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教學流程

小學數學教學流程

發布時間:2021-02-11 06:09:22

小學數學基本的教學方法

分析綜合法
所謂抄分析的方法,襲就是把研究的對象分解成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然後分別研究每一 個組成部分,從而獲得對研究對象的本質認識的思維方法。綜合的方法是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加以 研究,從整體上認識它的本質。例如學生認識5, 教師要求學生把5個蘋果放在兩個盤子里,從而得到四種分法 :1和4;2和3;3和2;4和1。由此學生認識到5可以分成1和4,也可以分成2和3等。 這就是分析法。反過來, 教師又引導學生在分析的基礎上認識:1和4可以組成5,2和3也可以組成5。這就是綜合法。
比較法是通過觀察,分析,找出研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它是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方法。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數學知識具有嚴密性,一字之差,意義全非,只有通過反復比較,才能區別相似知識概念之間的不同點。因此,教學可多採用比較法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數位與位數、偶數與合數、奇數和質數、質數與互質數及質因數、方程和方程解及解方程等概念都有是極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學要通過具體事例的對比,分清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才能形成正確的數學概念。

Ⅱ 什麼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實施教學中從復習、引入教學、新授到全課小結的整個過程。

Ⅲ 新課改下小學數學一堂課教學有哪些流程

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是由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郭思樂教授全力倡導,推廣的一種素質教育。其最大的特點是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實現了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推行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初見成效。本文從小學高段數學的角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淺談生本教育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基本流程:
第一個環節:課前兩分鍾
課前兩分鍾是孩子們展示的舞台,在這短短的兩分鍾時間帶給自己快樂、自由和成長。這個環節是師生的最愛。學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內容的豐富,真可謂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學生展示的內容豐富,有數學古詩、數學家的故事、數學要聞、數學成語、數學符號的由來等等形式多樣。真可謂是萬紫千紅,各有千秋。
第二個環節:前置性作業
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前置性作業。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合理的設計「前置性作業」。以培養學生信息收集、處理和交流能力為主要內容的信息素養,已成為新時期每個公民的基本素養。前置性作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預留前置性作業,教師在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要注意目標明確,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題目問的是什麼,好的前置性作業設計要盡量富有啟發性、開放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做前置性作業的過程中,能得到學習方法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訓練,也能暴露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引發討論。二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前置性作業,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將「預習」移到課堂中,即在上課開始時,就讓學生緊緊圍繞著學習目標,按照教師的「自學指導」進行自我探究、自我實踐、自主學習。這時的學生學習是在老師指揮下的統一行動,是每一個學生都在進行的探究、實踐與學習,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習,增強了時間觀念,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三個環節:小組合作學習
