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總結

小學數學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總結

發布時間:2021-02-21 17:38:06

Ⅰ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

數學是前人們在對客觀世界定性和定量的基礎上,進行逐步抽象概括而形成的方法和理論,並進行應用的過程。學生學習的數學內容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於他們自主地從事觀察、發現、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因此,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知識的獲得離不開生活,「數學學習更離不開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於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讓學生脫離了生活的學習,那麼就變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下面就以概念教學和應用題教學為例結合我平時的教學,談談我是怎樣把學生的數學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聯系教學的。
一、聯系生活,巧妙引入
課堂引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基礎,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學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學經驗啟迪著每位教師,數學教學中若能把「純粹」的數學知識與學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體的材料相聯系,這樣就有利 於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於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探索新知的慾望。例如學習「百分數的意義」這一課時,教師出示了一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的數據:有一商店的東西統一降價10%;五年級同學的體育合格率達98%;今年稻穀產量比去年增長12.5%……讓學生初步認知什麼樣的數是百分數,這樣百分數的雛形也就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了,同時這樣展示新知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想學百分數的熱情。學生根據上述的材料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百分數的意義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怎樣讀,怎樣寫……有了這樣的開始,再來學習「百分數」的概念就顯得輕松、自然了。
二、聯系生活,理解概念
當學生基本掌握了概念的含義,也就是已經獲得比較豐富的感性知識,為了豐富知識的外延促進理解,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利用一些具體的生活實例,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思維活動和學習手段,來剔除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抽取其基本屬性,幫助學生構建自己正確、清晰的知識框架。例如在教學「圓柱體的認識」時,當學生對圓柱體有了初步的認識後,我就出示一大堆實物,讓學生找出哪些是圓柱體,並與其它物體進行區別,從而理解並掌握圓柱體的特徵,然後再讓他們想一想,家裡還有哪些物體是圓柱體。這樣通過具體的實例,學生獲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充分了,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鮮明,從而對於概念本質屬性的理解和概括也更為明朗。
三、實際問題,強化練習
數學知識重在理解運用,數學知識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背誦、記憶概念的基礎上,應該通過必要的訓練和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消化、吸收,以達到牢固、靈活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為此在這方面教師要從生活實際中尋找練習的目標,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種親切感。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可以充分運用本班男、女生人數、小組人數之間的關系設計練習:男生佔全班的 27/56,女生佔全班的29/56,第一小組佔全班的1/8或7/56,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教師也可以開展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實踐活動,又比如在學習了「人民幣的認識」這一知識後,可以開展一個「逛商店」的活動,這樣不但起到了練習的效果,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生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我們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獲取知識,更要讓他們能用所掌握的知識去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個性在此得到張揚,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選擇一些「生活」問題,讓學生用當天學到的知識來創造性地解決。比如在學習了時間之後,要求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問題,「調查同學們什麼時候離開家來上學下午什麼時候到家,每個同學算一算自己離家多長時間?」。這樣學生們很積極的進行計算,結果演算法不同,我把每種方法進行分析讓他們看到同樣的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又例如:「某同學的爸爸今天早上八點從家裡出發去打工,明天中午十二點到達廣州,請大家算一算他爸爸在路上走了多長時間?」這樣同學們個個都認真的去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還有在教學元角分的知識時,我讓成績差的一個學生拿10錢去買幾樣小東西並且讓全班同學算出賬來,結果發現效果很好。在展示的時候,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更深刻的體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因此,數學教學只有貼近生活、聯系生活,學生的創新才能得以實現,能力才能得到新的發展。生活永遠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離開了生活,創新就沒有了希望,學生學習便失去了本應有的樂趣與生趣。

Ⅱ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聯系生活實際探索

《數學課程標准》在教學中的注意問題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回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答趣的事物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而作為農村小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常出現這樣的事情:學生學習了米、千米的認識,卻不會估計日常生活中建築物的高度,人的身高;學習了平面圖形的面積和周長卻不會解決有關面積的實際問題;解決問題時,對於來自生活中的數量關系卻無從下手……。(剩餘2041字)

