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怎樣提升
一、了解現在小學生的閱讀特點
讀書目的性不強
很多小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是完成家長、老師布置的任務,所謂的名著、小說,只挑選其中故事性強或是有插頁的章節讀,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去考慮小說或名著中人物在當今社會有何意義,做讀書筆記的學生更少。
閱讀重圖輕文
經權威機構調查,喜歡漫畫的小學生佔到了接近3成,只有20%的小學生願意看「全是文字」的書籍。這個結果,很好地解釋了市場上「白話版」「圖畫版」四大名著暢銷的原因。學生閱讀,重文還是重圖,應該用理性的眼光來分析。
閱讀的時間不足
從小學放學至晚上睡覺前,供小學生支配的時間大約有4個小時,看電視(包括上網)超過2小時的家庭卻佔到了26%,如果再扣除吃晚飯時間,估計有不少孩子沒時間讀書。這個問題,希望能引起家長的重視。
課外書的來源相對單一
調查中發現,雖然有40%的家庭藏書超過50本,但來源非常單一,家長買的佔到了67%,13%是借的親戚或同學的。這說明,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可供小學生選擇的圖書資源十分有限,如果資源再豐富一點,借書的程序簡化一點,或許能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
二、家長要了解小學閱讀教學的要求 閱讀能力是指孩子看懂書報的能力。對不同的年級段,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能閱讀比較淺顯的適合年齡特點的書報。 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指讀懂文字,理解思想內容的能力。
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讀懂文字的能力。做到會讀、會寫、會用;
2、理解思想內容的能力,理解詞語、句子、篇章的能力。要求孩子不僅要了解文章中字詞句的含義,而且還能劃分段落層次,並會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具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而比較熟練地默讀課文;
4、使用工具書的能力。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詞、不理解的詞義,可以通過查閱字典、詞典等自己來解決。
孩子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要邊讀書,邊思考,邊勾劃。好的習慣可以使孩子受益終生,壞的習慣可能貽害終生。所以要十分重視對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三、指導孩子閱讀課文的方法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東西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孩子掌握了方法,好比得到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可以終身受用。因此,家長要重視在閱讀中教給孩子讀書方法。孩子拿到一篇文章,往往覺得無從下手,粗略地看一遍就認為讀完了,這樣讀書是沒有效果的,不能盡快地提高閱讀能力。 那麼,怎樣指導孩子閱讀一篇課文呢?第一步讓孩子認讀課文,通讀兩三遍,從整體上了解文章的大意。對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家長要督促孩子通過查字典來解決。第二步要讓孩子細讀課文。通過孩子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了解課文內容,能給課文試著分段、概括段意。第三步讓孩子精讀課文。能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自己確定重點段,重點理解,從中提煉,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第四步讓孩子能回答書後的問題,寫出預習筆記,並對文章有自己的評價。閱讀課文後,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請教老師和其他人。 通過上面的過程,就會使孩子懂得,讀一篇文章,不但要讀通語句,而且還要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從中培養孩子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四、培養孩子多讀善思,勤於動筆的習慣 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多讀善思,勤於動筆的讀書習慣。文章的內容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只有通過讀,才能把無聲語言變成有聲語言,把語言文字所描寫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表達出來。 學貴有疑。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孩子在學習中有了疑問,才能產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才能有所創見。家長對這一點要熱情鼓勵。例如,孩子在學《一個降落傘》這篇課文後問,周總理為什麼把自己的傘包讓給了別人呢?這個問題正是這篇課文的中心所在。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掌握了這篇文章的中心――周總理在飛機遇到危險的緊急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種積極的思考,既掌握了課文內容,又了解了作者的表達方法。經常引導孩子這樣閱讀,有助於提高他韻閱讀能力。
五、讓孩子讀書,家長要做表率
一個故事說的是,在猶太人家裡,小孩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書籍之甜,閱讀之美!在人均擁有圖書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讀書的比例上,以色列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到目前為止,猶太人諾貝爾獲獎者累計已達130多人。
雖然獲諾貝爾獎與從小讀書的關聯性多大不好簡單地用該例子評判,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沒有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家長接孩子回家後,自己往電腦前一趴,卻要求孩子去讀名著,這樣的情形在很多家庭都存在。」記者采訪時,一位從教20多年的教師說。
80後,有人說是缺乏知識的一代,甚至有一種觀點是80後的人沒正兒八經讀過一本書。目前,越來越多的80後成為孩子的家長,閱讀書籍漸漸被上網沖浪、看電視節目所取代。讀書,正與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
有人認為,應該實施全民讀書計劃,就像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一樣。計劃是美好的,也是長遠的。就目前來說,擺在家長們面前最緊迫的任務,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在下一代的教育上,相信多數人不願聽到「沒讀過書」「缺乏教養」等類似的評價吧?
