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參考文獻

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2021-02-22 07:42:37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小學數學教學與人文素養的培養
(一)
在與幾位老師閑談時,有位老師反映,他班裡有位學生倚仗家中有的是錢(其父親開了一個工廠)而不願學習,竟然花錢僱用自己的同學為其完成作業。這不禁令我們想到一些不應該發生也是不願看到的現象:有些學生為了弄到進網吧的錢而去敲詐、搶劫同學的財物,甚至傷害他人(包括自己親人)的生命;某些人為了取得學位、晉級、晉職的需要而去剽竊他人的論文、著作、科研成果等等。通過種種表象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同社會發展不和諧的現象與以往只重視理性知識教學、過分追求功利性而忽視人文教育的滋潤有著密切的關系。
國民教育,要人文與科學並重,不能只重視科學教育而忽視人文教育。人文精神與科學素質既是人的兩種基本需求,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兩種精神傾向,它們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當兩輪共轉,協同前進,當兩翼共振,攜手同飛時,才能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指導和動力。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精闢的指出:沒有科學和現代技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打就跨;但是如果沒有人文精神,沒有民族文化傳統,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打就垮。
記得美國中學的一位校長,每當一位新教師來到學校,他就會交給那位老師一封信,信中這樣說:「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的生還者。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當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婦女和嬰兒被受過高中或大學教育的人槍殺。看到這一切,我懷疑了,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應當用於製造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變態狂、受過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其價值。」[1]
因此,培養具有高素質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從事基礎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數學是科學,但數學也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要以知識的整合,發揮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為基點。」因此說,人文教育不是文科教育教學的專利,數學課程中同樣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底蘊和人文思想,數學教學同樣是實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
一、數學是科學的語言。文學通過文字描述人類社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數學則是用一種獨特的符號化語言來描述。這種語言的優越性無與倫比,主要表現在:其一、數學語言可以擺脫自然語言的多義性,用符號來表示科學概念,具有單一性、確定性,在推理過程中容易保持首尾一貫,不至於因發生歧義而造成邏輯混亂。其二、由於符號簡潔明確,便於人們進行量的比較,對事物作出直接的判斷,對所研究的問題作出清晰的數量分析。其三、數學作為一種科學語言,還表現在它能以特有的數學語言(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公理、模型理論等)對科學真理進行精確和簡潔的表述。[2]
二、數學是人類生活的工具。隨著社會的數學化程度日益提高,數學已成為人類社會中交流與貯存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社會發展到今天,數學以其成就(成果、方法、思想)廣泛應用於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科技、文化、經濟、軍事、教育、醫療等領域,這種廣泛的應用性,勢必使人類對自然、對社會、對人、對自己、對生命有重新的認識,同時將不斷豐富、深化和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從這個層面來看,數學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人文內涵和深厚的人文教育價值。
三、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是傳播人類思想的一種基本方式,是人類的一種高級語言,也是自然與社會聯系的一種工具。數學從思維的覺度,為人類文化提供方法和技術手段,推動著人類文化的進步,在提高人類科學素養中處於重要的地位。數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然和社會,理解周圍的世界,可以促進人們有條理的思考,有效地進行表達和交流,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數學修養已成為人們的一種高尚的文化素養。[3]
四、數學是一種藝術。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雖然數學沒有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數學完全分離,因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勻稱和確定性,這正是數學所研究的原則」。在數學研究中,雖然有大量表面上看來枯燥無味的推理和計算,然而其中蘊含著內在的、深邃的、理性的藝術因素。如數學中的公理、定理等揭示了客觀規律的和諧性、對稱性、統一性、簡潔性,就給人們以美感。當我們創造出一種簡便的方法,做出一種簡化的證明,找到一種新的成功應用時,就會在內心深處激起強烈的美感,同時美是數學中公認的一種評價標准。[4]
五、數學能賦予人的創造性。開拓、創新精神是現代人文科學的一個基本素質,現代社會越來越需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人才。數學學習過程實質上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數學中對定理、結論以及解題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學生具有百折不撓的開拓創新精神,數學也正是通過這種活動過程培養了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另外,數學課程中數學家們獻身數學事業的奉獻精神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均體現著濃厚的人文精神。
(三)
數學教育的任務,不僅是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且也是文化的熏陶與素質的培養。把科學的人文精神教育與構建健康的人格滲透於數學教學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與形成,不是靠一次、兩次的空泛說教一蹴而就的,必須堅持自覺性、經常性、滲透性等原則,深入探索數學人文精神的培養途徑和實施策略,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和形成數學能力的同時,體驗、感悟人文思想的內涵,達到心靈共鳴,從而內化為自己的人文素養,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
整合數學教學內容,是實施人文科學教育教學活動的物質基礎和重要保證。教學內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證,是教師與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活動發生的中介。凡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實際的,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為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有目的、大膽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改編、加工和整合,使教材更加生動活潑,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富有人文內涵,以保證人文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
一、實現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現實的整合,在體驗數學價值中凸現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統一。《數學課程標准》要求:學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新課程理念也強調:課程要由理性的、抽象的科學世界回歸到直觀的、形象的生活世界,由原來的關注科學規律和法則回歸為關注學生的情感和體驗,關注學生的發展,由以科學為中心回歸到以人為中心,即課程由科學世界回歸到生活世界。[5]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捕捉、提煉生活中的素材,對數學問題的具體情節和數據作以適當的調整、改編,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來取代,從而構建數學與生活的橋梁,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真正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價值。譬如:教學「白色污染(統計圖表的活動課)」時,教師根據生活中塑料方便袋使用頻率高,造成白色污染嚴重的社會現實,大膽、合理而巧妙的整合、改變教材,通過學生課前調查自己家裡方便袋的使用情況(每天使用方便袋的個數,以小組為單位製成能說明一定問題的統計圖表,發表自己的想法——方便袋使用後的處理方式及危害),——計算、描述(如果每個家庭每天用掉5個方便袋,1年每戶可用多少方便袋?若平均每個方便袋的體積為2立方厘米,我校1000名學生的家庭1年用掉的方便袋的體積是多少?本校的操場的面積是2700平方米,這些方便袋在操場里能鋪多高?)——想像、發散(假設按全國的家庭計算又會怎樣?我們身邊還有那些嚴重的污染?)等一列數學活動,不僅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統計圖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深深地體驗、感悟到生活中的小事,稍不注意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對地球資源造成破壞,會嚴重影響人類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學生通過躬身自省,明白人類在為自身利益有所行動時,都要看一看是否威脅到其他生命,從而使學生更加懂得人類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真正享受大自然的美麗,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二、實現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在優勢互補中凸現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統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潛心研究挖掘不同學科間的聯結點、融合點和耦合點及知識的生長點、發展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不同學科有機的融合起來,以增強數學教學的活力,讓數學的天空更加廣闊和絢麗。例如: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利用學生在美術手工課上學習軸對稱圖形剪紙時積累的知識因勢利導,讓學生做一幅剪紙作品,學生在折、畫、剪等操作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感悟和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最後從數學的角度概括、抽象出其特徵。這里,教師沒有單純從數學的角度,抽象的講解對稱圖形的特徵,而是抓住數學與美術兩學科的聯結點和知識的生長點、發展點,將數學課以「藝術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形成一種嶄新的數學課堂教學,無形中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構建。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使學生的情操得以陶冶,民族自豪感得以增強。
構建人文氣息濃郁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主渠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人文性教育活動的實施要貫穿於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在讓學生受到理性教育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受到人文陽光的沐浴,從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一、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是實施人文科學教育活動的保障。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過: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學生是人,是社會的人,他們有人格、有尊嚴、有理想、有追求,他們渴望獲得自主、獲得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徹底放下「唯我獨尊」的架子,變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的師生關系為教師與學生是學習合作夥伴的關系,真誠、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做到:凡是學生自己能想的就讓其自己想,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就讓其自己做,凡是學生自己能說的就讓其自己說。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要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信任、贊許、寬容及滿腔愛心,使學生的身心完全處於一種平等、民主、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之中,讓他們的激情得以綻放,個性得以張揚,進而更好地促進他們人格的長足進步與健全發展。
二、構建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的學習方式,是實施人文科學教育的有效途徑。《數學課程標准》強調:「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改變問題呈現的方式等等形式,積極地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為其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和條件。即:給予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實踐操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真正地、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來。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充分地、自覺地表述自己的主張和見解,學會傾聽、接納他人的合理建議和意見,在不斷修正和完善認識建構意義的同時,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從這種意義上說,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既是學生認識數學,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是張揚個性、彰顯生命體征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鮮明的社會責任感和終身學習的願望的過程。
三、構建發展性的教學評價,是實施人文科學教育活動的有力手段。傳統的教學評價是一種只重視理性知識而忽視情感,只重視結果而忽視學習過程的單一取向的教學評價。這種片面性和功利性的評價束縛了學生發展的空間,是忽視學生個性成長的罪魁禍首。因此,建立一種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學評價,已經成為非常迫切的事情。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承認學生差異性的存在,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特、優秀的個體,並對他們抱以積極的、熱切的期望,從而確立多維的教學評價標准,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接納學生,尋找和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出他們的潛能,真正做到「量體裁衣」。這就意味著教學評價必須由以往的面向「過去」的終結性評價轉變為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形成性評價;必須由一張試卷、一次考試定「終身」的定量評價轉變為既運用紙筆測試,又運用面談、行為觀察、行為記錄、成長記錄袋、學習日記和情景測試等質性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才有可能對學生的持續發展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泵」 的作用,進而凸現對人格的尊重和人性的關懷,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確立數學是一種文化的思想,並構建以人為本的數學教育理念,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數學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內隱在數學知識里的思想、精神和觀念。因此,我們在關注學生獲得知識的、形成技能的同時,更能關注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發展,唯有如此,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才會迎來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參考文獻:
1、[1]張畫《人文的陽光》[J].《沂蒙教育》2003年第3期第1頁
2、[2]劉忠智 張曉霞主編《數學教學實施指南(小學卷)》[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第20—21頁
3、[3] 劉忠智 張曉霞主編《數學教學實施指南(小學卷)》[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第22頁
4、[4] 劉忠智 張曉霞主編《數學教學實施指南(小學卷)》[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第22頁
5、[5]鄭文信主編《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第15頁

