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
一. 教學目標設計
認知目標:了解長城的悠久歷史;了解長城的構造;了解長城的軍事價值;了解有關長城的文學作品;了解長城的現狀;關心長城的未來。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情感目標:初步了解「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探究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2.歌曲欣賞,激發情感。
3.對比閱讀,引起思辨。
4、重讀《國歌》,升華情感。
三.課時安排:(共5課時)
1、閱讀「文章選讀」,討論文後的「討論•研究」題。(1課時)
2、6—8人組成學習小組,選擇感興趣的角度,確定學習主題,制定學習計劃;按學習計劃,分工、合作、探究學習,搜集有用的資料;分析資料,提取信息,推薦發言人。(1課時、課後)
3、小組總結,話說長城;對比閱讀,引起思辨,初步探究長城精神。(1課時、課後)
4、探究長城的現代價值,培養憂患意識,升華愛國情感。(1課時)
5、以「長城」為話題,課堂作文。(1課時)
第三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一個不了解自己民族歷史文化的人是可恥的!
一個不懂得反思自己民族歷史的民族是可悲的!
二、主問題:
1、話說長城
(1) 歷史組:建造萬里長城的功績究竟歸誰?
資料卡片:
長城的修建綿延持續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人們提到萬里長城的時候,往往會把它同秦始皇聯系起來。秦始皇修萬里長城,已成了人所熟知的事,但是遠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長城就早已開始修築了。根據歷史記載,有二十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其中泰、漢、明三個朝代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一萬里。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的長度加起來,大約有十萬里以上。
(2) 建築組:長城由哪幾大部分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麼?結合資料,發揮想像,簡述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建造長城的。
資料卡片:
城牆——城牆是長城的主要建築工程,它翻山越嶺,穿沙漠、過草原、經絕壁,宛如一條巨龍,飛騰在我國遼闊的大地上。
牆台、敵台——在長城城牆上,隔不多遠有一個突出牆外的檯子,叫做牆台和敵台。有了突出的牆台若遇故人登城就可從側面射擊,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兩方的射擊。
烽火台——也稱作烽燧、烽堠、烽台、煙墩、墩台、狼煙台、亭、燧等等。是利用烽火、煙氣以傳送軍情的建築。如遇有敵情,白天燃煙,夜間放火。
城、堡、堠——這里所說的城,是指與長城關聯的防禦性城,非為州、郡、縣城。在河北省圍場縣境內秦漢長城遺址旁邊,發現了與長城緊密相聯的小城,城的面積不大,城與城之間相距數十里不等。城內有官兵駐守,有的也有居民。 「堠」也即是候,又稱作「斥候」, 是一種用來守望的建築。 堡,往往有城牆圍繞,也稱作城堡。堡也有住居民的。有些堡內也有烽火台,把駐防與通訊結合起來。
關、塞、隘、口——長城的關、塞、隘、口非常之多,是長城防守的重點,也是平時出入長城的要道。
(3) 軍事組:在戰爭中長城能發揮什麼作用呢?在現代社會,長城還有軍事價值嗎?結合時代特徵進行分析。
資料卡片:
一、防禦擾掠,保護國家安全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安定。
這是長城的主要任務。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長城,主要是諸侯國家的互相防禦。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主要的是防禦匈奴奴隸主的擾掠。以後的許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區的統治者為防禦游牧民族統治者的擾掠而修築的。在這一功能上,長城確是起過不小的作用。許多王朝的前一階段,政權得以鞏固,生產得以發展,與長城的保衛作用是分不開的。
二、開發屯田、保護屯天和保護邊遠地區生產的發展。
秦始皇時期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在長城沿線設十二郡,並且移民前往開發,進行農牧業生產。郡治所轄范圍,不僅在長城內而且也有遠出長城以外的地區。這種屯田和移民開發荒辟通遠地區的措施,以後一直延續了下來。屯田和發展生產,都需要比較安定的生活。長城、烽燧便是保護屯田和開發這些地區最好的屏障,使飄忽無定的匈奴等游騎不得進行擾掠。