『貳』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重點是不但要讀懂作者表達的意思,而且要懂出題人的意版圖。所以套用古語,權詩讀百遍其意自現,因此要知道作者的心意就要多讀幾遍,平時要求學生多讀閱讀教材,針對一篇文章多讀多透;另外,讓學生讀閱讀要有針對性,多了解學小學階段閱讀題的考察點和出題人的意圖,幫助學生盡快提高做題效率。
『叄』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理解
是提高完成閱讀理解題的能力還是提高理解能力?
若是後者,不僅要多看書,上課多聽講、思考、踴躍回答不要怕錯,就能緩步提高,不能指望飛速發展。
若是前者,不僅包括後者,還需提高做題的技巧。
就是,怎樣去做這類題目。
如文章先讀一遍,邊讀邊將重要的做記號。
第二遍,一邊看題目一邊再看文章,然後簡單的先做掉。大題目,就再仔細看文章相關部分,多分析。
『肆』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水平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學習 、流利和喲觀請的閱讀課文,這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大任務,同時也是衡量教學任務的重要標准。然而由於閱讀理念和閱讀方式不當,以至於當我們學生閱讀的不規范時,我們語文教師只是象徵性的指導一下,然後再要求學生重復閱讀,由此一來,勢必會制約學生閱讀水平提高。為此,我們語文教師需要積極改變這一不利趨勢,以便切實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一、富有感情的閱讀
想要讀好一篇文章,我們需要深層次閱讀,精準把握文章內涵,深層次感悟作者思想感情,才能以聲傳情和精準表達詞義。為了全面和正確把握文章思想感情,我們語文教師需要緊密結碧橘培合教材任務,從一些關鍵性詞彙入手。探究課文結構,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同時結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思維,進而全面和正確把握教材內容和內涵。比如:在講解某一課文時,通過主人翁的言談舉止來彰顯作者獨特思想感情。因此,結合課文內容和內涵,在閱讀課文時應注重語氣和語調。同時貼近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切合時宜的轉換語氣和語調,進而生動和形象的展示作者內心感情變化。
二、在品味語言中積累閱讀技巧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i和培養技能的有效途徑。通過切實有效閱讀,學生獲取豐富語言文化知識和寫作素材,然而這些語言文化知識i和寫作素材的獲取需要品味課文中一些關鍵性詞彙或者段落進而精準把握作者感情,為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精選富有感情的句子或者段落。
教材中的一些句子或者段落較好的彰顯作者獨特思想感情。比如:在講解某一課文時,對於一些關鍵性句子或者段落。需要我們學生反復閱讀,以便充分體會作者獨特情感。
2 精選內涵深刻的句子或者段落。
教材中一些關乎伍桐全篇的句子和段落不僅是重要知識點而且還富含某種哲理。為此,我們語文教師因組織和引導學生對這些句子或者段落反復閱讀和深層次思考,互相交流,才能深入理解和強化記憶。比如:在講解謀篇課文時針對一些正面或者反面句子或者段落,然而它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具有唯一性。因此,在福喲富有感情閱讀中深入剖析這些內涵深刻的句子或者段落,進而正確和全面把握作者內心情感。
3 精選精彩句子或者段落。
在課文中,一些表現手法被大量運用,尤其是那些承上啟下或者統領全局的句子或者段落都是學生獲取豐富語言和寫作的最佳素材。比如:在講解某篇課文時,針對其中精彩句子或者段落,我們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化理解和積累心得體會。繼而正確面對未來之路。
三、充分利用聽力來提高閱讀水平
在深層次閱讀課文內容時,通過一些語言文字或者詞彙段落的強化訓練,增強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注重聽力訓練進而增強學生閱讀能力,對於那些關鍵性句子或者段落在進行深層次理解時應結合上下文,放到具體分為中去感悟,探究句子和句悔唯子,段落和段落之間的內在關聯,全面和正確把握句子和段落內涵,引導學生在一邊傾聽一邊閱讀,為此,我們語文教師應正確和全面看待句子或者段落,通過范讀,彰顯語言內涵,持之以恆,便可以促使學生掌握漢語標准發音,進而深層次感悟課文,培養語感,提高閱讀水平。比如:在講解某篇課文時,教師運用特俗語調構建特定氛圍,輔助特定語氣和特定表情,將課文中富有感情的氛圍生動和人形象的展示在學生嗎面前,進而感染學生和熏陶學生,促使學生置身於特定氛圍,進而促使學生和作者之間情感共鳴。此外,我們語文教師示範性閱讀可以極大調動學生閱讀興趣,繼而成為學生以後閱讀的範例。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應想方設法提高自身閱讀水平,為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進行理論指導和方式傳授。
四、在角色演繹中調動學生閱讀興趣
新課改倡導:要時常組織學生傾聽和閱讀。包括一些教師領讀或者錄音磁帶。一般而言,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他們在傾聽過程中,在頭腦中往往形成一個特定閱讀範例。進而更好感悟語言文字,積累寫作素材。探究不同語言表達方式,學會准確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身思想和情感,繼而促使語言表達良性發展。因此,當學生聽完范讀以後,我們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同步閱讀、個體閱讀、分層次閱讀、自由閱讀和角色閱讀燈多種閱讀方式協調運用。
