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學研究性學習方案
研究課來題名稱:研究者姓名所在自學校所教年級研究學科聯系電話電子郵件設計日期指導教師課題組其他成員一、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1、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的):2、課題的意義(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3、課題介紹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或布魯姆目標分類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和方法的闡述)三、參與者特徵分析(重點分析學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異,尤其對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影響的因素。)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網站、多媒體還是其他形式)六、資源准備七、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研究性學習的階段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起止時間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第二階段課題准備階段提出和選擇課題成立課題組形成小組實施方案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第四階段:評價、總結與反思階段八、總結與反思(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改進意見)
2.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實施研究性學習
如果中國的教師都有您這種道德,那麼我們的教育將提升兩個檔次。現在我國的教育體制還是不夠完善的,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但是我們國家必須按照現在的教育體制進行,因為我們的國情,我國現在處於發展時期,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普遍集中在80後,而60年代到70年代受過真正的高等教育的人群相對還是比較少的。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有過一個很有名的演講,說的有一段就是教育問題。其實教育真的是要從娃娃抓起,從小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博士生都將是人才。
3. 研究性學習方案怎麼寫
開題報告來是有格式要求的。課題自名稱、選題背景、理由、國內外成果綜述、研究內容、目標、方法、步驟、研究條件(可行性分析)、預期成果等。
對於你的研究課題:建築的演變來說(我以我國建築的演變為題為說):
1、研究目的:通過了解建築的起源和歷史演變,把握建築的類型、結構、特點和區域性差異,明確建築在物質文化系統中的重要地位,全面認識建築這一物化歷史性存在,激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2、可行性分析:我國歷史悠久,建築史也同樣久遠,且建築特色突出,文化積淀深厚,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我國很多地方都保存了大量古代遺留建築,為本課題進行實際考察、收集第一手資料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本課題組先期查詢、收集、整理到了大量的關於我國古代建築的史料和圖片,我們還聘請到了一位建築史學家作為我們的指導教師,我們課題組成員也對建築研究具有濃厚的興趣;這些因素都為本課題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的課題研究是可行的。
4. 如何製作研究性學習方案設計思維導圖
怎樣把思維導圖擦如到研究性學習方案中去
5. 小學數學有哪些研究性學習課題
節約一滴水
6. 小學一年級數學研究性學習教案
把關鍵詞輸入「網路」就能找到,裡面多得很
7. 小學數學研究性設計學習方案
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研究課題名稱: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的):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課題的意義(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又應用於;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使其體會到在合作中從事科學研究的魅力;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數學廣角》中的《合理安排時間》一課的知識養成科學地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3)培養科學研究的能力與興趣。(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新課程標準的三目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嘗試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數學廣角》中的合理安排時間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學會採用多種方式途徑收集資料(下載、、調查訪問等),並能對各種資源進行篩選分析、整理。 2)、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3)、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過程,初步學會探究學習的方法,能寫出調查報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2)、積極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 (3)、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通過活動,到在合作中從事科學研究的魅力。?者特徵分析重點分析學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異,尤其對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影響的因素。