Ⅲ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源於生活,數學植根於生活,在新課程體系中,新課程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生活經驗,更注重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自主學習,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問題,讓學生感到數學的適用性,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然而,很多學生害怕數學,不喜歡數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覺得數學枯燥無味,很抽象,與生活沒有多大的聯系,不知道如何把它應用到實踐當中,要改變這個狀況,必須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實際,把生活中的問題引進課堂,從中去學習知識,再把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系實際,把生活中的問題引進課去學堂,從中習知識,再把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去學堂,從中習知識,再把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 新《數學課程標准》強調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體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問題、以及發展思維能力,體驗數學樂趣、感悟數學的作用.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對於小學數學,更能在生活中在教學過程中找到其原型,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必須開放課堂教學,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一、 數學離不開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進生活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操作: 1、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慾望 為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 課堂,創設問題情境應注意從學生自己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情景出發,即要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又是好奇的,富有挑戰性的,一方面使學生有可能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時刻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識的局限性,從而處於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心理狀態,引起強烈的探索慾望。 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有部分受到過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數一數》時,教師應先讓學生觀察主題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有三個同學在踢足球,有2個女孩在跳繩,有4個同學在做氣象觀察等等。讓兒童感受上學後自己也將融入學校生活,也將參加學習活動,同時也體會到各種活動需要多少人共同參與。接著再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等教學活動,深切體會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身邊就有數學,這樣可以更好的增強數學的親和力,激發兒童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為了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我針對學習內容,編排了一些游戲、故事,例如:在上《6和7的加減法》時,先用課件演示出一副美麗的郊外園,告訴學生:「秋天到了,圖畫里秀麗的鄉村風光多美麗啊!老師帶領大家和圖畫里的小朋友一塊玩玩,還要請喜歡數學的同學幫助老師用數學解決實際的問題,你們能做到嗎?通過簡短的幾句話,孩子的強烈的表現慾望油然面生,學習情緒高漲,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和探究中,充分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源於疑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就是要為學生提供「問」的環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表現在:
(1)、師生平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一種師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課堂氣氛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創新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學生的權利,讓他們人人都有發言權,人人都有爭議權。
(2)、注重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發展空間。要讓學生敢於提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要讓學生意識到教師「不怕被他們問倒,就怕他們不問」的心態,要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與價值。畢竟,「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 用生活理念構建小學數學教學就要將傳統課堂內教學活動向課外延伸,創設真實的生活環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使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即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問題情境要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就要以學生具有的「數學現實」作為直接出發點,充分利用生活現實作為問題的載體,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學原來那麼貼近生活,激發學生探索慾望。 2、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 為了使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學思想方法,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例如:在上完《分類》一課後,布置學生到商店進行調查,看看他們是按什麼規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後再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讓學生扮演售貨員,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分類,也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回家後把自己的小書包、小房間整理好,這樣,既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也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情數學,運用數學,再如:在教學《利息和利率》這一課時,也可以利用活動課的時間帶學生到銀行去參觀,並以自己的壓歲錢為例,讓學生模擬儲蓄,取錢,觀察銀行周圍環境,特別要記錄的是銀行的利率,學生記的時候就開始產生問題了,「利率是什麼啊?」「為什麼銀行的利率會不同啊」……然後就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預習新課,到上課的時候學生由於是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從而找到符合實際需要的儲蓄方式,這樣使學生養成留心周圍事物,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並自覺把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聯系。 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養成一種發現問題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對生活實踐產生興趣,並在實踐中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生活數學化。實踐出真知」是人類長期以來的科學總結。數學教學不能光憑書本,而是要和實踐與生活緊密聯系。《新大綱》指出:「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而華羅庚也說過:「人們早就對數學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其實,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課的任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汲取數學,使數學成為他們的生活的一部分,做到「生活即數學」、「數學即生活」。 3、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思維發展的趨勢是從形象思維為主逐步發展到抽象思維為主,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時候還是採用直觀的方法,這樣有許多稍微復雜的問題小學生都感到很困難,有時即使一眼能看出解題要用的知識,但找不到問題症結所在,無法正確解答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引導他們運用類比、歸納、猜想、想像、聯想等方法去尋找解題策略,探求數學問題的解決趨勢與途徑.
