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教研簡報如何寫
範文
月牙湖教辦小學數學教研活動簡報
--------------------------------------------------------------------------------
發布:林國強 時間:2011-5-19 16:11:58 來源:興慶區月牙湖教辦 點擊:637
為了進一步落實興慶區教研室制定的小學數學教研工作目標和月牙湖教辦數學教研組的工作安排,增進各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質,充分展示青年教師教學個性與教學風格,為青年教師搭建教學實踐與共同成長的平台,5月18日—19日,月牙湖鄉教辦在興慶區大塘中心小學舉行小學數學學科「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三所小學二十多名教師參加了這一活動,此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分兩段,授課的課題分別是三年級《小數的初步認識》和五年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授課的6位教師精神飽滿,朴實認真充分運用新課程理念,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他們的教學藝術和個性風采。他們緊緊圍繞課程主題和重、難點,教學設計風格各具特色,課件製作精巧美觀、實用有效;教學思路清晰,轉換自然;課堂教學基本功扎實精湛,突出了重視雙基,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索;充分體現了促進學生全體、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教學新理念。
課後,三所學校的教導主任、數學教研組長對課堂進行集中點評和指導,並提出了希望和建議,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次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開展,不僅為月牙湖鄉的青年教師搭建了成長平台,也展示了授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參加活動的教師表示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月牙湖鄉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而積極努力工作。
月牙湖鄉教育辦公室
2011年5月19日
⑵ 如何寫優秀教案案例為主題的教研活動簡報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專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屬、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⑶ 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教研活動
在農村小學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形象,學校年紀大的教師比較多,有一部分是代轉公課的老師,再加上一些骨幹老師都陸續調到城區學校去了,使得農村小學師資相對薄弱。許多教師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教師,隨著現在課改不斷推進深入,現代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加上農村學校資金,條件有限他們缺少進修學習的機會,面對現在的教學工作感到力不從心,面對現代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面對一些由現實生活而產生,靈活難度較大的數學問題不知如何教學。類似這種情況的數學老師我們學校就有兩個,是劉老師和曹老師分別上二年級數學和六年級數學,他們備課比別人仔細,課時比別人多。但每次大考下來成績都較人落後。每次看完成績後就會唉聲嘆氣的說:「年輕,沒經驗「老咯,不中用咯」。面對這樣的情況,怎樣使我們的教學更有效,更高效呢?扎實有效的開展數學教研活動。我個人認為「農村小學數學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理念引領塑能力,提升素質正能量。
1、多讀理論書籍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
華南師范大學劉良華教授曾說:「你再忙,也要留給自己一定空間多讀一本書」。而 「讀一本好書,就是給世界做了一件美麗的事。」教師要博覽群書,以讀書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內涵,只有自己擁有一碗水,才能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要潛心閱讀教育理論專著,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武裝自己,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創新教學方法。根據教育教學需求重點突出必讀的教育理論專著,如:劉良華的《教師專業成長》,呂炳君的《有效教學,和諧課堂》,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等等;倡導和鼓勵教師讀書,學校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教師讀書心得交流、讀書徵文演講比賽、讀書匯報會、讀書沙龍活動等,鼓勵教師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論文徵集評選活動,積極撰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教學隨筆、教學反思。只有多讀書,多學習,不斷更新自己思想認識,才能把我們的學生教好。
2、「走出去,請進來」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