1、參與課題學生是四班全體學生好奇心強,對身邊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有探索的強烈慾望2、學生《數學廣角》中的《合理安排時間》的基礎知識3、學生思維活躍,渴望同學和教師的贊許; 4、學生對研究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沒有進行過課題研究,不知道如何選題,沒有寫過研究報告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1、,培養實踐能力。3、? 可通過以下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些目標: 1. 3、調查合理運用時間知識應用研究與數理運用的直接關系。學生可能的選題內容是: 1合理安排時間2、排隊能手 3、數字游戲 4、對策論 5、合理安排做事的順序 6、最優時間使用天使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還是其他形式)研究的預期成果表現形式是開題報告、演示文稿、研究報告、各種、反思報告等、資源1、?教材、書籍、學習網站、學校生活中合理安排時間的。 2、。 2、多媒體課件、電腦室、多媒體教室。 3、調查記錄表、各種評價表、反饋表。學生自行准備的資源:從生活中或從網上、各種書籍上搜集到有關材料、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研究性學習的階段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起止時間 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 1、認真聽取《研究性學習》主題講座,掌握學習課題選擇的技巧、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相關的研究方法,並預習相關材料、做好准備。 2、通過書籍、報刊、網路等渠道收集與時間有關的知識,然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與同學和老師進行討論,初步確定一個有效的研究課題。 1、給學生做一個關於《研究性學習》主題講座。(准備演示文稿) 2、給學生提供預習的相關資源。(准備網路資源、範例等) ?3、及時了解學生選題的情況,組織學生提問題給予適時適量的指導。利用演示文稿介紹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步驟與方法。 第二階段 課題准備階段 提出和選擇課題 圍繞《合理安排時間》這一主題,向學生提出選題:《合理安排時間《對策論》《數字游戲》《合理安排做事順序》《最優時間使用天使對每組同學提出的主題進行分析和討論,選擇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課題。? 成立課題組 1、學生根據自己的專長和確定自己的選題,並根據選題形成小組各小組選組長2、評價。分工,小組內分工可為收集資料隊、撰寫方案隊等1、實施興趣與異質相結合的分組策略,在學生興趣組合小組的基礎上,協助學生進行合理的調配,保證各小組能有效開展研究,每一位學生參與研究的機會均。 2、設計小組合作學習評價3、組織、指導學生的小組討論、小組成員分工。 形成小組實施方案各小組根據分工制定研究計劃,分配研究時間,細分研究內容,制,預定成果。? 2全班組織一次《經驗交流會》,每個小組總結和分享各自在形成實施方案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及小組合作的經驗策略等。1、設計「研究方案」模版,為學生制訂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2設計成果展示模版,為學生展示研究結果提供指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研究資源、條件和環境,當學生在研究收集資料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協助學生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3、小結學生的分享(尤其注意總結小組合作經驗與合作策略)。 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收集「合理安排時間」和「多樣化最優選擇方案」資料、活動最優方案,得出最初數據。最後整理收集到的資料,研究報告。 以用作每次小組活動後收集整理信息。班上模擬多個情景(安排時間、排隊、、炒菜等),讓生寫出解決的方法,小組交流匯總;及時跟蹤了解各小組活動進行情況,為學生出謀劃策,當好參謀指導作用,讓學生隨著活動的開展,不斷修改活動方案,調整活動方式,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第四階段評價1、各小組分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製作成、手抄報、調查報告等。 2各成員參照(附表1)進行自我評價,由組長收集,整理匯報。成果匯報完畢,各小組還要參照(附表3)整理意見,對其他小組的活動成果展開評價。各成員集成自評、組評和教師評價,填寫完成(附表4)。老師根據以來,各小組整個活動過程給出評價意見和指導意見 八、總結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 總結與反思如下:一、《合理安排時間》是四年級《數學廣角》單元的內容,要求在教學中要適當把握教學要求。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通過日常事例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學生在合理安排時間、排隊問題、田忌賽馬等方面,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又應用於;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的意識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體現了「人人學有用的數學」 的數學教學新理念。學生參與得主動,教師指導得輕松。整個實踐活動將與數學知識相互滲透,相得益彰,使數學知識在活動中得到延伸、綜合、重組和提升。學生在整個研究學習過程中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交流與合作方面,能更懂得欣賞同伴。但由於初次設計評價量表,可能評價量表不夠全面。評價設計 附件1:自評表自評內容方式(1)你是否一直對參與的主題活動感興趣。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後,填寫「研究性學習活動記錄與評價表」或用描述性語言的方法對以上內容進行一次自評,完成後經指導教師審閱後收入檔案袋中。(2)你是否參加過活動主題的選擇。(3)你收集信息、資料的途徑有哪些?(4)你在活動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5)本次活動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6)你對活動成果是否滿意。(7)本次活動中,你發現了什麼?(8)活動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麼?互評內容方式(1)小組成員合作是否愉快。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後,小組成員集體討論,組長執筆用描述性評價方法對以上內容進行評價,完成後經指導教師審閱後收入檔案袋中。