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片段教學案例

小學語文片段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0-11-26 00:34:31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時間 執 筆
教學內容 26.「紅領巾」真好
教學目標 1. 認識「嘰.喳」等8個生字,會寫「羽.領」等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
3.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教學重點 1、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我們要保護鳥類,並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2課時 個性化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小鳥美麗可愛,叫聲婉轉動聽,還能捕捉害蟲,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你們喜歡小鳥嗎?最喜歡什麼鳥?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學生說自己最喜歡的鳥,並簡單講述理由。
2、師:老師也准備了一些小鳥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
出示媒體資源中的欣賞圖片:
師:看了這些可愛的小鳥,你有什麼感受?
生答,小鳥惹人喜愛,要愛護它們等等。
3、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愛鳥護鳥的課文,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過程 個性化設計
《「紅領巾」真好》。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理解「紅領巾」的意思。
提示: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這里的「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
4、提問:看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什麼?
生思考、回答。如:誰贊揚少先隊員真好?為什麼要贊揚他們?
師:下面你們就帶著這兩個問題,自己輕聲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藉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准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的讀音。
2、利用媒體資源中的讀一讀部分,教學生字詞。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讀後評議,注音糾正錯誤讀音。
4、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范讀部分,更正讀音。
三、指導朗讀
1、齊讀第一節第一句,讀出設問的語氣。
2、師:從課文中哪些詞看出小鳥最快樂?
要求學生輕聲讀一讀課文,畫出表現小鳥快樂的詞句。
3、指名朗讀課文,說出表現小鳥最快樂的詞句。
提示: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邊唱歌,一邊梳理蓬鬆的羽毛。
4、指導朗讀
師:清晨,小鳥快樂地唱歌,蹦跳,它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們要用輕松愉快的語氣朗讀第一節。
齊讀、分組讀、個別讀。
5、師:剛才我們用「讀-畫」的方法學習了第一節。下面用同樣的方法自己讀讀第2、3節。
6、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勾勾畫畫。同桌可以互相討論。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指導語氣。
第二節中表現小鳥活躍的詞語有:「撲稜稜」(小鳥扇動翅膀飛翔)、「飛來飛去」。它們這么活躍是為了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
教師補充鳥類是如何捕捉害蟲、保護樹林的。
教師補充鳥類是如何捕捉害蟲、保護樹林的。
朗讀時速度較快,體現小鳥捕捉害蟲時非常忙碌。
第三節中勾畫出是「是『紅領巾』」來放鳥巢」。少先隊員一大早來到樹林里,是為了安放鳥巢,讓小鳥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窩。他們還插上木牌,宣傳「不許打鳥!」讓小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過程 個性化設計
「不許打鳥」是嚴厲禁止打鳥,朗讀這句時語氣要堅決。「『紅領巾』真好!」要讀出贊揚少先隊員的語氣。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齊讀、分組讀、個別讀。
四、指導寫字
1、啟發學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護、活」的字形。
「羽」是兩個「習」;「歌」是「哥」加欠字旁;「護」是提手旁加「戶」字;「活」是把「話」的言字旁換成三點水。
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躍:右邊是「夭」(「笑」的下邊),不是「天」。
保:右邊不要寫成「果」。
寫:上邊不要寫成寶蓋兒。
2、指導寫課後練習第2題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範字再寫1個。重點指導寫好以下幾個字。
「歌」、「羽」、「新」三個字要寫得左右相等。「活、躍、保、護」四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歌」和「新」的筆畫較多,要寫緊湊些。
五、實踐活動
1、師:同學們,每當我們到郊外遊玩的時候,會發現在藍天白雲下面,除了綠樹紅花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小鳥。它們不僅是人類的朋友,還是環境的衛士。你也是一位「紅領巾」,也想得到小動物們的誇獎吧?讓我們行動起來,和文中的「紅領巾」一樣,去愛護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吧!
課後同學們可以自己動手做鳥巢和廣告牌,到樹林放置鳥巢,插上「不許打鳥」的木牌。
2、在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麼》或有關鳥類知識的書籍,在活動課上向同學們講鳥類趣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上課前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也來了想知道他是誰嗎?看--是誰?師:想不想和小鳥一起到美麗的大森林裡去看一看?
生:想。
師:但是小鳥說了,小朋友必須先闖過它設得兩道關才能和它一起去。咱們要不要闖關?有沒有信心?
第一關:讀生字
生字卡片出示:羽毛、紅領巾、捉蟲、梳理、活躍、機靈、清晨、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過程 個性化設計
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師:像蹦蹦跳跳這樣得詞語你還能說出哪些?
指名答。
師:大家的表現棒極了,那就讓我們和小鳥一起唱著歌走進大森林,再次走進26課《「紅領巾」真好》(板書課題)
二 、學習課文
教學第三小節
1、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師:「紅領巾」真好,是誰在誇紅領巾真好?為什麼誇紅領巾真好?請同學們趕快打開書看一看,讀一讀,找一找,劃一劃。誰找到了?快說給大家聽吧!
生:小鳥誇紅領巾、放鳥巢、寫木牌…
師板書:放鳥巢、寫木牌。師:你能結合圖片,用「因為…所以…小鳥誇紅領巾真好』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同桌間互相說一說。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文中是怎樣寫得呢?誰能讀一讀?
生:讀課文…(師指導朗讀)
師:請大家齊讀這一小節。
學生齊讀第三小節。
2、背誦第三小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聽,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趕快練習吧!看誰背得又快又好。
生:練習背課文…
師:誰願意試試?
生:背誦課文…
師:清晨,紅領巾早早來到樹林里,手捧鳥巢,肩扛木牌,給小鳥安家,宣傳「請愛護小鳥」。你知道紅領巾為什麼這樣做嗎?請再讀課文,和你的小夥伴交流討論一下,誰能說說?
生:交流討論…
師:課文中是怎樣說小鳥活潑可愛的?
生讀課文第一小節
師:小鳥是那麼可愛,告訴老師你們喜歡小鳥嗎?大家都喜歡它,那該怎樣讀出這種語氣呢?誰願意試試?
生讀課文,學生評議。
師:小鳥的樣子多可愛呀!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鬆得羽毛,你也用一會兒…一會兒…說一句話好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生:匯報。師板書:可愛的