② 求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參考文獻10條

推薦你一個網站,中國知網,有不少相關論文,都是公開發表的專業論文. 近代學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
鄭國民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6年 第1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近代學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鄭國民近代的語文教學是我國語文教育史上的過渡時期,無論是教學的目的、內容,還是教學的方法,都具有鮮明的二重性的特徵,既保留著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傳統,又逐漸增添了當時的特殊的社會發展階段 ...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 小學語文教學書訊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2003年 第1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00小學語文備課藝術12.00小學語文教學藝術16.00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11.00小學語文教學疑難答問13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3. 談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
易昌波,王天白 文獻來自: 江西教育 1981年 第1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要明確教學任務,切實搞好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過渡。 1、由識字教學過渡到閱讀教學。一,二年級識字是重點,三年級雖也有識字的任務,但重點已轉到閱讀上。語文教材取消了集中識字和給獨立閱讀課文全部注音的形式。因此,識字主要以學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4.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文獻來自: 四川教育 1980年 第08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這兩點是和一二年級不同的。另外,由於學生已經學會查字典,在識字教學的教法上也應和一二年級有所區別,要加強查字典的訓練,培養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 (1)讀准字音課本中的所有生字都有注音,基礎。11練中鞏固漢語拼音的作業有{5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5. 關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
丁煒 文獻來自: 上海教育科研 2002年 第10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使u語交際教學的理論和實踐逐步走向成熟上誨右|盲n研2002年第10卿關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丁煒$上海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
被引用次數: 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6.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探討
雷小芳 文獻來自: 文教資料 2005年 第27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無定法,只要教師善於發現,注重引導,日常生活中識字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留心生活,你會有無盡的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探討@雷小芳$耒陽市紅衛煤業公司子弟學校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7.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價方法
吳愛寶 文獻來自: 上海教育科研 1987年 第06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全面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發展,還有待於不斷研究和完善。32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吳愛寶<正> 二年級階段總結性考察是整個小語教學過程中一項關鍵性的評價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8. 中日現行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比較
付宜紅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二、中日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在具體內容上的不同首先,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方面。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這樣概括的:「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9.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崔巒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語文教學應做的全部工作。怎樣在語文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 ... 充分發揮語文教學育人的作用。在強調語文工具性的時候,要防止出現淡化思想性、削弱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的偏向。2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0.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散性思維訓練
戴玉琴,趙海 文獻來自: 教育科學研究 2002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散性思維訓練@戴玉琴$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四小學中學!高級教師100021 @趙海$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1. 新課程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
姜迎雪,白先傑 文獻來自: 吉林教育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根據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達標模式,我們進行了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以語文第二冊第14課《荷葉圓圓》第二課時為例。第一步,復習上節課認讀的生字詞。第二步,交待學習目標。這節課第一展示朗讀課文的水平,第二展示寫字的水平。然後教師出示課件《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2. 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之我見
盧松春 文獻來自: 龍岩師專學報 1997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應以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為核心,並以此為目的進行教學全過程的改革。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如下特點:一是以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為依據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3. 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
王本中 文獻來自: 電化教育研究 1996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各試驗學校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教案及課堂教學實錄資料。 2.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最。通過教學試驗,對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都產生了十分顯著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由於學生對使用計算機很感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4. 探源尋根 根深葉茂——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之淺見
田本娜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4年 第10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總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四、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要根深葉茂 今天我們要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怎樣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紮根傳統,面向現代,形成根深葉茂的態勢呢 ... 繼承並發展了傳統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必須紮根傳統,面向現代:要以科學的發展觀學習傳統、發展語文教學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5. 馬關縣舉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
楊壽瓊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馬關縣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分別在城東學校、城西學校同時舉行。這次競賽有各鄉鎮、城區3校推薦出來的語文、數學各17位選手參加,觀摩人數達600餘人。此次競賽呈現出3個顯著特點:一是參賽教師的素質明顯提高,尤 ... 馬關縣舉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馬關縣教育局教研室@楊壽瓊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6.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上)
田本娜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提高語文教學的創造性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上)$天津師范大學@田本娜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7. 美國的小學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
吳忠豪 文獻來自: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美國的小學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吳忠豪$上海師范大學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正> 一、美國小學的語文課程。 美國小學的課程一般分為語文、數學、社會學、科學、藝術(畫圖、音樂、舞蹈)、體育等。而用於語文課程的教學時間遠遠超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8. 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
戴佩瑤,徐文博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也是小學語文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四、語文教學評價與語文素質評價教師教學工作評價和學生語文素質評價是一種新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成績考查方法,它對教育效用予以價值上的判斷,是指導教學和推動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 ... 能全面地、深層次地評價學生的語文素質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戴佩瑤@徐文博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9. 小學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學案例比較
陸燕 文獻來自: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這種教學效果與第一次的教學效果簡直是天壤之別。小學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學案例比較@陸燕$江蘇省海門市育才小學!226100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0. 中韓兩國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比較
權瑚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對中韓兩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情況作一大略的比較 ,以幫助大家了解韓國小學語文教學狀況 ,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國朋友提供一點參考資料?...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查語文教學 的定義
搜小學語文教學 的學術趨勢
搜年級 的學術趨勢
翻譯 二年級小學語文教學

搜索相關數字
山東省少年級運動員
年級學生作業量
年級語文教輔書成本價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參考資料:中國知網
開發表的專業論文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③ 規律型的)誰能告訴我小學數學論文怎麼寫

