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強調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確,通過大量閱讀,學生能感知豐厚的感情語言材料,增強語言沉澱,提高讀書能力,從整體上增強學生的語文素質,為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在農村小學生中,由於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的影響,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不高、課外閱讀量少,導致口語交際能力、作文能力較低,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了閱讀教學的順利完成和顯著成效:閱讀興趣不高。由於農村學生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多數學生讀書積極性較低。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課外閱讀更是囫囫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沒有良好的閱讀環境,農村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差,很少買書。不少農村小學缺乏資金,不能建立一個象樣的圖書室,藏書少,僅有班級圖書角,沒有開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的課內外閱讀受到限制,達不到預期效果。針對農村的實際,要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筆者認為應從課堂、課外及資源開發三方面入手: 一、展開對話,豐富閱讀實踐。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相互建構意義的過程。《語文課程標准》以「對話」來界定語文教學,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其實質就是閱讀教學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那麼,如何讓閱讀教學走向「對話」,如何讓學生通過「對話」潛心會文,如何讓學生通過「對話」凸顯個性,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呢? 1.積極培養對話意識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對話的基礎,對話過程本質是不同主體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聲音共同參與的精神歷程。良好的對話氛圍產生於教學主體間的對話意識。必須有這樣一種「對話意識」,即一種民主的意識、平等的意識、合作的意識,致力於共同創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傾聽他人的渴望。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那親切的微笑,愛撫的動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傾聽,睿智、激勵的話語,靈活的教法,都將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他們對美的追求與仿效。在教師精心營造的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生自然會樂讀樂說,才能產生對話的意識與渴望。 2.巧妙創設對話情境 閱讀教學是對話的過程,應通過創設多種多樣的對話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對話的慾望和熱情。(1)再現課文情境。讓人宛如身臨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對話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學生對話的慾望。如,《豐碑》一文,雖然悲壯感人,但與學生實際較遠,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只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因此,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自由朗讀,才能夠縮短時空距離,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從而激起學生體驗、對話的慾望。我們可以讓學生演一演軍需處長,使人物的姿態、形象漸漸地鮮活起來,讓學生對軍需處長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獻身精神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鎮定」,面對死亡毫無懼色;他「安詳」,對工作竭盡全力;他「不朽」,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2)創設問題情境。一個巧妙的設問,是一支點燃學生的火把。如教學《永生的眼睛》一課,教學伊始,老師便讓學生看題目,想問題。學生抓住課題紛紛質疑:眼睛為什麼可以永生?這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誘發了學生和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對話的渴望。有時,教師也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引發學生探究精神,進而激發學生的對話熱情。教學《太陽》一課,教師講了某人的親身經歷:小時候從報紙上得知蘇聯宇航員登上了月球,於是,立志長大了要登上太陽。這時,學生鬨堂大笑,教師趁機問學生為什麼笑,再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與文本對話,深入地了解太陽的特點。 (3)創設活動情境。於永正老師是把表演引進閱讀教學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組織的課堂表演,不是簡單的檢查匯報學習的結果,而是一場師、生同文本之間的對話。像「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唱一唱」、「畫一畫」等活動方式,都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對話的積極性。 3.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性感悟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課程標准》在閱讀教學目標中,首次提出了「感悟」這一概念,我們認為,所謂閱讀中的「感悟」,是指學生憑借對語言和語境的直覺,獲得一定印象和意義的心理過程。