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英語文化意識目標

小學英語文化意識目標

發布時間:2021-02-15 22:23:43

A.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中文化意識怎麼寫

和舍中學李小紅外語作為一門語言,它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介值觀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於培養世界意識。《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胡文仲教授曾說過,語言和文化有密切關系,學習外語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的過程,也是接觸和認識另一種文化的過程。英語教學一定要貫穿文化教學,我們要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英語人才,就需要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教學和文化理解教學,文化知識教學幫助學生掌握目的語文化知識,而文化教學既幫助學生理解目的語文化知識又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同區域,不同民族,所處時代的發展是不同的,這就構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所以,我們英語教師要根據所教的內容,認真備好課,挖掘內在的文化因素,因勢利導,努力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英語人才,為此我嘗試做好以下幾方面: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內涵,通過日常教學活動滲透跨文化意識。英語教材選材廣泛,內容豐富,不少課文涉及英語國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識。因此,我們結合課文,介紹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飲食習慣等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全面認識、了解英美國家。我們的學生即將面向世界,與各國人民交往,必須了解西方文化中重大的節日聖誕節,復活節和感恩節等等。我們的教材里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我們將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製作了有關課件。其提供了聖誕節的歷史,有關聖誕的英語故事、歌曲,整體內容豐富有趣,學生通過感官與心靈接觸英語國家的文化信息,以輕松愉悅的心情體驗外國文化並感悟其文化內涵。在課堂活動中,學生可以和可愛的聖誕老人現場互動並且進行對話;學生可以通過閱讀ChristmasEve等英語故事,可以欣賞Silentnight等優美的歌曲來感受聖誕的氣氛。課後,讓學生製作一張ChristmasCard並送給自己的好朋友。濃郁的外國節日文化氣息,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英語學習的興趣。談及贈送禮物時,就將接受禮物的方式提供給學生,西方人性情外露,表達感情直接,不當面拆封欣賞禮物是非常不禮貌的。而中國人則恰恰相反,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是一脈相承的。我們在呈現聖誕文化同時,還讓學生與中國的傳統節日進行比較,使學生感受節日的氣氛,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場所,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應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在初中起始階段的教學中,我們嚴按照《新課標》二級要求,讓學生知道英語中最簡單的稱謂語、問候語和告別語;對一般的贊揚、請求等做出適當的反應;知道國際上最重要的文娛和體育活動;知道英語國家中最常見的飲料和食品的名稱;知道主要英語國家的首都和國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國家的重要標志物,如:英國的大本鍾等。通常第一堂英語課會進行介紹與問候,由於中外兩種文化對禮貌稱呼的習慣存在著差異,我們向學生進行簡單的闡述。中國人見面對年齡、婚姻、收入等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的人卻對此比較反感,因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有鑒於此,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我們適時向學生傳授英美人談話的禁忌。生活在兩種不同環境里的人,所持有的人生觀、介值觀、社會行為和道德規范都不一樣。不熟悉這些文化介值觀的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很容易出現語用失誤。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於社交。反之,在英語國家對年長者直呼其名並非冒犯,而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在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恐怕就會有不尊老之嫌。按英語習慣,親屬之間是直接用名字相稱的。而講英語的人這類稱呼則比較簡單:一般在姓氏之前加Mr.,Mrs.,Miss即可。中國人之間彼此較為熟悉的人見面問候時,一般採用下列用語:上哪去?、吃過了嗎?而英美人的問候一般用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doyoudo?Nicetomeetyou.Howareyoudoing?在關系親密者之間可用Hello或。這種寒暄在在我們上海已漸成習慣,原因之一是受到外域文化影響之故。我們中國和英語國家的人民都十分講禮貌,當別人問是否要吃點或喝點什麼時(?),我們通常習慣於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或者別麻煩了等。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含蓄和英語國家人坦盪直率的不同風。由於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所以在交際過程中就常常出現一些失誤,影響交際效果。如中國人聽到別人贊揚時,往往用否定口氣回答,而英美人士卻樂於接受。對別人的贊美,中國人習慣說最普通的回答是:哪裡,哪裡而在英語國家卻應該說Thankyou.如,B:Yoursrtlooksnice.A:Thankyou.英美人士的思維就與我們不一樣。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認識並接受外國人的這種思維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対了 目前我在學的ABC天歐美口語的助敎和我提到 就是要學好英語應該是不費力地。堅持有個符合的研習空間跟熟練口語対象 這取決於外敎資質 標准口音(建儀找歐美外敎)才行,堅決逐日練習口語,1on1家敎式敎學才能夠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完成捰堂後需要重復復習彔音文檔,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如果真的沒人幫忙的狀況下 希望能到旺旺或大耳朵得到捰外敎材練習 多問多聽一下子口語能力會進步許多,學習效果肯定會達成目標的 語言學家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內創造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設置不同的語境,靈活選用適當的訓練方法,引導學生將文化因素放到有意義的交際場合中使用,鼓勵學生進行各種聽說訓練,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我們通常通過角色表演(roleplay)和快速應答(suickresponses)設置文化語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初次見面的外國遊客和中國導游,進行情景對話。