要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加強對學生思維策略的指導,要教學生解題策略和思想方法,如對應思想、化歸思想、轉換思想、統計思想等,同時交給學生一些數學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操作法、歸納和演繹、聯想和想像等。聯想和想像是學生學習數學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所謂聯想就是由一類事物想像出另一類與之有著相互聯系的事物;想像是人們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對記憶中的表象經過重新組織加工,而創造出的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維活動。科學史的大量事實證明,缺乏想像力的人是很難在科學事業上做出出色貢獻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運用聯想和想像,促進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由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4:5,可以聯想到男生是女生的4/5或80%,女生是男生的5/4或125%,或者男生比女生少1/5或20%,女生比男生多1/4或25%,男生佔全班的4/9,……這樣的聯想使學生對分數、百分數之間的相互聯系理解得更透徹,提高了學生解答較復雜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靈活性,也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多是經過簡單化或數學化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善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散發性和趣味性的問題,在大冶附小學校實習時,聽了指導老師的一節公開課,講的是土地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當時有從黃石來聽課的一些老師,所以她先詢問學生有沒有到過黃石?再問一聽到黃石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西塞山,然後出示西塞山全景的圖片,再問深圳有哪些風景名勝?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樹、歡樂谷、錦銹中華、野生動物園……老師再問你們知道他們有多大嗎?那你們根據老師提供的網址去查,看它們有多大?學生想到後匯報結果,它們的佔地面積的單位有多少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就引出了這些單位之間怎樣換算的問題,這提供給學生一個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用數學知識、方法來解決的機會。 可見,加強對學生思維策略的指導,讓學生學會根據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辯證思維和形式邏輯思維等,更好地優化思維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現實世界是數學豐富的源泉,我們應當把生活實踐當作學生認識發展的活水,把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鏈接」起來,讓學生在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的「交互」中獲得直觀經驗,感受數學的意義,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初步建立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同時,我們也要防止數學問題的絕對生活化,畢竟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而不是單純的生活的疊加。 二、數學不是生活 在《角的認識》的教學中,有許多案例都是從生活出發,從生活中的角過渡到數學中的角,先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學生根據教師要求找了許多生活中的例子:牆角、書本的角、課桌的角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如果說得不明確,如把整個物體都說成了角,這時,教師可能還會追問,這個物體的哪一部分是角?再通過觀察,討論這些角的相同點用不完全歸納法來歸納概括出數學上的角,我們暫且不討論不完全歸納法的可靠性,先比較一下生活中的角和數學中的角,數學中明確規定:由一個端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角形叫角,生活中沒有一個端點的情況?沒有!點或端點均是數學抽象的產物,並不完全存在,只有被看作端點的實物,這個被看作端點的實物往往因為被磨損而變為一條弧或已變為球體的一部分,那兩條射線的情況呢?根本沒有,現實中的邊不可能無限延伸,所以從生活中的角歸納抽象為數學中的角根本走不通,即使勉強歸納出來,學生也不能准確的認識角,或者不能確定角的大小.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生活中根本沒有數學上的角,數學中的角是高度抽象的產物,具有明確的規定性,若缺少了規定的某個要素,就不可能是數學上的角,以上的教學設計最後還要通過強化練習來鞏固學生對角的認識,如:判斷選擇等,雖有畫蛇添足之嫌,但這樣做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因為生活中的角不同於數學上的角,生活中沒有數學上的角,數學上的角是規定的,是理性的角。 既然在數學上角有明確的規定,為了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建立正確地表象,教學時就可以從規定出發,從數學本身出發,讓學生根據自己以前對角的認識,在白紙上畫一畫你認為的角,學生可能會出現上面所講的幾種情況,也可能會出現正確的角,再通過觀察後讓學生充分說一說,學生是能夠得出什麼是正確的角,如果真的不行也可以讓學生參照角的定義來討論,這樣下來角的認識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種教學設計的教學效果可能要好得多,主要原因有: 1.教學的起點不同,第一種教學設計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起點,體現了數學來原於生活的教學理念,是進下流行的教學理念,問題在於全部的數學知識都有必要從生活中直接觀察歸納出來嗎?第二種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從數學的角度出發,既然有明確地定義,就讓這個定義和學生的實際認識發生沖突,在這個矛盾沖突中來讓學生認識角,起點高,而且也能聯系學生的實際,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2.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不同,怎樣來組織教學,先用怎樣的教學方法,不是掌握在教師手裡,而是掌握在學生手裡,還要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有怎樣的教學內容,特別是有怎樣的學生,才是決定選用怎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的關鍵,如要拿二本書到十二樓,必須要從一樓出發嗎?如果學生在一樓,當然要從一樓出發,然後要一樓一樓的上升。最後到達到目的地,但如果學生在十一樓怎麼辦?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直接從十一樓出發,學生只要上升一層樓就可以完成任務了.如要求學生從十一樓回到底樓再到十二樓,那不是很傻嗎?有些教學設計就是這樣辦的.教學是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好了,所有的教學設計也不管適用不適用都以生活為起點組織教學和選擇教學方法,根本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其實在數學教學中,除了通過生活實際引入,還可以通過舊知識引入,通過計算引入等,各種方法彼此並不是孤立數,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這里還必須說明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數學課的數學味」,什麼是數學課的數學味?無論是數學的新授課,還是數學的活動課,必須滲透數學思維與方法的教學,這是數學課的靈魂,沒有了這一點,數學也不是真正的數學了,有些數學課聽了,可能會使人迷惑,這是數學課嗎?還是常識課,或是其他什麼課,這是數學課沒有數學味的典型表現。 就拿新課示教材《方位》教學來說,教材要求學生能夠認識東南西北,在教學中如果只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或者是地圖上的東南西北還遠遠不夠,最後,還必須要滲透數學思維與方法,如在認識指向標和東南西北基礎上,結合函數坐標系的簡單思想和中國地圖,讓學生說一說上海在北京的哪個方位,並估計兩者之間的距離,再把這種思維引伸到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中,讓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身邊的事物,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解決身邊的事情。 再如教學《面積與面積單位》時,在認識了什麼是面積後,讓學生動手用橡皮、樹葉、小刀、直尺等大小不同物體的面擺在同樣大小的一張長方形的紙上,操作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發現有的要擺21,有的要擺11個,而有的只要擺6個就可以了,它們的個數各不相同,再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同樣大小的面積,為什麼擺的個數相差這私有多?如果要用一定的數,量來表示這樣大的面積該怎麼辦?使學生在心靈深處撣撞擊出矛盾的火花,進而體會到應該有一個規定,規定用一定大小面積作為表示面積大小的依據,使學生自然而然的體會到這個規定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就過渡到了面積單位的教學,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體會到學習面積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思維的力量。 三、總結 美國教育家彼得·克萊思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的「鏈接與交互」封閉的書本文化積累過程轉變為開放的活生生的與社會生活緊密相聯的自我發展的過程,這既是學生認識與能力發展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在強調數學生活化的現時,要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特點,運用多種教學原理、方法,來豐富我們的數學教學,使它更具有數學的味道,使它成這一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整體,使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