小學數學論文淺談估算教學的現狀與改進措施大溪二小徐再立摘要:估算教學讓我們覺得有很多困惑,如學生的"先算後估","估算速度慢於精確計算"以及"估算方法舉棋不定"等現象,說明了我們的估算教學有待改進.改進估算教學法就要轉變教師觀念,重視估算教學;結合具體情境,培養估算意識;教給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關鍵詞:估算教學效果教師觀念估算意識估算能力估算教學隨著新課程的誕生而成為了廣大教師討論的焦點問題之一.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我們對估算教學進行著積極探討,但估算教學還是讓我們覺得有很多困惑.例如學生的"先算後估","估算速度慢於精確計算"以及"估算方法舉棋不定"等現象,都說明了我們的估算教學有待改進.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估算教學效果不好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提高估算的教學效果呢我想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來談談對改進估算教學的初淺想法.轉變教師觀念,重視估算教學現狀分析從現狀看,教師並不象課程標准那麼重視估算教學.原因有以下三個:1.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估算教學在老教材中是選學內容,在新教材中是必學內容,而且在教材的各冊各章節中都有要求.但是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沒有將估算教學作為一種計算能力來培養,往往是教材有安排則教,無安排則不教,沒有自始至終地堅持培養,根本沒有將估算教學與精確計算平起平坐,並肩作戰.2.教師對估算教學功能認識不明確.我從個人和同行者身上發現,我們很多教師都認為估算的功能就是在沒必要精確計算時充當一種簡便計算方法,或者是充當檢驗精確計算是否正確的驗算方法.很多教師都沒有認識到,估算除了以上兩種功能之外,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在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數學素養上.3.估算教學的評價現狀使得教師對估算教學不重視.由於估算教學不是作為獨立單元安排教學,對估算教學效果的評價也不是獨立而顯著的,往往只是在紙筆測驗中加入少量幾道只要求給出估算結果的估算題.這樣少量幾道題的分數相對一張試卷來說,失與得的差別也不是很大,因此,估算教學效果也不被教師怎樣看重.(二)改進措施1.走出傳統教學觀念的輻射圈.教師要從老教材中走出來,閱讀新課程標准,了解估算教學目標;教師還要縱觀新教材,梳理整套教材安排體系,了解估算教學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安排情況;理清新教材對估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要再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重視估算教學.教師要明白口算,筆算與估算是三種基本計算技能,口算能力,筆算能力與估算能力組成了一個人完整的計算能力,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這三種技能缺一不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以前對估算有所輕視,現在應著重花時間來彌補,不能因學生的估算能力欠缺而影響他的數學能力.因此,教師要足夠重視估算的教學.2.認清估算教學的功能.估算是一種計算方法,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不需要精確計算時使用它來快速計算;估算還經常充當驗算的角色.估算除了這兩個功能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它可以培養學生的數感與數學素養.如通過對數與量的估算,可以使學生親身體驗所學的數與量的大小與多少,例如,當學習了自然數1-100後,可讓學生去估算一把黃豆有多少粒,一個教室有多少人,待估算出結果後再去精確地算一算,看二者之間的差距,從中體驗1—100等數到底有多少.這不正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嗎通過估算教學還可以促進學生建立用數學的意識,提高用數學的能力.例如,在超市購物時,估算需要多少錢買水果時,感覺一袋水果有多重.這些問題都可以使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生活問題,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問題之間的聯系.因此,我們說估算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需要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3.改變估算教學效果的評價機制.要改變估算教學效果的評價機制,學生估算能力的評價應避免簡單的只看估算結果的紙筆方法,重視估算過程的考查[1].可以採用以下措施:⑴寫出估算過程.如49×3≈50×3;⑵寫出估算結果的大致范圍.49×3300人,答:他們不能同時上船."看到這種狀況,我與學生有了如下對話:師:"這道題必須要精確計算嗎"沉默片刻,生1:"不用."師:"為什麼"生1:"因為100加200就有300了."師:"他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的.這種方法你們覺得怎麼樣"生2:"他用估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可以就寫作138+202〉300."師:"那你們為什麼不這樣做"學生啞然.這個案例使我想到,我們的學生是怎麼了,他們在寫題時不是都不喜歡多寫字嗎那他們為什麼寧可多寫幾個字,也不用估算的方法呢我們苦苦教學的估算,不是成了"紙上談兵"了嗎這樣學估算還有意義嗎2.習慣使然.學生估算意識不強的還有一個現狀是學生習慣於看到題就精確計算,而不先思考用什麼方法計算更合適.(二)改進措施1.要提高小學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明確估算的意義,這樣才提高他們學習估算的積極性[2].這就必須要求我們創造具體情境,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如果不是在具體情境中談培養估算意識就比較空洞.比如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上的《估算》一課,她在課的開始環節,就創設了一個情境,青青和媽媽去超市購物,選好了商品後,媽媽的問題是:媽媽帶了200元錢,夠不夠再讓學生判斷在下列哪種情況下,使用估算有意義:A,媽媽考慮200元夠不夠時;B,營業員要將每種商品的價格輸入收銀機時;C,媽媽被告知要付多少錢時.在這里,吳老師沒有問"買這幾件物品大約需要多少錢"而是設計了這樣一道選擇題,顯然是從培養學生估算意識角度考慮的.像吳老師這樣,在教學估算之前,先讓學生來判斷什麼時候需要估算什麼時候需要精確計算使學生明白了我們為什麼要學估算學估算有什麼用不正是數學課程標准提出的"人人都要學有用的數學"嗎這比我們口口聲聲的告訴學生"估算很有用","估算比精確計算要簡便"來得有效得多.當然,這里所指的具體情境並不都是指上面購物環境,還可以是在碰到其他有具體情況的問題時,如下列算式中,得數比800大的算式是()A,462+335B,397×2C,1000-209D,215×4很明顯,像這樣的題用估算解決比較快.所以通過比較解決這道題的速度,也可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除了要使學生明白什麼時候用估算之外,還要使學生養成估算的習慣.培養估算習慣要靠時間與毅力來實現.如計算之前,先估一估得數大致在什麼范圍,精確計算之後,又估一估值是不是在這個范圍之內等.課堂上多些"請估一估","說說你是怎麼估的"這樣的要求.經過一定時間這樣的訓練之後,學生就會有估算的意識和習慣.當然,這里行要求教師自身要有估算意識和習慣.三,教給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一)現狀分析1."先算後估"現狀存在.我們不難發現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是中差生)碰到估算題時是先精確計算出結果,再對精確結果求出近似值的.這種狀況在新課改剛開始幾年存在的相當多,目前仍然部分存在.主要原因是學生估算速度慢於精確計算,估算能力不強造成的.2.估算方法"舉棋不定".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及調查結果發現,有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估算而喜歡精確計算的原因是:精確計算答案唯一,方法也常常具有唯一性,而估算的方法和結果都具有多樣性,學生在估算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對使用估算方法感到信心不足,舉棋不定.3.片面的訓練"先估後算"教學模式.教師在估算教學中,往往很注重估著算,就是著重讓學生在通過近似後的算.這樣也是片面的,有些題目可以能通過不用求近似數就能估出來的,也就是說估算策略是很重要的.(二)改進措施雖然估算的方法靈活多樣,答案也不具有唯一性,但估算並非無法可依,無章可循,也是可以總結出一般的估算策略的.要使學生能靈活,主動地使用估算,我們必須要教給學生估算的策略與技巧,提高估算能力.1.熟練撐握求近似值的方法.求近似值是估算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多設計類似於"這個數接近幾","這是一個多大的數","看到這個數,你想到了什麼數"等問題,使學生看到一個數就能在頭腦中反應出它的近似數.對於學生取近似數時出現不同的結果,如378看作380,400,350等不同的近似數,我們都要做出相宜的評價,而不能以教師心中的滿意答案來否定學生的想法.我們要鼓勵學生敢於取近似值,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的數感就會逐漸得到增強,估算的速度也會得到提高.2.學會調整策略,培養優化意識.估算是非常講究策略性的一種計算方法.我們要讓學生充分體驗估算的方法多樣化與優化的過程,給他們自己體驗選擇估算策略的過程.如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法老師在《估算》一課中對估算的調整策略很重視.她先通過學生自己得出"最好用中估,湊調估或大小估的方法進行估算".再安排了以下兩道練習來感悟估算的策略意識.(1)學校組織350名同學去春遊,租了7輛汽車,每輛汽車有56個座位,要求每人一個座位,夠嗎(2)一輛卡車,自重986千克,車上載有6箱貨物,每箱285千克,能順利通過一座限重3噸的橋嗎吳老師組織學生討論:"對於這種問題,大估,小估……哪種估算方法好啊""大估有把握,還是小估有把握""以後要估算的時候,是大估或小估,還是……"學生自己得出"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估算的方法,有時大估比較有把握,有時小估保險些……".像這些需要調整策略來估算的問題是學生的薄弱之處,特別是中差生,所以,我們平時要加強估算調整策略的訓練,使學生在經驗支持下靈活使用估算本領.3.運用策略靈活估.⑴靈活利用數學規律,性質來估算[3].利用數學規律和性質來估算,可以省去求近似值的步驟,能使估算更簡潔,更快速.如利用一個不是0的數乘純小數,積小於這個數的規律,就可以判定4.9×0.6的積必定小於4.9,在比較〇時,可以想>,=.所以>.熟練掌握數學規律與性質,可以使估算速度更快.⑵根據實際需要選用估計方法.估算並非都是要求近似值的,有些情況下可以省去求近似值的步驟.如我們在教學"噸的認識"時,就只要讓學生感覺50千克有多重,想像1噸即1000千克,有20個50千克的重量,實際上這也是估一估的過程.在一些生活實例中,有時也可以不用求近似值來估.如估一個會場的人數,我們是不會把一個人當單位,然後想有多少個這樣的一個人.而應該是先想我們班有50人,那麼這里大概有多少個50,當然也可在想想100人大概是多少後,再想想這里有多少個100人.參考文獻:[1]張俊英,對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思考,小學教學研究,2008(6)[2]張麗珍,小學數學教學中估算能力的培養,甘肅教育,2001(9)[3]周豪,小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小學教學參考,2001(3)小學數學論文計算教學中"情景串"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溫嶺市橫湖小學鮑淼[內容摘要]在計算課中自始至終發揮導向作用,使學生通過解決"情景串"中的問題引發對數學計算的學習,將解決問題與計算學習二者緊密結合,讓學生既經歷計算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又能把學到的計算知識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把應用意識的培養貫穿於數學學習的全過程,這是"情景串"教學的核心內涵.教師應找准"支點",創設具有"數學韻味"的"情景串",在計算課中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本文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情景串"教學資源的開發:一,動態的情景串來源於靜態的主題情景圖;二,動態的情景串來源於貼近的生活實踐;三,動態的情景串來源於生動的動畫故事;四,動態的情景串來源於有趣的游戲活動.[關鍵詞]動態情景串靜態主題圖生活實踐動畫故事游戲[正文]美國國家委員會在《人人關心數學教育的未來》報告中指出:"今天一個數學本領僅限於計算的人,幾乎沒有什麼可貢獻於當今的社會,因為廉價的計算器就能夠把事得更好".如果現在還是把計算教學的目標定位於牢記計演算法則,形成計算技能,顯然是缺乏現實意義的,教師應該藉助計算教學這個載體,引領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使他們在獲得計算知識的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因而,計算教學目標的確定,不能只滿足於讓學生掌握方法,學會計算,而是著眼於讓學生體會計算學習的需要,讓學生經歷計算策略的探索,感悟計算思維的魅力,真正發揮計算教學的育人價值,從而使學生在獲得計算知識的同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和諧發展.如何加強計算與應用的有機結合成為了數學教學中一塊難啃的"骨頭".數學課需要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積極活動才能完成學習任務.而對於小學生來講,課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較短,更何況是內容相對枯燥的計算課.如果我們把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通過創設相關聯的一組情景將整節課鏈接成"情景串",即整堂課中圍繞著一個主題的大情景來組織教學,將教學內容分散地設計在相聯系的情景的各個環節中,即各個"情景串"中.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相對獨立的又有著一定邏輯關系的問題,形成"問題串",還計算教學一個現實生活的背景,加強了"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這無疑會大大增加所學知識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防止學生"注意力疲勞",有助於營造"動態生成"的課堂.下面就結合我平時的教學,說一說我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是怎樣進行"情景串"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動態的情景串來源於靜態的主題情景圖實施情景串教學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新教材在排版上明顯文字敘述少了,隨之而來的是一幅幅生動有趣,五彩繽紛的主題圖嵌入我們師生的視野,也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正是這些將一幅幅寓知識,思想,情感於一體的主題圖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為我們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給枯燥的數學賦予了新鮮的生命,使我們的情景串教學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充分挖掘主題圖,以學生感興趣的相對獨立的故事或活動演繹"主題圖"情景,把豐富的情景畫面與具體的數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讓豐富的情景設置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自始至終發揮一定的導向作用,幫助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如第四冊"表內除法(二)"的第一課時,例1給出了學生慶祝節日的主題情景圖,而配備的練習1——4的主題圖分別是小猴爬竿,小兔采蘑菇,小鳥送信,小豬吹泡泡.而低年級學生對靜態信息窗的興趣持續時間過短,相對獨立的主題圖使課堂顯得過於鬆懈,存在一節課中前半節課學生興致高昂,後半節課學生死氣沉沉,按部就班的現象,於是我嘗試著把靜態的,相對獨立的幾個信息窗轉變為一個動態的連貫的情景串.把整節課設計成以學生喜歡的"慶祝六一"為主線,通過"布置聯歡會場"(例1的教學內容)——"參加快樂的游園活動"(練習1——4的教學內容)教學.情景一:布置節日的教室(教學例1)."今天是快樂的六一兒童節,你們高興嗎小朋友們為了慶祝自己的節日,要把教室打扮一番,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呈現)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根據信息窗提出問題串,探討計算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因為要解決問題才有了計算,計算是伴隨解決問題而產生的.情景二:游園活動"盲人問路"(練習1)老師准備帶你們去參加六一節的游園活動,你們想不想參加呢盲人問路的游戲規則:一人蒙眼隨意指題,其他學生參與計算.情景三,情景四,情景五分別是游園活動"小貓釣魚","水中撈月","吹泡泡",相對應的是練習2——練習4.通過對教材的有效調整,把靜態的信息窗變為動態的情景串,將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技能以圖畫,操作,語言等形式為載體,潛意識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游戲情境中興趣盎然地去計算,使他們體會到用乘法口訣求商是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二,動態的情景串來源於貼近的生活實踐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可以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情景,將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踐活動情景貫穿起來,編排成"情景串".如第四冊表內乘除法的練習課中我是這樣設計的:情景串大背景:星期天老師帶領同學們到游樂園去玩.情景一:出發前,班長清點人數.師:我先請班長清點一下我們今天一共來了幾組(6組)小朋友看一看每組有多少人(4人)師:板書:一共6組,每組4人.師:誰能根據這兩條信息提出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人)誰能解決這個問題情景二:開始出發,如何租車課件畫面:停車場里有8輛車,每輛車限坐3人.情景三:來到游園門口,准備買票.課件畫面:游樂園門口,張貼有遊客須知及門票價格(每人2元).情景四:進入游樂園,設計游樂項目及游覽路線.課件畫面:游樂園內各項游樂設施的價格及相關規定.情景五:休息,到游樂園內的食品超市購物.課件畫面:游樂園一食品超市內,礦泉水2瓶6元,汽水每瓶4元.在以上一連串相關的情景中,有明,暗兩條線,明線是游覽,暗線是"觀察畫面,搜集信息——根據獲取信息提出問題——合作交流,計算解決問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致勃勃,積極動腦,熱烈參與,在看似遊玩的過程中,既鞏固熟練了表內乘除法,又培養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節課,始終圍繞"游覽"這一情景而,教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景,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活動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促使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體驗與感悟,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計算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創造性地巧構情景串,將計算的內容,知識與技能溶入了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具體現實的生活場景中,激活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活了學生問題意識,形成了問題串;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串"中,會應用數學思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主探究計算解決問題;在"情景串"中合作交流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促進學生的發展.三,動態的情景串來源於生動的動畫故事單靠一幅圖,一段話是很難創設出讓學生感興趣的情景的.動畫故事是小學生的最愛,小學生對於動畫故事非常感興趣,他們思維也就容易被啟迪,開發,激活.對來源於動畫故事的情景串就會產生可持續的動機,這是一種催化劑,使計算教學跳出純粹為計算而計算的技能訓練的老路子,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算用結合,使課堂充滿生趣.如第一冊在教學"用數學"時,上課伊始,我就以"森林裡的早晨"那美麗的畫面,鳥兒的叫聲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使孩子們彷彿身臨其境.整節課我設計了引導一系列學生去郊遊大森林的事理情景串,把教材中的例題,習題有機地串聯了起來,使學生彷彿置身於愉快的旅途之中,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學中樂.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靜態的畫面動態化,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形成了生動活潑,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促成了認識活動的探索化,動態化和情感化.如第五冊第六單元中"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我嘗試著把靜態的,相對獨立的信息窗改變以學生喜歡的《西遊記》神話故事為主線的一個動態的情景串.情景一:(例5主題圖)王母娘娘要過大壽,她派7個仙女到蟠桃園去摘仙桃為自己祝壽,仙女們到蟠桃園一看,大吃一驚,只見孫悟空正坐在桃樹大口大口地吃著桃子,樹上一個仙桃也沒有了,仙女們趕快回來向王母娘娘稟報:"仙桃都被孫悟空吃光了,一個也沒摘到".讓學生列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討論得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情景二:(例6主題圖)小朋友,吃了蟠桃真的能長壽嗎(不能)是啊,生命在與運動,我們應該像這位老壽星一樣每天堅持體育鍛煉.老壽星每天要在公園步行3圈,每圈508米,你能算出老壽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嗎想一想,要算老壽星每天步行多少米,怎樣列算式學生探究演算法,得出:不管因數中間是否有0,都要用這個一位數去乘多位數里的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如果沒有進位,積的十位上要用0佔位.情景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現在正是小朋友長身體的時候,所以我們一定要參加體育鍛煉,你們瞧,聰聰就要去參加智力長跑了,我們也去參加好嗎(具體練習略,在以下闖關練習中滲透了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這一情景串的創設親切,簡單,自然,讓學生在熟悉的動畫故事情景中提出有關的計算問題,學生在故事中練習,在故事中學到知識,不僅感到輕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就把一節課的知識學會了,直到下課時還意猶未盡.四,動態的情景串來源於有趣的游戲活動來源於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的情景串特別適用於計算練習課與復習課.計算練習復習課,大家都無所適從,要不一題一題照著講,要不分類來講,的確枯燥,不知不覺成了我們數學老師心中永遠的痛.對於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單純地出示練習復習材料讓學生直接練習,僅僅停留在對知識簡單回爐上,他們會覺得枯燥乏味.但如果根據練習復習內容,用情景串將知識進行有效整合,提升,枯燥的練習復習課就會變得有趣有益.如第三冊數學第二單元"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整理復習課,整堂課我設計了三個階梯式情景游戲.游戲一:"比比誰取到的收獲卡多",要求任選一張收獲卡填出並貼在黑板上,對的為優勝者,主要是歸納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演算法則.學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你們都有哪些收獲如我學會了用豎式計算加法和減法,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對齊;筆算加法時,()位滿十,要向()位進1;;筆算減法時,()位不夠減,就要從()位退();解決問題時,當結果不需要十分精確時,可以用()的方法找到與結果相近的數.游戲二:"請你露一手"用自己喜歡的豎式計算各題.每生領到一張題卡,在規定時間內算對的為優勝者.主要檢驗計算的正確率和速率.游戲三:"智取寶盒",小精靈聰聰和明明看到小朋友這么能幹,想邀請你們到他們的聰明屋遊玩,聰明屋中有兩個寶盒,裡面裝著許多智慧星和聰明豆,你們想得到嗎要想拿到智慧星和聰明豆,趕緊解決寶盒上的題卡,題卡設計將實際生活與現實情境相結合,包含了購物的估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思路表達清晰,解答方法正確的為優勝者.這樣的設計讓學生耳目一新,克服了單調,枯燥,以題講題的弊端,讓課堂綻放出萬花筒般斑斕的色彩,達到情意共鳴,互動生成的課堂氛圍."情景串"的創設,應是充滿計算課堂的整個時空,只要有計算活動的進行,就有相應的計算背景,它應當是多維度,全方位的,應當在學生整個的計算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發揮一定的導向作用,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有效的學習.以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為支柱,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為導向,以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為目的,努力創設"合適的"情景串.讓情景串以"數學"為支撐,讓情景串多一點"數學味",使我們的數學課堂不失"數學味",使我們的計算課堂不失"生活味"!--