三、保護通訊和商旅往還。
秦始皇時在北部地區都有寬大的直道和馳道,與首都咸陽相聯系,沿著長城十二郡也有大道相同,傳遞文書,商旅往還絡繹不絕。長城和烽燧正是保證這些交通大道通暢的重要條件。在漢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使節來往,商旅往還都是走這條大道。長城烽燧正沿著這條大道修築,用以保護被稱作「絲綢之路」的中西交通大道。
(4) 文學組:孟姜女哭長城哭訴的究竟是什麼?從眾多長城詩詞中摘錄幾句你認為精彩的,然後把它背下來。
資料卡片:
提到秦始皇築萬里長城,往往聯繫到孟姜女的故事。多少年來,人們總是借孟姜女的故事來斥責秦始皇對勞動人民強暴奴役,同時也以此抒發對一切殘暴統治者的不滿。其實孟姜女故事的原始依據與秦始皇沒有關系。
慟哭六軍皆縞素
沖冠一怒為紅顏
吳梅村《圓圓曲》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5) 導游組:假如你是長城的導游,請你對遊客做一個簡要而又精彩的介紹。
(6) 保護組:從自然力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簡述長城的破壞情況,提出幾點可行的保護措施。
資料卡片:
1、對於保存相對完好的長城牆體與附屬建築進行重點保護。
2、對於長城遺址進行全面保護。
3、對於長城遺址進行適當還原。
4、阻止一切對長城的人為破壞。
5、防止部分具有毀滅性的自然現象對長城造成的破壞。
6、提高公眾對長城的保護意識。
2、辯論:你贊成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這個說法嗎?為什麼?
正面的聲音: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最偉大的工程。」
「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長城的歷史便是中國北方的發展史和民族交往史;長城表現了人類的創造力和建設力,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人類文明遺產。」
「萬里長城舉世聞名,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堅強毅力的象徵,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歷史財富。」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萬里長城、絲綢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書,我一輩子都學不完、用不盡」
「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教堂等一起被譽為世界的奇跡。」
另一種聲音:
資料卡片一:「有人認為,花費這么長的時間、耗費這么多人力物力造長城,只是為了防禦來犯之敵,求得平安,是不值得的。從保衛疆土、保護人民的安全來看,更應該多造進攻性武器。比如利用好火葯等。」
資料卡片二:秦始皇一方面派三十萬大軍修長城,防禦北方匈奴的侵犯;另一方面卻「焚書坑儒」、橫征暴斂,實施酷刑,最後到秦二世就亡國了。從戰國時的秦國、趙國、燕國開始到明朝末年修築的長城,歷來就是中原農耕民族對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手段。且不說長城沿線埋下了多少屍骨,耗費了多少財產,就是以軍事上的作用而言,長城又何嘗達到了中原統治者當初的目的呢?實際上一旦中原王朝失去軍事實力,長城就形同虛設。秦始皇死後匈奴就越過長城佔了河套地區,明朝末年清兵出入長城如入無人之境,真正沿著長城作武力對峙的例子並不多見。
資料卡片三:
長城固然多少遏制了北方游牧民族對南方的入侵和破壞,但同時也限制了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農牧業的界線。所以歷史上修築長城次數最多、工程量最大、質量最高的明朝,正是對西北和北方最保守、最無作為的王朝。隨著長城的最終完成,明朝的勢力再也沒有越出嘉峪關一步。相反,能夠把農業和牧業民族同時 統一起來的政權就不需要、也絕不會修築長城。到了清朝,長城內外歸於一統,殘留的長城開始還作為地區間的關卡,以後就被完全廢棄了。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
秦朝人、漢朝人、明朝人的愛國主義自然只能以長城為界,因為長城外面就不是全心全意的國了,而是另一個政權或民族的疆域了。但唐朝人、清朝人的愛國主義就絕不會受到長城的限制,因為長城外邊同樣是他們的國。到了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在長城內外的各族人民早已融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豈能再用歷史上部分中原王朝狹隘的民族立場來認識長城?豈能用它來象徵中華民族?