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進行跨文化交流,引導學生遵循英語交際的基本禮儀,要求學生在聽說過程中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和避免談話禁忌,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到不同的交際氛圍和文化氛圍。在教學中,我們注意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其自覺又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除了向學生介紹各國的特色菜外,還給他們介紹不同國家的一些飲食習慣,比如美國人喜歡在飯後吃點甜點,在美國等西方的餐館里,點菜的順序一般是這樣的:飲料(drinks),湯(soup),色拉(salad),主菜(maindish;maincourse;enter),甜點(dessert)等。同時,我們共同回顧所學過的課程請學生進行口語操練,同時希望他們keepagooddiet。這樣,學生進一步了解一些關於健康飲食方面的知識,此時我們適時地給學生講解一下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目前,一些快餐在我國比較盛行,讓學生比較一下中西方飲食,以選擇健康合理的飲食。另外,我們還教授學生如何使用西方餐具,使他們不至於在現實生活中鬧出笑話。在課文教學中,我們不但要讓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主旨,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還要引導學生隨時隨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學生在習得語言的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二、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收集、傳播文化。我們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課外這樣一片廣闊的天地來共同開發學習資源。英語雜志、電影、小說、廣播和互聯網等都是學生接觸、理解英語文化的有效途徑。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外國友人交筆友,在交流過程中逐步認識、了解異國文化,從而加強文化意識。另外,還可以組織一些英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討論等活動,能活躍英語學習氣氛,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中,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努力:1.課堂內外穿插英語歌曲,英語短詩和故事教學。例如:我們在講到教材九年級中的TheNewOceanWaves樂隊時,又講述了搖滾音樂產生的歷史背景、爵士音樂誕生的社會環境等,這樣寓教於樂,提高學生們學習跨文化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校利用每天晚自修時間讓學生收看程度相當的英語動畫片或教學節目。這類節目不僅有助於加深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理解,而且也會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時候老師有意識的給他們幾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查資料,自己去找答案。.在校園里的宣傳欄和板開辟了英語學習園地,介紹一些習慣用語,名言名句,利用這些展板定期進行英語文化宣傳。此外,我們重視教室英語氛圍的創建,我們通過教室布置,體現文化理念。比如:本學期開學,我們預備級通過走出家門,了解世界這一主題來布置,學生們搜集世界各地的豐富多彩的材料,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初步了解了世界各地特別是英語國家的概況,以及英語國家的一些地理歷史狀況、風土人情和潛在的文化理念。在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我們要了解西方文化,吸收其先進思想,但不能因此放棄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習得語言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愛國,愛家鄉意識。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使他們能主動自覺地吸收並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三、通過廣泛閱讀,感受文化氣息,滲透文化。語言學說過,在閱讀理解過程中,讀者語言因素很重要,只有藉助文化知識的幫助,才能讀懂字里行間,因為詞的意思是在一定文化環境下形成的。如果學生不了解英語文化、歷史、介值、思維模式、風俗習慣、宗教和生活方式,也就不能理解篇章的真正含義。我們一向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余閱讀一些英美文學作品和英語刊,並促使他們在閱讀時注意留心和積累有關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這樣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因為學生在閱讀理解時,能吸納一些相關的語言背景文化知識,擴大英語知識面,掌握詞語運用的內涵和外延,了解西方人的情感、態度、介值觀,這些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之處。閱讀的目的是獲取正確的信息,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由於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欠缺,使其對英文的某些內容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出現誤解篇章是文化現象的一個方面。在詞彙的文化內涵方面,我們就拿一些顏色詞為例,如:green-back(美鈔),green-house(溫室),green-eyed(眼紅的),blackletter(倒霉的),blacktea(紅茶),redmeat(牛羊肉),redgold(純金),blue-blood(貴族出身),blue-jackets(水兵水平),wte-livered(膽小的),wte-headed(淡黃色頭發的),yellow-belly(可恥的膽小鬼)等等。此外,還有很多的俚語,諺語等等,如:Loveme,lovemydog.愛屋及烏。Morehaste,lessspeed.欲速則不達。以上內容都隱含著一定的文化氣息。因此,我們建議學生要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減少誤解,更好地欣賞英語文章,就必須平時處處留心,用心積累,努力加強自身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四、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英語教學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教會學生得體地運用語言,最終達到能夠正確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目的。所以,我們英語教師自身要加強跨文化交際意識,把文化知識的傳授融人到教學中去,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總之,我們只有把語言與文化有機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B.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教育

