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簡便計算公式
總結了小學數學的計算公式,及其靈活運用,簡便計算技巧。
①加法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a+b)+c;
②減法
a-b=-(b-a)
a-b-c=a-(b+c)
減法有一個口訣:加括弧,變符號。
③乘法
乘法交換律:a x b=b x a;
乘法結合律:a x b x c=a x (b x c);
乘法分配律:a x (b±c)=a x b±a x c;
小學數學試題中常考的一種題型-計算復雜數式。
經常就會用到乘法分配律,來提取公因數,簡化計算。
【例1】計算:7.19x1.36+3.13x2.81+1.77x7.19
分析:這道題就是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的綜合運用。
7.19x1.36+3.13x2.81+1.77x7.19
=7.19x(1.36+1.77)+3.13x2.81
=7.19x3.13+3.13x2.81
=(7.19+2.81)x3.13
=10x3.13
=31.3
④除法
a÷b÷c=a÷(b x c)(b,c不等於0);
a x b÷c=a÷cxb(c不等於0);
以上公式是解四則運算題目的基本關系式。
靈活學習,靈活運用。
它們除了正著用,有時候還得會倒著用。
【例2】計算:47.9x6.6+529x0.34;
分析:6.6+3.4=10,能不能想辦法把湊出一個3.4,然後讓3.4和6.6相加?
47.9x6.6+529x0.34
=47.9x6.6+529÷10x10x0.34
=47.9x6.6+52.9x3.4(3.4已經湊出來了)
=47.9x6.6+(47.9+5)x3.4
=47.9x6.6+47.9x3.4+5x3.4(6.6+3.4也湊出來了)
=47.9x(6.6+3.4)+17
=496
注意:例2題目中我們將乘法分配律倒著使用。
52.9x3.4=(47.9+5)x3.4=47.9x3.4+5x3.4
除此之外還用到了一個特別的公式。
529x0.34=529÷10x10x0.34
這個公式總結出來,即:
a x b=a÷c x c x b(c不等於0)。
B. 最簡單的方程怎麼算 小學數學題
我在不懂方抄程的時候是這樣算的:(二年級的知識)
一個加數加另一個加數等於和。
其中的一個加數等於和減去另一個加數。
一個因數乘另一個因數等於積。
其中的一個因數等於積除以另一個因數。
再運用一下乘法分配律,那些你學過的律。小學的就差不多了。
實際上我覺得解多了之後,移項會更好用。移項在剛學方程的時候就學過的吧。
下面的就是一些流程,
1.一般步驟:實際問題--設未知數(分直接法,間接法)--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檢驗解的合理性。
即:弄清題意和題目中的等量關系,用字母表示題目中的一個未知數;
找出能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系;
根據這個相等關系列出需要的代數式,從而列出方程
解這個方程,求出未知數的值;
寫出答案
C. 小學方程式怎麼解 數學
小學的方程式首先把未知數和已知數區分,把它們倆分別分到一邊去解決
D. 請問小學數學方程式怎麼理解
甲乙合作一天完成總工程的1/12,
現在先合作4天完成4*1/12=1/3
後來甲做了10天,內乙做了5天,相當於甲乙合作容了5天,那麼可以完成總工程的5*1/12=5/12
剩下的就是甲做5天所對應的分率。
甲單獨做需要:列式為5/(1-1/3-5/12)=20天
乙單獨做需要:列式為1/(1/12-1/20)=30天
望採納!
E. 小學數學方程式驗算格式是怎麼做
檢驗:把x= 代入到原方程
方程左邊= (把方程解的結果代入進去專進行計算)
方程右邊屬=
方程左邊=方程右邊
所以x= 是這個方程的解
F. 小學數學解方程式
2x+15*5-5x=60
15*5-60=-5x-2x
75-60=3x
15=3x
x=5
G. 小學數學方程式
(12-x)/18=(17-x)/20
(12-x)*20=(17-x)*18
240-20x=306-18x
240-306=20x-18x
-66=2x
x=-33
H. 小學數學全部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
2 、正方體 V:體積 L: 棱長和
(1)棱長和=棱長×12 L=12a
(2)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3)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長 b: 寬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L: 棱長和 a:長 b: 寬 h:高
(1)棱長和=(長+寬+高)×4 L=4(a+b+h)
(2)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表
(3)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梯形高=面積 ×2÷(上底+下底) 梯形上
I. 小學數學方程如何解
就是把抄第一步得到的「解襲」代入方程中。看兩
邊是不是相等,如果相等,則方程有解,就是第一步得到的「解」,如果不等
則方程第一步得到的「解」,不是方程的解.
方程變形六原理:
1.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積
2.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3.被除數÷除數=商
4.被除數=除數×商
5.除數=被除數÷商
6.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和
7.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8.被減數—減數=差
9.被減數=減數+差
10.減數=被減數—差
另外多說幾句,如果是方程應用題的話也可以很容易的。我今天就在這里告訴你以下方法:
每當做方程應用題時因多讀題,要仔細讀。在到題目裡面找關鍵詞,一般關鍵詞有「是」、「相當於」....一般這些字的後面或前面就是單位「1」,「比....多」或「比....少」中間的字也是單位「1」。當然,也有些特殊的題目里的單位「1」不是那裡面的。那就要找幾分之幾前面或後面的。找出單位以後,然後再找出應用題的等量關系式。接著就開始列方程。然後解答。做完後千萬不要忘了驗算和解答。方程應用題的步驟就是:
1.讀
2.找
3.解
4.列
5.驗
6.答
希望這些能幫助到你。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