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生體育課標

小學生體育課標

發布時間:2021-02-04 04:03:06

Ⅰ 如何落實小學體育課程標准

落實小學體育課程標准,簡單介紹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教材分配的均衡性
2;注意教材分布的季節性
3;注意學生的適應能力
4;注意教材之間的聯系

體育教學教材的分配與搭配雖然有著嚴格的原則和定義,但是課程標准都給予我們充裕的時空和自主權。在遵循分配和搭配原則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特長、學校的場地、器材以及所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適當調整,以適應體育課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Ⅱ 小學體育課教學在新課標下如何改變

教師需要擺脫陳舊的教學思想、摒棄僵化的教學模式、更新陳舊的教學內容,才能夠去除束縛,大膽開創教學之路。
1小學體育教學思想的創新
1.1改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素質體育教師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施者,在教學中起著傳授與指引的作用。教師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效果的好壞。首先,體育教師切不可故步自封,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能力,更新改進思想觀念,努力保持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多與其他老師進行問題探討,加強合作交流,在相互幫助中不斷進步成長;另外,教師還要具備反思意識,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會積累大量的問題。教師要學會自我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改進錯誤教學。這樣正確的教學理念是教學的基礎。
1.2樹立正確觀念,做好引導工作教學的根本在於學生,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小學體育教學依然如此,要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愛好,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在樹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觀念同時,要科學合理的進行啟發、引導。通過教育引導,發掘學生潛在的體育天賦,潛移默化之中使得學生把體育鍛煉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了一種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1.3增進師生關系,建立良好互動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教師不能單單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傳授知識的人,更要和學生增進友誼,成為朋友。這樣會使得學生對老師不再懼怕,能夠在課堂上更加充分的表現自我。
在教師努力營造的一種寬松、平等、開放的環境中,學生們激發了學習的動力,願意和教師有更密切的互動,這對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意義重大。如果能被學生當做良師益友,對於教師來說也是莫大的一種褒獎。
2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
2.1多媒體教學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教師再也不是憑著「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上課的模式了,對於教師來說可選擇的輔助教學工具越來越多。多媒體教學方法就是對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極大突破與創新,運用網路媒體技術可以有效的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便於學生學習理解。比如,在籃球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演示運球、傳球、投籃等各項動作,對於重難點環節可以放慢播放,讓學生理解掌握技術動作;再比如,投擲實心球的教學中,運用3D立體動畫效果,演示拋物線的不同對於投擲距離的影響,使學生領悟正確動作要領,加深記憶。
這樣形象、直觀的教學對於提高教學質量作用顯著。
2.2情景化教學方法包括田徑在內的一些體育項目十分枯燥乏味,並不受學生的喜愛。這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模式,在單一的體育項目中加入新的元素把課程情景化,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好的參與到其中。比如說,田徑中的耐力跑是最受學生抵觸的課程,教師可以把耐力跑改變為一次耐力接力比賽,讓學生進行比拼;或者為學生設定特殊場景,變成一次「勝利大逃亡」、「我為八路軍送封信」等富有劇情的活動,讓學生有情景代入感,對於活動充滿激情與動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3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創新
3.1增加教學游戲性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在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要更加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真正做到寓教於樂。
小學生還比較稚嫩,天性好動、好玩。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內容中多加入游戲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小游戲,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自主設計游戲方案。讓學生分成的形式進行比賽,教師也要加入其中和學生共同做游戲。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活躍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3.2增設多樣化體育項目,貼近時代發展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體育運動項目也在不斷地發展和更新。為了滿足人們更高的運動、娛樂的需要,一些新興體育項目應運而生。在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在課堂內容中適當加入一些新的體育項目,對於吸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著很大的益處。對於男生來說,可以在教學內容中添加跆拳道、沙壺球等新興運動,對於女生的話,可以教授瑜伽、爵士舞這類的課程。這樣的教學既突出了時代的特色,又培養了學生的特長。
4結束語在新課改下,小學體育的教學要順應潮流,在保留傳統教學精華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從教學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實施創新改革,在創新中發現問題、總結問題、處理問題,最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Ⅲ 小學生每周體育標準是多少課時

1-2年級體育課相當於每周4課時,3-6年級體育課和7-9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相當於每周3課時。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教基[2001]28號)規定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體育與健康)課占總課時10-11%的比例,1-2年級體育課相當於每周4課時,3-6年級體育課和7-9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相當於每周3課時。各地在制訂體育課程實施計劃時,應明確小學體育和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的周課時要求,確保開足體育課。

(3)小學生體育課標擴展閱讀:

課程設置的原則:

1.一般性與選擇性相結合:

在課程設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殘疾學生的教育需求,通過一般性課程來滿足其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開發他們的潛能;同時,通過選擇性課程來滿足學生的個別化需求,促進他們多方面的發展。

2.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相結合:

在課程組織形式上,分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力求既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認識理解事物的普遍特點,較全面滿足學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整體理解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學以致用,把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實踐中。

3.生活適應與潛能開發相結合:

在課程功能上,強調學生積極生活態度的養成,注重對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培養學生的個人才能。

4.教育與康復相結合:

在課程特色上,針對學生智力殘疾的成因,以及運動技能障礙、精細動作能力缺陷,言語和語言障礙、注意力缺陷和情緒障礙,課程注意吸收現代醫學和康復技術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療、言語治療、心理咨詢和輔導、職業康復和社會康復等相關專業的知識,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5.傳承借鑒與發展創新相結合:

在課程開發上,繼承我國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經驗,借鑒國內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進理論和成功實踐,結合智力殘疾學生教育教學實際,通過探索、總結、發展和創造,不斷調整、修改和完善課程,使課程更適合智力殘疾學生的需要和發展。

參考資料:網路-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

Ⅳ 小學體育新課標與老課標有何區別

一、體育新課標與體育教學大綱比較
1.教學目標的比較
(1)體育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主要體現為:
體育健康的教學以育人為宗旨,與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結合;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好准備。
(2)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主要體現為:
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用技能;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3)突破:
課程標准確立了課程目標層次體系: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
從而使課程目標更明確、更具體、更具有操作性,避免了以往習慣用的客話和套話。
2.教學內容的比較
(1)體育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規定:
必修:基本運動、游戲、基本知識、田徑、體操、武術;
限選:球類、韻律體操和舞蹈、游泳;
任選: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現代科學的健身方法,新興體育項目;
必修:內容的提高與拓寬,可由學校置換其他內容。
(2)體育新課標教學內容:
沒有規定具體的內容,只是劃分了五個學習領域:既運動參與領域;運動技能領域;身體健康領域;心理健康領域;社會適應領域。
(3)突破:
新課標突破了以往大綱的規定性,實施目標管理模式;改變了以往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的內容體系;拓寬了體育課程的內容範疇有助於挖掘課程資源。
3.教學評價的比較
(1)體育教學大綱:
評價與遺傳因素相關較大的體能項目為主;強調體育與健康知識的記憶和文化素養;強調掌握運動技術水平;重視考勤、必修、限選內容的評價;以教師評價為主,重結果評價。
(2)體育新課標評價:
強調五個學習領域目標的等同評價;強調與教學過程較為相關的態度行為等;強調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既重視終結性評價,又重過程評價和進步幅度評價;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及教師評價的結合。
(3)突破:
課程標准突破了評價內容的規定性,改變了以運動技術、身體機能為重點的評價,強調了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和對技術和知識的應用能力評價;突破了以往注重終結性評價而忽視過程評價的評價方式;重視學生參與評價過程,改變了以往教師為主的"蓋棺式"評價方法。
二、比較結果分析
1、體育新課標的課程目標具有層次性
新課標的課程目標結構有別於傳統的目標結構,即原體育大綱規定總的學科目標,直至劃分到各個學期,是一種垂直目標體系。這種目標體系單一、機械,具有對教師教學實施的極強的指令性和約束性,教師在教學中缺乏自主調控和創造空間。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系是從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視角所形成的立體化目標結構體系,並具有調控性和創造性。這一特點決定了在課程目標的實施計劃中,必需要教師個體自己去搭配,選擇並確定整體落實課程目標。這給體育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課程的主體之一體育教師,不再只是課程和教材的被動執行者,而是一個主動的決策者和建設者,同時也是專業知識的發展者。
2、體育新課標的教學內容具有選擇性
新課程教材構建體系有別於原有教材模式。教材的不規定性,尊重了體育運動的客觀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學的重點由過去傳授向全面發展轉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學習掌握知識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同時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為理念。尊重了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權,擴大了教材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體育教學帶來了生機。
新課程教材不規定具體的教學內容,是一種目標管理。這種目標管理,最重要的不是選擇什麼內容,而是所選擇的內容要有助於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新課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來實現課程的不同目標,即通過教材媒介達到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學內容的可選擇性,使體育教師由被動執行教學大綱向主動參與課程教材建設決策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初中、高中體育教材各僅一本,對教師如何把握、分布、選擇以及教材資源的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實踐操作中急待解決的課題。
3、體育新課標的教學評價具有多元性