學生個體由於認知經驗的差異、興趣愛好不同、思維活動的千差萬別,便有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整體性感悟是閱讀主體把語言文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完整地感受,是對言語對象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全方面的整體把握,獲得的是言語的表面意義和隱含意義的總和,而且又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感悟要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閱讀教學 中要注重整體感悟,遵循從「整體——局部——整體」的認知途徑,以避免孤立分析,支解語言。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教師在課前與學生交流「朋友」這個話題,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一個情感基調。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並想一想課文圍繞「朋友」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採用多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體會阮恆猶豫、害怕、緊張、痛苦的心理,了解到阮恆認為獻血會死去,但為了友情還堅持獻血的心理世界和情感歷程。 我們提倡整體讀書法是在貫通文意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思考,以領會其要旨。這種思考,當然也包括「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語文教師應少做一些「碎屍萬段」式的條分縷析。二、立足文本,優化朗讀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的訓練。朗讀是一種讀出聲音的閱讀方式,就是把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的語言,是對文字信息的再創作。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既是目標,也是重要的手段。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於發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我們語文閱讀教學要立足文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成長。那麼,朗讀教學應該怎樣做?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從下幾方面實進行施訓練。 1.教師范讀的作用 充滿感情的教師范讀能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在聽讀時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結構,還能為學生提供仿讀的對象,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如,我校一位老師在教學《梅花魂》一文時,除了播放課文錄音,還多次進行了片斷范讀。採用的語調、語氣、語速,都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無比眷戀之情。結果,學生在討論時,體會到梅花堅韌高潔的品格,感悟到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深情。學生也學習到梅花的堅貞不屈的品格,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及愛國情感。更可喜的是,在檢查學生讀書時,學生的朗讀非常精彩,與老師相比有過而無不及! 2.培養學生正確認讀的習慣 在上新課之前,先讓學生自己動手預習,看準字形,查找字音,先「讀」為快。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添字,不減字,不顛倒重復字詞,嚴格要求自己反復誦讀,達到文暢氣順的地步。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順應了部分學生好動、多動的生理習慣。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查字典比賽活動,朗讀比賽的活動。在開展的活動中,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能力。於永正老師訓練學生朗讀,是很有辦法的。在教學《廬山的雲霧》一課時,他先對同學們說了幾句話,其大意是:我自己讀這課,先讀了幾遍,兒子說我不行,我就再讀,共讀了十多遍,現在讀得跟播音員差不多了。你們敢與我比賽嗎?為了公平,先讓你們讀幾遍,學生興趣盎然地開口讀書;比賽開始了,於老師先請一個讀的較好的同學來讀,(讀得真好!)於老師一下子給「難」住了,覺得比不過她,於老師只好很誠懇地想請同學幫忙代他參賽,還要給他爭面子,經過這么一激,再准備,再比賽,運用比賽,引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就如同是給運動員注入興奮劑,使其越讀越想讀。 3.珍視獨特感受,進行感情朗讀 讀准了字句,掌握了音節,熟練朗讀,從整體上把握文章脈絡,透徹地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神氣」,與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產生共鳴,並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學,上升到對文化的品味、鑒賞的層次,農村學生的生活面窄,所以不可能一下子體會那麼多的文字中包含的生活場景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那麼如何帶領他們去讀呢?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要由文字轉化為自己想像中的畫面,讀「山」便會有山之巍峨雄壯,讀「海」便會有海之博大深邃。一篇文章,在熟讀以後,可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想像,仔細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並相互探究由此而獲得的真切感受。靠讀靠吟取得的效果,是靠講靠分析永遠得不到的。讀來的東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只有這樣,才是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也只有這種能夠帶給學生理智的挑戰,認知上的沖突,內心的震撼和無言的感動的教學,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吸引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讓課堂活起來。 三、開拓資源,保證閱讀質量。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五彩斑斕的鄉土文化是我們鮮活的語文閱讀教學素材。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了課文後,要找准切入點,順勢引入到鄉土教材的學習,這樣既豐富了課堂資源,活躍了學生思維,又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增加了語文實踐的機會,弘揚了鄉土文化。魏書生曾說:「課堂雖小,卻有著廣闊的鑽研天地,鑽進去,入了門,就會感到無窮的樂趣。」所以,語文教學不能只在由四堵牆圍成的物理空間中進行。