集 體 備 案 流 程
教學過程 個性化設計
生:還因為機靈,紅領巾…師板書:機靈的。
師:課文中是如何說的?
生讀課文第二小節,師指導朗讀。師:誰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生:朗讀課文(師放配樂)。
背誦課文
師:讀得太好了,老師發現有的同學能背一句話,有的能背一小節,想不想把全篇都背下來?
學生練習背誦課文。指名背誦,齊背。
三、情感升華,拓展思維
師:文中的小鳥兒在紅領巾得關心、愛護下,快樂的生活在大森林,可是有一隻小鳥卻無家可歸了…播放媒體資源中林中小鳥視頻2師:看了這個短片,你有什麼感受,你想說點什麼嗎?
指名回答。
四、 總結
師:對呀!小鳥是人類的朋友,是樹木的醫生,森林的衛士,我們應該像課文中的紅領巾那樣愛護它、保護它,同時也要愛護其它小動物,愛護它們,就是愛護我們自己,讓我們和動物成為永遠的好朋友吧!
課後反思:

Ⅱ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技巧

閱讀
先將文章和問題快速瀏覽一遍,再度兩邊文章,找出中心思想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做題,做完以後在瀏覽一遍文章,看一遍問題和答案。就OK啦!不過速度一定 要快,不然可以把檢查放最後。!這個對於任何人都可以適用!

第一、巧用信息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如果是小說,則要主語其人物、情節等,如果是議論文,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第二、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里是能夠"摳"出答案的。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在閱讀中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少同學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較強,但遷移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對有關字、詞、句的語境義以及作用之類的題目感到為難。這里,提供十六字訣的解題方法供你參考。

1、字不離詞。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即字不離詞,這樣才能准確的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如:

道聽途說,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 指道理

2、詞不離句。在綜合閱讀題中,常常要求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這類要求有以下幾方面情況:

一詞多義。這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 驅使 ; 執策而臨之 ,策,馬鞭

在現代文中則多表現為語境義,這些,都應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斷它的意思,也就是詞不離句。如: 「見教」一詞的本意是客套話,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則表現為不同的意義。在《范進中舉》一文中,范進中舉前面對胡屠戶的「教導」,稱「岳父見教的是」。
至於某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更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而不能離開句子作單獨解釋。

3、句不離段。也就是說,對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離開具體的語段,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如果離開具體的語段,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許多句子只能狹隘的理解甚至於不知所雲。只有結合具體的語段和語言環境,才會知道這句話在全文中占著什麼樣的位置。

4、段不離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因此,對語段的閱讀理解不能離開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離文章的中心。否則,對語段內容或作用的理解就會發生偏差。

再簡而言之,做語文的閱讀題要看你與寫作者和出題者的想法是否具有共通性,在閱讀題目和文章的同時要學會多角度思考,以自己、出卷人、閱卷人進行換位思考。畢竟是應試教育的制度下,有時候還要學會答題規范,思路明確,字跡清晰,應該有相應的格式。平時在注意積累,多思多想,不要光看文章的情節,要關注文章的背景,經過一段時間後相信你會成功的!

