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敦煌壁畫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復作者按照「制總起引入-具體分析-概括總結」的思路行文,可分為四個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敦煌壁畫的地址。第二部分(2-5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特點。這是全文的分述,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第二自然段)講第一個特點:規模宏大,風格各異。第二層意思(第3、4自然段)講第二個特點:內容豐富,種類繁多。點面結合地先介紹了壁畫的種類,後介紹了壁畫的內容。第三層意思(第5自然段)講第三個特點:巧奪天工,技藝精湛。第二部分(第六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畫師。這是全文的分述二,有兩層意思。先講近代畫家臨摹壁畫,傳承敦煌藝術。再講古代畫師創造壁畫,表現出令人欽佩的精神和意志。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的價值。課文編排了三幅插圖。一副是敦煌石窟的外觀遠景圖(照片),另一副是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圖(局部),再一副是敦煌壁畫中的九色鹿故事圖(局部)
B. 尋~小學語文課文《九色鹿》的原文!
原文:
在一片景色秀麗的山林里,有一頭九色鹿。他身上的毛有九種顏色,美麗極了。
一天,他正在河邊散步。忽然,耳邊傳來「救命」的喊聲。他跑過去,只見一個人正在河裡掙扎,都快淹死了。
九色鹿立即縱身跳進河中,把落水人救上了岸。落水人名叫調達。他得救後,連連向九色鹿道謝。九色鹿說:「不用謝。不過我有個要求,你回去後,千萬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在這兒見過我。」
調達鄭重起誓,決不說出九色鹿的住處,然後千恩萬謝地走了。
過了幾天,調達在街上聽到人們議論:王後夢見了一頭漂亮的九色鹿,要國王派人捉來,用這頭鹿的毛皮做衣服;國王只好貼出布告:誰說出哪裡有九色鹿,定有重賞。
調達心想,這是多好的發財機會呀。於是,他跑進宮中告密。國王聽了,立即調集軍隊,去抓九色鹿,並由調達在前面帶路。
他們走到森林裡,發現九色鹿正在那兒吃草。國王馬上帶人圍了上去。
九色鹿一眼就看到了調達,他憤怒地說:「你這個見利忘義的傢伙!」國王聽九色鹿開口說話,感到非常奇怪。他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不僅叫人放了九色鹿,還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都不許傷害九色鹿!」
從此,九色鹿在森林裡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調達,那個忘恩負義的傢伙,受不了大家的鄙視和譴責,灰溜溜地躲到大山裡去了。
《九色鹿》選錄於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
(2)小學語文敦煌壁畫全文擴展閱讀
《九色鹿》這是一篇神話故事,講的是一隻九色鹿把一個掉進湖裡快要淹死了的人救上了岸,並要求他回去以後不要跟任何人提起看見過它。
被救的人回去後卻在金錢的引誘下,不講信用,不遵守諾言,親自帶國王去捉九色鹿。國王被九色鹿的好心腸感動了,放了九色鹿,並下令誰也不許傷害它,而那個忘恩負義的傢伙慚愧地躲到大山裡,獨自生活去了。
這篇課文讓人們看到了一隻美麗、善良、不求回報、勇敢機智的九色鹿和見利忘義、背信棄義、恩將仇報、靈魂骯臟的小人調達,告訴人們做人要講誠信。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在山林中生活著神奇的九色鹿;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講有一天九色鹿救了一個名叫調達的落水者,調達鄭重起誓,決不說出九色鹿的住處;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講調達財迷心竅,帶領國王的軍隊包圍了九色鹿,九色鹿怒斥小人,最後國王懲罰了調達,並下令不許傷害九色鹿。
九色鹿是敦煌壁畫《鹿王本生圖》里的故事,《鹿王本生圖》創作時間是北魏,是莫高窟中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畫,也是敦煌壁畫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壁畫之一。
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的坡地上,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最大最豐富的石窟群。《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畫的主要題材。
本生故事講述的是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生前所經歷的許多事跡。據佛經上記載,釋迦牟尼是古代印度北部小國凈飯王的兒子,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的痛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脫,後來成了「佛」。
《鹿王本生圖》所描繪的就是釋迦牟尼生前的一個故事,它用一長條橫幅展開了連續的情節。
C. 描寫莫高窟的壁畫或彩塑的美文
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涌,當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但又噴得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為壯麗無比的交響樂章。這里不再僅僅是初春的氣溫,而已是春風浩盪,萬物蘇醒,人們的每一縷筋肉都想跳騰。這里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捲成圖案,為這個天地歡呼。這里的雕塑都有脈搏和呼吸,掛著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里的每一個場面,都非雙眼能夠看盡,而每一個角落,都夠你留連長久。這里沒有重復,真正的歡樂從不重復。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里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一到別的洞窟還能思忖片刻,而這里,一進入就讓你燥熱,讓你失態,讓你只想雙足騰空。不管它畫的是什麼內容,一看就讓你在心底驚呼,這才是人,這才是生命。人世間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發出的生命信號。這種信號是磁,是蜜,是渦卷方圓的魔井。沒有一個人能夠擺脫這種渦卷,沒有一個人能夠面對著它們。
甘肅敦煌莫高窟
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長長的棧道將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連,洞窟的四壁盡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端莊的佛影,飄舞靈動的飛天……庄嚴神秘,令人屏聲斂息。
這里,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