Ⅳ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聯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來源於生活, 生活中也到處有數學。 數學知識的產生與實際生活分不開。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 中也明確指出: 數學教學要注意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加強實踐活動, 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 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然而, 在具體教學中, 往往會忽視這一點, 學與用分離。 把數學學習與生活需要隔離開來,使人對數學產生一種恐懼感。 曾有人在成人中做過這樣一個調查: 「數學留給你的印象是什麼? 」結果相當一部分人認為: 數學是最枯燥的學科; 數學是最令我頭疼的學科; 數學是最難學的學科……為什麼在人們眼裡, 數學總是這樣板著面孔、 高深莫測呢?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一針見血地分析道: 「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 神秘難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學脫離實際。 」要改變這一狀態, 我認為數學教學首先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 讓多姿多彩的生活實際成為數學知識的源頭, 使數學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 因此, 作為數學教師, 我們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創造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 把抽象的數學問題逐步具體化、 生活化。
1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 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積累了許多生活經驗。 在以前的數學課堂中, 我們的數學教師只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 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哪些聯 系, 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 這就造成了知識學習與知識應用的脫節, 學生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與作用。 例如, 「時、 分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 如果我們的教師還是把學生當成一杯白開水, 一切從零開始: 出示一個模型鍾面, 告訴學生它有 12 大格, 每大格表示 1 小時, 每大格中有 5 小格, 每小格表示 1分鍾等等。 這樣的教學老師講得很吃力, 學生聽起來更乏味。 其實,對於鍾面, 絕大多數學生已有了感性的認識, 這種認識, 有些是家長教給的, 而更多的是學生在生活中有意無意的積累起來的。 如, 學生會為了等一個精彩的動畫片而不停地去看鍾表。 這樣, 學生對鍾表的理解就有了感性的基礎。 因此, 這課時內容的教學, 我是這樣設計: (一) 創設情境——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播出時刻; (二) 動手操作——(每個學生自帶一個小鬧鍾) 讓學生在小鬧鍾上撥出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時刻; (三) 引導探究——通過不同時刻呈現出指針位置不同的鍾面,讓學生解釋撥出不同時刻的理由。 這一環節的設計, 就是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已有經驗, 根據自己對鍾面的理解來解釋撥出不同時刻的理由。 (四) 反饋整理——揭示出各個時刻的讀法的共性, 以及組成鍾面更為重要的知識, 即 12 大格, 60 小格, 1 大格等於 5 小格。 這些知識都是由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自己概括出來。 再如: 在教學「億以內的讀法」時, 我提前布置: 「明天將認識我們可愛的祖國, 請同學們上網查查與我們祖國有關的情況。 」第二天同 學們帶來了各種數據: 我們國家人口是 1295330000, 面積是 9600000平方千米, 一年的棉花產量是 76540000 擔, 鋼鐵產量是 126280000噸……一串串活生生的數據呈現在眼前, 這時, 我因勢利導: 「這些數據你們都會讀嗎? 你是怎樣讀的? 」在學生已有的讀數方法和認數經驗的基礎上, 學生的求知慾很快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 使以下的分組討論、 數據歸類、 各組匯報, 歸納總結與各教學環節得以利地實施。 這樣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開放、 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 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也易於學生掌握數學與客觀事物的聯系。 法國學者盧梭認為: 「兒童時期是理解性睡眠時期, 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對他們進行訓練, 應該讓他們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接受感覺經驗的教育。 」因此, 在設計教學內容時, 教師要有意識的將教材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 寓數學知識於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中, 使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直觀的豐富的客觀事物為載體, 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 生活中充滿數學, 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
2、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 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認為: 「數學來源於現實, 也必須植根於現實。 」而教材中的例題由於受本身的局限性, 往往刪除生活中的一些復雜的環節, 只保留解題的充要條件, 或者數據過時老化, 於是許多學生在這樣的數學面前感到無能為力, 從而產生恐懼感,有的甚至放棄學習數學。 這樣我們在教學時應根據數學的這一特點,創設情境, 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 從平時看得見、 摸得著的具體事物 出發, 來學習和掌握數學, 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生活中處處要用數學。 例如: 「加減法的