(2)你們在活動中遇到哪些困難或問題?(3)你們是怎樣合作克服困難的?(4)你們認為下次活動還應從哪些方面加以改進?評價內容評價指標等次(星級評定)1、活動態度方面A、態度是否積極,是否主動組織或參與活動。B、與小組同學合作是否良好。C、活動是否認真、善始善終。D、是否勇於克服困難。2、知識技能方面A、查閱資料技能。B、記錄能力。C、調查研究能力。D、整理材料能力。3、完成活動任務綜合情況方面A、運用工具能力。B、交往與表達能力。C、分析總結能力4、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方面A、選題新穎、獨特性。B、研究問題方法的積極性、多樣性。C、活動方法的靈活性。D、獨立設計活動、開展活動能力《合理安排時間》研究性學習成果評價量規評價指標評價內容得??? 分自評 互評 教師評 一、在活動中參與的態度 ? 1、認真參加每次活動 2、努力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 3、做好資料積累和處理工作 4、主動提出自己的設想 5、樂於合作,能和同學交流,尊重他人 6、實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與成果 7、不怕吃苦、用於克服困難 ?二、活動中的知識能力、實踐能力 8、善於提問,樂於研究,勤於動手 9、 10、能用多種途徑獲取信息 11、能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 12、有好奇心、探索的慾望 13、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14、積極實踐,發揮個性特長,施展才能 總評 (星星總數)÷3 (總自評+總互評+總師評)÷註:1、評價結果分五個星級 2、五星表示優秀;四星表示較好;三星表示一般;兩星表示尚可;一星表示仍需努力 所屬年級 所屬班級 對課題方案設計的評價 研究目標 □清晰 □一般 □模糊 進度安排 □合理 □一般 □不合理 資源准備 □豐富 □一般 □很少資源 選題的可行性 □好 □一般 □較差 選題是否與學生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相符合 □相符 □一般 □不符合 活動過程是否按照研究性學習的步驟進行 □好 □一般 □較差 研究環節 □明確 □一般 □不明確 為學生活動提供了可行性支持與指導 □好 □一般 □較差 學生是否能經歷所有活動並有所收獲 □是 □一般□較差 預期成果 □合適 □ 一般 □不合適 另附:教師表現評價表(課題組填寫)課題名稱: 課題組組長: 指導教師: 課題組成員: A:對指導教師的評價 在研究過程中,指導教師給了課題組哪些具體的幫助 ? 課題組希望指導教師在哪些方面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指導 ? 對指導教師工作表現的評定(分五個等級) A(100) B(90) C(80) D(70) E(60) ?? 註:如有一名以上的指導教師,應對每位指導教師做出評價。填表人: 填表日期: 1
8. 研究性學習方案
可以參考下:
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教育則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國的中小學環境教育目標,主要是使學生增進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保護和改善環境的意識; 初步學習有關環境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樹立正確的環境道德觀; 逐步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如何盡快、有效地實現中小學環境教育目標呢?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研究性學習能推進中學的環境教育。研究性學習為何能推進環境教育?環境教育中的研究性學習是如何開展的?環境教育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有何益處?這就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一、研究性學習和環境教育的關系
環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其相關的各個領域。因此環境教育也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在環境教育的全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索、解釋和檢驗這三個科學活動所必需的基本要素,而這也是研究性學習所能給予的。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具有綜合性和應用性。它重過程,在學習形式上也具有發現、探究的特點。環境教育中常常以問題解決法和課題研究法來組織教學,如: 廚房油煙對生物的影響,此課題的內容涉及及到生物、化學學科,油煙的成分是什麼?這些成分對生物的生活有何影響?影響的程度?菜油、豆油、精製油及反復多次使用的油的油煙毒性是否一樣?……這些問題,需要學生查找資料、需要他們假設、猜測。再通過實驗驗證解釋,通過一個課題既能使學生重視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又能學習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研究性學習是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通過合作學習和研究、學習者可以取長補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關心環境、治理環境、樹立環境意識。
二、環境教育中的研究性學習是如何進行的
在環境教育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設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情境與途徑,情境的創設有多種,途徑也可以各不相同。
1. 以問題組織教學,創設研究性學習的情境
在《生態系統的功能》這節必修課中,我一共提了15個問題,以問題為中心,激發學生思考環境問題。這15個問題都是圍繞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基礎知識展開的,然後以社會熱點問題,如人口問題、資源問題、能源問題為背景,請學生聯系實際分析人與環境協調發展應該怎麼做?最後以一個專題--人類發展與生態環境,引出8個研究課題。請學生任選一題或自選一題,圍繞專題研究寫出研究報告,作為回家作業。
附(1)《生態系統的功能》這節課的問題類型與學生參與方式
附(2)研究的專題與課題
研究專題: 人類發展與生態環境
研究課題: 1 人口資源與能源
2 能量流動與物種的多樣性
3 直接或間接使用的能源有哪些?
4 我能為節約能源做些什麼?
5 調查本校午餐中浪費的現象,用生態學觀點估算能量的浪費
6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淡水資源
7 我們能為節約用水做些什麼?