言而總之:以上四點只是作者的一些點滴教學體會,我們語文教師在運用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層次不同、教師教學特點不同和教學任務不同而靈活運用,效果方能凸顯。然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一項艱巨性事業,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非一蹴而就,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不斷研究、勇於實踐和善於反思,那麼我們學生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顯著提高。
『伍』 關於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水平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不僅關系著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而且影響到整個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質量以及將來的繼續學習。因此,在歷來的語文教育與改革實踐中,閱讀教學一直處於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目標往往很難達成,閱讀能力和技巧的培養經常不能落實,學生一學期學習十幾節課文,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學習上百篇課文,還是不一定能有效的獨立閱讀。而且,好多學生隨著年級的提升,甚至越來越喪失閱讀的興趣,這不能不為廣大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敲響警鍾。我認為,作為基礎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立足於保證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有效閱讀。 一、讓學生喜歡閱讀-----使閱讀更加自由 薩特說:閱讀就是自由的夢。閱讀只有插上自由的翅膀才能真正感受閱讀的味道,在聯想與想像的空間里學會理解,發展思維,陶冶性情,進而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和人生感悟。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是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閱讀教學的第一要務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只有把閱讀真正還給孩子,孩子才可能真正地喜歡閱讀。 1、 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 閱讀中的傾聽和對話,就是讀者和文本、讀者和作者心靈的對話。這種心靈的對話,應該是自由的,而不是強迫的。在這種對話基礎上的自由交流和討論是更廣范圍內人們的對話,有利於每個讀者認識的提高、思維的發展、情感的熏陶。就在這樣的過程中閱讀能力形成了。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又反過來加深了讀者閱讀對話的深度和廣度。 在做課堂預設時,教師往往更多考慮教學模式的選擇,教學流程的推進,教學環節的銜接,而更多地願意擠占學生的閱讀時間,來保證整個教學的完整性,殊不知,正是在一次次的演練中,孩子的自主閱讀成為了一種形式。剝奪學生自己閱讀文本,就是剝奪學生的傾聽和對話,剝奪學生和作者的心靈對話,也就是放棄閱讀能力的培養。沒有充分的閱讀,就扼殺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失去了閱讀的快樂。 2、 創設怡人的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是有效閱讀的保證,學生是閱讀的主人,作為教師,有義務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在教學初始,教師的導語可以把學生快速地引入閱讀環境。開始閱讀,教師根據閱讀內容,可以靈活性地選擇音樂渲染、合理的閱讀形式(朗讀、默讀、誦讀、精讀、略讀、瀏覽等)、帶問題讀書等。學生讀書之後,要創設開放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些都有利於鞏固學生的閱讀效果,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過程中,問題的設計非常重要。問題是激發思考的鑰匙,有效閱讀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應當具有開放性,難度恰當有梯度,反對滿堂問和以問代罰,既要面對大多數,又有利於個別生的發展和思維。 3、 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 有多少名觀眾,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閱讀是個體的行為,由於個體的性格、經歷、知識體系的不同,同樣的文字,閱讀後的感受並不相同。新課標要求,要充分尊重個體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因此,在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個體觀點,進行正確的評價和引導。 要注意傾聽孩子的觀點,不要輕易打斷,讓孩子把話說完。不要吝嗇你的評價,評價時給點熱情,給點期望,同時又要指出問題,指明方向,一味的表揚和一味批評同樣可怕。 二、讓學生學會閱讀-----使閱讀更輕松 語文課堂沒有最終目的,但是有即時目的。