Ⅳ 淺談如何讓小學數學教學聯系生活實際

新課程標准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1]為生活教育。他認為,教育起源於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我們的教學才是有效的。如何使數學教學生活化?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利用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新知。使學生有興趣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或熟悉的故事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更重要的是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願望。比如,在教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互化時,我抓住學生喜歡看《西遊記》,喜歡其中的人物形象這一特點,安排了這樣一段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過《西遊記》嗎?知道裡面的主要人物都有誰嗎?學生的興趣馬上高漲起來,一個個面帶笑容,眼睛睜得圓圓的,爭先恐後地脫口而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牛魔王、白骨精……學生如數家珍地報出許多人物的名字。我微笑著點點頭說:有一天,唐僧師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感到十分睏乏,師傅唐僧說:''八戒,你去前面化些齋飯來。''豬八戒答到:''遵命。''就去找吃的,不一會兒,豬八戒回來了,只見他手裡拿著三個一樣大的餅,嘴裡還不停的嘟囔著:''三個餅,我們四個人吃,這可怎麼分啊?''同學們,你們能幫豬八戒解決這個難題嗎?能同學們齊聲回答。請拿出事先做好的三個同樣大的圓形紙片代替三個餅,動手分一分,說一說,他們師徒四人各得幾塊餅?如果是9個餅呢?學生紛紛動起手來,……這樣的導入就是利用學生喜聞樂見、感興趣的故事,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探究。一節課中,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的、主動參與的學習狀態中,我自己也感覺到從未有的輕松。再如,在一年級新學期開學的第一節數學課,我們可以這樣設計:我們的校園非常美麗,道路兩旁擺放著許多盆花,你知道每邊有多少盆花嗎?今天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坐在教室里,你知道我們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嗎?全校共有多少人嗎?我想同學們對這些問題都想知道答案,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大家有信心學好它嗎?很自然的把學生帶進數學的學習之中。

由此可見,學生通過這些喜聞樂見的故事和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學習的一開始就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新知,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對於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於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的乘法應用題時,我帶著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學生在實際的觀察了解中,體會到日常生活離不開小數,小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我們時時刻刻運用小數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藉助這些觀察,我就讓他們算一算:一包方便麵1.80元,2包多少元?5包呢?……結果,這節課教學效果出奇的好,就連平時最不愛學習的學習困難生王瑞也對新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輕松的接受了新知。試分析,這樣身臨其境的教學與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出示:一包方便麵1.80元,2包多少元?5包呢?讓學生憑空想像的計算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前者學生感興趣,他們經常買東西,在平時買東西時有意無意的已經在用小數的乘法來解決生活問題了,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學習,容易接受新知。而後者學生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他們總覺得這是書本上的題目,枯燥、乏味、抽象難以理解。其次,前者是在動態的、需要的情況下主動地接受新知,而後者是靜止的、被動地灌輸知識,學起來很不情願。