新華書店有一本小學基礎復習,紅色的,裡面各項都有,你可以買了試試看!

Ⅲ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教育思想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贊賞鼓勵的魅力

濟寧市黃家街小學:范業軍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實施評價時,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強化閱讀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及時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在教學中逐步地實施師生之間互動評價,通過豐富的課堂閱讀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正確地關注自我,認識自我。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例: 我在上《生命 生命》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師:小朋友,現在請你們把第二段中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把快樂與大家分享,好嗎?

生 1 :我認為「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茁壯成長」這句話最令我感動!

師:為什麼呢?

生 1 :我從「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可以感受到香瓜子對生命的渴望和頑強拼搏,所以我很感動!

生 2 :你說得真好,我同意你的意見,香瓜子在艱苦的環境下不屈不撓、茁壯成長,的確令我們感動。

生 3 :你們都說得有理,但我要給你們補充一點, 「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這句話也將香瓜子對生命的渴望表現得淋漓盡致!

師:同學們,你們真聰明,能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到了生命的珍貴和香瓜子對生命的渴望。哪誰能用朗讀的形式來表現香瓜子對生命的渴望呢?(一學生朗讀)

生 1 :你讀得真不錯,我也想讀一讀。

師:你們倆讀得真好,讓老師感受到了香瓜子對生命的渴望!

生 2 :老師,他們讀得語氣很美,我彷彿看到了香瓜子在惡劣的環境下屈壯成長的畫面,我想和他們比一比。

生 3 :你的朗讀水平進步了許多,把句子中的幾個重點詞語讀出不同語氣了。

師:同學們不但讀得好,而且評得也很到位,你們都很了不起!還有沒有句子令你們感動呢?

生 4 :「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這句話也寫得好。

師:你的眼力不錯,我也認為這句話寫得好。可好在哪裡呢?

生 4 :我認為「即使」這詞用得好。

師:為什麼呀?說給大家聽聽。

生 1 :我說不清楚,可我就是覺得「即使」用得好。

師:說不清楚是正常的,你能覺察到「即使」用得好,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大家想一想,「即使」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詞?

生:即便、雖然、縱使、就算、哪怕 ``````

師:你們的小腦子好靈活呀,詞語那麼豐富!自己用心讀一讀,體會一下。你們還覺得寫得好的有哪些詞呢?

生:「僅僅」這個詞也用得好!(就這樣你來我往的,下課的鈴聲響了)

[ 分析與反思 ]

新課程強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更多的發展和表達的機會,教學要發揚民主,提倡「群言堂」,倡導多向信息交流。在《生命 生命》這一教學片段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分地展開了互動式的評價方法。教師給予學生鼓勵的眼神,富有激勵的話語,如「你讀得真棒、你評得很到位、你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你的腦子好靈活,詞語真豐富!」之類的話語,受到老師真誠的贊賞,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空間更加廣闊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隨之得以更加充分的發揮,學生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學習的主人。

贊賞是一種由衷的真情的表揚。面對學生的精彩回答,教師應給予出自內心的贊賞,這可能對學生是一次終身難忘的鼓勵。學生互評在這一片段中運用的非常頻繁,小學生喜歡模仿老師去評價別人,這種互評方式有利於學生互相學習優點,改正不足,也可以鍛煉自己的判斷是非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如在朗讀時,學生能對同伴的朗讀作一番點評:「你讀得真不錯,我也想讀一讀。你讀得語氣很美,我要和你比一比。你的朗讀水平進步了許多。」在評價中學生學會了朗讀,學會了競爭,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促進自己全面發展。

在整個教學片段中,我非常注重每個學生的感受,以激勵為主,敏銳地捕捉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同伴心誠意切、實事求是的評價,激勵學生積極思維,營造一種熱烈而又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引導到評價中去,調動所有的學生關注評價、參與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交流,在交流中學習,並且在評價中得到進步,共同提高,全面發展,從而使課堂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

濟寧市黃家街小學:王麗

[背景] 隨著語文新課程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新型理念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呈現。如「以讀為本」「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等等。並且這些方式也逐步被老師們在課堂上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毋庸質疑,新的教學方式的改變對閱讀教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有的老師在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時卻發生了偏差,對新課標中提出的朗讀教學的要求把握不到位。以至於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朗讀與理解感悟語言文字,體會內容和情感。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和唯技巧上。

案例:《可愛的草塘》

「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走進去就像置身於大海中一樣。」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讀這一句?

