試ABC》的教輔資料,教師便動員學生並由學生命令家長每人買了一套;後來教研室發現了這個問題,又採用了另一套名為《小學語文閱讀訓練》的教輔資料,於是教師又動員學生,學生又命令家長去買。這樣,一個小學生的手裡僅語文就有了三本教輔資料。每天放學後,這些孩子們先是做完《語文基礎訓練》,然後再做另外兩本同步教輔訓練,在題海中受難。不僅語文,數學也是這樣。課改的初衷本來是解放教師與學生為教材所奴役的被動狀態,把教與學的自主權還給教師和學生,讓教師自由駕馭教材,讓學生自主學習,誰又能了解到課程改革反而為以各種教輔資料謀利者提供了無限商機,為學生加重負擔找到了合法的借口。小學尚如此,初中、高中更可想而知。
五、鞋是新的,路是舊的
當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還在沿著傳統的軌跡慣性運行時,當應試課程環境未作根本的變革時,新教材這只新鞋子能踏出一條新路嗎?
以目前課改實驗區使用最為普遍的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語文上冊為例,這套教材共設六個單元,分為六個主題,第一單元以人生為主題,抒寫人生感悟;第二單元仍以人生為主題,側重於理想和信念;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感受自然,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對自然的科學探索,第五單元的主題是體驗親情,第六單元是想像世界。與以往的教材相比,這幾個單元都注重了學生個性化的主體體驗,凸顯了對話、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強調了語文和社會、生活、自然的聯系及學科之間的綜合,強調了語文實踐和語文學習之間的密切關系,體現了基礎教育對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導向。筆者從上世紀末就非常關注素質教育大討論,2001年新課標出台,也曾為之歡欣鼓舞,似乎看到了語文教育的曙光,有關新課標的解讀文章也發了不下十幾萬字,可自從參加今年的課改實驗後,真切地感受到了現實的語文教育教學遠非課標精神標榜的那樣浪漫。
其一,應試制度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注重應試訓練。解讀是多元的,這是由學習者不同的個性經驗、思維方式決定的,可這多元的地位並不是並列的,在應試環境中,你必須教會學生去領會多元中的「主元」,即由課程本身和環境決定的對文本解讀的主流意識。這就決定了課堂中依然充斥著話語霸權,同質思維依然是現實語文課堂的主要特點。如課文《春》後有一個經典題是:「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偷偷」和「鑽」這些詞語好在哪裡?這個題的標准答案是:「偷偷」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小草生長快、不易被察覺的特點,「鑽」字則體現了小草生命力頑強。兩個詞都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旺盛,且賦予了人的生命情感。如果學生做出其他的解釋,就恐怕很難得分了。你如果想在應試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教會學生在多元中揣摩和判斷命題意圖所傾向的「主元」。
其二,基礎教育的現實環境之一是大班額。一所普通學校的班額在六十人左右是很正常的,如果是一所重點中學,班額在60~90人之間也很普遍。「合作」「交流」「對話」是新課程的主題詞,而「合作」「交流」與「對話」的鮮明特點就是學生本身的積極參與與自我表現,教師對每個學生參與的關注是催生學生參與熱情的動力之源,而在現實的語文教學中,合作、交流僅限於教師和「精英們」的對話。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的確解放了部分學生的思想,使他們熱情參與、張揚個性、表現自我,但對於相當一部分學困生而言,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差距使他們逐漸失去參與的熱情和勇氣而出現課堂失語,「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有些甚至根本就不想表現自己或有意迴避(盡管教師一再鼓勵,想方設法找出閃光點進行激勵,但班額大學生多,有些贊美過於牽強,學困生依然感受到真實的冷落與自卑),加之教師課堂語言的減少,在考試的甄別選拔功能日趨膨脹的今天,這部分學生最終是一種什麼結局,可想而知。為了不影響這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與班級升學率,或更實際一點說影響到社會、家庭、學校對自己的業務評價,教師教學中「滿堂灌」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六、新課程理念與現實反差的尷尬
本次語文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就是對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語文教育的特點(人文內涵、實踐性、漢語言文字特點)進行了新的分析界定,並以此為依據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建議,側重點在於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加強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性,即與其他學科、其他活動或生活世界的聯系,但在目前的課程環境制約下,其有效性幾乎等於零。
就筆者目前所執教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來看,課後的研討與練習設計得很有特色,突出體現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體現了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性特點。如課文《郭沫若詩兩首》後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觀察夜空里的牛郎、織女星,查找有關它們的天文知識,寫一篇短文。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一是課堂任務緊,詩要求背誦,生字必須寫得熟練,詩的節奏劃分要准,對詩中的意象也要學生在口頭與書面表達中重現,對語言進行美讀與賞析,教研部門編寫的長達四頁的同步教輔訓練得完成,再加上教師對考點的揣測與訓練(應試對教師與學生的評價迫使教師在教學中的關注點就是考點訓練),這些任務僅靠課堂是完不成的。二是課下負擔重,語數外史地生政等都有作業,足以讓學生晚上加班到深夜,冉讓學生涉獵課外的內容,甚至讓學生到戶外的夜空中觀察有關牛郎織女星的天象,顯然更會加重學生的負擔,種種因素的干擾與制約使美好的課程思想有如空中樓閣,應試成績對師生的排序,社會、家長對應試成績評價的認可,使一線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基本構成為:講授知識與考點+積累閱讀寫作的應試技能訓練+盡量爭取課外時間以拓展訓練的空間與時間+用調動兼強迫的手段提高學生的配合度、參與度+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根據新課程的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與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