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受「學生作,教師改」這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為改好一篇作文可謂是花盡心思,而學生卻收益甚少,教師也被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於是有人編了這樣的順口溜:「上輩子不是人,這輩子改作文;白天上課寫筆記,晚上點燈改作文。」而且學生並不領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謂「作文一筆糊塗賬,改與不改一個樣」。葉聖陶先生曾直言不諱:「我當過教師,改過學生的作文本不計其數,得到個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①其實,就達成文從句順這個作文目標而言,學生的自改互改要比教師的批改有效得多。現在,傳統的「精批細改」觀念已經不能適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教學建議」部分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改變傳統的觀念,將修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把批改權交給學生,既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互相借鑒間接增強學生作文能力。當然,在教給學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師應做好示範,先教給學生評改方法,規定修改符號,明確修改程序。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認真把握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要求,爭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習作進行批改,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正確認識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和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小學生作文是習作,是一項練筆活動,是書面表達的最基本訓練,而並不是藝術,不是文學創作,只要學生能正確地、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寫成小學生優秀作文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培養的不是小學語文教師,更不是培養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所以,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對孩子的文字評頭論足,更不能用文學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作文。我們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力求保持學生作文的原意,絕不能用教師的思路去代替學生的思路。因為小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語文知識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難免有些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但那是無關緊要的,隨著他們語文知識的增長,孩子們自然會知道怎樣把他們想說的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師對他們的作文要求過高過嚴只會實得其反,那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寫作興趣,使他們產生畏懼寫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師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只要學生寫的是真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只要「其意義不謬誤」,「字句已通順」,②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刪大改,把學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因為我們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學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導學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己修改作文。
二、幫助學生修改作文,要注意的環節
1、講清意義,明確內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強弱是其獨立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教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而且能讓學生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學習,勤於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只有反復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語句、段落、情節改美,使自己的文章生動感人。讓其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領悟到:只要反復認真修改,就能把作文「改好」,樹立起修改自己作文的信心。
2、傳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淺出、由易到難,傳授給學生自改方法。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修改時,我提倡七種修改方法:
示範法:范修改前,教師要瀏覽學生的習作,了解並歸納出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選取較典型的文章作「鏡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找准修改點。再以學生的佳作為「向導」,指導學生找到「治病的良方」,從而悟出修改的方法。之後,便可讓學生為自己的病文「對症下葯」。修改時,對修改困難大的學生,教師要個別指導。
誦讀法:於作文中語言不流暢、銜接不緊湊、情感不相稱等表達方面的毛病,光看是不容易察覺的,只有運用「讀讀改改,邊讀邊改」的方法才能很快發現,才能動手把毛病治好。如:馬進武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到「一進校園,我首先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那富饒的假山」。當他朗讀此句時,總覺得別扭,後經仔細思考,認為「首先」與「第一個」保留其一,避免重復.又覺得用「富饒」來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為用」造型新穎」更為合適.修改好的句子再來讀一讀,覺得流暢多了.看來「耳朵」這個老師還真挺稱職,把毛病都挑了出來。另外朗讀自改法對於作文中的丟字落詞現象,修改有明顯的錯誤的句子現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貳』 談如何指導好小學生作文修改
夕陽西沉,天漸漸暗了下來。我和爸爸吃過晚飯,便到街上去散步。
風呼呼地版吹著,吹得權樹枝「啪啪」地響著,「撲棱」,驚起了一群鳥兒。紅綠燈永無休止地閃動著,給人送去溫馨地提醒。街上,吆喝聲不斷,但行人卻十分稀少。街旁,路燈亮地很早,但行人卻來得很晚。
夕陽的余輝最終還是被黑暗給吞沒了。這時,爽風來了。它給人帶來了清涼,同時也帶來了那污染環境的惡魔——垃圾袋。我分明看到那垃圾袋在風中獰笑著,好象在恥笑著我們的愚笨和無知。「呼——」風肆虐起來了,它好像在為虎作倀,幫助著惡魔干著壞事。
風繼續吹著,灰塵迷了我的眼。我揉揉眼睛問爸爸:「爸爸,這兒哪來那麼多的垃圾啊。」「哦」,爸爸環顧了一下四周說,「是行人隨手亂扔的吧。」「呼——」風仍然在吹著,比以前更狂了些。
「恩」我答應了一下,但又想:這幾天似乎沒看見清潔工呢。便又問爸爸:「這幾天清潔工常來打掃嗎?」「不,這幾天不知怎的,沒看
『叄』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修改作文作文