新課標的實施為教師專業發展帶來了機遇,新一輪課程改革又給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出了挑戰。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機遇和挑戰中成長起來就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通過專家引領,成就教師的專業成長。近年來我校始終把「讓年輕教師走出去,再把名師專家請進來」作為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們積極派遣教師觀摩數學優質課、教育局組織舉辦的數學骨幹教師培訓、教壇新秀老課新上課堂展示。 「走出去,請進來」使我校教師對課程改革有了新的認識,更新了教育觀念,明確了課程改革的目標方向,同時使我校教師特別是一批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起來,通過她們的帶動,我校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快速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1)教師精神層面的用情、課堂上的用心、教研上的用新。
首先,全體數學教師能夠自製數學課件熟練地利用多媒體平台駕馭課堂教學,做到事倍功半提高上課的效率;其次,我校實行推門聽課,中途時間教師可隨意走進教室聽課,剛開始大部分老師都手忙腳亂帶有排斥感,經過幾次數學課專題教研交流大家的想法打開教師心結。現在上課不管何時何地老師們自信淡定,更希望同事們來參與、多交流、共分享。再次,數學教師的公開課、常態課教學質量提升很快,課堂開放了、課堂精彩了、山裡的孩子活躍了。教師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真正體現了。
(2)教育教學成果多點開花,取得跨越式的進步。
近年來,數學教學成績快速提升。2010年之前,我校畢業班數學抽檢成績處於全區下游水平;2010—2012年間,我校畢業班數學抽檢成績處於全區第一集團;2012—2013年間,我校畢業班數學抽檢成績處於全區前五。積極撰寫教學論文,開展課題研究,2010年11月,區數學優質課比賽,曹瑞玲老師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榮獲區二等獎;2012年11月,區數學優質課比賽,劉娟老師執教的《組合圖形面積》榮獲區二等獎;2013年11月,區數學說課比賽,劉娟老師說課課題《百分數的認識》,榮獲區二等獎。2014年5月,杜麗琴老師撰寫的論文《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策略》,榮獲區二等獎。2014年4月申報的數學課題《農村小學教研製度建設與管理機制研究》現已立項,正有條不紊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二、加大校本培訓力度,打造優質數學團隊。
校本培訓是繼續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師專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開展有針對性的校本培訓,制定嚴格規章制度,確保人人參與,講究培訓質量,就一定能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數學教師隊伍。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積極推進校本教研。把年級組、和教研組,建設成為學習型、研究型的組織。在學習內容、學習形式、研究方式、學習研究時間等方面予以落實。
2、繼續開展個人課堂教學的反思。提倡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節課後必須就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措施進行反思,寫出書面報告。
3、加大聽課、評課力度,建立評課診斷性意見的制度。聽課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過聽課學習別人的優點同時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過評課更能及時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 加強數學課堂實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們上課的情況無非有兩種不同的場面:其一,教師滿懷激情,生動傳神,學生投入,興趣盎然,教與學雙方都沉浸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教與學都達到預期效果;其二,則是另一種場面,教師枯燥乏味地講解,學生機械重復地做題,呆板的教法,沉悶的課堂氣氛,學生木然置之,毫無反應,整個課堂猶如一潭死水,一堂課下來老師學生都辛苦,教與學都達不到預期目標。這是為什麼呢?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鍾,為什麼課堂教學效果卻不同呢?上好一堂數學課.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作向導。最重要的就是數學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而數學知識是第二位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切實認真組織教師開展了校內教研工作,每周安排一名教師上教研課,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必須依據教學設計有效地監控教學進程,維持、反饋、調整教學行為。教師對教學的監控能力越靈活,教育機智掌握越好,就越能提供給學生最佳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成功的機會,教學效率就越高。所以,我們組織教師看優秀的教學錄像,聽取點評;教研組教師之間相互聽課,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監控能力,提高教學有效性。首先,我們採取當堂會診的方法,在聽完一堂教研課以後,當即組織評課,請聽課教師就開課教師在激發學生興趣,維護學生學習熱情,調控全班學習氛圍,表揚鼓勵學生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還可以邀請幾位學生一起參加評課,從學生的角度,針對教師如何進行課堂情感調控發表意見,幫助教師發現不足。其次,我們讓每位老師定期收集自己或他人關於如何維護和諧熱烈學習氛圍方面的課堂實例,共同進行學習優點,改進不足。