④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課題研究方案

一、課題名稱

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

二、課題的提出

1、隨著課程的改革,教學模式也隨之改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在我們的課堂上已經在嘗試。「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我們也努力在實現。那麼在實現這一改革中,作為在學生進行參與、交流、合作時的思想載體——語言就變得更加重要。數學語言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工具,是數學思維的最佳載體。它強調准確性、規范性和嚴密性。但對於年齡較小、數學知識較少的小學生,就很難要求他們掌握我們認為比較「標准」的、非常「數學化」的語言,常在數學課堂中出現會做不會說的,隨心所欲、自說自話的現象。所以,必須努力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2、新課程理念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但在我們課堂實施過程中卻時常存在一些不協調現象:在學生認真思考後,學生對問題只能作出答案性的判斷,卻不能思路清晰的書寫出解題過程;學生在與同學、教師交流時,往往只是用一、兩個字、詞或公式,乾巴巴地回答,不但缺乏最起碼的完整性,更談不上應有的條理性和內容的准確性。所以,教師越俎代庖地為學生總結出數學活動的現象依然存在。

3、從現在我校使用的小學數學教材(人教版)的變化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內容不斷以各種各樣的數學活動的形式出現。《數學教師教學用書》中不斷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能夠使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展開交流,形成用數學的意識。鼓勵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探索,並與老師、同學交流,最後形成知識。但長期以來,數學語言的教學在我校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很多老師對數學語言表達的教學地位存在片面性認識,認為語言表達教學應附屬於識字、閱讀、寫作教學

,並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因此在我們廣大數學教師的課堂上,還存在重視學生書面表達,輕視學生口語表達的現象,導致學生因沒過好語言關而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數學語言水平低的學生,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語言之間的轉換不流暢,思維顯得緩慢,從而造成數學知識接受、處理困難。我校大部分班級在合作交流時,只有幾個學生爭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變成了光聽不說的「機器」,即使被迫發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見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有的乾脆站立不語。這是教學中出現的較為普遍的現象。許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是講得過多,學生說話的機會少,有的甚至是「滿堂灌」,把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變成了「單向活動」。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水平低的學生數學理解力也差,以至隨著年級的增長在解決數學問題上出現了重重障礙,所以,數學思維的發展是離不開數學語言的同步發展的。

4、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殼」。因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同步進行。

5、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社會的數學化」,不具備數學語言能力的社會人已明顯地顯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們不能數學化地闡述某些產品使用說明,不能運用統計圖分析客觀事物等,這些現象都表明,現代及未來社會要求人們具有的語言表達能力已不再只是純語文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是一種以語文語言表達能力能力為基礎,包括外語語言表達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科技語言表達能力在內的綜合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相對忽視此項教育的當今學校中越發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語言是思維的外殼。」