作為一種理念的生本教育,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生本課堂給每一個孩子創新的機會,使每個人的智慧各放異彩。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體現了這個原則。我的教學流程是: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2、4人小組成員開始小組學習課前小研究,結合本組成員感受最深的部分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補充,,准備好上台向全班匯報。小組成員以4人小組為宜,組成一般按優良中差或優良中中搭配。選出成績優秀,管理能力強的學生為組長,組長的任務有分工、協調、幫助、評價等。所謂分工就是當小組共同完成一件任務時,如果沒有明確的分工,學生會不知所措。比如確定一、二、三、四發言人的任務,小組交流後選擇一個問題再進行討論准備上台匯報時每個同學的發言任務等。小組的第一發言人一般為不善於發言或程度較差的學生,優秀者一般最後發言。協調是指在分工的過程中,有的任務不能充分發揮某個同學的特長,他有要求承擔其它任務的願望時,這時組長要協調,當組內同學長期承擔一種類似的任務,還須要培養他其它方面的特長時,組長要協調。所以隔一段時間我會要求組長根據實際情況調換組員所承擔的任務,讓每位同學得到多方面的鍛煉。數學課堂上的學習小組面向全班發言的任務一般有:1.我的例子是什麼?2.我的解題方法是什麼?3.解題時要注意的是什麼?4.我不懂的問題是什麼?
第四個環節:小組匯報
小組內達成一致的建議向全班匯報是一堂課重要的也是最能張揚學生個性的環節。小組匯報時的要求是:。1.組內每個小學都要發言。2.發言完畢,組長要承擔和台下的同學交流互動的任務。發言完,組長要問:哪個同學對我們小組的匯報有評價、補充或疑問?然後,組長要走下講台,代表整個小組和其他同學或小組進行交流。3.組長還要承擔或指定其他同學提煉出發言內容的中心詞在黑板上板書的任務。4.每個小組要認真傾聽其聽發言,及時針對發言內容進行評價、補充或質疑,補充時切忌重復。在小組向全班匯報的過程中,少不了教師的點撥。點撥要掌握以下兩點。
1.點撥的語言要盡量精煉,盡量少點用時間。
2.點撥要起到表揚、激勵和「收」「放」「引」的作用。
第五個環節:師生評價
生本的魅力還在於它的評價的多元化。評價是向學生反饋他們的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教育系統內部,評價不是目的,只是促進教學的手段,任何的極端運用都會導致教學生態的破壞與教學的低率。而新課程改革的評價理念也提到了: 「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在教學中,通常的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1、口述式:我常常會在孩子們有進步或表現優秀時,及時鼓勵。
2、文字式:除了口頭上的表揚,我還習慣在他們的書上或本子里寫下一、兩句由衷的贊美,如:你真棒! 等等;還可以用發放表揚信、獎勵卡、我們特做的魔術棒等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努力的關注和肯定,從而激勵他們更主動的去學習、去表現自己。
3、評「星」式:我一般一個月(或兩個月)會評獎一次,選出諸如「自信之星」、「傾聽之星」、「進步之星」等等,並把那些孩子的照片作為桌面放在電腦上。
4、稱號式:另外,還可以採用稱號的方式來表揚學生,例如:可以給表演生動的孩子一個「優秀小演員」的稱號,也可以給評別人的表演最中肯的孩子「小小評論家」的稱號。
評價也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小組合作評價突破了傳統學科教學中對學習單一的「作業評價」、「考試評價」模式。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反映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情況,而且要反映學生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度的發展;不僅要反映學習的結果,而且要反映學習過程。評價的標准應多維、評價方法應多樣、評價主體應多元、尤其突出對學生合作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
除了以上的評價,還有學生之間的主動評價,如他們常說的:誰來和我們交流、誰有問題想問、誰有不同意見、誰要補充、誰來評評我等等,從這些日常的用語中就能體會學生之間這種互評互學的氛圍是多麼的濃厚。總而言之這種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在自由的評價中愛上你的課堂。
第六個環節:自我挑戰
數學課堂練習是一堂數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培養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促進學生深層次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一節數學課,練習是否有效,將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所以課堂練習要設計有挑戰性習題,可以通過游戲、猜謎、闖關練習等形式,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當學生沉迷在問題的情境之中時,他們的無意注意就會轉化為有意注意並趨於主導地位,從而達到主動探究的目的。
當然,數學生本課堂教學的流程也可以在上述的流程中根據課型的不同進行刪減,但生本教學的核心部分應在教學中體現出來。