四、注重對年輕教師的栽培。
年輕教師有活力,年輕教師有空間,年輕教師更需要我們關愛。學校的教研活動應當積極培養青年教師,以老帶新,鼓勵支持青年教師大膽創新。幫助青年教師扎實練好教學基本功,例如:不提供教案及教學用書進行第一次備課,然後由數學組教師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進行第二次備課。為年輕教師搭建平台,組織他們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有關數學比賽活動,例如撰寫優秀論文、優秀案例、優秀教學反思、優秀說課稿等等,促進年輕教師專業成長。
五、運用校園網路,搭建教師交流平台。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教研已成為新時期教研的一個新的陣地。學校教研工作可以藉助網路平台,校園網資源共享打破時空界限,提高教師利用網路獲取前沿教科研信息和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交流平台,探索網路教研新模式,加強教師的互助協作與交流互動。進一步加大網路教研力度,讓信息時代的便捷在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⑷ 如何進行數學培優補差教研活動簡報
在初中數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做好培尖補差工作,進而發展學生特長,培養學生品質,全面提升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介紹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
數學培優補差方法一
一、諧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做好「培優扶困」任務的潤滑劑。
開學初我依據所教兩個班的學生數學效果及思想表現情況,精心選擇確定好「培優扶困」的對象,並制定出具體的方案和措施。對於優等生,我深化細致地清楚知道和關心他們的學習與生活,洞察他們的生理、心思,尤其是思想上的變化及動搖等情況,准時協助他們處理學習上的困難和產生的一些困惑,抑制了學生思想上的一些不良觀念。從而從心理上接受、信任和佩服我,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按照學校的要求去做,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認真學好各門文化科學知識,以便將來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有用人才。對於學困生,我經常利用課外時間與他們談心,關愛他們的身心健康、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想盡一切辦法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和潛能,在同學之間找回屬於自己的那份自信
三、融洽師生關系,潤滑培尖補差工作
數學教學層次多,因素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思想表現,確定培尖補差的對象和層次,內容和計劃,措施和策略。 筆者積極主動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與學生交朋友,關心學生心理生理思想的變化和波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和困惑,抑制學生不良的觀念,從心理上接受、信任和佩服我,時時處處改變學生學習模式,讓學生認真學好文化知識,發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信心,用課余時間和學生談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學習閃光點,對學生表揚、激勵和鼓勵,讓學生找到學習的信心,深入細致做好學情分析,採取不同對策,轉化學生,共同分析,查找原因,解決問題,克服障礙,樹立信心,補上差的功課,做好思想溝通,跟蹤輔導,反饋工作,笑對人生,找准目標,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潤滑培尖補差的師生關系。
數學培優補差方法三
首先,需要分層教學。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並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由於目前我國班級人數都比較多,所以分層教學更有必要實施分層教學。在教學中,我是這么做的:先把學生按成績進行分層,把進入初中以來的第一次考試成績40分以下的學生暫歸為差生,50分至70分的學生暫歸為中等生,成績在75分以上的學生歸為好生。其他為分數的學生依學生情況,像學習習慣和課堂表現而定。我在課堂上講了幾個例題,其中有基礎、中等和難度較高題型。基礎題型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弄懂,並且會靈活使用。中等難度的數學題中等和好成績的學生必須掌握,成績較差的學生要盡力弄懂。至於難度較高的題型,中等成績學生要盡力弄懂,成績好的學生必須掌握,成績差的學生被鼓勵嘗試理解。課後鞏固練習方面,基礎題型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中等題型成績差的學生盡力完成、其他兩類學生必須完成,難題成績好的學生必須完成、中等生盡力完成而差生嘗試完成。
其次,加強個性化輔導。個性化輔導,指的是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以促進學生成績的增長或學習態度和習慣的改變。在這里,個性化輔導指教師利用課後時間給學生提出合適的建議和幫助。除此之外,我也利用微信公眾號向學生推送具有分層意義的微課和練習。這樣學生可以及時查閱、觀看和鞏固。