「說」本身就是思維的進一步加工。要培養學生各種數學能力,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離不開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從創新教育理論角度看,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創建一個無權威束縛和民主自由的環境,為學生的創新性學習提供機會,只有培養學生數學語言,才能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2、從人的全面發展觀點看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發展,發展的目的,應著眼於主體性的生成和潛能的開發,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體現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而具有個性的發展,也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機會,使他們在參與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3、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指出:「一旦兒童能使語言內化為認識的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靈活的方式將經驗和規律表現出來,並加以系統轉換。」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既可以使知識得到內化,又能促進思維的發展。

4、語言不僅是思維的工具,也是內部智力活動的工具。學生掌握知識必須通過語言。前蘇聯心理學家加里培林的智力形成學說認為,智力的發展要經過活動的定向階段,物質式物質化活動階段,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不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內部語言階段。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則明確指出,語言是智力發展的促進者。

5、美國語言學家布龍非爾德說過:「數學不過是語言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忽視了數學語言的教學無異於買櫝還珠。

四、課題界定

由於我校實行一校兩部制,本課題研究組在北校區,是高小部,所以課題中的「小學生」指的是中高年級小學生。「數學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區別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般語言,但又存在於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它是一種由數學符號、數學術語和經過改造的自然語言組成的科學語言。它大致可以分成三類: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

「表達能力」指的是學生能夠把生活語言、書面語言和數學語言相互轉化,能用語言清楚、有條理地表達思考過程,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就是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使學生能讀懂數學語言,能用數學語言清楚、有條理地表達思考過程,並正確運用數學語言進行數學學習,學會簡單地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數學思想和適當進行數學交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信心說,學會說,喜歡說。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研究目標:

1、通過調查和研究,找出影響我校學生數學語言口頭表達能力普遍偏弱的主要原因,並作出相應的對策。

2、經過培養和探索,使學生的數學語言說得准確、簡練而有條理。促進語言和思維的完整性、條理性和敏捷性的發展,讓學生數學語言的口頭表述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發展。

3、通過培養學生數學語言,使課堂教學模式得到優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使教師形成正確的教學觀,從舊的教學思想中解脫出來,強化教改意識,真正體現「新課程標准」的精神,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主要內容:

1、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現狀的研究。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強調學習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乃至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將影響他們的後繼學習。因此,調查和分析學生原有的情況,是我們研究的基礎。我們可以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定期的調查和座談,分析影響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因素,並作出相應對策。

2、如何訓練小學生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

①通過

數學閱讀使學生感悟准確的數學語言。重視數學閱讀,豐富數學語言系統,對提高數學語言水平有著重要而現實的教育意義。小學生能自覺閱讀課外書的很少,閱讀數學有關書籍的更是少之又少,學生僅靠課堂上聽教師的講授是難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數學語言系統的。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只有通過閱讀,作好與書本標准數學語言的交流,才能規范自己的數學語言,鍛煉數學語言的理解力和表達力,提高數學語言水平。

②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形成准確的數學語言。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③通過動手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多讓學生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④從生活經驗引導,促進學生由生活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在數學語言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生活語言與數學語言的互譯。生活語言是學生熟悉的,用它來表達的事物,學生感到親切,也容易理解。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必須以生活語言為解釋系統。數學語言也是如此,通過兩種語言的互譯,就可以使抽象的數學語言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借鑒,從而能透徹理解,運用自如。

⑤採取各種形式,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通過小組討論、同桌交流、讓學生小結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一)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是在科學方法論和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運用問卷、訪談、測量等科學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有關教育問題或教育現狀的資料,從而獲得關於教育現象的科學事實,並形成關於教育現象的科學認識的一種研究方法。調查研究的一般步驟:(1)確定調查對象:根據研究課題的性質、目的任務,確定調查對象、調查地點,選擇相應的調查類型和調查方式。(2)擬定調查計劃:在擬定調查計劃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確定所採用的調查方法。②確定調查項目。③確定調查進程。(3)實施調查:用編制好的調查工具,根據各種調查方法的具體要求開展調查。制定調查表格、觀察記錄表、問卷、訪談提綱和編制測驗題目。(4)整理調查材料:對收集的調查材料進行統計、整理、分析,得出結論性的意見。(5)撰寫調查報告:對所研究的問題作出解釋,提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二)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由社會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的或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深對實踐活動及其背景的理解所進行的反思研究。行動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行進過程,包括「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幾個步驟。

行動研究法可採取這些步驟:(1) 選擇問題:即對學校在教育、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對問題作出歸納、分類,形成一定時期內要通過研究解決的問題。

(2)理論探討:即從教育理論中有針對性地選取最合適的內容,為解決篩選出的問題提供理論指導和操作規范,從而保證行動研究的正確性。(3)實施和反思:即教師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的順序,創造性地運用自己已經選擇的、有針對性的教育理論,解決具體教育教學問題,改善教育教學工作,並對實踐的結果作出總結和反思。行動研究的目標是在實施和反思這一階段實現的,它是行動研究的關鍵階段。這一環節需要教師撰寫開展行動研究、總結實踐經驗的論文,為繼續開展行動研究提供參考。

(三)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按水平高低和科研含量的大小可以劃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我們在進行數學教育課題研究時,應採用科學性經驗總結方法。科學性經驗總結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積累的教育經驗進行分析概括,深入全面系統地揭示經驗的實質,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並總結歸納出富有規律性的、具有推廣價值的東西。採用經驗總結法進行課題研究,包括以下幾個基本步驟:(1)確定總結的對象與內容。一般來講,經驗總結應以先進事跡與突出貢獻為前提來確定研究對象,應選擇那些數學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有研究價值的、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普及和推廣價值的課題。(2)搜集與分析資料。包括對數學教育事實材料的積累、篩選與提煉。在積累材料方面,一是需要總結那些在客觀上已取得良好效果的經驗,二是需要總結反映工作過程的事實,使人們了解事物發展的全貌,了解經驗形成的各種條件、原因和結果之間的內在的聯系。在積累了大量數學教育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我們要進一步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類整理、篩選、提煉。經過篩選提煉的材料,一方面必須新穎,能反映數學教育實踐的最新成果,或是人們尚未發現的或鮮為人知的材料;另一方面材料既要少而精,又要充分,能足以說明問題。(3)總結討論並撰寫研究報告。搜集與分析資料工作完成後,就可以寫出初步經驗總結報告了,然後邀請有關方面人士召開經驗總結論證會,聽取大家對經驗總結報告的意見。最後根據大家的意見,對經驗總結報告進行精心的加工潤色,從內容到形式反復推敲,進行理性分析,推演出一定的結論,最後寫出正式的課題研究報告或論文。

(四)對比分析法:對比分析法也稱比較分析法,是把客觀事物加以比較,以達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做出正確的評價。對比分析法通常是把兩個相互聯系的指標數據進行比較,從數量上展示和說明研究對象規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種關系是否協調。在對比分析中,選擇合適的對比標準是十分關鍵的步驟,選擇的合適,才能做出客觀的評價,選擇不合適,評價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本課題採用時間為標准,進行實驗前實驗後對比分析,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對比分析。

七、課題研究實施步驟

(一)、准備階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確定實驗研究對象,調查、了解學生現狀,制定初步的操作方案。主要採用文獻研究法,收集整理有關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理論文獻和實踐經驗材料,設計並修改完善課題標准,通過課題論證。

(二)實施研究階段(2011年4月—2013年4月):

按方案進行研究,由課題組長負責各階段目標的實施,課題組每月做一次階段性總結,整理案例,從中探索規律,反思教學設計程序與實際效果,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為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積累實踐資料。學期末,對教學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研究分析典型案例,撰寫出階段性的研究論文。

1、採用調查研究法、談話法和觀察研究法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現狀進行調查,搜集數學語言表達中出現的常見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分析原因,撰寫調查報告。

2、主要採用案例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對比研究法結合課堂教學設計實施具體研究,廣泛收集案例,結合典型案例探究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特點,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調整教學設計等。

3、採用內容分析法和經驗總結法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學習成績等方面進行研究,總結經驗,積累具體研究資料和成果,積極探索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三)總結階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

主要採用經驗總結法等全面整理課題研究資料,分析總結課題研究情況,匯集課題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編印論文專集、案例集、視頻集,進行課題結題鑒定、匯報活動等。

八、預期成果

1、論文集:

第一階段(2011.2~2011.4):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特點及相關因素的論文。主要闡述小學生在數學語言表達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從年齡、心理發展和語言培養方法方面分析原因。

第二階段(2011.4~2013.4):針對常見問題從學生年齡、心理發展和語言培養方法方面總結出相應的對策及途徑的階段性實踐研究論文

第三階段(2013.4~2013.9): 對小學生數學課中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的論文

2、案例集、視頻集:

2011.4~2012.4:收集有關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案例和視頻。通過對個別學生的針對性指導,了解學生個體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狀況,從中不斷探索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不同對策。

2012.5~2013.3:收集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法的案例和視頻。

3、《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報告

九、組織機構

顧 問:

課題主持人:郭澗娥

課題組組長:李小紅

課題組成員:吳鳳英、黃朱美、廖熹曦、朱 茜、唐 鵠、

邵映蘭、鄧名威、谷金平

十、經費保障

我校對課題研究工作非常重視,將下撥一定經費給予課題經費保障。我們一定嚴格監督課題經費合理有效的使用,督促課題主持人嚴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經費暫行管理辦法》經費開支,遵守財務制度。我們保證課題經費單獨立戶、專款專用、不擠占和挪用課題經費。

十一、參考文獻

1、新課程、新標准、新評價編寫組:《新課程標准》,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陳琦,《教育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3、張盈盈,《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佚名,《如何看待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網路文庫)

5、彭石春,《影響小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因素》(磐安教育網)