Ⅳ 基於課程標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流程

一、 教學設計的意義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提高學生素質的最基本的途徑,有效地設計教學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條件。 「直覺不是有效課堂表現的關鍵,實際上,收放自如的優秀表現是經過周密計劃的」。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課堂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多明顯的成績,教師普遍認為學生思維更活躍了。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關注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參與、關注課堂效益和質量上,做了許多創造性的勞動。但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指教育實踐工作者以各種學習和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理念、風格、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小學數學都研究什麼,小學生六年中要學數學的哪些內容?從數學內容層面而言,小學數學研究對象是數與形。研究數與形的表示、意義、關系和度量四個方面。
三、如何使教學設計更有底蘊
1 .追尋本質,將數學學得通透些——要有高度
2 .放慢腳步,把教學過程拉長——拉大半徑,拉大密度
教學內容分析要關注數學本質,整體把握數學內容——將數學學通透些,數學才會更簡單。
教學活動的設計——給學生多一些空間,學生才會施展數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設計既包括對一節課的設計,也包括綜合性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師的教學設計在關注教學目標的同時,要關注有利於引發學生的觀察、思考、探究,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
四、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參與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份。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中心,促使各種感官包括大腦處於最活躍狀態,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備。可見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參與學習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形成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產生躍躍欲試的探索意識,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教學中,教師可採取講故事、猜謎語、念兒歌、開展游戲等形式,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實際內容聯系起來,激起學生心理上的需求
2、精心設計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新課標主要的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動式教學,教師通過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學生認識的不平衡,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為了提高探究的質量、合作的效益,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精心設計問題。合作探究從問題開始,教師設計的問題應注意六性:一是挑戰性。問題能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二是思考性。問題雖與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有密切聯系,但與學生原有的認知有一定距離,必須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經過合作探究才能獲得結果;三是開放性。問題的答案對學生來說是未知的,但不是唯一的,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中拓展思維;四是層次性。問題能激發不同層面學生的成功體驗。五是現實性。問題必須是真實的或者能夠想像的,這樣才能真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他們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和那些自己的思維方式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來,從而有利於問題的解決。(2)講究實效。教師在教學備課過程中要認真思考以下問題:一是為什麼這節課要進行合作探究學習,不用可以嗎?二是如果要合作探究,哪一個數學知識要用?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如何點撥引導?三是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合作與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四是如何引導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傾聽、學會表達,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注重過程,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這一理念揭示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現成的知識結論,更重要的目的是將可得的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讓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4、注重過程評價,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就表明,評價也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評價必須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
5、改進備課方法,完善教學設計
傳統的教案管理形式化,強調規范、標准,沒有給教師留有足夠的創造空間。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應該既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勞動,又是師與師、生與生相互溝通共同智慧的結晶。因此,對目前數學備課的過程和教案的形式有必要加以改進。
(1)個性教案與共性教案結合。共性教案就是在同年級的數學教師中明確分工,每堂課由一人主備,寫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教與學的思路、過程以及練習設計等,形成活頁教案、電子教案或備課手冊。在共性教案的基礎上,每個教師都應根據班情、學情、教情,對共性教案進行調整、補充、拓展,力爭形成凸現個人特色的教學設計。這樣,可以匯集集體智慧,減少重復勞動,也有助於新教師的成長。
(2)增強「教後反思」,向「教後案」拓展。我們通常所說的教案,一般教師在授課之前的設計,可以說是「教前案」。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許多教師在教案的格式中增加了「課後反思」,謂之「教後案」。教後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後反思」中主要記錄教學中的新發現、新規律、新見解、新突破等等,經常地、及時地記錄下這些心得體會,並進行必要的歸類總結,不僅使教學設計一直處於審視自我、共同矯正、共同完善的動態發展之中,又使教師逐步形成以課改理念為出發點歸宿點的備課觀、教案觀。
未來的國際競爭,主要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在當今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時代,應試教育走到了極端,新課程標准孕育而生,新課程的頒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教師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引下,將教育事業推向新高度,課堂教學設計是落實教學新理念的方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Ⅳ 小學數學怎樣說教學過程

如果是說抄課,那就是將教學的過程在襲沒有學生的配合下用純語言說出,在說教學過程的時候,速度要適中,要上評委們能聽清楚,教學過程中該出現的問題(質疑)都要說出來,但停頓的時間不要太長,也就是說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要交代清楚。

Ⅵ 小學數學教案流程圖怎樣寫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68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通過操作發展學生的類推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學思維。

3. 通過「抽屜原理」的靈活應用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學重點】

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

【教學難點】

理解「抽屜原理」,並對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加以「模型化」。

【教具、學具准備】

每組都有相應數量的盒子、鉛筆、書。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引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上課之前,先做個小游戲:老師這里准備了4把椅子,請5個同學上來,誰願來?(學生上來後)

師:聽清要求 ,老師說開始以後,請你們5個都坐在椅子上,每個人必須都坐下,好嗎?(好)。這時教師面向全體,背對那5個人。

師:開始。

師:都坐下了嗎?

