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直觀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能力中,思維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直覺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知識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又是思維的工具。學習知識和訓練思維既有區別,也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它們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同步進行的。數學教學的過程,應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
數學教學與思維的關系十分密切,數學教學就是指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實質上就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數學思維活動,學習數學家思維活動的成果,並發展數學思維,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結構向數學家的思維結構轉化的過程。
2 數學思維能力概述
2.1 數學思維的含義
數學思維是針對數學教學活動而言的,它是通過對數學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應用和推廣等一系列工作,以獲得對數學對象的本質和規律性的認識過程。
2.2 數學思維能力的含義
數學思維能力是人們在從事數學活動時所必需的各種思維能力的綜合,數學思維能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①會觀察、實驗、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②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③會合乎邏輯地、准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④能運用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數學關系,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2.3 數學思維能力的界定
新頒布的數學教學大綱對常規的數學思維能力的界定:①數形感覺與判斷能力;②數據收集與分析能力;③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能力;④數學的表示與數學建模能力;⑤數學運算和數學變換能力;⑥歸納猜想與合情推理能力。
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3.1 化抽象為直觀,促進學生思維
在數學基礎知識教學中,應加強形成概念、法則、定律等過程的教學,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然而,這方面的教學比較抽象,加之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學習時比較吃力。學生學習抽象的知識,是在多次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產生飛躍,感知認識是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直觀是數學抽象思維的途徑和信息來源。在教學時,應注意由直觀到抽象,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如在教學「角」這部分知識時,為了使學生獲得關於角的正確概念,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張開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從這些實物中抽象出角。接著再通過實物演示,將兩根細木條的一端釘在一起,旋轉其中的一根,直觀地說明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並讓學生用准備好的學具親自動手演示,用運動的觀點來闡明角的概念,並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備。
3.2 聯系新舊知識,發展學生思維
聯系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舊知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通向新知的橋梁。由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也是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有效途徑。聯想和類比,就是把兩種相近或相似的知識或問題進行比較,找到彼此的聯系和區別,進而對所探索的問題找到正確的答案。數學知識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某些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引伸和發展,學生的認識活動也總是以已有的舊知識和經驗為前提。每教一新知識都盡可能復習有關的舊知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搭橋鋪路,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如在教「加減法各部分的關系」時,先復習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稱,然後引導學生從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後兩算式的得數實際上分別是前一個算式中的加數,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求加數的公式:一個加數=和減去另一個加數。這樣引導學生通過溫故知新,將新知識納入原來的知識系統中,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3.3 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獨立性較差,他們不善於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看到什麼就想到什麼。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示範、引導、指導,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獲得一些思維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問題,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 小玲做了7個五角星,小雲做了8個五角星,她們送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們10個五角星,還剩幾個?
解:具體可設計這樣一些問題:
「這道題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
「知道小玲做7個,小雲做了8個,可以求出什麼?」
「又知道送給幼兒園小朋友10個,可以求出什麼?」
「那麼這道題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在思維的活躍狀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提出深淺適度,具有思考性的問題,這樣就將每位學生的思維活動都激活起來,通過正確的思維方法,掌握新學習的知識。
3.4 進行說理訓練,推動學生思維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加強數學課堂的語言訓練,特別是口頭說理訓練,是發展學生思維的好辦法。在學習「小數和復名數」這一章節時,由於小數與復名數相互改寫,需要綜合運用的知識較多,這些又恰恰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怎樣突破難點,使學生掌握好這一部分知識呢?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加強說理訓練。在學生學完例題後,啟發總結出小數與復名數相互改寫的方法,再讓學生根據方法講出做題的過程。通過這樣反復的說理訓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推動了思維能力的發展。
3.5 堅持啟發教學,調動學生思維
教學中要充分重視教材中例題和練習中「也可這樣算」、「看誰算得快」、「怎樣算簡單就怎樣算」等提示,指導學生通過聯想和類比,拓寬思路,選擇最佳思路,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發展思維要在學生積極思維中才能實現。啟發式教學注重展現知識發生過程,創造情境,啟發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斷、推理等,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得出結論。因此在教學中,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還發展了思維能力。教學中注意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可以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例如教學分數應用題時啟發學生聯想起倍數應用題,教學百分數應用題時啟發學生聯想起分數應用題……這樣可以調整和完善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從幾倍的「幾」到幾分之幾的「幾」,到百分之幾的「幾」,從而使之連成一個整體,不僅培養了學生思維廣闊性,也培養了思維的深刻性。
3.6 加強逆向應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訓練,提高逆向思維能力
相當一部分學生,往往只習慣於從左到右地運用公式和常規的正向思考,一遇「正道」受阻時,就顯得一籌莫展。所以在教學中,注意經常對學生進行逆向應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訓練,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引導學生去做與習慣性的思維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左推不行時,就考慮右推,或左右一起推;直接解決難奏效時,就著手間接解決;正面探討發生困難時,就從反面求得解決。許多問題按「常規」看,似乎到了「疑無路」的境界,但通過逆向思維就會豁然開朗,喜見「又一村」。可見,提高逆向思維能力,將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全面、合理,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紅星小學的一次數學競賽,共有10道題,每做對一道得8分,每做錯一題倒扣5分,小明得41分,他做對幾題?