⑤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數學學科具有邏輯性強、抽象思維要求高的特點。傳統教學手段由於以靜態為主,有時很難在課堂上利用黑板將這種復雜的思維過程展示出來,而有效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復雜問題轉化為直觀、形象、生動的感性情景,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為學生學習數學增加了新的途徑,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和教師教學的難度,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新技術的使用,使數學課堂教學實現高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生;高效
一、 研究的背景
(一) 新課程與時代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一些教師雖然在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上做了一些嘗試,但是日常教學中傳授式教學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滿堂灌」現象還是很嚴重,普遍存在著教師「無效」工作和「低效」勞動的悲哀。學生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在網路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們的傳統課堂缺乏現代氣息,從而使孩子們不能「鍾愛」我們的課堂,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缺失,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為此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的當務之急。
(二)信息技術是高效課堂 「減負」的需要
當前,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嚴重阻礙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只有解放學生,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實踐、去體驗自然和社會,才能形成他們「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素質。因此,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不失為「減負」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什麼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就是要求課堂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有效時間,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適當的學習活動,高質量地完成任務,使學生做到當堂學、當堂練、當堂會,從而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得到時間和空間的保證。高效的課堂,老師樂教,學生樂學,師生互動;教師適時點撥,精講多練,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更發展了智力,增長了能力。
三、 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
(一)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依據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結合新課程標准和理念,針對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有利於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在導入新課時,合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創設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景中發生,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積極情緒,使學生樂學、愛學。例如:在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我用多媒體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都開心的唱起來,這樣的課堂開始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用課件設計喜羊羊與美羊羊田地糾紛問題,喜羊羊的田地是長方形的,美羊羊的是平行四邊形的,它們在比田地大小的動畫演示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猜測誰的田地大?要先求什麼?從而引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這一知識點。這樣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可以為學生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可見,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智能化的多媒體課件能夠通過聲音、動畫等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激發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

⑥ 求:小學教育論文 要求: 3000字、摘要,參考文獻、關鍵字

提高小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持久性的策略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貼近生活確定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評價,保持長久的興趣和旺盛的熱情,自己去實踐、去探究、成就精彩!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興趣 生成 形式 評價

目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已全面實施,與語文、數學學科相比,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一經開展,就獲得了學生的喜歡,極大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小學生的年齡特徵決定著他們對整個活動不會保持長久的興趣和旺盛的熱情。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推動學生關注課程、積極動腦、發揮想像和創造的重要的內在動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安排活動的每個環節,做到有張有弛,有漲有落,使學生愛學、想學、樂學。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能持續地保持一個個高漲的興奮點。在幾年的指導實踐中,形成了以下三大策略:
策略一、主題,基於生成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的課程領域,注重以學生發展為本, 關注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 重視學生個性潛能的開發、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提高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踐的過程中,主題要具有現實性及可操作性,只有符合學生認識實際,切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才能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才能可持續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從而保證活動開展的質量。但小學生的研究課題不同於科學家的研究,從哪裡生成課題?面對眾多的題目,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確定呢?
1.多問幾個為什麼,從日常生活中生成。
生活中的有些常見現象,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看似簡單,但如果處處注意觀察,就會發現有那麼多的問題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例1.《你的坐姿科學嗎?》
我校五⑵班學生發現上學期本班近視人數有18人,這學期初上升至22人,其中即將近視的(即視力在4.8—4.9)有3人,而且身邊的「小駝背」也越來越多,有報道證明頸柱病已出現低齡化趨勢,坐姿不正確是產生這些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同學高遠的阿姨因坐姿不正確而導致腰椎骨突出。因此,學生產生了要了解正確的讀寫姿勢的慾望。老師因勢利導,開展了四個活動:查找、訪問、聽講座,了解坐姿知識;觀察拍照、問卷調查,了解坐姿情況;認識不正確的坐姿的危害,並糾正不良坐姿;寫倡議書,倡議人們告別不正確坐姿。通過本次的綜合實踐活動,給同學們上了一堂非常有意義的坐姿課,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調查研究之後,上課坐得不端正的現象大大減少了,並且能夠及時地提醒身邊的每一個人,還會向他們介紹有關坐姿的知識呢!現在,班裡的每一個同學都彷彿成了坐姿方面的專家。
從以上的例子可見,引導學生確立活動主題時不妨從身邊的一點一滴抓起,滴水映日,通過深層的挖掘,得出形象生動的結論,掌握了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促進學生的思想和情感教育的完善。此活動還獲得了浙江省二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
2.延伸學科知識,從學科知識中生成。
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學生在日常學科教學產生了很多疑問或感興趣的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雖然不同於學科課程,但也不是與其他學科完全割裂開來,可以與各科教學結合起來,如果老師對學生適當引導,延伸學科知識,能從學科知識中生成課題。
例2.《鐵棒磁性與摩擦次數的關系》。小學科學課《做一個小磁鐵》中,有一個「自己做個小磁鐵」的實驗:握住磁鐵的一極在鋼針上沿一個方向摩擦,重復作20~30次可以把鋼針變成磁鐵。在一次綜合實踐課上,陳詩慧同學問:磁化鋼針一定要象書本上所說需20~30次單向摩擦嗎?能減少次數嗎?這是多麼值得敬佩的探究精神呀!我肯定了學生向書本質疑的精神,鼓勵她用實驗來證明,她借來的電子天平,用磁鐵把鋼針磁化,然後把吸取的鐵粉進行稱量,結果發現用磁鐵把鋼針單向摩擦5~6次,磁性達到最大值,磁化鋼針沒必要象書本上所說需20~30次單向摩擦。她還把不同長度的鋼針、鐵釘進行磁化,發現用磁鐵單向摩擦5~6次,磁性就達到了最高值。通過反復實驗,孩子從這里得到的啟示,不僅僅是活動本身,而是明白什麼是嚴謹的科學態度。
由於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課堂探究教學大多為部分的探究,許多問題可能在學生很想深入探究的時候就不得不終止,此時提出的問題卻是學生最感興趣,是對學生最有吸引力的課題,這種吸引力可以驅使學生課外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學生將所學的學科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延伸、綜合與提升。同時,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的學習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關注生活現實,從生存環境中生成。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時每刻都在與周圍環境進行信息交流。我們應該充分注重環境的功能,挖掘身邊的資源。如家鄉經濟發展了,可家鄉的河流卻污染嚴重,是讓許多同學們感興趣的問題。
例3.宋斯亮同學在觀察比較瑞安河水顏色的情況時,發現河水顏色不同,河水裡的水蚤數量不同。喜歡動腦思考的他猜想是因為臟水的微生物越多,水蚤吃的東西就越多,繁殖得就越快。於是宋斯亮就用舊礦泉水瓶捉來水蚤開始研究。為了能看清楚水蚤的樣子,他請媽媽幫忙買來了顯微鏡;為了能找到不同的水質,他跑到市環保局要來市區水質檢測表,從不同的河邊弄到不同水質的水,用大大小小的碗,把收集來的水蚤養在這些水裡。接下來,他每天仔細觀察,撰寫觀察記錄,春夏秋冬,通過將近一年的觀察紀錄,最後他發現水蚤在不同的水質里心率、存活率、繁殖率不同,以及水蚤在潔凈水無法進行單性生殖等特點。通過實驗,他還發現可以利用水蚤在不同水質中的反應知道水質受污染的程度,還可以通過觀察水蚤生理現象的變化來檢測水質是否受重金屬或者其他有毒物質的污染。實驗中,宋斯亮碰到不少難題。比如水蚤的心跳很快,很難數清心跳次數。於是,他想了個辦法,就是先取下顯微鏡的目鏡,把水蚤心跳用攝像頭拍攝下來,然後用慢鏡頭放出來,再數出一分鍾跳幾次,終於算出水蚤平均心跳在不同水質里少的在257次,多的達290次。可以想像如此精確的數據需要花費多少心思。正是這種興趣讓他走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他的《水蚤生活和水質關系的探索發現》獲得二十三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項目一等獎。
實踐證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越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開展的效果就越好。孩子們的問題意識還是有的,但由於年齡小,有時他們的問題或許是幼稚的、可笑的,限於條件或許還難以成為課題,但每一位教師都要善於捕捉、樂於引導,把可行性問題引申為可研究課題,只要課題有一點價值,學生有探究的興趣,課題本身有研究的可能,我們就應該主動地與學生一起去探索。
4.源於動手實踐,從學校特色中生成
許多學校都舉辦一年一度的科技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鍛造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活動特色。學校特色優勢項目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是綜合實踐活動重要的課程資源,學生對富有本校特色的、從自己身邊來的課題, 研究起來更感興趣,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如我們結合學校科技特色,進行了《我與知識產權同行》、《科學車模火起來, 探究車輪轉起來》等實踐活動,就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
例4.《我與知識產權同行》。為響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號召,推動中小學創新教育和普及知識產權教育,搭建一個創新型人才培育、交流、展示的平台,我校開展了為期達3個多月的 「知識產權與我同行」科技綜合實踐活動,分階段有重點地了開展了:「我知道、我倡議、我設計、我製作、我申報」等一系列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對我校小學教師和學生集中進行一次知識產權知識的普及宣傳,使大家能了解和掌握我國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和有關法律法規,增強知識產權意識,做知識產權的明白人,成為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者和保護者,通過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活動,推進創新能力培養。
例5.《科學車模火起來, 探究車輪轉起來》。車模活動是很受部分小學生歡迎的科技活動,我校開展這項活動有15年了,我們過去單純地依靠現成車模比賽材料,單純地向學生灌輸車模知識,讓他們來開展活動,由於受到年齡、知識結構、物質條件及活動場地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一直不能普及到全校的學生。我們老師通過反思認識到,車模活動主旨並不僅僅停留在依靠現成車模比賽材料一般的「操作」層面上,確定了普及全校車模活動的指導思想:1、小車製作的所有材料都應該是學生們熟悉的、低成本的、是學生身邊隨手可得的,以及可以利用的廢舊材料。2、利用學生現有知識作為研究基礎,激發探究的興趣,學生在活動的實踐中,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究者,體驗到智慧的力量和創造的歡樂。因此,我校響亮地提出「嘗試車模設計,參與車模實踐,探究車模科學」為主題的車模科普實踐活動。為全校學生設計一系列車模活動:一、二年級學生自帶家裡已有的遙控車進進競速比賽,三至六年級學生自選車體材料,設計製作車模,並進行競速比賽。自製車模科技實踐活動是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上扎實地開展,全校有90%的學生參加了班級選拔賽,由於本次活動是做中玩,玩中學,學生參與面廣,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提高。
科學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載體,活動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抓住社會的熱點問題,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作為研究基礎,在活動設計時要為學生留出創新空間,探究空間,實踐空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作為活動的主體,他們的科學素養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策略二、形式,基於活潑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想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除了教師必須善於抓住時機、選好主題、當好參謀、正確引導外,還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活動的主題設計出多種多樣新穎別致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在感興趣的活動中增長知識,鍛煉各種能力。為此,我們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例6.如五年級開展的《讓校園更美——認識校園里的動植物》實踐活動,學生分別調查了校園內的動物和植物種類,開展了蚯蚓、螞蟻和蝸牛等的研究。以葉片為標木,歷時一年多,五十多名同學一共採集裝幀了葉片一千多張。並配以生長過程、作用等文字說明。為了寫文字說明,學生更是查資料、走訪能人、上網搜索,甚至調動了近一半的家長參與,完成文字資料近十萬字。還製作了植物名標牌,進行澆水、拔草、鬆土等勞動實踐。此項綜合實踐活動,取得了浙江省二等獎的好成績。
同學們在活動中對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說:「要是我們也能親手種植花草,那該有多好啊!」種植花草,這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城市孩子來說是多麼新奇的活動,也是多麼巨大的挑戰啊!同學們躍躍欲試,於是《在勞動中成長——種植花草綜合實踐活動 》成了本班學生第二學期的實踐活動,也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們應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運用體現其個性特徵的自己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獲得自己的獨創性理解。要讓學生真正發揮主人翁精神,在活動中充分展示個性和才華,「活」起來,「動」起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醉心於此,樂此不疲。體驗成功,感受幸福,創造快樂。
策略三、評價,基於發展
積極評價是綜合實踐活動能否引起學生持續興趣,激發學生研究動力的生命所在。適當的評價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從而激發興趣與動力,維持學生學習的熱情;認識到實踐過程的問題所在,才能夠認真檢討,調整研究方案、研究手段等等,從而順利完成研究任務。在獲得成功與發現缺陷、糾正缺陷過程中提高能力,快樂體驗,獲取知識。
1.積極鼓勵,還學生一份自信
學生學習的態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系。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教師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肯定、鼓勵。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自我,樹立「我能行」、「我最棒」的意識。美國電影《師生情》有這樣一個片段:一位白人教師到黑人社區任教小學一年級,在第一節數學課中老師伸出五個手指問其中一名黑人孩子,"這是幾個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個。」老師沒有指責他說錯了,而是高興地大聲贊道:「你真歷害,還差兩個你就數對了。」教師一句贊賞的話,就緩和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較差的學生,往往對學習沒有信心,沒有動力,教師不要過多的指責他們,只有進行正確、科學的評價,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才能使他們自覺、自信地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去。
2.成果展示,促進人人參與
展示交流是對學生在整個活動各種表現和實驗結果綜合體現,也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共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有利於主題活動的深入拓展。一些研究課題經過研究後,會得出令人驚奇的成果,讓學生們通過校內電視台和廣播把這些成果傳揚出去,也可以辦一個「成果展覽室」,適時讓學生們來參觀,成果的研究人進行講說,這樣不僅促使研究的學生研究興趣更濃,而且使更多學生有了研究的慾望。
3.設計評價工具,引導學生反思
綜合實踐作為一門課程,如何進行學期總結性評價呢?評價結果以什麼方式進入學生成長記錄檔案呢?為此,教師可設計些評價工具,並通過它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如有位教師設計讓學生通過填寫「說說心裡話」一表,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依次自我反思,並在交流中相互促進,在反思中不斷改進,同時在小組內進行自我評價和其他成員的評價。
「說說心裡話」評價表
評價項目 學生的話
對這次的研究活動是否感興趣,請說出理由
想對你的指導老師說什麼呢
認為自己做的結果如何
在做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通過這次活動,最大收獲是什麼
小組合作是否愉快
這樣的活動,願意繼續參加嗎?請談談你的想法
小組評價表
評價內容 小組描述性評價
參與計劃的制定
開展活動的積極性
宣傳活動達到效果
小組協作精神
組員文明禮貌
勇於探索精神
使用信息技術手段
評價時注意對學生的各種活動方式給予充分的肯定,多鼓勵,贊揚學生,多以描述性評價為主,避免將評價簡化為分數或等級。這些記錄評定和協商研討評定可使學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 增加自信,學會揚長避短,敢於創新,激發他們對綜合實踐的興趣。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新的領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僅給了孩子自主空間,也給了教師一定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拓寬思路,轉變觀念,激發學生主動生成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獲得一種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活生生的體驗。學生將伴著濃厚的興趣,投入到活動中去,保持長久的興趣和旺盛的熱情,自己去實踐、去探究、成就精彩!
參考文獻:
1、郭元祥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2、周又紅、 李崗編著《青少年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競賽指導》,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