生:坐下了。

師:我沒有看到他們坐的情況,但是我敢肯定地說:「不管怎麼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我說得對嗎?

生:對!

師:老師為什麼能做出准確的判斷呢?道理是什麼?這其中蘊含著一個有趣的數學原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原理。下面我們開始上課,可以嗎?

【點評】教師從學生熟悉的「搶椅子」游戲開始,讓學生初步體驗不管怎麼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使學生明確這是現實生活中存在著的一種現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面開展教與學的活動做了鋪墊。

二、通過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出示題目:有3枝鉛筆,2個盒子,把3枝鉛筆放進2個盒子里,怎麼放?有幾種不同的放法?

師:請同學們實際放放看,誰來展示一下你擺放的情況?(指名擺)根據學生擺的情況,師板書各種情況 (3,0) (2,1)

【點評】此處設計教師注意了從最簡單的數據開始擺放,有利於學生觀察、理解,有利於調動所有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

師:5個人坐在4把椅子上,不管怎麼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3支筆放進2個盒子里呢?

生: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筆?

是:是這樣嗎?誰還有這樣的發現,再說一說。

師:那麼,把4枝鉛筆放進3個盒子里,怎麼放?有幾種不同的放法?請同學們實際放放看。(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擺放的情況?(指名擺)根據學生擺的情況,師板書各種情況。

(4,0,0)

(3,1,0)

(2,2,0)

(2,1,1),

師:還有不同的放法嗎?

生:沒有了。

師:你能發現什麼?

生: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總有」是什麼意思?

生:一定有

師:「至少」有2枝什麼意思?

生:不少於兩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於2枝?

師:就是不能少於2枝。(通過操作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

師:把3枝筆放進2個盒子里,和把4枝筆飯放進3個盒子里,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這是我們通過實際操作現了這個結論。那麼,我們能不能找到一種更為直接的方法,只擺一種情況,也能得到這個結論呢?

學生思考——組內交流——匯報

師:哪一組同學能把你們的想法匯報一下?

組1生:我們發現如果每個盒子里放1枝鉛筆,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進哪一個盒子里,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你能結合操作給大家演示一遍嗎?(學生操作演示)

師:同學們自己說說看,同位之間邊演示邊說一說好嗎?

師:這種分法,實際就是先怎麼分的?

生眾:平均分

師:為什麼要先平均分?(組織學生討論)

生1:要想發現存在著「總有一個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先平均分,餘下1枝,不管放在那個盒子里,一定會出現「總有一個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生2:這樣分,只分一次就能確定總有一個盒子至少有幾枝筆了?

師:同意嗎?那麼把5枝筆放進4個盒子里呢?(可以結合操作,說一說)

師:哪位同學能把你的想法匯報一下,

生:(一邊演示一邊說)5枝鉛筆放在4個盒子里,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把6枝筆放進5個盒子里呢?還用擺嗎?

生:6枝鉛筆放在5個盒子里,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把7枝筆放進6個盒子里呢?

把8枝筆放進7個盒子里呢?

把9枝筆放進8個盒子里呢?……



你發現什麼?

生1:筆的枝數比盒子數多1,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你的發現和他一樣嗎?(一樣)你們太了不起了!同桌互相說一遍。

【點評】教師關注了「抽屜原理」的最基本原理,物體個數必須要多於抽屜個數,化繁為簡,此處確實有必要提領出來進行教學。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得出一般性的結論:只要放的鉛筆數盒數多1,總有一個盒裡至少放進2支。通過教師組織開展的扎實有效的教學活動,學生學的有興趣,發展了學生的類推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學思維。

2.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5隻鴿子飛回4個鴿籠,至少有2隻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籠里,為什麼?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 自主探究)

(2)交流、說理活動。

師:誰能說說為什麼?