生:「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師:「讀得大不大,美不美?誰能讀得再大些?(學生再讀)

師:大了嗎?我們再大聲朗讀一遍。

反思與對策:學生將「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一句讀了數遍,但讓人感覺到學生的朗讀是被動膚淺,缺少情感的。難道僅僅聲音大就表現出草塘之大之美嗎?我認為在文中表現的應該是作者進入北大荒看見草塘後的驚喜和贊美之情。如果教師不能結合文本內容用恰當的語言鋪墊渲染,也不作必要的朗讀指導,只是非要學生讀出「大而美」的情感,這只能是牽強走形式的朗讀。因為美不是強加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應該讓學生自己體會、感悟。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時,比較注重引導學生從理解語言文字入手,通過自身語言、表情等方式的渲染,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與課文主人公親密接觸,身臨其境地感受字里行間蘊含的文本作者的情和意,達到與文中角色「同呼吸,共命運」的境界。請看下面這則案例。

後記:在整堂課上,我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用「心」來讀書。在課堂上通過自身的教學語言設置一定的情境,抓住學生對英子內心世界的體會,讓學生將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學會關愛有機地結合起來,因而朗讀的指導無須技巧性的語言點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情景式教學案例與分析

濟寧市黃家街小學:譚小芬

我們永遠在一起——《地震中的父與子》情景式教學案例與分析

在語文教學中,應多注重創設一種恰當的情景,通過對情境的體驗,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深度。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生動的故事,其中蘊涵著豐厚的人文資源。語文教學的任務顯然不僅僅在於單純地教會學生識字,認詞,讀文,分段或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應該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故事背後所傳承的人文精神。然而,由於小學生還缺乏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中若僅僅是通過課文分析或是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式來將課本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告訴給學生的話, 學生得到的只是空洞的說教, 蒼白無力, 即使在思想上能接受, 在行動中也是無所適從的。因此, 為了真正讓語文教學傳承人文之道, 針對小學生善於形象思維的認知特點, 結合現實,開展情景式教學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情境式教學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多環節、多手段來創設一種情境交融的氛圍, 一種有形與無形組成的" 教學情意場" , 使學生" 觸景生情" , 領會文章所表達的人文精神, 認同文章所傳遞的思想感情, 從而自然而然、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以下就以這次5·12大地震中的許多鮮活的實例來講述《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 闡釋情景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教材梗概:

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 30多萬人在不到幾分鍾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在混亂中, 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便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漂亮的三層教學樓, 已經變成一片廢墟。但是萬分悲痛的他想到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 不論發生什麼, 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正是憑借這一堅定信念, 這位父親孤身一人, 不顧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 經過38個小時的挖掘, 終於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14位同學。

情景教學案例:

片段一 結合實際, 營造情景氣氛

(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 教師首先展示這次5·12汶川大地震的相關視頻圖片並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用3一4分鍾時間再次熟悉文本, 理清思路。然後進入教學主要環節之一,結合實際, 營造情景氣氛。)

師:同學們, 大家都知道,在5月12 號我們祖國的四川發生了8.0級的強烈大地震,在這次地震中有許多的人不幸遇難,其中也有許多向我們這樣正在教室上課的孩子,在上課之前,我們首先向他們表示我們的哀悼!(班長:起立!全班默哀一分鍾)以前我們上語文課, 老師都要提一些問題幫助你們學習, 今天, 我也要提問題, 但不多,就一個, 想知道這是個什麼問題嗎?老師暫時不告訴你們, 讓你們來猜一猜。當然, 猜不是亂猜, 要有根據, 要有所准備, 怎麼准備呢請聽清楚第一, 認真讀課文, 邊讀邊想, 老師會抓住哪些詞句來提問,會在哪裡提問, 如果在這里提問, 我該怎麼回答。第二, 根據自己習慣的方式, 讀課文。你可以放聲朗讀, 你可以默讀, 你也可以邊劃邊讀。第三, 讀完後你還可以跟同桌互相交流, 聽明白了就開始吧! (學生快速地讀課文並在小組中進行討論, 教師巡迴指導。)