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蹙而就的,需要長期地閱讀和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正是課程計劃賦予語文課的重要任務。 1、 循序漸進,有層次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課,應該努力讓學生自主讀書,但自主不等於放任,閱讀與訓練是相輔相承的,學生的字詞語言思維等閱讀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長期的訓練。不同的年齡段,學生的閱讀水平是有差異的,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層次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有明確的規定。我們應該從各年段發展的連續性上整體把握,不要只盯著本年級的目標。如低年級學生閱讀課文,可以按讀准讀通讀懂這樣幾個層次進行。中高年級也可以按照讀通讀懂品讀這樣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這里強調品讀,按照年級的不同有一定的培養欣賞、評價能力,這樣逐步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 2、多元輻射,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 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應該努力提倡學生創造性閱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語言和創造性思維。 廣義地說,讀、述、唱、畫、演、問、比、思都是閱讀的形式。把他們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讀述結合(把學生自讀課文與指導復述結合起來,即把朗讀、默讀、速讀與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相結合。)、讀唱結合(把指導閱讀理解和音樂演唱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音樂氛圍中加深對課文的領悟,提高朗讀能力。)、讀畫結合(把讀與美術繪畫結合起來,在讀中或學生自畫,或師生共畫,或展現現成圖畫。)、讀演結合(把閱讀和表演相結合,在學生閱讀中,或教師獨演,或學生自演,或師生共演。)、讀問結合(把閱讀和質疑問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讀。)、讀思結合(把閱讀和思考、聯想、討論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及生活閱歷加深認識,於思接千載、鉤前聯後中拓寬視野,在師生共議、爭鳴辯駁中交流心得。)、讀比結合把閱讀和比較相結合,在閱讀中或換詞比較,或縮寫後與原段相比較,或數篇課文相比較;或比較課文內容的相似點,或比較課文藝術手段的不同點。)、讀寫結合(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閱讀中或仿寫,或續寫,或擴寫,或補寫,通過寫句成段來實現讀寫遷移。)讓學生自己與課文對話,從自我出發去感受和體驗,從而創造性地閱讀。 三、 讓學生廣泛閱讀-----使閱讀成為習慣 閱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學生的閱讀不僅僅局限於課堂,更包括課外。學生的課外閱讀是一項大工程,同樣需要學校與老師的幫助指導。研究表明,中國兒童的閱讀量遠遠少於同年齡西方兒童,中國兒童大量閱讀的時間也比西方兒童兒童整整晚了四年,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孩子閱讀能力的形成。利用學校的資源,自主開發資源,通過課外大量的閱讀,不僅是對閱讀教學的補充,更是閱讀積累,思想積累,方法積累的有效途徑。方法有:(1)、學校應該盡可能開放圖書閱覽場館,班級成立讀書角。發動學生帶來閱讀資料。組織好閱讀小組,對閱讀資料進行分類刪選,註明閱讀字數,閱讀時間、提出閱讀任務, 做好學生閱讀情況記錄。(2)、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閱讀競賽活動。(3)、成立閱讀小組,組織閱讀測試等。 閱讀能力是孩子的終身能力,必須從小抓起,立足於早,立足於興趣,立足於養成。從小學開始,扎扎實實,讓閱讀變得快樂,變得輕松,變成習慣,讓閱讀教學融入真正有效的高效的語文。
『陸』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精讀
精讀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教材上的閱讀材料學習詞彙和句法,從而提高理解能力。因為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這並不是教師在課堂里所能解決的。對於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語言知識與閱讀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適應的閱讀任務以外,在課堂上適度的精讀指導是相當有意義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語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識,弄清語言各層次之間的制約關系以幫助他們正確預測,有效推理。教師可以靈活的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和反饋閱讀理解的情況。