課程標准改變了原大綱的評價體系,強化了評價的激勵性和發展性功能。淡化甄別與選拔,重視綜合評價。在新課程教學評價中,不僅關注學生體能的增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體育行為、態度、情感、價值觀的養成,也要重視競爭與合作意識的培養,以發揮體育教學評價的綜合功能。強調評價方法的多樣性,不僅注重結果性評價,而且重視過程的評價,以及充分考慮學生進度幅度和態度的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形成了以學生自我評價、互評和教師評價為一體的評價方式,改變了傳統的蓋棺式評價。新課程評價的特點,給教師實施學生體育成績評價的設計和操作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
三、實施策略
從體育新課標與體育教學大綱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新課標與大綱主要突破表現為:課程目標的層次性,教學內容的選擇性,評價體系的多元性,根據上述比較分析的結果,建議實施以下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1、對體育新課程目標的實施策略
(1)合理安排目標
新課程目標的層次性的特徵,決定了在落實中要合理分配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依據課程整體目標,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充分考慮目標的層次性、可接受性並合理的劃分安排在各個學年及學期里。這些目標的劃分都需要執教者個體去操作。這對於普通的教師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此,在施教前必須認真研究和落實領域目標以及水平目標。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工作量,而且是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作的如何將對後續的教學有直接的影響。
安排領域目標應全面考慮分布情況。要均勻的貫穿在在各個學年及學期里並適當的側重某些領域目標。在水平目標的選則上,應根據難易程度考濾漸進的原則。如選擇運動參與領域目標教學時,應先考慮落實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低級目標,再考慮安排如何科學鍛煉方法的高級目標。使教學目標有秩序地逐步實現。
(2)兼顧五個學習領域目標
新課程五個學習領域目標不同。在落實各項學習目標時,各項目標要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課程規定了五個領域目標,而不同領域目標又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是有聯系的,在特定教學實踐中,在突出特定目標的同時要考慮兼顧發展其他目標。如在落實心理健康領域目標時,選擇耐久跑教材的教學,就應兼顧運動技能領域和身體健康領域目標。通過耐久跑的教學,既可提高心肺功能,發展體能增強體質;又可學習掌握長跑的動作技術;還可通過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實現以某個目標為主兼顧其它目標的原則。
(3)情感領域目標與實踐相結合
體育新課程增加了運動參與領域;心理健康領域;社會適應領域目標。實際這些都屬於情感領域。這些學習領域並安排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講授內容。身體健康和運動技能領域也不例外,同樣有理論知識內容。在實施這些目標時,一方面要加強理論課的講授,使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理論知識、運動與健康的基本常識和運動與情感的關系等;另一方面要在實踐課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運動特點,可將理論知識學習與運動技能的學習結合起來,合理地搭配,理論聯系實際,並不斷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運動參與、心理和社會領域的大部分目標,只有安排在運動技能實踐課中才能得以實現
2、對體育新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策略
(1)依據課程目標選擇教學內容。
體育各個項目都有不同的運動特點、運動方式和鍛煉價值。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時,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並根據不同的領域目標,去考慮恰當的選擇教材以及其它教學資源的開發,確實選擇有實用價值的並能為目標服務的教材。
(2)遵循實用性原則
認真研究體育教材,熟知教材,挖掘教材的內涵,掌握顯形和隱性因素。要掌握教材的特點、知識點和教育因素,提高駕御教材的能力,才能與教學目標"對號入座",選擇教材時,還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生活為中心,充分考慮是否受學生歡迎和貼近生活,遵循實用原則,真正實現教材的價值和發揮教材選擇的作用。
3對體育新課程評價多元化的實施策略
(1)加強過程評價
新課程的評價體系強調了過程評價。實施中必須將評價貫徹在教學過程始終。新課程加強了過程評價,評價的內容較多,所以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根據學習領域設計考核內容,制定考核方案,評價標准。並在平時加強評價數據的積累。從課堂參與態度、行為表現、技能提高等需隨時進行評價,並投入學生成長記錄袋為綜合評定作好先前准備。
(2)注重前置性評價
新課程重視激勵性、發展性評價,以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有利於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評價應加強前置性評價,注重對個體實施縱向比較評價,看進步幅度的提高,予以評價。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尊重差異,實現評價的激勵性功能。
(3)評價形式多元化。
要改變過去教師為主體的評價形式,實現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加強學生自我評價、互評是新課程評價的一個重要改革。根據新課程評價多元化的特點,要認真研究自我評價,互評教師評價內容和標準的設計,尤其是運動性參與和情感領域,必須精心制定可觀察、可操作的具體標准和評價量表。為學生學習成績評定提供依據,這也是新課程教學評價環節中一個艱巨的任務。
縱上所述:體育新課標有別於體育教學大綱。課程目標的層次性,教學內容的選擇性,評價體系的多元性是凸顯的主要特徵。由於以上的特徵,決定實施新課程的對策。合理安排課程各領域目標、相互兼顧、全面落實,是對新課程目標的實施策略;依據課程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對號入座"、認真研究教材,加強針對性、以人為本,遵循實用性原則。是對新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策略。激勵性、發展性評價是新課程的評價原則;加強過程評價、注重前置性評價、多元評價形式是對體育新課程評價的實施策略。

Ⅳ 新課程標准小學一至四年級體育課為每周幾節

課程標准·有規定
1-2年級時每周4節
3-9年級時每周3節
高中階段每周2節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體育課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