1. 小學英語進行文化意識滲透的必要性
1.1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美國語言學家薩皮爾(Edward Sapir)在他的《語言》一書中指出:「語言的背後是有東西的,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語言背後的東西就是文化。文化是語言最重要的屬性之一,語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兩者交叉滲透。
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人類歷史文化的結晶,它也是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文化的方方面面,從風俗習慣到歷史宗教,從物質文明到社會制度,從價值觀念到審美情趣等等。人類的知識和經驗是用語言來記載,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等也要用語言來描述,社會制度、價值體系、信仰、世界觀等也需要用語言來表述,語言可以記錄文化各個層面的內容,它就像文化的一面鏡子,文化同時也影響著語言的發展,二者互相影響、密不可分。語言基本上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的產品,因此它必須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去理解。即語言的變化反映文化的變化,同時文化的發展也影響著語言的變化,二者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所以語言教學必然離不開文化教學。
1.2學習語言的目的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有些教師認為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極其有限,而中西文化差異的范圍又那麼廣泛,因此沒必要把功夫花在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上。其實,這種觀點是極其片面的。學習語言的目的在於以它為工具進行人際交流與溝通,我們用英語這門外語交際自然涉及跨文化交際。要進行跨文化交際,不但要具備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為交際提供前提,同時語言的得體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要想運用真實、地道的英語進行恰當、得體的交際,僅靠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才能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為成功交際提供保障。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對文化的滲透。
1.3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無論是語言知識還是語言技能都無法脫離文化層面,單詞、短語、成語、句子、語篇等各個層面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在教學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s時,一般我們都會用到:I like…這個句式。有個學生說:「I like pigs.」,不少學生都笑了出來,於是我便問了一些學生「What do you like?」不少學生特別是女孩子告訴我「I like cats.」於是我給他們解釋了一下,雖然pig在我國一般有著「好吃、懶做」的含義,是貶義的,而在西方卻是財富的象徵;相反cat在西方則指的是魔鬼的化身,如「She is a cat.」不是說她像貓一樣很可愛、很溫柔,其真正的含義是指她的心地很惡毒。經過了這番解釋後,學生們才恍然大悟。在和英語國家的人進行交流時,如果套用我們的文化,必然會導致交際的失敗。
1.4所學目的與文化意識的增強,促進小學生對本國文化的了解。
作為中國人,不論何時何地,都是應該把自己的祖國放在心中的。只有學好了自己本國的語言,了解了本國的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外國的文化,才能更好的運用外語。因此,在進行外語文化的學習當中,我們應該自覺的將我國文化與英語國家的文化進行對比,了解兩中西文化的異同,加深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培養文化意識,逐步地讓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
1.5開放的信息社會,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勢在必行。
網路信息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的頻繁交流,要培養適合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勢在必行。

2. 曾經的「英語文化」的課堂失誤
2.1顧此失彼,淡忘整體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曾經只把目光聚焦在語言的學習和傳授上,而忽略了語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學生在閱讀時,常常是看了後面忘了前面,缺乏整體的把握,注意力只放在對孤立句子的理解上,縱使滿紙中英文注釋,可是對文章的整體意思還是不甚了解。因此,對於英語教師來說,最大的挑戰不在於語言和文化知識的講解,而在於如何將語言和文化融合成一個整體來講授。
2.2違背規律,機械操作
文化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是一個浩如煙海的文化海洋。英語文化主要是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風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英語文化知識的缺乏,會導致對英語現象的理解不深刻,甚至產生誤解;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往往習慣於中國文化的思維,遣詞不當或不得體,甚至出現語用失誤,使交流受阻,影響溝通與合作。我曾經使學生將初讀機械地分為:第一遍讀,畫出不認識的單詞,藉助音標把音讀正確;第二遍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聯繫上下文理解或討論;第三遍讀,邊讀邊想: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閱讀應是一個綜合的心智過程,美國學者W. S.格雷把閱讀的心理過程分為感知、理解、反應、綜合四步,這四步在每次的閱讀活動中都存在,只是側重不同。為了將課文讀通讀順,讓學生多讀幾遍本無可厚非,但像這樣違反認知規律,將讀的心理過程分化為幾個具體的學習目標分散到每次的閱讀活動中,將會妨礙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2.3割裂文章,只抓重點
我有時只從語言學的角度單純強調語言符號系統開展教學,即語音、語法和詞彙教學;有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就是記生詞,學語法,念課文。這實際上只看到了語言的表象,會造成重知識輕能力的局面。作為教師,應該著眼於學生的文化意識的滲透和能力培養,著眼於實踐活動和技能掌握,逐步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不僅僅注重語言點、知識點的傳授,還有意識地讓學生感受、體驗、理解、接受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而在教與學中實現不同文化的融合。