優秀的語文老師,就在於他能把學生的目光由課內進而引向課外那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使學生能在更為廣闊的時間和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增知識、長才幹。學校、家庭、社會都要積極為學生創設閱讀條件。首先學校可通過家長會、家訪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對豐富學生的知識、開發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到書店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讓家長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其次,國家在逐年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教育事業應受到全社會的支持,學校應多方集逐步完善教學設施。農村小學應建起圖書室,班級可成立圖書角。有了圖書室或圖書角,還要組織學生上課外閱讀指導課,讓學生感受課外閱讀的樂趣。再者,要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學起於思,思源於,小學階段,正是各種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要用大課程觀,整合課程資源,綜合設計切實可行的教育活動,尋求學科間的有機滲透。才能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Ⅱ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個特點
如何盡快地使學生把握良好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果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1.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准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
2.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
重點進行基本功練習。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准。利用抒情性課文,練習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例如《懷念母親》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兩個母親的懷念,從而教育學生感受母愛,愛自己的媽媽,上升到愛偉大的祖國。《桂林山水》,指導學生讀出表現桂林山水特點的語句,讀出作者對其山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又如,《白楊樹》、《窮人》等含對話的課文,讀中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引發學生朗讀熱情,優化朗讀練習,重點指導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學生具體形象地感知了各種動物的不同本領。讓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嘗試合作、享受成功。教師退居一旁,牽引、點睛,教者、學者的角色都由孩子們擔當,營造出一派濃濃的生生互動的學習氣氛。
3.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有責任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於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感受音樂家貝多芬高超的琴技與高尚的品質,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4.注意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可豐富詞彙、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反之,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能提高讀的質量。為此,每學期,我都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斷,甚至篇。同時指導學生出黑板報、手抄報,要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這就勢必讓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
Ⅲ 《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
小學語文老師怎抄樣指導學生的襲課外閱讀一、激發興趣,使學生樂讀。1、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滿足學生喜歡慾望 2、介紹讀物或觀看精彩故事片段激趣二、教育學生讀好書不讀壞書,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三、授予方法,使學生會讀 1、運用精讀法進行課外閱讀 2、瀏覽法或跳讀法 3、強調摘錄法,重視知識的遷移、四、努力創設條件,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五、注意評價方式,發揮評價效應
Ⅳ 淺談如何開辟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新天地
如何開辟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新天地:
1. 改變傳統觀念,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很大一部分邊遠農村的中學語文教師對待課外閱讀仍然保 持著傳統的觀念,認為課外閱讀是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他們 反對學生讀課外書籍,把課外閱讀與學習進行隔離,更不對學 生進行正確的課外閱讀指導。也有一部分教師僅僅是為了應付 考試才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訓練,使學生按照固有模式進行學 習,這樣學生只會被動地進行課外閱讀,閱讀思維模式沒有創 新與個性的表現。因此,教師應轉變自己的傳統觀念,使語文 課外閱讀起到切實的作用,培養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課外 閱讀進行正確指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邊遠農村中學 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時一定要根 據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多鼓勵、多引導,強調持之以恆,使 學生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2. 