生1:如果一個鴿籠里飛進一隻鴿子,最多飛進4隻鴿子,還剩一隻,要飛進其中的一個鴿籠里。不管怎麼飛,至少有2隻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籠里。

生2:我們也是這樣想的。

生3:把5隻鴿子平均分到4個籠子里,每個籠子1隻,剩下1隻,放到任何一個籠子里,就能保證至少有2隻鴿子飛進同一個籠里。

生4:可以用5÷4=1……1,餘下的1隻,飛到任何一個鴿籠里都能保證至少有2隻鴿子飛進一個個籠里,所以,「至少有2隻鴿子飛進同一個籠里」的結論是正確的。

師:許多同學沒有再擺學具,證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用的什麼方法?

生:用平均分的方法,就能說明存在「總有一個鴿籠至少有2隻鴿子飛進一個個籠里」。

師:同意嗎?(生:同意)老師把這位同學說的算式寫下來,(板書:5÷4=1……1)

師:同位之間再說一說,對這種方法的理解。

師:現在誰能說說你對「總有一個鴿籠里至少飛進2隻鴿子的理解」

生:我們發現這是必然存在的一個現象,不管鴿子怎樣飛回鴿籠,一定會有一個鴿籠里至少有2隻鴿子。

師:同學們都有這個發現嗎?

生眾:發現了。

師:同學們非常了不起,善於運用觀察、分析、思考、推理、證明的方法研究問題,得出結論。同學們的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許多,那麼讓我們再來看這樣一組問題。

(二)教學例2

1.出示題目: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把7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把9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師巡視了解各種情況)

2.學生匯報。

生1: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如果每個抽屜里先放2本,還剩1本,這本書不管放到哪個抽屜里,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3本書。

板書:5本 2個 2本…… 餘1本 (總有一個抽屜里至有3本書)

7本 2個 3本…… 餘1本(總有一個抽屜里至有4本書)

9本 2個 4本…… 餘1本(總有一個抽屜里至有5本書)

師:2本、3本、4本是怎麼得到的?生答完成除法算式。

5÷2=2本……1本(商加1)

7÷2=3本……1本(商加1)

9÷2=4本……1本(商加1)

師:觀察板書你能發現什麼?

生1:「總有一個抽屜里的至少有2本」只要用 「商+ 1」就可以得到。

師:如果把5本書放進3個抽屜里,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生:「總有一個抽屜里的至少有3本」只要用5÷3=1本……2本,用「商+ 2」就可以了。

生:不同意!先把5本書平均分放到3個抽屜里,每個抽屜里先放1本,還剩2本,這2本書再平均分,不管分到哪兩個抽屜里,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不是3本書。

師:到底是「商+1」還是「商+余數」呢?誰的結論對呢?在小組里進行研究、討論。

交流、說理活動:

生1:我們組通過討論並且實際分了分,結論是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不是3本書。

生2:把5本書平均分放到3個抽屜里,每個抽屜里先放1本,餘下的2本可以在2個抽屜里再各放1本,結論是「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

生3∶我們組的結論是5本書平均分放到3個抽屜里,「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用「商加1」就可以了,不是「商加2」。

師: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那麼怎樣才能夠確定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個物體呢?

生4:如果書的本數是奇數,用書的本數除以抽屜數,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會發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商加1本書」了。

師:同學們同意吧?

師:同學們的這一發現,稱為「抽屜原理」,「 抽屜原理」又稱「鴿籠原理」,最先是由19世紀的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提出來的,所以又稱「狄里克雷原理」,也稱為「鴿巢原理」。這一原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抽屜原理」的應用是千變萬化的,用它可以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並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驚異的結果。下面我們應用這一原理解決問題。
3.解決問題。71頁第3題。(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小結:經過剛才的探索研究,我們經歷了一個很不簡單的思維過程,我們獲得了解決這類問題的好辦法,下面讓我們輕松一下做個小游戲。