一、明確自改意義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回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答高寫作能力。」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而且能讓他們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學習、勤於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要讓學生懂得,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唐代大詩人賈島關於「推」與「敲」的斟酌早已成為千古佳話。這說明了一篇好文章寫成後只有反復多次修改,才能使文章趨為完美。學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能逐漸領悟文章作法,體驗成功愉悅。自改作文究其實質是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二、激發自改興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的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因此,培養興趣,調動學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養學生自改能力的先決條件。
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才能激發自改的興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首先介紹一些相關的成功人物及其事跡。
三、授予自改方法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學生自改方法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們在自改中有所體會,有所收益
『肆』 怎樣組織和指導小學生批改作文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互評互改 西安交大附小 許廣娟 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毫無疑問的。 怎樣批改作文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四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年級教研組就開始在班裡實行讓學生進行作文互批互改。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評改,不僅可以讓他們學會修改別人的文章,有機會欣賞別人的優秀作文,而且還可以在評析、欣賞別人的文章過程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積累一些寫作心得,下面我來介紹一下作文的一些批改方法: 一、作文批改必須遵循的原則:
(1)注意學生的實際,實事求是,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發展的觀點。
(2)以鼓勵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堅持正確教育原則。 二、作文批改的范圍: 1、批改的內容 我們所說的作文批改應包括「批」和「改」兩個方面。「批」是指教師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毛病、問題以及作文中的優缺點加以、說明和評定。「改」是對字詞、標點、組織結構、文章的思想內容等進行修改。「批」和「改」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常說「批」是「改」的說明,「改」是「批」的例證。具體而言有下列內容: (1)主題(或中心)是否明確、突出。(主題) (2)選材是否適當,是否合乎道理和事實。(選材)
(3)思路是否清晰,段落與層次是否清楚,結構是否完整。(思路)
(4)語言是否通順明白、准確、鮮明。生動的程度怎樣,有否用詞不當、詞不達意或累贅、畫蛇添足的情況,表現方法有何優缺點。(語言)
(5)有否錯別字、怪字。標點符是否正確。(字詞)
(6)作文的外形,如格式是否正確,書寫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潔,有無亂塗亂改的情況。(形式) 2、批改的方式 作文批改的方式也有許多,我們引導學生主要運用了「批語」「互批互改」「總批」這幾種方式。「批語」即作文的評語,是教師中比較常用的一種,一般採用「眉批」和「總批」。 「眉批」一般寫在作文的篇首或句段旁的空白處,是對學生習作中的字、詞、句、段、標點符的錯誤和優缺點,給以必要的提示、說明、肯定和否定。 「總批」寫在篇末,是對作文總的評價,也是對本篇作文的評語。「總批」是根據本次作文指導的目的、要求、對全篇文章的優缺點:如「中心是否明確、集中;內容是否具體、條理是否清楚」等幾個方面寫出總結性的批語,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提出明確的要求,指出今後努力的方向。 「互批互改」是我們在批改作文時,把有問題的地方用符標出來,寫出修改的原因,然後由作者自己修改,這樣不但可以培養我們批改作文的能力,也對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作文「總批」是作文的閱讀者與作者之間進行的一種文字交流方式,它能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閱讀者來說,我們應該要及時用心地為每一個作者寫好評語,引導他們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精於表達,鼓勵他們從小養成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純凈的心靈、優美的語言描繪自己心中的世界。 當看到學生用心地進行作文互評時,當讀到生動的學生作文評語時,我的心中真有說不出的欣喜和激動。雖然只是只言片語,卻處處彌散著小作者們靈動的才思。他們語言之所以能如此鮮活,離不開類比、擬人、誇張等多種修辭手法和聯想、想像的綜合應用;或許小作者對這些有關寫作的名詞術語知之甚少,卻已能在出神入化中使用,這就為我們寫作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之處: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隨著筆尖款款流出,既是還原生活的本相,又是在不自覺中對語言藝術化的過程。
『伍』 如何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50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受「學生作,教師改」這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為改好一篇作文可謂是花盡心思,而學生卻收益甚少,教師也被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於是有人編了這樣的順口溜:「上輩子不是人,這輩子改作文;白天上課寫筆記,晚上點燈改作文。」而且學生並不領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謂「作文一筆糊塗賬,改與不改一個樣」。葉聖陶先生曾直言不諱:「我當過教師,改過學生的作文本不計其數,得到個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①其實,就達成文從句順這個作文目標而言,學生的自改互改要比教師的批改有效得多。現在,傳統的「精批細改」觀念已經不能適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教學建議」部分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改變傳統的觀念,將修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把批改權交給學生,既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互相借鑒間接增強學生作文能力。當然,在教給學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師應做好示範,先教給學生評改方法,規定修改符號,明確修改程序。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認真把握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要求,爭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習作進行批改,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正確認識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和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小學生作文是習作,是一項練筆活動,是書面表達的最基本訓練,而並不是藝術,不是文學創作,只要學生能正確地、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寫成小學生優秀作文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培養的不是小學語文教師,更不是培養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所以,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對孩子的文字評頭論足,更不能用文學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作文。