師:現在老師想聽聽你們的猜測, 誰先來?(請4一5位學生交流他們所猜出的問題, 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猜測, 教師予以鼓勵。)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義的問題,說明大家剛才對文章的閱讀很細致、很認真, 而且還很善於思考。老師也提出一個自認為價值較大的問題, 我是根據課文的最後一個小節提出的。

師生齊讀:"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師:大家認為這位父親了不起嗎?(板書:了不起)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位父親。大家都覺得這位父親了不起, 那些周圍的人們, 那個孩子的父親就更加覺得這位父親了不起了。我們相信他們之間一定會談論些什麼或者對這位父親說些什麼, 下面就請你們續寫這篇課文。假如你是其他那14個孩子的家長中的一員, 此時你會對這位父親說些什麼呢?把你們對這位父親的敬佩之情融人在文字中。 (學生快速地寫著自己的感受, 教師巡迴指導。)

師:請已經寫完的同學來給大家讀一讀你寫的感言, 好嗎?還沒寫完的同學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來交流你所設想的感言。 (請2-3位學生交流自己所寫的感言, 然後讓他們找出自己用來表達對這位父親敬佩之情的詞語, 並板書。學生會使用" 堅持不懈" 堅強" 、" 堅守承諾" 、" 永不放棄" 等詞語。

【分析】教學一開始, 以剛剛發生的5·12大地震導入,結合視頻、圖片,創設情境,將學生的思緒拉向了地震的慘烈現場。又在此情景下提出問題, 表面上看是讓學生來猜測老師將會提出什麼問題, 實質上是教師通過學生的猜測結果來更好地把握學情, 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把握程度, 以便於後續的教學環節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學中, 布置學生寫感言, 而且是要求以其他14位學生家長的" 身份" 來寫, 這種" 角色替代" 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很快進人事件情景中去, 感悟情景中人物的真實感受, 並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僅如此, 通過課堂交流學生所寫的結局, 使這些發自內心的情景感受進一步在課堂上擴散, 直至形成彌漫於整個課堂的情景氣氛。大家都沉浸孩子被救的喜悅中, 沉浸在對這位父親的無限崇敬和無盡感激之中。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師生共同參與課程資源整合和利用

濟寧市黃家街小學:閆軍華

《賣火柴的小女孩》案例片斷:

師: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第二段描寫幻景的語句,體會一下,這些幻景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學生自讀課文、體會。然後集體交流。

生1:我感受到這些幻景給人以美好的感覺,讓人覺得好幸福。

生2:我感受到幻景很溫馨,像夢境一樣。

師:是呀,多美的幻景啊!我看到許多同學讀後都幸福地笑了。在這些幻景中,你對哪次幻景最感興趣?請選擇其中感興趣的一次說一說。

學生自由找夥伴交流。然後大班交流。

生1:我最感興趣的是描寫烤鵝的幻景。因為烤鵝正冒著熱氣,真讓人垂涎三尺。而且它還可填飽小女孩的肚子。

生2:我喜歡出現火爐的幻景,因為這是大年夜,小女孩想到了聖誕樹,聖誕樹是那麼美麗。

生3:我最感興趣的是奶奶出現的這段幻景,因為奶奶是那麼慈愛,她可是唯一疼愛小女孩的人啊。

師:你們說得真好,老師已被深深感動了。那麼課文又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呢?請大家再讀有關的語句。讀出「美好」的感受,你感興趣的幻景部分可以多讀幾遍。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五次幻景,師個別點撥。

師:好,誰願意先將你最感興趣的那次幻景讀給大家聽聽。

生:我讀烤鵝這次幻景……

師:應該說你讀得不錯,如果幾個關鍵詞能再強調些的話,就更好了。比如「更奇妙的是」,應突出怎樣的語氣?

生:奇妙的、美好的、有趣的。

師:對呀,誰再來讀?