要進一步的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以在做完閱讀題之後,讓學生用語文口頭復述課文的大體內容。復述看似容易,其實對於小學生來說是難度比較高的,因為涉及到人稱的轉換,和一些相關的語法知識,是對學生的較高要求。
泛讀
泛讀,顧名思義,泛既是廣的意思,其宗旨就是讓學生進行大量廣泛地閱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才能建立起語感,才能使閱讀上一個台階。閱讀以理解為目的,推理是理解的核心,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語篇的能力。孩子在家庭閱讀時,父母應經常關注孩子的閱讀情況,讓他談談書的內容或對書的評價,避免盲讀。
答題
閱讀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是答題時取得最大的正確率,所以教師要正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
第一遍讀文章時不要做題,第二遍閱讀時再做題。
遇到生詞不要急,試題中一旦出現生詞,一般會註上中文詞義,如果沒有注出詞義,那麼學生應該這樣處理:
① 利用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
② 一般的人名和地名可以不知道它的寫法
③ 有些名詞要根據上下文意思來猜測其意義
④ 有的生詞是故意不注意的,是要在題目當中出現的,學生要根據上下文指出表達該詞在文中意義的選項。
弄清問題
① 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句子設計的,可以從文中一句找到正確的答案
② 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一段話設計的,因此可以從文中的某一斷找到正確的答案
③ 有的有的問題是根據整篇文章設計的,要求學生認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或信息進行邏輯推理。
採用排除法
① 文中事實相反的選項
② 文中完全沒有談到的內容的選項
③ 不合情理或荒謬的選項
④ 間接或次要的選項
『柒』 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捌』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百度文庫
要提高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需要在閱讀中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巧用信息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如果是小說,則要主語其人物、情節等,如果是議論文,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第二、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里是能夠"摳"出答案的。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在閱讀中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少同學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斗猛搭較強,但遷移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對有關字、詞、句的語境義以及作用之類的題目感到為難。這里,提供十六字訣的解題方法供你參考。
1、字不離詞。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即字不離詞,這樣才能准確的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如:道聽途說,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 指道理 。
2、詞不離句。在綜合閱讀題中,常常要求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這類要求有以下幾方面情況:
一詞多義。這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 驅使; 執策而臨之 ,策,馬鞭 。在現代文中則多表現為語境義,這些,都應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斷它的意思,也就是詞不離句。如: 「見教」一詞的本意是客套話,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則表現為不同的意義。在《范進中舉》一文中,范進中舉前面對胡屠戶的「教導」,稱「岳父見教的是」。
至於某個知尺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更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而不能離開句子作單獨解釋。
3、句不離段。也就是說,對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離開具體的語段,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如果離開具體的語段,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許多句子只能狹隘的理解甚至於不知所雲。只有結合具體的語段和語言環境,才會知道這句話空拿在全文中占著什麼樣的位置。
4、段不離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因此,對語段的閱讀理解不能離開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離文章的中心。否則,對語段內容或作用的理解就會發生偏差。
閱讀的,套用這些,比較快.