我們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力求保持學生作文的原意,絕不能用教師的思路去代替學生的思路。因為小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語文知識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難免有些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但那是無關緊要的,隨著他們語文知識的增長,孩子們自然會知道怎樣把他們想說的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師對他們的作文要求過高過嚴只會實得其反,那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寫作興趣,使他們產生畏懼寫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師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只要學生寫的是真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只要「其意義不謬誤」,「字句已通順」,②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刪大改,把學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因為我們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學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導學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己修改作文。
二、幫助學生修改作文,要注意的環節
1、講清意義,明確內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強弱是其獨立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教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而且能讓學生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學習,勤於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只有反復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語句、段落、情節改美,使自己的文章生動感人。讓其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領悟到:只要反復認真修改,就能把作文「改好」,樹立起修改自己作文的信心。
2、傳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淺出、由易到難,傳授給學生自改方法。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修改時,我提倡七種修改方法:
示範法:范修改前,教師要瀏覽學生的習作,了解並歸納出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選取較典型的文章作「鏡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找准修改點。再以學生的佳作為「向導」,指導學生找到「治病的良方」,從而悟出修改的方法。之後,便可讓學生為自己的病文「對症下葯」。修改時,對修改困難大的學生,教師要個別指導。
誦讀法:於作文中語言不流暢、銜接不緊湊、情感不相稱等表達方面的毛病,光看是不容易察覺的,只有運用「讀讀改改,邊讀邊改」的方法才能很快發現,才能動手把毛病治好。如:馬進武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到「一進校園,我首先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那富饒的假山」。當他朗讀此句時,總覺得別扭,後經仔細思考,認為「首先」與「第一個」保留其一,避免重復.又覺得用「富饒」來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為用」造型新穎」更為合適.修改好的句子再來讀一讀,覺得流暢多了.看來「耳朵」這個老師還真挺稱職,把毛病都挑了出來。另外朗讀自改法對於作文中的丟字落詞現象,修改有明顯的錯誤的句子現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正如葉聖陶先生說:「文章改完後,最好是念一兩遍,這也是個好習慣。要跟平常說話一樣地念。」③誦讀修改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冷卻法:學生將寫完的作文放下來,過幾天再看就會發現許多不恰當的地方。因為在開始寫作文時,往往對其中的觀點、人物、事件有一種特殊的偏愛,作者頭腦擺脫不了當時滿以為不錯的見解和情節,無法與文章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段時間後,自己的沖動和情感冷靜下來,加之讀了一些書,參加了一些活動,又產生了新的認識,這時修改就會發現習作中的不足之處。如:學習了《錫林格勒大草原》這篇課文後,學生了解了課文是以歌詞作結尾,反映小牧民愉快的心情,在學生作文中就出現了以『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開頭和以『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呀吹向我們……』,為結尾的文章,來表達心情,吸引讀者。《南京長江大橋》以描寫天氣作襯托,以毛主席詩詞用結尾,在學生作文中就出現了「和煦的陽光,涼爽的春風,讓人心曠神怡」,「校園春色關不住,歡聲笑語出牆來」,「紫丁香,開紫花,朵朵張開小嘴巴,在那綠葉襯托下,散發清香笑哈哈」等構思新穎,用詞准確的好句子,使自己的寫作水平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寫完立即修改是一個好方法,而過一段時間返回頭來修改,也不失為一種好的修改方法。通過再次修改,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大大提高,也進一步嘗到修改作文的甜頭。
互評法:語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④因為自己寫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說的話,而別人並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只能憑文字來理解。往往會出現自己寫得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別人卻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學互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橫挑鼻子豎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就難逃「法眼」了。如:一位寫作能力挺強的學生在作文中的好詞佳句不斷,比喻擬人交錯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師』那就通不過了「你一會兒寫花,一會兒寫藍天,一會兒又寫樹,一會兒又寫小草,按著你這樣的順序,讀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點頭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氣,辯解自己就是按這個順序觀察的。二人爭執不下,找老師理論。老師因勢利導,講解了觀察順序的重要性和觀察方法。兩位同學點頭稱是。不見得『小老師』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來加以改正,寫作水平就會在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再加上小作者的辯解,老師因勢利導,寫作水平就會在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講評法:師講評要精,具有代表性。先設計下表,進行具體講評。
錯誤類型 例句 分析原因 修改方法 類似病句
用詞不當 他家牆上掛著一幅對聯。 此句中「一幅」不恰當。因為「對聯」有上下聯,只能說「一副」,不能說「一幅」。 用替換符號「幅」換「副」。 我們的教室又寬廣又明亮。
其中錯誤類型是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例句是學生作文中的原句,分析原因和修改方法是這次講評的重點,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並改正。類似病句則是讓學生在講評後自查,是否自己的作文還存在著這樣的不足。依照此表,進行講評,學生積極性提高,記憶深刻,思維活躍。