推薦適宜讀物,提高閱讀效率 當今社會,各類印刷書籍及電子書籍種類繁多,學生在選 擇書籍時應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開卷並不一定有益,有時閱 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籍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邊遠農村初中 學生的語文素養及知識文化水平都比較低,他們在選擇課外讀 物時缺乏一定判斷力,這就需要邊遠農村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對 學生課外閱讀書籍進行推薦,根據所學知識與邊遠地域的實際 情況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課外讀物。同時,教師還要 要求學生在讀書時做好記錄, 養成讀書並記錄好詞、 好句的習慣。 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根據所讀書籍,進行仿寫,這樣就能 將閱讀的知識轉變為自己的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
Ⅳ 如何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閱讀教學,是為了著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和識字、說話、作文等環節的教學既有密切的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它著重於「理解」。學生閱讀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繫到語文學習的效果。語文水平如何,又會浸透影響到其他學科。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它是識字的主要途徑,有利於提高識字質量,是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夠加強小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同時也能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
言傳不如身教。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後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進行評
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做好學生的榜樣。教師要經常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因為古往今來,凡對人類有作為的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結果。由於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學生容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適合孩子的口味,他們才會對書感興趣。
二、培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必須加強字、詞、句基本功訓練。 學生要讀懂課文理解其思想內容、層次結構,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首先要加強字、詞、句基本功訓練。學生只有把字音讀准,把詞意理解准確,才能夠更好地更准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的知識,是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和理解句意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將閱讀課文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充分理解該詞語為什麼用在這個句子里,而不用在那個句子里?某個句子用在這個段而不用在那個段?教師要啟發學生思考,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因此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什麼地方?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既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又要使學生准確進行表達,從而培養閱讀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
小學生在閱讀和理解能力方面相對較弱,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善於引導和啟發學生,促使他們積極動腦,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不能認為學生什麼都不懂,對課文的理解全靠老師講,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被動接受。這樣學生興趣不濃,積極性被抑制了。其實好些課文或某些段、句讀一讀就能懂,教師刁;需要多講。比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中「深藍的,淡清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地交錯著,五光十色,異常美麗的花朵,有的象美麗的鹿角„„」學生一讀就懂,並且朗讀起來有聲有色。當然有的課文學生讀起來就沒有那麼流暢,語調、表情達意就不恰當了,這時教師就要注意,找出其原因是什麼?難點在哪裡?恰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導、啟發學生將不懂的詞、句勾畫出來,提出問題讓學生相互解答或由教師解答,讓學生養成提問題的良好習慣,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從而培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四、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
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我充分體會到,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以語感為核心的閱讀能力在逐步形成和提高,好的閱讀習慣在逐步養成。教師要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自主閱讀習慣,在班級內通過開展故事演講、兒歌誦讀比賽,評比出「閱讀能手」、「閱讀明星」等使學生獲得一定成就感。在校外鼓勵學生安排好課余時間,每天讀一點課外書,在家讀給家長聽,在學校讀給老師聽,或安排一定時間讓其讀給同學們聽。通過表彰或發品給學生以鼓勵,使每一學生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從而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總之,閱讀是學生提高素質、能力的最佳方式,我們既要重視課內語文教學,又要抓好課外閱讀,在日常學習中交給學生正確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閱讀技能、技巧。使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得到很好培養和提高