語文解題方法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
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
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玖』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
教學的效果 從必要性方面來說,閱讀對一個人的發展極為重要。一個人不閱讀,也可以聽話、說話,但是那種「學習」,難以超越自己的生活范圍。閱讀卻能把人帶入到廣闊的社會和自然的空間,才能使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使人了解古往今來;人們通過閱讀,不但獲得信息,而且在情感上、思想觀念上、意志品質上得到熏陶;閱讀對開啟人智力的作用也不可低估……閱讀能力是一個人學習各門課程、獲得終身發展的最基本的學習能力。從閱讀的重要性來看,我們的學生不是讀得太多,而是讀得太少。有人統計,中國孩子的閱讀量,僅是歐美孩子的1/8。文本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其他交流方式不可替代的,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不少人變得浮躁,不能沉下心來讀文本,沉湎於讀圖、看多媒體,因此更有必要強調加強閱讀。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那應該怎樣提高新課標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呢?筆者認為新課堂應該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了人文關懷、問題探索、知識魅力的過程。閱讀應該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途徑,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真正實現學生內心的需求和願望。要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不把學生看成被動接受的對象;不僅僅要求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還要會對課文結構進行解讀;學生可以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敢於對老師的「權威」答案提出質疑。 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必須成為學習的主人,也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能應以教師的分析、解釋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思維。教師應讓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想方設法給學生創造多種多樣閱讀的機會,調動和發揮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一個自由的天地里,充分施展他們的手腳,鍛煉他們的才華。正如作家肖復興所言,「能熱愛讀書並能懂得怎樣讀書,對於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我的做法是:一、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葉聖陶先生曾說,「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是語文教學「懸著」的「明晰目標」。「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一輩子受用不盡。」小學生應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主要有① 每天閱讀;② 讀書動筆;③ 帶工具書閱讀;④ 勤問。培養好習慣,光提要求和講解無濟於事,要多督促勤檢查。養成了這些好習慣,什麼都「好像出於本能」,語文就不需要教了。可以說,培養語文學習習慣的過程,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過程;各種語文學習習慣一經養成,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不須教就實現了。二、創設意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具有愛玩、喜動、好奇和憑興趣做事的心理特徵。教師應把學生這些特性與起步閱讀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在興趣的氛圍中去閱讀。在教學中設法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意境,能激發學生,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及樂趣。」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 創設良好語言環境。教師的教學語言既是承載教學內容的載體,又是對學生的語言樣本。筆者身處閩南農村,眾多學生從小生活在方言區里,普通話講得不正確、不流利,常常夾帶方言語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要注意使用語言的規范性。教學語言不但要清晰、准確,而且要符合學生的心理。低年級的語文老師,在運用語言時,要有童趣、有激情、有感染力,使學生由喜愛教師的語言,到喜愛教師教的語文課,再到喜歡學語文,並一直保持學習語文的熱情。《語文新課程標准》也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導言,盡快把學生引入語文的情境上來,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渴望閱讀,期待閱讀。同時,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導言」和「結語」,更要講究教學語言藝術,還要體現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貫穿於與學生的交流過程。 