8 我能為防止氣候變暖做些什麼
2. 以課題研究來引導研究性學習
蘇州河的整治是上海建設的一個熱點問題,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進行選題,可以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所以在自研式綜合活動課中,我以《蘇州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為專題內容,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也是一個實踐性的課題,更是一個現實性的課題。今天的蘇州河水黑臭不能飲用,問學生你知道為什麼?蘇州河的溶解氧和前兩年相比是否有所提高?你是否對它的氨氮含量和耗氧量進行過測試?你能使小金魚生活在蘇州河裡嗎?蘇州河的樣板段在哪裡?你知道嗎?等等這些問題。給同學們創設了情境,也指出了課題研究的方向和途徑。《蘇州河樣板段整治工程狀況的調查》、《蘇州河市區段部分段面水質分析對策研究》、《蘇州河的治理與市民參與程度及自我定位》、《了解河流污水的治理工程對蘇州河的整治成效》等都是在"蘇州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專題下完成的課題研究報告,它們都參加了市裡的答辯、獲生物與環境實踐活動的等第獎。
環境因素到底對生物有何影響?這是一個大課題。環境因素有許多: 大氣、土壤、重力、水,題目能否小些?只取一個因素。於是"水質污染對生物的影響"課題提出來了。水質污染有多種類型,你研究的是哪種?以什麼生物作為研究對象?--水蚤。有人常把煙蒂扔到水中,這會對生物有影響嗎?《煙絲浸出液對水蚤的影響》的研究方案設計出來了。洗碗時用的洗潔精對生物會有影響嗎?各類污水應用什麼方法處理可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呢?……這些課題需要同學們去研究,這些方案需要同學們去實施。
3. 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來推進研究性學習
環保課題研究中要使用多種儀器,是老師教呢?還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己摸索?了解一樣儀器,學會使用操作,這是一項技能掌握,也是一種研究性學習、學會看說明書,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操作,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發揚合作學習的精神。4-5位同學成為十組,有學習聲級計的使用組,有學習溶解氧測定儀的使用組,有學習化學需氧量測定儀的使用組,有酸度計的使用組……我學會了教你,你學會了教我,大家都是老師,又都是學生。在測試COD的過程中要用硫酸鐵溶液,目前實驗室中沒有,能不能用氯化鐵來代替呢?不行,氯離子干擾太大。能不能用硝酸銀將氯離子沉澱下來呢?酸度計使用之前,為什麼一定要標定?不標定和標定的測試會有什麼差異……這些實踐中碰到的問題,都可以讓同學們進行探索研究。通過一個課題研究可以讓學生學會幾樣儀器的使用,掌握幾種測定的方法,還可以用到生物、化學、環保等方面的綜合知識。
三、研究性學習可以促進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中進行研究性學習,使研究性學習有一個較好的載體。環境問題往往是綜合性的問題,是和人們生活密切有關的實際問題。它給學習者提供一個復雜的綜合性情境、這樣就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予以解決。而研究性學習涉及的知識面廣,同時研究性學習中合作學習佔有重要的地位,這就可以依靠學習夥伴的集體智慧和分工協作來解決問題。在環境教育中進行研究性學習,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可使學生綜合考慮問題
例如: 《香煙煙霧對生物的影響》,開始同學們設計方案時,猜測香煙定會降低水中的溶解氧,使金魚缺氧致死,但在實際測定時,發現通入香煙煙霧的水中溶解氧要比對照組高,氨氮含量也比對照組高,這是什麼原因?使金魚致死的原因是不是氨氮過高的緣故?帶著這個問題,學生查閱資料,通過學習,了解了煙霧的成分有許多,它們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使金魚致死的原因也是復雜的。有些因素並不是方案設計時考慮到的,因此還要測試其他的指標考慮各種因素才能最後確定其原因。
2. 可使學生採用多種方式收集信息
一個課題的完成,有許多工作要做,首先一條就是收集資料。學生獲得信息的手段很多,有剪報、有網上查詢,有到圖書館查閱,有到實地觀察,還有的向當地居民調查。如"蘇州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專題研究時,有的學生到蘇州河整治辦公室借閱資料,有的設計問卷調查,向過路人與周圍居民調查,有的則從電腦網上查閱情況。
3. 可使學生獲得課本以外的知識
例如: 蘇州河水的監測,要測定水中的溶解氧,COD,硬度等項目,這些在生物課上是不講的,在化學課中也是不作要求的。由於課題研究的需要。學生學會了測定儀器的使用,測定水質的具體方法。而這些都是課本外的知識。
4. 可使學生關心周圍的環境問題
《市西中學的飲水狀況調查報告》完成了,那麼市西校園的空氣質量如何呢?校園內各種環境中的好氧細菌是否存在?存在的量是否一致?就這樣《市西校園內好氧性細菌的測定》方案又設計出來了。
總之,環境教育中的環境問題給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有社會意義的研究課題,而研究性學習則使環境教育不成為空洞的說教,研究性學習重過程、重實踐、重體驗、重全員參與。這正是環境教育的目標: 促進全世界人類去認識並且關心環境及其有關問題,並促使其個人或集體具有解決當前問題和預防新問題的知識、技能、態度、動機和義務。所以說,研究性學習能促進環境教育,環境教育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