Ⅵ 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設計題型、辨別。2,我們不妨把原作推薦給學生進行閱讀,實用性低。願我們農村小學課堂和學生家庭也能掀起一個興趣盎然的讀書熱潮,旨在讓學生在查找,讓學生獲得的心靈感悟。多數家長自己缺少閱讀習慣。5,有些學校也在嘗試建設書香校園、方法訓練,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是可有可無的事、增強語言積累、津津有味的時刻、去表達,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可限定篇目。由於學生已具備了讀懂課文的基礎和方法,普遍存在放任自流的現象,收益甚微,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培養效果「讀書破萬卷。要求家長利用機會帶孩子到圖書館,獲得豐富的知識。(1)用故事激趣,才能使自己在閱讀中獲到的認識進一步提高、農民圖書室等場所,可獲取有益學習和成長的知識與營養,下筆如有神」講的是博覽群書,在課堂上表演或參加講故事比賽.缺少開展課外閱讀適宜的環境由於過去農村教育落後的大環境影響,多數學生不會自覺地進行課外讀書。由於相似類型的文章往往有許多相通之處,這本身就是課外閱讀教學實踐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3、玩游戲上癮,組織學生開展各式各樣的課外閱讀主題交流活動。(2)尋查式方法像《大自然的書》這種類似知識性較強的文章資料,積極提高學生的閱讀。讓學生知道,搞一點形勢就行了,才能更好地保證農村小學生閱讀量的增加與效果的提高呢,形成了自然向自由玩耍方面發展,尋求答案、鍥而不舍地共同努力。(2)組織開展課堂故事會,也就會自覺地去閱讀感興趣的書籍,保證孩子們有書讀、奇特,導致孩子難以養成一種良好的課外讀書習慣,並通過這種最直接。藏書數量過少,認為加強農村孩子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很有必要,孩子們會被感染和陶醉,從書籍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和精神食糧,老師可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相關讀物,把書讀透。閱讀是吸收。(3)開展讀書競賽活動、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樣長期下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請自行閱讀原文,老師可戛然而止、自覺閱讀,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家庭與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關鍵詞、博覽群書的典範、閱讀。此時,自古以來許多對人類有貢獻的人、拓寬知識視野,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未來學習和工作都是大有益處.教育主管部門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缺少生動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學生閱讀方向的引導,在學生讀懂課文基礎上,教師可以採用讀一篇帶多篇的方法,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習慣養成,再練習讀原作時就會自然運用,只要把課堂教學搞好、去思索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對課堂上表演優秀的同學、田間。讓學生喜歡閱讀。通過開展這樣的課堂活動、等途徑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對開發學生智力,讓學生喜歡讀書如果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筆者是一位從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四十年的教師,並對學生的網路閱讀學習內容。以此來讓學生體驗自己的成功和榮譽,各級政府正在落實國家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措施、校合力1、形象表達能力與思維訓練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用名人為榜樣來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看誰的表現好、誘發興趣、方法和習慣加以合適的引導和幫助、召開家長會。3,只有這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建設一個學習型的社會環境,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只要學生被吸引了,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激勵和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在老師教學策略的指引下.教會課外閱讀方法、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領悟,開展多層次的閱讀競賽。這對開展課外協作活動,容易涉及到各種不同類型的相關問題、去感悟,讓學生練習課外閱讀用什麼樣的課外閱讀方法,因而感受不到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愉悅和文化知識熏陶的快樂,它可為學生今後的學習、課堂劇等表演活動老師在班級定期開展課堂故事會,讓有利於學生成長的好書陪伴農村孩子走出課堂、搜集,老師可利用自習課。(1)組織閱讀考查與交流老師應該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定期考查:農村小學生,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落實到筆下,也可能是學生最想了解的未知部分,它已經成為一些學校尋求教育新突破的一個途徑、課本劇表演?(1)以此類推的方法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的同時,組織學生鑒評小組,根本沒有開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推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需要家,精神抖擻。而我們不少農村學校也因缺乏資金和管理條件,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興趣培養。根據學生仰慕名人和英雄人物的特點,提高農村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家長和教師要幫助孩子從網路中選擇閱讀內容、校合力營造一個有利於青少年通過自主閱讀來進行自我教育。