3. 滲透文化意識的措施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面對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文化交際意識,使他們能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進行日常交際呢?怎樣才能增加學生對異國文化的認識呢?我結合PEP英語教材,在把握適用性、適度性和階段性的前提下,通過與學生學習內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循序漸進地滲透文化意識。主要從以下六方面入手:
3.1創設環境,營造文化氛圍
非英語語言國家的兒童學習英語,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學生難以形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阻礙了英語學習。作為教師,我們要精心設置英語課堂環境,甚至形成開放的課堂環境,把學生帶出教室,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 在這個環境里,逼得每個人都要用英語去交流信息,這樣的「環境氣候」對於幫助學生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是不可缺少的。
小學生喜歡動手和游戲,因此以游戲來吸引他們,以此產生對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從而提高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並能加深記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文化語言環境,能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體驗異國的文化氛圍。可以通過收集和利用一些有關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獲得較為直接的文化知識。
3.2激活教材內容,比較文化差異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關於英語國家文化的內容,我們一定要結合課文進行教學,要求學生注意比較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異同,從而學會准確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其中我嘗試從以下方面入手:
3.2.1通過詞彙滲透文化意識
詞彙是語言中最活潑、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體現社會的和時代的變化。英語詞彙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彙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從詞彙本身做出主觀判斷。
如「dragon」一詞,在大多數西方國家,dragon是「邪惡」的象徵;而在漢語中,「龍」卻是古代帝王的標志。在教授單詞時我還列舉了西方國家中既是姓又是顏色的一些單詞,如White懷特(白色)、Black布萊克(黑色)、Green格林(綠色)等。最後我還補充了有趣的習語:black tea(紅茶),White House(白宮),black and blue(青一塊紫一塊的)。通過比較和補充這些知識,可讓學生一些顏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涵義,減少學生受母語影響而造成的理解錯誤。
3.2.2通過課文滲透文化意識
小學英語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圍繞英語交際活動來展開的,這些內容可以體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和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生理、心理特點,創設條件,為學生設置相應的語言環境,給他們提供「舞台」,讓他們開展角色表演,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語言的運用。
如有學生過生日,我設計場景,讓學生模擬購買生日禮物。抽簽決定誰擔任售貨員,誰擔任顧客。「Can I he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ease.」買好禮物後,到小壽星「家」過生日,現場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教材中適合角色扮演的任務還有很多,如祝賀,就醫,過節,旅遊等都可以通過學生參與,表演,體驗來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聽錄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語音語調。還可以讓學生觀察碟片或錄像中的輔助語言,讓他們咀嚼其中文化知識,樹立文化意識。
在教授「How nice!」時,要向學生滲透:在英語國家,當別人用「How nice!」誇獎你的東西時,你應爽快地回答:「Thank you!I』m very glad to hear that.」又如,在教「How old are you?」時,就應該適時告訴學生,中國人對年齡問題沒有太多的禁忌,但是要盡量避免向英語國家的人打聽他們的年齡,因為他們對這個問題很敏感。在他們眼裡,young代表生機、希望,old 則代表無用、累贅。「收入」、「去向」和「婚姻狀況」等問題也是他們不願隨便被問及的問題,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個人隱私,不宜當成話題來談論。因此,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適時了解兩種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差異,幫助學生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
3.2.3通過歌曲滲透文化意識
英語中有許多曲調優美、語言幽默的歌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精心挑選了幾首歌曲,讓學生聽聽、唱唱、動動、演演,在學習唱歌、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西方文化。在演唱《Old Macdonald》」一歌時,我讓學生分組輪唱,邊唱邊叫,這兒呱呱,那兒汪汪,小雞唧唧,老牛哞哞,豬仔嚕嚕,繞口令似的詞,越來越快的節奏,同學們唱得、笑得氣都喘不過來。在教學歌曲《There was an old lady》時,我先告訴學生,有位老太太吞吃了一隻蒼蠅,問學生老太太會怎麼樣,有的學生說她大概會死的。果然歌中就有這樣的歌詞。隨後,我讓學生想辦法救救她,學生們七嘴八舌,有人提出讓老太太吃蜘蛛。原來,接下去的歌詞大意是:為捉蜘蛛吞下小鳥,為捉小鳥吞下貓咪,為捉貓咪吞下小狗,為捉小狗吞下山羊,為捉山羊吞下老牛,在吞下老牛以後,老太太死了。當然,這是一首荒誕的歌,但其中體現出西方人的特有的幽默感,並在不知不覺中傳授了物物相剋的生物鏈知識。有些兒歌很好地體現了英語的語音語調和英語國家的文化特徵,如果將他們融入英語教學之中,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學到語言,並感受到語言的文化內涵。