⑦ 如何培養低段孩子數學學習的良好習慣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摘要】習慣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養成的,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貫穿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這足可以說明,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今後的發展將起著重要作用。小學數學大綱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關鍵詞】低年級;學習習慣小學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就應充分地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在這一方面,我雖然經常要求學生要這樣做,也想了許多方法可效果一般,反思以後我覺得可能是缺少對這一年齡段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認識與研究,以後的教學中要著重去考慮和思考。二、培養學生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習慣,首先,根據不同的年級採取不同的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地讀課本。由於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缺乏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教給學生看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再由教師領著學生一起讀,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算式以及敘述文字的能力,以後隨著識字量的增加,適當增加看書的成分。其次,要培養學生根據圖意獨立閱讀課本的習慣。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處理的:一年級上學期前半段學生基本依賴教師讀題和提示來完成作業,雖然不利於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但總要給學生適應的時間。後半段雖然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但可在老師的幫助下讀題,也經常讓個別識字較多的學生讀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知道了教科書中的人物形象,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基本上能自己讀題解答,實在不能理解的地方經常拿出來大家一起讀、一起理解和分析。除了指導學生讀課本外,我還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在閱讀課外書的同時,發現課外書中以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習慣首先,要選擇好思考的材料,創設思考的情境。如教學新教材一年級上冊中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如□○□=12,14=□○□時,先讓學生獨立地解題,然後再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都寫出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要重視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即使學生提出一些離奇的問題也不要緊,教師也要引導、鼓勵,並和學生一起分析、討論,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的動力。新課程標准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經常出現三種條件,讓學生選擇解答,同時還提出:「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能否試著解答出來。」如同學們跳繩,小紅一分鍾跳了55下,小麗一分鍾跳了65下,小亮一分鍾跳了48下,教材提出了小紅和小麗一共跳了多少下?小亮比小麗少跳多少下?這兩個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經過思考,提出了三個人一共跳了多少下?小紅比小亮多跳多少下?小紅再多跳幾下和小麗同樣多?等許多不同的問題,並與同學嘗試解決了一些問題。有了交流又可產生新的思考,從而使學生樂於思考、勤於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四、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准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有些粗淺的認識以為數學的書寫多數是數字或是符號,並不是很重視孩子的數學書寫,其實不然:簡單的幾道數學口算,如果學生排的亂七八糟,你是教師的話你會有好的心情為學生批改嗎?!反之,學生排的橫有橫行、豎有豎行,不正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做事認真、熱愛生活的品質嗎?所以,從小就要讓學生養成規范書寫,保持書寫清潔的習慣。如:一年級下冊開始教學生進行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由於平時學生經常進行口算練習,因此我很少讓學生進行書面作業練習,一下要馬上列豎式了可能困難比較大,所以在課堂上我採用各種形式讓學生看清、弄懂怎樣進行列豎式計算(在實物投影上讓學生跟老師寫、黑板上板演、學生試練等),可是到批作業時,問題還是很多,但除去一些在理解上的錯誤,大部分問題還在於書寫格式與態度上。為此我把學生作業在實物投影上讓學生進行比較,改進,經過多次反復,現在學生作業本翻開來看就比較舒服。我想這對學生以後在數學學習中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對於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範,以表揚為主,逐漸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五、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數學來源實際生活,教師要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系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畫出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如在教學《認識圖形》第一課時(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時,我讓學生從家長收集一些形狀像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一些物體,一方面讓學生重溫上學期所學的關於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一些常識,同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存在於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中,讓學生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六、結語任何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必備的素質,是學生學好數學的最基本保證,我們老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收集經驗、學習他人,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抓好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大批具有良好數學素質的人才。參考文獻:[1]戚春香.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8).[2]於玲.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策略[J].教師,2011(09).[3]李海燕.粗心變細心——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0(17).[4]趙華.淺談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小學教學設計,2010(14).[5]程新麗.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從低年級抓起[J].小學教學設計.2010(14).[6]吳榮添.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J].新課程(教研).2010(01).[7]高雲.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09).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學習效果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有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信心、意志、習慣、性格、興趣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與終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息息相關。因此,對於剛入學不久的低年級學生而言,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就顯得至關重要。這一階段,教師及家長要針對孩子學習的特點,重點加強仔細聽講、耐心思考、善於表達、定心作業及正確書寫習慣的養成,積極培養孩子動手操作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以習慣培養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技能的不斷提高。一、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觀察就是認識的過程。低年級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識字不多,觀察圖形圖畫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有效手段。作為一種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知道怎麼看,看什麼?凡是遇到有圖形的地方都要提問學生:圖上有什麼?你看到圖想到了什麼?由圖畫聯想到意義,由圖形過渡到數字列式,做到圖義結合,數形結合,加深印象,提高授課效果。同時,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觀察多是無目的、無中心、無層次的,這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引領和指導,多角度、全方位地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和方法。比如一副圖畫上下左右、局部整體的特點等。只要孩子具備一雙敏銳觀察的眼睛,讓他們有意識的,主動地去觀察,就會更好的認識事物,理解事物,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二、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的習慣低年級學生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問題就是自控能力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於多數學生來說,培養集中注意力的習慣是搞好學習的重中之重。當然,孩子生長發育的特點決定了學生集中注意力的習慣不是一促而僦的,必須不斷堅持,增強信心,持之以恆。老師可以讓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開始堅持5-10分鍾為宜,以後逐步鞏固加長,低年級學生如果一節課注意力集中達到25-30分鍾,當天的學習內容基本就可以消化,課後復習鞏固的任務就相對很輕,直接減輕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創設氛圍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減少學生分散注意力的間隙;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隨時觀察、抽查提問,強制個別學生集中注意力,逐步養成全班同學集中注意力聽課的好習慣。三、培養學生善於表達的習慣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外在表現。在學生剛入學時,由於思維能力相對較差,表達能力的要求就是聲音響亮、語速適中;當學生具備一定邏輯能力之後,教師要引導學生說話完整,表達清楚,這一點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效的,必須在課堂上加大說話表達的比重,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把動口與動手、動腦結合起來,表達題目意思,表述圖形、事物特點。這樣既有利於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容易讓學生養成敢於發言的良好習慣。對於那些基礎差點的學生,只要能站起來發言就可表揚,哪怕講對一點點,也給予鼓勵,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也要按照「聲音響亮、大方得體、敘述完整、有條有理」的表達要求,不斷鍛煉提高;對於說得不好的學生,老師也要多鼓勵、多指導,讓學生在反復的「試說→糾正→再說」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經過長期堅持訓練,各類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都會有較大程度的提高,為學生奠定了較為堅實的書面表達基礎。四、培養學生勤於動手的習慣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主要是獨立動手的習慣,上學前准備好書本學具,上下課書本學具擺放整齊,上課老師沒有要求時決不亂動手,這些小習慣可以幫助孩子節省學習時間,從小養成整齊認真,獨立自主,一絲不苟的習慣,避免雜亂無序,幹事馬馬虎虎,到處出錯。比如:遇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以讓孩子動手通過實踐尋找答案,從而起到加深印象,增強理解,鞏固知識的效果。五、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俗話說:字如其人。寫字的過程就是學習做人,培養學習態度、習慣的過程,孩子們的情感會從中得到熏陶。在數學教學中,針對低年級學生可塑性強的特點,要隨時向學生示範、講清作業格式,要求正確的執筆寫字姿勢,使學生真正做到書寫時「頭正、身直、肩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強化訓練學生看書觀察和老師示範的環節,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差,有時老師示範書寫時難免會有不抬頭、或跟不上老師的現象發生,要邊書寫邊抽查,溜號的嚴格規范,使學生慢慢做到了心中有數。如何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摘要: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也是為學生健全發展打基礎的階段。也就是說,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工作,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關鍵詞:低年級數學;良好習慣;自主學習;問題探究;一題多解;習題糾錯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學生健全地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所以,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並藉助恰當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習慣,以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一、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新課改的需求,也是學生健全發展的基礎。所以,我們要改變以往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要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台,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以確保學生在主動求知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也為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授課的時候,我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個長方體,然後,引導學生結合教材自主認識物體的正面、右面和上面,並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物體進行正面、右面、上面的標注,同時,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肯定,目的是要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進而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成為課堂的主體。二、問題探究習慣的養成問題探究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該方法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打破傳統的一言堂,而且與學生問題探究習慣的養成以及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進而也為高質量數學課堂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混合運算」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習慣,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問題:同學們參加體操比賽,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組,可分成多少組?思考:32+24÷8=?、32+24=56、56÷8=?和(32+24)÷8=?這三個解題過程是正確的,並說明為什麼。組織學生對上述的三個式子進行解答思考,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而且對學生自主探究習慣的培養也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自主思考中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進而,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三、一題多解習慣的養成一題多解習慣的養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積累學生豐富的解題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也有著積極作用。所以,在數學解題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活躍思路,提高解題能力。例如,每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每輛自行車有2個輪子,2輛三輪車和2輛自行車,一共有多少個輪子?請列出不同的算式進行解答。方法一:3×2+2×2=10這是按照車的不同分別求出輪子的數量,之後再進行求和得出輪子的總數。方法二:(3+2)×2=10因為所求的車的數目是相同的,我們就可以先將一輛三輪車和一輛自行車的輪子的數目求出來,然後再求出兩輛車的輪子數量。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而且對學生一題多解習慣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助於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四、習題糾錯習慣的養成一直以來,在習題練習中都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常常在拿到教師批改後的練習題或者試卷之後,看看對號、錯號、看看分數然後就來了,這樣嚴重不利於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逐步養成自主糾錯的良好習慣,進而為高質量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還以上題為例,每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每輛自行車有2個輪子,2輛三輪車和2輛自行車,一共有多少個輪子?在解答該題時,常常會有學生在選擇第二種解答方法時出現錯誤,比如:有學生會列出這樣的式子:3+2×2或者(3+2)×2×2,此時,在糾錯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是因為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還是因為題意沒有理解正確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在自主糾錯中進行的,久而久之,學生才能養成自主糾錯的良好習慣。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習慣,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參考文獻:葉俊華.小學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4(10).以上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求數學與素質教育論文