3、運用各種批改手段,滲透「自改」知識。教師要「適當指點」學生學習自改。所謂「適當指點」,就是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批語,是最好的對學生「改」文的示範,教師的批語必須明確、具體、富有啟發性,適合學生心理。如:「……長的矮矮的,瘦瘦的,黑黑的。」教師引導學生把原句改成「身材不高,黑黑瘦瘦的」這樣,語氣更順些。或「精批細改」,為學生進行書面上的講解示範,使其加深對有關寫作知識的理解,明白有關批改符號,以「師批生改」,引導學生自己思索,自己動手修改,使其不斷積累「改」的經驗,明白「文成於改」的道理。如:「……爺爺既勤快又干凈。」原文可把「既」換成「手腳」;在「干凈」前置「愛」。或「精批粗改」,選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大家討論,集體修改,領會文章的優劣得失,使其明白修改的目的、方向、內容等。或「互批互改」,讓學生同桌間、朋友間或分成小組相互批改,取長補短,相互交流促進。或「面批面改」,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身邊,批改給他看。使其明白修改文章的原則和方法等。
4、分步訓練,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改文能力,應從中、低年級開始,貫穿於整個小學階段,並依據《課標》規定的各年級作文要求和各次作文訓練的不同要求分步進行。低年級,可側重於句子的完整性、連貫性方面的訓練;中年級,可側重於句子的寫具體和片斷的條理性等方面的訓練;高年級,則側重於篇章中的選材、結構及詞彙的活用、句式的運用、情感的表達諸方面的綜合訓練。整個修改訓練應分步落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既符合兒童心理認知發展的規律,又體現出知識、能力訓練過程的系統性和漸進性。在具體教學中亦可進行「一作多練」和「一題多練」。即將一項作文要求設計成多次作文訓練,使前次習作的修改和第二次習作的指導溝通,學生的修改訓練在連續的習作過程中進行。或將同一個作文題目要求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選材、不同的結構方法等進行多次習作、多次修改,達到提高修改能力的目的。
三、作文的評價要因人而異,以鼓勵為主。
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無論寫得怎樣,都要首先給予肯定和表揚,畢竟都有其閃光點,有好的一面。如:一個學生再寫歌頌各名族大團結的習作里這樣寫道:「……五十六個名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名族是一家……」他用歌詞開頭這很好,這是值得肯定和表揚的,但他寫的歌詞內容太多,這時就告訴他歌詞內容不必寫得太多。這樣才能增強自信,提高寫作興趣,樂於多讀多寫。在作文中,有些學生的作文內容並不太好,但在用詞、造句方面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也要給予表揚和贊美,讓其產生寫作興趣,能夠勤讀多練。如果教師在評學生的作文時,批評的多,表揚的少,那無形中象潑了一盆冷水,使之對寫作文的熱情傾刻間消失,失去自信,增加了畏懼感,對提高寫作水平更加不利。
同時又要注重因人而異、對症下葯,爭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作文必須「求精」,而對另一些學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萬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准「一刀切」。教師批改作文時要把嚴格要求與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用發展的眼光對學生作文進行公正的評價。我們在批改作文時要學會用放大鏡去發現學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績,而不是用顯微鏡去尋找他們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發現學生在作文中的進步,恰當地指出他們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漸進的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我們評價作文時要學會用一雙孩子的眼睛,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作文。一個教師對孩子習作的賞識,絕對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鑒賞能力,而恰恰顯出了教師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在閱讀學生習作時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在評價孩子的習作時多一些欣賞和贊美,讓孩子產生對教師的信賴和親近,使他們打開自己內心世界的大門,讓內心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讓剛剛嘗試用筆表達的孩子們在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贊美中,點燃對語文對文學的興趣,揭開作文的神秘面紗,消除他們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讓學生覺得作文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而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樣,及時有效。
作文評價與批改結果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採用分數、等級來表示,也可以用評語來表示;還可以採用多種評價形式進行綜合評價。平時我們常說的精批細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種認為老師把學生的作文改得越細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師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採用精批細改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學生作文均改成小學生優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現實的。因為好的作文是很難一次成功的,學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漸進的,教師絕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
事實上,如果學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來後,教師都要經過十天半月的批改後才能進行評講,那時學生對自己當時是怎樣寫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了,等老師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發到他們手裡的時候,他們大多隻是瀏覽一下成績或評語而已,而對自己的習作連認真地看一遍的興趣都沒有了,即使老師把他們的作文改得再仔細,對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反而使老師的批改顯得勞而無功了。所以我們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要盡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爭對學生習作的實際情況,以有利於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目的,靈活運用作文評價與批改的方式、方法,讓學生能及時從本次作文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五、盡量把修改作文的權利還給學生。
教師要把作文的評價與批改和其它作文教學環節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既要培養學生學會寫作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給學生寫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時也要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葉聖陶老先生說過:「修改文章的權利首先應屬於作者本人。」⑤我們除了要重視學生作文的指導和批改外,不要忽視了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這一重要環節。我們要認真上好作文講評課,讓學生在講評課上注意傾聽老師和同學們對作文優缺點的評價,仔細閱讀自己的習作,全面理解教師批改的意圖,找出自己習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後再對自己的習作認真進行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權利還給學生。