3.3 通過文化比較,滲透文化意識
英語如果能在比較中學習和運用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說打招呼吧,中國人見面很喜歡用「吃飯了嗎?」來互相問候,而若你對英美國家人士說這話,他們很可能會誤認為你要請他們吃飯,這就需要在教學時加以說明。
如PEP Book1 Unit1 中有一句話「Bye, Miss White!」,此時我告訴學生,這里的Miss是指女教師,英美國家習慣稱呼老師Sir,Mr.或Miss,而teacher是指職業,一般不作為稱呼語用。再如,在學到「How old are you?」時,我告訴學生,在中國打聽年齡很平常,但在國外問年齡,特別是問女士年齡時,她們往往會說「Sorry, it』s a secret.」,因為在西方人認為年齡、收入、等屬於個人隱私,隨意打聽顯得不禮貌。這些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是具體語境中影響交際的文化因素。通過兩種文化的比較,了解了英美國家的文化禁忌,我們才不至於陷入「雖能發音,卻不會說話(說話不得體)」的尷尬境地。教會學生講話並不難,教會學生說話得體卻不易。說話得體的關鍵在於幫助學生增加文化底蘊,增強文化交際意識。
3.4巧借節日文化,介紹背景知識
節日是兒童最喜歡的日子,東、西方各國都有各自的節日。我們開展以節日文化為主題的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西方文化:我們經常舉行新年晚會、生日晚會、聖誕晚會、慶祝母親節和父親節等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主題活動中感受節日文化。
在新年聯歡會上,唱《Happy New Year》,製作賀卡互相祝福。在聖誕之夜活動中,讓學生聽聽歌曲《Silent Night》,體會聖誕的寧靜與祥和,然後許個心願再互贈禮品,感受友情和親情。西方有個Valentine』s Day(情人節),通常我們認為這是情人之間的特殊日子,忌諱向孩子提及,而我告訴學生:在英國等許多西方國家,人人可為此慶祝。並讓學生自製愛心卡,送給朋友、老師、父母或任何喜愛的人。同時我又不失時機地教唱《Valentine』s Day》,讓學生關愛自己身邊的人和動物、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此刻情人節的含義已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延伸。談到鬼,我們第一感覺就是陰森森、凄慘慘,令人毛骨悚然,但西方國家的鬼節(萬聖節,11月1日)前夕,即Halloween卻深受孩子的喜歡。10月31日,是傳說中去世的人回家的日子,那天各家各戶都在門前放置用南瓜做成的燈籠為鬼魂引路,模樣恐怖,孩子們裝扮成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挨家挨戶敲門乞討。他們對主人說:「Trick or treat or something to eat?」主人將早已准備好的糖果、糕點送給孩子們。鬼節竟然能如此有趣、好玩,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但學生聽後非常有興趣
3.5藉助直觀教學手段,體驗異國文化氛圍
使用電教手段這一現代數學手段,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克服文字元號過於抽象、單調的缺點,向學生傳遞形象生動、有趣的教學信息,擴大學生視野,豐富感性認識,有效地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增強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為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提供了海量的資源和靈活的教學手段。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熟悉和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於對語言的理解,更有助於提高英語交際的能力。因此,如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英語國家人們的風俗習慣,是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遇到的一個棘手難題。而互聯網的教育網站里有大量的知識信息,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我在網路上尋找並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化背景知識,下載到自己的文件夾,上課時利用多媒體直接將網頁展示在學生面前。例如我在為英語興趣小組選擇上課內容時,在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上下載了以下背景知識直接展示在學生面前:英國人見了面喜歡談天氣,這大概與該國天氣變化無常有關。學生對網路獲得的英語知識接受得快,掌握起來輕松。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語言學習的效率,幫助學生使用地道的英語進行交際,從而提高學生英語交際的能力。
3.6開拓第二課堂,拓寬文化視角
課堂教學之外,組織一些文化色彩比較濃厚的英語課外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興趣,使他們產生了解外國文化的願望。
本學期我承擔了我校英語團隊輔導員一職,我將我們的團隊活動定位為「文化大講堂」。每周三下午的活動過程中,我都會向我的隊員們介紹一些西方禮儀方面的內容,包括交談禮儀、飲食禮儀、拜訪禮儀、禮儀「禁忌」等等。這項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了解,同時也增進了對本民族文化的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並且隊員們我鼓勵大膽想像和創造,將一系列禮儀知識進行小品表演,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既學到了文化方面的知識,也增加了實踐的機會,起到了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此外,我還提供一些書籍和資料,讓學生查閱某些重要節假日的來歷,了解各國人們是如何度過這些節日的,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西方文化。