資料卡片四:
長城
(作者:鮑昌)
因為深秋的季節已至,下山的時候已晚,我看見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紅。在獵獵西風撲刺下,磚縫間的野草開始黃枯,基石下的酸棗變了顏色。這時,聽不見秋蟲之低吟,卻在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黃雲間的歸鴻。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嗎?那是飛向蘇武牧羊的北海嗎?在佇立的凝思中,我想像那飛鴻乃是悠悠歲月的見證。曾幾何,黑雲掩沒了月色,雨雪紛紛地襲來,胡馬長嘶,(上咸下角)篥(音bili,漢代從西域傳入的一種管樂器):漢代從西域傳入的一種管樂器。)哀鳴,狼煙在山頭升起,矢刃在石間摧折;當將軍戰死、燕姬自刎、旌旗橫倒、死屍相撐,戰場上的一切聲音沉寂之後,只有紅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誰家的「春閨夢里人」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卷凄婉的歷史,長城!
於是,在人們的一種執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來。那是自我保護、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牆高六七米,牆厚四五米,隨山就坡,險峻萬狀,自渤海之濱, 絕荒漠,蜿蜒竟達六千七百公里。戌樓高聳,斥堠(註:斥堠(hou):瞭望敵情的土堡)連綿。你用一座座雄關,卡住咽喉古道,構成北門鎖鑰。這使得互市的商旅,為之蹙眉;卻又使歷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們自以為統治下的「中央之國」固若金湯,無求於人,萬壽無疆。
所以我說,你又是民族封閉的象徵,長城!
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現:邊牆不再是屏障,它變得可笑,彷彿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長城!
正因為如此吧,現在你敞開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來了四面八方的億萬遊人。他們之中有總統,有商人,有教師,有學生,有開心的演員與體育明星。照相機咔嚓咔嚓響著,但響聲又被嘩嘩地笑聲淹沒。我不知道他們各自的目的,但是他們來了,來了。他們的來,使你顯得十分開放,而又充滿自信。我看到一位風姿瀟灑的外賓,踏上烽火台的頂端,向什麼人頻頻飛吻,接著高舉雙臂,做成一V字,彷彿向著美好的未來,發出爽朗的笑聲。
哦,長城!我不知你對此作何感想。你那雖然古老但仍堅固的軀體,願意接待異域殊方的雜色人流嗎?你能承受住歷史的再沖盪和新世紀的胎動嗎?
你不語,群山不語,晴潔氣爽的長天也不語。
但人們告訴我:外層空間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跡,就是你呵,長城!
三、課後思考:
警鍾長鳴,看完長城抗戰、南京大屠殺及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資料圖片,你有何感想?
四、結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巍巍的萬里長城,保護了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用鮮血維護了祖國的安定,也維護了長城的尊嚴。落後就要挨打,長城抗戰的悲壯畫面猶歷歷在目。今天,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同學們,你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萬里長城永不到!讓我們以長城為榮,也以長城為鑒,要有憂患意識,眾志成城,自強不息,為使我們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㈡ 八九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都有哪些
狼牙山五壯士、艱苦的歲月、賣火柴的小姑娘、珊迪、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白求恩大夫、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
㈢ 八十年代人教版小學第五冊語文課本的第一課的內容
走錯地方了吧
謝謝
㈣ 80年代小學課本
我的課本放老家了,也不知道還在不在
㈤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八冊古詩內容
惠崇春江抄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襲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還需要詞嗎?有一首。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㈥ 8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265233/ 8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可以看下~
㈦ 誰還記得八十年代小學語文教科書上的經典課文
我給你一些關於王二小的資料吧: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後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編輯本段]《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詞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敵人向一條山溝掃盪,
山溝里掩護著後方機關,
掩護著幾千老鄉。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
敵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
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乓乒乓響起了槍炮,
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
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我們那十三歲的王二小,
英勇的犧牲在山間。
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
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
他的臉上含著微笑,
他的血染紅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
它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傳揚,
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
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後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㈧ 求80年代九年義務教育的小學語文課本1至6冊
怎麼還會有這書呢。往出版社幾封信,這里沒法弄。
㈨ 8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全內容在哪裡下載呀 謝謝
也許在雅虎、中文國際里有
㈩ 小學語文第八冊課文
什麼叫「12」生啊
麻煩你說清楚點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