音樂渲染氣氛。運用音樂來渲染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課文中的形象、畫面及作者的感情。教師精選那些和課文內容、意境、作者情感相一致的樂曲.教學開始時營造氣氛,教學過程中烘托氣氛。也可以採取配樂朗讀等形式,既能體現學科之間的整合,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角色表演展示。在那些描寫人物形象、動物形象的課文中通過學生和教師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表演,學生既熟悉了角色和課文內容,又在展示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由入境而入情,逐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作者表達情感的體驗。《小母雞種稻子》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涉及稻子及種稻子的過程,對於農村的孩子並不陌生。學習本文時,我設計一個分角色表演。根據課文內容,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小雞、小鴨、小貓、和小豬」,再由各組推薦一個同學,合作表演,以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和習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三、啟發學生在閱讀中積累. 積累,顧名思義,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功夫。毛澤東說過「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這里所說的「苦功」就是指多讀多寫。不熟讀、背誦、博覽大量的詩文,不進行相當數量的練筆,要想學會讀寫是不可能的。低年級學生只對動感強的事物或事情過程中動感強的感受興趣,注意的過程也是以無意注意為主。因而,教師在語言表達和積累方面,首先要增強學生的語言感受力。例如學生反復讀課文後,提問學生覺得哪一段或哪些句子寫得美,美在哪裡,引發學生討論、思考;然後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和總結,再讓學生品讀。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形成一定的語言審美觀。其次,要增加學生的詞語積累。詞彙是語言的建築材料。在口頭或書面表達時,如果沒有豐富的詞彙就不能准確地描繪事物,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注意詞語積累顯得尤其重要。鼓勵學生採取「經常翻看」以及多誦讀、多記憶等方法進行積累。同時,學到好的詞、句、段時,引導學生體會「好」在哪裡,同時讓學生做好筆記。引導學生多舉例,多運用,進行理解性的記憶。四、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會閱讀。 有目標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是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的有效策略。這里的「目標」,首先是指導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補充與課文同步的閱讀材料。如每次學習完一篇課文,引導學生閱讀與北師大版相配套的《同步閱讀文庫》。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讀什麼,為什麼讀,怎樣讀。其次是指導學生關注語文教材中重要文章所表達的重要語句,關注自己認為重要的語句或信息,使學生在閱讀中能有區別地閱讀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平時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精讀吟誦,學會快速閱讀。五、給學生提供充裕的讀書時間。 方法的掌握和習慣的形成,要有時間的保證。教師在每節課要給學生一定的讀書時間,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閱讀和思考,進行圈畫勾點,理解體會。利用早讀等時段,加強訓練。課後可適當布置一些閱讀訓練篇目,不定期舉行一些朗誦比賽或講故事比賽,多鼓勵學生去認真讀書,讓每個學生都有認真讀書的時間和興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終生受益。六、與家長一道努力,加大學生課外閱讀份量。 記錄、蘊藏人類智慧的物體,除了文物、建築、音樂,更多的是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之中。新大綱強調:"要結合課文的閱讀,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朗讀、默讀和復述,學習精讀、略讀、瀏覽,學習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路等到查閱資料,培養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現代社會是信息化、全方位開放的社會,很大一部分信息的來源存在於課外書籍中。要引導學生充實自己的認知世界,就必須藉助於課外閱讀,讓學生涉獵多種科目。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為學生獲取廣泛的知識創造良好的條件。科任老師、班主任和學校的校長多應該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教育心理學家凱洛博士說,家中有網路全書、雜志等課外讀物,能促使孩子學業進步、熱愛吸收知識。台灣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發現高成就學生的學習環境是:(1)干擾較少;(2)有獨立的書房;(3)有較多的課外書。可見,加強課外閱讀,不僅是時代對語文教學的呼喚,更是世界范圍教育成功的經驗。語文教學,一定要在大語文觀的指引下,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教學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