【點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抓住了假設法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有餘數除法」 形式表示出來,使學生學生藉助直觀,很好的理解了如果把書盡量多地「平均分」給各個抽屜里,看每個抽屜里能分到多少本書,餘下的書不管放到哪個抽屜里,總有一個抽屜里比平均分得的書的本數多1本。特別是對「某個抽屜至少有書的本數」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加「1」, 而不是商加「余數」,教師適時挑出針對性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使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了「抽屜原理」。

三、應用原理解決問題

師:我這里有一副撲克牌,去掉了兩張王牌,還剩52張,我請五位同學每人任意抽1張,聽清要求,不要讓別人看到你抽的是什麼牌。請大家猜測一下,同種花色的至少有幾張?為什麼?

生:2張/因為5÷4=1…1

師:先驗證一下你們的猜測:舉牌驗證。

師:如有3張同花色的,符合你們的猜測嗎?

師:如果9個人每一個人抽一張呢?

生:至少有3張牌是同一花色,因為9÷4=2…1

Ⅶ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本質是什麼

教會學生理解原理,獨立思考,並激發學生的興趣

Ⅷ 小學數學課的基本教學流程是怎樣的

依據課標理念,在課堂中按照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教學,其相應的教學程序為「創境激疑——自主探究——明理內化——應用拓展」。

一、創設情境,激疑引趣。

在學習一個新知識點時,教師應創設認知需要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形成懸念,激發學生提出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到學習是解決新的問題的必然需求,產生一種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從而誘發「研究」的意識,激活「研究」的思維。

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

1、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和生長點上提出問題;

2、通過學生觀察、研究的具體材料產生問題;

3、以游戲形式、直觀演示、設置懸念、動手操作、模擬實驗和競賽、講故事、猜謎語等形式產生問題。4、從情景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在老師的引導下,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測,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數學知識。其目的不僅在於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更在於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

1、自主探究,獨立完成。(必要的可以合作完成)

①讓學生自己確定方法。②讓學生自己收集材料。

③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

④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
⑤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解決。

2、小組內進行交流(初步交流,組織好匯報思路及表達的語言)

3、全班匯報、明理內化。

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體現,該講的講透徹、講明白,該教的教會。突出重點,突出本節課難點。

三、應用拓展。

指導學生自己歸結、整理新知識,並引導學生應用新學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進而去解決思考題、發展題,進行課後實踐,使學到的知識延伸發展。同時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交流學習體會,提高「研究」能力。這樣使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向課外延伸,將「知識鞏固」與「應用研究」整合優化。