生:(讀)

師:好極了,你看多麼誘人呀!有感情朗讀就應該抓關鍵詞在語氣上加以處理。

生:(按照老師的提示分別讀其他幾次幻景,讀中師生共同評議)。

生:(五次幻景讀完後,一生提問):老師,我想提個問題,小女孩的眼前怎麼會出現「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這些幻景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透過幻景思考產生的原因,同學們,這就是鑽研,很多時候我們就應該多想想「為什麼」。這位同學,你真行,對他這個問題,大家能回答嗎?讀後想一想。

生1: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小女孩是寒冷、飢餓、痛苦的,她想得到溫暖和幸福,所以她會想到火爐、烤鵝、聖誕樹和奶奶。

生2:因為小女孩渴望得到溫暖、幸福,還有快樂,而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能給她溫暖、幸福、歡樂,所以她會產生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這些幻景。

師:講得多好。是啊,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只有寒冷、飢餓,還有孤獨,她渴望得到溫暖、食物、歡樂、幸福,然而,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沒有?結果怎樣?作者又是怎樣寫的?讀讀描寫小女孩的現實部分,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略)

生:(讀小女孩現實部分,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案例反思:

新課程強調: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但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如果僅僅靠教師從課外書中來攝取,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陷入另一個誤區。學生仍舊是被動接受的容器,學習能力得不到發展。而加強學生參與教材篇內的整合與開發,不失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自求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

上述案例中,教者引導學生參與教材篇內的整合與開發,做到了到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此及彼,由果及因。文中描寫小女孩的五次幻景,教者並沒有平均使用氣力,而是以其中的一兩次幻景作為教學點,重點引導學生去朗讀、感悟小女孩幻景的美好,並由此伸展開去,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學習其它幾次的幻景描寫。學生在感受「幻景」美好的同時,產生了探究的慾望,急於弄清小女孩產生幻景的原因,從而轉入了對小女孩現實部分的閱讀。通過「幻景與現實」這兩部分內容的整合開發,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刻的感悟。最後學生由小女孩的命運想到了已學教材中的小人物的命運,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活躍。這樣的教學顯得立體、豐滿。

Ⅳ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讀懂「書」
胡林中心小學 於克興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有人說過:「沒有書籍的滋潤,人的精神世界就會枯萎,人的生活色彩就會黯淡。」顯見書的重要作用。生活中,人們常常讀自己喜歡的書,可以由選擇地讀,然而你可曾想過,教師所教的每個學生都是一本書,他們是小說、詩歌、散文、雜文……無論你喜不喜歡,都得讀,你沒有選擇的機會,只有認真去讀,才能讀熟,只有用心去讀,才能讀懂,只有用愛去讀,才能讀透,也才有收獲。
我每天都有45本書來讀,每一本書都是不同的世界,我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的名字叫錢多。他不如劉嘉欣鬧,不如吳佳多嘴,沒有王仁傑有知名度,他是我班最不起眼的一個學生,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課堂上他從不舉手,語文差,數學更差,剛來的時候,趙靜知道,20以內的加、減法都不能快速的進行計算,我讓孩子們寫詩歌,他哭了一節課,據原來學校的老師說,他就二三十分水平。就是這樣一個學生,說話可有勁了,他爸爸嫌他不爭氣,當他面再要一個孩子,結果他說:「那要還和一樣,你咋辦?」
我想:五個手指不一樣長,孩子不能個個都聰明,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他是班裡的後進生,他很需要關愛,需要幫助,如果從現在開始拉他一把,耐心地幫助他,這個孩子在以後學習中才會有一個好的基礎。
為了讓這本書也精彩,我這樣做的:
一、用一顆平等的心看待他
我時常走到他身邊拍拍他肩膀,和我找話題聊天,剛開始你說10句,他也不會說一句,但真是急的夠嗆,但我知道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發動班裡的同學和他談話,漸漸的他話也多了。有一次我問他:「你喜不喜歡語文?」他說:「我喜歡,就是記不住。」我聽了他的回答,很高興:「沒有關系,老師和同學都會幫助你,你就把不懂得,不會的,拿來問老師和同學好嗎?」他聽了後心裡也很高興,在以後的學習中每次作業都要問同桌同學或老師。
二、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他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們要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可能後進生難以得到表揚,會產生一種厭學的心理,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換取孩子的信任。對於他能在作業過程中主動找同學、找老師幫忙的行為,我就立刻在班上大大的表揚他,鼓勵他,還和他家長多次聯系,輔導他。
三、用一顆忍耐的心等待他
後進生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他做題很慢,且錯誤多,錯得不可思議。這學期復習時,看拼音寫詞語,連劉加新都寫會了,他卻不行,我每天都要給他補拼音,每次他都最後一個離開教室,這次考試在大家的努力下,也合格了。
四、用一顆持之以恆的心期待他
後進生的表現過程是有反復的,有時會回到原始狀態,所以轉化工作並非一蹴而就,每一次做課堂作業我總要把他叫到講台前來,一步一個腳印地教他學好語文,並且我將持之以恆。
五、用一顆循循誘導的心善待他
後進生並非所有的都後進,比如,錢多因為是留過級的,年齡比別人大,心思也大了,有一天,一個女生的家長找我,說:「您們班錢多說喜歡我女兒。」 我真的很生氣,你說他怎麼還有時間玩這深沉,這心眼子全用這個上了。但是作為老師,也不能這樣說呀。於是,我找到他,委婉地說:「咱班選爭戴綠色微笑圈的人,要是你,你選誰?」沒有想到,他大大方方地說:「選孫夷。」「為什麼?」他居然說出了孫夷許多好的地方,看來他觀察的還挺仔細,我表揚他:「你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都有了進步,你幫我看看其他女生都有什麼優點,然後告訴我。」他的注意力轉移了,一段時間過後,這件事情就在萌芽狀態中消滅了。這本書讓我更加懂得:這時期幫助孩子認識了解異性生理與心理特點,減少神秘感,教孩子如何與異性交往,順其自然,潤物細無聲,幫助孩子安全度過性心理困惑期。
六一班這樣的書不說大家也知道有很多本,錢多隻是其一,而且有難度的書也不只這一本,讀懂他和他們真的很不容易。這其間的勞累,你們也一定能想到。大家是否為我讀懂這本書而自豪?給點掌聲。
我想說:「無論你在工作中,讀的是怎樣的書,無論是小說,詩歌,散文,還是雜文,也無論你喜不喜歡,你沒有選擇的機會,你就得去讀,而且要敢讀,負責任地讀,認真地讀,用心地讀,用愛去讀,才能讀熟,才能讀懂,才能讀透,也才有教育教學絢麗的花朵。」