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通向中亞、西亞的陸上交通「絲綢之路」。千百年來,碧天黃沙的絲路貫通著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而敦煌,地處絲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當年曾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貿易興盛,寺院遍布。以藝術形象宣傳思想的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遺產,其中以莫高窟為主體的敦煌石窟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
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 飛天4000餘身, 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 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二十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 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像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表現佛教在印度、中亞、中國的傳說故事和歷史人物相結合的題材;供養人畫像,即開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這是一部肖像史。
在莫高窟各個時代的壁畫中,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制度、古代建築造型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的畫面,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實,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莫高窟的壁畫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盛唐時期的壁畫水平最高。供參觀的洞窟較有影響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
西文學者將敦煌壁畫稱作是「牆壁上的圖書館」。
莫高窟的開鑿始於公元366年。據記載,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樂囫柱杖西遊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於是,鑿下第一個石窟。從十六國到元朝,石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十個朝代,1500年,至今,樂樽的那個石窟早已無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經過風沙侵蝕仍保存著十個朝代的750多個洞窟,窟內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餘身和唐宋窟檐木構建築五座。此外,還有藏經洞發現的四、五萬件手寫本文獻及各種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絹畫、版畫、刺綉和大量書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藝術作品一件件陣列起來,便是一座超過二十五公里長的世界大畫廊。
莫高窟的彩塑多屬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盤事跡的造像。因為莫高窟的岩質疏鬆,無法進行雕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
另外還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世間萬象,林林總總。
莫高窟作為藝術的寶庫,不同時代的藝術風尚在這里匯集成斑斕景觀。敦煌唐代藝術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最璨爛的時代,外來的藝術與中國的民族藝術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藝術空前豐富多彩。那雄偉渾厚高達十幾米的巨大佛像;靈巧精緻僅有十餘厘米的小菩薩;場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經變;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的單幅人物畫無都使人印象深刻。
飛天,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唐代飛天更為豐富多彩,氣韻生動,她既不像希臘插翅的天使,也不象古代印度騰雲駕霧的天女,中國藝術家用綿長的飄帶使她們優美輕捷的女性身軀漫天飛舞。飛天是民族藝術的一個絢麗形象。提起敦煌,人們就會想到神奇的飛天。
在敦煌壁畫中所描繪的當時的一些社會生活場景,反映了我國古代狩獵、耕作、紡織、交通、作戰以及音樂舞蹈等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各個方面的內容。壁畫中各類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歷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飾資料。壁畫中所繪的大量的亭台、樓閣、寺塔、宮殿、城池、橋梁和現存的五座唐宋木結構檐,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形象圖樣和寶貴資料。我國的雕塑和繪畫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美術史上記載許多著名畫家的作品多已失傳,敦煌藝術的大量壁畫和彩塑為研究我國美術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廢,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後,又受到人們的注意。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後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餘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製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這些盜竊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損失。
中國從四十年代起成立了莫高窟的學術研究和保護機構;六十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的加固;八十年代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
D. 小學課文《敦煌壁畫》怎樣分段
《敦煌壁畫》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作者按照總起引入-具體分析-概括總結的思路行文,可分為四個部分來理解。
一、(第一自然段)描寫敦煌壁畫的地址。