因為,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主要還得靠學生自己,不只是老師單方面應該努力的事,所以,教師是絕不可能包辦代替得了學生寫好作文的。在作文評價與批改中要讓學生從習作的被動地位轉向主動地位,努力讓學生從習作的實踐中去體會文章寫好以後要認真修改的道理,讓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看到經自己修改過的作文比原來更通順了、更流暢了,從而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以增強學生對寫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寫作的興趣,進一步養成認真進行習作、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習慣,從而不斷提高作文水平,最終使學生成為作文的真正主人。
『陸』 → 怎樣教學生修改作文 2013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受「學生作,教師改」這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為改好一篇作文可謂是花盡心思,而學生卻收益甚少,教師也被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於是有人編了這樣的順口溜:「上輩子不是人,這輩子改作文;白天上課寫筆記,晚上點燈改作文。」而且學生並不領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謂「作文一筆糊塗賬,改與不改一個樣」。葉聖陶先生曾直言不諱:「我當過教師,改過學生的作文本不計其數,得到個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①其實,就達成文從句順這個作文目標而言,學生的自改互改要比教師的批改有效得多。現在,傳統的「精批細改」觀念已經不能適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教學建議」部分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改變傳統的觀念,將修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把批改權交給學生,既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互相借鑒間接增強學生作文能力。當然,在教給學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師應做好示範,先教給學生評改方法,規定修改符號,明確修改程序。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認真把握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要求,爭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習作進行批改,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正確認識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和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小學生作文是習作,是一項練筆活動,是書面表達的最基本訓練,而並不是藝術,不是文學創作,只要學生能正確地、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寫成小學生優秀作文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培養的不是小學語文教師,更不是培養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所以,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對孩子的文字評頭論足,更不能用文學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作文。我們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力求保持學生作文的原意,絕不能用教師的思路去代替學生的思路。因為小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語文知識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難免有些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但那是無關緊要的,隨著他們語文知識的增長,孩子們自然會知道怎樣把他們想說的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師對他們的作文要求過高過嚴只會實得其反,那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寫作興趣,使他們產生畏懼寫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師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只要學生寫的是真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只要「其意義不謬誤」,「字句已通順」,②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刪大改,把學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因為我們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學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導學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己修改作文。 二、幫助學生修改作文,要注意的環節 1、講清意義,明確內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強弱是其獨立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教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而且能讓學生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學習,勤於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只有反復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語句、段落、情節改美,使自己的文章生動感人。讓其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領悟到:只要反復認真修改,就能把作文「改好」,樹立起修改自己作文的信心。 2、傳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淺出、由易到難,傳授給學生自改方法。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修改時,我提倡七種修改方法: 示範法:范修改前,教師要瀏覽學生的習作,了解並歸納出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選取較典型的文章作「鏡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找准修改點。再以學生的佳作為「向導」,指導學生找到「治病的良方」,從而悟出修改的方法。之後,便可讓學生為自己的病文「對症下葯」。修改時,對修改困難大的學生,教師要個別指導。 誦讀法:於作文中語言不流暢、銜接不緊湊、情感不相稱等表達方面的毛病,光看是不容易察覺的,只有運用「讀讀改改,邊讀邊改」的方法才能很快發現,才能動手把毛病治好。如:馬進武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到「一進校園,我首先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那富饒的假山」。當他朗讀此句時,總覺得別扭,後經仔細思考,認為「首先」與「第一個」保留其一,避免重復.又覺得用「富饒」來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為用」造型新穎」更為合適.修改好的句子再來讀一讀,覺得流暢多了.看來「耳朵」這個老師還真挺稱職,把毛病都挑了出來。另外朗讀自改法對於作文中的丟字落詞現象,修改有明顯的錯誤的句子現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正如葉聖陶先生說:「文章改完後,最好是念一兩遍,這也是個好習慣。要跟平常說話一樣地念。」③誦讀修改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冷卻法:學生將寫完的作文放下來,過幾天再看就會發現許多不恰當的地方。因為在開始寫作文時,往往對其中的觀點、人物、事件有一種特殊的偏愛,作者頭腦擺脫不了當時滿以為不錯的見解和情節,無法與文章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段時間後,自己的沖動和情感冷靜下來,加之讀了一些書,參加了一些活動,又產生了新的認識,這時修改就會發現習作中的不足之處。