第三,學生互助。在我國,很多學校班級平均人數不少於50人。這么多學生,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每個學生。為了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就需要我們教師藉助弄懂了的學生幫助其他未弄懂的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總有些學生能夠比其他學生快一些領悟或解出某一題型(有時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能很快的解出某種題型)。我們就可以讓他們幫助其他學生理解這個題型。在這里,我必須聲明一點,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被幫助的對象,也可能成為施助的人。有些老師擔心學生互助會不會相互影響,尤其擔心會影響成績好的學生。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我們教育界有這么一句話: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從認知心理學上來說,被深加工了的信息能夠形成長期記憶。而「教」是一種對所學知識的深加工,有助於幫助學生對該知識形成長期記憶。因此,學生當「小老師」不但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反而有助於學生的深層理解和記憶。
⑸ 如何寫小學數學教研標語
隨著教育科研意識的不斷深化,很多教師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公開發表. 根據筆者的切身經歷,我認為初寫數學論文的教師, 為了盡可能的少走彎路,應充分注意以下幾點. 一、借鑒成果,博採眾長 對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吸收消化,為我所用,這是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在做、並且必須做的事情. 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畢竟是有限的,要彌補這個「先天性缺陷」,就一定要向他人學習借鑒. 就初中數學教師而言,我們所涉獵的范圍自然應以初中數學的教育教學科研信息為主,但還應兼顧高中和小學的數學,以及計算機、物理、化學等相關學科的信息. 信息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書面形式,比如各種書籍、報紙、刊物等;(2)口頭形式,比如各種會議、聽課、交流、咨詢等;(3)電子形式,比如以網路、光碟、軟盤等為載體的信息. 來源於不同形式的信息各有千秋,有的權威性高,有的時效性快,有的針對性強,有的信息量大. 這些信息的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四種:(1)制卡片,簡要註明作者、題目、出處、摘要、編號、日期等項內容,主要用於一般性的信息;(2)做摘記,寫在本上,編好序號目錄,以便查找,所記內容比卡片更詳盡,適用於比較重要的信息;(3)復印,對於特別重要並且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全文復印,復印件應用同樣大小的復印紙,對不同大小的原件縮放得一樣大,便於裝訂、排序、編目;(4)存檔,這是針對電子信息形式的特殊性採用的一種保存方式,復制到微機硬碟或軟盤上. 有條件的,還能使用錄音、錄像、刻錄光碟等等方式. 自1996年以來,我手抄20多萬字,復印存檔10多萬字,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為我的教育科研和論文寫作,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二、完備素材,厚積薄發 論文只是教研結果的表現形式之一,有人提出「論文還自教研始」、「論文在研不在寫」等觀點,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只看重論文發表這一結果,急功近利,做無病之呻吟,效果肯定不好. 「厚積」是基礎,沒有來源於實踐的經驗教訓、數據統計等等素材的積累,想要寫出比較有價值的論文,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素材源於何處?如何去發現這些素材呢?答案是那句古話「處處留心皆學問」. 具體說來,素材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課堂教學,它是教研工作的主陣地,也是素材最重要的來源,這不但是一個教學實踐的過程,還是一個發現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向學生學習的過程;(2)課後反思,對每節課的成敗得失都及時的總結下來,以便進一步研究;(3)作業記錄,從學生作業中不但能發現具有共性的問題,提示我們教學教研的改革方向,而且學生中也會有許多新穎的解題思想,值得教師學習;(4)考試總結,測驗考試是對學生知識的集中檢驗,即使在素質教育中,也不能把考試視為應試教育的「餘孽」,「打入冷宮」,關鍵是如何改革考試制度和內容,適應素質教育;(5)解題分析,教師平時應堅持解答一定數量的數學題,解題是數學的核心任務之一,這樣做可以活躍思維,並從中探索解題規律和命題趨勢;(6)調查反饋,調查可以用談心、問卷等多種形式進行,從中所反饋的信息是難得的寫作素材;(7)成果質疑,學習他人但不要迷信他人,在閱讀他人的論文時,有時也能發現其存在的不足甚至是錯誤之處,對此只要自己的理由充分就要敢於質疑;(8)探討爭論,在日常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發生激烈爭論是常有的事,從中往往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程度;(9)靈感頓悟,事實上很多自選課題的素材是平時工作、學習、生活甚至睡夢中突然想到的,但這種靈感是對問題深入思考的結果,如果沒有自覺教研的精神,靈感就無從談起. 幾年來,我以「教學手記「形式,積累的素材已達200多份45萬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理成文,已在國家級、省級報刊發表各類數學論文(或文章)100餘篇17萬字. 其中,有些論文的素材積累投入了很大力度,比如發表於《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01年第10期的《「動」了五年的壓軸題》一文,是在對1997年~2001年五年間,河北省中考壓軸題的命題規律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匯總整理而成的;發表於《校園學習·數學》2002年第1~2期的《方程(組)中考復習精要》一文,素材源於對2001年70餘份中考試題的分析精選. 