Ⅳ 課堂教學案例怎麼寫(小學語文),請給個範文或格式,謝謝~

案例名稱: 《《直線、線段和射線的認識》案例》 學年:2008
教學片段:

(一) 教學線段:

1、過渡語:老師手中的毛線真頑皮,瞧,它們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師出示課件1,顯示一條線段)請仔細觀察,有什麼發現?(線段,直的,有兩個端點。)

2、如果給你一把尺子,能量出這段線的長度嗎?

3、說一說你是怎樣量的?生說後,他要求同學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並讓同桌互相檢查是否正確。

4、誰能完整地說一說線段具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

(二)教學直線

……

(三)教學射線

1、請大家再發揮想像,如果把一條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什麼樣的線?(射線,直的、有一個端點、不可以度量長度。)

2、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射線?(課件出示手電筒和太陽的光線,)

學生聯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線可真不少,我發現這些射線大多都是光線,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五彩繽紛。下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過一點畫射線,邊畫邊想,能畫多少條?(出示課件)

(學生匯報總結: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4、出示一組練習

5、請大家以組為單位,比較線段、直線和射線的異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出示課件)

(1)自己獨立完成

(2)小組討論

(3)學生匯報結果。

……

反思:關於獲取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經典的論述: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本節教學注重「以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沿著學生的學習思路與需要去實施教學,促使學生主動的觀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與交流,促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時教師關注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具體表現為:

1、充分運用直觀的教具進行展示和演示,動手操作感知,以幫助學生建立表象、發展空間觀念。用電腦演示將線段兩端無限延長變成直線,一端延長變成射線。這樣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條線之間的關系,形象生動。比教師空洞,抽象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2、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自主探究、感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如: 在辨析直線、線段、射線三條線之間的關系時,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

3、 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過一點畫直線,過兩點畫直線和過一點畫射線能畫多少條?的操作題。使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構建的概念。

總之,這節課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提供了適合學生構建知識的學習背景,採取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發展的過程,發展了空間觀念,獲得了深刻的:「做數學」的體驗。

Ⅵ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經典案例的內容簡介

《做創造的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經典案例》希望能針對現狀,消除教師的尷尬,解決教師課堂教學操作中的實際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活動是由一個一個的細節構成的。細節雖小,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對細節的研究與雕琢。喚起教師對教學細節的關注、對教師智慧的關注、對教學實效的關注、對自身發展的關注、對教學創新的關注,搭建一個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學細節、教育智慧、教學實效、自學發展、教學創新的理論詮釋與實踐案例,這是我們編寫《做創造的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經典案例》的真實意圖。