四、全課小結。

Ⅸ 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的基本步驟

小學數學基本教學模式
一、計算題教學模式
1.建立遷移的心向,打下遷移基礎
教師應從本節內容出發,指導學生建立相應的知識准備與心理准備。小學計算題課型的教學中知識准備有兩種: ①口算:根據課題的內容,教師准備形式多樣的口算訓練 可採取搶答、自答、互答,可全班進行,也可小組或個人進行,但應注意全面,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 ②提問與本節內容相關的定義,規律,計演算法則 心理准備,就是明確地告訴學生要用准備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給學生鼓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知識的順利遷移打下基礎。
2.利用遷移規律,總結計演算法則
①指導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正遷移的形成。首先取決於知識間的共同因素,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啟發學生抓住新舊知識的相同點,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上。②抓住新舊知識的本質進行比較,區別。當學生找出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後,教師應將兩者放在一起,引導學生對此分析,抓住本質進行區別,防止負遷移的發生。 ③計演算法則的概括 這是一個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由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踴躍說出計算規律,一個人說不完整,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在這個基礎上歸納,總結出正確的計演算法則。
3.嘗試計演算法則,加深知識理解。
授課之後,教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多種形式的習題,讓學生嘗試計演算法則的運用,通過練習,發現錯誤,教師及時指導,矯正補缺。 4.鞏固計演算法則,教師評估小結
緊扣教學內容,教師把難易適中的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時准備難度較大的思考題給掌握較快的學生做。通過集體批改,對普遍性錯誤及時矯正講評提出要求。
二、應用題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應用題課堂教學模式程序一般為「復習導入,理解新知,練習鞏固,檢測反饋,矯正總結。」 ①復習導入 這是教學的起始環節,教師可針對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關鍵性舊知識,重點技能技巧,組織學生學習,為學習新知掃清障礙,創設情境,把學生能動推到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上。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 ②理解新知 這一環節,按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計算,驗算與答案四個步驟進行。 a.理解題意 要教會學生讀題:一讀明白事理。讓學生知道題目中說了一件什麼事,並引導學生找出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所求問題。二讀復述題意,要求學生能說出題目大意,把注意力集中到數量關繫上,為分析數量關系做好准備。 b.分析數量關系 在分析數量關系時,由於思維過程不同,可分為綜合法和分析法,前者由條件推向問題,即「由因導果」,後者由問題推向條件,即「由果索因」,對於內容簡單,數量關系直接的應用題、通常用綜合法分析。對數量關系復雜的應用題,通常用分析法分析。當然,在很多的情況下,對復合應用題的分析採取「分析法、綜合法」並用的方法,教學時要通過分析找出已知數和未知數之間的相依關系,確定運算的先後順序。 c.列式計算 在明確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根據四則運算概念判斷出每一步的計算方法,列成算式。選擇演算法,確立算式是解應用題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步驟。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抓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基本訓練,要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分析解法,並且尋找思維過程簡捷,運用簡便的方法。 d.驗算與答案 驗算方法,一種是根據題意,對算式的意義和計算過程進行全面復查。另一種方法是把計算出的得數當作條件,把一個條件當作問題,改編成一道新應用題,解答後看計算出的結果是否與原來數量相符,在確保整個列式和計算過程全部正確的情況下寫出合理的答案。 ③練習鞏固 授課之後,再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習題讓學生練習,設計的習題要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 ④檢測反饋 問題的擬定,要緊扣本節教材要求,難度適宜,不超教材,注意覆蓋面,同時要為學習較好的學生准備具有一定難度的思考題,體現因材施教。 ⑤矯正總結 矯正採用多種方法。一是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評定,互教互學,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二是教師講評,針對重點問題和帶有共性的問題;三是對個別學生出問題進行面對面的指導,總之,要及時矯正補缺,達到「當堂清」。
三、「概念」教學模式
基本程序: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概念的發展 1.概念的引入 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①從實際引入概念,即從小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入概念。 ②在舊概念的基礎上引入新概念。當新舊概念聯系十分緊密時,不需要從新概念的本義講起,而只需從學生已學過的與其有關聯的概念入手加以引申,指導得出新的概念。 ③通過計算引入新概念
2.概念的形式 在概念引入的基礎上要以足量的感性材料為依據,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邏輯思維活動,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形成概念。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作為形成概念的物質基礎 ②引導學生加以抽象概括找出全體材料共同的本質屬性 ③要提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3.概念的鞏固 教學概念一旦形成,就要注意在實踐中的應用,即鞏固、概念的應用,是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①在應用中鞏固概念 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引導學生鞏固概念。 練習的類型有:a.應用新概念的練習 b.關鍵問題重點練 c.對此練習 d.判斷性練習 e.改錯練習 ②以新帶舊,體現練習的綜合性 注意既藉助綜合性練習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引導學習、復習、鞏固舊概念。
4.概念的發展 學生掌握某一概念後,並不等於概念教學的結束,要用發展的眼光教概念。 ①不失時機地擴展延伸概念的含義,一個概念總是嵌在一些概念的群體之中,它們之間有縱橫交錯的內在聯系,必須提示清楚。 ②在一定階段形成一定的認識,抽象概念不要超越教材要求,否則會超越學生的承受能力。
四、定律(性質)教學模式
1.引導觀察 一切知覺都有選擇性,學生觀察事物的選擇性受到教師提出的觀察任務的制約。學生要在觀察前就明確觀察任務,這樣學生在觀察時,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觀察事物就會獲得比較完整、清晰的表象。便於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
2.比較分析 通過練習觀察,學生已獲得較為清晰的表象,然後進一步提高要求,先按具體的數說式子,再用簡練的話說出定律(性質)這既是一個理解教學關系的過程,也是一個訓練概括的過程,兩個過程互相促進。 3.歸納概括 通過上述比較分析,再有前面觀察的感知作基礎,學生對例題稍加比較分析,既可概括出定律(性質),收到點石成金,水到渠成的效果。
4.鞏固練習 ①基本練習 學生通過對例題的觀察比較,掌握定律(性質),然後趁熱打鐵,再針對定律(性質)設計一些基本練習,綜合練習等進一步鞏固,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形成技能技巧。 ②變式練習 學生通過基本練習和綜合練習的訓練,掌握了定律(性質) 要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變式練習,讓學生靈活掌握定律(性質)的規律,說出運算的依據,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變通的教學效果。
5.檢測矯正 ①緊扣教材,擬定難易適度,突出重點和難點的檢測題進行與測驗,以小組為單位集體評卷。 ②教師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矯正和課堂總結。