三、立足實踐,提煉新意 初中數學教師都從事著一線教學工作,最清楚教學中的困惑和喜悅,最了解學生的想法和看法,最直接的進行著實踐和改革,這些是專門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專家、學者和部門所難以具備的. 正因如此,一線教師的論文多數源於實踐,具有強烈的實用性和鮮明的針對性,對於我們的這些優勢應該有充分的認識,並不斷保持和發展. 近期,我正負責河北省「創新教育」子課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研究工作,這一課題也是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我將自己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寫成論文《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常用方法》,參加了2000年8月在京舉辦的「全國初中數學教育第十屆年會」論文評選,榮獲二等獎. 再比如,教學中的一些「冷點」問題雖不常見,但一旦出現便會使學生無從插手,據此李鳳君老師和我合作寫成《怎樣判斷勾股數》一文,發表在《教育實踐與研究》2000年第2期上. 論文的新意如何出?我認為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在主題上,立意新穎,視角獨特;二是在時間上,意識超前,創作及時. 就拿對中考試題的研究來說:河北省2000年中考於6月22日結束,我隨即對當年的中考試題加以分析,從考查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角度深入剖析,於7月份創作完成了《注重考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2000年河北省中考數學試題評析》並寄給《中小學數學》(初中教師版),後來發表於該刊2001年第3期;一般每年的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匯編資料最早在10月份面世,通過研究我發現,1998年的中考試題中不等式應用題異軍突起,而且當年考生的得分率偏低,必將引起以後中考師生的注意,針對這一新動向,我於11月份寫成《例談中考不等式(組)應用題》一文,對此進行分類研究,並補充編擬新試題,指出命題趨勢,該文發表於《河北教研》1999年第2期. 四、從小到大,循序漸進 寫論文需要一個過程,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照一般情況,提醒初寫者先嘗試以下兩個步驟: 第一步,練習寫學習輔導類的文章. 幾年來,我在《學習報》、《少年智力開發報》、《初中生周報》等報紙上,發表學習輔導類文章數十篇. 這些雖然一般稱不上「論文」,但是進行這樣的寫作,既可以當作練筆,又可以用於教學,還可以視為一次小小的課題研究. 學習輔導類的報刊面向廣大學生,通常用稿量大,發表得快;其內容突出針對性,深入淺出,形式靈活;所需稿件短小精悍,通常有1000字左右;要求與教學同步,應該比教學進度提前3個月寄稿;寫稿還應分析用稿動向,目前學習輔導類報刊多數存在高年級稿多、低年級稿少,綜合知識稿多、單個知識稿少等等現象,初寫者可以傾向於寫「少」的方面的稿;稿件寫完後要反復修改,確保無誤,再抄寫或列印寄出. 第二步,進行教學研究類論文的寫作,側重於解題方法研究等實踐性強的,由淺入深,不要急於寫理論性太強的論文. 可以先探討解題技巧,再挖掘思想方法,後深究素質能力,進而分析命題原則,預測趨勢走向等. 如果寫有些理論性的文章,可以從教學實踐中去尋找適應教育發展趨勢的新課題,比如發表於《中小學數學》(初中教師版)2001年第9期的《談計算器的教學》一文,就是在此方面的嘗試. 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論文的范圍不求廣,但求分析透徹,凝練精華;論文篇幅不求長,大家都知道的少說或不說,適可而止,相信讀者的閱讀水平,主要適於教師閱讀的論文,長短不一,就我發表的論文而言,短的僅千餘字,長的近7000字,一般在3000字左右;此類論文與學習輔導類的文章相比,格式要規范得多,但對與教學同步性的要求則比較寬松;為提高發稿率,應認真研讀報刊風格,留心新增欄目、徵稿啟事,對發現的問題勇於質疑爭鳴. 五、文外功夫,提高修養 文外功夫,主要指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個人修養、意志品格等方面的表現. 它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講究文德,不要過分看重名利、沽名釣譽. 必須信守承諾,尤其是應約寫稿,一定要迅速及時,保質保量;如所約稿件較多,也可以多寫幾篇給編輯以選擇的餘地;為避免信件丟失,可用掛號信寄稿,有時還需用特快專遞、傳真、發E-mail等方式. 當前很多單位(甚至有的是個人)利用教師希望發表論文的迫切心理,徵集各種名目的「自助論文」,對此應慎重對待,不能為了名利,就寫一些沒有價值的文字,花錢發表. 一稿多發一般是由一稿多投所致,如果在約定時間內未收到用稿通知、樣報樣刊或稿費,而再投他刊造成重復發表的尚有情可原;但有的把一篇稿同時寄往多家報刊,甚至明知已經發表錄用又另投他刊,即使僥幸被重復發表,無論間隔時間長短,也很容易被讀者識破,這樣做既不尊重編輯,影響報刊質量,又坑害讀者,降低個人聲譽,結果適得其反. 更為嚴重的是剽竊抄襲他人論文,不但可恥,而且是一種違法行為. 另一方面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我從1996年初開始著手於素材的積累,不斷自覺的夯實基本功,歷時一年多,直至1997年開始投稿,結果投寄的第3篇論文《代數式求值十法》就被發表於《理科考試研究》1997年第6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細細回味,一年多的「寂寞」也是初次收獲的重要因素,如果堅持不下來,也只能是半途而廢了. 相對於更多的論文作者來說,我還算是幸運的,他們在談到自己的寫作經驗時,提到投稿數十次、甚至近百次以後才有作品問世,其間的酸甜苦辣、經驗體會是難以言傳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以上所談是我對初中數學論文寫作的幾點看法,希望能給剛剛開始寫作的朋友帶來一些幫助. 所涉及的內容較為膚淺,如要在論文寫作的道路上不斷提高,還需要借鑒更多人的成功之道,但無論如何,個人的實踐創新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