解:此題固然可以按「常規」解法,即小明做對了x道題,做錯了(10-x)道題,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8x=41+(10-x)×5
8x=41+50-5
8x+5x=91
13x=91
x=7
答:小明做對了7道題。
若用逆向思維,則可得如下新穎解法。
解:假若小明10道題都答對的話,應得10×8=80(分)
但他實際得了41分,一共失了80-41=39(分)。我們又知道,每答錯一題「不僅不給分,還要倒扣5分」,即每答錯一題就失掉5+8=13(分),由此就能求出他答錯了39÷13=3(道題)。
10-3=7(道題)
答:小明做對了7道題。
有了從逆向思維去思考問題的習慣後,思路豁然開朗,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7 鼓勵學生想像,發表獨立見解,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新思維與想像密不可分,在強調思維創新的今天,更就注重想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想像力的培養。培養並開發小學生的創造潛能,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引導他們學會觀察,勤於分析,善於思考,不斷提高洞察力,不時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敢於突破。
例如:計算
按混合運算順序計算,相當繁瑣。要是想到乘法分配律,將 與45交換位置,結果將令人振奮。
原式=
培養創造思維能力要以掌握豐富的知識為基礎。所以要扎扎實實抓好雙基教學,以促進思維發展。其次,培養思維能力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要逐步地把學生從課堂引向社會,從書本知識的學習引向參與社會實踐,以豐富他們的知識,擴展他們的視野,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第三,創新是艱難的事,要不怕失敗,不怕困難,鍥而不舍,奮發進取,否則也就談不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3.8 加強分析、綜合、類比方法的訓練,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分析法的思維過程,比較切合學生的思維實際,為學生所樂於接受,且易於找到解題的途徑。而綜合法的形式便於敘述。所以,解題時最好邊分析邊綜合。這對於較難較復雜的問題,就更為適用。類比的方法將把思維對象與已知的知識、解法聯系起來,從它們相似關系中發現解決問題的「鑰匙」。因此,加強分析、綜合、類比方法的訓練,有機地將它們揉合在一起,這對於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大有助益的。邏輯思維是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所進行的思考活動,是一種有條件、有步驟、有根據、漸進式的思維方式,是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 總結
數學教學與思維密切相關,數學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在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努力中,不僅要考慮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還要深入研究數學科學、數學活動和數學思維的特點,尋求數學活動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於傳授知識,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
『貳』 淺談怎樣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大家都知道故事是學生最喜愛的文學形式版,通過講故事引入教權學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比如:我在講授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時,首先講一個數學故事:國際象棋起源於古代印度,關於國際象棋有這樣一個傳說: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有什麼要求,發明者說:「請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麥子,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麥子,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麥子,依次類推,即每一個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請給我足夠的糧食來實現上述要求。」你認為國王有能力滿足發明者上述要求嗎?學生深深被故事吸引,熱情高漲,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誰能把麥子總數表示出來。學生們很快得出S=1+2+22+23+…+…①,這是一個等比數列的求和問題,如何求這個和呢?學生們很迫切想知道問題的答案,積極思考,很快就找出辦法,將①的兩邊都乘以2得到2S=2+22+23+…+…②。將②-①得S=-1,利用計算器,學生們很快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我趁熱打鐵,和學生一起探索一般等比數列的求和方法――錯位相減法。
『叄』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1.從具體到抽象認識來培養數學思維。在學習數學基礎知識時,應重視概念定理回的學習,由於此方面的知識答比較抽象,小學生不易理解,學習起來也較吃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具體實物著手,再逐步脫離具體實物,轉入抽象定理,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運用相關定理。
2.在教學關鍵點上培養數學思維。在學習新知識或復習時,都應結合具體的內容來教學。對每節的知識點,教師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間接引導學生對每節的知識進行回憶、分析、理解、推論,以做出正確的回答。最後,還要對每章的內容做總結。這種落實到教學關鍵點上的特殊的思維培養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聯系生活實際培養數學思維。理論來源於生活實際,教師應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多講些生活與數學聯系緊密的例子,讓數學理論知識從課本走進生活,使得理論知識更具體生動。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學習中增強,從而實現教學的根本目標。
『肆』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 創設情境、激發思維 濃厚的興趣及豐富的情感是積極思維活動的源泉,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思維情境,不斷激發學生思維的熱情和情趣,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通過設問、提問、實驗等各種方法,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和思考的興趣,使學生能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二、 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心理學告訴我們:自由能使人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揮,而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必須有民主,平等地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氛圍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師生關系,「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情感融洽,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創新思維。 1、 創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感情交流。教學既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要和藹克清,有一定的感染力,要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鼓勵學生勇於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樹立必勝的信心,這樣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即感到積極緊張,又感到非常輕松愉快。 2、 給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問題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之中,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周玉仁教授說:「要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情境,多一點思考時間,多一點活動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快。」