如:學習了《錫林格勒大草原》這篇課文後,學生了解了課文是以歌詞作結尾,反映小牧民愉快的心情,在學生作文中就出現了以『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開頭和以『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呀吹向我們……』,為結尾的文章,來表達心情,吸引讀者。《南京長江大橋》以描寫天氣作襯托,以毛主席詩詞用結尾,在學生作文中就出現了「和煦的陽光,涼爽的春風,讓人心曠神怡」,「校園春色關不住,歡聲笑語出牆來」,「紫丁香,開紫花,朵朵張開小嘴巴,在那綠葉襯托下,散發清香笑哈哈」等構思新穎,用詞准確的好句子,使自己的寫作水平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寫完立即修改是一個好方法,而過一段時間返回頭來修改,也不失為一種好的修改方法。通過再次修改,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大大提高,也進一步嘗到修改作文的甜頭。 互評法:語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④因為自己寫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說的話,而別人並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只能憑文字來理解。往往會出現自己寫得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別人卻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學互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橫挑鼻子豎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就難逃「法眼」了。如:一位寫作能力挺強的學生在作文中的好詞佳句不斷,比喻擬人交錯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師』那就通不過了「你一會兒寫花,一會兒寫藍天,一會兒又寫樹,一會兒又寫小草,按著你這樣的順序,讀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點頭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氣,辯解自己就是按這個順序觀察的。二人爭執不下,找老師理論。老師因勢利導,講解了觀察順序的重要性和觀察方法。兩位同學點頭稱是。不見得『小老師』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來加以改正,寫作水平就會在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再加上小作者的辯解,老師因勢利導,寫作水平就會在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講評法:師講評要精,具有代表性。先設計下表,進行具體講評。 錯誤類型 例句 分析原因 修改方法 類似病句 用詞不當 他家牆上掛著一幅對聯。 此句中「一幅」不恰當。因為「對聯」有上下聯,只能說「一副」,不能說「一幅」。 用替換符號「幅」換「副」。 我們的教室又寬廣又明亮。 其中錯誤類型是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例句是學生作文中的原句,分析原因和修改方法是這次講評的重點,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並改正。類似病句則是讓學生在講評後自查,是否自己的作文還存在著這樣的不足。依照此表,進行講評,學生積極性提高,記憶深刻,思維活躍。 3、運用各種批改手段,滲透「自改」知識。教師要「適當指點」學生學習自改。所謂「適當指點」,就是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批語,是最好的對學生「改」文的示範,教師的批語必須明確、具體、富有啟發性,適合學生心理。如:「……長的矮矮的,瘦瘦的,黑黑的。」教師引導學生把原句改成「身材不高,黑黑瘦瘦的」這樣,語氣更順些。或「精批細改」,為學生進行書面上的講解示範,使其加深對有關寫作知識的理解,明白有關批改符號,以「師批生改」,引導學生自己思索,自己動手修改,使其不斷積累「改」的經驗,明白「文成於改」的道理。如:「……爺爺既勤快又干凈。」原文可把「既」換成「手腳」;在「干凈」前置「愛」。或「精批粗改」,選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大家討論,集體修改,領會文章的優劣得失,使其明白修改的目的、方向、內容等。或「互批互改」,讓學生同桌間、朋友間或分成小組相互批改,取長補短,相互交流促進。或「面批面改」,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身邊,批改給他看。使其明白修改文章的原則和方法等。 4、分步訓練,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改文能力,應從中、低年級開始,貫穿於整個小學階段,並依據《課標》規定的各年級作文要求和各次作文訓練的不同要求分步進行。低年級,可側重於句子的完整性、連貫性方面的訓練;中年級,可側重於句子的寫具體和片斷的條理性等方面的訓練;高年級,則側重於篇章中的選材、結構及詞彙的活用、句式的運用、情感的表達諸方面的綜合訓練。整個修改訓練應分步落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既符合兒童心理認知發展的規律,又體現出知識、能力訓練過程的系統性和漸進性。在具體教學中亦可進行「一作多練」和「一題多練」。即將一項作文要求設計成多次作文訓練,使前次習作的修改和第二次習作的指導溝通,學生的修改訓練在連續的習作過程中進行。或將同一個作文題目要求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選材、不同的結構方法等進行多次習作、多次修改,達到提高修改能力的目的。 三、作文的評價要因人而異,以鼓勵為主。 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無論寫得怎樣,都要首先給予肯定和表揚,畢竟都有其閃光點,有好的一面。如:一個學生再寫歌頌各名族大團結的習作里這樣寫道:「……五十六個名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名族是一家……」他用歌詞開頭這很好,這是值得肯定和表揚的,但他寫的歌詞內容太多,這時就告訴他歌詞內容不必寫得太多。這樣才能增強自信,提高寫作興趣,樂於多讀多寫。在作文中,有些學生的作文內容並不太好,但在用詞、造句方面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也要給予表揚和贊美,讓其產生寫作興趣,能夠勤讀多練。如果教師在評學生的作文時,批評的多,表揚的少,那無形中象潑了一盆冷水,使之對寫作文的熱情傾刻間消失,失去自信,增加了畏懼感,對提高寫作水平更加不利。 同時又要注重因人而異、對症下葯,爭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作文必須「求精」,而對另一些學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萬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准「一刀切」。教師批改作文時要把嚴格要求與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用發展的眼光對學生作文進行公正的評價。我們在批改作文時要學會用放大鏡去發現學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績,而不是用顯微鏡去尋找他們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發現學生在作文中的進步,恰當地指出他們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漸進的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我們評價作文時要學會用一雙孩子的眼睛,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作文。一個教師對孩子習作的賞識,絕對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鑒賞能力,而恰恰顯出了教師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在閱讀學生習作時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在評價孩子的習作時多一些欣賞和贊美,讓孩子產生對教師的信賴和親近,使他們打開自己內心世界的大門,讓內心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讓剛剛嘗試用筆表達的孩子們在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贊美中,點燃對語文對文學的興趣,揭開作文的神秘面紗,消除他們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讓學生覺得作文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而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樣,及時有效。 