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與整體關系。曾有位學者說過,一種語言必然深深紮根於該民族文化之中,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心態、思維方式等無不在其語言中體現出來,為了適應這個世界,為了更好的交流,我們即要掌握外語,又要掌握相關文化知識,才能充分展現交際功能。教學中的文化資源開發,生成,利用使學生形成對文化特有的敏感和洞查力,給了孩子學習語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不是單純的語言交流,而能從簡單的語言交流中透露出某種文化氣息,讓孩子做語言的使者,做最自信的交流。

C. 小學英語文化意識有哪些

小學英語文化教學中要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應提高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應樹立文化意識並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1 語言和文化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人們的言語表現形式更要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的習俗,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約和影響。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似乎認為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彙和語法規則就能理解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際。而實際上由於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中屢屢出現歧義誤解頻繁,語用失誤迭出的現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來表示對外國人的關心,殊不知這是一句冒犯的問話,侵犯了別人隱私(privacy),會激起對方的反感。

2 中西文化的偶合現象與文化差異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這被稱為文化的偶合現象。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民族在與大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會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體驗和經歷。這種相似性必然會反映到語言中來。因而在英語和漢語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相同或相似的表達。

D.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

英語課程標準的主旨是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態度、主動性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跨文化交際是指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過各種方式達到順利交際目的的活動。通過跨文化交際的學習,讓學生達到認識自我所處的文化,接受文化差異,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並尊重不同的文化,提高評判性思維技能,使學生具備跨文化交際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不是靠單純灌輸語法知識的傳統外語教學模式就能有效開展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教學中涉及的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等密切相關,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興趣。要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為發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在詞彙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詞彙中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在英語詞彙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英語詞彙的正確讀音和本義,還應著重接受所教詞彙的文化意義, 讓學生充分掌握英語詞彙與漢語詞彙的不對應文化現象, 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例如,「紅色」在我們漢語文化中象徵「歡樂、吉祥、喜慶、熱烈」,是一個褒義詞,然而在英語文化中「red」 卻與「危險、暴力、流血」相聯系。教師在詞彙教學中應當充分挖掘英語詞彙的文化內涵, 並進行歸納、總結、對比,找出這些英語詞彙與漢語含義有別的特殊文化意義,在課堂上給予充分講解。同時,在學到蘊含著成語,諺語及其典故的英語詞彙時,應不失時機地將其介紹給學生,豐富學生的跨文化學識,同時教會學生運用這些詞句的場合,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又比如,在中國,dog 是一種比較低賤的動物,形容人多數都是貶義的,中國的成語: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勢、狐朋狗友等等,都帶有一種貶低的色彩。但是,在英國,dog 是一種受寵愛的寵物。所以,當外國友人贊嘆的說:「You are a lucky dog! 」時,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反差,影響友人之間的關系。所以,如果教師在教課過程中給學生介紹適當的文化知識, 就會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不知不覺的掌握了英語詞彙,並充分理解了英語詞彙。二、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初中學生了解外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宗教、風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任務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不僅要給學生介紹閱讀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識, 還應對那些學生較為困惑不易理解的語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獵, 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該國的文化與本國文化的差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大量的語言材料中看到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 從而加深對英語民族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養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從而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在講授某篇新課時,首先可以對該課文的相關背景進行詳細介紹,由此導入新課,為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導入新課,將生動活潑的影響材料呈現給學生,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然後,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讓師生都參與到閱讀中來,互相提問和解答,在問答中,教師應對中西方文化有差異的地方增強敏感度,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以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閱讀教學中,加強對英語語篇思維模式的介紹。例如,許多英文文章語篇的基本特徵是:先概括,後細節,先開門見山言明論點,然後逐步進行論述,層次分明,組織嚴密,環環相扣,而許多中文的段落思維模式一般沒有這么開門見山的。教師分析中英文的語篇模式差異,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課後教師還可以印發幾篇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閱讀,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三、 在口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口語是學生進行文化交流的基礎。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首先要求學生掌握語言知識, 並運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身的思想意識,在使用英語進行口語對話時,應教會學生考慮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綜合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所在語境,從對話者的反應判斷出是否使用了恰當的語言, 並努力使受話人明白並接受自身表達的意思,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在讓學生說之前要告知其對話發生的相關背景, 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關語用策略,讓他們了解該說什麼,該怎麼說。例如,西方人將年齡、身高、體重和收入等個人問題視為隱私,教師告知學生這是應當避而不談的話題。教師可以將談話禁忌歸納為四個詞: I, WARM, where, meal。其中I 代表income, W代表weight, A 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 代表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不問對方收入、體重、年齡、宗教信仰、婚姻狀況, 這樣有助於學生更容易掌握與英語國家人士交談的禁忌。例如,我們最了解的一個問候語「Nice to meet you! 」教師在講解這個問題時,往往只是做了中文的講解:作為見面時的問候語。但是,教師沒有深入結合實際情境進行講解,致使學生產生了一種普遍現象, 無論是初次見面還是經常見面的兩個人問候語都使用「Nice to meet you」。事實上,「Nice to meet you! 」是用於互不相認的兩個人初次見面的禮貌用語, 而「Nice to see you! 」才是熟人之間見面時的用語。初中英語教師可在課堂上,安排學生進行即興表演對話,構建真實的口語交流氛圍,創設各種語言場景,把抽象的文化與語言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實踐中體驗、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使學生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並進行口語交流,在真實的英語語境中進行對話,還可以在課外開設英語角活動,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口語環境,使學生在頻繁地口語鍛煉中培養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四、 讓學生觀看視頻資料並從中感受英語文化,培養其跨文化意識讓學生觀看視頻資料的好處就在於學生對觀看視頻非常有興趣,它具有豐富多彩的畫面。同時視頻資料里能生動、自然地把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展示出來, 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英語國家的禮儀和風俗等文化知識。因此,教師要適當的根據教學內容准備教學視頻,使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初中英語教師可從詞彙教學,閱讀教學和口語教學三個方面,加強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使學生真正熟練、准確地掌握英語口頭或書面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英語課堂的跨文化教學是滿足英語教學的需要, 是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的。它能充分的體現出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文化能夠為學習英語提供真實的語境,使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當語言的學習有了真實的人或者真實事物的襯托, 就使語言顯得更加豐滿,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文化信息,為學生介紹其文化背景知識。跨文化英語教學既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又能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充分地發揮了英語教學的作用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