Ⅶ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揚生活之風帆 創課堂之精彩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的課堂也漸漸地發生著變化。作為一線的老師,在教學中應挖掘和利用學生的創新思維,巧妙地將課堂教學引向生活,注重課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冊《坐井觀天》的教學中,我以文本教材為載體,讓課堂教學貼近於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賦予課堂以生命和活力,讓語文課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對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說,學寓言應該讓課堂充滿童趣,還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讓唯一,標準的寓意來框定學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對教學的處理體現了我對童心的珍愛,童趣的珍視。
師:同學們,小青蛙聽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說得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說說青蛙跳出井口後,將會怎麼樣呢?
(生思維活躍,爭相發言)
生:它看到綠綠的小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兒。
生:它看到校園里開滿了桂花,聞到了陣陣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園里掛滿了黃澄澄的梨子,紅彤彤的蘋果,一派豐收的景象!
生:它會到處逛逛,看看美麗的風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正當我傾聽於學生對生活的贊美之言時,一位學生忍不住叫著他也想說說)
生:老師,我覺得青蛙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
師:(師一愣,然後充滿好奇疑惑)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生:它看到路邊垃圾成堆,蠅蚊成群,聞到一陣陣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眾說紛紜)
生:它看到人們往小河裡倒垃圾,河面上還漂浮著魚的屍體,心裡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樹木,鳥兒沒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殘忍將它的同胞賣給酒店酒樓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車在路上瘋狂地飛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車排出的污氣讓它窒息。
生:它感覺外面的世界並不像我們說得那麼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師靈機一動)
師: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什麼好辦法來挽留小青蛙呢?讓它安心快樂地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學生思考片刻,躍躍欲試,興趣盎然)
生:我們做個廣告牌,上面寫上「保護動物,人人有責」來告訴人們應該與動物成為好朋友。
生:發現那些亂砍樹,捕殺動物的人要報警,讓警察來抓這些壞人。
生:我們要保護好環境,不能把動物的家弄臟。
生:我們不僅自己要知道環保知識,還要向同學、家人、朋友宣傳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知識。
……
師:同學們說得棒極了!只要大家共同來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小青蛙就會被我們挽留下來,動物們才會快快樂樂地生活在我們身邊!
三、案例反思
我真為學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奮!也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道美麗的風景線。我沒有按照我們「想當然」的觀點去框定學生的思維,而是給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想像的餘地。我肯定了學生的見解,珍視學生的發現,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中受到鼓舞,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創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力的涌動,使我們感到語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語文而燦爛。
(一)尊重生活,關注動態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論啟示我們:一個自呱呱墜地而長大有為,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其思維、認知、情感、語言、詞彙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對語言的感受、認知、學習、發展,是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最具有魅力與滲透力的,課堂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就會學得活潑生動。
本案例中,我本想讓學生說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讓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麼豐富多彩,進行思維的拓展。但一位學生卻說青蛙可能看不到這樣美麗的景色。我讓他說出了原因——環境被污染。這位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就來源於他的生活體驗,對生活的關注。而這一石卻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舉手,說出了現在環境受到了破壞的種種情況。這便是生活給予學生的。有人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途徑,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過程。案例中,我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個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將生成與預設融合起來,現場捕捉,智慧啟迪,學生在與教師、文本的思維碰撞中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創造性的見解,學生彼此之間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啟發。《新課標》告訴我們:「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批評,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的結構,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
(二)感悟生活,激發創新思維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就孕育著靈感和熱望。語文源於生活,讓學生從語文中去尋找生活、感悟生活、創造生活,這是實施語文教學的一個出發點。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點燃靈感的火花,感悟生活,從生活之水中激起靈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積累,就有靈感的迸發。
案例中正是學生有了對生活的感悟,才會有了「我覺得青蛙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的靈感。而這就需要在老師不斷地幫助下,睜開眼睛凝視萬物,豎起傾聽萬籟,敞開心靈關懷、感悟生活,激發興趣,陶冶熱愛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學生在說話的過程中也迸發出了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湧出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和新答案,始終使課堂充滿著疑點,閃爍出亮點,呈現出課堂精彩。
(三)回歸生活,演繹精彩課堂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確,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語文;生活中處處洋溢著語文氣息,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機,提出「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什麼好辦法來挽留小青蛙呢?讓它安心快樂地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由此展開了一番激烈的討論。從而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重視社會實踐活動,關愛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協調生存,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人類正是自然界的精靈,人類如果不能與自然界協調發展,人類就會遭到自然界無情的報復而最終毀滅了自己。老師讓學生在一個廣闊的天地中,積極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見,讓課堂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教師和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平等地對話能調動學生結合生活來學習語文,切切實實地體現了全員參與、有效參與,也真正體現了課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顯了生活是課堂之源!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片段教學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