五、幾何求積計算教學模式
首先交待目標,培養情感,檢查學具,板書課題,然後按六步進行授課。 1.直觀認識,形成表象。 直觀認識一般指實物直觀,圖像和模型直觀,形象化語言直觀三種。在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動手摸一摸,教一教,擺一擺,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畫一畫,做一做等等。讓學生的眼、腦、手、耳多種感管,積極參與,使學生帶著好奇和興趣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
2.識圖作圖,掌握本質 圖解是直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具體與抽象橋梁,同時也要求積計算的基礎前提,因此,要求學生學會識圖,作圖,或根據圖形敘述相應題意進而掌握不同形體的本質屬性,並能達到圖物對號之要求,為看圖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3.推導公式,解答例題 要使學生對公式掌握好,記憶牢,運用准,就要讓學生親自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公式的推導並廣泛敘說公式的由來,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強調重點,使學生真正弄懂各形體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在此基礎上再運用公式解答例題,得心應手,接著進一步看書鞏固或提出疑問。
4.練習鞏固,分別指導 當堂練習內容應緊扣例題知識點,注意形式多樣,要有梯度,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
5.考查測試,獨立完成當堂測試可以及時反饋學生掌握新知的達成度,以便有的放矢地跟蹤補缺。測試內容不超過教材,題量以中等學生能做完為宜,優等生增設思考題,差生也可只列式不計算,教師巡迴了解情況,學生獨立完成。
6.反饋矯正,評估總結。 教師公布答案,讓學生交換對批試卷,對個別有錯的同學教師當堂指導糾正。或自習課另外給予輔導。然後對本節知識掌握情況作一概括和總結給予鼓勵,提出希望與要求。
六、法則教學模式
1.定向思維 ①知識定向 教師根據所學法則,抓住法則之間的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編制復習題,為學習新知做好知識鋪墊。 ②思維定向 緊扣新知實質,給學生明確思考范圍,思維定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a.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結定向。 b.創設疑問定向 c.利用法則的遷移定向 ③目標定向: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探究新知 ①提示課題:激發學生探討新知的慾望 ②研究算理 a.給學生提供足夠數量的素材,引導學生逐個加以分析研究。 b.在分析研究過程中,教師應主要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絡點,思維的轉折點,引導學生自己測算理。 c.概括法則 在分析研究完所有的素材並講完算理以後,應讓學生聯系實際計算來總結概括法則。 a.強化記憶 教師在學生語言概括完後,出示法則條文,強化學生記憶
3.形成技能 掌握計算的技能與技巧必須通過練習來實現,練習形式可採用如下幾種。 a.單式練習,以突破法則的重點為主。 b.模仿式練習:題目與例題相仿。 c.反例練習:出示錯題讓學生判斷、糾正、講理。 d.對比練習 把一些有聯系的法則進行對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e.定時練習: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習題
4.小結 對本節學習內容作概括總結,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評價,對學生提出希望與要求。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流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