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挖掘現實生活素材,鞏固新知。以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並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於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後,我就引導學生算一算:如果給一個圓柱形水池表面貼磁磚,算一算

Ⅵ 如何加強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
一、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問題引入新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願望。學生通過藉助這些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引入新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三、挖掘現實生活素材,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並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於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
四、深入學生現實生活,應用新知。
多年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忽視了數學的實際應用,不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偏重於脫離實際的機械訓練和題型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每學到一個新的知識,我就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通過這些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而且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在他們周圍的某些事物中存在著數學問題,養成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並逐步學會把簡單的實際問題表示為數學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數學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數學。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用於生活實踐之中,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充分體現數學價值,從而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一定要充分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資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解決生活問題的數學辦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去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
生活本身是一個廣闊的數學課堂,讓課堂教學生活化,使課堂教學充滿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滿足,讓學生走出課本「圍城」,走向社會、走向生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Ⅶ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聯系生活實際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學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越走越遠,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我們的課堂教學死氣沉沉,知識的學習過程,缺少生活的氣息,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用「活」教材,讓數學走進我們的生活,已經成為我們廣大農村教師的共識。那麼,如何用「活」教材,讓生活走進我們的數學課堂呢?
一、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
雖為一名身處山區的小學數學教師,但在近年的教學中,我緊密結合農村生活實際,讓學生學習他們自己身邊的數學,做貼近自己生活的數學,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讓他們在課堂上「樂中學,學中樂」,用他們自己的生活經歷去學習抽象的數學概念、方法等,然後把所學數學知識再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充分感知、領悟。從而讓學生不再感覺到數學課原來的枯燥、乏味、簡單和抽象,巧妙的將「學數學 、做數學、用數學」三者 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國外,從生活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這一點上,美國的「木匠教學法」很成功。「木匠教學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識來源於生活,讓學生 在實踐 中獲取知識,讓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充分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二、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用生活中的經歷形象來描繪
對於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由於他們的認識水平很有限,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的階段,他們認知一個事物,理解一個概念,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來想像概括的。教育學家皮亞傑說過:「知識來源於動作,而非來源於物體。」這就說明在數學教學中,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用生活中的經歷來描繪是多麼重要。學生從家到學校每天都要走兩次,他們早以習慣了,所以,我們在講「成反比例的量」時,曾作過這樣的設計:今天早上,我們班的牟維峰同學(我班的班長)和弟弟一同從家到學校,XX用了8分鍾,弟弟用了16分鍾,啟發學生回答他們倆在路程一定的情況下,所用的時間為何會不同,學生回答說:牟維峰的速度比弟弟的快,緊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在路程一定時,所用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時間越長速度越慢,即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而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像這樣速度和時間就是成反比例的量。又如:在三年級教學時,當學習時、分、秒及相鄰兩個單位間進率時,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讓他們說出起床時間,到校時間,每堂課的學習時間,試著說出鍾面上的數字,並體會一下一分鍾有多長,闡述數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建設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數學方法與生活中的經歷相聯系
法國教育家羅素說過:「數學不但擁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數學美主要表現為結構美、對稱美、邏輯美、形象美。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就要善於運用數學符號、線段、圖形、色彩等因素,展示出數學知識的高度的系統性,材料間聯系的巧妙性。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發現這些美,挖掘這些美,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使他們熱愛數學,願意學習數學。如:我在講解軸對稱圖形時,我就引導學生們看:教室、課桌、窗戶、鋼筆,我們穿的衣褲以及正常人的面龐等。他們會驚訝的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呀!學好數學與將來的生產、生活都有著實際意義,真有用呀!從而使他們產生學好數學的內動力。
四、數學教學運用生活化
數學運用於實際,才會變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氣,才能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意義,確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信心。所以,作為數學教師要避免從概念到概念、從書本到書本,變數學練習的「機械演練」為「生活應用」。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在生活中用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價值的體驗,強化應用數學的意識。
1、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問題。生活是數學的寶庫,生活中隨處都可以找到數學的原型。經常讓學生聯系生活學數學,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問題,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索的意識。
2、用數學方法研究生活問題。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包含著數學知識。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方法研究問題,不僅使學生感受成功和自身價值的存在,而且可綻放絢麗的創造之花,讓學生真正由「讀書蟲」向社會實用型人才發展。
總之,教學中我們應結合農村生活實際,深入觀察,挖掘出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創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抓住典型事例,教給學生思考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實用性,讓數學走進生活,真正讓我們農村小學數學課堂「農村生活化」。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