作文評價與批改結果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採用分數、等級來表示,也可以用評語來表示;還可以採用多種評價形式進行綜合評價。平時我們常說的精批細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種認為老師把學生的作文改得越細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師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採用精批細改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學生作文均改成小學生優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現實的。因為好的作文是很難一次成功的,學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漸進的,教師絕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 事實上,如果學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來後,教師都要經過十天半月的批改後才能進行評講,那時學生對自己當時是怎樣寫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了,等老師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發到他們手裡的時候,他們大多隻是瀏覽一下成績或評語而已,而對自己的習作連認真地看一遍的興趣都沒有了,即使老師把他們的作文改得再仔細,對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反而使老師的批改顯得勞而無功了。所以我們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要盡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爭對學生習作的實際情況,以有利於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目的,靈活運用作文評價與批改的方式、方法,讓學生能及時從本次作文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五、盡量把修改作文的權利還給學生。 教師要把作文的評價與批改和其它作文教學環節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既要培養學生學會寫作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給學生寫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時也要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葉聖陶老先生說過:「修改文章的權利首先應屬於作者本人。」⑤我們除了要重視學生作文的指導和批改外,不要忽視了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這一重要環節。我們要認真上好作文講評課,讓學生在講評課上注意傾聽老師和同學們對作文優缺點的評價,仔細閱讀自己的習作,全面理解教師批改的意圖,找出自己習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後再對自己的習作認真進行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權利還給學生。 因為,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主要還得靠學生自己,不只是老師單方面應該努力的事,所以,教師是絕不可能包辦代替得了學生寫好作文的。在作文評價與批改中要讓學生從習作的被動地位轉向主動地位,努力讓學生從習作的實踐中去體會文章寫好以後要認真修改的道理,讓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看到經自己修改過的作文比原來更通順了、更流暢了,從而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以增強學生對寫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寫作的興趣,進一步養成認真進行習作、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習慣,從而不斷提高作文水平,最終使學生成為作文的真正主人。
『柒』 如何指導小學生修改作文的教學設計
《學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學設計
《學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學設計
[《學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對自己所做作業的責任心,《學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學設計。
2、懂得四種基本的修改符號和修改方法,初步學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作文中的病句。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學生將課外收集的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向大家匯報,提高學生對修改文章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學生修改文章的興趣。(如:魯迅、賈島王安石……)
(二)、指導點撥
1、指導學生學習修改前與修改後的文章,再說說自己學懂了什麼?歸納:
修改文章的作用:修改文章是提高寫作能力、寫出好文章的重要方法;修改文章能培養自己的責任心,《學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學設計
文章修改的內容:錯別字,不恰當的詞,用錯的標點和不通順的句子。
文章修改的方法:刪、補、調、換。
2、說說為什麼要這樣修改。
讓學生把原句和修改過的句子對比起來讀一讀,說說修改後的好處。
(三)、修改自己的文章
師:現在我們也學王安石、魯迅他們,一起來改改自己的作文。
1、拿出自己最近寫的作文,自己修改
2、同桌相互交換,修改同桌的作文。
3、同桌兩人一起討論,你覺得怎樣改更好。
(四)、小結
師:說說通過這次修改,你有什麼體會。
『捌』 如何指導小學生在課堂上互改作文
習作水平的高低就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可談文色變的學生大有人在,老師往往也會感到無從下手,問題出在哪?我認為主要是學生的生活范圍有限,缺乏觀察力,感受生活能力沒有養成,習作素材有限,心裡有話倒不出。對此,我就對於如何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葉老的話精闢地道出了習作與生活的密不可分的關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去,體驗人間真情,豐富個人情感,積累習作素材,習作時才有事可敘,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感可發,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有聲有色,亦情亦景。才會使讀者讀起來有滋有味,妙趣橫生。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動手寫寫的好習慣。正所謂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與此同時,教師必須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孩子就其天性來說都是詩人,但是要讓他心裡的詩的琴弦響起來,要打開他的創作的泉源,就必須教給他觀察和發覺各種事物之間的眾多的關系。教師應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去體驗;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置身於大自然中去玩賞,在玩賞中觀察,玩中感悟,賞中習作。要讓學生真正做到四帶:帶好自己的眼仔細看;帶好自己的耳認真聽;帶好自己的腦邊想邊體驗;帶好自己的筆做必要的記錄。我在教學中堅持讓學生寫日記,要學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發現生活中的精彩鏡頭,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感悟深刻的一剎那,盡量拓寬學生的活動場所。我往往利用課前五分鍾及課外活動課的時間,讓學生讀自己的日記,師生共同評比,評出具有獨特發現、獨特體驗的好日記。這樣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寫日記不再流於形式,日記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學生也日漸養成了細心觀察的好習慣,促使學生真正成為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有心人,為習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二、創設情境,感受真實生活
