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及反思
2385591571
B. 怎樣做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設計基本流程:
1、教學目標
擬定教學目標,一般是在第二小題。要從三維教學目標進行擬定。
2、教學重難點
設計教學重點、難點,一般也是在第二小題。語文教學重難點基本上就是識字和閱讀理解課文。例如可以這樣設計:重點:掌握生字詞,掌握課文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語言特色。難點:能夠運用……的修辭或寫作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設計教學過程
設計教學過程就是寫教案了,一般是在第三題,分值為20分。這個就要根據你設定的教學目標及活動重難點來設計相應的活動過程了。下面是活動過程的各個部分:
(一)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的方式類型很多,有故事導入、直接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圖片導入、視頻導入等。具體要怎麼導入,就需要考生簡單地敘述一下。根據自身擅長的方式進行導入,選擇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方式最佳。導入,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夠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再引出新課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二)講授新課
教師在講授新課時,為了能突出本節課的三維目標,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對基本的概念和知識初步感知。自主學習完成後,學生能對重要的生字詞進行認讀,大致講解其意思。新課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學生可自主進行探究學習,也可以小組合作探究,增進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
(三)鞏固練習
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寫一段學習感悟或者生字詞聽寫鞏固等。
(四)小結
課堂小節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教師自己總結,也可以請學生扮演小老師進行總結,回顧學習的內容。
(五)作業布置
布置課後作業,根據課堂內容,做練習冊相應頁數的題,學習這篇課文之後寫一篇讀後感,記背生字詞下次課聽寫等。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對所學內容的一個呈現,主要是課題,課文中重點生字詞,教學內容,課文結構等。形式多樣。分為文字板書、圖畫板書和綜合板書,考試時為了吸引閱卷老師眼球,可採取圖畫板書。板書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有效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學習工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呈現本節課的學習主旨。
(2)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模板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C. 小學數學《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44—45頁的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教材結合具體的事物,通過觀察與操作認識周長,然後在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掌握周長,最後,運用已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重點應放在讓學生觀察、操作、交流和感悟中體會周長含義,從而自然的獲得求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培養他們的數學交流、合作和動手操作的意識.要引導好學生獲得更深刻、更准確的理解和體驗.理解周長的含義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視野比較開闊,知識豐富,而且可以通過家長、書籍、網路等了解到一些數學知識.從「數學學習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有分析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潛能,都有一種與生俱來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的本能,而且學生已經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城市的孩子通過美術課也理解了「邊線」「輪廓」這些詞的含義,因此教材讓學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礎上來理解周長的含義,更有利於學生的掌握.動感十足的教學情境,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班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方面已經很出色,學生明白什麼時候獨立學習,什麼時候需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中更懂得怎樣合理分工才能完成任務.因而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動」起來,使他們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和驗證,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教學流程:創設情境(認識一周)——動手操作(認識周長、測量周長)——小組合作(測量圓的周長)——鞏固提高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認識周長的過程,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指出並能測量物體的面和簡單圖形的周長. 2.通過觀察、測量、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滲透「化曲為直」的思想. 3.通過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在操作中分析問題,又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現實生活里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數學思想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測量並計算出周長. 資源開發:從周長聯繫到用皮尺測量腰圍頭圍,體現數學的生活價值. 教學媒體:線、直尺、皮尺、樹葉、小篇子、課件 板書設計: 周長 樹葉的邊線圖 各種圖形 作業設計: 必做:練習冊相關內容 選作:從周長聯繫到用皮尺測量腰圍頭圍.(資源開發) 課後反思: 「什麼是周長」一課的教學,遵循了課改的新理念,採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意識、教學思路、教學實施都立足於學生的未來發展.本節課突出了以下的特點: 1.聯系生活實際學數學. 本節課以學生熟知的生活素材為載體.新課開始又創設了小螞蟻繞樹葉的邊緣爬一周的情境,找身邊物體的周長等活動,從多角度讓學生建立「一周」的空間概念.能夠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設計了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尤其是讓學生描樹葉的周長、量圓的周長讓學生在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 教學方式真正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由教師提問題,指名個別學生回答,教師牽著學生走的現象.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廣闊空間,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新課伊始創設各種情境,不但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合作交流的活動中互相學習,培養合作意識與探究能力.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學得輕松愉悅,積極主動. 3、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指導. 「不僅重結果,更要重過程」是課程標準的又一新理念.我在引入「周長」這一概念時,沒有過早地給出什麼是周長,而是讓學生通過眼、口、手、腦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逐步認識「周長」的含義.每個知識點的學習都是讓學生親自去參與,親自去體驗,親自去經歷,充分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D. 小學數學優秀案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教學設計與反思
本節課是教學「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通過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既能加深學生對倍的含義的認識,又能為以後學習解答「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少)幾」等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1.例題出示了「楊樹有
5
棵」和「柳樹的棵數是楊樹的
3
倍」這兩個條件,要求「柳樹有多少棵」這一問題。我先讓每位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先在第1
行擺5
根小棒表示楊樹的5
棵,再在第2
行擺小棒表示柳樹的棵數是楊樹的3
倍,這一過程讓學生獨立操作。巡視中我發現,學生基本上都知道要在第2
行一共擺15
根,但大部分學生都是把這15
根放在了一起。於是在我的要求下,孩子們開始調整小棒的位置,也就是把每一份中的小棒靠得緊一些,份與份之間離得遠一些,這樣才能很清楚地看出柳樹的棵數是楊樹的3
倍。這也是為後面將「幾倍」轉化為「幾個幾」做好准備。
2.「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方法的關鍵就是「幾倍」轉化為「幾個幾」。學生擺好小棒後,教師可以結合小棒圖講述:柳樹的棵數是楊樹的3
倍,也就是說柳樹有3
個5
棵。並讓學生看圖練習說一說這樣的話。整個過程是由直觀操作到抽象思考,引導學生明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之後的練習也要讓學生分析每題的數量關系,加深對「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理解,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把「幾倍」轉化為「幾個幾」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