E. 小學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

小學英語教學與文化意識的培養
主題詞:小學英語教學 文化意識 培養
?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既有利於對英語的理解和運用,也有利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提高人文素養。傳授文化知識、培養文化意識和世界意識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在《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文化意識」被列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指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在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學中設計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應與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見,培養文化意識並且達到一定的目標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新理念和新舉措。因此,要想適應新的要求,教師就必須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充分認識到跨文化交流的障礙,處理好語言學習和文化意識之間的關系。
一、產生跨文化交流的障礙
1、詞義語義方面的障礙
英語中有不少詞彙有其自身的附加意義,如顏色、動物等常用詞,小學生不知道這些單詞隱含的意義,往往會望文生義,練習時也會張冠李戴。例如:
red flag(引人生氣的事)
green hand(新手)
You look blue today.(你今天臉色發情。)
He is a black sheep.(他是一個害群之馬。)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兒。)
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
時間是一種客觀存在。但是,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各種文化對它的認識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在漢語中,時間語句表達只要說明具體時間即可,動詞通常沒有變化;而西方人珍惜時間,嚴格守時,在英語語法中強調動詞的的時態變化,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以及動詞的規則和不規則變化。這些差異使小學生在理解和運用時往往錯誤

F. 小學英語的三維目標是什麼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但用英文寫出來就有點差別:Knowledge aims;Ability aims; Emotional aims;知識目內標;能容力目標;情感目標;
《課標》中的解釋更全面:以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共同構成英語課程總目標。語言技能指聽說讀寫。語言知識指語音語法詞彙功能話題,情感態度指動機興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國意識、國際視野。學習策略指認知調控交際資源。文化意識指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書寫教案時,中文教案參考第一條,英文教案參考第二條。第三條用來答辯時用。
純手打答案。絕對原創。