二、(2-5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特點。第2自然段講敦煌壁畫的規模宏大,風格各異。(第3、4自然段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種類繁多。第5自然段講敦煌壁畫的巧奪天工,技藝精湛。
三、(第6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畫師。先講近代畫家臨摹壁畫,傳承敦煌藝術。再講古代畫師創造壁畫,表現出令人欽佩的精神和意志。
四、(第7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的價值。三幅插圖中,一幅是敦煌石窟的外觀遠景圖一幅是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圖,一幅是敦煌壁畫中的九色鹿故事圖。
(4)小學語文敦煌壁畫全文擴展閱讀
敦煌壁畫講述南北朝時期是佛教在中國古代傳播發展的一個高峰。根據現代學者統計,南朝有佛寺一千二百至三干聽,北朝有三萬所,隋朝有四千所。
唐朝肓四萬所,在敦煌莫高窟現存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窟中。北軻以前的有三十九個,而北瑰時期就有二十個,佔二分之一強:人們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北輯特別是北魏佛軟和佛教美術發展盛況的一斑。
古代歷史事實表明在社會動盪,多數人的現實人生目標無法實現。生活昔遞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及其以後的相當長時間內,往往是宗教的迅速發展時期。如果再加上統治者的提倡、參與,那麼宗教的社會影響就會急劃增強。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階段就是這樣的時期。敦煌莫高窟中的北涼、北魏壁戤就是這樣的時期的宗教美術作品。
如果說在通常情況下,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裹。宗教壁畫的基本題材主題、繪畫技法風格、景觀、佛像及其服師造型,一般下會出現重大明顯的發展變化。
在敦煌莫高窟北涼、北魏壁畫中卻實現了這種變化。比如,基本髓材主題由側重宣揚忍辱、苦修、無原則地施捨和自我犧牲。
轉向注重表現說法、極樂凈土;繪畫技法風格從質朴、粗擴轉向精細、華麗,景觀、佛像及其服飾造型由印度類型轉向中圃類型。
總之這些壁畫從內容到形式發展變化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這些發展變化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宗較美術,乃至整個美術發展歷史的規障提供了難得的史料。因而增加了這部壁畫集獨特的藝術歷史價值。
E. 小學語文第七冊敦煌莫高窟全文
不知道是這篇吧?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長達16米,他側身卧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遊人無不嘖嘖贊嘆。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拂,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洞里曾藏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綉、銅像等六萬多件。由於清王朝腐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僅存的部分經卷,現在陳列於北京故宮等處。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第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F. 敦煌壁畫這篇文章的體裁
這是一篇解說詞,也是說明文,有關的解釋如下:
《敦煌壁畫》是選自語文版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華權文化」的一篇略讀課文,要求抓住文章特點,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自主理解文章內容,加深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認識。
文章體裁為解說詞。解說詞是對展覽、實物、影視、圖片、名勝古跡和歷史文物進行解釋說明的一種文體,根據被解釋的對象可分為文學性解說詞和平實性解說詞兩種。本文屬於前者,語言絢麗多彩,情感真摯濃郁。
解說詞有補充視覺和聽覺的作用,具有以下特點:
(1)語言通俗、平易,讀起來順口,聽起來順耳。
(2)緊扣實物和形象進行解說。
(3)說明和描寫緊密結合。
G. 小學語文S版《敦煌壁畫》的作者是誰急求!!!!
好像 余秋雨
H. 小學語文s版《敦煌壁畫》的作者是誰
是誰繪成了堪稱世界藝術瑰寶的敦煌壁畫?研究人員一直期 待從莫高窟北區找到關於壁畫作者的千古謎底,他們認為,莫高 窟北區的243個洞窟是敦煌畫師的住所。而最近來自北區洞窟 的考古報告表明,這些洞窟是僧人居住修行或印製佛經的地方, 這使關於壁畫作者的千古之謎更加撲朔迷離。 敦煌莫高窟有735個洞窟,其中近500窟繪著巨幅壁畫 ,總面積達45000多平方米,繪畫時間長逾千年,被譽為世 界最大的畫廊。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馬德說,根據對壁畫題記和敦 煌文獻的研究,大約只有公元10世紀左右的壁畫畫工有零星資料 ,而在4世紀到9世紀的壁畫中,找不到關於作者的任何資料。 他說,浩繁的敦煌文獻和大量壁畫題記中,有關壁畫作者的題記 和文獻記載,總共只有40多條,有名有姓的壁畫作者僅有平咄 子等12人。 在開鑿於元代的第3窟南北兩壁,畫著極其精美的千手千眼 觀音像。這兩幅千手千眼觀音像以線寫形,以色顯容,用遒勁有 力的線條勾勒人物輪廓,輪廓內再淡施暈染,有些不施色彩卻見 肌膚,人們公認這是敦煌壁畫的極品。壁畫的落款為"甘州史小 玉筆",專家認為史小玉應是今甘肅張掖人,史小玉很可能是藝 名而非真名,至於其生平更無從考證。 無法確定絕大部分敦煌壁畫作者的另一個困難是,宋代以前 的畫師們一般沒有落款。在壁畫的所有題記中,也很難見到有關 畫師的記載。 研究人員認為,敦煌畫師的來源主要有4種:首先是來自西 域的民間畫師,這是因為敦煌壁畫的早期作品風格和新疆同期的 很多佛教石窟壁畫風格非常接近;第二是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吏獲 罪流放敦煌時攜帶的私人畫師;第三是高薪聘請的中原繪畫高手 ;第四是來自五代時期官辦敦煌畫院的畫師。 在敦煌文獻中,所有的畫師都被稱為畫匠或畫工,可見畫師 們主要來自民間,社會地位並不高,他們創作壁畫時很可能就住 在陰暗潮濕的洞窟里。壁畫中大量的田間勞動場景,活生生地再 現了當時的經濟狀態和科技水平;唐代壁畫中的嬰兒車等生活用 具,更是為神秘的佛教壁畫增添了世俗社會色彩,給今天的參觀 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中國千年民間風俗畫卷。也許,正因為畫師 們熟知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才使他們巧妙地把佛國的空靈與人 間的真實融為一體。 敦煌畫師們繪成了精美絕倫的壁畫,而關於他們的記載又幾 乎是空白,所以,他們的生平總能激起現代藝術家的無窮想像。 從《絲路花雨》到《大夢敦煌》,兩部關於敦煌的著名舞劇,講 述的都是平民畫師歷經磨難、獻身敦煌藝術的悲壯故事。 也許敦煌壁畫畫工之謎永遠無法解開,但輝煌的壁畫已經為 這些無名藝術家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赫赫聲名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