親身經歷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可貴的寫作,有了切身體驗才能動於中,發於言。倘若教師命題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沒有真實的生活體驗,又怎能激起學生表達的慾望呢?學生只能在萬般無奈下去胡編亂造,寫出的文章只能是語無倫次,前後矛盾,缺乏真情實感。因此教師應適當地創設情境,給予學生真實的感受,引導學生用眼、鼻、舌、手去攝取生活素材,讓學生眼中有物,方能筆下有文。特別是聽了齊白堅教授快樂大作文的觀摩課,更是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齊白堅教授善於創設原始的情景,讓學生運用眼、耳、手、鼻、舌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和學生獨特的體驗,適當指導學生寫作的基本要點,放手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高漲情緒中學會作文。回到學校,我馬上利用兩節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吹氣球》比賽,布置了比賽的規則,在三分鍾內誰吹得最大,誰就取勝,當然氣球吹破的被淘汰。在比賽過程中我適當地引導學生做到眼、耳、腦、筆並用,比賽結束後,我便讓學生動手寫作,一節課時間學生就把自己的作文寫好了,個個同學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往日寫作時的愁眉苦臉已盪然無存。
當然,每一次習作都不可能先表演後再習作,這就需要老師放慢記憶鏡頭。盡管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已積累了豐富的習作素材,但由於心理上的抵觸,無法進入再現情景或再現時印象、感悟不夠深刻。此時,教師必須善於用豐富的語言組織、啟發或用生動的圖片、美妙的音樂讓學生放鬆心情,喚起對當時的人、景、情感的回憶。在教師隨風潛入夜的引導中,往事就猶如電影回放一樣清晰地浮現於學生的腦海中,此時提起筆寫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
人是樁樁全靠衣妝,其實文章也一樣,准確華美的詞句更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葉聖陶先生也說過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語言、思想等方面的積累。足見積累對寫作的重要性。積累豐富的詞彙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大量閱讀既可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語感,又可為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豐富學生的詞彙。反之學生閱讀量太少,積累的詞彙有限,學生的作文也只能是茶壺裡面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心不能盡情表達,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博覽群書,吸眾家之所長,要求學生多讀、多想、多記、多用,豐富大腦,寫作時這些好詞佳句就能准確地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當然積累好詞佳句不能靠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恆,積少成多。同時還要注意積累的方法。我在指導學生閱讀習作中,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勾、背、寫好詞佳句,積累的內容可以是名人名言、詩句或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優美句子,也可以是人物外貌,或細節描寫的句子,也可以是好的開頭和結尾或新穎的題目。平時有空時拿出來讀讀背背並默寫下來。我總是利用課外活動課開放學校圖書館,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每個星期五下午的活動課讓學生展示該星期積累的好詞
『玖』 小學生如何修改作文
文章不厭百回改。好的文章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反復修改出來的。小學生的作文寫完後,教師應指導學生反復修改。只有反復修改,才能寫出具體、生動、形象的文章,才能真正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自己修改文章,培養學生自己修改文章的習慣和能力。為了有效地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訓練:
一、 激發修改興趣,產生強烈動機,養成良好自覺修改的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內部動因。在作文教學中,我列舉、分析自己修改文章的有益之處,喚起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強烈慾望。我對學生講:「魯迅先生曾把『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作為一條重要的寫作經驗。」向學生介紹唐代詩人賈島修改詩歌的典故。經過生動的例證,激起了我班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慾望,養成了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
二、 提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給學生常有的修改符號,以便學生在修改中運用恰當的符號。
2、明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對於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首先要求他們的作文做到內容具體充實,語言通順明白,平實樸素。在此基礎上,要求寫得生動,即先求「同」再求其「好」。
①語句要通順,內容要具體,無病句破句,重點對象描寫細致。對於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對於描寫不具體的事物,應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反復地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抓住特點,寫真實,改具體,使修改後的文章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描寫、舒述的重點對象具體、真實。
②修改作文,還要引導學生從主題的深化、材料的取捨、結構的調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考慮。
首先,思想要健康,主題要明確、深入和新穎。文章的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對於思想不健康,中心不明確,挖掘不深刻,表達不清楚,缺乏新意的文章,應指導學生細致修改。
其次,材料取捨要合理。文章的觀點和選擇的材料必須統一。觀點統率材料,材料表現觀點,如果文章中只有觀點而沒有材料,或有了材料,但不能恰當地反映觀點,則要進行修改。
再次要恰當地調整結構。文章的結構是文章的組織形式,層次、段落、過渡、照應、開頭、結尾都屬於結構問題。如果層次段落不分明,過渡照應不好,開頭結尾不理想,詳略不當等,則要認真修改。
最後還要反復推敲文字。語言是思想內容的表現形式,文章要寫得好、改得好,必須使語言准確,生動形象地表達思想內容,這就必須引導學生對自己得作文反復、細致地推敲,對不準確得多餘的字詞句段要進行刪、改、調、換、添等。
3、讀改結合,以讀促改。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朗讀作文,有利於小學高年級學生發現自己作文的缺點。默讀可及時反復,有利於學生邊讀邊思,可讓學生思考修改內容。因此,在修改時,我要求學生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尋找、掌握最好的修改契機。一般要求學生先有感情地朗讀兩遍,在朗讀中及時作記號,標明要修改的地方,待後修改;然後默讀,邊讀邊思邊改。幾次修改後,再朗讀給其他同學聽,請其他同學提修改意見,根據他人的修改意見和自己的想法,重作修改。
4、要求暴露修改過程,了解其思維變化過程。為了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為內的能力,我要求學生作文不打草稿,直接寫在作文本上,寫一行空一行,一般要寫好後認真修改,但也允許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隨寫隨改。因此,要求學生能字跡清楚、工整,改得能夠讓人看清,切不可亂塗亂改。這樣,交給我的作文都是不經過謄清的,我可以從中看出學生原來是怎麼思考的,後來是怎麼修改的,便於在講評中分析學生寫作時的思維變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