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之後,我拿出一塊不規則的石頭,讓學生求它的體積,如果不改變石頭的形狀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正當學生迷惑不解時,我把盛了一部份水的長方體水槽放在講桌上,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這時課堂氣氛活躍,爭著要講自己的想法,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量出水槽的長、寬,又讓學生測量水面上升的高度,使學生弄清水面上勝的高度就可以算出石頭的體積,然後讓學生動筆計算,學生很快算出石頭的體積。同時也感到成功的喜悅。 3、 加強自評、互評學習結果,讓學生大膽發表不同意見,可以在同學中展開討論,對有心意和創建的解答教師要給充分地肯定。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題。 三、 把握時機,發覺創新思維 新舊知識間的連接點,生長點,是激發學生思維發展有利時機,往往可以給學生一個馳騁想像的空間,可以這樣想也可以那樣想,這就為學生進行思維活動打下了良好伏筆。學生可以在頭腦中想像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過渡。在主動探索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啟迪學生用語言概括出新概念,對建立起的新表象組成要素進行判斷,作出合乎邏輯的推理,進而進行內化,達到知識間的守恆。 四、 動手操作,誘發創新 皮亞傑說過:「動作性的活動對兒童理解空間觀念具有無比巨大的重要性。」數學知識產生於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具有培養人們創新思維活動獨特的優越性。因此,在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常見的動手操作活動有:畫一畫、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擺一擺等。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好勝心強等特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操作,獨立思考、引起聯想,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且使每個學生都能從多層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種個個參與、人人動手的操作活動,有利的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例如,二年級學生學習了「角的初步認識」之後,為了讓學生對角、直角的概念更好的掌握,教是可以讓學生動手擺、動腦想,師說:「請同學們用學具袋中的小棒擺一個三角形,看它有幾個角?用了幾根小棒?」學生很快擺出,並說出擺的三角形有三個角,用了三根小棒。師又說:「請同學們擺出兩個三角形,看這兩個三角形共有幾個角?最少用幾根小棒?」大部分學生很快擺出了兩個獨立的三角形,並說出共有六個角,用了六根小棒。教師追問:「這種擺法用小棒最少嗎?請同學們再擺擺看。」學生又沉入了用小棒擺兩個三角形的活動中,很快大部分擺出了所要求得圖形。老師表揚了這種擺法的同學肯動腦善於思考。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動手操作,學生手腦並用、自主探索,參與了獲得知識全過程,學的積極主動,滿足了學生好動的需要,使他們嘗到了探究知識的樂趣,進而激活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初步的創新能力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為培養出更多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人才打好基礎。
『伍』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ppt
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是天生的,並不是後天培養的。如果能培養,那天才就太多了。
『陸』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實踐證明,看的思維效率最低、寫的思維效率較高、說的思維效率最高,有許多思維的飛躍和問題的突破正是在說的過程中實現的。思維和語言是密切聯系著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思維決定著語言的表達,反過來語言又促進思維的發展,使思維更富有條理,兩者相互依存。人們正是藉助語言思考問題,表達思想的。在數學課堂教學 中,語言是師生、生生間情感交流、數學思維的工具。小學 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是藉助語言來實現的,發展學生的思維,必須相應地發展學生的語言。
二、合理運用教具,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在小學階段主要是抽象邏輯思維,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數學學科特點與兒童思維水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縮短兩者之間距離所採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觀教學,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及認識規律,教具對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學生可將原有的智力活動方式外化為動手操作的程序,然後又通過這一外部程序「內化」為小學生的智力活動方式。但是只有適度使用教具,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否則,始終依賴教具,思維的水平難以提高。
三、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維
問題是放飛思維和想像的鑰匙,問題的出現能使學生產生一種需要,產生一種對解決問題的渴求,這是一種學習創新的因素,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例如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學過的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後展示梯形模型,再提問學生:「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們的求知慾。他們聽到問題後,就自己動手操作,有的畫一畫,有的剪一剪,拼一拼,合作交流,最後大部分同學都能自己推導出計算公式,成績差的同學也在其他同學的操作、演說中學 到了知識。小學生的思維打開了,數學學習興趣濃了,自主探索的願望有了,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從而能夠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
四、加強思維方法指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思維的創造性是智力活動的創造水平。教學中要提倡求異思維,鼓勵小學生探究求新,激發他們在頭腦中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再加工」,以「調整、改組和充實」,創造性地尋找獨特簡捷的解法,從而提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方法,這些都能促進學生思維創造性的形成。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教給學生邏輯思維的方法,既要指導學生逐步掌握運用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常規思維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又要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等,激發學生尋求新方法的積極情緒,使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並進一步培養學生靈活辨證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建構穩固且易於遷移的知識結構,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個體發展上看,人的思維從低到高大致可分為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3個階段。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教師可通過多種形式的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是人類高級的思維活動,是指人們對事物間的聯系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並產生創見的思維,它是一種突破常規而又合乎邏輯的全新的思維形式,是創造能力的核心。集中體現在善於獨立的思考、思維不囿於常規、勇於創新,具有主動、求異、發散、獨創等特點。