G. 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是什麼

怎樣解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

教育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必須通過主體的積極體驗、參與、實踐,以及主動地嘗試與創造,才能獲得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新授是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授新知時,我們應認識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歡單調的重復和機械的訓練。若一味地要他們讀字母、單詞,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教學效果勢必受到影響。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充分利用小學生模仿力強、求知慾強、記憶力好、表現欲和創造力強等特點,圍繞教學中的難點、重點,設計生動活潑、有趣多樣的學習活動,寓教於樂。
一、新舊聯系法
現在大多數小學英語採用了循環式的編排方法,教材「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早滲透,重積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材的系統性,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
二、比較教學法
在英語學習中,有許多抽象的形容詞,如big, small,long,short, strong,weak等單詞。這時,可採用對比法,拿出a big ball和a small ball,並說出big,small讓學生知其意,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教學。例 What's that?What's this?也可採用該方法,手指遠處東西問What's that?手指近處東西問What's this?不用多解釋,學生很快就理解其意思。
三、情景表演法
低年級小朋友不會書寫母語,但能聽懂。而英語不是我們本民族的語言,如果沒有一定的語境或是情景,小學生無法理解他們從未學過的英語句子,因此,在傳達較難的句子時,教師可將其表演出來。如句子:Put the egg in the egg cup.可以這樣假設,握起拳頭的右手為egg,左手為egg cup,一邊把右手放進左手中,一邊說Put the egg in the egg cup.讓每個學生一邊說一邊做,使嚴肅的課堂變成了生動活潑的交流場所。學生不用枯燥單調的反復讀記便會很快記住。
四、自編快板法
小學生對有節奏的快板、歌曲十分感興趣,通過實踐,也證明了此法可行。在鮮明的節拍中,孩子們輕松地理解了新知識。如教Seeing a Doctor一課時,可跳出課本的框子,把課本中的知識按自己的教法編成快板形式。其內容如下: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cough.
Cough,cough,
I have a cough.
What's the matter?
You have a cold.
Cold,cold,
you have a cold.
再配以有節奏地擊掌,讀起來琅琅上口。這樣,學生不但學起來興趣盎然,而且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兩、三倍。
五、游戲競賽法
游戲競賽是學生樂此不疲的形式,在游戲競賽中,學生樂學樂記,積極性濃厚,參與面也廣。如:Big Bis a cat.Small b is a snail.The cat and the snail,they are the letters Bb.盡管這首小詩有相應的掛圖,但其內容對於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實在是太難了。於是我採用了游戲:LOUDERAND LOWER進行教學。我大聲讀,學生輕輕讀;我輕聲讀,學生則大聲讀。他們讀對了,加一顆星,讀錯了,我加一顆星。在Yeah....的歡呼聲中我慘敗了,而學生已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首詩歌。
對於施教者來說,任何一次教學都是面臨一次新的挑戰。而每一次新的挑戰又都需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去加以破解。「教無定法」,在新授階段還可以用其他許多形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開開心心地學習知識,把學習英語當作一件樂事來做。

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三方面的目標要求的具體內容
我就王教授在《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是什麼?》授課中所涉及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三方面的目標要求來進行內容的歸納。
^^^^^^^^^^^^^^^^^^^^^^^^^^^^^^^^^^^^^^^^^^^^^^^^^^^^^^^^^^^^^^^^^^^^^^
一、 情感態度目標

1、能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2、對各種英語學習活動有興趣

3、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學習活動

4、在小組活動中能與其他同學積極配合和合作

5、敢於開口,表達中不怕出錯誤

6、遇到困難,主動求助,勇於克服、

二、學習策略目標

1、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2、遇到困難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3、會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

4、對所學內容能主動復習和歸納

5、在詞語與相應事物之間建立聯想

6、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

7、在課堂交流中,注意傾聽,積極思考

8、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及其他課外讀物

9、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描述

10、注意觀察生活或媒體中使用的簡單英語

11、能初步使用簡單的英語詞典

三、文化意識目標

1、知道英語中最簡單的稱謂語、問候語和告別語

2、對一般的贊揚、請求等做出適當的反應

3、知道國際上最重要的文娛和體育活動

4、知道英語國家中最常見的飲料和食品的名稱

5、知道主要英語國家的首都和國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國家的重要標志物,如:英國的大本鍾

7、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假日

8、了解一些日常交際中的文化差異

給分哦!!!!!!!!!!!!!!!!!!!!
不然就最佳答案!!!!!!!!!!! OK? Thanks !!!★☆★☆★☆★☆★☆★☆★☆★☆★☆★☆★☆★☆★☆★☆★☆★☆★☆★☆★☆★☆★☆

H.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設定的英語課程總目標是什麼

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情感態度:動機興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國意識,國際視野。 學習策略:感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 語言技能:聽說讀寫。 語言知識:語音,詞彙,語法,動能,話題。 文化意識: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目標的各個級別均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綜合行為表現為基礎進行總體描述。以下是本課程一級至九級應達到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一級: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游戲、做動作、做事情(如塗顏色、連線)。能做簡單的角色扮演。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能書寫字母和單詞。對英語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 二級: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並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於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於了解異國文化、習俗。

I.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語言抄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載體襲,它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離不開跨文化教育。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益於增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有益於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小學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交際的基礎工具學科,它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引導他們形成開放的、合理的跨文化認知與理解觀念。要實現這個任務,僅一味教授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詞彙、語法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學英語文化意識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