愛聽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拓展閱讀知識、家長持之以恆,通過搞學生優秀作文「徵文比賽」或班級手抄報,也許學生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給予積極的肯定與鼓勵,自然也影響了農村孩子語文學業成績的提升和未來閱讀能力的培養,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學生只有對文本產生興趣,方便有效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交流閱讀體會。總之。然而,教師可給學生講一些名人酷愛讀書的故事。目前許多教育專家和教育主管部門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及其它可讀性讀物。正當孩子們聽得情感起伏,因而導致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受到限制、陶冶情操,讓學生有書閱讀學校,是一件非常重要和緊迫的教育任務、品德與社會課給學生講一些生動且有趣的故事、是基礎、走向社會.開展活動促訓練、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們大都是勤奮學習,由此可見課外閱讀的重要性。2。(2)樹立榜樣,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學生都會雙耳豎起,值得引起家庭、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書店,學生課外閱讀是一個系統的學習工程,利用課余時間自行排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家長和教師要充分加以引導網路學習資源豐富但種類較多。低年級學生選擇注拼音讀物。本文建議家,因而對孩子就疏於管理和引導,造成孩子們大多懶散成性、帶動的作用、是積累,讓他們互相學習,肯定孩子們課外閱讀中的收獲。4、活躍學生的學習生活都大有益處、令人感動的故事、提高讀書能力的重要途徑、社會都要積極為學生創設閱讀條件、思考與交際的實踐過程中。一聽到老師要開始講故事,發現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起不到示範,達不到國家課程目標預期的設計要求,課外閱讀量少,製造閱讀未知的神秘感:故事情節離奇復雜.拓展課外閱讀資源、奔波於工地、取長補短,當前農村小學生由於受學校的學條件。教師可通過家訪、關於影響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培養的因素1:一,主動地去尋找資料進行補充閱讀,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缺乏自覺閱讀的興趣,只能偶爾地囫囫吞棗。雖然老師也強調學生要多看課外書.多數農村小學生不會自覺讀書由於農村學生家長大多數忙於外出打工,全身心投入作品中。二,通過自己的實踐,大量推薦與教材類似的材料供學生閱讀,那些驚險。老師還可以定期安排在某節課程上,讓讀書成為生活和學習的需要、黑板報等、引導、家庭,欲了解精彩內容,又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此時,然後,沒有養成良好的自覺閱讀習慣,中,老師應該提醒學生去主動查找相關資料、高年級學生慢慢過渡到純文字讀物,加上文化水平較低勞動繁忙等原因,讓學生選取課外書里的一個故事,推動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課外閱讀習慣培養要長時間堅持,使學生逐漸感受到讀書帶來的喜悅、雜志,並告訴孩子們,並讓學生在上述故事情節所營造的奇妙境界中,去觀察。(3)推薦式方法小學語文課文有些是根據原作節選或改編的,筆者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培養作了如下探討,誘發農村孩子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在同學之間的交流中,只要持之以恆地訓練,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法,主動讀書就會逐漸轉為學生自覺的學習行為、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需要師生,鼓勵學生喜愛閱讀。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也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最貼近的思想感情傳遞,卻不能建立一個像樣的圖書室。學校和教師也是各行其是、網路學習資源豐富,有花才能引蜂「釀蜜」,大多數藏書已經過時。基於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敷衍草率地搪塞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看電視、培養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和氛圍。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生活在農村的學生家長一般都捨不得購買書報,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Ⅶ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實效性 論文
閱讀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智力活動,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能力的高低,也影響對知識的獲得,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是非常關鍵的。下面將介紹幾種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
一、反復閱讀
很多文章都是有作者的情感在裡面的,要領會其中的含義,必須反復閱讀,加深對內容的印象,有時也要帶著問題去閱讀,邊閱讀邊思考。反復過後文章的內容基本就理解了,對於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二、泛讀和精讀
要提高閱讀能力一定要注意閱讀的方法,閱讀時應泛讀和精讀相結合,泛讀是從整體上了解文章,精讀是要深入了解作者在寫作時要表達的感受,還要注意隨時做筆記,有值得借鑒和思考的做下標記。
三、培養好的閱讀習慣
習慣是經過時間的推移慢慢養成的,要提高閱讀能力貴在堅持,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經常閱讀文章不僅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擴大閱讀面,增長知識。在我們記錄過程中的適當勾畫和摘錄,為寫文章增添了不少優美的語言。
四、擴大閱讀面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每天都會接觸新的文章,在課下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學習的課文,為孩子准備相應的課外書籍,這樣可以做到加深課上所學的文章,也擴大了孩子的閱讀面,提高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五、學會默讀
默讀是講究眼到、心到的,閱讀時要求邊讀邊思考,速度也要比較快,不僅要看懂每句話、每段話,而且還要明白它所說的意思,最後將整篇文章連起來分析其寫作特點和語言特色,一般是篇幅比較長的文章,鍛煉閱讀能力主要是看默讀的效果。
提升中小學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