數學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在是否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質,而數學素質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現在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領悟出「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能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實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每位數學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 21世紀是一個有著更多的機會和挑戰的世紀,要使我們的學生從小適應職業周期縮短,節奏加快,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數學將成為整個人未來發展的有力工具。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數學何其重要,這就意味著數學教育需要培養人的更內在的,更深刻的東西,這就是數學素質。一、數學素質概述何謂數學素質?有人認為:數學素質實質是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層次的數學知識,建立不同水平的數學意識,具有不同程度的解決問題和邏輯推理與信息交流的能力,並形成堅定、自信的意志品格。還有人說:數學素質是一個社會化了的人或社會成熟的個性在數方面的特點和基礎,它無疑是在人的先天稟賦的基礎上,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要素。我們從素質的定義與數學學習活動相結合來闡述:數學素質是學生(主體)以先天遺傳因素為基體,在從事數學學習與應用活動的過程中,通過主體自身的不斷認識和實踐的影響下,使數學文化知識和數學能力在主體發展中內化,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數學化」思維意識與「數學化」地觀察世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 《新課程標准》的實施,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要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學生願意主動的學習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提高學生數學素質,自此變得更加的重要。我們必須承認: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數學。有的學生再信心十足,最終也成不了數學尖子。教師一定要客觀地對待這種差異,對學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評價,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主要是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對學生的具體幫助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漸形成的。二、學生數學素質及培養本著上述的理念,筆者認為,21世紀學生的數學素質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從觀念層面考慮,應具備自覺的定量、定量化數學意識。(二)從能力層面考慮,應具備問題解決的數學素質。(三)從語言層面考慮,應具備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信息交流的數學素質。(四)從思維層面考慮,應具備數學推理能力。(五)從心理層面考慮,應具備良好數學心理素質。簡言之,數學素質是多層次、多側面的,對數學素質的探討也可從不同方面來進行。1.培養定量化和定量思維的數學意識 你可以去論文圖書館 http://www.lwlib.com/ 這邊看看,有很多有關於這一方面的論文的

⑨ 如何培養與提高綜合素質的參考文獻

如何培養與提高綜合素質的參考文獻
一、 立題背景
在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21世紀,以科學為基礎的技術變革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將更加廣泛、深刻和迅猛。實踐表明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繁榮與富強,不僅需要領先的科學,還需要與科學相匹配、相協調的技術,更需要具備現代勞動意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素養,能應對以技術為基礎的未來社會的挑戰的廣大勞動者。如果我們培養的學生只會念書和考試,缺乏動手實踐訓練,沒有創新精神和設計能力,那麼這樣的學生很難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經濟發展到今天,要求從中小學階段開始,就不能缺少對學生的勞動技術意識、初步的技術能力和素養的教育,特別是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據報道,在日本30% 的大學生都當了工人,同樣的流水線,同樣的機器,在德國就能生產出賓士,在中國卻不行,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我們的舊觀念造成了不正確的人才觀,沒有把高級 「藍領」看作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這種舊觀念在中學的一種表現就是:輕勞技教育,沒有認識到勞技課是對所有學生能力的提升,是提高他們技術素養不可缺少的重要課程。中學階段的勞技教育使學生獲得基礎的技術學習與實踐能力,對於學生終生技術學習能力的形成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提出研究勞技課對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以此來更好的指導教學。
勞動技術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已被國家教育部列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它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具有內在的綜合性特徵。它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語文、藝術、社會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倫理、審美、環保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對學生來說,勞動技術教育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的綜合學習。勞技課以操作性、實踐性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技術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為目的,是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因此,初中勞技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體驗勞動的光榮和樂趣,學會合作,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勞技課對提高學生素質無疑有著重要的作用,怎樣做發揮的作用更大呢?這就是我確立子課題的思路。
二、 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摸索出切實可行的勞技教學模式,和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內容。切實提高勞技課教學效果,改變過去那種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緩慢的狀況。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及手腦協調的能力;提高學生設計、實踐、製作作品的能力;提高學生創新、發明的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培養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和鑒賞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和科學素養。
三、 研究理論依據
1、 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2、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3、 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
4、 《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指南》。
四、 課題研究的方法
對比實驗研究法、調查問卷研究法、文獻研究法。
五、 課題研究的步驟
研究主體和客體,為烏市第七中學勞技教研室全體教師及所任教的班級。在實驗班增加具有操作性的課程,收集有關材料,進行對比研究。
六、 研究的日程進度
時間 工作項目
2003.3——2003.6 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2003.6——2003.10 收集相關材料
2003.9——2004.2 分析整理材料、編輯成冊
2004.2——2004.10 總結課題成果、請專家驗收

閱讀全文

與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參考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